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一旦夺下武胜军,必然要专设一路,用来针对党项人的侵袭。古渭的缘边安抚司只会再扩张,而秦凤路就可以重新把精力放在北面。
宰执天下 第274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三)
第274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三)
时值月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掩盖了秦凤路通往关中腹地的官道。
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天地之间皆是白茫茫一片,山峦河川尽被掩去了踪影。即便今天的黄历上正正印着宜出行三个字,却不会有人会认为在这种天气下离家外出,会是件吉利的事。还在路上艰难跋涉的行人,无不是叫苦不迭,而躲在家中避雪的人们,也要担心着雪势过大,压塌了家里的屋顶。
不过还有人对这场雪欢欣鼓舞,并不是想着瑞雪兆丰年的农夫,而是一些开客栈的店家。
比如在北莽山下官道旁开店的何四,他这路旁小店由于离着东面的马嵬驿只有五里多地,往常一天能有两三个客人住店已经很难得了。大多数的时候,后院的客房都是老鼠比人多,只能靠着卖些茶水吃食来贴补家用。但从前两天开始下雪时起,住店的客人立刻多了一倍,到了今日,雪势突然转急,一连三四家商队都不得不停了下来,挤到了何四家的这间有些破败的小客栈中。
先披着蓑衣从小门出去,把门头上挑起的酒旗抖净积雪,挂到门口更显眼的地方,再回来在厨房里吩咐自家的浑家,把每盘菜的份量弄少一点,酒坛里再多掺一瓢水,何四便又喜滋滋的转回厅中来。
厅中火盆倒是升得很旺,何东主也算是有良心的,并没有把火炭像酒菜那样做了克扣,不然照着现在寒风从遮掩不住的门缝中一个劲透进来的样子,这厅堂就不能待人了。
小小的客栈大厅中,此时挤满了客人。除了当年开张时,亲朋好友来捧场的那一天,何四还是第一次到自己的小店中,每一张方桌边,都有人围坐着。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挤在一桌,吃着没甚滋味的饭菜,喝着明显掺了水的村酿,扯着天南海北的话题。何四坐回到收账的柜台后,让自家做跑堂的内侄来回服侍着客人,自己则听着客人们聊天。
说话的都是些商人,厅中的几十人里商人占了大多数。不过在最里面的角落处,有**个军汉占了两张桌子,正大碗的喝着酒,不与商人搭话。
“真的要打了?”一个少说也有三百斤重的胖子压低了声音问着。他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伴当,身上衣袍一就是贵价货,再加上他身材的缘故,一身衣服就得抵人家两身、三身,当是个身家丰厚的豪商。
同坐在一桌的一个瘦子则嘲笑道:“也不这兴平县,往年少说也有二三十万石新粮要从下面的这条官道去秦州,但今年自入秋后,可就没到半车粮食往西边去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韩宣抚把送去秦凤的粮草全都截了下来,不是为了打仗还会为了什么?”
瘦子身上的穿戴远不如胖子商人,显然不是一路人。胖商人奇怪的问道:“不是听说秦州那里又是一个大捷吗?秦州每年的出产能喂饱自己就不错了,他打仗的钱粮是哪里来的?”
“当然是秦州本来的积蓄喽……”这次是坐在胖商人身后的一人回过头来,他留着半寸多长的头发,穿着一袭打着补丁的僧袍,显然是个很久没有理发的和尚。这和尚桌前有酒有肉,嘴上油光光,起来就是个好说嘴的:“你们不知道吧,这其实都是韩宣抚闹得。韩宣抚跟郭太尉水火不容,前些日子把郭太尉赶到了秦州,后来又怕郭太尉趁机立功,就一点钱粮都不拨。”
“师傅却是说错了。”瘦子直摇着头,“韩宣抚虽然跟郭太尉不合,但他不调钱粮跟怕郭太尉立功没关系,秦州可是设了缘边安抚司,几次大捷的功劳全是安抚司的,跟郭太尉和小燕太尉都没关系。”
另一张桌边,一个老者放下筷子,插话道:“今次在渭源堡也不能叫大捷,听说不过是个平手而已,两边的死伤都不小。你们想想,前两次大捷有钱有粮,蕃人都肯听命,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斩首几百上千,把敌将一个个都砍了脑袋。今次没了钱粮,秦州的官军只能自己上阵,王安抚被围在渭源堡不说,最后还让那个蕃人头领大摇大摆的走了。而且要不是那个有名的韩玉昆领着一支蕃军绕道贼人背后去,渭源堡说不定真的就给破了。”
“原来如此。”几人的闲聊吸引了多数人的注意,听到难得一闻的内幕消息,无不点头。
“说得那么多,朝廷打仗跟俺们有什么关系?只要今次带的东西能卖上价就行!”厅中一角,一个一身短打的中年商人开了口,只是他操着蜀地口音,当是穿过陈仓蜀道过来的蜀商。
‘呸,蜀蛮子!’一众陕西商人都啐了一口。无论是横山还是河湟的战事,都是关系到家乡的安危,每个人都一直放在心头,对这个蜀商不屑一顾的反应,却都记恨了上。
胖商人又问起老者:“老哥,你说的韩玉昆是不是那个孙真人的弟子?”
