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德国特使不是在喀麦隆的殖民地官员,而是德国官员,他还真的看过民朝在欧洲对刚果自由邦的抨击。别国都玩命的抨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的残酷统治,民朝也有那么几句抨击。更多的则是对比利时殖民者和殖民公司在刚果的大肆破坏。
比利时殖民者让当地黑人缴纳沉重的实物赋税,赋税内容主要是橡胶与象牙。非洲人为完成重税,被迫采用快而省事办法,将橡胶树砍下来,或者剥下橡胶的皮,这是一次性使用。而租让公司只顾眼前利益,从不培植新橡胶树。因此橡胶林逐步趋于枯竭,产量成倍下降。
刚果本地降雨充沛,各种可食用的块状根茎与果实数量众多,当地人没有猎杀大象的传统。在比利时殖民者的逼迫下,刚果当地象群迅速被杀死,大象已经有灭绝的迹象。
民朝的出发点是如此的‘新奇’,在欧洲一部分知识份子中倒是引发了共鸣。同样也因为过于另类,遭到不少报纸的嘲笑。正因为如此,那些破口大骂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生性残暴的报道反倒因为过于单一,衬托出民朝的观点的与众不同,从而让民朝的观点为人所知。
德国特使不觉得有必要保护野生动物,他敏锐的注意到韦坤话里的内容,“殿下,如果您希望能够解放一部分刚果自由邦的土地……”
韦坤打断了特使的话,“利奥波德二世马上就要屈服了,比利时议会中开始考虑强迫他交出刚果自由邦,您认为此时的利奥波德二世该怎么办?”
“这……”特使有些不明白该怎么办。
韦坤笑而不语,他完全没理由对此作出解释。
此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城的非洲宫,欧罗巴银行的特使正在和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面对面坐着。非洲宫是一座极为华丽的建筑,利奥波德二世用从非洲掠夺来的钱财建成这座宫殿,用来炫耀他的成功。现在国王与使者双方面前的地图上已经标好了内容,刚果自由邦东部和南部,总共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土地被标志出来。
看着利奥波德二世的犹豫,欧罗巴银行的特使劝道:“国王陛下,议会对您不忠,您就没有理由让他们的利益得到满足。那些议会议员背后站的是什么人?都是比利时的资本家。那些资本家们嫉妒您的成就,认为夺走您的刚果自由邦后就可以让他们在刚果自由邦为所欲为。到了这样的时候,您还在犹豫什么?难道是担心我们欧罗巴银行的信用或者资金么?”
“不!我需要你们的公司向我个人提供股份。”利奥波德二世说道。
欧罗巴银行的代表答道:“可以给您股份,不过我们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先恢复当地的生态,禁止猎杀大象。您不用期待在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里面得到任何分红。”
盯着一脸坦然的欧罗巴银行代表,利奥波德二世不解的问:“你们难道还真的要搞什么生物保护么?这样的做法能给你们带来什么?”
“我们的确要实施生物保护。这样的做法能给我们带来内心的认同与满足。”身为中国人,欧罗巴银行的代表发内心的说道。中国人几千年都反对竭泽而渔的做法,这些年大家日子过得好了,社会风气也向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方向快速发展。大家固然没有变成只会吃斋念佛的所谓道德之徒,普遍认同人与自然需要更和谐相处也是常态。
“真是光怪陆离的满足。”利奥波德二世嘟囔着。橡胶与象牙的贸易让他赚到非常多的钱,所以这位国王非常清楚这些年橡胶与象牙产量的暴跌。最大的英国和比利时联合橡胶公司在1903年生产橡胶951吨,1905年便减至358吨。至于象牙,基本是处于无货的状态。
嘟囔完,利奥波德二世挺直了腰杆,中国人也许是疯子,可他们手里还是真的有真金白银的货币,国王问:“你们的支付怎么完成?”
