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对自己建立安徽根据地的基本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韦泽也用毫不夸张的言辞对杨秀清讲述了一遍。杨秀清与韦泽都是太平天国中顶尖的人才,两人的讨论根本不牵扯别的废话,讨论内容完全围绕皖中的税收以及征兵体系该如何正常营运展开。
讨论完了之后,杨秀清说道:“韦兄弟,若是你到其他地方打仗,我觉得让秦日纲接替你最合适。”
“哦?”韦泽对秦日纲的印象是,在突出永安之后打了大败仗,在龙寮岭损失了数千太平军将士,从那之后秦日纲就没有能够独领一军。如此一个并不简单的体系,秦日纲这个败军之将能否经营好,这可是个问题。
然而杨秀清既然话,韦泽自然不可能去否定。再说真的让他派出手下的大将来执掌安徽,韦泽还觉得心疼。在眼下的局面下,韦泽自己的心腹执掌安徽,就等于是把自己的心腹给交出去,让杨秀清使用。韦泽对杨秀清的忠诚,建立在韦泽对杨秀清这个人代表的路线的忠诚,可远没有到要卖肝卖肾支持杨秀清的地步。
所以韦泽坦然答道:“谨遵东王旨意。若是东王安排秦日纲,那不妨就赶紧让秦日纲到安庆去,让他逐渐熟悉安徽的局面。”
“等韦兄弟你回安庆的时候,与秦日纲一起回去。”杨秀清下了决断。
“东王,此事既然已经完了,那属下就想说说打湖北的事情,属下或许能够出兵汉阳,不过现在属下的兵力,也就这点能耐了。毕竟属下得继续向北打,还得完粮纳税,为天京送粮食,若是让属下再打湖北,打武昌,属下实在是折腾不开。”韦泽开始谈西征的问题。
杨秀清笑道:“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我已经命翼王负责西征,你就好好的把皖中的事情弄好,尽快把这些交给秦日纲来办,却是不能缺了天京的粮草供给。”
“哦!”韦泽长长的出了口气,杨秀清不让韦泽四处出击,实在是让他解脱了极大的压力。“多谢东王!”韦泽向杨秀清道谢。
“哼哼!”杨秀清笑了一声,接着问道:“韦兄弟,你可否还忘记了什么?”
韦泽一愣,他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忘记了什么。在杨秀清面前韦泽从来不装,他问道:“请问东王,属下还有什么忘记了?”
杨秀清带着戏谑的笑容说道:“你当时信誓旦旦的想当天官正丞相,没当上的时候还颇不高兴。打天京没有升你的官。你现在送来如此多得粮食,立下大功。对对升官的事情,你就没有什么想头么?”
“难道还能给我封个王当当?”韦泽不知道怎么想的,就这么问道。
“有何不可?”杨秀清答道。





1852铁血中华 第29章 北伐(一)
第29章北伐(一)
“东王,你要给属下封个什么王?”韦泽原本也想用很认真、很期待,甚至带点惶恐的态度说这话。不过说道半截,韦泽突然欢喜的笑出声来。对于是否获得王爵,韦泽也不觉得有什么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只是他这么一个普通21世纪青年,就这么在某个政治体制中成为了王爷,韦泽的情绪中都是欢喜、得意、以及有些不知所措的感情。
看着韦泽的模样,杨秀清哈哈大笑起来,“一说让你当个王爷,你就高兴了吧!”
韦泽笑道:“东王,若是东王封属下做个王,属下当然高兴。不过属下请东王别看着属下得意忘形,所以和属下开玩笑。您要是突然告诉我,这是逗属下玩呢,属下可承受不了!”
