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幽云十六州,胡马南渡时,就是居高临下、一泄千里的战术制高点;而局势不妙、大军收缩时,就是金国大门上的那条铁锁链,要想砸开,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是这幽云十六州。成为大宋百年的痛,更是靖康之难的本源。
不过,在狄烈看来。开锁的路子不止一条,或许,能用什么别的法子,解决这个困绕中原王朝百年的难题,为将来北伐减少阻力。
这就是狄烈同意金国和议的两个重要原因。
天枢与金国,就像擂台上两个大战一场后、气喘吁吁的对手。在暗暗回气之余。也在各自计算着,如何为下一局,营造更好的势态。
不过,就这一局而言,毫无疑问,狄烈与他的天枢势力,占了绝对上风,也就因此有了更好的经营下一回合的底气与本钱。
得知金国主动提出和议,并且送还大量被掳宗室女及官员,最喜出望外的并不是狄烈,而是朱皇后及那一群后宫,以及赵宋宗室、故宋官员。正当宫内朝外,群情兴奋,猜测会派哪位大臣出使和议时,狄烈却以天枢城主、华国郡王的身份下诏:天枢与金国,仍处于交战状态,此时敌国来使和议,应视为战时谈判,所有和议事宜,当由军方主持,文臣不可插手。
这道诏令大出天枢官员意料之外,军方主持和议,前所未闻,匪夷所思。换作在南宋,只怕朝堂上要吵翻天。不过在天枢势力中,一直有军政分离的传统,军方一旦接管某事,政务系统就绝对不能插手,如有阳奉阴违之事,保密局就会请你去喝茶——保密局的大牢里,长期呆在里面喝茶的人绝不少。
至于担心军方无法承担和议使命的——不要忘了,天诛军有个参谋本部,那些参谋,哪个不是军政俱通的人才?
华国郡王的话,就是最终结论,而渊圣皇后,从来对此都是无条件支持,这一点,天枢势力中无人不知。一位是功勋盖世的强势之王,一位是深居宫中的前朝帝后,任何一个懂得取舍的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决定由军方主持和议之后,定下由第一野战军副总参谋长凌远、新任知真定府马扩为谈判代表,和议地点:真定。
选择真定为和议地点,为的是避开长安城内后宫与皇族、官员士子的干扰。狄烈要将这次和议的节奏与走向,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
七月下旬,真定府衙,凌远、马扩vs萧仲恭、乌陵思谋,和议谈判,正式开始。
谈判的现场布置,纯粹按狄烈依照后世的样式设置:中间一排大桌,两边是长长一溜交椅,桌上交叉竖着微型的天诛军旗与金国龙旗——说起这金国龙旗,着实令两位金国使节汗颜。
当天枢外交人员向二使索要国旗,布置会场时,纵然以萧仲恭之见多识广,乌陵思谋之精明干练,也是瞠目以对。在中古时代,哪有什么国旗理念啊!不过在听完天枢外交人员一番说辞后,二使新鲜讶异之余,越琢磨越觉有道理,堂堂一国,岂能无旗帜代表?心下感慨。中原正朔,就是不凡。细微之外,可见真知。
虽然认可对方的国旗理念,但仓促之下,二使哪能拿出什么像样国旗?没法子,只能以皇宫中常用的三角黄底(金国取金德。旗色为黄)五爪金龙旗代替,这才不至太丢脸。
如果说,国旗之事,让金国二使大失颜面,顿感气馁的话,会场上一方巨型沙漏,则令金国二使惊异莫名了。
谈判开始,双方鱼贯入场。两方只派五个人,即正副使,两名记室,一名通译,共十人。余人皆在室外候命,未闻传召不得入内。
凌远代表主方先致辞,他只是简简单单说了一句:“欢迎金使光临中原领土真定府。”
这句话与其是致辞,倒不如说是打脸——三个月前。这里还是金国领地,金东路军主帅还在此办公。结果眨眼之间,就换了主人。
两位金使脸色都有些难看。却无话可说。
凌远随即戟指那方巨型沙漏,振声道:“本使是天诛军副参谋长,军务繁忙;马知府刚接手真定府,亦是百事缠身。所以,我们不会有太多时间与二位使者磋商——看到那沙漏没有?每日谈判的时间,以沙漏启为始。沙漏尽为终。”
萧仲恭与乌陵思谋也不是第一次当使节出使别国和议,但这种以沙漏定时,闻所未闻之举,还是首见,两位金使再一次瞠目。
这一次萧仲恭终于忍不住了:“难不成若大一个天枢城,找不出一个有闲遐之大臣么?”
