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张应宸可怜巴巴的看着韦泽,“丞相,你生我气了?”
“我生你的气,就不会和你讲这个。”韦泽愈下定了决心,“你接下来只怕要问我,如果你能把接下来的仗打好,是不是没事了?我说的对不对?”
张应宸一怔,他也真的是想这么说。被韦泽抢在前头说了,这让张应宸非常难受。
韦泽继续说道:“我现在想让你从伍长开始干,这不是因为我生你的气。我一点都不生你的气。而是你就缺这么老老实实的一步步升上来的经验。现在别说旅帅,就是卒长,司马,谁没有指挥过排枪?你就没有。就这一条,你就和大伙不一样了。我想让你和大伙一样,每一级都要爬。”
听韦泽要把自己降为伍长,张应宸是真的被吓住了。他脸色惨白,带着哭腔说道:“丞相,你若是觉得我做错了什么,你该打打,该罚罚。你不能这么对我。”
“这不是你的错,而是安排你职务的时候我犯了错。你没有犯什么错。我定规矩的时候,没让你和大家一样这么一级一级的升迁,而是觉得你跟我很久,也有点小聪明,所以安排你当了师帅。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不行。你在部队里头升迁,得靠你自己的能耐。我以前护着你,现在看反倒是耽误了你!你要是自己指挥战斗,靠着一次次战功打上来,我是绝对不会说这个话。这是我错了。所以我不能继续耽误着你,我得让你自己带兵。”
说这番话的时候韦泽没有生气,而是态度严肃却不失温和。可张应宸已经被吓的浑身哆嗦,他鼓起最后的勇气说道:“丞相,不管你怎么安排我,也不能让我去当个伍长。”
韦泽严肃的点点头,“很好,那我也不让你当伍长。咱们也知道,咱们到了桐城之后,好几支附近的地方上的势力被惊动,前来投军。现在他们有四五百人,我再从教导旅调出来些伍长与司马编到这个队伍里头,也能凑够一个卒的人马你现在还是当师帅,我就把这些人交给你,你带着他们开始打仗。以后新加入的安徽兄弟,我也会分给你一些,让你的部队也慢慢的扩充起来。但是,现在就该轮到你亲自指挥着他们行军,放枪,冲锋。能不能干好,就全看你了。”
这绝非是贬斥,张应宸也没敢和韦泽继续强辩,老老实实接受了韦泽的人事安排。
解决了张应宸的问题,韦泽心中终于放下了心。整个部队中唯一一个非正常安排现在总算是正常了,韦泽终于可以放心指挥部队。人最难骗过的就是自己,在所有的师帅中韦泽最担心的就是张应宸闹出什么事情来。倒是若是进行处罚,要责任自然是把张应宸安排到高位上的韦泽。韦泽对此心知肚明。
这个命令一出,众将们没人反对。不仅没人反对,兄弟们的战意倒是更加高昂起来。让大家不服气的人事安排总算是理顺了,剩下的就是各凭战功来展现自己的能耐。
韦泽还宣布了另外一个命令,“大家都知道,我们得到了十个军的番号。就咱们太平天国诸军现在局面,一个军也就是两千人,不过是咱们一个师的人数。我这次还把话说在头里,谁打得好,我就把那个师升为军。请兄弟们奋力作战,建立功勋!我等着看!”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会场都差点沸腾起来。韦泽的部队中卒的人数都是完全满员。如果没有扩编的话,师帅与军帅其实没啥分别。不过韦泽的部队对于这个名头还是颇为重视的,大家觉得没理由其他部队的人带两千人就能当军帅,而自己带两千人就只能当个师帅。
“丞相,我等一定好好打仗,绝对给丞相挣到脸面!”众将纷纷表态。
韦泽大声说道:“不是给我挣脸面,仗打得好,咱们就能夺下庐州。那时候从安庆到庐州这么一大片地方,咱们征粮征兵都方便的很。那时候大家部队规模扩大,就能更早的打倒清妖。打倒了清妖,这天国就建立起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共享太平!”
“打倒清妖!共享太平!”参加会议的政治部副部长吴启路率先喊了起来。
听了这个口号,大家情绪更是高昂,众将一起喊道:“打倒清妖!共享太平!”“打倒清妖!共享太平!”
