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战马虽然经过严苛的训练,可动物毕竟是动物,怕火是动物的天性。”

    “一旦本侯带兵袭击王翦军营,他立刻会下令在营中放火,带本侯军阵大乱时,在一举冲杀出来,如此姜必败无疑。”

    李贺沉声问道:“侯爷,莫非我们就这样撤退不成”

    “撤退当然不行!”

    姜冷笑道:“既然来都已经来了,若是不和王翦这样的名将过上两招,本侯又岂会甘心!”

    “徐峰!”

    “末将在!”

    姜下令道:“着你带领两千兵马,持火箭接近敌营,也不必进营,直接在营外朝着大营中射箭便可。”

    “若见营中火势燃的极快,便立刻带兵撤离。”

    “末将尊令!”

    姜淡淡笑道:“我们便在此地看着王翦所导演的大戏好了!”

    ……

    &nb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为之奈何
    这一次突袭王翦,姜虽说占了点小便宜,吃掉了王翦两万百战穿甲兵,可在姜看来,却是个不胜不败之局。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姜与王翦都为对方准备了一次埋伏,可两次埋伏都有破绽,两人也都发现了对方的破绽。



    真正中了姜埋伏的人是王离,而不是王翦。



    对战王翦与对战匈奴不同,匈奴强于野战而弱于军纪、计谋;而王翦强于军纪,计谋与野战能力也不弱。



    姜不断的在心中暗示自己,尽量将王翦看高一些,两次行动也是慎之又慎。



    就说埋伏王离那一次,若王离当场看出了姜的伏兵,姜也有从容撤走的把握。



    哪怕王翦在那名死士入营后一瞬间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姜有单筒望远镜可以及时观测敌情,也可以提前撤退。



