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投票推荐
李大钊点点头道:“现在社会上也把赤色旅当成了劫富济贫的好汉,茶馆里面还有说书先生按着水浒传给赤色旅编故事来着,说什么一百单八条好汉结义闯清宫什么的。”
黄宝培嘿嘿一笑,抿了口茶:“那是社会上面对赤色主义不了解,所以才误会我们是绿林好汉。其实他们这样传,对咱们也没有坏处。社会主义的主张不就是要帮助穷人,限制富人的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劫富济贫。”说到这里,他又换了一副郑重的脸色,看着陈独秀、李大钊认真地道:“陈先生、李先生,现在国家多难,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压迫······寻常的救国道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根本行不通,孙先生这么多年以来的奋斗结果已经说明问题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不可能在列强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下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另一个革命力量出来分担列强的压力!而我们赤色旅就准备来承担这样的重任,我们真正的革命对象不仅是国内的封建势力,还包括帝国主义列强,而列强更是我们的革命重点!”
他的话说得很慢,几乎是一字一顿。毫无疑问,这番表态对两位大教授的触动极深,两人的眉毛同时就拧了起来。眼下的中国革命或是反革命,其实都是走“攘外必先安内”的路线,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内上面,人人都想外交列强,内灭群雄,可没有人敢去动列强的脑筋。而眼前这个赤色旅分子,居然声称他们的组织要一力承担起攘外的重任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些赤色旅分子贪图的又是什么呢?攘外是攘不出地盘军队来的!看来他们真的是一心救国救民的。
黄宝培紧紧地盯着陈独秀和李大钊,看他们在那里皱眉沉思,又接着说道:“这次赤色旅绑了小皇帝······十几二十万两黄金总是能弄到的。这个手段虽然有些······不太光明正大,可是却能大大壮大我们的力量!接下去赤色旅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计划,首先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社会主义理论。在国民对社会主义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还打算发展工会组织、学生组织,要把工人、学生组织起来,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做斗争!当然,赤色旅的暴力活动也会加强,那些勾结列强出卖国家的军阀,列强在华的侵略军、租界,还有列强的特务组织和不法商人,都将成为赤色旅的攻击对象!要让列强知道,我们中国人也是有雷霆手段的!”
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心里沉吟了半天,对方这番话可谓是掏了心窝子了。而且也是句句在理,如果单纯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的确需要有那么一个力量来对外吓阻列强的步步紧逼。有了这么一股力量,国内其他的革命力量才有可能玩先安内、后攘外,一步步把反动势力给消灭了,把中国统一起来。要不然有一大堆列强在那里没完没了的压迫和阻扰,任谁也没有法子完成革命事业的。看起来,这些赤色分子还真是一心救国的,虽然这个手段暴烈了一些,可那也是给列强逼的!想到这里,两人不禁同时重重点头······
······
北京城南,天坛、先农坛。
这里是张勋辫子兵进京以后第一个驻地,在辫子兵的大队入城以后,张勋还在这里留下一个营头驻守。虽然北京城内外这段时间乱成了一团,可是这处皇帝老子祭天的场所,总得来说还算安稳,直到1月23日午后的时候,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终于从南面传了过来!
在午后的阳光下,至少有七八百条步枪枪在天坛外墙两边互相射击,还有几挺机关枪也被架了起来,突突突的发射弹药。空中都是咻咻的声音响过,还伴随着一阵阵的喊杀声,看起来好像有一场激战正在上演!不过双方对射的距离似乎有些遥远,而打枪的手艺也不怎么样,激战半晌好像也没有几例伤亡。至于白兵突击打白刃,那是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看双方的旗号,有气无力在进攻的一方是北洋陆军13师56团,一面黑底红字的旗帜上绣着个斗大的李字,在天坛南墙外的阵地上猎猎飘扬。
而防守一方,则是定武军进字营,也就是张勋留在天坛的那一营辫子兵。进字营的管带王进宝本人正戎装整齐,肃立在天坛南墙后面督战,一排光着膀子的亲兵个个拎着鬼头刀在大呼小叫,还有几筐闪着银光的洋钱也抬了出来,好一副准备拼命的架势。
不过王大营长的命也就拼到这个份上了,要他领着弟兄们冲出去打反击,别说是门了,就是窗户也没有!打来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洋陆军13师!全师上下两旅五团一万多人枪,王大营长这会儿没有夹着尾巴逃跑已经对得起张大帅的那点恩了!