“可以给您德国央行与奥地利央行的支票,可以随时支付。英国、法国、意大利央行也可以。我想您总不会希望我给您比利时的支票吧。”欧罗巴银行的代表笑道。
利奥波德二世翻了翻眼睛,最近几年欧罗巴银行的名头越来越响亮。没人想用中国那种无贵金属抵押的人民币,很多人愿意和欧罗巴银行做生意,就是因为这家银行能在整个欧洲用各种货币进行支付。
“德国和奥地利的就不错。”利奥波德二世答道。
在双方都认同的情况下,利奥波德二世与欧罗巴银行的代表签署了土地出租协议。不仅是与欧罗巴银行一家,利奥波德二世与英、法、意等国的企业与银行团签署了协议,这些有利奥波德二世投资的企业租到了大票土地。
德国特使并不知道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做事竟然如此果断,他只是感觉事情已经不可能如他所愿的发展。东非行政区节度使韦坤明显没有与德国在这方面合作的意图。就在德国特使决定放弃此次交涉的时候,就听韦坤说道:“只要德国未来不和我们东非行政区为敌,不管你们和其他殖民地的战争打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会插手干涉。”
特使激灵打了个寒颤,这才是他最希望能够达成的外交协议,也是他非常清楚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协议。民朝和英国之间有种令人费解的合作。德国也进行过尝试,双方都没有与德国合作的意思。特使激动的盯着中国大皇帝韦泽的次子韦坤看了一阵,这才压抑着激动问:“阁下要和我们结盟么?”
韦坤正色答道:“东非行政区不是中国领土,我们只是东非行政区。作为东非行政区的负责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东非行政区不会再扩大领土,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战争,只要不针对我们,我们就不会参与到任何一方去。”
还是不与德国结盟的意思……,德国特使明白了韦坤的想法。他有些不高兴的问:“如果我们德国拿下了东非行政区之外的所有非洲,你们也会坐视不理么?”
“没错。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中国认为,我们该有我们的土地。但是我们中国也认为,我们没必要占据所有。”韦坤回答的极为爽快。
1852铁血中华 第576章 应对矛盾(二)
在东非参观了将近三个礼拜,马克思?韦伯先生离开的时候觉得受益匪浅。在返回德国的船上,德国非洲殖民地的人们开会讨论。德国人员中有认为民朝肯在东非投钱的,有认为民朝在东非有极为高明管理的。最后马克思?韦伯先生提出‘民朝在东非很注意搞融合’的观点,一群德国人眨巴着眼睛硬是理解不能。
“大家可能认为中国人弄来几百万日本人到非洲充当仆役,我倒是认为这些日本人是中国和非洲人的粘合剂。大家要明白,中国人在东非的目标不是让当地黑人变成他们顺从的奴隶,而是让让黑人成为东非现代社会的一员。”马克思?韦伯进一步解释着。
一众德国人依旧理解不能,不过好歹有人应景的问道:“这些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前教授马克思?韦伯没有为这样的蠢问题而不高兴,他的学生里面有人讲过更愚蠢的话,前教授答道:“我想诸位都听说过中国在苏丹的苜蓿和饲养业的利润,一个只知道光着屁股在非洲乱跑的黑人和一个懂得管理苜蓿田的黑人,他们为中国创造的利润有多大差距?”
看着那帮殖民官员们露出认同这样处理的表情,马克思?韦伯继续讲下去,“我们在非洲的船厂里面已经有很多黑人在里面工作,甚至有些是父子两代人都在德国的工厂里面工作。你们见过铆接工人是如何工作的么?”
有些官员见过,有些没见过,马克思?韦伯给他们简单讲解了一下。这年头铆接工是一个技术工种,也就是说得有强健的体魄、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还得有知识与训练。铆接的关键是向铆接的孔里砸铆钉,烧红的铆钉从炉子里吊出来,迅速移动到铆接的位置上,穿着厚厚防热服的铆接工人用工具把铆钉固定在铆接的口上。小的铆钉用人力敲击,大些的就要用撞锤把红热状态下比较柔软的铆钉给硬砸进铆钉孔洞里面去。
韦泽每次看到传统人工铆接的时候,脑海里总忍不住会想起网游魔兽世界大地的裂变片头cg里面,给黑龙死亡之翼安装源质铠甲那段。
马克思?韦伯没见识过电脑cg,也不是职业技术人员。亲眼见到铆接现场的工作之后,这位身材纤细的思想家立刻明白了合格的技术工人是多少值得珍惜。稍稍不慎就会被烫伤甚至死亡,铆接还要快准狠。一旦失误,处理起失败的铆接孔可不容易,会耽误相当的时间。