    至于这一次突袭王翦大营虽说是临时起意,可那也是千古难觅的良机,若王翦毫无准备,姜一定可以战胜王翦而扬名天下。



    可惜了。



    其实到了现在,姜都还没搞清楚王翦为何会先中计,而后又发现了死士的破绽。



    而这一点,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告诉姜了。



    当天夜里,姜连夜写了一封奏折和战报,以及一封密信派人送往邯郸。



    战报上自然明说了姜大胜王翦,鼓吹的天花乱坠,不但灭了王翦的两万百战穿甲兵,更活捉了王翦的孙子。



    至于奏折嘛,则是一份请罪的折子。



    姜无令调兵,又该怎么请罪呢



    姜首先表明,自己并非无令调兵,只是赵王的调兵令正在路上,实际上赵王已经下令让姜带兵五万抵挡秦国。



    也就是说,姜有调兵令,只是还尚未接到罢了。



    事后姜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有些不妥,这才上了折子请罪。



    这若是在汉朝以后的朝代,姜的脑袋只怕早就搬家了。



    可在如今的战国时代,在赵国之内,却未必是什么大事。



    赵国的律法还尚未完善,姜熟读律法,早就发现了律法中的许多漏洞。



    赵王已经颁布了调兵令,而姜未接到命令却提前调兵,这只是违规,但却不违法。



    而且姜调兵是为了抵挡外辱,而不是为了谋反。



    再加上刑不上士大夫这一条,姜就可以免罪了。



    周朝施行的是分封制,别说春秋战国的战乱时代了,就是周朝还强势的那段时期时期,也有诸侯国彼此征伐。



    赵国与周朝虽有不同,但姜毕竟是个侯爷。



    有了这封战报与奏折,姜有很大把握自己可以免罪,最多就是功过相抵罢了。



    而最后那封私信,才是真正的关键。



    不管姜是否会免罪,娼后都一定要派人来斥责姜一顿,哪怕她只是为了维护王室的颜面,姜都必然要挨一顿骂。



    那么这个人选是谁呢



    首先绝对不可能是内侍,因为那无疑是在侮辱姜。



    前来代娼后责骂姜的这个人,在官职或者爵位上,一定要与姜相当,或者高于姜。



    举国上下,也唯有郭开和春平君最为合适。



    姜这封信是写给春平君的,让他推了这门差事。



    只要郭开一到军中,姜便可以进行之前定好的计划。



    于此同时,姜还让春平君在娼后面前提到,姜如此着急出兵,甚至急的不等赵王的调兵令到便迫不及待的出兵,为的乃是和李牧争功。



    没错,只要让娼后意识到,姜无令调兵是为了与李牧争攻,届时无论郭开进了什么谗言,都无法影响到娼后对姜的维护。



    娼后太想拉拢到军中力量来对抗李牧了。



    而姜与李牧不和,正是娼后最希望看到的。



    再等到与王翦决战时,李牧否决了姜的意见,等郭开将此事上报娼后,娼后一定会重用姜和疏远李牧。



    如此一来,只要姜不谋反,无论做出什么事情,娼后都会由着姜。



    这也是萧何当初提出此计的用意。&l



第四百九十七章 师徒联手
    此时此刻,哪怕姜珝对赵国毫无忠心可言,却也能稍微体会一下,古代那些重臣良将在面对昏庸无能的君主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了。

    眼看着君主败光家底,眼看着君主弄得民不聊生,但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明明有着安国定邦的良策,可却因为君主不喜,始终不肯采纳自己的意见。

    以前姜珝看电视的时候,总觉得‘朝臣们为了劝谏君王改变主意,竟不惜以死劝谏,甚至是以头抢地,一头撞死在大殿上’太假了。

    可如今亲自体会,姜珝才能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就拿这次抗秦来说,若是娼后肯从一开始就点李牧为将,赵国也不会有如此局面。

    失地,折损一点兵马,对整个国家而言那都是小时。

    可赵国中兴的希望,却在这一战中彻底的被打没了。

    平心而论,姜珝虽然认为赵王偃志大才疏,但这个人的确有强大赵国之心,只是缺乏能力与识人之明罢了。

    可赵国在赵王偃的手中,确实看到了一点中兴的希望。

    甚至在赵王偃时期,姜珝也不敢如此放肆。

    姜珝也其实是欺赵王迁年幼,娼后无知无见识,才敢像现在这般肆无忌惮。

    虽说欺负一对孤儿寡母不是君子所为,可谁让他们手中掌握着一个国家的权利呢。

    此刻的李牧,或许也有些无可奈何吧!

    或许李牧也根本就看不到,也想不到这些。

    李牧号称军阵之神,在两军对垒上确实强于王翦,可在政治上,王翦的数值如果是80的话,那李牧估计还不到40。

    ……

    “哈哈哈哈!”

    李牧军中一阵大笑传来,将手中战报传给司马尚,李牧大笑道:“珝儿干的好啊!一战歼灭了王翦麾下战力最强的百战穿甲兵,活捉了王翦的孙子王离,一举挫败了秦国的锐气。”

    “如今王翦已经退守安阳,我军只需不断骚扰秦军粮道,王翦大军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司马尚却是不见丝毫喜色,而是满脸忧虑的说道:“将军,珝儿不等接到王令便带兵出征,此事是否有些不妥啊”

    李牧见司马尚神色不见作伪,笑骂道:“你这老匹夫倒是关心起老夫的弟子了!”

    司马尚笑道:“珝儿毕竟也是我司马家的女婿,说不定我司马家未来还要仰仗他呢,此刻关心一下如何”

    “那倒也是!”李牧大笑着说了一句,随后从怀中拿出一封私信递给司马尚,淡淡道:“你看看这封信吧!”

    姜珝一直坚信一点,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便在于你不说,我不懂。

    哪怕姜珝相信李牧绝不会因为娼后重用自己而弃用他,便对自己怀恨在心,可姜珝也必须向李牧解释清楚。

    如何解释

    无非就是姜珝与李牧联手的兵权太大,已经对赵王室产生了威胁,而李牧偏偏又是个直肠子,凡是都直言不讳,处处顶撞娼后,早已为娼后所不喜。

    而姜珝如今有代县作为封地,拥兵十万,更是被娼后所忌惮。

    姜珝在信中提到,自己并非要与李牧分割,而是要让娼后使用离间计来离间姜珝与李牧师徒。

    尤其是不久后娼后一定会派郭开到军中斥责姜珝,皆是姜珝的一些谋划,还需要李牧配合才行。

    如果李牧一听姜珝之计感觉还不错,直接就同意了又该如何

    所以想让李牧否决姜珝的战术,必须要有李牧配合才行。

    因此姜珝直接给李牧传信,解释了一下两人目前的处境,若不做权臣,那就必然要削弱自身的权利。

    司马尚看过信后,感叹道:“末将一直认为珝儿很懂自保之道,可没想到他如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局势
    