杨秀清收起笑容哼了一声,“你若不这么说,我倒真想和你开开玩笑!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就不逗你了。韦泽,以你的战功,封王还差不少。不过我这次想给你封王,因为你是太平军中第一个不用我说话,就给天京送粮的。”
韦泽也收起笑容,静静的听着杨秀清训话,他很能理解杨秀清的感动。身为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要营运整个太平天国上下事务。在21世纪,企业是靠制度来完成营运。对1853年的杨秀清来说,他只能直接命令众将去完成各项目标。在杨秀清没有对韦泽出直接命令的情况下,杨秀清突然从韦泽这里收到了最急需的粮食,这种感动自然是印象深刻。
在这个时代,没有银两还能撑下去,没有粮食的话撑不过三天。若是太平天国能撑下去,他们也不会把老弱妇女赶出天京城,让他们自行“割稻”。据韦泽的情报系统传来的消息,在韦泽的第一批粮食运抵天京之后,城外的老弱妇女很快就被召回天京城内安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都不想这么干的。
“东王,若不是你带着主力在天京城与清妖激战,属下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到这些。”韦泽答道。这并非客气话,天京城始终是太平天国的第一线,清军的南北大营夹击天京城以及附近的扬州与镇江,韦泽看似被远远抛在中央之外,实际上韦泽也远离了战火,远离了危机。能够轻松自在的在清军力量最虚弱的安徽地区从容展。真的论功劳,杨秀清至少得占一半才行。
“哼哼,你知道就好!”杨秀清笑道,“既然你立下了送粮的功,我便封你做齐王。”
“齐王?”韦泽重复了一次。他对于这个王爵感觉不是很好,历史上凡是出名的齐王,基本上结局都很糟糕。即便是齐桓公这样的明主,也闹到被饿死,死后六十七天,尸体上长出的虫子从窗户里第29章北伐(一)
头爬出来,才被下葬。
韦泽想着这一堆历史掌故的表情被杨秀清误解了,杨秀清拿起一张纸,写了“齐”字,“你不用猜了,就是这个齐王。”
韦泽收回思绪,“多谢东王。东王,您个公文告知全军。属下就赶紧回安徽,好多事情要办呢!”
这话把杨秀清給气乐了,“韦泽!你以为封王是做什么的?我个告示?这做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也许是韦泽的态度太过于诚恳,杨秀清想到韦泽封王,仅仅是在各处贴几张告示就完事,两者之间巨大的误差竟然让杨秀清少见的找不到形容的词汇来。
“全凭东王安排!东王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干!”韦泽也只能这么回答了。
永安建制时期,天平天国的五王乃是东西南北四王以及翼王石达开。在打进天京城的时候,包括韦泽在内共有八名丞相,皆是太平天国中鼎鼎有名的人物。韦泽虽然不是金田老兄弟,却是五王之外第一个封王的。这次封王无疑是向众将们宣布,新一轮的封王之路开启了。只要能够立下足够大功,就能得到封王的赏赐。
洪秀全不主持军政事物,礼仪性的事物好歹得让他出面。韦泽的封王仪式就是由洪天王主持。太平天国不讲叩头,所以大家只是下跪行礼。韦泽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听着洪天王念着打油诗,他把注意力放到因为下跪而感到有些生痛的腿上,总算是保持了整个过程中没有失礼。
韦泽甚至有空偷偷观察洪天王洪秀全,却见洪秀全看上去并没有一副沉溺女色的疲惫相。韦泽听闻洪秀全一路上到处给自己弄老婆,到了天京城之后,他甚至弄了88个老婆。即便是一天和三个老婆睡,轮一遍也得大概3o天才行。
而洪天王看着气色不错,虽然疲惫,却是那种熬夜想事情导致的模样。也就是说虽然看着有些精疲力竭的模样,可那种焦虑着急带来的某种躁动情绪很明显。与那种纯粹因为荒淫无度而导致的精疲力竭,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
韦泽并没有因为现这点而对洪秀全有了好感,相反,韦泽更加鄙视起洪秀全了。娶了那么多老婆之后反倒不用,这种行径是对优质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那还不如不娶老婆呢!
因为心中有事,韦泽感觉整个过程也挺快。仪式一结束,东王立刻让人护送天王回府。韦泽早就对杨秀清说过,自己很想在天京城多待一阵。只是现在公务繁忙,韦泽真心想早点回去办公。
杨秀清也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状态,他很理解韦泽的焦虑。若不是第29章北伐(一)
韦泽从安徽送来的大量粮食,杨秀清只会比现在更加焦虑。所以杨秀清同意了韦泽不在天京摆酒庆贺的请求,仪式一结束,韦泽就准备出离开天京。
前来观礼的有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两人亲自向韦泽道贺,韦泽实在是不敢不接受。韦昌辉笑道:“韦兄弟实在是我们韦家的豪杰。”
与韦昌辉的场面话不同,石达开只是带着一种傲然的姿态,故作平淡的说了句,“恭喜韦兄弟,后面要好好做!”
