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变天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不消说这一次队列行走,沈从云的卫队赢了,不过李鸿章脸上还是笑了笑道:“不错,不错,走的都不错,算打个平手吧。今天就到这吧!子归以为如何啊?”
沈从云笑着给李鸿章拱手道:“中堂您说了算。”
叶志超在沈从云的卫队举枪正步走的时候,脸色就已经很难看了,洋洋得意的样子全没了,现在李鸿章给了他一个下台阶,偏偏这家伙不服输,想找回面子来。
“等一等!”叶志超冲上前来,冲着李鸿章一拱手道:“中堂,标下还想比下去。”
李鸿章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微微的怒道:“曙青!”
“标下有绝对的信心取胜!”叶志超现在只想着李鸿章答应继续比试,口不择言了。
李鸿章看看沈从云,沈从云笑道:“既然叶提督要比,那就继续好了。”
这时候,沈从云也有点想法了,多少要让李鸿章看清楚一个现实,他倚为长城的淮军,如今别说和列强的军队想必了,就算比沈从云的新军也不是对手,要让李鸿章认识到差距而有所动作,就要让叶志超输的心服口服。
接下来比射击,分站、蹲、卧三种姿势。
比试双方来到靶场上,叶志超这一次重现挑选了十三人,都是军中枪法最好的。照规矩,还是叶志超这边先来,十三人每人打十五枪,用的都是毛瑟m1888。
应该说叶志超挑选出来的人枪法都很准,不过射击的时候,你一枪我一枪的,显得很不整齐,都在仔细瞄准了。十五枪打完,成绩不错,平均都在8环以上。
轮到沈从云的卫队上场了,李小三并没有参与射击,而是挥舞着指挥刀高喊:“列队!”
卫兵们快速的在靶场上列队完毕,李小三举起指挥刀高喊:“站立射击,五发速射!”
一阵硝烟之后,五发子弹几乎是同时打完,接着卫队整齐的收枪,李小三又大喊:“换弹夹,蹲下五发速射!”
整齐的换掉弹夹,整齐的蹲下,整齐的举枪,整齐的射击!沈从云的卫队完成了站、蹲、卧三种姿势的射击后,整齐的站起重新列队完毕。
报靶的成绩上来了,平均成绩是9环!最关键的是,整个卫队在射击的过程中,射速快,整齐,真正的实现了密集射击的目的。
也就是说,沈从云的新军,比起铭军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这一下叶志超的脸色几乎黑的像锅底了。叶志超其实输的一点都不冤枉,沈从云的新军每周都会有一次实弹射击的机会,一年下来每人打靶的次数都在五十次,准度完全是用子弹堆出来的。哪像叶志超的铭军,当官的都惦记着在子弹上做手脚捞银子,一年下来上报的打靶次数,绝大多数都是假的,真正的打靶次数,铭军比起新军,一年的次数不过是新军一个月的次数而已。
这一次李鸿章脸色阴沉着,只是轻轻的说道:“继续。”
最后一项比刺杀格斗,当然是不能用真枪了,每人一把木头枪,前面绑了个石灰袋子。有心捞回一点面子的叶志超,选出来的十三人,全是力量型的高高大大的。看见双方的外形对比,叶志超也觉得这一次该赢了。
可是,双方一动手,完全出乎了所有人预料之外。
新军方面在格斗的时候,三人一组,相互保护,李小三则在中间调度,那边有危险就上那边支援。单对单的较量,新军自然是落在了下风,可是新军有组织的配合,完全弥补了身材的劣势。反观铭军这边,完全是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按规定胸前中枪就判死亡离场,结果大出众人的预料,最后一个铭军离场的时候,还有三个新军站在场上。
叶志超输的很彻底,脸上无比羞愤的往沈从云面前一站,弯腰拱手道:“沈大人高出一筹,叶志超输了。”
李鸿章站起身来,冷笑着看着叶志超道:“丢人现眼!”说着回头对沈从云笑道:“走,子归,不要和这个废物一般见识。”
场面多少有点不欢而散的味道了,罪魁祸首叶志超羞愧难当的站在原地,等李鸿章和沈从云走远了,恼羞成怒的朝一干选出来比试的士兵们怒吼:“我操你们八辈祖宗,把老子的连都给丢光了,每人扣一个月的饷银。”
“子归,练兵有方啊。”回到总督衙门,李鸿章的书房内只剩下沈从云和盛宣怀等几个幕僚的时候,李鸿章终于开口夸奖沈从云了。
“中堂有所不知啊。新军在越南成军以来,法国人一天都没消停过,策动大小叛乱数十次。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军胜在成军以来,不停的要应付各种事变。反观铭军,自中法之战以来,安乐久矣。”沈从云不说叶志超练兵不行,这让李鸿章的脸色微微的好看一些。沈从云趁机又道:“中堂,标下心内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北洋乃京师防御之中间,懈怠日久,日后一旦生变,恐难有一战之力。今观东瀛,自维新以来,竭力武备,数次于朝鲜挑衅生事,从云恐难免一战啊。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展武备,一旦开战,北洋首当其冲,倒是从云担心,各省督抚难免作壁上观。”沈从云这话说的有点重了,不过为了日后淮军不至于败的太惨,便宜了小日本,沈从云还是冒着李鸿章发怒的危险说了。
沈从云这一瓢冷水,浇的李鸿章心头一阵烦躁,冷冷的扫了一眼沈从云道:“子归旅途劳顿,回去休息吧。”
沈从云还想再说,李鸿章端起茶杯道:“喝茶!”





