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馨远有什么考虑?”
“可惜,那几门大口径铁道跑没有上来,不然,攻城的任务就要轻松多了。”孙传芳笑道,“攻坚是个苦差事,植初兄(李杜)在辽阳用了一个师顶住rb5个师团,可见,防御得当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赤塔当然不能和辽阳比,但我们就是要把他当辽阳来攻,毛子有什么能耐!”
“铁道炮没有也不碍事,反正还带了轰天雷,我倒是认为,最好速战速决,赤塔的设施、物资对我军都是极为要紧的,只要拿下赤塔,打通西伯利亚铁路东段,我们运输物资,就可以减轻蒙古境内的压力,直接从满洲里这边出发,无论是减轻后勤压力还是为下一步作战提供保障,都是极为有利的。”
蔡锷说的确是实情,铁路只是通到恰克图为止,从恰克图到赤塔,遥遥数百里,全靠了沿路设置的兵站提供补给保障,如果拿下赤塔,可以向东走西伯利亚铁路与中东铁路联系起来,虽然距离远上一些,但时间可以缩短到十分之一
蔡锷口中的轰天雷便是德国用于攻占烈日和那幕尔要塞的“大贝尔塔”,作为中德情报交换的一环,德国不仅将大贝尔塔的全部专利和图纸转让给了中国,而且还派出数名工程师转道中国指导制造。
除了西线集团因为是骑兵作战,不适用大规模攻城而没有携带外,东、中两个集团军都各自弄到了门,将国内的库存掏得精光。
蓝天蔚打伯力,已经用上了这个玩意,现在该赤塔来检验一下自己的防御工事是否牢固了。
“好,就这么定了,明天上午开始,先清理出轰天雷的发射场,然后开始告警性攻击,敦促毛子投降。哼……9000人的残兵败将还敢言勇,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在忐忑不安中过了一夜,赤塔守军惊恐地发现,中国人的进攻开始了,拉开进攻序幕的,便是徐进弹幕……
中路集团军向俄国人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徐进弹幕的威力,攻击重点是赤塔西面,所有赤塔城外的工事和火力阵地被悉数扫平。随即,大片大片的地盘被清理出来,用作轰天雷的火力阵地。
正如蔡锷所说的那样,轰天雷威力虽然大,但是射程太近,容易被敌人远程火力杀伤,所以在使用前务必要清理完周边环境,同时,还要构筑用于掩护的火力阵地,以便随时可以压制城里的攻击火力,保证轰天雷来足够的开火时间。
当然,轰天雷本身的阵地构筑也极为麻烦,需要用混凝土浇注底座,然后才能使用,一来二去,时间上又是天去了。
赤塔城里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除了那支9000人的部队外,凡是能够拿枪的男人,都被命令要拿起武器准备迎战。城墙附近的防御工事也尽力进行了加固。萨哈罗夫可没有打算一交手就投降,亚连斯基虽然心里打鼓,但也不能公开唱反调,否则一个保皇派残余分子的帽子就够他承受的。
可是,除了第一天极为激烈外,接下来的2、反而没事,想象中的中国人大举进攻也没有出现。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中国人全部散开了?”
