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指挥官体验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蓝瑟S瓦伦丁
但是黄炳德想想卡廷森林,然后突然觉得这样做的结果,似乎还不如直接向德国人投降方便一些,只要不是犹太人,基本上还是安全的,,就是不知道波兰境内有多少犹太人了,怎么都应该比万人的规模大吧,这可真是一个比下限的世界……
德队所展现出来的推进速度和效率,让全世界的砖家叫兽都在心里狠狠的打了一个突,在他们想象中的波兰人和德国人爆发一场类似于一战样式的阵地战的看法彻底的破碎,原本在他们的想象中,军力并不算弱小,甚至动员之后也是能够动员其几十万人部队的波兰,再怎么衰和德国人也能打个十天乃至半个月的时间,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德国人在一天的时间里就强行推进近几十公里,大规模的穿插渗透,打得波兰军队根本无法做出正确反映,只是觉得到处都是在狂奔的德队,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德国人对于这种战法的熟悉程度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德国人将部队机械化和改装了大量自行火炮(包括了突击炮)的做法,让德国部队获得了超过目前大部分国家军队的战斗力!
而其中让美国人觉得非常眼熟的东西还有和湘军如出一辙的空地一体推进战法,大量应用俯冲轰炸机,在地面部队遇到难啃的硬骨头的时候,应召而来的俯冲轰炸机直接将相当于大口径重炮的炮弹的炸弹精确的投向一个个目标,那可真心是炸完桥梁炸碉堡!很多原本波兰人的坚固阵地,经过这些天上的告死天使一阵折腾,再去面对德国人的铁蹄,那根本就是被德国人摧枯拉朽的碾过去了的结果。那些和湘军部队一同行动过的美事观察官看来,在波兰人头顶上尖啸着的ju87,未必会比在riběn人脑袋上盘旋的sbd好到哪里去,只是德国人喜欢丢炸弹,湘军的空军喜欢大规模纵火,美国陆军航空兵开始严肃的考虑是不是引进或者开发俯冲轰炸机作为对地支援战机,当然,海军这款俯冲轰炸机就不错,航程远,载弹量大,而且还是现成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些消息是和湘军非常有关系的,根据欧洲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德国人同样对于vk1602爱不释手,被他们搜罗去的百余辆vk1602中的90辆编组成两个装甲营,他们并没有留在后方变成教练车或者靶车什么的,而是直接被投放到了战场。这次的波兰战役中,他们带头冲锋的身影可不少见,对于德国士兵来说,这种车速贼快,装甲还比少量的3号坦克更加强力,如果说在亚洲它的战绩还要受到一定的歧视的话,那么在德国人手里,这种坦克一战成名。
德国人手里的两个vk1602小豹子式坦克营中的一个营狂奔之中,迎头撞上了一只正在转移的波兰部队。德国的指挥官抓起对讲机,就吼了起来:“展开战斗队形!全力冲刺!”,一整个营的坦克迅速的从双列行军队形转变为菱形战斗队形,丧心病狂的德国装甲兵直接油门踩到底,根本不考虑带一下刹车,他们直接撞坏了一堆波兰的卡车,37毫米和50毫米的坦克炮横扫整个战场,一辆接着一辆的波兰卡车和少量的装甲车被打爆,波兰人费尽力气从卡车上卸下反坦克炮,只是口径只有37毫米的反坦克炮对这辆坦克几乎造不成任何的有效威胁,在随后赶到战场的士兵的协同下,德国人发起的短促的突击很快就摧毁了波兰部队,燃烧的废铁和血淋淋的残尸遍地都是,场面之惨烈,文字的记述显得苍白,虽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马刀砍坦克的场面,但是依旧让人扼腕,波兰人英勇的抵抗了,仅仅只是英勇的……德国人随后得意洋洋的开始宣传他们的胜利,一个营,对一个旅的tushā(德国步兵,卧槽我们就是空气了?)。
当然或许要提一句的是,更加丧心病狂的美国人在接到战报之后不知道怎么想了想,派人和蔻蔻接触了一下,询问是不是可以采购部分的vk2801,美国式的“部分”还有“少量”……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就总参谋部的观点,以工业区目前的产量(有节制的维修……)根本只能满足湘军自己的使用,大规模出口?这完全不现实!更别提总参谋部心里也在盘算着,美国佬你弄这么多坦克去作死啊!用给我们废旧钢铁买单,你糊弄谁呢!多少也那点儿实在货色出来啊!拿点黄金什么的来说不定我们就从了啊!
