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当然,不是每一个金将。都是完颜昌。病榻上的拔离速得知投降的消息后,一言不发,将所有侍者赶出卧室。等到蒲察鹘拔鲁奉命前来探视时,推开室门,惊呆当场——拔离速竟以箭矢刺喉而亡。
完颜昌大军投降,中原战局胜利收宫,但是,战斗还没完。完颜宗辅还有近三万大军在逃,真定府还有万余金军接应——把这四万金军吃掉,金国才算是真正完蛋。
狄烈不想在将来挥师北伐之时。与恢复元气的金军逐城逐寨地打攻防战。他要趁着天诛军士气最高昂。金军最仓皇的时刻,直接抄底,一战底定。
遗憾的是,为防备建炎朝的关陕西军。第五整编师已经从太原调到长安。否则直接从太原东出井陉。以第五整编师的力量,纵然不能歼灭四万金军,阻击拦截绝无问题。
现在。只能看左开(杨奋已至长安)的补充师的了。虽然同样是师,但补充师却全是新兵、且装备较次、兵员常不满员的乙级师,远不能与主力师相比。只寄希望于补充师能拦截金军几天,直到中原集团军赶到合围吧。
军情如火,援兵如水。中原集团军将士还来不及品尝胜利的滋味,就再度挥师北上。
四月初六,第一、二整编师、猎兵营、舟桥营二万六千余人,奉命渡河。渡河的工具,只能靠天波师的战船了。烧毁的黄河浮桥,没有十天半月,别想重建。两个师数万人及大批车马辎重,预计需要三天,才能全部过渡完毕。
张立的第三整编师,则留守开封府。同时,在陕州军与翟进的王屋山义军的协助下,剿灭荡平河南的残余金兵及匪寇。
……
大军渡河需要三天时间,狄烈用两天处理军务,第三天,他进入汴梁皇城,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遍,最后来到皇宫的垂拱殿。此殿位于正门宣德门内中轴线以西,是大宋官家“内朝”时处理政务、召见众臣之所,因此也叫常朝殿。
殿内建筑装饰完好,不过龙椅却没有了。大概金人觉得宋人再没机会坐上这个位置,所以连龙椅都扛跑了。
见不到龙椅,狄烈也无所谓,在后世,他到北京故宫看过,那龙椅瞧着光鲜亮丽,坐上去感觉比沙发差远了,甚至不如这时代的太师椅舒服。
狄烈吩咐人搬来几张锦墩,然后让所有人退到殿外,从口袋里抽出一卷黄绫圣旨,慢慢看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传来哒哒哒的清脆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两个人出现在殿外,其中一个稍矮的人近前,向狄烈一躬:“天诛军猎兵营第三都乙队队正、赵梃见过军主。赵梃来迟,望军主恕罪。”
狄烈淡然道:“兄弟久别重逢,多叙叨几句是应该的,这点时间我还等得起。”
另一人惊讶出声:“二十三弟,你可是国公啊!怎地向他行礼?”
赵梃肃然道:“九哥不可妄言。狄军主乃天诛军之主,天枢城郡王,而赵梃在天诛军中不过一队正耳,如何敢不行礼!”
九哥?嗯,正是赵构。
狄烈抬手向外一指,赵梃点头,行了个军礼,转大步向外走去,任赵构一再呼唤,都没有回头。到了殿外,与岳云站在一起,肃立侍卫。
狄烈摇摇头:“不用叫了,他是个战士,有他的岗位与职责,而你,也有自己的职责——只不过,你做得实在太不称职,甚至可以说是对不住自己的岗位。所以我才把你弄来下,嗯,俗称‘下岗’。”
赵构瞪视着眼前这个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狂徒,眼睛闪过一丝阴狠,随即迅速偏过头,目光在大殿游离,神情感概,浮思连翩。
狄烈嘴角勾起一丝讥诮笑意:“看你容色憔悴,这千里颠簸,的确是遭了不少罪。但是,我敢说,如果没有我,你这一生都不会再有机会踏入汴京,更不可能再睹这旧时风物……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你这一趟,也算是值了。”
赵构明显比两个月前瘦了一圈,原本合体熨贴的袍子,此时都显得有些过于宽松。对于一个过了三年帝王养尊处优生活的人来说,这一趟的确是遭大罪了。感激吗?绝不可能。临安何等之好,朕为何要眷念这东京?