讲完了这些后,马克思?韦伯继续说道:“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个共产党份子,我从不讳言我跟着恩格斯先生学习过一段时间,而且我也认同很多马克思的很多理念。所以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中间真的有人反对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的根本动力么?现代奴隶制在1880年后迅速消失,不是因为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是生产力发展到让奴隶制无利可图的地步。一个黑人技术工人的工资比德国本土同类的更便宜,生产出同样的产品,黑人的工资更便宜。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人把黑人提升到农民和工人的地位,然后用对待工人和农民的态度与这些黑人工人和农民合作。对我们来讲,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工人或者农民,还是考虑我们面对的首先是黑人。这是大问题。”
前教授马克思?韦伯扫过一众德国殖民地官员,看得出有一两个人真的理解和接受了这样的看法。还有那么四五个人理解了还没能接受黑人农民和工人的观点。剩下的则是理解不能的一众人等。既然身为教授,马克思?韦伯没有放弃,回到德国还得好几天,他准备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前教授马克思?韦伯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接见,听了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意见,威廉二世就和马克思?韦伯进行了长谈。这位皇帝在不愿意接见大臣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做,他和马克思?韦伯畅谈了五天五夜。
会谈结束之后,马克思?韦伯就前往喀麦隆。威廉二世就把当年他爷爷和俾斯麦首相的一段对话拿出来,用漂亮的宫廷字体写出来,放在书房醒目的位置上。
1862年成为首相的俾斯麦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讲中坚定的对议会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从此俾斯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当然后来有人指责说民朝皇帝韦泽在1860年前就说过类似的话,俾斯麦在抄袭。更多人认为这样的巧合只是两位伟大人物对待世界的看法相同。
那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这个结局。他们会在我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
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
经过自我心里武装,威廉二世就开始发号施令,首先就是组建有关德国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学术评估会议。另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则是考虑发行未来五年期的债券。其他的命令就被人认为是威廉二世中二病又发作了,他要求德国在一年半内完成两座一万五千吨的水压机,并且要求德国海军部冻结对舰炮缠带状紧箍的研究,采取英国传统的缠钢丝技术。
中二病名声在外,英国就没注意到德国实际上偷偷完成了一个商业协议。民朝北美方面向喀麦隆提供了成套的大型龙门吊在内的造船设备,还有两座五千吨水压机,一座万吨水压机。这样庞大的投资,德国海军部竟然给通过了。
合同其实早就有联络,一旦签署,民朝的零部件立刻就从东远市向喀麦隆运输。运到的时候,喀麦隆当地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设备就开始安装。
韦坤得到国内消息之后,就下达了命令,“帮助那些从刚果自由邦逃出来的人们回到故乡。”
“是。”负责的同志立刻答道。民朝把刚果自由邦逃出来的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绿教,一类是当地人。民朝支持当地人,尽量把note7遣返给刚果自由邦那帮人。那些留在东非行政区的当地人已经有五十万多万人。其中的成年男性有十万左右,这十万人里面一万人都失去了一只手。如果民朝不收留他们,这些人大概只有死路一条。
