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韦泽再也看不下去,他吼道:“收队!回兵!”
韦昌荣喘得上气不接下去,他跑过来说道:“旅帅,咱们歇歇再追吧。”
韦泽摇摇头,“不,我们收队。这次不要走山路,咱们走山谷!”
“为何?”行军司马张应宸也靠过气喘吁吁的问道,因为没有了侦查任务,张应宸也带着侦查部队的兄弟加入了长枪队,暂时归韦昌荣指挥。
韦泽恶狠狠的说道:“有些清妖跳下了山谷。山谷不是很陡,只怕有些清军还逃出条性命。咱们沿着山谷搜,一个清妖都不放过。”
见到铺满了龙寮岭山谷的太平军兄弟尸体,韦泽的杀心不仅没有放松,反倒是更激烈起来。
1852铁血中华 第25章 成军(十二)
4月8日晚,杨秀清升帐。各路兵马此时都已经回营,唯独南王部下的旅帅韦泽并没有回来。在大垌谷口,韦泽部下的一个卒排开长枪阵,死死堵住了清军逃脱的道路。太平军终于在谷口附近全歼清军。
然而这个卒的卒长只知道韦泽带兵去追逃脱的向荣,太平军一路追杀过去,除了见到一路上数百的清军死尸之外,追过了龙寮岭之后也没有见到韦泽的部队。杨秀清知道韦泽极为悍勇,他担心韦泽追昏了了头,死命咬住逃窜的向荣不放。虽然他下令收兵,却派了人继续追赶下去,一定要把韦泽给叫回来。
此战大胜,一举歼灭了起码五千清军。围攻永安的南北大营精锐清军部队在此战中几乎覆灭。不报了昨天龙寮岭战败大仇,太平军还基本歼灭了清军的主力,不再担心清军的追击。
杨秀清安排太平军诸将准备明天的战斗,只要解决了拦在太平军前面的清军刘长清所部,清军前后围堵的战略就彻底破产。
分派好任务之后,杨秀清却没有立刻命令诸将回去,他还想等韦泽回来。对于韦泽这个在被派给南王的时候,向杨秀清表示了忠心的部下,杨秀清印象很深刻。当然,这个印象也建立在韦泽的骁勇善战之上。
突出永安前,韦泽劫夺清军粮草。突出永安之后,杨秀清巡视部队的时候,注意到韦泽的部队在雨中连走一天,竟然没有丝毫精神萎靡的迹象,即便谈不上是神采奕奕,也是有游刃有余的感觉。
正因为这种感觉,杨秀清才越过南王冯云山,直接命令韦泽去堵大垌谷口。战后看来,杨秀清这个命令极为正确,韦泽带领部队完成了任务。根据回来的兄弟禀报,韦泽所部杀的清军“积尸如山”。如果韦泽因为猛追清军,中间出了什么意外,那杨秀清会感到极为遗憾的。
等了一阵,却没有任何关于韦泽的消息传回来。杨秀清也不能这么干等下去,正准备散帐,外面侍卫急急忙忙领进来一人,那人见到杨秀清立刻上前施礼,他的声音中有着强烈的兴奋,“启禀东王,韦旅帅已经回来了。他抓到了清妖南大营统领乌兰泰!”
这话说完,整个军帐中登时轰动了。此次大垌之战,太平军把乌兰泰的部队整个包围歼灭,可在清军的死人堆里面搜来搜去,只找到了四名总兵的尸体,根本没见到乌兰泰的尸体。大家对此极为恼怒。乌兰泰是太平军的老对手,从金田起义后不久,就与太平军一直作战。在龙寮岭,更是乌兰泰杀了2ooo多名太平军后队人马。没想到韦泽居然活捉了乌兰泰,这消息实在是令人不敢相信。
“韦泽现在在哪里?”杨秀清站起身问道。
“韦旅帅马上就到。”回话的是张应宸,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激情。
果然,没过多久,韦泽带着几名部下进了大帐。也不知道韦泽跑了多少路,只见韦泽等人脑袋上冒着热气。一进大帐,韦泽立刻向东王杨秀清施礼,接着就指着后面由几名太平军战士抬着的一个清军将领说道:“启禀东王,此人就是清妖领乌兰泰。”
接着韦泽指着另外一名兄弟手中拎着的脑袋说道:“东王,此人乃是清妖的总兵秦定三。他负隅顽抗中,被我们打死了。只能割了他的脑袋回来禀报。”
杨秀清在战场上见过乌兰泰,他大踏步走到乌兰泰面前仔细辨认了一阵,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果然是乌兰泰!”