随后的战报中,看着简直就快成了神话,依旧还是这两个飙车过头的装甲营,带着德国的摩托化步兵,乘坐着装甲车,数日之内,出现在波兰重镇罗兹城下,而此时,如果不是波兰人已经被吓破胆了的话,他们出门探查一下,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股千余人的小股德军,虽然装甲部队还算是犀利,但是真的要打起来,这支部队未必能逃得过波兰军队的围剿,可惜的是丧胆的波兰军队根本没有这个胆子,他们只是慌忙的开始在镇内布防,当然,还有垂头丧气的看着大规模出逃的罗兹城市民,他们尽可能的找到车子,然后搜罗自己的家当塞满车上的每一寸空间,这样的气氛之下,波兰部队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德国的将军们知道自己的部下跑到罗兹城的时候,似乎也吃了一惊,不过他们还是很快的做出了反应,既然战役火车进程表提速了,那么只能全面加速了,德国的ju88中程轰炸机,很快的就出现在了罗兹城的上空,夜幕降临之下,德国人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和“照明弹”(汉斯你们学的很快嘛),整个罗兹城的夜晚注定了是充满爆鸣和哀嚎!
德国纳粹铁蹄的神话,也正是在这一刻,变成了笼罩在整个欧罗巴大陆之上的乌云,肆意的散布着恐惧和混乱。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 第186章 欧战影响
相对于湘军这种在白réndà老爷们眼里,只是地区级冲突的战斗,不管打得多么出彩,那都只是地区级的战斗而已,事不关己,只是这些白人老爷们眼里的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除去那些将军们对湘军这个突然崛起的势力手里的一系列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之外,并没有谁会说非常的关注湘军,再怎么上升,他们也不过是这个世界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而已。【首发】
而现在,欧陆战场的再一次战火重燃,这就关系到他们的身家xing命了,在20年前的那场战争,死伤数千万人,很多幸存者依旧记忆犹新。时隔20余年,德国人又来了!而这一次,他们没有骑着马,而是开着隆隆的战车,肆意的将波兰这个在上次战争结束之后才重新建立的国家凌虐,他的装甲掷弹兵们,即将终结这个国家短暂的复国,波兰号称强大的骑兵,已经无法阻挡这些用钢铁组装起来,喷吐着黑烟的怪物,直接被碾压过去了,波兰全境的陷落已经是在时间表上的事情了。
虽然说,英国和法国人,对于德国人的这一步调还是属于默认状态,相对于他们的手下败将德国,他们更加恐惧的,是那个****了的红色帝国,那个通过大量的杀戮和不讲道理的铁腕,将一个充斥着灰色牲口国度的俄罗斯,变成了一个拥有强大力量,并且在四下输出gép的旗帜和铁十字旗的碰撞,才是这两个国度剧本上写好的内容,为了让一战后衰弱的德国,重新变得强大,他们不惜同意德国人一步步吞并捷克,全球最大的几个军事工业集团之一就这么白送给了德国的那位小胡子。
嗯,当然,这次德国人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不是给力的有些过头了点……
波兰的好歹也是纠集了二三十万的部队在布防,居然这么被德国人的铁蹄,热军刀切黄油似的碾过去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登时就是一头冷汗,给力也不能这样吧,这让我们这些个卖队友的情何以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截止波兰战役为止,是英国和法国对德国人保持绝对优势的最后一个阶段,从重新占领莱茵时的联军可以完全碾压德军,到此时的可以战胜,英国人和法国人自己放弃了可以相对轻松结束二战的最后机会),所以欧洲的几大豪强,除了继续开心的向着华沙进军的德国人之外,眼下是一片风中凌乱的情况,他们搞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对应这种情况,因为可以确认的是,德国人的强大,已经到了可以威胁他们的时候,尤其是在战斗中大出风头的装甲部队,英法两国必须立刻找到抵御他们的方法。