组织这些人回故乡需要点时间,而且东非的黑人同志也不太理解,为何民朝对绿教的反感甚过白人殖民者。从暴行的角度,白人殖民者和他们的走狗才是无恶不作呢。
韦坤对此不解释,因为他不理解老爹韦泽为何会害怕绿教。韦泽说过,‘黑不是问题,那只是缺乏教育。绿就是个问题了。如果又黑又绿,那简直就是人类之癌。绿和黑绿的三观与现代工业国家呈现全面对立状态,而且找不到解决办法’。韦坤眼里的老爹韦泽是个非常勇敢无畏的强者,让如此强者都如此绝望的存在,韦坤也没兴趣触及。对于部下的问题,韦坤只能用‘这是上头的安排’来回应。
此次让当地黑人返回故乡刚果自由邦,固然是因为时候已到,另一个原因则是要搞个大新闻出来,降低别国对民朝销售给喀麦隆设备的关注。这里毕竟是非洲,只要能有所注意,封锁一定工业消息相对容易很多。
民朝是有心,奥斯曼帝国倒是无意的制造了另一个大新闻。讨伐瓦哈比的战斗终于结束,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还执行了好几次成功的海陆配合登陆和运输登陆行动。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奥斯曼帝国军队总算是清洗了阿拉伯半岛上的敌人。民朝的新苏伊士运河重新通航,这支疲惫和兴奋的奥斯曼帝国部队就乘船返回伊斯坦布尔。国防大臣将亲自检阅这支可称为精锐的部队。
凯末尔中校已经是团长,这次战争里面他的表现非常优异。每战必位于阵头的土耳其军官数量很少,立于阵头又能带领部队获得胜利的军官就更加稀少。如果不是凯末尔以前曾经在军校组建过革命小团体,发过抨击识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压迫的深重与奥斯曼苏丹专制制度的野蛮落后的小册子,从而被狠狠记了一笔。依照他的战功,晋升上校都不稀奇。
参与战争的有五万部队,此时能全须全尾的参加游行的有四万。凯末尔其实很希望能够组织一支英勇受伤的官兵队伍,让伊斯坦布尔的人民知道军人为国家的奉献是多么的沉重。然而奥斯曼上层却认为这样的游行队伍会让人民感到恐惧,失去从军的热情。凯末尔争不过,只能闭嘴。而且他还怀疑奥斯曼的国防部已经把那些伤兵给遣散了。
队伍游行的过程中,接到两边站满了欢迎和围观的群众。欢呼声还挺大,这些年奥斯曼帝国罕见能赢一次战争。就在凯末尔所在旅经过的时候,街道边上跑出两个捧着花束的小姑娘。小女娃看着有六七岁,即便带着头巾依旧看着可爱。加上手里的花束,就更招人喜欢。警卫看到小姑娘跑过来,自然上前拦住。但是他们也只是因为要维持行进秩序才这么做的。
凯末尔却从这场景中感到了些熟悉的味道,他在阿拉伯半岛上征战,见识过的东西太多了。眼瞅小姑娘把手里的花递给警卫,凯末尔再也忍不住,对着不太远的旅长喊道:“卫兵,保护旅长!”
卫兵好歹也是战场里爬出来的人,听到熟悉的凯末尔中校的话,本能的挺身而出挡在了旅长身前。此时警卫已经接过了小姑娘手里的花,然后两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就爆炸了。剧烈的爆炸气浪撕碎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携带着巨大的动能与杀伤力向着周围扩散开去。
当天,接连发生了五件自杀炸弹袭击。军队和群众伤亡过百,一场原本耀武扬威的阅兵顷刻就成了愁云惨淡。
1852铁血中华 第577章 应对矛盾(三)
欧罗巴银行每一个季度都要有一次大会,最初的大会基本都在总部塞浦路斯召开。最近几年的大会基本都在外面开,千里迢迢的跑到地中海东北角的塞浦路斯,让这家越来越强大的银行上下都觉得没兴趣。
欧洲银行业的中心在瑞士,这并非是偶然。瑞士与主要的欧洲国家接壤,又因为不愿意被欧洲各国痛打,1815年成为永久中立国。近百年来,不管周边各国如何互相厮杀,瑞士都置身事外。为瑞士银行业创造出绝佳条件。不过同行是冤家,瑞士各银行对欧罗巴银行保持非常冷淡的礼貌,没有合作的意向。
1908年6月的银行年会就在欧罗巴银行控股的一家海运公司的豪华游轮上召开,欧洲气温比较低,游轮在阳光明媚的地中海畅游。远远看到名义上属于民朝的克里特岛,欧罗巴银行的一众员工们讨论啥时候民朝会正式控制这座岛。等看到巨大的撒丁岛之时,大家又叹息‘要是能拿下撒丁岛,以这里为欧罗巴银行总部就好啦’。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众多银行同志们的赞赏,撒丁岛面积两万四千平方公里,位于地中海西部中心位置,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隔海相望,绝对的中心地区。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从中东运来的石油可以在这里加工成成品油销售到其他国家。
