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周乾同萧明瑜将募捐的细节商议了一番,然后各自行动。
过了两天,萧明瑜就集体召见了十几个命妇。大家说话的时候,萧明瑜就展露出愁苦之色。请来做托的大表嫂庞氏,就关心的问萧皇后为何忧愁,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妨说出来,大家出谋划策,说不定就替萧皇后解决了难题。
萧明瑜幽幽一叹,就说起皇帝周乾,这些日子食不下咽,每日都要处理政事到深夜。她作为皇后,自然替皇帝担心。了解到是因为赈灾的事情,就想着将自己的私房拿出来。只不过作为皇后,私房也是有限的。毕竟萧明瑜明面上的产业也就是那些嫁妆而已。如此一来,这点银钱对于赈灾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当即庞氏就表示,她会捐钱出来,替皇后分忧解难。
萧明瑜很高兴,说不能让大家白做好事。凡是捐款赈灾的人,她以皇后的名义,都会给予嘉奖。捐款人不限贵妇或者名门闺秀。若是名门闺秀们也来捐款,萧明瑜好表示可以保媒,或者亲自夸赞,助其名声更上一层楼。
这人活在世上,尤其是这些贵妇们,讲究的不就是一个体面。一听说,捐点银钱出来,就有这等好处,大家岂能落后。不过这个金额,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总不能越过皇后娘娘。
萧明瑜淡然一笑,很痛快的说道,她会从私房里拿出十万两助朝廷赈灾。但是这笔钱不会交给朝廷,因为担心被贪墨。萧明瑜以皇后的名义,另外组织人来安排赈灾的事情,会将每个人捐钱的数目记录下来,会让人记录每一笔钱的用处,账本会半月一送,让大家一目了然。总归一句话,不能糟蹋了大家的爱心。
贵妇们就表示不需要,她们都相信萧皇后。萧明瑜却很坚定,一定要这么做。其实这也是在为周乾成立审计做准备。这是萧明瑜同周乾一起商量出来的办法。
捐款的数额,萧明瑜出了十万两,庞氏就表示没萧明瑜有钱,她就以私人名义出个两万两。有这两人做表率,贵妇心里头也就有谱了。不能比萧明瑜这个皇后多,但是也不能比庞氏的少。毕竟韩家好几个儿媳妇,每个儿媳妇都出钱,合起来也是一大笔银钱。
有出三万的,有出五万的,也有只出一万的。萧明瑜表示无论多少,都是一番爱心,她都会记在心里头。
十几个贵妇捐的银钱凑在一起,加上萧明瑜出的十万两,合起来都有将近四十万两。这着实出乎了周乾的预料。
后续的情况也是周乾没有预料到的。大家齐捐款的消息传了出去,很多人就动心了。这可是在皇后面前露脸的机会啊。以前想找机会同皇后娘娘套近乎都找不到,花了无数钱,也没同皇后娘娘说上一句话。如今机会送上门来,只需出点银钱,就能得到皇后娘娘的另眼相看,这么好的买卖岂能不做。
于是第二天,又有很多人要进宫,表示要捐款。萧明瑜来者不拒,让人做好登记。然后在宫门口做了一份告示,将所有捐钱的人物姓名身份都写上,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些人都为灾民们献出了一份爱心。同时萧明瑜还让人立碑,将献爱心的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让后人敬仰。
一时间,捐钱者接踵而来,为的就是一个名,一个好名声。而且这股风潮还蔓延到民间,尤其是那些大商人们,都纷纷表示愿意出钱出粮,只要朝廷肯给他们一个好处。出现这种情况是周乾和萧明瑜都没预料到的。
周乾同萧明瑜紧急商量,萧明瑜的方案有两类,一类办法是减税,用募捐的金额减免几年的税赋。二是赐予民爵,没有实质的好处,也不会有朝廷俸禄或者朝廷官职。仅仅只是朝廷对他做好事的一次认可。但凡有民爵的人,家中子弟无论是商户还是什么身份,都可以参加科举。另外有了民爵的人,也可以享受一点点秀才的好处,那就是件官不跪。