“那还用说!除了他还有哪个韩玉昆?”
“孙真人的弟子?是唐时的那位孙真人……几百年前的人了,哪收来的弟子?”中年蜀商性子和说话有些惹人烦,也没人理会他,倒是正在角落里喝酒的几个军汉抬头了他一眼。
“韩玉昆不仅是孙真人的弟子,在秦州设了好几座疗养院,救了千百条性命,而且他还是横渠先生的弟子,文武双全。天子几次下旨褒奖,当官才一年,就已经升了两次还是三次官,日后肯定能中进士、做相公的……”老者也不知从哪里听了这些事,见众人都竖起耳朵静听,得意得喝了一口酒,抖擞精神,便要再说上一通。
“店家!店家!”大门突然被匡匡的用力敲响,一个刚刚变过声的嗓门在外面高声叫着。
何四的内侄连忙过去挪开门闩,还没等他拉开大门,厚重的门板便被人从外一下推了开来,风雪立刻伴着新的客人卷了进来。
进来的旅客总共三人,都披着厚厚的斗篷,上面全是白花花的积雪,不清相貌。三人走进来一点,大门立刻被关上,刮进来的风雪又被堵在了外面。
三人脱下斗篷,露出的是三张年轻的脸。最前面的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当是方才敲门的,穿戴是个伴当。而后面的两人一高一矮,矮瘦的青年相貌普通,大约二十多岁;而他旁边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起来只有二十出头,比矮个青年要小上两三岁,不过气质很特别,斯文中透着英气。
何四连忙迎上来,除了前面的小伴当,后面的两人穿戴皆不差,尤其是高个青年,当是有些身份的。“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他问道。
高大的青年笑了笑,视线绕着客栈大厅了一圈:“这辰光,只能住下了。”
“可有上房?”小伴当上来劈头便问。
何四躬了躬腰,表情谦卑中透着无奈:“三位客官你们,还真是不巧得很,小店的几间上房都给人定下了……”
小伴当不等何四说完,就回头苦着脸对着高大青年道:“官人,你这事……”
“出门在外,没什么好计较的。也没必要一定要上房。把马照顾好,随便来一间房,只要干净就行了!另外再来点吃得,要干净的。”高大青年说得平和,听口气仿佛是已经放低了要求,可眼下厅中几十人,夜里却都是要睡桌子的。
何四做久了生意,见过的人成千上万,也算是有眼色的。只了三人腰上的兵器就知道他们的身份绝不简单。寻常百姓除外,最多拖根杆棒、带条朴刀,能光明正大携带兵器的,军汉居多,出家人其次,剩下的就是官员。
‘要是穿了公服就好办了。’可惜三人都穿着出行的衣袍,何四一下确认不了三人的真正身份。虽然他有权力查路引,但实际上官府要求的住客登记只是表面功夫而已。从来都不会几人照着去做,客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说要查路引,肯定会惹起怀疑。他便冲跑堂的内侄使了个眼色,“小九,你去把三位客官的马带到后面马厩里安顿好,不要失了照。”
唤作小九的小二会意点头,连声应了,转身便出了门去。李小六把斗篷一披,也连忙跟了出去。
伴当可以站着,但眼前的两位年轻人却不可能站着吃饭。何四正想办法要腾出一张桌来,先把两人安顿下,小九就已经回来了。他贴在何四耳边,声音细如蚊蚋:“姐夫,都是驿马。肚子上都有烙印,不会有假。”
何四悚然一惊,能动用驿马,三人的身份不问可知。他着满满当当的厅中,苦笑着上前跟人赔了半天不是,好不容易在那几个军汉旁边腾出个空地来。而小九已经从后面般了一张落满灰、瘸着腿的桌子。何四把桌子擦了又擦,又找来砖头把桌子脚给垫上。
一通忙活之后,他拿来登记簿,小心翼翼的问着:“不知客官贵姓。”
高个青年吐出了一个字:“韩!”