“快去报告大帅,南苑的13师造反啦!大队人马已经攻上来了!有几千人!援兵再不到,卑职就要和大帅来生再见了!”王进宝督了会儿战,觉得自己多半顶不住,就连忙叫来一个心腹,打发他骑上快马去北京城找张勋求救。当然,告急的电话早就打过去了,可问题是援兵却久候不至,也不知道张大帅手里面还有没有兵可用?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
铁血大民国 第七十一章 小皇帝,大买卖 五
“大帅!咱们还是赶紧撤了围丰台的兵,先救南城的急要紧啊!”
“撤了围,常瑞青那小子可就跑出来了······13师不会真打,他的模范团可是要拼命的!”
“大帅!事到如今,这个······还是赶紧拜会各国公使,请他们出面调停吧!”
“调停?怎么个调停法?能有个缴械保命就不错了,徐州是肯定回不去了!”
“回不去也得回啊!要不然等李长泰的第八师,曹锟的第三师都打过来,咱们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千里迢迢,就是插上翅膀飞也得好几天,还怎么回徐州?现在只有拼了,大不了一把火烧了北京城,上太行山去落草!”
“去关外吧!咱们可以保着朝廷去关外,那里是他们满人的龙兴之地,总有咱们的立足之地的!”
“去了也白搭,咱手里面又没有皇上,再说了,朝廷那帮人肯跟咱走吗?醇亲王现在可再到处筹钱准备赎回他的宝贝儿子,好继续留在北京城里拿每年四百万的优待银子呢!他心里面哪里还有什么朝廷,还有什么大清?咱们这些日子都是他娘的在图个啥?”
“这满人的江山他们自己都不要了,咱还瞎起个什么劲儿?真是糊涂啊!”
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陆军部里面,张勋的幕僚们一片乱哄哄的声音。13师有变的消息传来,几乎就要敲响北京城里这个小朝廷的丧钟了。原本还时不时来陆军部露个脸儿的那些王公大臣,现在大多闭门不出,有些个干脆躲到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去了。而紫禁城里那两个太妃,更是整日以泪洗面,一见着张勋就哭个不停,好像性命马上要不保了似的!至于醇亲王,就是一门心思筹银子,呃,应该说是金子,听说北京城内外的银行、钱庄都跑了个遍,不是借钱就是兑换黄金,其他什么的一概不问······还真是个好爸爸来着!
而段祺瑞的讨逆军好像也有了些眉目,天津传来的消息,李长泰已经接了东路讨逆军副司令的差事,曹锟也通电就任西路讨贼军司令。一东一西就是两个师,小三万人!再加上南苑的13师,丰台的模范团,都快能号称五万了。张勋的几千辫子兵怎么顶得住?
张大帅现在也知道快完了,今儿是穿了一身顶戴花翎的朝服来的陆军部,外面还罩了件御赐的黄马褂,看来是准备为大清朝殉节了!
这下子可把他身边的一票幕僚给吓了个够呛,您老年纪一大把,大概是活够了,可是下面的人都年轻,还想好好享受几年呢。
他们这些人乱哄哄的在出着各种各样根本行不通的主意,而且还有越来越大声的趋势。听得张勋额头的青筋直跳,最后终于忍无可忍地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一声大吼,让满室的人都吓了一跳。张勋可是行伍出身,脾气素来火爆,虽不能说是动辄杀人,可是让他感到不快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所有人顿时都噤若寒蝉了。
张勋阴沉着脸,目光在屋子里面一扫,最后落在万绳栻和王宝田两个心腹幕僚身上。
这两人是张勋幕中对于复辟态度最积极的两人,不过现在也都是一筹莫展的神色。万绳栻对张勋轻轻摇头:“大帅,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勋沉声道:“可是现在哪里还有退路······”
万绳栻和王宝田对望了一下,王宝田苦笑:“那就把队伍收拢进北京城死守吧,想来段祺瑞也不希望这座天下首善之城毁于战火吧?”
张勋眉毛一扬,微微点头。复辟闹到现在,谁都能看出来是大势已去了,如果说自己手中还有什么可以凭依的,恐怕也只有北京城了!北京城高墙固,既是国家的首都又牵扯到列强的利益,段祺瑞应该不会强攻,到时候自然只有用幕后交易解决问题了。这样一来,最差的下场也就是通电下野,去天津租界里面当寓公,反正自己这么多年来早就捞足了。
“固守待变也是个办法,只是徐州那里······”张勋喃喃自语。徐州还有六十几营辫子兵,如果能保住这股力量,将来未必没有复出的机会。
“段祺瑞不会为难张文正的,江苏可是冯河间的地盘!”万绳栻开口提醒道。北洋原先是段祺瑞、冯国璋、张勋“三足鼎立”,现在张勋一倒,就只剩下段祺瑞和冯国璋两强了,下面还不斗个你死我活?段祺瑞又岂会将辫子兵控制的徐州叫给冯国璋一派的江苏督军李纯呢?