周乾对两个方案都有些犹豫。两个方案都是好方案,但是朝堂上那些老顽固怕是不会轻易松口。本来属于读书人的好处,竟然给了有几个臭钱的商人,朝堂上的官员们怎么愿意。萧明瑜就提议,官宦子弟若是肯如同商人一样捐钱捐粮,同样可以给予民爵。不过萧明瑜提议,民爵的获得一定要设置门槛。最少五万两起,最好设置十个等级。具体的细则,周乾可以让智库团们来解决。
萧明瑜同周乾在紧急商量对策,朝臣们的心也不平静。瞧瞧家里的娘们们,得了皇后娘娘的夸赞,名字上了石碑,一个个都斗了起来,说话嗓门都大了不少。很多老爷们们都不是滋味。什么时候竟然让娘们们走在前面了。瞧着周乾最近脸色不好看,莫非是在怪罪大家,做微为男人,做为朝堂官员,连个女人都不如。女人都知道赈灾,男人们还一毛不拔,一分钱都不肯拿出来。
朝臣们就想着,是不是明儿早朝,也该表个态,表明大家都会捐钱。
韩阁老也在同自己一派的官员商议此事,的确朝臣们也该做个表态了。不然朝臣们就要被老百姓的唾沫星子给淹死。女人都知道募捐赈灾,男人还一点动静都没有,要脸吗?
于是第二天早朝,朝臣们有志一同的表示,大家不能落后,不能输给女人,他们也要募捐。
周乾对此很满意,当即让太监们登记每位大人募捐的金额。朝臣们傻眼,广明帝,你要不要这么急切,你是没见过钱吗?可是太监都走到跟前了,不说个庶数字,这脸面挂不住啊。周乾还表示,底层官员,尤其是家里清贫的官员,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心意到了就行,朝廷会理解他们的。至于出身大富之家的官员,你好意思只出几百两,几千两吗?你连女人都不如吗?害的某些官员不得不割肉。纷纷表示,周乾这一招真狠毒,到底是同谁学的,难道是萧皇后教的吗?
事后,周乾还提醒大家,别忘了在两天之内,将募捐的银钱交到内务府。户部提出抗议,凭什么交给内务府,这些银钱该有户部掌管。周乾直接表示,这些都是大家的爱心,以免被人贪墨,所以坚决不能交给户部。户部官员脸色涨红,绝对不敢同周乾说,户部清清白白,一文钱的贪墨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内务府取代了户部。
等大家还在为捐钱肉痛的时候,周乾就抛出吸纳民间捐款的事情。提出方案,就是改进后的减免税赋和民爵。减免税赋,朝臣们意见不大,发噪音的也就是小猫三两只。但是对于民爵,大家极力反对,没有一个人赞成。
周乾早就想到这个可能,就抛出另外一个诱饵,凡是之前捐款上万的官员,家中可有一名子弟获得民爵。
众臣默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广明帝这是挖了一个坑给大家跳啊。明知那是坑,还非得往下跳不可。大家都知道,文官是没有爵位的,也就无法像勋贵一样,一人得道,三四代都能鸡犬升天。也是因为如此,文官对勋贵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如今皇上抛出这个诱饵,不少人都顿时心动了。虽然是民爵,那也是爵位啊。多来几次天灾**,多捐款几次,说不定到最后还能搞一个公侯伯来当当。这等好事,可不能错过了。
占据高位的朝臣们,瞬间达成了默契。这些人都是有财力有魄力之人,这等好事自然不能让商人们得去。朝臣们于是就开始同皇帝讨价还价,官宦家捐款所得民爵,同商人和民户捐款所得民爵总要有所区别吧。要是一视同仁,这岂不是乱了套。
周乾冷冷一笑,庆幸之前就料到会有这一幕,所以早就有了对策。民爵共分十五等。从一等到十等,这主要是给老百姓准备的。而官宦家等级,则是从五等到十五等。只要谁能积攒到第十五等,再立下大功,身有功名,无任何黑历史,就有机会申请获得实爵。实爵是可以世袭两代人的。至于民爵,仅仅代表了朝廷对献出爱心的一种表彰,是不能世袭。另外,不光是捐款捐物能够获得民爵,凡是立下大功,为国为民做了好事的,也有机会获得民爵。
