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会见其间,萧仲恭与乌陵思谋不断暗示,二圣可迎,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比如军械、地盘、或者……技术。
眼见这天诛军主无动于衷,乌陵思谋急了眼,干脆挑明了,只要天枢城同意送一批懂得制造火器的匠人过来,立马放人。
工匠换帝王!多悬殊的买卖,如果这条件给那些宗室或文官听到,怕是要跳将起来,揪住狄烈的衣襟,一迭声叫嚷“换!换!快换!”
狄烈瞄了左手边作陪的凌远与马扩一眼,二人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狄烈向右手边的乌陵思谋招招手,示意其近前。
当乌陵思谋走近狄烈三尺之距时,狄烈示意其附耳过来,低沉而清晰说道:“我不会拿有用的工匠,去换两个没用的艺术家!你的,明白?”
乌陵思谋瞳孔急剧收缩,身体僵住,少倾,缓缓向后退了五步,突然做了一个令人诧异的举动——向狄烈行了个庄重地参拜大礼,振声道:“狄城主有如此凌云之志,我大金国主定会鼎力成全!”
空气一瞬间凝固了。
狄烈淡淡一笑,泰然自若举杯:“如此,多谢!”






狙击南宋 第四百零六章 南宋这下热闹了!
(又见两位大盟一齐发力,双剑合壁,感觉真的很好)
~~~~~~~~~~~~~~~~~~~~~~~~~~~~~~~~~~~~~~~~~
和约已成,天枢城这一方已签字加蝇并将副本交与两位金国使臣接下来,金使将要返回本国,将副本约书呈交国主,御览用印再派人将其中一份完整签署着两国(地区)君主印押的和约书送抵天枢城如此,才算是完成和议程序
按正常礼仪程序,天枢城也应当派遣使者,随金使一道出使金国,晋见金主,做为答礼,届时也可顺便将签署程序完毕的和约书带回
狄烈正琢磨着派谁出使好,马扩自告奋勇,言道自己在宣和年间,数次出使金国,可胜任此任务
马扩职位够格,早年多次使金,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可以说,天枢城中,的确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凌远还劝了一句:“子充刚刚上任,若就此出使,这真定府……”
马扩概然道:“能治真定府者,天枢城不乏其人,而最宜使金者,唯扩耳”
狄烈当即拍板:“好!就是你了”
马扩合袖长鞠:“此番出使,当如何应对金国上下,还请郡王示下”
狄烈与凌远互相看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点点头,马扩这是表明态度与立场——唯有这样的表示,才是真正的有资格代表天枢出使的使臣
八月底萧仲恭与马扩携约书北上返金,而乌陵思谋则请求至长安拜见圣后
这家伙打什么主意,狄烈心下也猜到几分,从外交礼仪上说,乌陵思谋此举,也完全合乎礼节既如此,就让他去折腾一下,也可以借此人之手,看看还有多少朝秦暮楚的骑墙派
又是九月秋高马肥季节,若依往年惯例正是金虏南下牧马黄金时季不过从今年开始,事情掉转了个儿,南下牧马是不要想了,好生琢磨怎么防止南人北上践踏草原是真
从此刻始长城以南中原万里人人可安寝;而长城以北的国民,开始睡不着觉了
稳定了北边局面,下一步就要着手南边的事了
九月中,狄烈返回长安,安排下一步计划
将乌陵思谋扔到驿馆后,下面的事无需狄烈cao心,自有阿术的第一情报司接手处理,估计乌陵思谋每ri溲溺的次数,都将会形成报告,呈交到阿术的案头
和议签了,但从程序上,还应交与朱皇后过目——且不说朱皇后是否有权过问,这是最起码的尊重狄烈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朱皇后可谓出力良多,任劳任怨,做得无可挑剔所以,狄烈也给予她足够的尊敬,第一时间,就亲奉约书,入太极宫的甘露殿,即朱皇后寝宫,面君敬呈
甘露殿本是唐朝帝后的寝宫之一,入宋之后,长安地位下降,皇宫这一块基本没利用起来,好些宫殿都残破不堪,得不到正侈葺,直到狄烈夺取长安后,情况才好转甘露殿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便以之为朱皇后的寝宫
时令入秋,天气仍凉爽,朱皇后挽着高髻,戴着团冠,一袭简约熨贴的曳地襦裙,素se的对襟褙子勾勒出丰腴而不失轻盈的娇躯,她就那样静静坐在宫殿深处的蒲团上,夕阳光晕透过窗格,投映在她的后背,为她镀上一层金se的镶边,别有一番动人韵致
四名宫女侍立于后,鼎炉熏香袅袅升烟
狄烈阔步而入,听着空旷足音回响,看着那尊荣而孤寂的倩影,不知怎地,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地情绪,不轻不重地撞击心房……
走到距朱皇后五步之距,狄烈深吸一口气,收拾心情,端正行了一礼,在其侧旁蒲团盘坐下然后将枪盒解下,置于身侧,举起手中和约国书示意自有宫女以朱漆木盘盛之,恭送至朱皇后身前,敬请御览
大部分条约,都没朱皇后什么事,她也不懂,只有那一条更高层人物的交换,引起她的注意,声音微微发颤:“金人可愿送还二圣?”
