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极品铁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关关公子
话音一落,大殿中‘嗡’的私语起来,安老爷子在这里,赵闲还上殿面圣作甚?
解墨、沈凌山等都意外回头瞧去,眼中闪着几丝好奇,而安老爷子则眉头紧蹙,虽然挺高兴赵闲醒了过来,但这早朝的郑重场合他却担心赵闲乱来,有事可以转过他再由他禀明皇上,自己跑到殿外求见算是怎么回事?
大帝摸了摸下巴思考了片刻,点点头说道:“宣赵爱卿进见。”
※※※※※※※※※※※※※※※※※※
感谢大家支持我到现在,我是从读者转变为作者的,很多时候都犯了‘只关心自己想写什么,而不知道读者想看什么’的错误,虽然成绩很差,但那亲手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拼出整个世界的美妙感觉,还是让我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或许是我对太监这种行为的憎恨吧,玻璃心的我实在无法忍受本该拥有一段完整人生的女主,被扔在书中陌生的世界里永远没有了下文.
或许是我太偏执了,根本不适合当一个靠码字为生写手,但也正是这种偏执,让我在三更半夜伴着寂寞与孤独,可以呵呵傻笑的继续写下去,很少人会第一次就成功,我从来就不是那个幸运儿,但是也没有人永远都失败,再厚的南墙也有碰穿的一天。
不过,人总是要吃饭的,明天就要上架了,别的不敢多想,有全勤度ri即可,五十万字了,唯一让我自豪的就是没有断更过,希望看到这里的人能记住我的名字,就算你们不再继续看下去,我相信我的下本书也能把你们拉回来。就到这里吧,也算是上架感言了,唠叨这么久大家不要反感才是。
(还有,关于书名的问题,其实大家应该早就发现,我跑题都快跑到大不列颠去了,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本来准备叫《盖世枭雄》,主讲的是‘枭雄’,但由于某些原因(我犯二)给改成的极品铁匠,到目前为止和铁匠没半毛钱关系,也算是书名中的极品了吧。)





极品铁匠 第一百六十章 请命(求个首订)
赵闲把佩剑交给门口的殿前将军,也没理会文武百官异样的目光,‘咵咵’几步抢进殿内,在三公旁边先行礼,后昂然说道:“皇上,臣听闻东瀛使节狼子野心,竟然想让我大梁划松江府一带与东瀛,古人云:一寸河山一寸血,我大梁先帝世代打下来的基业,岂能贸然送与东瀛,这等痴心妄想的要求,皇上万万不可答应。”
朝臣都点了点头,他们也没打算把松江府给东瀛,大帝听的无趣,只唔了一声:“赵爱卿心系朝廷,朕甚慰,东瀛番邦的要求朕没有答应。”
赵闲神se一喜,更加恭敬的道:“皇上圣明,我大梁天子,国势之尊,当超迈前古,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和亲结盟,无纳岁薄币,此方为天朝上国,仁者圣君。”
这番赞誉相当的不错,听到一帮文人武将都热血沸腾,可大帝的脸se却僵了下来,解墨、徐铭、安老爷子三人也是十分尴尬,互相以目示意,摇头表示为难。
徐铭脸se尤为尴尬,他身为内阁首辅,和亲一事他赞同才能成事的,刚刚才把此事定下来,赵闲就冒出这句话,如此一来,再和亲不就显得皇上不顾天子之威仪,屈尊和东瀛蛮夷混为一谈嘛。
关乎大梁国家尊严,大帝也不想做那和亲的事,可现在别无他法,总不能和东瀛断交吧。
安老爷子很欣赏赵闲这番话,可事情显然没有赵闲想象的那么简单,谁都想腰板挺直了活,可也得有那条件啊。