而且周乾还抛出一个很大很大的诱饵。民爵体系将来还要发展下去,有可能会推广开来。比如老大人们退休致仕,评其功过,或许也能再致仕后获得一个民爵,并且获得一份丰厚的养老金。此乃朝廷对官员们为官几十载的肯定和一种殊荣。这个殊荣绝对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会有严格的标准。具体的细则,等赈灾完了后,再论。
周乾的这个办法,就如一颗炸弹一样,顿时就让朝臣们炸锅了。为自己争取福利,朝臣们总是最积极的。有那急性子,说现在就尅讨论这个细则。周乾坚决不答应,现在最要紧的是赈灾。赈灾弄不好,大家都别想有好日子过,更别想有什么民爵赐在头上。
众臣只能偃旗息鼓,不过心里头都活泛开来。有了这等福利,那将来也有了奔头。就是不知这银钱从何处出。众人纷纷朝户部尚书大人看去。尚书大人苦着脸,就跟有人欠了他几百万没还一样。
周乾神秘一笑,这些利欲熏心的人。萧明瑜说的果然不错,对付这些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诱之以利。而且最好是将所有官员的利益都绑架在一起,如此,反对的风声才会降低到最低。
为了筹钱赈灾,大家的动作格外的迅速。两天时间就将民爵细则完善,然后下了圣旨,昭告天下。天下轰动,商人们捐款捐物格外的踊跃。尤其是那些几代从商的人家,激动得都哭了出来。这些人家深受身份歧视之苦,深知身份的改变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如今有这等机会,别说五万,二十万都要捐。
短短时间内,内务府就筹措了两三百万两的赈灾银子。还有无数的银子从西北西南岭南江南等地送来。周乾如今又开始担心钱太多了,总不能民爵就跟水一样的泼出去吧。
萧明瑜就嘲笑周乾是穷惯了,竟然还会嫌弃钱多。有了这些钱,可以做多少事情啊。怎么会嫌弃钱多。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番外四 搅混水
萧明瑜就给周乾出主意,不是担心钱太多吗?那就挪用一部分出来,铺桥修路,改善民生。另外用这笔钱建立工厂,钱生钱。将来官员退休致仕的养老金就从这里面出。这个独立于朝廷之外,不能让朝廷官员插手。而且要求每半年就要披露一次账本,让全民监督,做到公开透明。让世人都知道,这世上也是有人不贪的。
总归在防止贪墨上,才是周乾需要花费心思,下大力气去做的事情。至于钱生钱的事情,交给萧明瑜手里的专业人才,保管不会亏本。而且将来出现了灾情,还可以从这里面抽调资金赈灾,这也算是物尽其用。算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想要做到这一点,最要紧的就是财务公开透明,全民监督。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银钱去了何处。
周乾感慨,亏得有萧明瑜这个贤内助。不然他还真的头痛,接下来该如何处置。让朝臣们去想主意,又是一嘴狗毛,让人这气的不行。
有了银钱,加上周乾对贪墨的处置格外严苛和坚定,赈灾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办事的人能力足够,这场灾害定能平静度过。
与此同时,萧明瑜又一次公布了募捐的账本和这些银钱的去处,购买粮食被褥等等的价钱,让大家一起监督。内务府在周乾的要求下,也跟着做了,公布了募捐的金额,所有募捐的人名,都能在上面查到。就算是只捐了一两银子,也能在账本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还有银钱的去处,哪些人经手,购买货物的品种数量和价格。路上的人工和损耗,等等。凡事不怕认真,就怕不认真。