“或者,难道中国人去进攻别的城市了?”参谋长一连思考了好几个可能,都没能理出头绪来。
“报告……华军的气球升起来了。”
“什么?”萨哈罗夫用望远镜一,连声叫道,“不好,敌人要进攻了。”
他清楚地很,这可不是用来观光的,而是敌人的观瞄气球,用来校正弹道的。说白了,就是火力马上就要开始倾泻——中国人前几天徐进弹幕的威力他已经见识过了,老早就有几分气馁,无非是军人的荣誉支撑着他。
“命令下去,各部队进入预定阵地,拉响战斗警报,通知市民们躲避……”参谋长临危不乱,一道道命令全部发下去。
可怜的亚连斯基在前两天见识完徐进弹幕后已经认定赤塔是守不住的,这会儿在家里称病不出,连吃饭的胃口都没了。他显然没有其余两人的的乐观,部队糟糕的情况让他认为全军覆灭近在咫尺了……
“轰轰”猛烈的炮击瞬间响起……
掩护炮群开始发威,虽然赤塔城中几乎没有什么重火力,唯一的要塞火炮,还给整没了弹药。其实,这页不能怪俄国人麻痹大意,在东线如此吃力的状态下,俄国几乎把一切能够加强的东西都放到了东线,类似赤塔这种后方的地方,兵力也少,武器更谈不上充足。而偏偏碰上蔡锷,把赤塔当做了练兵场所,到处都是有板有眼地进攻套路——这真是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正法![(m)無彈窗閱讀]
国势 第030章 北方战争(5)
第00章 北方战争(5)
端的是战争之神,蔡锷命令掩护炮群开火后不到0分钟,赤塔已经笼罩在一片烟雾中了,这时候的战争,还没有避开民用目标和非军人的国际法,打仗嘛,炮弹总是不长眼睛的……赤塔的城防工事、城内的大小建筑,还有暴露在外面的人,悉数都成了弹片的牺牲品。
这还没完,这只是开胃前的小菜,掩护炮群可不是用来攻坚的,压制才是他们唯一的目的,担负攻坚任务的,自然由另外角色担负。
随着掩护炮群的发威,气球上的观瞄预案早就自动更新成了轰天雷的——轰天雷弹道高扬,射程不远,需要配置特殊的参数,这也是考量观瞄员的时刻,别的不说,光是轰天雷的炮弹,一颗重达几百斤,是寻常05mm榴弹炮的几十倍价钱,而且射击间隔非常长,倘若参数不对,落点偏差过大,则既浪费钱,二又浪费时间。
掩护炮群的落点休整后,为轰天雷提供的参数便有了相对可靠的参照物。
“观察好了?很好。”蔡锷一声令下,“开火!”
无数人翘首盼望着结果,都听说轰天雷威力巨大,巨大到什么程度,从块头和名气都能猜得出来,但具体的杀伤力,还是有待于实战检验。
大贝尔塔的威名果然不同凡响,改叫成轰天雷同样如此,“轰然”一声,原本在掩蔽所的萨哈罗夫、亚连斯基等人觉得和地震了一般,撕心裂肺的声音从四处传来,压迫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天仿佛崩塌了一下,耳膜都嗡嗡不断,抬眼望去,城市上空陡然升起了蘑菇云。
“这是什么火炮?”还没等众人回神过来,第二发、第三发轰天雷又到了,经过观瞄员的指挥,这次的落点直接就对准了市政厅,一炮下去,不但整个市政厅没了,地面当即就是百来米的深窟窿。
拿出德国人打烈日要塞的劲头打赤塔,岂有不占上风的道理?要知道,烈日要塞厚达几米的钢筋混凝土也经不起大贝尔塔的猛烈轰击,更不必说赤塔这种薄皮要塞了?
萨哈罗夫还算好的,不仅位置相对隐蔽,而且有深厚的防御工事,驻守在炮弹落点的部队才真是人间地狱,被当场炸死、压死的还算是幸运,更有被冲击波和巨大震撼直接逼疯的……
萨哈罗夫面如土色,亚连斯基差点把胃里吃下去的七七八八都吐了出来。他这个时候才后悔不迭,为什么前次中国人的谈判官过来时,自己为什么没有敢于发表一下言论,谈判谈判,重点在于谈啊,中国人的要价固然是高了点,可人家有底气和好牌啊,犯得着把身家性命都压上去?
参谋长也是虎着脸,隔了很久才缓缓说道:“如果我说的没错,刚才那些巨响是一种特殊的炮发出来的,该死的,中国人怎么会有这种火炮?”
“哪一种?”萨哈罗夫多少有点缓过劲了,刚才的炮火差点没让自己窒息过去,虽然失态,可毕竟性命还在。万万没有想到中国人居然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原本以为赤塔虽然兵力薄弱,但胜在防御体系还算完备,各类补给和后勤物资还算充分,有抵挡的余地,现在来,对方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要求本方无条件投降,确实是掌握了要害。
“如果我没有弄错,这应该是德国人用来进攻烈日要塞的攻城炮。”
“你是说……”萨哈罗夫傻眼了,东线没有类似的攻城战役,他也没有接触过德国的相关装备,但烈日一战的内幕他却是知道的。
“现在,中国人掌握了火力优势和观测优势,我军作战基本没有胜算。”参谋长犹豫了一下,“或者突围,或者投降,继续呆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城里的居民会被屠杀干净。”
“先挂起白旗,和中国人商量一下吧。”亚连斯基可不想去突围,突围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不说中国人的火力,单就中国人把赤塔围得水泄不通的模样,任何突围的念头都无异于自杀。
“我不想向中国人投降,阁下,把愿意走的部队交给我吧,我带他们突围出去。”参谋长苦笑了一番,“不过,无论如何,先得把白旗打出去,和中国人继续谈一下。”
“也只能如此。”
轰天雷的炮弹投放委实不易,第一轮轰击之后,需要许久才能进行第二次进攻,不过光第一次轰击的效果已经非常好了,一团又一团的蘑菇云从城里喷薄而出,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之城,中路集团军一干将领总算是领教到轰天雷的厉害。对于辽阳守卫战里铁道炮的威力,也算是有了直观的认识。
“总座,观瞄气球报告,敌人在钟楼之上飘起了巨大的白旗。”
“什么?”蔡锷愣了,前几天还嘴硬来着,要抵挡到底,怎么才过了一轮,就撑不住要投降呢?