而这个时候,英法两国的领导人,才突然想起来,被他们的海外机构千辛万苦的买回来,但是却在请了一群本国的相关技术砖家评判,却得出了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昂,装甲一般,速度太高导致机件磨损非常快等重大缺点,综合评定之后给出了“不过如此,乡下土包子不懂坦克应用”评价的vk1602,这会儿正在仓库里吃灰来着,而这些东西刚刚在德国人手里打出了一场近乎于神迹的战役,虽然德国人的报纸和视屏片段上全是他们的3号坦克,但是英法两国并没有被德国人骗过,他们从波兰人的描述中确定了给波兰带来无边恐惧的坦克型号具体是哪一个,波兰军队深刻的体会了那种手上大部分的反坦克炮沦为敲门砖的无力感,英国人和法国人还从波兰手里弄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波兰人千辛万苦击毁的vk1602照片,他的正面最起mǎ有着30个以上的被反坦克炮或者枪击中的弹坑,但是最后似乎是被愤怒的波兰炮兵拉平了他们的重型榴弹炮,用大口径炮弹覆盖了德国人的坦克集群,最后只有这一辆坦克不幸的被炮弹直接击中,完全不可能修复,被德国坦克兵们抛弃在了战场上,也是波兰军队为数不多的可以确认的对vk1602的战绩。
而这个时候,英法两国的高层,才各自匆忙的将他们手里的vk1602型坦克从仓库里拖出来,拉到靶场上进行测试,当然,这个湘军早就做过的事情,有多么的瞎人狗眼,这里就不再复述了,反正可以确定的是,两国的军方高层那天离开靶场的脸色都不是那么的好,他们显然将会因为这次测试不得不更新自己的反坦克炮,同时解析这种坦克拥有的种种技术带来的变化,至于应用与否,那就得看他们各自的看法了。只是,对于这一点,湘军总部对于英法表示同情,因为对于德国人来说,手里的vk1602不过是一批昂贵的一次xing消费品,他们根本没有打算为此单独的开启生产线来生产部分的意思,甚至大部分的额消耗配件也是采购整车的时候湘军附送的,虽然就xing能上来说,vk1602并不输给最初型号的t34,甚至和后期型的也可以一战(别和我提t34-85,这里指的是装备了76炮的那一批),但是德国即将投产的4号坦克,嘛那货就算英法升级了步兵手里的反坦克炮,只要不出现湘军那种一步到位的心态,估计也是看着发呆的结果吧。
当然了,如何打坦克,如何防御装甲部队,如何遏制装甲部队的进攻,立刻成了时髦的话题,这一点上,美国人立刻找出了湘军在武汉长沙战役时的一系列作战的资料,这些资料中的部分,是他们的随军观察官亲眼看到的内容,虽然日军的坦克和湘军的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装甲部队依旧是装甲部队,该有的一切特征还是具有的,所以这一份资料就显得非常有价值,在仔细研究之后,美国人确实发现了一些不错的东西,湘军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出来的轻型底盘,拆掉了炮塔,安装了大口径的火炮,直接投入使用,这些虽然说起来是粗制滥造的东西,这些被湘军称为坦克歼击车的临时型号在战场上轻松的用这些大口径火炮在一次遭遇战中,一口气摧毁了日军近百辆坦克……美军的军官们直接盘算着是不是在m7的底盘上安装湘军给t29(不久之后就应该改称m29型)重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当然,美军同样观察到得,还有湘军的步兵反坦克方式,燃烧瓶和集束手雷这种自然不用多说,而且燃烧瓶的广泛用途也被美军战地观察员报告上来了,只需要一点点的粘稠剂,嘛……不多说了,这个******。还有已经在湘军里面开始普及装备的火箭筒,这次的汨罗战役,湘军的38团如果不是在后期打完了他们的火箭筒,估计日军的装甲部队还未必敢就这么冲进汨罗镇这个遍地废墟,到处都是战场的环境和湘军厮杀。
