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侯府嫡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鱼饵





侯府嫡女 268 乱象
青鸾虽然因为坠崖受了点伤,不过因为有慕容玉桡这个怪物在,这点子的伤也不算什么。与白訾和郑老汇合后,一行人直接赶往了石头城。 不过中间白訾将红叶山庄的势力都集齐了,直捣西风寨的老巢,慕容玉桡亲手擒获了西风寨的当家,一颗药丸下去,便问出了这花钱买凶的主,果然是那上京的秦家。 “小丫头,要不然大师兄回去将那胖女人给杀了如何?”慕容玉桡挑了挑眉头,他到是没有想到当初那个肉团一样的小女孩竟然还是上京秦家的人,只不过这心肠恶毒了点。 青鸾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我们在石头城安顿好之后再说吧。” 如今西北的局势紧张,上官绝甚至只身深入北戎,这个时候压根就分不成人手去管上京的情况。 只不过青鸾也料想不到,西北这边一触即发之时,上京已然有了乱像。 九月的时候,皇帝竟然在早朝的时候晕了过去,顿时满朝哗然。 之后更是集齐了所有太医院的太医诊治,好不容易救醒了皇上,但是皇帝的身子不好已经是瞒不下去了。皇帝除了皇后肚子里那七月大并不知道男女的孩子外并没有儿子,一时储君之位成为朝堂上争吵议论的话题。 有人建议让魏王世子重新回京,也有人建议等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再论,便是皇帝的身体再不好,几个月时间总是能撑下去的。如此的情况,大夏朝的朝局又如何能稳,更何况西北和西南两边的边境还在交战,一时之间大夏朝竟处于一种内忧外患齐重的情况。 到了后头,皇帝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抬出了秦亲王代理朝政,这才暂时稳住了喧嚣的朝廷。 坤宁宫,蒋后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怀孕将近八个月,马上就要瓜熟蒂落了。 因为皇帝的身体不适,这一段时间也没有功夫来坤宁宫,而对于太后来说,唯一的儿子成了那个样子更是无心管理后宫,也就蒋后强撑着身子打理着后宫。 这一日鲁国公夫人往宫里头递了牌子,蒋后自是早早的派了宫人在宫门口迎接。 这边鲁国公夫人同蒋瑶一起坐了马车赶过来,虽说太医说皇帝的身子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对于蒋家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是关键时刻了,魏王世子虎视眈眈,而远在罗城的端王在听闻上京的情况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各方势力都在谋划那一个位置,如果他们蒋家不在这个取得先机,那么先头安排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而如果这个时候皇帝去世,他们蒋家也将成为朝廷更替的炮灰。 鲁国公夫人和蒋瑶进到坤宁宫后,蒋后便摈退了左右,密谈了一个时辰后,留下蒋瑶在后宫协助蒋后,鲁国公夫人一人出宫。 不过三天,皇后因为不慎摔了一跤竟然提前发动了起来。 一时之间整个皇宫都惊动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又再一次晕过去了,如今他唯一的希望便是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如果这个孩子再有什么意外的话,他好不容易坐下的江山就必须拱手让人,他又如何肯甘心。 太后这么才往坤宁宫赶,那么又听闻皇帝受刺激晕过去了,一时之间恨不得分成了两个,最后咬咬牙让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嬷嬷去了坤宁宫,自己则急急的赶往皇帝的寝宫照顾晕过去的皇帝。 从白天到黑夜,在疼了一天一夜之后,皇后终于早产生出了一个男孩,瘦瘦弱弱的,便是哭声也像是猫叫似的没有多大的力道,但是就是这个提早来世的皇子成为了朝堂上争夺皇位的另一方势力,甫一出生便注定了他的未来由不得他自己。 皇帝醒过来后听闻皇后为他添了一位皇子,大喜,赐名为昭,昭字晨曦也,有引导日光的意思,也体现了上官睿对这孩子的期盼和希望。 皇帝的寝殿里透着一股子浓浓的药味,太后原本丰腴的脸在这些日子消瘦了一大圈,龙床上坐着的是她唯一的儿子,她甚至不知道这个儿子的身子竟已经颓败成这个样子了,比她这个花甲之年的老婆子还不如。 “母后,您别这个样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上官睿的脸色显得蜡黄蜡黄的,一看便是病的不轻。 太后拿着帕子拭了拭眼角,道:“睿儿,你才四十三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太医说只要好好治疗,你的身体一定会没事的。” 这很明显就是安慰的话语,上官睿不由得扯出了一抹苦笑,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当初为了登上这个皇位,勺儿耗尽了心血,他自然亦是殚精竭力,只是他的身子底子比夏芍好,所以夏芍连他登基都没有看到便去世了,而他亦是看着外强中干。 这几年,太医不断的在为他调养身子,可是他要撑起的是一个国家,每日了思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再名贵的药材也调理不好这身体,而太子的去世更是成了压垮他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当然不想就这么死了,他的儿子才刚刚出生,可是就算他是天子又怎么样,他也争不过这老天爷。 “皇上,该喝药了。”汪公公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药走了过来。 上官睿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便接过那碗药,一口气喝干了。 太后见此,心里头越发的难受了,外头虽然传闻皇帝因为皇子的出生身体好了许多,可是这个中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只有他们几个明白。就拿皇帝现在这碗药来说,虽然能够让他的精神好一点,那是这些精神完全靠药物强撑出来的,从医道上来说,这药只能加速身体机能的衰败。 皇帝许是喝的太急了,一不小心岔了气,忍不住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太后看到这个样子又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一面替皇帝顺着气,一面却是叹着气。 上官睿好不容易缓过了起来,拍着太后的手道:“母后,如今这个情况,朕恐怕是等不到昭儿成年了。” “皇帝说什么胡话。”太后哪里乐意听这些丧气话。 “好好好,朕不说。”皇帝知道太后心疼他,也不愿意再往太后心里头的插刀子了,可是他的身体是他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如今他是有了儿子,可是昭儿才出生,他不得不为了江山谋划,他必须让自己的儿子坐稳这个江山。 “皇帝,哀家知道你们父子其实一直都是忌惮秦亲王的,但是这么多年来秦亲王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镇守西北,他若是真的对这江山有什么想法,当初便也轮不到你坐这个位子,哀家就希望你的心能放宽点,好好的养好了身子,哀家希望你能看着昭儿长大啊。”皇帝如今用着虎狼之药强撑着身体,无非便是想凭着自己最后的力量送儿子坐上皇位,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儿子扫清障碍,可是这些虎狼之药却加速皇帝的死亡,太后又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落到这个境地呢。 皇帝听到太后的话,神情有些勉强,他一旦倒下后,这能够仰仗的也就只有这位皇叔了,还有蒋家,蒋家能够扶持着昭儿,可是等将来蒋家又如何愿意还政于昭儿,如今他要做的便是让秦亲王府和蒋家成为扶持昭儿的肱骨,但这两家却必须相互肘制。 “母后,您说的是,皇叔毕竟是姓上官的,来人呢,替朕宣秦亲王进宫。”上官睿扬高了声音,许是用了药的缘故,他的精神比刚才好了许多。 上官淼来的很快,皇帝的身子是个什么情况他也是知情者之一,据太医的意思,便是用那些虎狼之药撑着,也活不过一年,而这一年里要将一个一周岁的娃娃推上皇位而使朝堂不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后。”老王爷弯身行礼。 太后亲自上前扶起了老王爷道:“皇弟,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太后在先皇时期并不是皇后,但对于老王爷来说也是皇嫂,因而老王爷对太后一向都很客气。 “来人呢,给皇叔赐座。”皇帝对着身边的宫人吩咐了一声。 老王爷在太后的下首坐了下来,皇帝不能上朝的那几天,都是他替皇帝处理朝政,而皇子出生后,皇帝靠着虎狼之药支撑着重新上了朝,可是老王爷知道皇帝的身子早已经成为了一副空壳子,如今这个时候他要考虑的是如何平衡朝堂,如何让皇子坐稳皇位, 老王爷想到那早产的皇子,心头便很是沉重,对于皇帝来说那个人是他的儿子,可是对于他来说,这么一个身子羸弱的婴孩实在不适合登上皇位,如果可以他更倾向于魏王世子,毕竟魏王世子多年来一直是被当成国之储君培养的,而一个成年的在百姓当中有魏王能力不俗的皇位继承者远远比一个什么都不懂还随时可能夭折的婴孩靠谱的多,但是显然皇帝并不这么想,要不然他也不会拼着自己的命都要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




侯府嫡女 269 石头城
大殿了很是安静,皇帝原是半靠在床榻上的,太后就坐在床榻边的椅子上,在往下便是老王爷,屋子里里只留了一个汪公公贴身伺候。 皇帝朝着汪公公使了个眼色,汪公公赶紧上前扶起了他。 太后惊道:“皇帝,你这是要干什么,好歹顾念着自己的身体啊。”太后一面说着话,一面上前扶住了上官睿。 皇帝和太后都站了起来,老王爷自然不好再坐,也赶紧站了起来。 皇帝拍了拍太后的手示意他没事,一步步的走到老王爷的跟前,他的神情很是复杂,似是后悔又似是愧疚,伸出双手紧紧的抓住老王爷,就好像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一般:“皇叔,朕错了,朕请你原谅。” 皇帝的话一出口,太后的眼泪就出来了,作为皇帝她的睿儿完全压上了骄傲,老天为何要那么残忍的,她宁可用自己的健康去换睿儿的健康,这样他至少不用为了江山赌上了性命。 当然这个时候太后是不会想着那手握皇权指点江山时的意气风发,更不会想着当初多少姓上官的为了那个位子赌上了自己的性命。 “皇上言重了。”老王爷虽说是长辈,却也是臣子,皇帝这么郑重其事的,他若是没有心安理得的受了必定会被人诟病的。 “皇叔,朕的身子怕是看不到昭儿成年了,他是朕唯一的儿子,又是皇后所出,为嫡为长,这皇位合该是他的,只是我这个做父皇的没用,不能将这个江山好好的交到他的手上,皇叔,朕希望您能不计前嫌,看在皇祖父的份上,看在同是上官的份上,好好辅佐昭儿。”皇帝这话倒有几分托孤的意味了,他的双手用力的抓着老王爷的胳膊,似乎怕他不答应,就这么巴巴的望着他,神色激动而又迫切。 老王爷不由得叹了一声,听到太后跟着帮腔道:“皇弟,哀家知你心中是有大夏的,要不然也不会镇守西北多年,如今北戎虎视眈眈,南疆又不稳,这个时候我们大夏内部实在不宜出现争斗,昭儿虽是年幼,但哀家相信有皇弟和一班大臣在,定能让大夏稳定安荣的。” 老王爷没有说话,皇帝脸上的笑容看着有些惨淡,“皇叔,难道真要我跪下求你您吗?”这一次上官睿没用“朕”自称,作为大夏的皇帝他不能给一个臣子下跪,但是作为一个担心幼子的父亲他可以为了儿子给自己的长辈下跪。 皇帝一面说着话,膝盖却已经弯了下来,不过最后却被老王爷一把给截住了,皇帝的身体虚弱,老王爷稍稍用了点力气,他便没发继续了。 一边的汪公公看到皇帝这个样子,哪里还敢站着,噗通一下便跪倒在了地上,而太后亦是泪眼婆娑的望着老王爷,老王爷长叹了一声,扶着上官睿坐下了,道:“皇上不必如此,匡扶社稷是臣该做的,臣会惊心辅佐皇子的。” 这一句话便重逾千斤,上官睿知道老王爷素来都是一诺千金的,只要他承诺了那便会尽力辅佐昭儿的。 次日的早朝上,皇帝颁布了两道旨意,第一道便是封秦亲王为摄政王,协助皇帝打理政务,另一道封鲁国公等以蒋家为首的四位老臣为辅政大臣。 这两道旨意一出,昭示着大夏进入摄政王和辅政大臣互为肘制的时代。 ********************************************************* 大抵是因为上官绝事先交代过上官沥了,青鸾等人到达石头城的时候,上官沥便已经在城门口等候了。 “嫂子一路上辛苦了。”上官沥的神情依旧恭敬,好似还不知道上京发生的一切,严格说来现在的青鸾已经不是他的大嫂了,要知道上京的卫青鸾已经病死了。 青鸾扯出一抹笑,上官沥也不多话,直接将青鸾迎进了城,住的是一处三进的宅子,宅子是半旧的,自是比不得上京的住所,不过 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房子并不大,人员的配备也很简单,守门的是一个跛脚的四十多岁的汉子,厨房里总共两个婆子,外加四个丫鬟。 