众将中也有人见过乌兰泰的,之间乌兰泰肚子上中了一火枪,此时已经奄奄一息,出气多进气少。哪怕是被抬进大帐,也是没了什么神志的模样。
听杨秀清确定了此人是乌兰泰,众将已经忍不住喊道:“杀了这清妖!”“剐了他!”“把他大卸八块!”
乌兰泰虽然多次败给太平军,可他手上着实有太多的太平军的人命,此时没人对奄奄一息的乌兰泰有任何怜悯。
杨秀清脸上满是大仇得报的激动神色,他大声命道:“传令!诸军聚集。我们把乌兰泰这厮剖腹挖心,祭奠死在龙寮岭的兄弟家人!”
乌兰泰本来就快死了,被剖腹挖心的时候,他只是哼哼了几声,连惨叫都没出来就完蛋了。而数千太平军战士中则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等把乌兰泰的人口砍落,与总兵秦定三的脑袋在一根旗杆上高高悬起的时候,不少有亲人死在龙寮岭的太平军战士们忍不住放声大哭。
处理完这些,东王杨秀清再次升帐。“韦泽听令!”杨秀清说道。
“属下在!”韦泽虽然累的够呛,但是有命令的时候,他的腰还是跟旗杆般笔直。
杨秀清居高临下的说道:“韦泽,本王升你为检点!以后盼你奋勇杀敌,不要辜负了本王的好意!”
“遵旨!”韦泽激动的答道。
太平军的官制中,诸王之下是丞相,丞相之下是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虽然现在太平军兵微将寡,即便是一名军帅麾下也就是5oo到1ooo人的模样,但是检点一职总算是太平军的高层人士。
韦泽本以为自己至少升个师帅,运气好了,这次能升到军帅。没想到杨秀清给韦泽升到了一个在不改变太平军上层结构的基础上的最高职务。
封了韦泽新官之后,杨秀清下令散帐。此时也没了什么驻地,韦泽他们直奔昨天派兄弟们留下看守物资的地方。那里还没人抢占,清军追击部队也被解决,兄弟生起火来,把竹筒饭放在火边烘烤的时候。留在大垌谷口的第二卒卒长胡成和连忙问道:“韦旅帅,你是怎么抓到的乌兰泰?”
韦昌荣听到这话,得意洋洋的说道:“旅帅神机妙算,猜到有清军躲在山谷中,追到龙寮岭之后就不再继续追,而是回来直奔山谷。结果那乌兰泰带了秦定三躲在山谷里的一个山洞里面。亏得张应宸执行命令坚决,兄弟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硬是找到了乌兰泰他们。”
说到这里,韦昌荣叹口气,“没想到秦定三那厮居然还敢动手,可惜了那位兄弟。”
胡成和听了个大概,却没完全听明白,他继续催促韦泽讲讲。韦泽不想说话,就让张应宸来讲述。张应宸也是这次的大功臣,他立刻得意洋洋的讲述起来。
进了山谷的时候,韦泽就让张应宸带侦察部队前面探路,要求张应宸不放过一个死角。张应宸立刻把侦察部队放出去,命他们仔细搜查。山谷中有不少掉下来的清军,一半以上都摔死了。另外没死的,太平军帮他们从伤痛疲惫中永远的解脱了。
然而一个兄弟现了一个山洞,就进去搜查。而清军总兵秦定三功夫很高,他对摸进山洞的侦察兵突施杀手,那位侦察兵连一声都没出来,就被秦定三给杀了。秦定三以为太平军进谷的人这么多,很可能现不了少了一个人。韦泽的侦察部队是有制度的,每一个士兵都有负责的方向,范围,还有回来通报的机制。少了一个人不仅被现了,还被立刻通知给张应宸。
张应宸立刻对可疑地区仔细搜索,现了山洞之后,就突然向着山洞里面放了一枪。清军可没想到这点,一声惊叫就暴露了清军的存在。
因为侦察兵失踪在里面,张应宸等人对颇为幽深的山洞展开了烟熏火攻,洞里面的人忍耐不住,逃窜出来。秦定三被杀,乌兰泰中枪。被俘虏的清军招供了这两人是谁。韦泽也懒得押送俘虏,就把所有清军一并杀了。只抬回了乌兰泰,带回了秦定三的脑袋。
听完了张应宸绘声绘色的叙述,胡成和大呼后悔。他负责堵大垌谷口,因为战功卓著,得到了东王杨秀清的赞赏,只是因为胡成和的上司韦泽没回来,东王只是说了要给胡成和大大升官,却没有具体封官。然而这功劳与擒住乌兰泰相比,又显得很是不起眼了。
此时饭已经热了,兄弟们边吃边继续说话。既然韦泽成了检点,比起军帅更是高了几级。大伙虽然对太平天国的管制没什么理解,胡成和还是很清楚,在韦泽手下,晋升的机会大大增加。
韦泽却对这些事情并不在乎,所谓螺狮壳里做道场,很像是太平天国的官制,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马的时候,就这么制订了详细的官制,纯粹是没事找事。而且现在这情况,谁手里有兵,谁才是实力派。韦泽哪怕是当个旅帅,他手里有3oo多部下,就是太平天国这一万兵马中占了1/3o兵力的真正指挥官。虽然有些将领封了军帅、师帅,手下的并也没多少。韦泽这直属东王的军官根本不用鸟他们。
所以韦泽说道:“兄弟们,现在我们已经杀了乌兰泰,向荣逃走时候带走的也就是三百多兵,接下来兄弟们觉得我们该往哪里去更好?”