“事情有点蹊跷,不会是敌人的缓兵之计?”孙传芳想了片刻,“不过我觉得俄国人也玩不出花样来,就算能躲得过今天,明天照样轰天雷轰它丫的,它赤塔的城防厉害还是我们的攻城炮厉害。”
“既然白旗,那么就暂且相信敌人一次。”蔡锷道,“传令下去,炮群做好准备,炮弹上膛,随时可以开火,给毛子个小时的时间,他们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虽然下定了投降的决心,但萨哈罗夫和参谋长谁也拉不下这个脸,但是中国人这关还是必须得过去的,最后,只有保命心切的亚连斯基站了出来,愿意去和中国人谈判——反正,他上次没有表态,这次去可以有足够的台阶下。
从指挥部掩蔽所出来的时候,亚连斯基原本已经呕吐连连过的胃部再次翻江倒海,街道已经完全没有了样子,到处都是残存的瓦砾片,很多雄伟的建筑包括牢固的堡垒已经化为废墟一片,到处都是尸体,活脱脱一个人间地狱。侥幸未死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疯了,全部在瑟瑟发抖,或者干脆起来暴走。这毕竟不是经久战火考验的部队,而是一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兵罢了,对死亡的恐惧远远压倒了一切。
他不敢稍有停留,而是带着卫队,打着白旗出了赤塔,与城里的情况何其类似,赤塔的城防已经遭到了显著的破坏,都是残缺不全的豁口,似乎在嘲笑着俄军指挥部的决策。
“鄙人亚连斯基,现任俄罗斯帝国外贝加尔军区副司令,前来和贵军商议停战投降事宜。”
着这个挂着少将肩章,耷拉着脑袋的俄**官,蔡锷笑了:“上次不是拒绝我们的劝告么?怎么今天又来了?”
“这个,鄙人不知情。”亚连斯基恨不得钻到地缝中去,他用卑微而又恳切地言语辩解道,“我一贯不主张和贵军交战的,但是……”
“很好,难得你识时务。”孙传芳不想和他废话,直接道,“干脆一点,何时全部出城受降。”
“请贵方首先保证投降将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赤塔居民的正当权益,还有,要维护军官的尊严,请允许我们继续配备个人武器……”
“够了!亚连斯基先生,我们不是在讨价还价,我们需要的是无条件投降。无条件投降,懂么?”蔡锷着重在无条件三个字上强调了一遍,最后道,“我再给你们个小时的时间,限你们在一个小时之内全体官兵出城携械投降,只要超过一秒钟,我军的炮火将无情落下,赤塔城必将被毁灭……”
“是是!我一定照办!”亚连斯基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说,乖乖回城准备执行,为了表示诚意,他恭敬地解下个人的佩刀,双手奉上给蔡锷。
一个小时不到,赤塔城门大开,一队队俄军官兵,垂头丧气地在骑兵的引导向华军缴械,队伍中全然无一点神采,只有那些被人搀扶着的伤兵的呻吟声才提醒着一场凌厉的攻势刚刚发起过。
“鄙人萨哈罗夫,系外贝加尔军区和赤塔最高军事指挥官,率部向贵军投降,希望贵军能遵守承诺,保证我方投降官兵的人身安全。”
“只要你们不乱说乱动,不做与俘虏不相配的行为,我国防军是不会为难你们的,你们可以打听一下,我们对俄国被俘官兵从来是执行人道主义政策的……”
接下来便是清点队伍,甄别军官,然后再分开关押。这一条是秦时竹等人经过无数次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凡是被俘虏的部队,一定要甄别军官,区别关押,这样才不会酿成重大事端。至于原先一心想要率部突围的参谋长,在现实面前,居然没有部队愿意和他一起送死,悲愤之下,饮弹自尽。
在甄别俘虏完毕后,蔡锷悄悄地对孙传芳道:“馨远,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可是我出发之前,总统特意面授机宜的。”
“嗯?”孙传芳一顿好奇,听了蔡锷的讲话后,拍腿道,“总统这一手,太狠了,太绝了!”[(m)無彈窗閱讀]
国势 第031章 北方战争(6)
第0章 北方战争(6)
为什么国防军反复强调将军官和士兵分开关押?就是因为在这个当口,军官对军队有天然的统帅作用,哪怕是被俘虏,军官仍然拥有不可动摇的威信和控制力,通常会利用这种地位进行煽动,越狱、暴动、不合作等等,没有军官的带领就不太容易出现,即便是审讯情报,也很可能因为军官的阻挠而难以顺利实现。但一旦实行分开关押的政策,这些不便即可迎刃而解。