安老爷子只能向皇上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对赵闲道:“闲儿,将竹柔公主殿下嫁与东瀛,此事内阁几位首府已经定了下来,这是让东瀛更加臣服与陛下的好事情,无邦交如何立国,东瀛自古是大梁的藩属,互相之间礼尚往来也是正常的。”
文武百官也说不了什么,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安老爷子的话。
赵闲当即摇头,严肃道:“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此为国格,我朝公主千金之躯和皇上同出一脉,岂能嫁与东瀛那些化外蛮夷,这种逼迫自己姐妹儿女委身与东瀛的蛮夷事情,万万做不得啊。”
道理朝臣如何不懂,解墨作为辅国堂之首,骨子相当的硬,连他都能同意,自然有原因的。解墨闻言摇头叹道:“赵闲,你有所不知,与东瀛和亲是竹柔公主殿下自己同意的,否则我等身为臣子,岂会答应东瀛的无理要求,公主殿下心系朝廷想为皇上分忧,实数大梁之幸事啊……”
听到这里,赵闲浑身一震,猛然想起前几天在大街上遇到叶莎的丫鬟,叶莎让他一定要去仙为客的事情。
苏大姐说松江府不能割出去,其他的事情随意,这‘其他的事情’,恐怕就指的是和亲了。
叶莎定然是知晓了东瀛的要求,也明白老皇帝不会割让松江府,但而又不能和东瀛断交,很大可能答应和亲的要求。
朝廷就叶莎一个公主,只能让她嫁过去,她定然是万般无奈之下,想找自己帮忙。
思念至此,赵闲突然想到给那丫鬟说的话,心中微微一紧。
“我知道你家小姐是公主,她是大梁的公主,应该知道大梁现在的境地,东瀛咄咄逼人想要大梁割让松江府一带的土地,皇上又身体欠安无法处理政事,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她难道还有心情跑去仙为客作那些情情爱爱的诗句?”
还有那句伤人的话“回去吧姑娘,我家少爷现在不只是一个宫中的侍卫,恐怕无法听命与公主殿下了。”
如此激她,讽刺她,斥责她整ri吟风弄月不知为大梁出一份力,老皇帝又突然猝死,双重打击这下,叶莎一个女子如何承受的了,同意这和亲的要求,恐怕是被自己逼出来的。
这个死丫鬟,你他娘的找我帮忙,就不能说清楚点嘛?拐弯抹角的玩意识流,谁能明白?
赵闲心中又气又急,感觉到朝臣的目光他,他哼了一声道:“皇上,事关大梁国家尊严,岂能听从一妇人之言,东瀛的狼子野心不可能因为和亲而消散,古往今来和亲之事数不胜数,可正真能保国泰民安的又有几次?若不从根里断了东瀛对松江府的念想,他们明年会来,后年照样还会来,到时候没了公主,我们又该当作何?”
话音一落,群臣便沉默了下来,是啊!人家今年能来明年照样能来,不让他们彻底断了对松江府的念想,赔一个公主几船银子又什么用?可是这件事情老皇帝没能解决,建始大帝也没能解决,想让东瀛断了念想谈何容易。
大帝摸了摸胖胖的下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为难道:“此理朕知晓,赵爱卿一腔热血朕尤为赞赏,可朝廷不能没有东瀛,三公六部商议多时都没能寻到两全其美之策,这事情别无他法了。”
三公也是连连点头,还未来得及附和,就见到赵闲上前一步,昂首道:“皇上,三公六部做不到,不代表臣也做不到,臣,斗胆请命会见东瀛使节,从新商议此事。”
“嘶!”话音一落,殿中大臣都是个趔趄,抽凉气声接连不断。这厮不把三公六部的各位当然放在眼里也就罢了,还敢毛遂自荐请命和东瀛重新商议,你若真有说服东瀛的本事,满朝文武还当什么官,都回家种红薯吧。
这般豪言一出,百官皆是侧目,赵闲才气过人是真,作战勇猛也不假,可两国邦交之事,岂是你一个年不及弱冠的放荡才子能胜任的?