宰执天下 第275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四)
第275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四)
“韩官人……”何四躬起腰,陪着笑脸,“有什么吩咐尽管提,小店虽然破旧了一点,热酒热菜还是有的。”
何四神态语调的微妙变化,韩冈在眼里,心知多半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不过他也并不是故意隐瞒身份,只是天寒地冻,官服太过单薄,不得不换了一件厚实罩风的外袄。
韩冈身上的外袄。里面填的是大雁腹部的绒毛,用碱水洗过,填进衣服里,再用针线纵横缝成格子状,基本上就是后世羽绒服的式样,比羊皮、狗皮或是狐皮之类的皮草,都要保暖得多。
如今这个时代,棉花还没有推广,韩冈让人寻找的棉种前段时间才送到古渭。平民家用的冬衣、被褥,好一点的人家用的多是丝棉,也就是碎蚕丝……禁军厢军到了秋时都会下发几两作为冬衣填料……穷一点人家则是芦絮。不过鸭绒、鹅绒用的人也很多,而在西北,蓄养鸭鹅的不多,牦牛绒、雁绒就成了首选。
在何四的招呼下,韩冈、李信坐了下来,李小六抱着包裹站在桌边,等着何四安排下房间,好把行李放下。
不待何四吩咐,跑堂的小九便提了一壶热茶过来,殷勤的把茶斟上。雾蒙蒙的水汽只是着,就能感受到一点暖意。
“还请两位官人喝两口暖暖身,等下吃些热酒菜,小人就想办法给官人腾出一间房来。”得罪客人是做生意的大忌,但何四现在没什么顾忌的。在后院占了房间的有好几个商人,俗话说民不和官斗,商人最是敬畏官府。借着官威,让他们把房间让出来也不难。
对何四将要做的,韩冈心知肚明,也没有阻止的打算。仗势欺人也罢,欺压百姓也罢,这个时代,官员总能得到最好的照顾。韩冈无意故作清高,放弃有床有铺的房间,睡到大厅里的桌子上去。传出去也没人会说他平易近人,为人正直,反而言官会弹劾他有失朝廷体面。
给韩冈、李信倒过茶,何四转手也给李小六倒了杯热茶,面面俱到得很是会做生意。只是这个小客栈实在残破了一点,就连茶也是寡淡得很,跟白水没两样,但用来暖身已经够了。穿得再保暖,顶着风雪中走了两个时辰,韩冈三人都冻得够呛。端起茶水,韩冈双手握着杯子,从瓷杯中透出的热力,温暖着冻得发木的手掌。李信、李小六都喝了几口,脸色顿时好了许多。
何四吩咐了小九把三人服侍好,就往厨房跑去。体恤着一路来的奔波劳累,韩冈让李小六也坐了下来。三人今天都累到了,一时没心力说话,安安静静的一口口呷着茶。方才被他们惊扰到的其他客人,收回了好奇的目光,回到了自己的桌上。
安静的厅中一角,隔邻的两桌军汉的声音响亮了起来,“都虞什么时候醒?现在该午时了吧。”
“都虞被那蕃狗害得够惨,这几天他忙得连个安稳觉都没睡好,”
“你还真是能安得下心?明天要是不能赶到京兆府,可是要受军法的。”
“马都抢了,还要动军法,欺负人也没这么欺负的。”
“前面的经略相公没把俺们当人,现在的宣抚相公把俺们当狗,现在蕃狗都踩到俺们头上了,日他鸟的,连后娘养的都不如啊!”
“俺们他娘的就是狗娘养的!”
砰的一声响,不知是谁用力捶了一下桌子,杯盘丁玲桄榔的掉了一地。韩冈随声转头瞥了一眼,只见几个军汉脸上尽是愤愤不平的恨意。
李信本是默默地喝着热茶,听到这里便抬起头,低声问着韩冈,“广锐?”