但是,这次分开关押,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意义。别秦时竹等人和蔡锷临走时交代得如此轻松,真要做出决策却是不容易的。毕竟,穿越7人祖都是**员,虽然相隔时空,但毕竟还有**的香火之情。考虑来考虑去,最后秦时竹下了决心——我们现在不是**,更不是与苏联有密切关系的合作党,也没有接受苏联的恩惠或者优待,现在突出的还是国家矛盾、民族矛盾,没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
因此,在关押俄国俘虏时,其实还有一个用意。因为布尔什维克组织已经渗透了俄**队,特别是中下层官兵,平时被沙皇军官监视着不能轻举妄动,圣彼得堡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热情已经抑制不住了。秦时竹确信,以布尔什维克的煽动力和破坏精神,必然会在军队中进行发展,甚至在战俘中制造混乱。
一般人头疼的混乱正好是个契机——正好可以一并解决。姑且不论俘虏需要物资、需要粮食、需要药品,单就押而言,还需要人手。国防军是不会怜悯俘虏的,但是也不会虐待俘虏,一般也不像有些军队抓了俘虏就进行强制性劳役——那都是违反国际法的。对付俘虏,一般只有2个办法,一是战场上就地解决,另外就是制造事端解决。只要让布尔什维克发展起来,进行散播和鼓动,越狱乃至暴动便会自然产生,镇压违反监禁法则的俘虏,天经地义。
——杀之有名矣!而且,这次不仅是消灭掉令人棘手的俘虏那么简单,还可以将布尔什维克组织连根拔起,彻底消灭当地的不安定因素。秦时竹一再总结历史上7国干涉俄国失败的教训,便认为,各国忽视了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只要破坏了这个组织,那光凭俄军这点兵力,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
端的是料事如神,赤塔果然有布尔什维克的地下组织,而且已经到了赤塔兵力空虚,准备在赤塔举事,响应圣彼得堡的行动,不料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他们动手,国防军已经杀到了。布尔什维克的主旨便变成了越狱和逃跑。
利用守松懈的机会,俘虏们打倒了守营的官兵,纷纷逃离,直到炽热的机关枪吼叫起来时,骚动的人群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阴谋,但是,已经完全晚了。冲在最前面的,赤塔守军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全部报销了,连同被俘虏的数千俄军,也被击毙、击伤了三分之二。这个时候,反而是被分别关押的旧俄军官团不受蛊惑,一个也没走。
听到原本密集的枪声,萨哈罗夫还有一些隐约的期望,希望能够有什么部队能够救援赤塔,可是等到后来,空空如也的士兵集中营和七零八落的回归者,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蹲在地上号啕大哭,全然没有当将军时候的威风了。
赤塔一下,全国震动,世界震动——赤塔可不是江东六十四屯可以比拟的地方,那是俄国在远东重要的战略城市,外贝加尔军区的核心区域,中国人将其占领,不但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人的态度,也意味着远东已经对中国人敞开了怀抱,俄国的残余势力近乎不堪一击。
还没有从震动中回神过来,更为惊人的消息传出,黑龙江畔的伯力被中国攻占,近万俄军被俘虏,死伤超过万。伯力的防御强于赤塔,兵力也远多于赤塔,但在中国人的进攻面前,仍然不堪一击。
现在的情况异常微妙,中国已经控制了西起赤塔,东到伯力的西伯利亚铁路。而东、中两个集团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展开,进行全面的追击与占领。
在这样的局面面前,世界舆论反而集体失去了言语。各方面势力都在仔细分析评价中国此举的战略意义。
对依旧在俄国东线的hl集团而言,到了解决俄国战事的曙光。在接到中国占领赤塔、出兵中亚的情报之后,鲁登道夫便笑得合不拢嘴,这就意味着俄国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状态。
作为一个帝**人,哪怕不是贵族,他也是极端痛恨推翻帝制的列宁和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党的,但是,从德国的利益出发,他又不能不举双手欢迎俄国内部的动乱。这场革命造成的动乱,不但使得在东线与德军对垒的俄**队进退失据,不知道听谁好,更让德国抓住机会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为了有效抓住沙皇政权崩溃以后的机遇,鲁登道夫说服威廉二世和兴登堡,将97年的后备兵力一股脑儿全部派往了东线,西线伤痕累累的各部除了实在支撑不下去被勒令回国休整外,其余都要求坚决守住现有防线,必要时可以放弃-2百公里给协约国,只要态势仍旧在,形势就不会恶化。