凌远淡淡道:“中原刚复,百废待举,上至圣后、军主,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为复兴汉室而努力——二位使者觉得,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有闲暇之大臣么?”
萧仲恭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只能用力喘粗气。
乌陵思谋颔首笑道:“既如此,我们就开始吧。”心下却是暗叹,这天枢势力,或者说,这位天枢城主、天诛军主狄烈,果然非同寻常,与他之前所打过交道的所有宋人都不一样——做风硬朗,行事高效。这一点,竟与金国初创时十分相似。看来,此次和议,前景堪忧啊!
凌远手指往下一点,便有卫士将沙漏倾倒,细白的流沙,无声地从硕大的沙池注入沙斗内。
谈判,就在这样的紧张、限时的情形下展开。
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虚意客套,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按正常谈判程序,双方亮出自己的政治诉求。
金国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一、领土要求。天枢势力应退至真定、中山、河间三府,两国(地区)间,以霸州、雄州、莫州、保州、安肃、广信两军为军事缓冲区,在此缓冲区内,除维持治安的弓手,双方不得派驻大军。
二、换俘要求。天枢势力应将被俘之金国将士尽数交还。并详列名单,完颜昌名列榜首,其后是一长串名字:完颜撒离喝、蒲察鹘拔鲁、赤盏晖、完颜忒……等等,总人数达千人,基本上都是开封被围时随完颜昌投降的女真人。至于其余近万非女真人,金国方面根本不提,这些人太多了,要回来代价太大,而且估计天枢势力也不会给。
三、购买军火要求。金国愿以重金求购天枢势力出品之火枪、霹雳弹、炸药包等器物。
天枢城方面,也针锋相对,提出两个要求:一、金国必须履行当年与宋国“海上之盟”的承诺,归还幽云十四州(其中莫州、瀛洲已被天诛军占领);二、金国必须将包括二帝在内的所有宗室,及被掳女子,尚存活者,尽数交还。
马扩还提供了一份比金国的千人名单更详实的万人名单。
这份万人名单哪里来的?说来也是讽刺,当年金军二围汴京,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宋奸如“金人外公”开封府尹王时雍、徐秉哲、范琼等人协助下,整理出了一份几乎囊括了北宋皇宫所有女性,甚至包括离宫出嫁的宫女及民间贡女的详细名单。然后,金人就根据名单“指名索要”。当然,不想给也行,根据女子身份地位高低作价,拿钱赎买。
这份名单,金人手里有一份,北宋宫中有一份。金军灭宋北返之后。名单就被伪楚帝张邦昌,封存于秘阁中。直至天诛军占领开封。狄烈下令整理皇宫存档时才发现。
这份万人名单上,无一例外都是女性,名单首列,就是徽宗赵佶的二十多个女儿,然后是嫔妃、宗室女、宫女、贡女……其中有许多熟悉的名字:朱婉婷、赵玉嫱、赵含玉、曹妙婉、杨调儿、叶蝶儿……
那一个个含芳吐蕊的名字后面。都包含着一条鲜活靓丽的生命,但半数以上,已是命殒北迁途中,芳魂杳然了……
马扩将名单推到金国二使面前,手臂微微颤抖,好容易才控制住想劈胸揪住两位金使怒斥的冲动。
萧仲恭与乌陵思谋面无表情,翻看着这份名单,深深吸了口气。交换了一个眼色。萧仲恭轻咳一声,斟词酌句道:“名单上大部分宋女,或身故、或发卖、或送还,敝国内所剩,已然无多……”
凌远截断道:“不管剩多少,只要活着,只要还能找到,就要一个不少交还回来!”
乌陵思谋很是为难:“宋女中有不少已是王爷的侧福晋、或是将军夫人、尚书侍妾。此时已生儿育女……她们未必愿回啊!”
凌远一字一句道:“这不是征求意见,这是必须履行的条件!”
萧仲恭可不愿被对方牵着话题走,当即岔开:“这个可以慢慢商量。我看还是先谈谈购买贵军火器之事吧,我方愿以十金换火枪一把。”
马扩呵呵笑道:“贵使莫要忘了,眼下是和议,买火器何用?莫不成贵国还想继续打下去?”