周乾身为刚登基半年的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做到了认真,公开,透明,一时间周乾的名声高涨,在民间的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都说周乾是明君,更是仁君,都说老百姓有福了。
老百姓有福,官员们就有些不痛快了。皇帝这是逼死户部吧。谁敢将账目如此公开,让所有人查账目细账。都说账本经不起查,偏偏周乾还就这么做了。内务府这种做法,这是将户部架到火上去烤啊。而这个办法,最初却是由萧皇后发起。肯定是萧皇后在皇帝耳边吹了枕头风,才会如此。所以他们就说,后宫独宠一人,这是大忌。一定要逼着要逼着皇帝选秀,一定要送女人进宫分薄皇后的宠爱。不能再让萧皇后对皇帝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就算周乾用孝期来吓唬大家,也无法阻挡朝臣们的决心。明的不行,大不了来暗的。总归一句话,就是要破坏帝后的感情,削弱皇后对皇帝的影响力。至于说将萧明瑜拉下皇后的宝座,不是没人想过,而是难度太多,几乎不可能。生了四个儿子的萧明瑜,加上有韩家支持,而且韩家还那么低调,岂能是想拉下来就拉下来的。
更要命的是,萧明瑜不光有文官集团的支持,更有武将集团的支持。一个刘长卿,一个柴家,还有中州集团那帮人自发自站在萧明瑜这边,这得是多大的力量。想将萧明瑜拉下皇后宝座,除非萧明瑜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可是如今宫里面被大清洗一次,加上没女人进宫,想要在宫里挑起风波,都没办法。真是让朝臣们郁闷极了。都暗自惊呼,这萧皇后的手段也太厉害了一点吧。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瞧韩氏的手段,萧明瑜肯定不是从韩氏那里学来的。要是萧明瑜同韩氏一个性子,早在王府的时候,就被人干趴下了,哪需要等到现在。莫非是无师自通?
朝臣们想不明白,暂时放在一边。细细思量,萧明瑜的破绽和弱点。从萧明瑜本身来说,最大的弱点就是她的商业帝国。偏偏大家抓不住实据,而且萧明瑜手下的那帮人又低调,又忠心。再有就是萧明瑜善妒,可是遇到周乾这个护短的,朝臣们一时间也没办法。其次就是刘家,刘家破绽不多,而且有刘长卿这个大神在,朝臣们还是要思量思量一番的。
其次就是韩家,韩家有韩阁老坐镇,加上家风严谨,韩士林两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也不好下手。再有就是萧家,萧家大房的破绽不少,萧茂林一个,萧明琦同谭氏都是,还有萧明珲的那些黑历史,也能用用。至于四房,四房有廖氏坐镇,加上萧明怀这个明白人,能找的破绽不多。这么说来,突破口就在萧家大房吗?可是萧家毕竟已经分家,一个萧家大房动摇不了萧明瑜的地位。但是朝臣们都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滴水穿石。这一次动摇不了,不要紧。慢慢的积攒下来,总有一天会动摇到萧明瑜在周乾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光一个萧家大房还不够,中州来的那帮人,也要好好利用一番。尤其是秦王府周启,还有司马家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对象。
这边在忙着赈灾,那边已经有人开始串联,要搞萧家大房。萧家大房,最大的靶子就是萧茂林。萧茂林这人圆滑,野心大,也贪心。在地方上任官多年,没少贪墨。后来萧明瑜做了王妃,再做了皇后,萧茂林的胆子更大了。于是萧茂林就成了打击萧明瑜的第一个靶子。
一天早朝,就有御史站出来弹劾萧茂林贪墨,草菅人命。周乾一听是萧家人的事情,自然会慎重。但是这些人都做好了准备,人家不光是弹劾,还拿出了实据。还指责萧茂林私德不休,萧家家风败坏等等。典型的就是萧明琦,谭氏还有萧明珲母子三人。这三人的黑历史,一查一个准。