除了情绪低落的张应宸没有吭声之外,其他众将都是情绪饱满,态度昂扬。
韦泽让张应宸带着部队留守桐城,自己则率领第一师第三师带着火炮前往舒城而去。
到了舒城城下,雷虎已经将城池牢牢围住。舒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是庐州(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汇处。到了舒城之后,山势减缓,在向北,就有更多平原。占领庐州之后,韦泽就等于在安徽中部站住了脚。无论是粮食还是兵源,都能比处于山地丘陵地区的安庆要好的太多。
韦泽到了舒城,雷虎立刻前来汇报情况。“丞相,咱们被清妖给骗了?哪里有什么四千清妖要来打安庆,我的探马都跑到了庐州城外了,从庐州到舒城,根本就没有什么清妖。这是清妖放出的风声,吓唬咱们呢!”
“哦?”韦泽也觉得这消息稍微有些意外。安庆扼守着长江要道,两湖以及江西的清军若是想顺江而下,就必须突破安庆。如果不能控制安庆,只是从安庆一掠而过,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顺流而下的时候挺畅快,可逆流而上的时候可就难了。
即便韦泽的水军不能直接面对清军的水军,但是清军不可能让大量军船随时护卫粮船。而韦泽的水军可以随时切断清军的后勤运输。如果清军不能解决南京的部队,就会在长江中成了瓮中之鳖。大型船舶制造不易,即便是清军也不可能把大型船只当作一次性消耗品来处理。所以他们必须解决安庆,才能放心的去打击更下游的南京。
所以别说四千清军,就算是有四万清军前来攻打安庆,韦泽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可庐州这边的清军居然敢放出四千清军前来攻打安庆,他们这是准备吓唬住韦泽,想让韦泽在安庆按兵不动,还是想把韦泽调动出来,由其他清军进攻安庆?
雷虎倒是没有那么多想法,他继续说道:“丞相,我到了舒城城下的时候,城门早就关了。我打听过,这城门最近一个月基本都没有开过。所以实在是没办法突袭。只能准备强攻。”
“很好。那这舒城可有什么好打的地方。”韦泽并不想追究突袭不成的责任,若是舒城城门大开,韦泽或许还会感到比较意外呢。
雷虎答道:“舒城没什么火炮,还都集中在南门。这里石头多,不好挖地道。城里头没什么兵,我觉得咱们这五六千人马,还是爬城墙更合适。”
“等参谋部侦查完这里的地形之后再做决断。”韦泽知道,自己第一场强攻城市的战斗只怕就要在舒城展开了,所以他格外的谨慎。





1852铁血中华 第12章 根据地政策(六)
“丞相,有您这法子,我定然能够攻下舒城!请把攻城的事情交给我!”雷虎抢先说道。
张应宸调任新师的师帅,第一师的师帅由柯贡禹接任,他没有雷虎那么激动,而是用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丞相,我们教导旅枪打的最准,还请丞相把攻城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做。”
第三师师帅阮希浩也不甘人后,“还是交给我们来做!”
韦泽笑道:“我这次把话说头里,谁负责土木工程的,无论仗打成什么模样,都是功!你们怎么看,还愿意当攻城部队么?”
这下雷虎与阮希浩都愣住了,柯贡禹笑道:“是不是功我不在乎,我还是那话,教导旅枪打得最准,若是不交给我们教导旅来攻城,那未免太浪费了。”
阮希浩想了想,“那还是让雷师帅继续围困舒城,我部做土木工程!”