这是直接赋予了湘军的步兵和装甲单位作战的能力,不用向之前一样,靠上去用zhàyào和燃烧瓶搏命,而且更加让美国人心动的是,这款直瞄的近距离的支援武器,在更换了弹头之后,经常被湘军的士兵用来敲掉一些日军手里的支撑点和火力点,相对于靠投掷的手榴弹,这种不能说百分之百解决问题的方式,至少就目前来看,换装了榴弹头的这款武器,不但能够将更大的战斗部投送到手榴弹不一定能够投掷的到的远距离,而且瞄准也更加的方便,是一款相当有效率的支援兵器,至于湘军工业区抱怨的加工困难和使用价格高昂之类的问题,美国人似乎直接就无视了,不过让他们警惕的是,湘军的火箭弹技术来源,似乎是德国人那边,换而言之,虽然眼下没有看到,但是德国人很有可能弄出来的东西,这简直是一个坏消息。
啧,当初为什么不来找我们,想到这里美国人撇撇嘴,这算是歧视么。
不过,美国人也在好奇,按照湘军的说法,早在1938年至1939年,德国人就拿到了很多湘军的空想坦克图纸,其中最接近成品的vk4502p(a)和vk2003/4(找不到具体番号瞎掰的,就是wot里的3/4型坦克),已经在之前和德国人的交易中早早就被买走了,按照美国人的算法,怎么着这快两年的时间了,德国人手里应该有点儿干粮了吧,当然,美国人没想到的是,德国人拿到的图纸太详细,而天xing严谨的德国人几乎是以全新研发的态度,来仔细推敲这两份图纸,当然了,这结果也就导致两种坦克从图纸上走下来的时间,格外的漫长了,当然这个时间点,德国人到底有多少的新式坦克,黄炳德也吃不准,但是根据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两位给出的判断,是属于重型坦克的vk4502p(a)一个营左右,而vk2003/4中型坦克应该有3~4个营,而古德里安觉得,重型坦克可能一个连都没有,然后有5~8个中型坦克营,当然,这位给出这个数据,完全靠的是个人军事素质和对坦克使用方式的感官上的认知,湘军不待见重型坦克除了现实中的使用困难和没有必要之外,也有这些个二战名将们本身对于重型坦克定位上的不认可,虽然对于坦克战中盾与矛互相升级,导致重型坦克出现这一理论并不奇怪,但是他们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大规模的量产重型坦克,黄炳德倒是帮他们想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小胡子喜欢。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 第187章 兵进荆州
“我们的部队的前锋已经到达哪里了?”黄炳德揉着额头,他的指挥连刚刚结束战斗,鬼子居然见正面阻挡湘军这一只机械化部队损失惨重,而且效果非常的糟糕,和爱德华率领的北上集团不一样,黄炳德率领的是一只具备高度机械化的军队,日军的正面阻击部队,在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事的情况下,和这只部队在野外交战,其结果根本就是不言而喻了,日军的几只阻击部队很快就被坦克部队切割的七零八落之后,被步兵吞噬掉,几天下来,日军的损失居然一点儿都不亚于北线大兵团对碰的情况。{首发}显然,这样子打下去,日军不可能承受得起这么残酷的损失,他们bèipo改变策略,从阻击改为牵制,大量的派出袭扰部队,在广大的区域之内疯狂袭击湘军,这样一来,虽然在面对大兵团的时候,这种袭扰的效果依然不好,但是却让湘军产生了烦不胜烦的感觉,而且为了防备这种令人厌烦的sāo扰,黄炳德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清扫部队,这样一来进军的速度已经被不可抑制的降低了。
“将军阁下,我们的前锋侦查连在两小时之前已经发挥报告,他们开始调查适合搭建浮桥和渡河的地方,不过根据他们的回报,已经发现日军的炮艇巡航,刚才已经将空中支援的申请申报上去了,根据调配,大致上在下午一点左右空军派遣的俯冲轰炸机将会来解决这些麻烦。”参谋简单挑重点汇报一下。