狄烈不用猜,就能看出这个出名的苟安皇帝心里怎么想。他当然不会指望对方当真感激自己,他要的,也不是这一文不值的感激,而是这个——
“把这个拿去看一下。”狄烈将手时的黄绫圣旨递给赵构,提醒道,“你最好认真看清楚,这关系到你是继续当囚徒,还是回去逍遥当皇帝的关键。”
赵构原本接过圣旨时还漫不经意。一听狄烈这么说。神色立即变了,手上象捧了一件重物,展开之时,都显得分外吃力。
狄烈饶有趣味地观察着赵构。这位建炎天子看圣旨的表情可谓丰富:皱额、拧眉、竖眼、抖须、颤唇、整个面皮都抽动。都快赶上马戏团小丑的夸张表情了。
良久。赵构掩卷闭目,陡然睁开,竟一片平静。淡淡道:“签了这个,朕就能回去?”
“那就要看执行程度了。”狄烈坦然道,“执行情况至少要达到八成,你才有可能离开。”
赵构大急:“朕朱笔御批,加盖宝玺,执行绝无问题,何必……”
狄烈伸出食指,对赵构摇了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也就是在四年前,你那位大哥,先是许割河间、中山、太原三地给金人,结果金人刚撤围,你那大哥就立马反悔。这样的事先后玩了好几次——一国之君,如此无信义,更可笑的是又无实力来支撑这种悔约失信行为,这不是送给敌人借口找麻烦么?这得多脑残才干的事?我说得没错吧?”
赵构窘迫道:“那是皇兄处置失当,朕岂会做此等事……”
“你们是兄弟没错吧?都是同一个地方混出来的没错吧?都爬上同一个位置没错吧?你说,我有什么理由相信你?”
赵构无语,在这一刻,他的心里可能更恨那个万里之遥的大哥,给他造成那么大的负面影响。人无信不立,三岁时就读到这个了,想不到今日会栽在这上面。
赵构犹不死心,想想道:“你若不放朕回去,待朕失踪的消息传开,恐怕执行起来更难。不若这样,朕愿意在宗庙前发誓,决无反悔,如何?”
应当说,赵构这话是很有诚意的,身为一国之君,若是在宗庙前立誓,那是绝不能反悔的。就算是以朝令夕改出名的宋钦宗也不敢干这事。
狄烈也相信赵构的诚意——其实是相信赵构为了逃避如父兄一样的下场,什么样的代价都愿付。只不过,他抓赵构的用意,可没那么简单。在计划实行之前,赵构绝不能离开;而一旦时机成熟,赵构又必须滚回去,一刻都不能停。
这个时机得要把握好,不能早喽,也不能晚喽。而在此之前,对不住了,你也体验一把北国父兄“坐井观天”的苦楚吧。
“那么,来签约吧。后面的事,且看你运道如何了。”狄烈又一次露出大灰狼盯小红帽的眼神。
赵构在狄烈的指示下,面无表情在黄绫圣旨上写下朱批,盖上宝印,心里苦涩难言。他知道,就算将来能返回临安,他的麻烦也不会小,因为他让出的利益太大了……
这圣旨的内容,若给建炎朝臣看到,铁定会炸开锅。
大致内容有以下几条:一、天枢城与南宋,以长江为界,江北归天枢,江南归建炎。二、秦凤路(今陕西西部、甘肃、宁夏大部)为双方军事缓冲区,由当地府帅自治,天枢城与建炎朝均不得驻派官员。三、晋宁军、折家军、陕州军以及所有被金国占领的原宋国故地上的军队,自即日起,必须接受天枢城领导,再不可打建炎朝旗号,否则将视为叛逆,双方共讨之。四、天诛军与建炎军,两军联合,共讨金国……
这一条条一桩桩,几乎全是对天枢城有利,而建炎朝只有付出。尤其是秦凤路,摆明了就是要将建炎朝以张浚为首的官员,全部驱逐出西军势力范围——自治……听上去不错,不过可想而知,在天诛军的强势下,秦凤路的未来已经是注定了的。
至于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以及在天枢城地界内的军民归属,也不过是承认既定事实而已。严格来说,这些地盘也好,百姓也好,都是天枢城从金国嘴里生生抠出来的,跟建炎朝没半毛钱关系。你想要回来?可以,一寸山河一寸血,拿血来换吧。
不过,要说天诛军一点没付出,也不尽然,最后一条“两军联合,共讨金国”——双方一旦划界,中间横亘着天枢城庞大地域,建炎朝就与金国隔绝了,以建炎朝君臣将帅的秉性,如何肯跨国跨地区去打金军?想都别想。
狄烈当然也不会如此天真,指望与宋军联手,他的真正用意,其实是“我帮你们打金人,你不出工可以,但要出力——提供军备、粮秣、军饷、役力。”只是花钱的话,相信建炎朝君臣,还是很乐意的。
至少,狄烈从赵构的脸上,就看出他对这最后一条甚为满意。
解决这桩对天枢城影响深远的大事,狄烈也露出了欣慰而满意地笑容——他要的当然不止那么点,但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吃,地盘要一点一点抠,来日方长。
皇城之内,垂拱殿上,两个平分天下者,相视而笑,谈笑间,中原底定。
〖
狙击南宋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鱼要溜?