变天 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还是慈禧说了算
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还是慈禧说了算
“糊涂!”盛宣怀等沈从云出了总督衙门,拉着沈从云到边上就是这么一句。
“兄长此言何解?”沈从云做疑惑状,心里还是和感激郑观应的提醒,其实沈从云自己也明白,说了那么一通,目的还是让李鸿章看到淮军和当今强兵的差距罢了。
“这一场比试,就不应该。中堂大人身边,可没少有人上你的眼药你,你怎么一点都不明白?”盛宣怀说着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沈从云呵呵一笑道:“兄长多虑了,小弟对中堂之心,天地可鉴,中堂胸襟博大,定不疑我。”
盛宣怀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沈从云刚刚离开,叶志超就低着脑袋进了李鸿章的书房。
“中堂,标下……。”叶志超话还没说完,李鸿章已经抓起茶杯,狠狠的砸在地上,然后冷笑着看着叶志超道:“曙青,你很好啊。”
“标下惭愧,让中堂丢脸了。”叶志超这时候可不敢辩解,连忙表示是自己的错。
“铭军自成军以来,老夫投进去多少银子?你就给我带出这样的队伍来?你这个丢人现眼的王八蛋,气死老夫了。”李鸿章开始骂人了,叶志超却是大大的放心了,李鸿章骂某个人,其实是把他当成亲信对待了。
“中堂,标下以为沈从云此次比试,乃有备而来,其用意……。”叶志超壮胆给沈从云上眼药,李鸿章听了气的抬起脚来,狠狠的踹了叶志超一下,叶志超一省提督,站在那动都不敢动一下,生生的受了这一脚。
“放你娘的屁。当老夫是瞎子么?你小子心里不服气人家,准备了很久了吧?沈从云要是对老夫有二心,就可能当着老夫的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话。论见识,你比沈从云差远了,哼哼,就你还想给人家上眼药。”李鸿章骂完之后,脸上倒是好看了一些。
叶志超碰了个钉子,不敢再说话,站在一边等着李鸿章训示。
“曙青,这一次你算是长了见识了吧?我可告诉你,沈从云的新军,所有训练都是由德国军官和法国雇佣兵带着练的。新军常年要对付法国人在越南搞的手脚,比你的部下强一点是正常的,别心里过不去。今后加把劲,把队伍给我带好了。沈从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下去吧。”
叶志超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低声道:“中堂,沈从云此人,志不小也。不可不防啊。”
李鸿章看了叶志超一眼道:“带好你的兵,少给老夫丢脸,下去。”
叶志超灰溜溜的走了,李鸿章看着叶志超的背影,非但不怒,反而朝着一直在边上没怎么说话的张佩伦和杨士镶微微一笑,两人同样是回以心领神会的一笑。
盛宣怀送沈从云回到在天津的宅子门外,便笑着看了看从马车上下来的阮孝贞道:“怎么没听你说起娶妻了?”
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道:“小妾而已,跟在身边招呼伺候的。”
盛宣怀露出男人之间才会有的笑容,指了指屋子里面道:“小妾好,小妾好,一路辛苦,早点休息,为兄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不进去坐坐?”