韩冈点了点头。前段时间,为了增强麾下蕃骑的战斗力,环庆路广锐军的战马被韩绛硬是夺了去,转交给蕃人。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连古渭这边几支骑军的指挥使,都跑来安抚司打探消息,生怕王韶、高遵裕有样学样。
不过韩绛自夺了广锐军的战马之后,就没传出进一步的消息,也没听说他再夺其他骑军的战马。韩冈估计韩绛也是知道错了,只是做出来的事已经难以挽回,从蕃人那里夺回战马交还广锐军,结果也只会更差,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但这梁子可就结下了。
听着这几个广锐军士兵的言谈,的确是怨气深重。因为李复圭枉杀大将之事,环庆路的军心已经被伤得很厉害,即便已经换了一个经略使也没有用处,而韩绛的作为更是雪上加霜。前段时间听说此事时,就算是高遵裕也都在说,换作是蜀中,说不定就要起兵变了……因为宋初灭蜀时留下的血债太多,自此之后,天下各路民乱兵变的次数便以蜀地为最。王小波、李顺等人就不必提了,蜀中甚至还有军队因为配发的军服不如人,士卒愤恨不平而起事叛乱的。
不过这跟秦凤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四川是四川,陕西是陕西,西军闹兵变的几率并不大。韩冈听着有些嘈耳,只想着早点吃完饭,安排了房间去休息。
何四和小九跑进跑出,手脚麻利的端来了酒菜。韩冈并没点菜,都是他们自己上的。牛肉有禁令;猪肉则被视为浊肉,宫中一点不沾,富贵和官宦人家吃得也少。这种路边小店,能拿得出手的除了羊肉就是驴肉,再加点过冬的咸菜和白菜,就没别的菜蔬。
而端到韩冈桌上的,便是一盘子驴肉,一盘子羊肉,都是选得上好精肉,还有三大碗羊杂汤。还有两壶刚刚烫过的热酒。
方才了这间小店的茶水,韩冈对这里的酒菜并没有什么期待。不过出乎他的意料,酒也好、肉也好,都比想像得要出色。尤其是酒,没有兑一点水,且是筛过了,倒在杯中清亮澄澈,酒香四溢。喝进肚里,感觉不比和旨、眉寿之流的名酒差。一杯下肚,连李信也都点着头,赞着酒菜的味道。
砰的一声响,从韩冈的身后传来。一个粗壮的军汉一拳捶在桌上,冲着何四吼道:“你这狗才倒长了一对势利眼,端给几个鸟货的都是好酒,给爷爷的酒却能淡出鸟来!嫌爷爷没钱付账是不是?!”
何四脸色变了,连忙摇着手,“客官,你这可是冤枉……”
但那军汉却无意听何四解释,手一伸,就把他扯了过去。脸对脸的瞪着何四,醋钵大的拳头举了起来:“冤枉什么?爷爷好说话,但这拳头可不好说话!还不给爷爷拿跟着几个鸟人桌上一样的酒来!”
何四给别人的酒中掺水,这是自做的孽。但被人骂到了头上,李信便脸色一板,握紧了拳头,正要站起来,可韩冈却一下压住了他的手。
韩冈跳起来的军汉横眉竖眼的样子,摆明了就是喝醉了的兵痞,其他人应该也差不多。前面他们还都坐在一起抱怨,若是跟他们起了冲突,他们秉着同仇敌忾之心,一起上来动手也不是不可能。出门在外,凡事须先避让三分。眼下地方不对,韩冈决不想跟这些兵痞叫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反正他有的是把面子找回来的机会和手段。
韩冈笑了笑,正要说话。一声怒喝猛然响起。“林贵!你做什么!”循声望过去,却见一个中年军汉站在通往后院的小门处。
“都虞!”被唤作林贵的大汉惊叫着,连忙松开了手。何四幸运脱身,就手捂着喉咙,弯腰咳嗽起来。
中年军汉大步走了过来,两桌的赤佬便呼啦啦的全都站起身,起来很有些威望的模样。他大概三十多岁,壮硕的身材起来英武非常。他几句话问明了事由,转回来便向韩冈作揖道歉,说起话来是温文有礼,“在下邠宁广锐军都虞侯吴逵,我这几位兄弟性子莽撞,不合冲撞了兄台。还望兄台大人大量,不要与他们计较。”
“都虞……”
林贵还想争辩,吴逵回头瞪了一眼,“你闭嘴,你们闹得!”
邠州、宁州都是环庆路辖下,果然正是被夺了战马的广锐军。韩冈微微浅笑,面子是互相给的。吴逵低头,他这边也得给人台阶下,“酒后失言,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既然几位都觉得我这酒好,那我就请各位喝两杯好了。店家,再取几坛酒来,都算在我的账上。”
吴逵是个疏阔的性子,也没发现韩冈在他报了身份之后,仍旧安然坐着有何不妥。见韩冈做事爽快,他大笑着,拉了张椅子过来,就要跟韩冈说话。
不过这时候,大门又被敲响,匡匡的,像是有人在踹门。
何四忙不迭地跑过去开门,门一开,随着风雪一下涌进来七八个军汉。他们可不像韩冈进来的时候那么安分,领头的一人先一脚踢开挡路的何四,站在厅中高声道:“我家将军今天要住店,里面的人把房间统统都给让出来!”