乌陵思谋哈哈一笑:“非也,实是为防夏人耳,且西辽余孽耶律大石蠢蠢欲动……”
凌远再度将话题拽回:“贵我双方既是和议。自当以和为主,则军事缓冲区当为首要议题,还是先解决幽云十四州为先……”
双方开出的条件,可以说都是满天要价,谁都知道对方肯定不会全盘接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入谈判实质价段,讨价还价了。
凌远是儒将,马扩武举出身,更是老练的外交家,乌陵思谋是务实干练的女真人,只有萧仲恭久在朝堂为官,沾染了一些官僚气息。但萧仲恭早年也是出身辽国宫卫“孩儿班”的统领,更是一个能披重甲追上飞奔骆驼的勇士。身处这三位实干家中间,萧仲恭很快受到感染,那种久违的激励感重回心间,人也变得振奋明厉起来。
两个时辰之后,当双方正激烈地唇枪舌剑、旁征博引,论证幽云十四州历史与归属时,铛!一声鸣响,众人齐转首望向声源来处——沙漏已尽,时间到!
首轮谈判没有成果,只是互相试探,彼此亮出各自的条件,并且均是一付毫不退让的模样。
接下来五天里,双方又进行了三轮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达成部分俘虏及掳人的交换,但重要人物的交换,依然未能谈妥。尤其在幽云十四州的问题上,金使态度强硬,寸步不让,争执到激烈处时,萧仲恭更是引用了昔日与他一同降金的辽国旧臣、金国太傅、中书令左企弓,曾劝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勿依约将燕云诸州交还北宋时的那首诗:“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
凌远则冷笑道:“凌某只听军主弹剑而歌‘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谈判桌上得不到,那么我们将不惜以血来换取河山!”
乌陵思谋大笑:“凌兄何曾听过,女真人是被吓大的?”
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第六天,当萧仲恭与乌陵思谋按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真定府衙,准备进行第五轮谈判时,却发现会场空无一人。两位金使初时不以为意,对天枢和议使不守时嗤之以鼻,但当他们从早晨等到中午,早餐那点油水都消化殆尽,肚子饿得咕咕叫都没等到来人之时,才意识到不对劲。
当两位金使怒气冲冲闯进真定府衙,被卫兵拦下后,高叫着“马知府此举何意”之时,马扩应声施施然出现,负手淡然道:“好叫二位使者得知,凌副总参谋长,已于昨夜奔赴霸州前线。想来此刻应当挥师越过白沟,兵临涿州城下了。”
萧仲恭与乌陵思谋目瞪口呆,愣了足足十息,才异口同声怒喝:“讹诈!这是**裸的讹诈!”
“不!”马扩严正昭示金国二使,“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你们不肯给,那我们不惮用血来换!”
〖
狙击南宋 第四百零五章 以战促和
(大盟厚赏,以本章节最后一句敬之“如此,多谢!”)
~~~~~~~~~~~~~~~~~~~~~~~~~~~~~~~~~~~~~~
狄烈当然不是玩什么政治讹诈,而是动真格的。
金国不是南宋,绝不可能仅仅靠武力威胁加口头恐吓,就能令其乖乖就范的——哪怕现在这头从白山黑水中闯出来的野狼,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急需休战,舔抵伤口,却绝不会轻易低头。
受创的野兽不肯伏首就范,该怎么办?
狄烈的方法只有一个:打!
打到它起不来,服输求饶为止,是不是心服不管,反正你得口服。
天诛大军自打渡过黄河之后,追击千里,竟未捞到一仗,数万敌军,全让女兵收拾了。这口气,憋得真是难受。全军早就摩拳擦掌,等不及要收拾金人了。
天诛军的粮秣储备,或许不足以令四万大军全线出击,深入金国腹地,但支撑大军将近在眼前的幽云十四州打下来,还是足够的。更何况,出击涿州的军队,只动用了第一整编师的两个混成旅而已。
七月二十九,天诛军最强拳头——杨再兴第一混成旅、张锐第二混成旅,越过边境线白沟河,雷霆出击,分兵直取涿州东、南两大门永清、归义二城。
此二县城内,各有一千军兵守城。这些军兵的战斗力,连三流就算不上。对上天诛军最强两只拳头,下场可想而知。
一天!只用了一天,两城就被天诛军迅猛打击攻破。随即,二旅左右出击,合围涿州。此时,涿州以东的固安兵少器乏,根本不敢出援,而西边的易州,则被第二整编师看得死死的,半点不敢动弹。唯一能够解救涿州的。就只有百里之外的燕京府了。
涿州可是燕京的南大门。涿州一失,燕京就坦露在天诛军面前,无遮无挡了。更为严重的是,涿州一失。易州后路就被截断。退都退不回燕京了。只能往飞狐口逃跑,守城是不用想了——有几支军队能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还能安心稳当守城的?