(凤栖梧桐626,光芒依旧,一路同行,感谢。高品质更新就在)
~~~~~~~~~~~~~~~~~~~~~~~~~~~~~~~~~~~~~
四月初十,晨,先期渡过黄河的天诛军二万五千大军,在黎阳城休整待命,等待他们的最高统帅渡河,传令挥师北上。
狄烈在晨时二刻,携凌远及参谋总部、警卫营等五百余人,离开东京,乘舟过河。
天波师船队则在补充粮食弹药后,由梁阿水率领沿泗水南下,抵达楚州,与张荣会师。完整的天波水师,在未来将承担起巡防长江的重任。当然,在此之前,还得先派武装船只,到擒龙岛将那几百船巨量物资运回东京。
这笔掠自江南半壁的巨大的财富,加上金军丢弃在河南的大批物资,足以支撑整个中原地区的军费开支,以及各州城的前期恢复性建设。
中原地区的经营,自有京兆府派出官员治理,有张角把关,可靠任命这一块,狄烈还是放心的。
中原底定,战果喜人,形势一片大好,狄烈原本应该喜笑颜开,但站在船头之上,河风罡劲,却吹不散他紧蹙的眉头。身后,凌远、岳云、郭大石等人,也是一脸凝重。
河南形势大好,河北形势危急。天诛军补充师拦截失败,完颜宗辅极有可能逃之夭夭——这就是刚刚送来的军报消息。
七日之前,左开率补充师两个旅加守备井陉关之浮山旅一部。共计五千兵马,奉命东出井陉,阻截迟滞完颜宗辅的三万败兵。
出关之前,左开与参谋部反复推导判定,此战的关键,不在于完颜宗辅的三万军,而在于真定。只要夺取真定,就等于卡住完颜宗辅大军北窜之路。如果不能拔除真定之敌,补充师出关南下拦截完颜宗辅,将会陷入真定金军与完颜宗辅大军合击的危险。
当然。凭补充师这区区五千兵马。是打不下真定的,否则左开早就动手了,何至于等到现在。不过,如今有完颜宗辅的大军为诱饵。情况就不同了。补充师会按原计划出关拦截。真定金军若不动。则按计划南下阻击,真定金军若动了,就半路设伏吃掉它。高品质更新然后掉头猛扑真定,迅速攻取之。
平心而论,从太原军校出来的参谋们所制定的这个计划还是不错的,倘若由第五整编师来执行,那就没问题,但补充师……真是个大问题。
真定金军果然不敢坐视,补充师刚走到栾城附近,就被河东(河北东路)都统王伯龙率五千马步军追及。两军就在封龙山附近恶战两日,互有胜负。
双方兵力相当,补充师士兵胜在训练得力、军纪严明,那三天一大操,两天一拉练可不是开玩笑的;而王伯龙所统领的义胜军,则胜在老兵悍卒甚多,战斗经验丰富。两下一比较,基本扯平。
装备方面,义胜军是伪军,又留守后方,自然只有旧甲劣弓;而补充师虽然是乙级师,但好歹兵甲簇新,出战时又从天枢本城军工司勾抽了刚出产的二百支火枪,以及数量不少的霹雳弹,这方面就不是义胜军所能比的了。
就士气而论,补充师士气高昂,义胜军近两年也没打过败仗,而且因为历史原因,对宋人一贯仇恨。
兵马、素质、装备、士气,双方势均力敌。最后要比拚的,就是将帅的个人能力了。而这一方面,王伯龙足以甩左开几条街。左开之所以能与王伯龙打成平手,全仗着他有个参谋部,以及良好的“圆桌军议”制度,他们是一群人对抗王伯龙一个人。
但是,王伯龙就是王伯龙,玩策略,他一个人玩不过你一群人,但真正沙场对阵时,考验的就是主帅的个人能力,别人帮不上忙。
当双方第三次交战时,王伯龙反复观察,发现了补充师军阵的一个弱点:在军阵右翼偏南侧,有两个方阵在指挥应变方面与别的方阵脱节。
不得不说,王伯龙不愧为阿骨打时期就纵横沙场的老将,堪称火眼金睛,经验老道。他所发现的这两个方阵,就是协同作战的浮山旅的两个营。
浮山旅是独立旅,刘泽的部队。天诛军扩军之初,为了稳定这些太行群豪的人心,并不强制抽调到补充师集中训练。所以浮山旅是天诛军近五十个旅中,战斗力最弱的一个旅。高品质更新就在此前他们也没有与补充师联合训练并作战过,结果指挥起来,就有了瑕疵与破绽,而这个破绽,就被王伯龙敏锐地察觉并抓住了。