韦泽向北王与翼王道谢。韦泽并非是能言善辩之辈,而且韦昌辉与石达开也并非韦泽喜欢的类型。韦昌辉给韦泽的感觉是太阴柔了,在任何事情上他都是一种跟随别人主张的模样。至于石达开,韦泽的感觉是挺文青的。凡事都要端个范儿。因为翼王已经是腕儿。
在太平天国中,韦泽最喜欢的就是杨秀清。杨秀清从来都是在办事,所有的一切外延的内容,都是为了帮助杨秀清更好的办事。
至于翼王石达开,韦泽很直接的感觉,这个人所办的很多事都是为了强化他作为翼王以及太平天国年轻军事家的地位。这并非是说韦泽怀疑石达开的能耐,历史上石达开数次大败湘军,差点逼得曾国藩跳鄱阳湖自杀。这都是真本事。但是韦泽就是不喜欢石达开的这股子劲头。
韦泽本来就与留在天京城的诸将不熟,又加上他刻意的不想与这帮人结交,所以封王仪式之后,韦泽很快就告别了杨秀清,与秦日纲一起向安庆进。
此时韦泽觉得自己能够封王,或许与他主动请求杨秀清安排秦日纲到安庆有关。在太平军打进天京城之后,秦日纲乃是天官正丞相,韦泽是冬官正丞相,两人级别相差不少。若是韦泽没有封王,秦日纲在安徽就能指挥韦泽了。即便是指挥不了,双方的摩擦也是不可能少的。
眼下韦泽封了齐王,地位就在秦日纲之上。作为太平天国的老兄弟,秦日纲的资历比韦泽深厚很多,韦泽也不可能完全制服秦日纲,把秦日纲变成韦泽的部下。这样大小相治的模式,韦泽看书的时候见过。不过参与的一方亲自体会,这倒是第一遭。韦泽倒是没有生杨秀清的气,他觉得杨秀清这样的处置倒是让他好好的上了一课。
作为对杨秀清的回报,韦泽把自己在安徽建设的过程向秦日纲和盘托出。
令韦泽有点意外的是,这位前辈并没有对韦泽的所作所为横加指责。琴日钢不仅没有批评韦泽实施的政策,竟然还努力的向韦泽学习在安徽如何实施“完粮纳税”的要领。这下韦泽反倒有些紧张了,他怕秦日纲有鸠占鹊巢的第29章北伐(一)
意思,所以要求秦日纲暂时不要动安徽新建的官僚体系。毕竟韦泽所建立的官僚体系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以及针对性的政务实践。若是秦日纲真的想在这里头插一杠子,哪怕是与秦日纲闹僵,韦泽也会极力阻止。
结果韦泽一表态,琴日钢立刻就表示愿意支持韦泽的工作。双方进行了一番互相摸底的商讨后确定,韦泽先将安庆交给秦日纲驻扎。秦日纲不是一个人到的安徽,而是带了五千多人的直属部队。在驻扎期间,秦日纲可以派遣一部分信得过的人,接受韦泽的政务训练。在韦泽确定培训完毕之后,这帮人在安庆接掌政权。
随着秦日纲部队力量的增加,韦泽逐渐把自己的核心力量转移到庐州一带。主要面对的方向将是淮河。秦日纲则掌握安庆为中心的安徽长江地区的军政大权,负责应对东王杨秀清在长江流域的作战要求。
达成了协议之后,韦泽也大大的松了口气。有秦日纲作为后盾,并且应付杨秀清的要求,韦泽就能在淮河流域专心与清军作战。如果能稳固的占据淮河,沿着淮河把根据地向东推进。一旦韦泽能以大兵团占据徐州,彻底完成守江必守淮的战略。整个满清的北方与南方的联络就会中断。那时候太平天国就完成了历史上南北朝的格局,双方以淮河为界实施对峙。
在那个时候,南朝总是能有力量动北伐的。




1852铁血中华 第30章 北伐(二)
第3o章北伐(二)
韦泽封王的消息一度让韦泽的部下兴奋起来,只是作为当事人的韦泽对此的表现太过于冷淡,众将的这股子兴奋劲很快就过去了。
杨秀清给了韦泽前军第十一军到二十军的十个军的番号,韦泽的部队扩编的度很快。为了给自己家里头混上一个军属的待遇,加上安徽这地方比较穷,投军也是个营生,所以大量安徽本地人前来投军。韦泽的部队就跟气球吹起来一样扩张到了五万人。
五万人编成了十个军,每个军五千人。第十一军作为教导军,第十二、十三、十四军三个军则是重点准备的三个军。
韦泽从来不会小看杨秀清的能耐,特别是这样的人杰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时,韦泽更是会小心。以韦泽从武昌一路杀到南京的功绩,加上这次运动粮食的功劳,又有压制了韦泽这么久的时间做铺垫,韦泽也不至于封王。
即便是把秦日纲在安徽分了韦泽一部分权限的理由加进去,也没有现在就给韦泽封王的道理。如果一定要深究其后的道理,韦泽觉得杨秀清只怕是已经觉得北伐的事情不妙。
但是制定北伐战略的毕竟是杨秀清,他不能在北伐军没有遭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命令北伐军回来。韦泽能够判断出北伐军遭到了惨烈失败,可杨秀清并不知道远隔几千里外的北伐军到底面对什么情况。再加上太平军一直打得都是没有后勤的流动作战,保不准几天前看着局面一团糟,然而清军露出一个什么破绽,被太平军抓住之后就能翻盘。