狄烈这一招够狠。一刀劈出,直接砍断金国大门铁锁中间两个环。夺一城、逼一城、驱一城。
所以,无论燕京方面愿不愿意,都得要援救涿州,除非燕京留守郭药师愿意放弃涿、易二州。
天诛军又一次准备围城打援。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涿、易二州的军兵,竟在天诛军围城之前,迅速退出州城,逃往燕京。
杨再兴只来得及截住易州军的尾巴,歼敌千人,未能达到歼敌全部有生力量,以及围城打援的目的。
八月初三,天诛军胜利占领涿、易二州。
当狄烈与凌远得知郭药师出人意料的举动之后,拍案而起,脱口而出:“金人早就想放弃涿、易了!”
没错,这是金国无奈而又现实的选择。
现实的情况是,金国在十四州前线,最多只能集结六万军兵——六万人,均分到十四个州城,三十余个县城,每个州县能分得多少?兵力分散,各点驻守,这是防御战的下下策,这一点,金人不会不明白。
兵力不足,城池众多,摆在金国面前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冒着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分兵驻守;要么忍痛放弃一部分地盘,集中兵力防御少量主要关键节点。金国显然明智地选择了后者。而郭药师奉命出京,当然就燕京局势向国主吴乞买请示过,对燕京境内占十四州近一半的州城,如何处置,亦早就定策。
力保燕京、西京,余州能守则守,不守则弃,一切以保存兵力为要——这就是金国的南线战略。
说白了,目下金国在幽云十四州的兵力布署,就是纸老虎,摆出来装装酷,吓吓人,为本国使节谈判造势。萧仲恭与乌陵思谋所谓寸土不让,纯属外交姿态。所谓外交姿态,就是甭管内里多虚弱,多想跪舔,外表却是一副怒气冲冲、你敢动就揍你丫的表象。
狄烈提兵七千,一剑刺出,就将金国的纸皮虎戳破,金国使节团瞬间被逼出原形——倘非如此,还真不知道要打多少口水仗。
八月中旬,当凌远、马扩再次出现在心焦如焚的萧仲恭与乌陵思谋面前时,两位金使差点没跳起来,怒斥天枢城没有和平诚意,表面和议,暗地下手,殊为可耻。
马扩等对方吼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抗议得差不多时,才不动声色指了指那沙漏。
两位金使一看,流沙已近半了,也就是说,今日怕是谈不出什么名堂了。
凌远却以军人的干脆利落,毫不掩饰道:“所谓谈判,无非就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你们愿意谈,我们就谈;你们不愿意,我们就打!”
凌远匕首一样的锋利言辞,狠狠地刺破了萧仲恭与乌陵思谋的外交伪装,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外交纸老虎都要是浮云。
从这一刻起,金国与天枢势力的谈判,才算是真正入巷。和议,正式进入实质阶段。
八月下旬,经过双方为期十天“富有诚意”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和约大概内容如下:
一、明确国属。天枢与金国关系对等,人员往来,双方比照国与国之间处理。
二、划定疆界。双方以实际占领线分界,即燕京—蔚州—应州—朔州一线,以北为金国地界,以南为天枢地界。
三、互换俘掳。金国将按照天枢方提供的两份名单(宗室男女与被俘官员),尽可能搜寻并交还掳人;而天枢方则先期释放被俘金将蒲察鹘拔鲁、赤盏晖、完颜忒以五百女真兵。做为对此次金国遣返人员的回报。至于涉及更高一层人员的释放问题,留待下一步商讨。
四、战争赔偿。金国一次性向天枢城赔偿金、银二十万两,羊、马、驼万头,皮毛三百车,做为对两河地区破坏的补偿。
这份和约,是金国建国以来,对辽、夏、宋三国诸多和约中,最不占便宜,甚至还吃了闷亏的一次。前三条还好,基本上没有明显出让利益的地方。至于最后一条赔偿。金银与牲畜赔偿都不算多,不过是金国国库百分之一而已,主要是面子不好看。
天枢城的理由却很充分:你们金国铁蹄把两河糟蹋成一堆废墟,百姓流离失所。现在拍拍屁股撤出就算啦?