上官沥的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嫂子,这屋子是简陋了点,但是如今石头城情况也只能配成这个样子了。” 青鸾也不是娇气的,西北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她也很清楚,连忙道:“二弟客气了,这样便很好了,不知道二弟如今是住在哪里的?” 上官绝让她在石头城等候,那便是对上官沥表现出了全然的信任,青鸾自是随着上官绝的意思将上官沥当成自己人。 上官沥一身铠甲,人高马大的,面对青鸾的关心到是显得有些腼腆,毕竟自己虽然称呼青鸾一声大嫂,可是她的实际年纪却比他要小上很多。 “我是住在军营里的。”上官沥摸了摸头道。他和上官绝都是只身来到西北的,虽说他和上官绝是秦亲王的孙子,但是在这军营里更是用实力说话的地方,而上官绝在上京的名头也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西北,更多的将领对于上官绝这个所谓的继承人是不服气的。 因而一开始的时候,处处都是刁难,可是他没有想到骄傲如哥哥都一一的忍了下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便用自己非凡的人格魅力以及出色的能力赢得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改观和尊敬,当然这当中并不包括如今西北军的元帅陈述。 陈述作为皇帝的心腹也明白皇帝其实并不想再将西北的军权交给秦亲王府了,因而一个命令便将他们两个遣到了石头城。 石头城是对上北戎的第一道防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城的两边都是陡峭的连飞鸟都无法停驻的石壁,北戎若是想要南下,首先就得破了石头城。 石头城的守军共计两万,北戎十万大军压阵,陈述给的命令是死守,上官绝这才决定从内部策反,他将石头城的守卫工作交给上官沥,自己则潜伏到了北戎,闻人猛来势汹汹,恐怕也只有皇廷大汗的位置才能阻止他的脚步。 上官绝去了北戎后,上官沥便一直都住在军营,同全石头城的守军一起同吃同住,他也不是受不得苦的娇少爷,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却让他觉得很是充实,他已经领着守军挡下了北戎三波的进攻,也算是证明了自己作为秦亲王的孙子的能力。 “那二弟一切要小心,今日就不留你吃饭了,但改日收拾好之后再请二弟吃饭。”青鸾道。 上官沥点了点头道:“嫂子只管忙自己的,我这就走了。”说着一跃上了马,朝着青鸾等人点了点头,便飞驰而去。 石头城其实还是有百姓的,只有个别经济条件允许或者有其他地方去的百姓逃离了,大多数的百姓依旧选择留守在这里,他们都是这块土地土生土长的人。 便是城里的孩子也知道戎人之祸,这里的百姓远比青鸾想象当中的坚强勇敢,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加入到军队,妇人孩子也都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红叶山庄的人,青鸾只留下了白昼和郑老,其他人都由着白訾领着去找上官沥安排了。慕容玉桡在送她进城后便去北戎了,青鸾不知道他会用什么方法混进去,但是她相信有大师兄在,上官绝的安全系数要高上很多。 这片土地虽然处处透着危机,可也处处透着勃勃的生机。 安顿下来的第二日,便有人上门拜访,来的是石头城副将的夫人,一个看上去很是爽利的中年妇人。 “这西北比不得上京,妹子可还习惯这里的生活?”那副将姓全,青鸾本是称呼她一声全夫人却被她摆了摆手道,“我不过是个粗人,这夫人听着也是怪怪的,我比你大上几岁,你便称呼我一声全大嫂便是了。” 不过交谈了片刻,青鸾立即便喜欢上了这位全大嫂的性子,正好她到了这石头城所有一切都是不清楚的,有着全大嫂的帮带自己也能迅速的融入这里的生活。 果然她才提出这个请求,全大嫂便拍着胸脯满口应下了,她领着青鸾在附近晃了一圈,这一条街上住着的几乎都是军营里的军官,大抵是民风的关系,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性子爽直痛快的,因为又有全大嫂带着,青鸾很快便跟她们打成了一片。 青鸾来到石头城的第七天,北戎人又一次发动了攻势。 沉沉的战鼓敲了起来,那厮杀的声音就好像在耳边一样,青鸾第一次感觉到战争离自己是那样的近,不过她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感慨,因为城里的人力缺乏,全大嫂等军嫂自发组织的伤兵救援队,就在他们所在的这条街的最前面,有一个小广场,搭建着各式的帐篷,一旦打起仗来,便有源源不断的伤兵从前头抬下来,而这些伤兵就必须由她们照料。