韦泽感到遗憾的是,即便是杨秀清这样的大英雄,在眼下的局面中也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在总参谋部的会议上,韦泽带着总参谋部的诸将数次讨论了战略问题。得到的结果与杨秀清希望的截然不同。
“即便是北伐军攻克北京,满清朝廷也不会灭亡,他们可以退到很多地方去。反倒是北伐军不会丢下北京,肯定会选择固守,所以连最后的机动优势都失去了。当然这个预测的前提是北伐军能够攻下北京。就现在看,北伐军是做不到这点的。”
“为了援救陷入包围的北伐军,就必须派遣援军。援军只可能是我们的部队。”韦泽并不想隐瞒这点,而且隐瞒也没用。太平天国各军中最靠北的都是韦泽的部队。
韦泽认为,这次派遣援兵的目的是把北伐军接回来。既然如此,援军总指挥的职务若是比天官副丞相林凤祥更低的话,那是没办法号令全军的。这次封王的一大原因,只怕就是杨秀清希望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妨把野战军准备好,三个军一万五千兄弟,严第3o章北伐(二)
加训练。以这样的精锐部队一路北上,才能救出部队之后安全南下。若是派出的都是弱旅,别说救人,只怕自己也得搭进去。”韦泽解释着自己为何要强化十二、十三、十四军的理由。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总参谋部里面进行第一次轮换么?”韦昌荣笑道。
理论上,总参谋部没过一段时间就得来一次人员调动。各级参谋们调动去各级军事指挥岗位。再从各级军事指挥岗位上调一批人到总参谋部来。只是这次的调动规模太大,十一军军帅是韦昌荣,十二军军帅柯贡禹,十三军军帅阮希浩,十四军军帅雷虎,十五军军帅胡成和。
十二军驻扎在庐州,十五军驻扎寿州,尽管这两支部队不太可能参与到北伐中去,可他们支撑了安徽战线的战略要点。至于一直外放的张应宸,此时已经是十六军军帅,他驻扎在滁州,直接面对满清江北大营。尽管丢失滁州对于整个安徽太平军影响有限,可韦泽也没有应付的心思。一旦张应宸能带领着十六军顶住来自清军江北大营的压力,在滁州坚持住。等韦泽北伐归来,就能以精锐部队与张应宸的十六军一起解决清军江北大营。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其他的部队中,第十七军十八军驻扎庐州一带,十九军驻扎在寿州。二十军现在驻扎在桐城,部队准备等秦日纲的实力展起来,就逐渐向庐州退却。直到把庐州以南的地区全部交给秦日纲负责。
确定了战略之后,韦泽把政务工作交给在完粮纳税中表现出色的毕庆山,职务为省署专员。从九月下旬开始,部队就进行了全面的大练兵活动。
庐州是个好地方,韦泽在这一带终于弄到了硫铁矿。虽然以眼下的开采能力,整体的产量不大。但是韦泽并非要用硫铁矿冶铁炼钢。尽量把硫铁矿碾碎,通过高温加热,得到二氧化硫。军工厂已经有用硫磺制作硫酸的经验,即便如此,看着那黑乎乎的“工业硫酸”,军工厂也都傻了眼。
好在硫酸虽然颜色差点,品质倒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火帽需要的雷酸汞数量比较少,只要大量制作雷酸汞的时候按照步骤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
而且四次雷酸汞事故,炸死杀伤部队里头十几位颇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工厂里面痛定思痛,在韦泽提出的以iso9ooo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条例下开始安全生产。大伙见过雷酸汞爆炸后血肉横飞的实验室,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性命,安全生产的推行基本没有遇到压力。反倒是众人对与化学的热情远过韦泽的想象。韦泽干脆就把烧制玻璃的工作交给了兵工厂负责生产雷酸汞第3o章北伐(二)
的部门。
毕竟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生产产品,有良好的观察条件。就算是要生爆炸,大家也能事先看出端倪,尽量避免伤亡。