黄炳德摸着额头,荆州方向,最让黄炳德感到烦心的是,日军居然把他们的一些炮艇什么的弄到了荆州边上,这让目前还没有什么水上装备(141联队的特种作战装备暂且不论),虽然空军倒是自信满满的打算用俯冲轰炸机解决这些问题,不过黄炳德在日军的炮艇封锁江面这个问题暴露出来的同时,还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搭建可以让大部队通过的浮桥,选择位置,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麻烦,尤其是日军已经有所准备,估计想搜集到足够的船只来支撑浮桥有所困难,更别提湘军的坦克越来越沉重的现在,长江宽阔的江面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天堑。
总参谋部虽然对此有所规划,在运输车上就有提前准备起来浮桥搭建必须的一些构件,但是黄炳德还是觉得非常担心,因为riběn人对于中国古代的军士战争方略的研究并不比中国人少太多,从军官素质来说,更是比****好上不少,所以,半渡而击这个道理,riběn人没理由不明白,所以贸贸然的开始搭建浮桥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刚何况,眼下还远不是长江的枯水季,如果日军真的狠下心的话,只需要几天时间,他们的战舰就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虽然之前因为湘军的轰炸,他们不得不全面后撤出长江,但是如果突然出现的话,湘军的渡江将会遇到非常大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快进度。
“电告总参谋部,命令odst准备强袭渡口,攻占并防御登陆场,为部队顺利通过做好前置准备。”利用轻装的伞兵的突袭,给日军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进而控制关键的交通枢纽,这种战法在南方方面军南下韶关那段时间被大量的应用,古德里安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战法,他的步兵部队几乎就是乘坐着火车一路顺利推进,加上东进兵团的odst亮相作战,萍乡煤矿这一重要的资源点在短时间内宣布易手,日军不可能不注意到湘军的这种非常有用的战法,甚至黄炳德可以猜到,日军必然在那些关键的渡口部署为数不少的高射机枪,虽然未必有克里特岛来的夸张(英国人在知道德国人很有可能会空降突击克里特岛,提前预备了大量的防空武器,让德国伞兵损失惨重),但是对于目前湘军的伞兵来说,斯巴达伞兵的规模不大,在大规模战斗中还是有所局限,无法单独承担大规模进攻或者防御战任务,odst作为目前湘军唯一成建制的伞兵,黄炳德可不想因为这个有太大的损失。
“是!”参谋敬礼之后就跑去发报了,时间非常紧张,黄炳德的决定必须第一时间告知总参谋部,然后总参谋部会责成相关方面拿出一份作战计划,在最短时间内将odst丢到他们应该出现的位置,然后解决战斗!妄图阻挠湘军的钢铁洪流的结局就只有被湘军的履带碾压过去。
“……”黄炳德悄悄舱盖,他乘坐的装甲车开动了起来,很多湘军的士兵正在把一具具尸体拖到路边,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样,日军大范围的撒网,派出了大量的小单位的渗透袭击部队,而这支走了狗屎运的日军干脆黄炳德所在的警卫营突然的遭遇了,双方的规模都不大,只是黄炳德的警卫营装备可是有一整个连的坦克,而之前试图对黄炳德所在的这只车队发起进攻一共只有六十几名鬼子,只有轻型武器的他们,在和武装到牙齿的警卫营碰一下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警卫营非常谨慎的告知黄炳德,希望他的指挥车后撤,但是黄炳德并没有这么做,只是告诉他的营长,做好他应该做的,连具体指挥的意思都没有,他的部下就非常自然的将他们全部变成了尸体,装甲教导旅的威名,从来都是“血亮”的,眼下警卫营正在把附近一地尸体收拢起来,虽然不打算为这些鬼子收拾,但是还是得烧掉,这是为了卫生和环保。
而随后,烦不胜烦的黄炳德干脆下令,责成张春到的骑兵加强团(还没有升级成旅),在这一带进行彻底的清剿,既然鬼子打算和湘军比拼一下机动作战,那么就干脆让这群家伙在湘军骑兵的马刀下好好体会一下什么叫做机动作战,这种打了就走的战斗,鬼子的步兵还能比骑兵玩的更加顺溜?