韦泽点点头,“那就这样吧,雷虎在这里待得最久,道路熟悉。若是清军逃出城去,正好让他来堵住清军。”
雷虎虽然不太乐意,但是听了韦泽的计划之后,他也觉得这个安排并不是什么虐待。所以干脆也就认命了。
5月4日,攻城战正式开始。天刚亮,舒城守军就现数千太平军扛着竹子编成的竹排向着舒城城西攻了过来。这下城内鼓声响起,清军立刻有了准备。但是令清军意外的是,太平军只是到了城外8o步左右的距离就停下了。他们把每三个长长的竹排靠在一起组成了三角形,外面用麻绳捆上,很快就做成一连串三角形的柱子。
这仅仅是开始,太平军又用木桩把这些柱子支撑住,接着用一种古怪的工具把一些竹排给吊了起来。这下清军完全不明白了,那些柱子分为两截,后面撑在地上,前面的一头与地上的柱子连在一起,而另一头用绳子捆住,以奇怪的方式逐渐立起。一根柱子不过一丈多长,两根加起来就有三丈多。虽然是斜的,但是柱子顶部到地面的距离也有将近两丈。而舒城城墙不过是一丈而已。原本居高临下的清军现在反倒需要抬头看那些柱子。
很快清军的一部分疑惑解开了,却见这柱子顶端垂下绳索,把一些竹排吊了起来。这些竹排横着架在三角形的竹子柱子上,就形成了一个最少有一丈五尺高的射楼。
这个过程在看的时候或许看不太明白,不过一旦高高的射楼搭建成功,这些清军也就明白生了什么。太平军这是要占据高处,居高临下的用远程火力打击城墙上的清军啊。
韦泽看着部队有条不紊的快施工。在永兴城的时候,韦泽命人打造了一批滑轮组,现在这些滑轮组起到了作用。原本沉重的需要十几人才能拉动的竹排,现在两三个战士就能轻松的拉动。人少的好处就在于好指挥,好布置。此次同时开工的有三十个射楼,只用了不到一千的兵力就顺利开始建设了。
负责施工的阮希浩一个劲的赞美韦泽巧夺天工的设计,韦泽心里面一阵苦笑。即便是在中国农村,这种定滑轮组也早就淘汰拉。现在农村盖房也是用的小型卷扬机,谁还会用人力来拉这么重的东西啊。更不用说那木质吊臂,见识过大型龙门吊的韦泽不仅没感觉有什么成就感,反倒觉得有些羞耻。这满清时代到底落后到什么地步了啊!
但是即便是这么一点点初中知识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太平军工程部队的施工度。不到一个时辰,韦泽的部队就搭起了三十个射楼。长梯搭在射楼上,一百五十名精于射击的教导旅战士背着新式火帽枪就上了射楼。
火帽枪的有效杀伤射程高达15o步,在8o步(12o米)的距离上进行射击,威力是绰绰有余。很快,大伙把腰间的绳索套在设台竹排上的安全索上,半蹲半跪,在伍长的指挥下开始对着城墙开始射击。
高出了五尺的距离,这个高度优势就非常明显。清军基于自己对火绳枪的认识,根本想不到步枪能够在1oo步外的距离上有效杀伤。那得运气多好才能办到这样的事情。等到子弹嗖嗖的飞过来,不断有清军中枪的时候,站在城墙上观望的清军才开始躲在了城垛之后。
射楼上的兄弟布了指示后,“上!”阮希浩一声大喊,自己着攻城部队,扛着长梯就往城墙冲去。
这时代攻城就是这么一个模样,要么是地面蚁附攻城,要么就是地下爆破城墙。舒城不太适合挖地道。而且韦泽对自己部队的火力有信心,所以他就采取了蚁附攻城的老办法。
扛着长梯靠近城墙,才觉得一丈高的城墙是越看越高。因为看不到城头的清军动向,阮希浩只能相信射楼上的兄弟们的指示方向是正确的。
“快点冲!”阮希浩不断催促着身后的战士,“后面怎么说?”
旗语官扭头看了片刻,然后回答道:“射楼上的兄弟让咱们往左五步,那里清军人少!”
“向左五步!在那里登城!”阮希浩毫不迟疑的出了命令。
长梯的梯子脚先在城墙下找到稳定的位置站住,接着七八个人一声喊,就立起一架长梯。见识了滑轮组吊起竹排的度,阮希浩只觉得这效率实在是低的令人指。唯一令他感觉好些的,乃是射楼上的枪声始终密如爆豆,根本没停过。为了避免火枪枪管过热影响设计度,每一名射楼上的射手都带了三条枪,轮流射击,以保证火力密度不受影响。
十几架长梯架起来后考上了城头,步枪队都举着火枪瞄准城头,一旦清军探出脑袋来,战士们就会用排枪齐射。
“抬枪!上前!”阮希浩命道。
攻城队最前面的战士没有带什么单刀盾牌这类肉搏武器,而是带了简化版的小型抬枪。这是口径接近一寸,类似散弹枪的玩意。采用火帽激,火药,散碎铅子都已经装进枪口,为了怕攀爬的时候不小心漏了。枪口还用蜡封了起来。
即便是训练过多次,一手举着这玩意,攀爬度也不会好到哪里。
“掷弹兵!投弹!”阮希浩命道。
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兄弟站到城下,他们拿出一些竹筒,这些竹筒外面套了一层瓷桶,瓷桶上用细麻绳缠绕了不少圈。这就是掷弹兵们的手雷。手雷里面装填了颗粒火药,而引信引的则是雷酸汞。外壳是竹筒与瓷筒,两者中间还填塞了一些铁砂与碎石,以增加杀伤力。
掷弹兵们点燃了引信之后,接着按照训练中练过数百上千次的动作,奋力把手雷抛上了一丈高的城头。片刻之后城头上响起了一连串的巨响。即便是看不到清军的身影,阮希浩也能清楚的听到清军被炸的尖叫声。
“上!”阮希浩喝道。
抬枪队沿着选定的三架长梯开始攀爬,阮希浩此时只觉得口干舌燥,胸口里头的心脏咚咚的乱跳。不管怎么准备,攻城一方都处于劣势。即便是韦泽的部队骁勇善战,战斗的准备非常充分,阮希浩并不用担心舒城攻不下来,但是阮希浩仍然不希望出现什么大的伤亡。
城下堆满了攻城时候战死的兄弟尸体,这样的设想是阮希浩最大的噩梦。
三架长梯抖动着,战士们爬上长梯的时候都用尽了力气,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迅登城。而起在此时,射楼上的部队因为害怕误伤友军,射击的方向转向了其他位置。此时三架长梯上方的清军根本没有别的压力,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对付攀爬长梯的太平军。
真心说,一丈高也没多高。不过几十秒的时间,打头的战士已经攀到了城墙上。阮希浩连他们拉动板簧的声音都能听的清清楚楚。三声相对沉闷的枪声之后,城头又有清军的惨叫声传来。打头的战士按住城墙,翻了进去!