至于加工火帽枪的军工部门,最近就比较高兴。韦泽提出的坩埚高碳钢冶炼经过了上百次实验失败后总算是成功了几次。有高碳钢的刀具,在枪管上钻孔的效率明显提高。坩埚钢可比淬火得到的那些铁强出去太多,用淬火得到的刀具铁加工一根枪管的时间,坩埚钢就能加工出最少五根。配合了专门钻孔的水力钻床,效率更是能提高到原先的十几倍。一万五千杆火帽枪的枪管已经完成,反倒是枪托以及刺刀等配件的制作比较缓慢。
看着一番风顺的训练进入十一月初,清军总算是有了动向。韦泽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清军加强了在凤阳的兵力,而且在洪泽湖上,也逐渐出现了清军水兵的踪迹。
在凤阳的捻军向韦泽报告,清军最近向凤阳送去了大量物资。据捻军所说,火药的总数达到数万斤之多。一听说有数万斤火药,韦泽立刻就屈服了。
精挑细选,严加训练之后,韦泽手下的一万五千部队大概成型了。可想把这支军队锻炼到更强大的地步,先就要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对于其他太平军来说,平日里也训练,同样有目的明确的训练。与其他太平军的训练相比,韦泽部队的训练已经不仅仅是目的明确,而是一种能不断改进的训练。改进的内容包括装备,训练,指挥在内的整个体系。
这样的训练极大的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同样,这样的训练大量的消耗了韦泽的后勤物资。韦泽不仅很清楚雷酸汞怎么制造,同样很清楚好几种无烟火药的制造流程。把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就得到非常实用的无烟火药。问题是,现在的生产能力无法向韦泽稳定的提供大量乙醚。
同样,韦泽的控制区内暂时没有大规模的硝石产地。凤阳的数万斤火药是韦泽非常在乎的一笔收入。




1852铁血中华 第31章 北伐(三)
“总参谋长,胡军帅已经把凤阳打下来了!此次缴获了两万多斤火药,胡军帅给您送来了一万斤。”寿州军分区司令胡成和派来的通讯参谋给韦泽带来了“喜讯”。
“你们胡军帅扩军了不成?”韦泽只能想到这个理由。若不是扩军,胡成和也未必短期内就需要如此之多的物资。
通讯参谋答道:“总参谋长明鉴。胡军帅在寿州附近很多地区都开始收税。在凤阳附近尤其扩张了很多地盘,当地大批的百姓前来投军。”
“那胡成和就不怕清妖打回来之后向当地百姓二次收税么?既然收了人家的税,那就有保护一方的责任了。他在淮河以北能弄出些什么呢?”韦泽问道。
通讯参谋对韦泽的保守看来并不太支持,他答道:“总参谋长,眼下清妖一路败退,我军不断扩大地盘,以现在的趋势,我们控制整个安徽根本不用花费太多力气。”
韦泽懒得与通讯参谋就战略判断做过多的讨论,他问道:“胡成和扩充了多少人?”
“现在十五军和十九军已经有了三万人的规模。”参谋答道。
“扩张了三倍是吧?怪不得胡成和敢留下两万斤火药,若是没有这么多火药,他连部队训练都只怕完成不了。我知道他开办了一个兵工厂,不过胡成和现在手里面有这么多火枪么?”韦泽问道。
“所以胡军帅请求总后勤部向寿州提供更多物资。胡军帅保证,只要物资能跟得上,他能确保从寿州到洪泽湖口之间的淮河防线不出问题。”通讯参谋认真的转述着胡成和的观点。
“胡成和是不是想让你高我,他已经做好了进攻五河的准备。打下五河之后,胡成和让19军守五河,他自己带着15军守寿州和凤阳。”韦泽带着一些嘲讽的语气说道。
通讯参谋愣了好一阵,才试探着问道:“总参谋长,胡军帅已经给您过文件了么?”
“哼哼!”韦泽冷笑一声,“这还用文件?看看地图不就清楚了么。再说了19军还准备办成水军不成?还是准备让19军到了洪泽湖再扩一次军?胡成和怎么想的啊?或者说,水军的事情,他想过没有?”
“总参谋长!您这太神了!”通讯参谋立刻对韦泽大拍马屁,“胡军帅这一个多月在寿州四处出兵,清妖是望风而逃。胡军帅看局面不错,就按照总参谋长提出的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制定出一个从寿州到洪泽湖口的防御体计划。如果以六万部队在这个地区实施进攻型防御。”
1...4748495051...5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