“大帅,还是谈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宝田咬了咬牙,又道:“属下愿意跑趟天津,去找段祺瑞、徐树铮谈,怎么样也要保住大帅,保住咱定武军的根基!”
张勋轻轻叹了口气,摆摆手:“这事儿你去不成,得要王聘卿(王士珍)出面。”说着他又苦笑了下,对身边的参谋吩咐道:“让王进宝和吕大用把兵都撤进北京城吧······我回头就去拜访王聘卿,这次的事情总要有个了解的办法······”
·····
随着张勋撤兵入城的命令,刚才还被困在丰台城里“听天由命”的常瑞青可就立马神气活现起来了。这仗虽然打得有点侥幸,还有几分无厘头,可毕竟是打胜了!还是以少胜多,创造了“用三个营打败三十个营”的奇迹!呃,反正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上都是这样描述“伟大统帅”指挥的第一场战役的,想来是不会有错的。
1月24日,挟着“丰台大捷”的余威,常瑞青“统帅”着他的模范团一千多名精锐,在老百姓的夹道欢送下,打着五色国旗,浩浩荡荡就离开了丰台县城。向东挺进了十来公里,在大红门镇拐了个弯,又向北开进,在天坛和王君皓指挥的模范团二营来了个“胜利会师”。随后又全军逼近到北京正阳门外面,在大栅栏到八大胡同一带建立了阵地!呃,那还是常大革命家有生以来第一次到八大胡同呢,不过却没有见到一个“失足妇女”,昔日繁华热闹的烟花之地,现在是一片萧条的样子,好像刚刚被革命风暴洗涤了一遍似的。
常瑞青的团部就设在陕西巷的上林仙馆里面,还没有来得及部署攻城作战,就有一大堆穿着体面的掌柜的前来拜访。都是正阳门外商业区各大铺子的当家人,为首一人姓乐,是同仁堂乐家的代表,还挂了个什么商会会长的名义。
一票掌柜的见着常瑞青就是高帽子一顶顶的,银票一叠叠的送过来,吹捧之词更是肉麻到了极点。不过言语中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拜托常大团长和模范团的兄弟们手下留情,可别在正阳门外和辫子兵大打出手了!说到后来,常瑞青终于松了口,拍着胸脯保证道:“各位掌柜的请放心,虽然兄弟在讨逆军里面不过是个先锋,但是在这里也给各位拍个胸脯,只要辫子兵不出正阳门,兄弟的兵也不会去强攻的······就算是这样对峙的局面顶多也就十天八天,等讨逆大军到齐,也就是张勋通电下台的时候了。这北京城的兵灾也就到此为止了!”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
铁血大民国 第七十二章 小皇帝,大买卖 六
第七十二章小皇帝,大买卖六
听了常瑞青的这番表态,一票掌柜的都觉得不靠谱······大家伙儿可是凑了有三十多万送上来的,那个意思就是想请模范团挪个窝,别在正阳门外摆下战场了!怎么这位常大团长收了钱就给这么一个“不主动进攻”的承诺呢?这是嫌钱少,还是别有所图呢?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最后还是把目光落在了同仁堂的乐达仁身上,同仁堂乐家四大房开了好几十个中药铺,是北京商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乐达仁左右看看,知道没有办法推辞,只好叹了口气:“常将军(其实是个上校),如今是两军交战,您老的兵不打北京城,可保不齐北京城里的辫子兵要打出来,这正阳门外一片的繁华之地,莫非真要毁于一旦吗?”
常瑞青忙摇摇手:“不会的,不会的,天下大势到了这个份上,张少轩也应该已经明白事不可为了,现在他收拢军队死守北京城,只怕就是想寻个台阶下,不会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再说了,正阳门里面的那些辫子兵也不是傻瓜,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们还会傻乎乎替张勋卖命吗?我想诸位掌柜的在他们那里也没有少使银子吧?想来对阵双方在未来十天八天里面是可以相安无事了。”
几个久在商海沉浮的掌柜都哈哈一笑,心里面却是一阵叫苦,都知道三十几万银元算是打了水漂,正阳门里面还得大把使钱······这一次兵灾,最苦的大概就是这些买卖人了!