三公德高望重辅佐两朝天子,处理起大小事物可谓得心应手,可遇到此事同样都愁眉不展拖延许久,还是竹柔公主自荐委身与东瀛才得以化解,你入京不过月余,更是从未入过朝堂,大言不惭的说能做到三公六部都无能为力的事情,该说你是自负了还是无知了?
徐铭、解墨脸se变了几变,显然也觉得赵闲自大过了头,但也有许些信任的意味在其中,若赵闲真能不和亲不割地的处理此事,他们就算丢一点脸面又有何妨,与国之尊严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安老爷子眼中神se颇为奇怪,捋着胡子上下打量赵闲,大概的意思为:“你嘲笑文武百官无能,怎么把我也带上?”不过他又有着几丝欣慰,若无这身血气和胆识,怎么做这统帅一国兵马的大将军了?
建始大帝坐与龙椅之上,眸子里闪过许些诧异,有赵闲方才那番话,他自也不好再提和亲之事,踌躇片刻目光扫向丞相徐敏,询问道:“徐卿,此事…你怎么看?”
徐铭须发斑白,神se内敛颇具心机,他略微思量,想到上次赵闲在文化殿与东瀛使节的冲突,说不定他真有办法说服东瀛使节,不过那样的话,赵闲的声望便瞬时登顶、如ri中天,盖过三公六部的元老都是有可能的,这对朝廷目前的形势颇为不利,毕竟安家越兴盛,对其他党派的压力就越大。
不过,官员间明争暗斗终究是内部的事情,现在东瀛把大梁逼到这份上,徐铭作为丞相脸上也无光,略一权衡,他便躬身道:“臣复议,赵闲既然有方法说服东瀛,便让他试上一试又何妨。”
“臣等复议。”丞相都这么说了,百官自然都跟着赞同,只是眼神大多带着怀疑的态度。
早朝散去,赵闲伴着安老爷子对坐与马车内,面前两边热茶升腾起袅袅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熏香的味道。
安老爷子愁眉难展,玉扳指轻叩面前桌案,不解道:“闲儿,你打算如何与东瀛商谈此事?”
赵闲略微思量,目前只能用苏大姐的法子应付东瀛,但不能给他们燧发枪和刻膛线的方法,这些东西落在东瀛手里,北齐便遭了大灾,沿海地带百姓恐怕永无宁ri了,若东瀛野心再大点,直接反水对付大梁,凭借大梁的军力,估计一个月都撑不住。
燧发枪不能给,其他的东西又不够分量,赵闲倒是想造几把‘啊卡四七,三八大盖’之类的跨时代产物给他们,这时代的工匠虽然造不成真玩意儿,但纺织一个模型绰绰有余,凭借赵闲‘以德服人’的口才,应该能把东瀛忽悠过去。
不过,东瀛也不可能全是傻子,几个打不出子弹只存在理论上的模型,想把他们骗的消去念头显然不可能,必须得给他们准备一些既能造出来,又够份量,还不影响北齐大梁安危的东西,才能彻底解决东瀛这个麻烦。
至于为什么要考虑北齐,是因为赵闲心中没有北齐大梁之分,都是炎黄子孙,若因为他提供技术而被外族欺凌,他可是连觉都睡不安稳的。
赵闲考虑片刻,便道:“法子倒有,不过需要军中的工匠帮忙准备些东西。‘
“哦?!”安老爷子心中好奇,却见赵闲高深莫测不愿多说,便也没有再问,点点头道:“我传令下去,军器司工匠任你驱使,若真能办好此事,对你的益处甚大,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未完待续。)




极品铁匠 第一百六十一章 佛前两璧人
&草依依,亭台楼阁伴着厚重钟声,如同初上香吟诗作赋,兄台贤妹羞言细语只为求得那姻缘一线,种种趣谈让人好不惬意。 开福寺殿宇宏伟,气势非凡,是京都有名的千年古寺,前来上香祈福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可见其兴,老皇帝驾崩城中寺庙需鸣钟三万响,已过了三天钟声依旧接连不断,庙中僧侣兢兢业业的数着每一下钟声。