狄烈只回了一句似乎不着边际的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朱皇后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譬喻,浅显的言语很容易理解,所以,朱皇后明白了她脸se一阵苍白,抬首望向窗外,喃喃道:“入秋了,很快就到严冬,听说北国极寒,呵气成霜,滴水成冰,手足冻坏亦属寻常……苍天保佑,他们父子能平平安安度过严冬”
狄烈默然一会,沉声道:“你不怪我?”
朱皇后微微摇头,柔声道:“你能救回如此之多的姐妹,让她们脱离苦海,我……只有感激……”声音倏止,丰满的胸脯不住起伏宫殿内,气氛似乎微妙起来而那四名宫女,早已退到二十步之外的屏风后,空阔的宫殿,就只余狄烈与朱皇后
或许是感觉到了某种异样,朱皇后慌忙拍拍掌,道:“请姐妹们入内,亲向郡王致谢”
宫女遵命而去,不一会,宫殿门口出现一群女子,鱼贯而入,齐齐伏拜于地,异口同声:“落难命妇谢郡王施救之恩,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今生衔环,来世牛马,必报郡王恩泽”
狄烈一一看过去:荣德帝姬赵金奴显德帝姬赵巧云永福帝姬赵佛保和福帝姬赵金珠成德帝姬赵瑚儿令福帝姬赵金印华福帝姬赵赛月连最幼的纯福帝姬赵金铃俱在诸帝姬身后,则是一众获释的嫔妃,目测约二十余人这一众帝姬与前嫔妃,可谓是逃脱大难的千名宋女的代表
所有帝姬嫔妃身着礼服,诚心正意,向狄烈行最重大礼:三拜九叩
玉额光洁柔嫩,地砖滑硬沁凉,每一叩首,必有重声
狄烈没有阻止,只是敛眉垂目,目光避开那一片红通通的玉额
叩拜完毕,所有帝姬嫔妃,无声起立一个接一个悄然倒退出殿外她们无需说太多所谓大恩不言谢,以心意以行动相报便可
“你的姐妹,相信你会照顾得很好”狄烈缓缓起身,垂首行了个礼“若无它事……”
“事实上我正有一事相求”
狄烈慢慢抬头目光透出征询之意
朱皇后斟酌了一下语气,轻声道:“我想九郎……”
狄烈微感惊讶:“皇后还没见过他么?”
朱皇后有些自嘲地一笑:“听说他被囚系于保密局秘狱……那个阿术,没有你的命令他不会让任何人靠近”
狄烈点头:“好,你的确应当看一看他,否则,以后怕没机会了”
朱皇后悚然而惊,失声道:“难不成,你要……”
狄烈摇头,直视朱皇后:“除非你坚持要取他xing命——于公于私,只有你有这个权利”
朱皇后容se凄楚,缓缓合上双眼,一滴泪珠,从眼角沁出,顺香腮滑落等她再睁开眼睛,狄烈的身影已消失于眼前
狄烈步出甘露殿时,已是晚霞满天,刚走出殿门没几步,突然耳廓微动,似有所觉,脚步一顿,本能地按了一下枪盒,不动声se继续前行当他步下汉白玉石阶,身影折过一道长廊的转角后,一条纤细的身影也匆匆尾随而行
那纤细人影快步奔过长廊,至转角处时,悄然探头张望——讶然发现,目标竟然不见了
这纤细人影呆立半响,叹了口气,失望转身,倏地捂嘴瞠目,神情象见了鬼——她所跟踪的人,正举着一件奇形怪状的武器对准她
狄烈的手指缓缓离开板机,枪口也垂了下来眼前是一个长得很秀气的十三四少女,狄烈之所以垂下枪口,既不是因为对方是少女,抑或容se秀美,更非认识,而是因为这少女额头那一片红印——这是刚刚叩过重头的标记
“你是适才在殿内叩拜的后排第三位帝姬,你跟着我干什么?”狄烈确认虚惊一场后,将枪还背于肩
一眼扫过数十人,迅速记忆每一个人的特征,然后再换一个环境,在一群人中找出之前见过的某个目标,这是一个狙击手必备素质有了少女额头那片明显的红印指示,狄烈略加思索,就记起此女
少女一喜:“原来你早就注意我了……”
狄烈打断道:“我注意到每一个人……说,你为何跟在后面?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适才你的xing命,与无常擦肩而过”
少女甜甜一笑:“金铃说,连金人都害怕得要命的‘凶灵’,一定长得很丑很凶很吓人……咭,她适才对我说,金人骗了她,你应当是‘仙灵’才对……”
狄烈苦笑摇头:“谢谢她没把我称为‘英灵’”
少女捂嘴咯咯直乐,双眼眯成月牙,怎么也没想,心目中的大英雄,竟也这般能逗乐
乐了好一阵,少女终于说到正题:“我是赵赛月,我想,像慎妃像汝阳郡主(玉嫱)像蝶儿姐姐像玉奴姐姐一样,成为光荣的女兵……我要参加天骄营!”