而两位金国使臣。更愿意将这笔赔偿。看做是赎金。能将金国几名大将与数百女真军兵赎回,这笔钱,真心不算多。
萧仲恭与乌陵思谋出使之前。就做好了被敲上一笔的准备——换成是金国,若取得这样大的优势,非得让对方大出血不可。从这一点上说,天枢城还算是比较克制了。
在领土方面,金国除了承认被天诛军占领的涿、易二州,归属天枢城的事实,其余十二州,坚决不让。金国这也是没法子,它是让无可让、退无可退。
剩余十二州,最突前的就是燕京(幽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其余诸州,都在这五州以北。燕京能还吗?当然不可能!蔚州呢?这是连结燕京与西京云中的节点,蔚州若失,则燕京与西京被分割,陷于危险之境。其余应、寰、朔三州,则呈品字形挡在雁门关,是西京云中的大门。此三州任何一州失,则三州破,三州破则云中危殆。
金国宁愿后方诸州空虚,也要将有限的兵力布署在这五个州府中——这是金国大门铁锁链上最接近钥匙孔的一环,此环一断,环环俱碎。
事实上,萧仲恭与乌陵思谋此番出使,在领土方面的底线,最多就是让出涿、易二州——当然,有所失,必有所得,天枢城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者是军火、或者是战俘、或者是钱粮……结果,万万没想到天诛军来了个不告而取。这下好了,地盘丢了,却什么都没捞着。
更令萧仲恭郁闷的是,临出发之前,国主对和议的指示“所谓和议谈判,就是将我们最想要的,从对方手里拿过来;而对方最想要的,一定不能让他得到!”,完全打了水漂。回国之后,真不知该如何向国主交待。
表面看来,大家都没怎么吃亏,实际上,金国是既失地、又赔钱,但这哑巴亏,还不能不吞下去。
这份和约,对金国而言,唯一的好处,似乎就是换回了几员大将与宝贵的数百女真军兵。对于此时兵少将寡的金国,这些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与老卒,实在太重要了。
只是,金国上下怕没人细想,几个心胆俱丧的败军之将,一群士气丧尽的投降之卒,倘若真回到金**队中,除了传递负能量,还能有何为?
和约拟定后,凌远、马扩将之呈送居于真定府衙后院、刚刚从霸州前线回来的军主审阅用印。
在狄烈细看和约时,马扩在一旁补充:“金人言道,若欲索韦太妃(赵构老娘)、邢王妃(赵构元妃),须以完颜昌、完颜撒离喝及所有被俘金兵交换。若要迎还二圣,须以各种火器、战车及河东之代州与河北之地交换……而火器所索取数量,足以装备两个整编师。”
狄烈嘴角噙着一丝冷笑。赵构一家子,很稀罕么?用来换重量级敌酋与两个整编师的装备!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说心里话,这奇葩的一家子,白送他都不想要!只不过,迎还那所谓的“二圣”——实则是两个浑球,毕竟是这个时代,你不得不喊的政治口号。就象赵构一样,心纵然万般不乐意,嘴上却要比任何人喊得响亮、喊得情真意切、喊得声嘶力竭……
所以,狄烈也得做出一番姿态,喊喊口号——这也是他将和议地点设在真定的原因。若是在长安,保不准真有些人会为了迎还那两个浑球,傻不楞登要逼他送装备、送土地呢。在某些宗室与官员眼里,那俩混账父子可是无价之宝,送点军械与土地实在算不了什么。
马扩说完之后,小心看了一下郡王的脸色,没看出什么表情,本想说点什么,但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叹息退下。
凌远继续补充道:“我们力争让金人将蔚州交还,但金使坚决不允,最后干脆说自己无权限决定蔚州去留……”
“金人不傻,蔚州一失,则锁链中断,他们是绝不肯轻易交还的。”狄烈一摆手,“无所谓,此时不予,他日自取!”
啪!大印盖上,和约已成。
和议既成,狄烈正式接见金国来使。萧仲恭与乌陵思谋此时方知天诛军最高首领竟在真定城中,不用说,做出攻取涿、易二州的决定者,必是此君无疑了。两位金使震惊之余,背脊凉飕飕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