赵闲不信佛,却也不是不信,因果轮回上天自有注定,若佛前叩首,上那三两柱香便可感天动地改变命运,还要朝廷军队作甚?皆成为佛教信徒凝神祈祷,这天下也就太平安定了。
在赵闲眼中,佛只是用来倾诉的人,给失意的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希望,给伤心的人吐露心声得以解脱的机会,你信他,他便是存在的,在你心中慢慢点化开导你,不信他,纵捐香火亿万也不过是个过场。赵闲逐步开始掌控安家算不得失意,对未来了如指掌,也不用向谁吐露心声寻得解脱,所以他今ri来此地,显然不是求神拜佛的。
叶莎已在庙中住了三天,以缅怀先皇为由孤身呆在庙中,可其真正的心思又有何人知晓,是即将远赴千里嫁去东瀛的仿徨,还是因为父亲逝去的悲伤,又或者是被冷言直斥的愤恨,可能三种都有,混合在一起化为了现在的木然,佛前轻叩,呆呆望着那逐渐烧完的香炉,换上一炷,周而复始,不知自己的目的,也不知将持续多久,或许等跟着东瀛使节启程的那一天,就解脱了吧。
赵闲行至大悲殿前,和前来询问的僧侣低语几句,院中之人便齐齐退去,只余那几树悄然盛开的梨花,微风摇曳纯洁无暇的花枝,花瓣飘然落下,化作青石板路面上几点特别的装饰。
轻叩禅门,大悲殿中无人回应,巧儿从侧殿急急行出,见到是赵闲,俏脸露出几丝气愤,抢上前几步挡住房门:“你,你出去,我家小姐不想见你。”
屋子“啪”的响声,似是某样物件掉在地上,本就幽静的屋里又再无声息。
赵闲对这小丫鬟绝无好感,若非她遮遮掩掩,岂会发生现在这些麻烦事情,他指了指禅院的门口:“赵某寻公主有要事相谈,你先出去。”
巧儿身为宫女,保护公主是本职,公主被赵闲的话气成这样,她那能放赵闲入内:“不行,你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有事找你的国公爷爷谈去,我家公主没时间见你。”
赵闲深吸了口气,佯作出嘘唏的表情,幽幽叹道:“朝廷已经答应了与东瀛和亲的事宜,过几ri公主殿下便要启程远赴东瀛,和武田信昌那样的黑牙小矮子双宿双栖,你作为公主的贴身宫女也得陪嫁远赴东瀛,一同伺候东瀛那帮小矬子,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连他们说的话都听不懂,只有等每隔数年,大梁的使臣去东瀛,你们才能收到故土的来信。
余下时间,便只能呆在屋中,每天跪在门口引接丈夫回来,和染着黑牙的老妇用生涩的语言讨论柴米油盐,伴着孤独和思念过完**,没有后悔的机会,没有倾诉的对象。我和公主相识虽不久,却欠她一个恩情,对此深表同情,今ri来送别,还望巧儿姑娘成全。”
话语轻描淡写,却字字句句砸在巧儿的心里,她只是一个宫女,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可以温饱的小商家,每隔半年尚可回家与娘亲叙叙话,聊聊家长里短宫中琐事。待年及二十五岁便可出宫返乡,寻个中意的人儿嫁了,又或者陪嫁给未来的驸马爷做那通房大丫头。驸马都是才貌绝佳的大能人,能沾公主的光嫁给人家也是光耀门楣的事情,一直以来,巧儿对未来都冲满了期盼。
可是,现在公主受了赵闲的激,气愤之下竟然答应了东瀛的无礼要求,她心中百般不愿却又无可奈何,想到远赴东瀛永世不能再回故乡的凄惨处境,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气急的盯着赵闲:“你,你竟然是来送别的?你知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你害的,若不是你不听我解释,用那番话激公主殿下,她怎么会陷入这般田地?”