兄弟们也没什么想法,倒是张应宸觉得干脆趁着清军大败的时候带兵杀回永安,把永安的南北大营都给端了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这建议颇得到了不少兄弟的赞同。
等张应宸说完,胡成和说道:“旅帅,属下还是觉得我们还是去梧州吧。梧州天地会的兄弟甚多,拉起来怎么都得有两三千人。打下梧州,在当地聚齐人马,广西的清妖就不足为惧。”
韦昌荣没有插话,但是心里面门清。张应宸是永安人,自然是希望打回永安。胡成和是梧州人,就想去五州。韦昌荣和韦泽跟着太平军打出来,却没有想过回家。仔细观察着韦泽,韦昌荣现韦泽在胡成和说打梧州的时候,忍不住微微点头。
1852铁血中华 第26章 成军(十三)
尽管经历过8日的血战,9日早晨,太平军依旧开始对正面的清军刘长清部动了进攻。部队并没有正面作战,而是按照杨秀清的部属,先派部队从两翼向刘长清驻扎的后方开始迂回包抄。歼灭了乌兰泰,重创了向荣之后,太平军占据了战场,清军的武器辎重都被太平军缴获。这次进攻战,太平军再也不缺乏弹药。
刘长清倒是个贼滑之辈,现太平军的动向之后,他当机立断,连军营都不要了。带着清军一路狂奔二十几里,躲进了位于南垌的大营之内不敢出来。再也不与太平军实施正面交锋。
夺取了刘长清的营地,太平军所幸把中军营地放到了这里。修正了一日,杨秀清就在1o日表示,未来的行动方向会在北上平乐与南下梧州中二选一。
得知这个消息,韦泽立刻求见南王冯云山。“南王,若是咱们南下梧州,属下的部属中有不少梧州的天地会兄弟,属下愿为先锋。”
现在韦泽对洪秀全是打心眼里反感,而且他也不想与太平军一起行动。趁着此次的机会,韦泽准备对部队进行进一步的训练。
此时南王的帐内没有别人,南王冯云山笑道:“韦兄弟,这次我们既不去平乐,也不去梧州。东王已经决定,我等前往桂林。”
“攻打省城桂林?”韦泽愣住了。前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中,韦泽组建参谋部,就开始制作地图。参谋部的重要工作,参谋们的必修课就是画地图。虽然谈不上等高线这等高深的技术,韦泽让手下来自广西各地的兄弟根据他们知道的地理,开始绘制整个广西的地图。韦泽对广西也不是完全不熟悉,毕竟这里有海军基地,北方的大型造船厂在广西也有不少业务。加上韦泽绘制的大框架,一张细节上错误百出的广西大概地图终于出笼。
太平军若是想进攻桂林,那就得先击破荔浦的清军。虽然在大垌痛击清军,清军在广西还有三四万军队。太平军现在总人数不到二万,真正能战之兵不到一万。而清军在荔浦的兵力定然过一万。这些清军被打怕了,只怕不肯出城与太平军野战。就太平军的实力,是不足以攻克城市的。
想到这里,韦泽再次说道:“南王,属下有一言相对南王说。”
虽然韦泽到南王冯云山部并不久,冯云山却很器重韦泽。见韦泽的态度严肃,冯云山很听起了韦泽的建议。
韦泽的建议很简单,既然梧州天地会实力强大,若是能抵达梧州,定然能够得到大量兵力。太平军就非常有必要到梧州去。即便是太平军准备前往桂林,也可派一支偏师前往梧州,以来能够迷惑清军,二来只要抵达了梧州,清军就必须分兵对付梧州方向的太平军。
说完了自己的建议,韦泽极为认真的说道:“南王!属下愿意到梧州去。不需南王拨给属下新部属,只要现在的部属即可。”
冯云山没有想到韦泽竟然主动申请如此危险的任务,虽然太平军屡次打败清军,但是清军上层可不是草包,他们在关键的军队调动上没有犯错。就已经得到的消息中,清军已经把抚河上的船只尽数给调走,让太平军无船渡河。刚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大雨,此时抚河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太平军真的过不去。