侯府嫡女 270 战事
青鸾并非第一次来这地方,在青鸾到石头城之前,戎人便已经好几次攻城了,那帐篷里住着许多之前受伤的士兵,断手断脚的都有。青鸾第一次过来的时候硬是忍下了那种翻腾的恶心感。 那个时候全大嫂便拍着她的肩膀说道:“只要多来几次便习惯了。” 青鸾并不想凸显自己的不一样,因而之后的几天她都咬着牙坚持过来,吐着吐着那些血腥的画面也就不再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就在青鸾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时候,战争的残酷又再一次冲击了她的承受能力。 当那些担架抬着进来的时候,触目的都是红色,入耳的都是痛苦的申银,还有腹部受伤的士兵脱出来的肠子,这些人根本就活不下来了,但是却又不能迅速的死去,只能这么慢慢的承受着濒死的折磨。 全大嫂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动作利落的指挥着众人,大夫和药物都是有限的,这些注定要死的人根本就得不到妥善的救治,从战场上抬下来便算完了。 青鸾的脸色很白,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沉沉的喘不过气来。 白昼站在青鸾的身后,便向前一步道:“都是这么过来的,那些伤药很有限,也不会浪费在他们的身上。” 青鸾难受的别开了头,这些人都很年轻,他们都是有家人的,他们为了保卫大夏而战,可是到了最后却只能被丢在一旁默默的等死。这一刻的青鸾觉得自己很没有用,这种事情她根本就没有资格说话,她用里的咬了咬唇,努力的不让自己去看这一边,而跟着全大嫂一起开始救治伤员。 战鼓声依旧持续着,那些震天的厮杀还在继续,从白天到黑夜,源源不断的伤员从前头被抬了回来,有些轻伤的,草草包扎一下又再次顶了上去。 全大嫂的脸色有些难看,环视了一下情况,才走到青鸾的身边。 青鸾正蹲在一炉子跟前熬药,身上亦满身都是血污。其实全大嫂还挺佩服这上京来的小姑娘的,听自家那口子说还是侯府娇养的嫡女,想想这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姑娘如何见过这种场面。 便是她有的时候也会因为见多血腥而夜里头做噩梦,这小姑娘所有忍受的怕是更多吧。 一开始她是听了自家相公吩咐特异照料这小姑娘的,可是到了后头自己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小姑娘,她同那些动不动就悲春伤秋的闺秀不同,即便遭遇了这种骤变,即便要面对自己从未面对过的东西,她都没有一句抱怨。 全大嫂很清楚第一次给伤员换药的时候,青鸾还偷偷的跑出去吐了一场,可是吐过之后,她依旧带着安慰的笑容重新回来了。 “妹子啊,这里先交给她们吧,这都一整天了还没好好吃顿饭,也没有好好歇口气,咱们先回去休整一下吧。”全大嫂拉了拉青鸾道。 青鸾听了这话也不矫情,跟着站了起来。实在是这一整天下来骨头都要散架了,如果再不休息休息,她怕是也要撑不住了。 因为这边实在是缺人手,青鸾便将家里的几个丫鬟都弄了过来,只留了两个婆子和郑老一起看房子,青鸾到家的时候,婆子已经做好了饭,青鸾邀着全大嫂一起。 全大嫂的男人和儿子都是石头城的守军,这个时候也没有空回家吃饭,全大嫂一个人吃饭也冷清,便跟着青鸾一起。 四菜一汤都是分量足足的,青鸾分了一部分给丫鬟和婆子,又请了郑老上桌,加上白昼一起,倒也凑齐了一张小方桌。 从广场回来后全大嫂便有些心不在焉的,青鸾以为她担心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便也不多话,只照料着她让她多吃点,才夹了一筷子的菜到全大嫂的碗里,她却突然抬起了头。 青鸾被她吓了一大跳,连忙问道:“全大嫂,你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全大嫂连声说道。 虽然她否认,可是青鸾却觉得全大嫂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同一开始那指挥若定的模样判若两人。 全大嫂也察觉到了青鸾的目光,低下头扒拉了两口米饭,大抵是她的性子本就不善于隐藏什么事,有啪的一下子放下了碗筷,然后面色沉沉的说道:“我总觉得这次的攻城跟前几次不太一样。” 