他这样说道:“陛下,只要我们的西线能够抵挡住6个月,不,也许4个月就够了,我们东线所有的兵力就可以完全解放出来,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占据战略优势。”
对于惩办俄国的弑君者,威廉二世原本极有兴趣,但鲁登道夫却劝阻道:“现在不是找俄国人麻烦的时候,我们要利用有利时机,迫使俄国人和我们谈和,让我们的力量解放出来,至于俄国人,会有中国人教训他们的。如果中俄妥协,对我国也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我们可以通过陆路,源源不断地得到中国方面的物资。”
一想到能够实现欧洲霸权,威廉二世也顾不得为尼古拉二世讨还公道,赞同了鲁登道夫的建议,开展了德俄谈判。
列宁原本是不希望与德国谈判的,因为英法好歹是俄国的盟友,德国却占据着俄国的领土,但是英法铁了心要将战争进行到底,是不会容许俄国单独媾和的,而德国的军事压力近在咫尺,旧沙皇的军队已经土崩瓦解,新式的布尔什维克军队又没有完全建立,仅仅依靠一部分赤卫队和布尔什维克掌握的旧军队,根本不足以德国的百万大军抗衡。
说到底,德国还面临着英法的威胁,是不会有将战争进行到圣彼得堡、莫斯科的愿望的,只有尽快实现和平,才是德国转移战略目标的中心所在。但是,鉴于德国在战场上占据的明显优势,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这个和谈不好谈。
在中国进军西伯利亚的当口,德国和苏俄的代表,已经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进行和平谈判了。
德国的胃口果然不小,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和西乌克兰的局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6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同时让芬兰独立。芬兰独立的情况在布尔什维克党内没有什么顾虑,但有关领土的割让却引起了党内严重的分歧。
在立宪会议被列宁主持解散后,布尔什维克的党内会议便是唯一决定俄国决策的最高机构。
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由于时间紧迫,德国逼迫得很紧,布尔什维克决定召开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在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列宁不放弃努力,利用最高领袖的地位,在次日专门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当然,这次是党内会议,他是不会动用武力的,结果,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在停战间隙,远东的消息已经传来,中国方面提出了领土要求,而且已经出动了数十万军队进攻西伯利亚和滨海地区。
这一下,列宁再也坐不住了……[(m)無彈窗閱讀]
国势 第032章 北方战争(7)
第02章 北方战争(7)
“同志们,我要求第二次中央会议,重新决策。”列宁也急了,中国不是德国,德国负有更重要的使命和战略,和俄国媾和,固然是为了解决东线问题,同时也顺便搜刮一下战利品,但反过来也说明德国的志向仅在于此。而中国就不同了,不但悄无声息地出动了大军,而且还明确提出了归还领土的口号,更要命的是,德国实力虽然强于中国,但德国毕竟经过了2年半的战争消耗,在西线又有英法的牵制,不会用全力来对付俄国。中国就不同了,在秦时竹统一中国之后,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对rb的战略反击也在付出极小代价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现在数十万大军席卷而来,说白了就是处心积虑,早就等待这个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