如此美妙的未来却没有引发长时间的讨论,银行人员都是聪明人,深知现在根本不是将意大利打到割地赔款的时候。定期举办会议的目的是谈论和交流银行业务,并非把大家找来吹牛。
“奥斯曼帝国已经指望不上,让这个国家维持现状的是历史惯性,而不是向心力。自从奥斯曼开始与德国和奥地利接近,英国对奥斯曼的政策就发生了改变。以前英国是尽力维持奥斯曼的现状,当下英国开始给与奥斯曼帝国分裂势力武器装备支持。”
奥斯曼帝国本身也没多少值得大规模投入的产业,针对奥斯曼的讨论没有持续太久,欧罗巴银行就决定收缩在奥斯曼的业务,这个话题随即结束。从欧罗巴银行的角度看,地处亚欧非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民族丰富都毫无意义。投资奥斯曼帝国风险大利润低,撤离就是资本的不二选择。
对于意大利,欧罗巴银行的评价不高。好在民朝耕耘意大利比较久,这个国家内部与民朝的合作者众多,采取控股的办法已经赚到不少钱。最后的结论是继续深耕。
谈到法国的时候,欧罗巴银行内部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法国尚有可为,有些认为法国的殖民政策让他面对巨大风险。这得从刚果自由邦人民返回家乡的事情说起。
比利时殖民者们在刚果的统治无比残酷,他们扣押土著妇女和儿童作为人质,迫使男子完成税额。人质集中营生活条件极差,死亡率很高。刚果人只有交足了税收,才被准许以货物赎回人质。在一般情况下,刚果居民若完不成税额,轻则处以鞭笞,重则砍手、砍足、割耳朵乃至枪杀。
除了这样的掠夺之外,殖民当局当中的东方省常常派出白人带领的黑人武装讨伐队,窜入村寨,烧杀抢奸无恶不作。讨伐队返回时,除满载的劫掠物外,常带上一筐筐被砍下的、经烟熏烤的手臂,作为向当局邀功请赏的物证。有的白人殖民者闲极无聊,就以土著为靶子,比试枪法。
当人民对如此的残暴统治进行反击的时候,那种力道可想而知。1908年3月初,一万多名黑人志愿军扛着步枪打头阵,十万名黑人群众拎着甘蔗刀,扛着火炮和弹药跟随。击垮当地白人殖民者和他们的黑人讨伐队后,还乡群众把甘蔗刀分给到还在继续被残酷虐待的黑人群众手里。
于是……大地被鲜血染红。
甘蔗刀生产容易,无需特别训练就可以掌握使用方法。甘蔗刀黑叔从十万很快扩张到五十万。他们也不再限于刚果自由邦南部与东部,愤怒的队伍如同海潮般向西部涌去。到1908年4月中旬,吞噬了无数白人统治者和他们走狗的队伍遇到了从北方前来汇合的队伍。这支队伍也是步枪黑叔打头阵,甘蔗刀黑叔紧紧跟随。那些甘蔗刀黑叔里面不少人都断了一只手,看到这样熟悉的断手,两支黑叔队伍就迅速融合起来,一起向西进发。
到了五月初,刚果自由邦的白人统治者就龟缩在金沙萨的堡垒里面,瑟瑟发抖。尚且在这些认统治下的土地只剩金沙萨周围和以西的极小土地,其他地区都被甘蔗刀黑叔控制。
比利时当然向欧洲各国求助,希望他们能够派兵援助。第一个响应的就是法国,来自喀麦隆的黑叔经过法属殖民地,并且在路过过程中把前进路线上的殖民者部队杀了个精光。法国殖民当局感到极大的恐慌,非洲甘蔗刀黑叔们一直在反抗殖民者的统治,若是不赶紧镇压这票人,甘蔗刀黑叔定然会‘反噬主人’。
“我坚信法国必败,高卢鸡们越失败就越会派遣人到非洲进行镇压。越镇压就越失败,到了耗尽法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德国随便一击就能让高卢鸡完蛋。”
“我认为法国不会败给德国武装的黑人,而且法国不傻,当他们遭遇重大损失的时候,难道不会立刻回到欧洲给德国致命一击么?”
“再看看当年的协议,协议国只认实际统治。东非行政区大部分土地都是通过实际统治获得的。”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现在整个世界还没瓜分的大概只剩下南美和非洲。只有在这两种地方才存在比较轻易改变现状的可能,殖民国家必然在这里大打出手。然后矛盾再回到欧洲来一个总结算!”
……
年轻人们争论不休,最后会议要求大家先观望一下。凡是针对法国现状的风险性投资,都要专门由投资部门负责。
放下法国后继续讨论欧洲各国,德国因为在非洲实施了冒险政策,欧罗巴银行认为德国即便能在刚果自由邦里面分到一块,也未必有那么大能力继续开发。更何况还要面对中非等地的法国殖民者,日子未必好过。德国也被列入不稳定因素。
至于北欧各国,他们不穷,人口少,经济不活跃,实在是没有投资的利润。最后就是俄国,俄国06年爆发经济危机,现在已经好转下来。斯托雷平这位俄国首相对于反对者进行了残酷的对待,绞死,判刑,流放。在如此残酷的手段下,俄国不平之鸣暂时消散。但是从民朝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怎么都不像是长久的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