在早朝上,周乾没有表态,但是也表示了对此事的关注。下了早朝后,周乾找来韩阁老,问此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事先一点风声也没得到。韩阁老苦笑,他也是昨晚上才得到了风声,不过已经迟了。今儿早上一直没找到机会给周乾通风报信,于是就悲剧了。
不过韩阁老也提醒周乾,御史弹劾的那些事情,十有**都是真的。萧茂林是个什么样的人,韩阁老门清。那些事情,的确是萧茂林有可能做出来的。所以说周乾要做好准备,同萧明瑜商量商量,届时估计是要拿萧茂林开刀的。最多就是保住萧茂林的脑袋,还有萧明桢的官职。
周乾点头表示理解。
周乾去见萧明瑜,心情有些不痛快。萧明瑜已经得知消息,一声叹息,“大伯父的事情,我都知道了。皇上秉公处置吧。”
周乾挑眉。
萧明瑜苦笑,“皇上放心,我会给三哥去信,将此事解释清楚。只求能保住大伯父的性命。让他丢官去职,永不录用,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这个要求朕依你。”顿了顿,周乾又说道:“朝臣们还提到萧家大房别的事情,朕认为你该警告他们一声,免得以后再闹出事情来,连累了你的名声。”
萧明瑜点头,“好,我都知道了。多谢皇上提醒。”
萧明瑜让马忠亲自走了一趟萧家大房,很严厉的告诫谭氏和萧明琦,提醒萧明珲,过去的黑历史,还没擦干净的早点擦干净。平日里要是没事,多盯着点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别让她们瞎折腾。
萧明珲得了提点,果然重视起来。
而谭氏同萧明琦则是满腹怨气。虽然不敢指责萧明瑜,但是心里头还是很不满的。谭氏就小声嘀咕了几句,萧明瑜如今身份不同了,果然是看不上他们这些亲戚。这话被萧明珲听到,被萧明珲明着指责了一通。说谭氏想要害死大家,尽管说去。若是想要活命,就闭紧嘴巴,收敛言行。还有萧明琦,想要耍小性子,可以,就在家里耍。别出去丢人现眼,被人逮住把柄,在朝堂上点名道姓的怒斥。萧家大房的脸面都被丢尽了。
萧明琦大哭出声,委屈无比。可惜这只是开始。萧茂林被弹劾,证据确凿,被就地解职,解送进京调查。这对萧家大房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萧茂林在外面纳的小妾,带着人手急匆匆的赶回京城来寻找帮助。谭氏看着小妾那狐媚的样子,气的牙根痒痒,真想一巴掌拍飞这个女人。
小妾哭诉啊,说萧茂林这些年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辛苦。又说萧明瑜都做了皇后了,自家伯父出事,怎么就不知道帮衬帮衬。
结果这话还没说完,萧明珲就先谭氏一步,两巴掌将小妾给拍飞了。竟然敢公然抱怨皇后娘娘,是嫌弃萧家大房死的不够快吗?萧明珲拿出长子的魄力来,让人将这小妾押解下去,关起来。等将来再说。
谭氏心里头痛快,生儿子就是这么用的。要是儿子都不维护老娘的权益,那生儿子有什么用。
萧家大房这边静观事态发展,心里都盼着宫里的萧明瑜,多多少少能够帮上一点忙。但是萧明瑜真的没插手,也不打算插手此事。她不想因为一个萧茂林,同周乾闹矛盾。那样的话,对所有人都没好处。
与此同时,朝中又有新的弹劾,弹劾秦王周启。并且隐晦的提到周启当年同萧明瑜的关系匪浅,反正就是有心朝男女关系上面引导。萧明瑜当年同周启来往,并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只要找到秦王府的旧人,仔细打听一番,就能知道一个大概。而且那些人还打听到,萧家当年之所以能够从中州逃出来,也是因为萧明瑜求了周启。周启看在萧明瑜的份上,这才放了萧家一马。还有司马家等等,总归能同萧明瑜有牵连的,都逃不了。