1852铁血中华 第13章 根据地政策(七)
“恭喜阮师帅拿到头功!”雷虎一是高兴,二是羡慕嫉妒,脸上笑着,却说得有点咬牙切齿的。
阮希浩倒是很坦然的说道:“若是没有雷师帅在外围堵,佯攻舒城,让清妖难顾位,我是不可能这么就能攻上城墙。再说,大部分清妖也是雷师帅你打死的。”
既然阮希浩姿态如此柔和,雷虎也没什么可再说的。而且韦泽评定战功的时候是以完成任务的成绩作为衡量。此次雷虎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完善。除了头功之外,部队的集体功劳却是与阮希浩的部队一样。
应付了雷虎,阮希浩对第一师师帅柯贡禹说道:“柯师帅的教导旅打得清妖抬不起头来,实在是帮了大忙。”
柯贡禹到没有雷虎那么激动,他笑道:“既然是作战如此安排,我自然要完成任务。”
作战部部长胡成和看大家说的热络,也忍不住加入进来,“你们这谢来谢去,怎么就没人想起我们总参谋部啊!合着我们就没功劳啦!”
“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实在是好,我这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对!”雷虎笑道,“不过呢,你们这计划未免太好,我们这亲自打仗的倒是觉得连谢都不知道从何谢起,若是论功劳,参谋部拿了全部功劳也不过分呢!”
“雷师帅,你这是在夸我么?”胡成和笑道。
看着将领们因为这场胜仗心花怒放,韦泽忍不住想起了张应宸。真心说,韦泽并不讨厌张应宸,只是每次想起自己一些不合适的人事安排,他就有些后悔。韦泽怀疑自己或许是多心了,没有张应宸在,整个上层的气氛看着也轻松了不少。
张应宸这家伙不会操之过急,疯狂训练,然后拿士兵撒气吧?韦泽忍不住想。只是此时他什么都不能说,只能任由事情自己展了。
拿下了舒城,就打开了直奔庐州的大门。审问了俘虏之后,韦泽才明白怎么会出现四千清军要进攻安庆的谣言。现在舒城与庐州的总兵力不过四千,此时在庐州的乃是安徽巡抚蒋文庆,他担心放弃了舒城的防御之后,太平军可以直接杀到庐州城下。所以蒋文庆向舒城派遣了一千援军,加上原本守舒城的七八百从安庆败退的清军,总数接近了两千人。
结果这种分兵战术反倒是造成了太平军各个击破的局面,现在守庐州的清军总数不过两千。参谋部的看法很简单,全军立刻直扑庐州,尽快打下这座兵力空虚的城市。
若是能打下庐州,趁着七月份粮食还没收获之前,太平军就能在庐州到安庆之间的广大地区解决完粮纳税的工作。那时候能够征集的粮食总量将能够保证“财政预算”中养活六万人一年的量。
“丞相,你在担心张应宸么?”看着韦泽若有所思的模样,胡成和忍不住问道。
韦泽皱着眉头看了胡成和一眼,他很是怀疑自己怎么如此轻易的就被人看穿。韦泽答道:“我的确有点担心他是不是因为生气,所以在部队里头胡来。”
胡成和笑道:“丞相,你总是把兄弟们放到心里头。一眼就能瞅出来。你放心,张应宸小聪明多着呢。越是到这个时候,他反倒是会老老实实的练兵。我倒是觉得,他前面那么毛毛糙糙的,是因为他又想立功,又怕打败仗。现在让他自己从下面开始干,他应该是安心了才对。”
“希望如此吧。”韦泽答道。到了这个时候,韦泽说什么都没用,一切都得看张应宸自己能不能明白道理。
把张应宸的事情放到一边,韦泽说道:“我不建议现在立刻就攻下庐州。咱们一旦到了庐州,整个庐州以北的清妖都会被惊动,我是想围点打援。佯攻泸州,专门打前来援救庐州清妖。庐州是跑不了的,一旦打掉清妖派来庐州的援军,城里头的清妖自然是被吓得要死,更让庐州地方上的那些豪强们知道了厉害,有利咱们在庐州推行完粮纳税。”
这个想法倒是颇让众将意外,有些人皱着眉头沉思,有些则是皱着眉头看向韦泽,明显是希望韦泽解释一下。
韦泽说道:“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打仗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勇气?”阮希浩答道。
“训练?”柯贡禹答道。