“不了,记住为兄的话,凡事忍让三分。”
盛宣怀说着笑呵呵的走了,沈从云有点摸不着头脑,总觉得盛宣怀的笑容里藏着点什么。大门是关着的,不等沈从云说话,李小三已经上前敲门了。
大门打开,里头露出看门老头的满是皱纹的脸,看见沈从云在后面带着笑容往里走,老头楞了一下,随即忙不迭的喊道:“老爷回来了。”
沈从云实在不明白,这老头不给自己请安,反倒是先喊了起来,搞什么搞。沈从云也懒得跟他生气,看这老头这岁数,也没几年可活的了,说话声音都含糊了。
盛小七倒是很不客气的骂道:“你个死老丁头,老爷回来了也不知道请安,不想干了你。”
沈从云摆摆手,示意盛小七作罢,老头有点耳背,还真的没听见盛小七在骂他。
“小的去请姨奶奶进来。”盛小七笑着回去招呼阮孝贞进门,沈从云摆摆手径自往里走,这屋子空了不少年数了,早知道卖了换银子花算了,穷啊!别人穿越都是天上掉银子,自己穿越要辛苦去赚,人比人,起死人。
转过院子中间的石屏风,沈从云看见院子里面站着的两个年轻女子时,不由的停下了脚步。在院子里并排站着,齐齐给沈从云道了个万福,齐声道:“给老爷请安了。”两个女子不是青弦和玉瓶是谁?
这两位被闲置的有年数了,盛宣怀多次说让人给送到越南去,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给耽搁了。如今再见,青弦和玉瓶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当年的青涩,依旧各自梳着一条大辫子,还是姑娘家的身子。
沈从云想起当初的诺言来,不由心中生愧,疾步上前扶起两人道:“这些年,苦了你们了。”
“只要老爷心里有我们,就不苦。”青弦说着眼泪就下来了,玉瓶赶紧的拉开青弦道:“这妮子,大清早的还说今天喜鹊叫的欢实,要有喜事上门。这不老爷回来了,不是天大的喜事么?哭什么哭呢?”说话间,玉瓶也忍不住眼睛一红,鼻子一酸,赶紧扭头揉了揉眼睛。
“姨奶奶,往里面走,当心!”盛小七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来的时候,青弦和玉瓶同时瞪着眼睛看着屏风处,等看见阮孝贞领着两个丫鬟进来时,不由的脸色都微微的一变。
沈从云看看要坏事,连忙上前一左一右的搂着两人道:“这位阮姨娘,比你们进门晚,在越南多亏了她照料。”
这一句话算是定性了,两人脸色微微的好转,阮孝贞也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自打跟了沈从云,就没指望沈从云从一而终。眼见着沈从云搂着这两位,阮孝贞不敢拿大,连忙上前微微万福道:“孝贞给两位姐姐请安了,两位姐姐万福。”
“妹妹万福!”青弦和玉瓶赶紧回了一个万福,总算是没有出现剑拔弩张的一幕,沈从云递给阮孝贞一个眼神表示夸奖,阮孝贞颇为幽怨的低下了头。
沈从云笑了笑道:“小七,回头忙完了走一趟盛府,请兄长代为张罗一番,本老爷要办喜事。”
盛小七虽然是长期跟着沈从云身边的管家,可是和青弦玉瓶是旧识,都是盛府里出来的,连忙上前客气的给青弦和玉瓶打了个千,笑嘻嘻的说道:“恭喜两位姨娘!”