    赵国西境,天空之上阴云欲雨。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就连空气也变的潮湿起来,让所有人的心里就像塞了一把草一样烦闷。

    安阳的城墙上光线暗淡,所有的东西都似笼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调,但这一切都及不上蒙恬的脸色难看。

    蒙恬已经沉着脸站在城墙上,闷声不语了好半天。

    昨日蒙恬抵达安阳时,见城墙上还插着秦国的旗帜,最初还以为是姜的阴谋,可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安阳根本就没被姜破城。

    原本这是好事,可蒙恬就是开心不起来。

    安阳是没事了,可王离带去的两万百战穿甲兵就危险了。

    而事情果然不出蒙恬的预料,就在蒙恬犹豫要不要带兵返回王翦大营时,王翦的传令兵也抵达了安阳。

    王翦下令蒙恬驻扎安阳,等待王翦大军到来。

    秦赵开战一个月,秦国二十万大军战损三万,虽然赵国的伤亡比秦国要更加惨重,可如果再算上两万百战穿甲兵的话,秦赵的伤亡基本已经持平。

    秦国手中有赵国的数万俘虏,赵国手中也有王离。

    哪怕蒙恬对政治不算精通,可他也明白,秦赵的和谈很快就会开始,而这和谈的诚意,就是以王离交换赵国的俘虏。

    而在两国和谈之前的这段时间,究竟是王翦能够守住他们已经夺下的地盘,还是李牧和姜将这些失地夺回去,就要看双方在战场上的交锋了。

    一开始跟随王翦攻打赵国,蒙恬是很自信的,甚至还有些自负。

    赵国大将廉颇叛国,只剩李牧一个人支撑大局。

    而李牧除了大胜匈奴的战绩外,在七国内其实并没有太过出色的表现。

    蒙恬相信王翦足以胜过李牧。

    至于姜……姜的名声虽大,这几年也一直很活跃。

    可是在蒙恬看来,姜的强处在于计谋,在于他不可琢磨的套路上。若是两军对垒,蒙恬自信可以胜过姜。

    只是事到如今,蒙恬再也不敢小看姜分毫了。

    姜才刚刚抵达前线,所带兵马也只有五万,就给了秦国一个重大的打击。

    兵力损失还不算什么,但却是重重的挫败了秦军的士气,还俘虏了王翦的孙子王离。

    王翦本来是想以攻代守,只要王翦一直攻打赵国的领土,那么他们就可以守住他们已经夺下来的城池。

    可如今转攻为守,虽然可以仰仗城池之利,但实际上却是处于下风。

    而且蒙恬如今所忧心的也并非只有此处的战局。

    虽然姜与李牧的大军一动,韩国上将军卫庄也已经领兵十万支援赵国。

    而秦国的盟友齐国却还在与燕国谈判,这更让蒙恬差一点就气死。

    明眼人都能看出齐国怂了,齐国根本不想现在出兵,而是想等局势更加明朗之后在做出判断。

    包括燕国也是。

    这里面或许有姜的一部分原因,也有赵国强大的震慑,但更多的,或许还是农家从中搀和了一笔。

    农家田氏与齐国田氏,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

    如今燕丹、姜这两位与农家有联系的人皆已经决意抗秦,再加上还有一位不为世人所知的昌平君,农家出力其实很正常。

    至少也要等秦赵之间的战事明朗之后再说。

    楚国内有百越之乱,魏国夹在秦、赵、韩三国之间,此刻正瑟瑟发抖,严令边境大军不可出营,生怕引起了哪一国的误会。

    这一场席卷了五个国家的战事,就因为姜多年的谋划而僵持了下来。
1...141142143144145...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