狂妄的话语惹起了一阵骚动,只是从大门处又进来了十几人,围着一个近七尺高的大汉。那大汉相貌是个标准的蕃人,可装束却是个有官身的武臣。
吴逵一下变了脸色,低低恨声叫着:“王文谅!”
王文谅……韩冈心中一动,这好像就是夺了广锐军战马的蕃将的名字?
王文谅进来后,视线在厅中扫过,到吴逵便一下定住,转眼就又笑了起来,“这不是吴都虞吗?事都办完了?”
吴逵脸色彻底沉了下去,咬着牙,两边的腮肉绷紧:“本官要回禀公事,要么是王经略,要么是韩宣抚,轮不到你这蕃人来说话。”
“你这张嘴还真硬啊……”王文谅呲着牙阴笑着:“宣抚相公可是对俺言听计从。俺要说这里面全是北面的细作,宣抚相公就能把他们的头全都砍了。”
厅中的客人们闻言都惊怒的叫起,也有心思灵活的就准备掏钱买平安了。
“是吗?”冷澈的声音从吴逵身后传来,“本官倒不觉得你有这能耐!”
宰执天下 第276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五)
第276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五)
王文谅正得意。
自言一语可置众人于死地,十几个面目猛恶的蕃军瞪着,谁敢质疑?哪人不两股战战?就连他一向不顺眼的吴逵,也只能站在一边,在心里咬牙切齿。
两人过去因争买一匹河西好马而结下仇怨,最后王文谅靠着在韩绛耳边的一句小话,就把整个广锐军的战马全都夺了过来,将旧日的怨恨以千倍还回。
‘你是有本事,但上面没人啊!’王文谅气焰万丈,‘怎么样!任你再英雄,也有韩宣抚在俺背后撑着。在关西,谁能比当朝首相、陕西宣抚更大的?!’
可偏偏有人硬要落他的脸面。
“本官倒不觉得你有这能耐!”
平和中透着如屋外风雪一般冰寒冷意的一句话,霎时将厅中冻结。
‘本官?!’
听见韩冈如此自称,除了何四、小九两人早有所料,其他人都大吃一惊。吴逵瞪大了眼睛,前面在韩冈面前耍酒疯的军汉,更是浑身酒意化作了冷汗从八万四千个毛孔中涔涔的冒了出来。
而王文谅则是一点一点的转过身,循声望去,就见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澹然坐在厅中一角。那个角落并不只是他一人,但神色从容、风仪自蕴的气质,却能让人完全忽略掉了他身边的甲乙丙丁,目光只会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韩冈他为官日久,平日里颐气使指,又是久经磨练、饱读诗书,气势自不同于凡庸之辈。虽然没有穿着公服,但的确是个官人模样。
只不过还是有人不长眼,王文谅的一个手下冲前了一步,指着韩冈:“你是哪里来的措大,敢……”
王文谅抬起手拦住手下,如蛇一般的阴冷眼神盯着韩冈,一个字一个字问着:“你是何人?”
“欺压良善,蒙蔽上官,狂悖妄言,目无王法。”韩冈屈起手指,一下下的敲打着桌子,一句句的报着王文谅的罪名,他抬起眼,盯着得了韩绛青眼的蕃人,“王文谅……你就这么回报韩宣抚对你的重?”
王文谅仰天哈哈大笑而起:“本官堂堂阁门只候,在韩丞相面前听候使唤,节制一众蕃军,位高权重,岂是你这小儿污蔑得了?”
只是在他的笑声中,听得这年轻人轻轻说着:“不论在关西,还是东京,我韩冈的话……还是有人信的。”
刚刚报出自己姓名,王文谅笑声一顿,人群中也或高或低的接连传出几声惊呼,“是韩机宜!”
“是药王孙真人的弟子。”
“带兵打了两次大捷的韩冈,”
“破家绝嗣的韩玉昆。”
虽然其中混了让人无法付之一笑的一句话,但不论王文谅还是吴逵,却全都变了颜色。人的名,树的影。韩冈在秦州折腾了一年多,几次边地大捷,几次人事变换,背后都少不了韩冈的身影。他这个名字,至少在关西的官场上,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陕西的官员虽多,但能威名远播的屈指可数。要么至少是经略相公一级的显宦,要么是久历战事的老将,又或是最近屡立战功的名臣,眼下能例外的,就只有韩冈一人。据王文谅所知,连韩绛、种谔、赵卨的嘴里都提过这个名字。而吴逵也是听说,在庆州的白虎节堂中到的新制沙盘,就是由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发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