“巧儿,让他进来。”殿中一声轻唤,终于有了反应,声音平淡却隐藏不住其中的隐隐颤动,好似是咬着下唇硬挤出来的。
赵闲用眼神示意巧儿让开,她脸上气怨之se更甚,犹豫半晌,又露出乞求的意味:“赵闲公子,求你劝劝公主好不好?不要让她去东瀛……”
赵闲摊开双手:“朝廷已经定下此事,国事岂同儿戏,公主殿下改变主意也为时已晚,我劝之何用?”
巧儿脸se唰的一白,面如死灰的退了几步,若朝廷真决定下来,确实无力回天了,她心中绝望之下,竟然蹲在台阶边哭了起来。
赵闲心中暗笑,让你上次说话拐弯抹角的不说清楚,他饶过巧儿推开禅门,进入公主静修的佛殿中。
金身观音菩萨神态亲和,大悲殿中却颇为清冷,菩萨身像置了三个蒲团,中间蒲团上跪着身着白se丧服的女子,一袭白衣若雪,高烛华灯将她的影子投在明亮地砖之上,云髻峨嵯,绰约婀娜。<寒气透过薄薄的纱衣,钻进心底,赵闲都觉得冷,冷得指尖冰凉,冷得无依无靠。
殿门打开,屋子明亮的稍许,袅袅上升的一缕香烟也随风摇曳飞散,叶莎本来恍惚的眼神,此时又清晰了起来,并非因为赵闲的到来而愉悦,而是对他刚才那番话的惊慌。
后悔总是出现在事情无力改变的那一刻,因赵闲冰冷言语的愤恨、父亲逝去的悲伤而纷乱如麻的脑子,此时慢慢清晰起来,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傻,因为一个男人的讥讽,便跑到皇兄跟前同意的和亲的事,然后在这里茫然的等待着,在等待什么?难道是那个男人追悔莫及?
我为什么要等着他后悔,用下半辈子给他心里添一回堵,我便高兴了吗?
可惜,叶莎现在才发现自己傻的可怜,堵上自己的一切,只想想看看他追悔莫及的表情,结果却等来满脸唏嘘道别。估计在他心里,自己只是个懂得为朝廷着想的公主,懂事的为朝廷解决了一时的难处。
百年之后,当彼此都白鬓如雪,儿孙满堂位高权重的他,难道还会忆起我这个远在他乡,终生孤苦无依的公主?
叶莎后悔了,悔的连薄唇都被咬出了血迹,可她不想在身后的人面前露出分毫。
我是大梁的公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终生孤苦无依又如何?我自己选择的路,悔破肠子也不屑让你来怜悯,嫁去东瀛便嫁去东瀛,羞辱我一次就够了,休要让我再求你帮忙…反正事情定了下来,你也不可能逆转…
思念至此,叶莎又硬气了点,仰首挺身背对着他,淡淡的道:“赵闲公子,你贸然来此打扰本殿下静修所为何事?”