若是有韦泽这样的良将能够直下梧州,这自然是好。只是沿途要与清军打仗,又有各种河流堵路。冯云山担心韦泽根本无法抵达梧州。
但是韦泽态度非常坚决,而清军的部队还对太平军隐隐构成了一个包围圈。冯云山最后没有拒绝韦泽,而是说道:“这件事且容我与东王商量。”
到了1o日晚上,冯云山把韦泽叫去,“韦兄弟,东王已经认可你的想法。但是此行极为凶险,韦兄弟你确实愿意去梧州么?”
韦泽慨然答道:“属下愿意去梧州!若是能打下梧州,自然最好。即便打不下梧州,属下也能带些梧州天地会的兄弟回来。我们血战数场,的确是缺人!”
听韦泽说起“缺人”,冯云山也没了别的话。太平军的确是极为缺乏兵力,一年来行军打仗,在金田起义时候训练的部队伤亡极大。韦泽能够封巡检,除了他的功劳之外,太平军现在是有官无人的局面也是重要原因。增加一个巡检根本对太平军的上层体制毫无影响。
冯云山知道罗大纲很遭洪秀全厌恶,因为罗大纲说过一句话,“就这么点地方,哪里来的那么多王爷!”这话虽然不中听,但是非常形象的描绘出了太平军的现状。官多,听着名号响亮,其实兵力匮乏。
想到这里,冯云山也不再劝说韦泽。他终于同意了韦泽的要求。
韦泽对此非常高兴,在太平军中,杨秀清雄才大略,为人果敢坚毅。韦泽深知就自己现在的气魄,比起杨秀清来大大不如。不用说别的,就这次大垌歼灭战,韦泽自己绝对是想不到,更下不了决心。南王冯云山虽然不是优秀的军事人才,但是搞行政颇为能干。圣库制度能够运行的井井有条,冯云山功不可没。
然而这些对韦泽来说并不够。参加了这样的一场农民运动,韦泽很喜欢太平天国中的一些人,例如韦昌荣、张应宸,也很尊敬一些人,例如杨秀清、冯云山。可韦泽终于领悟到一件事,也是他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根本。韦泽不想给自己寻找到一群好的臣下,更不想给自己找到什么好的主君。清朝这个腐朽堕落的制度,上位者们99%以上都是群禽兽。而洪秀全的所作所为,让韦泽亲身体会到了封建制度到底有多可恶。
韦泽现在期待的是能够建立自己的一支队伍,用更现代化的思想武装起来的一支队伍。如果想建立这样的队伍,就必须暂时离开太平天国。即便是以后还要与太平天国合作,韦泽也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部属。既然太平天国是兵为将有,是军头制。韦泽现在需要的就是先有自己的山头与部属才行。
但是想到这里,韦泽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南王,属下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南王冯云山语气温和的说道。韦泽敢主动承担南下梧州的任务,冯云山决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满足韦泽的所有要求。
韦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憨笑着说道:“属下给兄弟们讲课,说起大地是个圆球,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兄弟们死活不相信属下所说的话。还望南王能够帮属下去给兄弟们说说。”
冯云山听完之后愣住了。这倒不是冯云山认为韦泽说的部队,洪秀全与冯云山倒是真的在广东的教会里面混过,1852年的教会早就承认地球是圆的。传教士们当时以这些“新鲜的知识”来显摆教会的能力,冯云山自然知道这些是真的。冯云山奇怪的问道:“韦兄弟怎么想起教大家这个来了?”