嗯,看样子,赵赛月回长安这一段时间,还真了解到了不少东西,而少女之心,又最是向往偶像——天骄女兵,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所有脱离大难的女人们的偶像
狄烈冷冷瞪视赵赛月,直瞪到少女笑意消褪,瑟缩后退时,才伸出两根手指,道:“给你两个忠告,一慎妃死了玉奴残了玉嫱一身伤痛……你要像她们一样?二天骄营虽然还在,但永远不再参与作战——从这一点上说,昔ri的天骄营,已经不存在了”
“好好过ri子,这才是你的皇嫂最消看到的结果”
那个令金人颤栗的人影已远去,唯有最后一句话在少女帝姬的心间回响不绝……
……
这是一间普普通通的院子,在长安西角的永和坊,这样的院子很普遍,没有一点令人注目的地方黄昏时分,先来了一拨人,看上去很jing干,四下布置岗哨,闲杂人等勿近
随后,两辆厢车先后出现在大门外,院门随即大开厢车驶入两扇大门重重关闭
院子里,一名随从持竹钩打起前一辆厢车的帘子,一袭罩袍的朱皇后躬身而出;后一辆厢车出现的,竟是狄烈
朱皇后下车后用征询的目光看向狄烈狄烈抬手向西厢房一指朱皇后感激地点点头默默转身而去
房门推开,屋内一个负手望着窗外后院落木的年轻人,闻声讶然回首目光一触,浑身一颤,如遭雷殛
“果然是你,九郎”
“皇嫂……圣后娘娘,天枢城之主,传言居然是真的……”
一个方今天下,身份最尊贵的女人;一个称孤道寡身登大位的男人——在这间小屋里,也不过是一个嫂子,一个小叔而已
自打朱皇后成为皇后之后,就再没与这位小叔见过面,细细算来,已有五六载当ri的翩翩少年郎,如今却是面目憔悴,容se愁苦,望之如三十许人他在愁苦什么?是眼下的困境,还是曾经犯下的罪恶?
“皇嫂,能下令让那位天诛军主放朕离开吗?”赵构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仿佛抓到一根救命令稻草,向朱皇后深深一鞠,神情急切地道
未见到赵构之前,朱皇后对这位苦逼的小叔子,怜惜还多过愤恨,但在见过赵构之后,不知怎地,心里无端生起一股厌恶,之前一肚子想说的话,竟半句也无兴致再说闻言只是淡淡地道:“捉你的是他,要放人,也只能听凭他的意思”
“可是,你是圣后啊天下最尊荣之人,怎能被一介军镇所制……”
“我是圣后,却保不住自己的妹妹,圣后又如何?”朱皇后目光灼灼地盯住赵构
赵构脸se一阵发白,勉强笑道:“都是杜充那个杀才,蒙蔽圣听,擅自调兵……天诛军杀得好,此贼若不死,回到朝中朕也饶不了他……”
朱皇后咬着嘴唇,目光愈冷赵构触及这凉到心底的寒光,吃吃着再说不下去
朱皇后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将那卷密旨放在桌上,默默转身,离开,任由赵构一再呼唤,再未回首
院子里,狄烈亲自掀帘,让朱皇后进厢车,淡淡道:“这么快就叙完话了?看来叔嫂久别重逢,并不如想像那般欢喜啊”
朱皇后木然道:“他对自己当ri恶行,居然毫无忏悔之心……以前他不是这样的,那时的他,是一个谦谦君子……难道,一个人登上帝位,就会变得这般涅么?”