周乾这才意识到不对了,这不是单纯的弹劾,这是一次对萧明瑜的狙击。得知这个真相,周乾恼羞成怒。这些人不思赈灾这样的大事,竟然整日里都在想着如何针对萧明瑜,简直是欺人太甚。周乾要采取霹雳手段,被韩阁老拦了下来。韩阁老说,此事他来出面,周乾身为帝王,尽量要保持中立的态度。
韩阁老的火力很猛,方法也很得当。就是要将这一池子水给搅浑了。既然要弹劾,那大家都弹劾吧。有问题的官员多了去了,一抓一大把。不是要弹劾中州集团的人吗,那韩阁老就弹劾江南集团的那一帮子人。这帮人也是最会挑事的。一时间,朝堂风云变幻,简直是闪瞎了众人的钛合金狗眼。
本来是一池子清水,被韩阁老这么一搅和,就成了浑水。这时候大部分人都被转移了视线,谁会老盯着一个女人啊。还不如盯着自己的政敌,看自己的政敌倒霉更刺激,更多好处。至少政敌倒了,就可以浑水摸鱼,给自己捞好处。反观,弹劾中州集团那帮人,不仅弄不倒萧皇后,说不定还会惹来一身腥。两相比较,哪个好处多,那简直是一目了然。只要没有失心疯,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阴谋算计萧明瑜的人要吐血,这些没有节操的东西,没有一点立场,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个个都是鼠目寸光。也怪韩阁老人老成精,看透人性,用浑水摸鱼这一招将事情搅乱。如此一来,针对萧明瑜的阴谋,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韩阁老这一手,还间接的帮了萧茂林。原本萧茂林的事情,是引起了朝堂的广泛关注。大家都想知道萧茂林会落到什么地步。毕竟是皇后的亲伯母,这个身份很吸引人眼球。结果韩阁老搅乱形势,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别的地方。一时间关注萧茂林的人少了。关注的人少了,萧家大房就好使力,即便不能减轻萧茂林的罪名,好歹能让萧茂林的日子好过一点,能让三司衙门判罚的时候,能够酌情处理,将无期改为有期,将流放改为监禁。总归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加上周乾也需要给萧明瑜体面,不宜将事情做绝,故此让人私下里传话。最后萧茂林的处置结果出来,丢官去职,革去功名,闭门思过。至于萧明桢,一码归一码,没有受到任何牵连。这个结果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是有人不满足,比如萧茂林本人。从大理寺出来回到家里,洗干净身上的晦气。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萧茂林就忍不住指桑骂槐,说某些人没有良心,富贵发达了就忘了亲人。虽然没有指名道谢,但是在座的人都知道萧茂林说的是萧明瑜和萧明桢两人。尤其是萧明瑜。
萧明珲听不下去,直接站起来,“父亲年老糊涂,分不清是非,看不清形势。儿子却看得分明。为全家性命计,还请父亲慎言,以免全家人都受其牵连。”
萧茂林指着萧明珲,想要张口大骂。此时谭氏又站出来,堵住萧茂林的嘴巴,“我觉着明珲这话说的不错。老爷这十来年都在外面,对京城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如今的京城同先帝在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依我看,老爷还是少说两句,先弄清楚京城的情况再说话吧。还有,衙门说了,老爷需要闭门思过,没说期限多久。估计三五年之内,老爷都不要想着出门。反正几个姨娘都在,老爷要是孤独寂寞了,就找姨娘们喝酒吧。对了,老爷放心,妾身一定会将酒水管够,不会让老爷连喝酒都喝不痛快的。”
1...261262263264265...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