目前守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城外又是个什么情况,她们在里头的并不知晓,不过从那些被抬下来的伤员也可以看出来,外头的战役是分外的惨烈。 “大嫂,您好好说说,我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青鸾一听这话,脸色也凝重了起来,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郑老和白昼对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担忧。 自上一次收到庄主的信息后便一直都没有什么消息从北戎那边传过来,他们知道庄主这一次混进北戎便是想从内部打入,分化了闻人猛和他的弟弟,让他的后院起火,连带着也就没有多余的功夫攻打大夏了。 按着庄主的意思,他的最后行动便是这一两天了,如果成功的话,能够成功的让闻人猛退兵,可是这一会戎人却突然发动了猛烈的攻势,石头城虽说易守难攻,但是这人员实在是太过悬殊了,若是那边庄主还未成功,他们就攻破了石头城,这可该怎么办。 “这都已经打了一整天了,还没有鸣金收兵,我这心里头都有些不安了。”全大嫂忧心忡忡的说道,如果说战争一开始她还能抱乐观的心态,那么当入夜后那依旧不停歇的战鼓和厮杀声让全大嫂的心都揪了起来,戎人围城的这些天都还没有一次攻城的时间是持续这么久的,连带的这一次的伤员也特别的多。 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要求增援,这两万人便是耗车轮战也是耗不起的啊。 青鸾听到全大嫂的话也沉默了下来,其实这西北的守军远远不止两万,只是这调兵遣将的虎符在陈述的手里,派不派兵增援便是他说了算。 他们这一边在想着这个问题,三十里开外的元城西北驻军地亦是吵成了一团。 陈述可是说是上官睿最为信任的心腹,当初上官睿还是皇子的时候,他便是上官睿这一方的人,即便是那个时候上官睿在夺嫡的多方势力上并不占优势,陈述都始终坚定不移的支持着上官睿。 他的这一份忠心自是让上官睿万分的感动,等到上官睿登上了皇位的时候,陈述亦从一个小小的四品武将成了二品的大将军。然西北有老王爷上官淼,西南有岭南刑家在,陈述这位大将军空有名头,得不到带军的机会。 一个没有兵的将军在上京也不过是一只被拔了牙齿的毒蛇而已,空有一个名头,这让陈述很有怀才不遇的感觉。那个时候他便很想去西北,就算是在老王爷的手下当一个小将也是好的。 他跟皇上说了这一个想法,皇上也同意了,然而过了几天皇上又告诉他老王爷不同意,这让陈述郁闷非常。 后来上官淼不知道是不是年纪真的大了,竟然主动交还了兵权,陈述是上官睿手下的第一人,上官睿并将他派到了西北,同时告诉他这西北军是大夏朝的兵,并不信秦,让他必须要好好的把握机会,要让西北军只认皇帝一人。 陈述直接将皇帝的意思理解为,皇帝其实对于西北军一直都掌握在秦亲王府的手里是不满的,他到了西北后很是整顿了一番那几个长期驻扎在西北,眼里只有秦亲王的老将,同时又往里头插了一些自己人。 当然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很多的阻力,索性他有皇权在手,虎符也在他的手里,那些个将领便是心里头不服也不好对着干,这还多得谢谢秦亲王立下的规矩,只认虎符不认将领,以及绝对服从的精神。 陈述以为老王爷能够镇守西北这么多年,秦家军的威名远播,就算换了将领,这兵还是同样的兵,就算换了元帅也一样能守住这西北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戎人里头出了一个闻人猛,之前闻人猛是将精力都放在了内部加上后头的休养生息根本就没有空大规模的进攻大夏,而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陈述接手西北后,便接连打了好几场败仗,刚愎自用的陈述也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而是那些将领那些兵不服他,所以没有尽力。当上官绝和上官沥来的时候,陈述的心里头又是着急又是气愤。 秦亲王府若是当真不贪恋兵权的话就不该再继续派人过来,如今这西北军的元帅都已经不是秦亲王府的人了,上官淼竟然将自己的两个孙子都送了过来,这算是什么意思,是明着跟他诤兵权吗。 想着上官绝在上京那些一塌糊涂的名声,陈述那是从没有收起过自己的轻视,将他们兄弟二人派到石头城也是为了让他们知难而退。 ps:明天多更点吧,我也不承诺更多少,反正比3000多。
1...109110111112113...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