常瑞青起身将一票掌柜的送出了门,还没来得及坐下,就看见自己原先的侍卫,现在赤色旅的骨干唐九悄悄走了进来。常瑞青四下看了看,见团部里面都是自己的心腹,才吩咐唐九落座,又亲手给他倒了杯茶,才低声问道:“吴虞薰(吴石)那里的情况如何?小皇帝还好吗?”
唐九笑了笑,回答道:“都好,吴副团长在劫了小皇帝以后就直接乘马车进了东交民巷,在六国饭店包了个僻静的套间,把小皇帝藏在卫生间里面······那个小家伙已经吓傻了,让他干嘛就干嘛,还真龙天子呢,我看就是孬种一个!”
常瑞青点了点头,又问:“那你是什么时候出城的?”这段时间常瑞青忙于指挥作战,和赤色旅的联络也基本中断了,因此才有此问。
唐九喝了口茶,润了下喉,又接着说:“我是前天出城的,这一次咱们在紫禁城里面还收获了几大箱的字画、瓷器,吴副团长让我带了几个弟兄把这些东西先弄出城,每想到前脚出城,团长的队伍后脚就到了!张勋的十八个营头居然给咱模范团给打败了!想想也过瘾呢!”
说到这里,唐九的两眼就一阵阵放光,好像恨不得亲自上阵厮杀一番似的。常瑞青微微一笑,拍了拍唐九的肩膀:“唐兄弟别急,日后的仗有你打的,咱们还要一起打出个新民国来呢!”他顿了下又问:“除了你,还有谁离开北京城了?”
唐九憨笑几声回答道:“还有孟太监和胡卷帘,吴副团长打发他们去天津办事了,具体什么事我就不知道了。”
常瑞青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孟离和胡卷帘去天津寻找收钱的门路是早就安排好的,北京城毕竟在张勋的控制下,在那里同小朝廷方面联络,有个什么万一恐怕就要酿成大错了。相对而言,天津的情况就有利许多,毕竟段祺瑞也没有对赤色旅下通缉令······人家绑架的是他的对头宣统皇帝溥仪,他再怎么不认同,也不好公开下令拿人,要不然这个立场就有些说不清楚了。
······
“芝老!芝老!”急切的喊声从走廊那头一直传到走廊这头的书房当中。和喊声一起响起的,是“咚咚咚”的脚步声。
端坐在书房中的段祺瑞微微一扬眉毛,脸上滑过一丝期待。那声音分明就是徐树铮的,而且隐隐还带着一丝喜悦。看来又有什么好消息传来了!这几日,天下大势终于渐渐分明起来了,差不多所有的督军、师长全都通电反对复辟!而且手握重兵的曹锟、李长泰也终于就任了讨逆军西路军司令和东路军副司令。
脚步声和喊声越来越大,书房的门猛的一下就被推开了,映入段祺瑞和室内诸人眼帘的,正是一脸兴奋的徐树铮。他穿着全套的北洋陆军呢子军服,看来刚刚从讨逆军司令部赶过来,这个时候已经是满脸通红,张着大嘴在那里喘气。看着段祺瑞他们,一手挥舞着手中的电报纸,一边打喊道:“芝老!模范团打败定武军啦!张勋的大队人马已经退进了北京城,常瑞青的队伍开到了正阳门外,在大栅栏到八大胡同一带建立了阵地!”
段祺瑞声色不动,他面前两个客人却一下跳了起来。两人正是段芝贵和李长泰。段芝贵和徐树铮一样激动的脸色通红,他是讨逆军东路军司令,不过和段祺瑞一样也是个光杆,现在能“不战而胜”自然是再高兴也不过了。李长泰却是脸色青灰,他的第八师还在马厂没有开动,张勋的辫子兵居然就被一个模范团打败了!早知道辫子兵这么不经打,他何苦拖延着不出兵呢!
段祺瑞扫了眼李长泰,又转向徐树铮:“有这种事情?消息可靠么?”
徐树铮大步走进书房当中,挥舞着手中的电报纸:“常瑞青的模范团和北京城的王聘老前后脚发来了电报。张勋的辫子兵和模范团苦战两日,损失惨重,又加上南苑的陆军13师突然生变,才迫使张勋收兵回防北京城,常瑞青带兵趁胜追击到了正阳门外!而且,败回北京城的张勋已经请王聘老出面斡旋了!”