战斗结束半小时之后,黄炳德下令自己的这只车队继续前进,他没有很多时间在这里浪费,湘军的空军很强,但是眼下可没有到达后世那种单靠空军就可以摧垮一个国家战斗力的阶段,再加上战场面积大,武汉方向依旧是空军主要战场,更别提这边命令总参谋部做好投入odst伞兵部队的计划,在之后的战斗力,那些伞兵肯定会对空中支援有不小的要求,空军的规模,看来还得继续的扩张才行,战场环境一放大,这就吃不住力了怎么行。
而且好歹武汉城里眼下还有二十几万的鬼子,区区一只伞兵部队,说不定鬼子会有点什么多余的想法,这一点,黄炳德还是很担心的,所以自己率领的本队,能尽可能的早到一点就早到一点吧,总不能让odst像是遥远的桥里面那些苦逼的伞兵一样,当然,黄炳德对于英国陆军那是啥的想法都没有,最辉煌的胜利获得者(北非,意呆立),最成功转进计划执行者(敦刻尔克),最霸气侧漏装甲战参与者(波基卡村),么么哒(顺嘴说一句英国佬还看不上美国陆军,觉得美国陆军战五渣)。
虽然这次出击路线,已经是总参谋部和情报部反复核对之后选择的,前置的航拍照片能堆满几张八仙桌,但是中国内陆的复杂地形,还是让黄炳德吃尽了苦头,尤其是新装备的vk2801重量接近30吨,对于很多村庄和小镇的石桥来说,这还真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考验,在碰到这种年纪古老的桥梁,湘军也只能每次通过一辆坦克,免得发生意外,这样直接导致行军速度变慢,而且这么长距离的行军下来,大大小小的车辆都需要进行一次以上的燃料补给,坦克这些油老虎基本都是两次以上,而这又导致行军速度放缓,一来两去,结果就是黄炳德不得不同意已经连续作战的odst伞兵师再一次投入作战,而这一次他们的战斗成果,将直接影响湘军部队是否成功的完成渡河,然后闪击武汉侧后。
“哈……”黄炳德在自己的副官的催促下,钻回了装甲车,车子开动着,他眼下只要求部队能够尽快的对荆州发起进攻,因为最近传来的可不只是欧陆战争的情报,北方方面军成功的包围日军的高机动旅团之后,日军在武汉以南的最大一只机动力量已经算是完蛋了,而日军也很明显的有了收缩防御的态势,和长沙战役时尽可能的拯救部队不同,面临两线夹击的日军根本没那个精力去阻击解救他们的这只高机动旅团,武汉以南一线日军,目前已经基本放弃了对第一军和第三军正面的反击,开始转入全面的防守,而且武汉方面也没有给那个方向派出很多的增援力量,反倒是日军源源不断的将部队派向荆州方向,似乎是没有放弃荆州,打算和黄炳德在荆州城掰掰腕子的打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