韦泽继续憨笑道:“南王,属下的兄弟们哪里来的都有。属下自以为武功不错,但是兄弟们中间身手了得的为数不少,属下虽然功名都没混上,却也想通过这个显得属下能文能武。这个地球是圆的事情,属下只是听说,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才请南王帮属下撑腰。显得属下知道的多。”
韦泽教这个也是精选过的,如果不能树立起这个太阳系的模型,很多与之有关的知识根本没办法进行下去。韦泽的部下们对韦泽非常佩服,个人战斗能力,行军打仗,包括能够教大家学写字,学数学。在大家眼中,韦泽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有文化就意味着地位高,在中国传统的观念。
但是当韦泽说大地是圆的,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这可是把大伙给吓住了。这已经不是有没有文化的事情,而是完全在颠覆兄弟们的世界观。大伙站在一个大球上,周围是无边无际的空荡荡。更可怕的是,这个大球还在旋转着,那若是这大球一个没转好,大伙岂不是有一天要掉下去了么。对韦泽讲述的这个知识点,所有兄弟都强烈的表示反对。
既然韦泽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靠更高位的人来说服。例如太平天国负责传教的教皇冯云山,无疑是第二合适的人选。第一合适的莫过于天王洪秀全,但是韦泽既不想去找洪秀全,他也相信,洪秀全绝对不会真心为韦泽办这件事。
既然韦泽是想在部下中树立威信,冯云山自然愿意帮忙,他爽快的带着韦泽到了韦泽部下那里。众人见南王这样的大人物到了,立刻行礼。冯云山还是那样平易近人,与众兄弟说了一阵话之后,冯云山才说道:“听说韦泽给兄弟们讲过地球的事情,这个是没错的!”
兄弟们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南王怎么回想起跑来专门说这个。但是地球的事情实在对兄弟们冲击太大,哪怕是面对南王冯云山,大伙也鼓起勇气开始询问起这地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冯云山只是听洋教士说过这个,其实并没有仔细研究过,大家问的问题他自然答不上来。冯云山脸上带着教皇特有的那种令人信服的微笑,大声说道:“至于其中到底为什么,韦兄弟会告诉诸家兄弟的。你们听韦兄弟的没错。”
既然地位极高的南王冯云山都这么说了,兄弟们自然不敢质疑南王,大家也只能相信韦泽说的是真的。
对冯云山的作派,韦泽又好笑,又佩服。好笑的是冯云山也会这么始终若轻的推脱责任,佩服的是,冯云山通过这样的话,把解释的权限交给了韦泽。既然韦泽是部队的指挥官,韦泽自然会选择对韦泽最有利的解释方法。这样的做法,其实是给韦泽创造了极大的活动空间。当然,如果韦泽把事情办砸了,那也只能是韦泽自作自受啦。
出的准备很快,不仅韦泽要赶紧出,太平军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做着进军桂林的准备。
4月12日清晨,韦泽带着兄弟们出了营地,开始向南行军。冯云山送韦泽出了营门,还反复交代韦泽不要逞强,若是见势不妙,就赶紧回来。有冯云山在,即便是没到梧州也不要紧。
韦泽谢过了冯云山,向前走了片刻,回头一看,却见来送行的冯云山还站在营门口。韦泽像在回去对冯云山这些日子来的关照致谢,却又觉得这太矫情。突然间热血上涌,韦泽对着冯云山高声唱道: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冯云山听着这曲子调子深沉悠扬,歌词音却听不太明白。但仅仅是这曲子,就与分离极为相配。又见韦泽唱完,认真的向冯云山摆摆手,接着带着部下头也不回的向南行去。
回想着方才的曲子,竟然有些呆住了。
1852铁血中华 第1章 土家客家(一)
“你这就是瞎指挥!”行军司马张应宸用了军中的标准用语,指责着二卒卒长胡成和。
胡成和虽然不去反驳,却也是一脸不耐烦的模样。南下梧州对韦泽的队伍是个很大的挑战,参谋部画地图的兄弟只能根据梧州来的兄弟们所说,大概标出地图上有梧州这么一个地方,至于怎么从永安到梧州,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问题就在这情报的准确度。刚走完的一条三十几里的山路,从张王村到李村。胡成和说这是一条东南向道路,实际一走,这条所谓的三十几里的山道有五十几里,方向并不向东南,而是拐了一个大s型的弯,整体方向居然是向南的。张应宸对方向极为敏感,走完这段路后现事情不对,又不是第一次被误导,气的张应宸忍不住对胡成和嚷嚷起来。
“你说几句行了!一直这么说有啥意思?”胡成和听张应宸吆喝了一阵,忍不住顶了回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