不消说,这两位也没有做正妻的资格,这一点盛小七心里非常的清楚。就冲沈从云没事手里玩把着那枚玉扳指,还有一直随身带着的香囊,盛小七就知道沈从云心里正妻的人选是谁了。阮孝贞还是越南公主的,不也就是一个妾室么?更别说眼前这两位的出身了。
青弦和玉瓶没料到沈从云这么干脆,回来就把事情定下了,按说两人年纪都不小了,25、6岁在这年月,孩子都是满地跑的了。眼见沈从云身边虽然跟着一个,但是没带着孩子,两人心里不由的同时暗自庆幸有盼头了,真的能生一个儿子,母凭子贵今后就算有依靠了。
沈从云要办喜事,沈府一下就忙碌开了。盛宣怀得知沈从云的决定后,甚是满意的笑着打赏了盛小七银子十两,连夜就派人找算命的选日子。到时候提前一天两顶轿子把人接回盛府,这里就是娘家了。
虽然只是做妾,青弦和玉瓶也上了岁数,不过嫁给沈从云这么一个封疆大吏,盛府上下也都觉得有光,更别提沈从云是决定要摆酒请客的,这和那种一顶轿子抬回去,然后直接洞房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黄道吉日很快定下来了,十一月初三是好日子,正好现在是十月初三,一个月的时间沈从云也从北京回来了,估计朝廷在职务上也能定了下来,这就算双喜临门了。
沈从云这一夜独自睡的书房,这不青弦和玉瓶还没正式过门么?阮孝贞那里倒是可以去,不过沈从云不想让青弦和玉瓶心里不痛快就是了,反正休息一夜,明天再去拜访一下李鸿章、盛宣怀,后天就上路进京。
两日后,把阮孝贞放在天津,沈从云继续上路。
沈从云刚到天津的那会,北京方面已经知道了消息,军机处的一帮子人,为了两江总督的事情,还在犯愁呢。
老佛爷是有护着沈从云的意思,可是没明说该不该准了左宗棠的折子。就为这事情,奕譞、孙毓汶、翁同龢、奕劻、士铎都商量了好几天了,还没拿下一个主意来。
说到底,两江总督这个位置,从来都是朝中重臣担任的,怎么也轮不到沈从云的头上不是?可是慈禧到底安的什么心思,大家都没底。
“庆王爷,您说说看,到底该怎么办?”孙毓汶这个滑头,晓得奕劻最得慈禧的信任,开口想探一探慈禧的口风。要说孙毓汶也是慈禧的亲信了,和李莲英的关系也够好,不过李莲英那边似乎这一次也摸不准慈禧的意思,孙毓汶想拍慈禧的马屁都不知道从哪下手。
“醇王爷,您说说看。”奕劻把皮球提给了奕譞,奕譞苦笑着摇头道:“这事不好说,难啊!”
翁同龢则一直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这些人在那里发愁,其实翁同龢何尝不发愁?皇上大婚了也亲政了,可是光绪现在还是不能直接拿主意,慈禧说是颐养天年不问政事了,实际上朝中哪件大事不需要经过慈禧的同意?
“要不到慈宁宫去一趟?”士铎最后发言,却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当然翁同龢除外。
说起就去,一干人先后离座,奔着慈禧的寝宫就来了。
这会慈禧正在听戏呢,听到李莲英的传话,皱起眉头道:“小李子?这是又怎么了?哀家不都已经说过了么,如今就想过点消停日子,他们怎么没完没了啊?”
李莲英赶紧笑着扶起慈禧,弯着腰边引着慈禧往外走,便笑着道:“老佛爷,现如今皇上还年轻,很多大事可都离不开您啊。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您还得多受累不是?”
“就你这奴才话多,前面支应着去吧。”
“嗻!”
一干军机看见慈禧出来,赶紧上前跪地请安。
“都起来吧,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闹的哀家戏都看不好?”慈禧一副不爽的表情,心里爽不爽,那就两说了。
“老佛爷,沈从云眼看着就要进京了,这么军机处正为怎么安排他犯愁呢?要说这沈从云是挺能办事的,可是就这么直接升两江总督,恐怕难以服众不是,奴才们拿不定主意,所以特来请老佛爷圣裁。”奕譞上前说话,慈禧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面无表情的问道:“皇上是什么个意思?”
“臣等还没去问皇上!”翁同龢上前来了这么一句,慈禧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混账,你们怎么办事的,一点规矩都没有,哀家都已经还政皇上了,这事情就该皇上拿主意。”
众人闻声齐齐跪下,连称:“奴才有罪。”
“小李子,去,把皇上请来。”慈禧摆完了威风,冷冷的说道,巧的是这时候外面有太监喊:“皇上驾到。”光绪来了。
“给亲爸爸请安!亲爸爸吉祥。”
“起来吧。”
光绪站起后,一干军机上前请安完毕,慈禧这才笑道:“皇上,这些奴才们没规矩,哀家已经训斥过了,你就别生他们的气了。”
慈禧这么说了,光绪还有啥好说的,只是连连点头称是。