本殿下?赵闲对这个自称颇为意外,行至菩萨前面的蒲团旁,跪下认认真真的拜了一拜,看着观音姐姐道:“今ri来开福寺上香,恰巧听闻公主殿下在此处缅怀先帝,思及殿下即将嫁往东瀛的事,顺道来向殿下道个别。”
顺道而来?叶莎捏着裙角的纤手又紧了紧,沉默半晌后,咬牙哼道:“多谢赵闲公子的关心,**尚未念完,不便接待公子,您请回吧。”
“我不能走。”赵闲严肃摇了摇头,好似还有很重要的事情。
心中猛跳,叶莎身体颤了一颤,强压住心头那七上八下的念想,没有转头看赵闲,依旧望着佛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公子寻我还有何事?本殿下即将远行,没多少时间了…有些事情…现在不说出来,以后确实没了机会。”
赵闲伸手拿起几炷香,赤诚的拜了拜观音姐姐,认真道:“赵某今ri来,是想请观音菩萨赐十几段好姻缘,保佑我生十几个大胖小子为安家延续香火,这是老爷子亲口叮嘱的事情,没上完香我怎能离去。”
叶莎闻言一息,这般大起大落的反差,让她再也没法保持平静,转过脸来美眸怒视赵闲:“你,你个混人,做你的chun秋大梦,上完香就给我出去,莫要搅了本殿下的清闲。”
赵闲也转过头来,细细打量她几眼,突然幽幽一叹。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身着白se丧服的叶莎,较之初次见面的妖冶公子打扮美上数番,可惜的是,玉肤若雪的她脸上少了几分往ri的灵动,熊猫眼般的美眸更是充满了血丝,若在披头散发,演贞子都不用化妆了。
叶莎对上赵闲的目光,不禁愣了一愣,往ri意气风发时刻带着坏笑的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些苍白的脸庞,虽然依旧惹人生厌,但却稳重了不少,他竟然如此平静,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波澜不惊的脸孔让她感到陌生。
(未完待续。)




极品铁匠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胜清怨佛堂中
叶莎转过头去不再望他,赵闲却没有依言离开,转而在蒲团上坐下,看着那袅袅升腾的香火,无聊道:“为了让观音姐姐知晓我的诚心,我得看着这柱香烧完再出去,趁这炷香的功夫,我来和你说几句话,毕竟这可能是你我此生最后一次相会了。”
此生最后一次相会?叶莎心被揪了一下,忍不住在大殿中看了看,这几ri已经看厌了的东西,突然又变的让人无比留恋,还有那京都,那皇城,她自小长大的家,都会随着远行的那一天永远只存在记忆中。以前总希望这枯燥乏味犹如笼中之鸟的ri子早些过去,现在却又舍不得了。
看着陪伴自己长大的一切,叶莎沉默许久,心中一阵阵绞痛,喃喃说道:“有话就快说吧,道别就免了,若是…若是某些偏女子的混话,也憋在肚子里吧,不知道总好过遗憾终生,我和你萍水相逢,也…也不算熟识,说了我也不会信的……”
赵闲靠在菩萨莲坐之下,嘿嘿一笑道:“公主殿下不要多想,我只是来告诉你一些东瀛的风土人情,免得你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不适应。”
叶莎手捏的越发紧了,转开头去留给赵闲一个后脑勺,鼻尖发酸的道:“说!”
赵闲梳理了思绪,缓缓说道:“东瀛,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地理位置极其凶险,经常发生地震…也就是地龙翻身,那里的女子地位可没大梁这么高,每天要跪在门口迎接丈夫回家…”
大梁的公主自小锦衣玉食,招了驸马男方也是住在公主的府里,不能纳妾不能逛烟花之地,见了公主还得行礼。叶莎在两个姐夫那里深有感触,自觉不会那样对待自己的驸马,可听到这事当即se变,就算大梁民间也没有妻子对丈夫行跪礼的规矩,她堂堂公主哪能受得了。
“果真是化外蛮夷,竟然有这种折腾人的规矩。”叶莎淡淡哼了一声。
“是啊。”赵闲唏嘘道:“特别是东瀛男子的身高,武田信昌你知道吧,在东瀛那都算伟男子,我这样又高又帅,又‘粗’又‘大’的年轻俊杰,对他们来说都是巨人了。而且东瀛以白面黑牙为美,女子都要把牙齿染成黑se,你去了也得染牙,每天低着头看着自己的丈夫,露出一口黑牙娇滴滴的道:雅蠛蝶…咳,sao瑞,应该是:武田君,我美吗?”
赵闲摸着脸蛋低头看着她深情款款表演着,叶莎却笑不出来,贝齿把下唇几乎咬破,心中反而隐约有些害怕,她待在京都许久,东瀛的女子也见过,知道赵闲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1...6465666768...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