“探清敌情?”雷虎答道。
“打仗最需要的乃是粮食和钱。如果在一个拿钱能够卖到所需物资的时候,那么打仗第一需要是钱,第二需要是钱,第三需要的还是钱!当然,这是在一个拿钱能够卖到物资的局面下。”韦泽引用了拿破仑的话。
“有钱弄到吃的,部队才能好好训练。有钱买武器,部队才能买到更好的武器。既然现在用钱未必能买到,我等的粮食与武器不多,那么我等就先得弄到稳定的粮食供应。想让地方上纳粮,就得让地方上的豪强知道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而且让他们知道,我们有能力把我们控制区内的所有清妖都给干掉。豪强如果不纳税就得完蛋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拼死反抗,而是会用纳粮的方式求得生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先有的是政治,然后才有了战争!这点大家可不能弄错。”
政治这个词部队里头的识字科上讲过,政就是政策,是政令,治就是治理。用政策来治理国家,就是政治。
胡成和微微点头,“就是说,我们打庐州的目的其实为了控制庐州到安庆这一带,完成完粮纳税的政策,积攒起以后和清妖大战的本钱了?”
“没错!”韦泽满意的点点头,“每一仗都不是单纯为了杀人,也不单纯要夺取某些地盘。这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总参谋部给大家讲战略,战略的从来不是为了某一仗的胜负,甚至不是某几仗的胜负。而是要看打仗的最终目的是否完成。而且付出的代价是否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战略一旦错了,打多少胜仗都是白搭。”
再往后的问题就不用韦泽详细讲,有了粮食之后就能征召部队,养活部队。还能让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部队能够进行充分的军事训练。作战训练部与教导旅已经建立好久,众将早就非常清楚,一支部队有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上了战场之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柯贡禹作为前教导旅旅帅,对此更是清楚,他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再从安庆掉一个师过来,就咱们这三个师,只怕兵力不足。”
“没错!没错!”胡成和连声赞成,“光打仗的话,咱们六千人攻打两千清妖把守的庐州也够了。若是想威慑地方,最少也得八千人才够。”
“进兵的同时,把第四师调过来。”韦泽同意了这个建议。
5月7日,韦泽的部队已经抵达庐州,以旅为单位,把整个庐州给死死包围起来。而5月9日,一个消息传到了韦泽这里,庐州知府胡元炜私下派人前来联络太平军,请求投降。
“这胡元炜真的想投降么?”胡成和都有些懵了。战前总参谋部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长期围困的准备,可没想到庐州知府竟然是这么一个软骨头,居然要投降。怀着战略被打乱的不爽,胡成和率先提出了质疑。
柯贡禹倒是完全不在乎,“怕什么?他既然要投降,咱们就应承了。即便胡元炜想玩什么花样,只要让咱们的部队进了城,城里面的那点清军算个屁。只要地形允许,我们教导旅一百人打他们一千人也不是难事。”
“怎么讲?”胡成和问道。
柯贡禹笑了笑,“简单啊。胡元炜若是玩开城诱敌的把戏,我们就先派人去和他联系,把庐州城门城墙给侦查清楚。敢让我们一百人进去,立刻控制要害之地,那时候胡元炜再玩什么花样都没用。城头上有咱们的人接应,硬攻也不是什么难事。”
1...4142434445...5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