“皇上,你说说看,一道圣旨把沈从云叫回来了,该怎么安排才是?”慈禧发问,光绪不敢不答,可是这事情光绪又不敢做主,想了想道:“儿子以为,还是请亲爸爸决断。”
这是慈禧预料中的反应,一干军机也都齐声道:“请圣母皇太后圣裁。”
“你们这些人啊,皇上年轻,你们多帮衬一点,别什么事情都上哀家这来。算了,不和你们叫劲了。沈从云的事情,依哀家看,就放个江苏巡抚吧,两江那地界,交给刘坤一去守着,这是个老臣了,做事让人放心。”
慈禧一锤定音,事情就算是定下了。
这一次沈从云进京,圣旨上说的是进京奏对,自然没人来迎接。沈从云悄悄的进城,带着盛小七按规矩递了牌子,然后耐心的在驿馆里等着。
和一般的大臣进京有点不同的是,别人进京了到处拜访各部上官,该塞银子的地方就塞,沈从云则不然,这些工作平时没少做。只是在等待召见的时候,沈从云往刚毅的府上递了帖子,领着盛小七,一个随从担着一点越南“土产”登门拜访。怎么说刚毅都是以前的上司,回来后提了刑部尚书。
刚毅听说沈从云前来拜访,对财神爷自然是非常的客气的,亲自出门相迎不说,还热情的留沈从云吃了饭。
沈从云从刚毅处回来时,馆驿内一个太监已经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尖着嗓子道:“皇上有旨,沈从云明日一早进宫面圣。”
照例大赏了一百两银子,太监满脸笑容的走了,沈从云才不在乎光绪怎么样,连忙叫来盛小七,交代了两句。盛小七趁天黑直接出了驿馆,奔着李莲英的宅子来了。
“五万两银子,沈大人出手真大方。”李莲英阴阳怪气的样子说话,盛小七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低声道:“我们家老爷也没啥可孝敬的,就是想见见太后,请总管大人代为穿个话。明儿老爷面圣,还请总管大人多多费心。”




变天 第三部第三十章 财神VS钱王
第三部第三十章 财神vs钱王
李莲英这个人,还是有优点的,收了银子就肯帮忙。
这不,沈从云正在南书房和光绪奏对的时候,李莲英在慈禧身边笑嘻嘻的说:“老佛爷,奴才请您责罚。”
“这怎么话说的?你犯啥错了?”慈禧有点搞不懂了。
“奴才贪财了,那沈从云从越南回来,往奴才门上递了一万两银子。说是老佛爷对他恩重如山,托奴才请个懿旨,他有点孝敬要当面进贡给老佛爷。奴才见沈从云也是一片孝心,一时贪心,就应下了。”李莲英这话说的有水平,真真假假的,五万两变成了一万,还显示出在慈禧面前的诚实。
“就这事?”慈禧要问个清楚,李莲英赶紧笑道:“就这事。”
“不就一万两银子么?收了也就收了。这话怎么说的,跟在哀家身边的人,谁不狐假虎威的落点好处?也就是你小李子实诚,收了银子还请罪,哀家没白疼你。这事哀家准了,回头你去一趟南书房,就算哀家要见一见沈从云。”
“嗻!”
南书房里面的奏对,这时候也进行的差不多了,光绪虽然没啥实权,可还真是一位为政勤勉,有心振兴国运的君王。
光绪详细的询问了沈从云在越南练兵的经过,沈从云也捡一些常见的事情说,无非就是要练出一支强兵,就该完全学习西方军事强国的做法,引进来,走出去。说到练兵用的银子,沈从云便拿发行银元的事情来解释。
光绪听了感触良多,不由的叹道:“如此看来,大清当改进币制,由朝廷来统一发行银元,如此有望扭转当前财政之困窘。”
沈从云听的是心惊肉跳啊,你来发行银元,我吃什么?不过这话还不能这么明说,沈从云只好绕着弯子说:“币制改进固然可行,然此举不可冒进,当由各省先行尝试,徐徐推进放可万全。”
光绪点点头,心思又回到了军队建设上面来,毕竟这些年大清朝让人给打怕了,富国强兵,这强兵可是要紧的事情。
“沈爱卿,朕与军机处等人为了你的事情,特意请了懿旨。太后的意思是让你到江苏当巡抚,户部的批文不日可下。眼下刘坤一正在家中养病,一时还不能到任两江总督一职。其实朝廷也就是让刘坤一领着总督的衔,免得一些人眼馋罢了。你到了江苏,一定要再练出一支强兵来,人数不能少于一镇。前些日子朕给太后请安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情,太后也说两江绿营八旗都已糜烂,不堪大用。也同意朕的意思,拿江苏为试点,取消绿营,以新军代之。爱卿任重道远啊!”光绪这一番话,说的沈从云直接就傻了,没想到光绪还有这眼光,慈禧居然也能答应这事。看来这历史变的不是一点半点的,慈禧不都是只会搞自己人,还是有相当的理政眼光的。
这件事对沈从云而言,可谓正中下怀,连忙跪下称:“臣定不负我皇厚望。”
正说话间,李莲英的身影出现了,弯着腰走到光绪面前低声道:“皇上,太后有旨,沈从云奏对完事后,太后要见上一见。”
1...4647484950...1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