狄烈默然一会,沉声道:“世间最善变者,莫过于人心,尤其是身处高位者,他的位置逼着他一定要变,不变无以竞存”
朱皇后两行清泪滴落尘埃,哽咽失声:“可怜婉婷……”
狄烈放下车帘,隔断了朱皇后的饮泣
屋内赵构一脸木然捧着那卷昭示自己罪行密旨,不言不动,突见门口人影一闪,惊喜抬头:“皇嫂——是是你!”
狄烈淡淡道:“怎么?不欢迎?我可是有个好消息”
赵构心头突突一跳,似乎意识到什么,心跳得如同十二岁破处时那般紧张,用力咽了口唾沫,声音微颤:“你……军主之意……”
“你可以回临安了”
“什什么?这是真的?你……军主肯放我走了?”幸福来得太突然,赵构脑袋一阵眩晕,几乎不敢相信
狄烈将手中那卷赵构签押用印的圣旨晃了晃:“记住你的承诺,还有在东京皇宫太庙的誓言——否则的话,我能抓你一次,就能抓你第二次!”
“不敢,不敢!”赵构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了,完全没了所谓天子的仪范
“我还要给你引见一人,由他伴你回临安”狄烈拍拍手
屋外一人应声而入,长揖至地:“罪臣秦桧,参见我主”
这对历史上最著名的狼与狈,终于聚首了赵九秦桧,再加上个赵七……这一下,南宋可就热闹喽
赵构,你那么想苟安,很好,那就老老实实蹲在南边,苟延残喘
秦桧,你这么喜欢卖国,很好,那就多卖力,把国卖给我!(未完待续





狙击南宋 第四百零七章 赵七出手
(凤栖梧桐626,无敌的大盟啊!一份份打赏及票票,满满的支持,道不尽的谢意。)
~~~~~~~~~~~~~~~~~~~~~~~~~~~~~~~~~~~~~~~~
九月,长安天枢总部发布了一条震动朝堂的消息:欲归江南者,可归江南;欲留中原者,可留中原。
从这一刻起,狄烈开始清理异己分子,先礼后兵。天枢势力内所有的前朝宗室与故宋官员、士子,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归宋还是留下。想走尽管走,天枢势力占据了整个中原,幅员辽阔,丝毫不在宋、金两国之下,领地内人才济济,每日至长安求官者,络绎不绝。此时的天枢城,早就不缺人才了。
想留下,也可以,毕竟也曾为了天枢势力的壮大做出过贡献——但有一条,留下了,就别三心二意,骑墙望风,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否则,保密局的密探,可不是吃素的。
当初天枢势力弱小,窝在太行深山之时,许多宗室与故宋官员、士子,的确是一意南归,只是为狄烈所羁系,加上战乱不断,难以成行,便耽搁下来。及至天枢势力不断壮大,军队、地盘越来越多,声望越来越高,不过区区数年,已成问鼎之势。而南宋建炎朝呢,从建炎元年起,就被金人按在地上不断猛揍,年年遍体鳞伤,地盘不断萎缩,竟生生被金人从黄河边赶到长江边上了。
天枢兴,建炎衰。只要眼不瞎。耳不聋,都可以清晰明了天下这番新局。
是留在一个勃勃生机的新兴势力里,期待更远大的前程,还是回到那个江河日下的建炎大宋,从头再来。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
赵宋宗室子弟近两千人,在保密局的监控下,紧急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由越王赵偲主持,所有宗室重量极人物俱出席。议题只有一个:去或留。
会议争论极为激烈。甚至发展到争吵,就去留问题,发生严重两极化。基本上,辈份、爵位较高的宗室。都想回南宋——毕竟那里是赵家江山。他们这些皇亲贵戚。理应享受到特殊的待遇。而留在天枢城,他们与一般的官员没有任何区别,领同样的薪俸。地位尊卑一视同仁,甚至不如那些军将,心理如何能平衡?