王伯龙当机立断,将手头一直没放出去的五百骑兵,一下撒出,由前义胜军统领耿守忠率骑猛突。迅猛插入补充师与浮山旅两个营的军阵结合部,将两部分割开。
浮山旅两个营在敌骑反复冲击下,终于顶不住而溃败。浮山旅一败,严密的军阵豁开一道大口子,补充师军阵侧翼暴露,军心大乱,阵脚动摇,眼看就是一场惨败。危急关头,补充师最强力量,二百火枪兵与二百重甲刀斧兵组成的混合营悍然出击,重创耿守忠的骑兵,并将之击溃。然后为全师断后,徐徐而退,这才没有造成全军崩溃。
此战,补充师损失数百,浮山旅两个营被歼,士气大坠,败局已无法挽回。最糟的是,退路被断,全师数千人,被迫退到百里之外的赞皇五马山,借助当日五马山寨遗存的设施,据寨以守。不过,这一次他们很难再象上回那样脱逃了,因为静阳寨的悬索桥,自从毁掉后一直未能重修。
原本要奉命拦截敌军的,结果却被困五马山,左开这一次。丢脸丢大发了。更重要的是,贻误军机,眼睁睁看着完颜宗辅三万军遁去……
其间,守卫井陉关的刘泽,也曾派兵试图救援,但他手头兵力实在太少,又要守御关城,只能派出七、八百人。结果被真定另一守将耶律铎,以二千军突袭,大败之。折损近半兵力。仓皇逃回。
三千补充师被困五马山,而此时完颜宗辅大军已至邢州,天诛军主力大军才刚渡黄河……两军相距六百里,足足超过五天的行程。
补充师支撑五天当然没问题。问题只在于。完颜宗辅会等五天吗?一旦完颜宗辅大军与真定府金军撤离真定。天诛军就再没法拦截,更难以追及。
……
四月十三的黄昏,当完颜宗辅与他的逃难大军。望见真定城南城门楼那高大的飞檐斗角时,一股劫后余生的巨大喜悦,如无形之箭,贯穿全军。城上城下,欢声雷动,无数蓬头垢面、衣甲破败的北遁金兵,跪扑于道,喜极而泣。
此时,完颜宗辅的大军,因为一路收集河北东路各州府县驻守兵马,军队一度膨胀到三万八千余人。不过一路上逃兵现象严重,到最后只剩下三万五千余人。这多出的五千军兵,来自相州、磁州、邢州、赵州及隆德府等地方军,其中以磁州与隆德府两处为多。因为这两处都与天枢城势力接壤,兵力自然要比别处雄厚些,也精锐些。
隆德府金军一退,当日天诛军一直未能攻取之壶关,唾手可得。
说实话,金军留守后方州府的军兵,除了真定与隆德府金军实力与战力还不错之外,其余的地方厢军,战斗力有限。放在往日,完颜宗辅看都懒得看,更不会在这遁逃的紧要关头,还带着这些战斗力渣渣的军兵——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金国人口损失太惨重了,青壮紧缺,甭管战斗力什么的,带回金国,好歹也是劳力壮口啊!今后怕是再没有机会从南边补充人口了,现在多带一点是一点……
就这么着,三万五千残兵败将,终于不用担心后方的追兵,安然进入真定城。
真定府衙内,耶律铎为完颜宗辅接风洗尘,宴饮之后,两位将帅屏蔽左右,入内室密议。
“如此说来,王都统暂时未能收兵回返了。”完颜宗辅听罢耶律铎的禀报后,抚须沉吟。
“王都统之意,请副元帅与末将先领军北返,待大军过中山之后,他再迅速撤围,北上追赶大军。”耶律铎毕恭毕敬回答道。
完颜宗辅沉吟一会,道:“天诛军主狄烈,亲率数万大军,在后穷追不舍,距我军只有五日行程……我军不可耽搁太久,必须尽快启程,否则王都统那边压力会更大。”
“是,末将会尽快准备,争取三日内启行……”
“不!两日后必须启行!”完颜宗辅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是!”耶律铎咬咬牙,时间太紧,看来,有些不是太紧要的物事,得舍弃了。
完颜宗辅犹记得当初自己下令开办的那个火器研发坊,这一晃半年过去了,也不知进度如何。当下询问耶律铎,结果令人失望,霹雳弹的仿制进展不大,天诛军的那种炸药包也根本没头绪。至于那令人闻之色变的火枪,由于一直缺乏实物参照,工匠摸索锻造出来的,怎么看都像烧火棍多过像火枪……