“原来如此!”段祺瑞这才点点头,接过了电报纸,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才沉吟着道:“常瑞青虽然胜得有些取巧,可毕竟还是胜了,以区区一千多人,对抗张少轩八千辫子兵,还能取胜,也算是稀世将才了!凭着这份功劳,一个少将混成旅长总是要给的,要不然就是赏罚不明了!”说着他又冷冷瞥了眼李长泰,后者则低低垂下了脑袋,不发一言。
徐树铮点点头,接着又建议说:“芝老,同张少轩谈判的事情就由属下去吧。同时再让第三师和第八师逼近到北京城下,对张勋所部形成合围之势······还有,定武军提督张文正(张文生)在这此次复辟逆案中属于挟从,属下早就和他约定,可以给他自新反正的机会,委任他为徐州镇守使,以绝张勋退路。”
办法是很好的,但是却有些吃独食的意思。常瑞青是徐树铮夹带里的人,张文生也是徐树铮的徐州老乡,又是被徐树铮“招安”的,自然也会知恩图报,而徐树铮本人又要亲自去和张勋谈判······段芝贵和李长泰都不禁微微摇头,可段祺瑞却笑着点点头,看了眼身边的两位:“香岩、阶平,你们觉得如何?”
段芝贵微微一笑,点头道:“一切全凭芝老吩咐。”
李长泰也只得勉强一笑,重重点头:“属下也唯芝老之命是从。”
段祺瑞满意的笑了笑,对徐树铮道:“又铮,好好去办吧,记着,对张少轩也不要逼迫太过,只要他肯下令北京城的辫子兵下野,放他一条生路又如何?”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下,又道:“还有小皇帝被绑事件,你也着人去查一查,总要给清室一个交代的。”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
铁血大民国 第七十三章 小皇帝,大买卖 七
第七十三章小皇帝,大买卖七
天津,公共租界,剑桥道,小德张公馆。
“孟先生,朝廷办事,绝对都是在路子上的。可是,你小哥也要讲点道理不是?复辟的事情是张少轩一手包办的,朝廷也是被逼无奈,这点连冯大总统(冯国璋)、段总司令也已经表示认可。你们赤色旅凭什么一口咬定皇上是复辟祸首?皇上今年才12啊,12岁能办什么事情?当得了祸首么?你们明明是绑架勒索,还非得借着革命的名义,这是想得了便宜还卖乖,想着名利双收啊!可是你们的要价也太狠了些吧?二十五万两金子!还一分不让……这、这也忒狠了吧?就不怕天下人指着你们赤色旅的脊梁骨骂娘吗?”
说话的是振贝勒,他是庆亲王奕劻的儿子,也是天津满清遗族的领袖人物,和小德张是邻居,都住在剑桥道上。小德张在安置了孟离这个上门要钱的赤色革命者后,第一个通知的就是庆王府,振贝勒更是被北京的醇亲王载沣委以“首席谈判代表”的重任,来和孟离讨价还价。
这次的“宣统绑架事件”,不管是在满清遗老遗少眼里,还是北京、天津的平民百姓看来,都是一个很不单纯的“绑票勒索”事件,不过和革命什么的压根搭不上一点关系的。只是这个“赤色旅首席谈判代表”孟离的表现实在是有点那个太……大义凛然了!
一见面儿,就代表中国人民强烈谴责“逊清朝廷”阴谋颠覆民国,挑起内战的滔天大罪,把赤色旅绑架溥仪事件定性为“革命行动”,呃,一下子就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度!而且明明是勒索金钱,也非得说成是代表中国人民讨还血债!好像那二十五万两黄金不是流入赤色旅的腰包,而是要分给全体国民似的。
至于讨价还价,更是门也没有!额,那个啥,那是替中国人民讨还血债!怎么能讨价还价?不收利息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们还想压价?孟离同志的狠话当时就撂下来了:“就等着给小皇帝收尸吧!”
至于社会舆论什么的,孟离也压根不当回事儿,还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八旗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了多少汉人?还压迫了咱们二百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何止数十亿两白银?还同列强签订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让现下的国家步履维艰……现在赤色旅代表人民讨回的还不到你们从人民手中夺走的万分之一,天理公道到底在谁一边?”
这话一撂下来,振贝勒的头都大了,这帮赤色旅根本就不讲道理嘛!既然不讲道理,那总该讲点江湖道义吧?于是,振贝勒和小德张就下贴子请了天津地面上几个洪门堂口的龙头老大出面说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