而亲缘较疏远、爵位甚低,早已边缘化的低级宗室子弟,则更愿意留下来——反正即便回到南宋,除了多领一份皇粮,也不见得有更好的前程。许多宗室子弟,早已在天枢势力不断扩张中,谋得了不错的职位与前程。文官如赵忠,已是太原府长史;武官如赵能,官至车骑中郎将,独领一旅。他们,就是年轻一辈宗室的榜样。
令人意外的是,最应该回南宋的几位王公:越王赵偲、信王赵榛、相国公赵梃等人,均表示留下。
越王赵偲选择留下,也能理解,他本是天枢势力内的宗室标杆人物,狄烈就算是做个姿态,也得重用他。加上赵偲连番出使,成效斐然,功劳是实打实的。更莫说他的女儿,舞阳郡主赵檀香,极有可能成为华国郡王侧妃。有了这样一层关系,他怎么可能走?
相国公赵梃,虽在军中职务不高,至今不过百人长,但这小子死心眼,只认准了一个军主,只认定了一个目标——消灭女真人。所有宗室中,这位相国公是最坚定的扎根派。
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信王赵榛的选择。这位信王一直长期被软禁,直至去年整军之后,他对原五马山寨改编的五马师的影响力几乎消失殆尽,才得以自由,并且始终未得任用,全靠自己在五马山寨时所得积蓄度日。这样的窘境,这样的憋屈,本应第一个选择愤然离去,结果却恰恰相反,怎不令人惊惑。
赵榛永远都是那副阴沉沉的模样,常年的幽禁生涯,似乎令他出现某种心理异常,令人望而生寒。对于宗室的困惑,他只淡淡说了一句:“江南朝廷先是有了一位七哥,如今再有一位九哥,若再加上我赵十八,不嫌太挤了吗?”
此言入耳,所有宗室无不心下一寒,仿佛猜想到某种可怕结果,千人会议场,顿时鸦雀无声。
赵榛的话,戳中了狄烈送还赵构的叵测居心。
没错,狄烈不是大宋的续命者,而是掘墓人。
抓一个赵九,还一个赵七,让这个偏安的小朝廷在没有虎狼金人的频繁入侵袭扰,更在新君的领导下,快快乐乐沿着历史既定轨道发展——狄烈是吃饱了撑得慌么?干这等无聊费力不讨好之事?
抓赵九,令南宋失君;送赵七,趁虚而入;再放赵九,二虎相争,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局。一山岂能容二虎?一国岂能有二君?赵九归,南宋必乱,而且这种乱,只局限于宫廷,最多不超出临安。如此,不至引发大规模动荡,对江南民生也不会造成实质破坏。
相信南宋朝局经过一番动荡之后,必定内伤、隐忧、后患重重,人心惶惶,君臣离心,上下猜忌。
此时,方是取宋最佳时机。
相比起赵宋宗室,原北宋故旧官员、士子可就一致多了,绝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天枢势力内。到哪里不是一样当官?当然,也有例外,如此次被救归之官员。这些人虽然感念圣后之恩泽,天枢城主之恩惠,但很明显,天枢城与南宋不是一回事,身为宋臣,他们必须回到宋境,为自己,也为迁居江南的亲眷。不过,却有三个名声显赫的人物留了下来。
一个是张孝纯,这位知太原府,当年在太原与王禀并肩抗击数万金西路军。守城近九个月,箭尽粮绝。援兵无望,最终城破。王禀投水死,张孝纯被俘,被迫投降。战败失节,背上了这么一个人生污点,张孝纯再回南宋,也落不下好。但张孝纯万没料到,渊圣皇后接见归返人员的名单中,第一个就是他。
而圣后座下那位天枢城主,一见面。就对张孝纯说了一句:“先人有言。不以成败论英雄,永锡公虽败犹荣,实为太原的英雄。”
张孝纯当时就结巴了:“孝纯、不过一失节之人,如何、如何当得起此誉?莫要折杀老夫。”
天枢城主道:“做为一个战士。你为国家尽责了;战败之后。则是你在为自己的性命负责。这无可指责。你与王禀一样,依然是太原的英雄。”
张孝纯当场就掉泪了,这是五年来。他听过的唯一不偏不倚的评价,年过半百的人,哭得像个小伙子。
如果说张孝纯是感念知己而留下来,那么宇文虚中则是不得不留——他的家眷全被南宋遣送到长安了,还能怎办?
第三个留下来的人,最令人惊讶,因为此人最应当回南宋——洪皓。
洪皓在了解到第三次奈何关之战始末后,联系前因后果,顿时明白了,当日自己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尽管当日他不知情,尽管他就是个跑腿的,但帮凶的负罪感,仍令他愤愧欲死。
洪皓当即求见圣后,请赐予一死,被驳回后,再自请入监,若不惩处,则长跪不起。
1...203204205206207...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