耶律铎生怕主帅怪罪自己办事不力,小心翼翼解释道:“末将曾多次派人潜入井陉,甚至进入奈何关,只可惜,那天枢城,外人根本没法进入。尽管用重金收买了几个天枢城之仆役,但天诛军之军工司深藏洞腹**之内,戒备森严,便是城中之人,也没法靠近。其后也不知怎地,事情败露,所有细作全被搜捕。据闻,天枢城中有一支秘密暗卫,专干此等勾当。末将推测,必是此暗卫所为。”
“罢了罢了!”完颜宗辅泄气摇头,慢慢来吧,天诛军这些秘密武器,不是那么容易仿制的。
将帅二人又密议良久,这一夜,灯光一直未熄。
完颜宗辅与耶律铎在为金国的未来夙兴夜寐,而在真定城的某处小院,一灯如豆,将两个粗壮的剪影投映在纸窗上。屋内两人的对话,则关系到真定城的未来与四万金兵的命运。
“叔叔,你立大功的机会来了——拿下真定城,献与军主,功勋一;断完颜宗辅后路,令其进退不能,是为功勋二;伺机解救封龙山之战被俘的天诛军士兵,是为功勋三。有此三样功勋,将来叔叔要重归纥石烈部,再任勃极烈,只要军主一句话,易如反掌。”
“这话说得我糊涂了……这真定城金人已不打算要了,谈何拿下?断副元帅后路,我可没恁大能耐;那些俘虏,估计不是杀之祭旗,就是押解北上,我一个小小谋克,哪有这般大的能量解救?”
“有!叔叔,你眼下是没那能量,但明日只要你做一件事,一切皆有可能。”
“何事?”
“……”
“唔……唔……你这小马驹子,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是在南人的地界呆久了,直肠子也打结了吧。”
“别净说我,你这‘破辽鬼’的名号是白叫的?”
“嘿嘿嘿嘿……那就这么说定了。干下这桩大事,坚守到狄……嗯,军主北上大军到来!”
〖
狙击南宋 第三百八十六章 寒梅旗飘扬
(大盟每天必到,真的是……感激如滔滔江水……后面省略百字。(百度搜索:看小说//)
~~~~~~~~~~~~~~~~~~~~~~~~~~~~~~~~
四月十六,是完颜宗辅规定的最后离开期限。他的三万五千大军已经在真定城休整了两天,勉强恢复了几分元气。不过,中原战局惨败,仓皇遁逃,使得全军一直笼罩在溃败、逃亡的沮丧氛围中,军心士气什么的都跌到谷底。别看人马众多,但论起战斗力,只怕还不如王伯龙的那支义胜军。
好在王伯龙战斗得力,生生将一支天诛军偏师围困在五马山,使得疲惫不堪、战斗力严重削弱的大军免于遭袭的厄运。完颜宗辅对此感到相当满意,这位河东都统当真是良将,此次南略,整个东路军中,能取得击败天诛军这般罕见战绩的,唯此一人而已。
完颜宗辅决定,待王伯龙安然撤围,大军返回金国后,就上奏朝廷,将燕京一带的防务,全部交给王伯龙,以之为燕京留守。
完颜宗辅的三万五千大军与耶律铎的五千真定军兵,合计四万兵马,辎重无数,均将一同上路。不过,因为王伯龙那里还有好几千人马在五马山围敌,真定这边也不能全走干净了,至少要留下一支部队,或支援、或保障、或接应。这支部队不用太多人,但也不能太少,千人队刚刚好。
南面数百里外,就有一群猛虎日夜兼程。追赶撕咬,随时会将守军连皮带骨吞得渣都不剩。在此危局之下,谁敢留下来接应王伯龙?反正完颜宗辅的逃亡大军已破了胆,不会有那个金将与军兵有留下的勇气,只能看耶律铎的属下了。
义胜军的军心士气还算好,勇气也是有的,否则王伯龙也不会取得这样的战绩。但问题也出在这里——王伯龙所率的五千兵马,是野战之军,也就是敢于野战的精锐。整个义胜军约万人,其中正兵四千。王伯龙就带走了三千。别看耶律铎手上也是五千兵马。实际上正兵只有一千,其余全是辅兵、役夫。这些军卒守城可以,野战肯定不行,至于留守的勇气。也远不能与王伯龙的精锐相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