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投票推荐
“那样死的人不是更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已经被苏军经营多年,要塞核心布满钢筋混凝土的堡垒,周围则是大片的筑垒地域,存放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品也极为充裕,够50万苏军维持几年了。如果不用核裂变炸弹而改用步兵强攻,没有几十万的伤亡根本拿不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是啊,我看咱们不用多考虑什么放射性污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咱们就算为这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付出20万人的伤亡也是值得的!”
很显然,靠三枚核裂变炸弹是不可能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和50万苏联守军炸成粉末的,所以大规模的步兵攻击和伤亡仍然不可避免的。陆军和战略空军的参谋们最后似乎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准备牺牲20万人的生命或是健康来攻占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郭松龄,这位元帅阁下端坐在那里看着地图,神色当中有一丝掩饰不住的笑意,似乎对未来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攻防战已经是成竹在胸了。
〖
铁血大民国 第 829 核炸弹吓不倒苏联人民 四
郭松龄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扫视了一屋子的参谋军官,冷冷地笑了起来:“苏联《真理报》上面的那篇雄文是怎么说的?核炸弹吓不倒苏联人民!呵呵……口气很大,决心也不小。不过是不是吹牛就不得而知了!这一次我们就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探一下苏联人民的胆气,到底怕不怕核裂变炸弹!咱们的兵书上面不是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吗?这个核裂变炸弹除了是一件攻城利器之外,还是一件攻心的利器!我决定了,咱们手里面的三枚核裂变炸弹要一枚枚的扔,要把它们当成一件迫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苏联守军的王牌来用!”他看了一眼施剑飞,微微一笑道:“如果核裂变炸弹的威力真有资料上讲得那么大,我相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几十万苏联人的神经是不会那么粗的,连续挨上三枚这样的炸弹,即使不投降也一定会逃跑!”
这个在西伯利亚前线指挥部队和苏联红军血战了三年的国防军悍将,对他的对手是再了解不过了。现在的苏联红军上下其实早就弥漫着失败主义和厌战的情绪。将近四年的世界大战,已经消耗了太多的苏联人命,还给活着的人带去了太多的痛苦。现在苏联的经济早就崩溃的不能再崩溃了,他们的轻工业和农业本来就非常糟糕,战前也只能勉强满足苏联人民的基本需求。而眼下,在“一切为了前线”和“千方百计扩大红军”这两大政策的支配之下。轻工业和农业更是因为缺乏投入和劳动力萎缩到了危险的地步。各方面提供的情报显示,由于缺乏劳动力以及农用机械和牲畜被大量征用,1935年度苏联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至少比前一年下降了30%!
根据被俘或是叛逃的苏联红军官兵交代。现在除了莫斯科、列宁格勒这两大都市之外的苏联后方地区,已经快成了人间地狱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已经减少到了连维持生命都不够的地步了,现在的苏联人民算是真正生活在“饥寒交迫”当中了。现在一个苏联集体农庄的庄员只能在劳动日得到750克粮食,而在苏联重工业工作的工人每天可以得到800克粮食(学生和普通职员每人每天的供应只有300克粮食,轻工业工人每天有500克粮食),但是他们的劳动强度却高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工人工作时间被规定为每天14个小时,另外还有没完没了的临时加班和休息日义务劳动在等待着他们。众多缺乏营养的工人被迫没日没夜的从事繁重的劳动。
但即便如此,苏联的工农业仍然无法满足前方后方三四千万穿军装的红军还有不穿军装的党员干部们的供应,以及生产维持这场“该死的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为此苏联gcd不得不实行最严酷的统治。从1935年底开始。苏联各地方政府、党委和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得到的“反革命和怠工、暗害分子”的指标暴增了几倍之多!成百万的妇女、老人和青少年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被抓进了形形色色的劳改营——所有的劳改营都是生产单位,利用完全免费的劳动力从事最艰苦繁重的工作,向来就是苏联经济的重要支柱。
不过现在即使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免费劳力在为世界革命“忘我的劳动”,也仍然无法维持越来越庞大的红军和越来越惨烈的战争了。所以前线红军的补给供应也只能一减再减。已经到了连加了不知道多少锯末和麸皮的黑面包都不管饱的地步了。普通士兵每人每天只有一公斤“掺杂使假”的黑面包果腹。
在这种情况下,连肚皮都很难填饱的苏联红军自然不会有多高的士气。而刚刚挂上元帅军衔的伊万.潘菲洛维奇.别洛夫指挥的苏联东方面军,大概是全部苏联方面军当中最低落的。不仅是因为苏军东方战线上的部队在过去几年连吃败仗,而且还由于大批有经验红军官兵被调往更加吃紧的西线战场,而补充进来的则是素质极差的印度籍士兵——虽然苏联官方严密封锁着德里沦陷和印度分裂的消息,但是身在苏联的印度人还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大致了解了祖国的困境,使得他们本来就很薄弱的革命意志完全崩溃。只能用督战队押着他们上战场充当最廉价的消耗品,这样的军人自然没有任何士气可言。要么是认命等死,要么是千方百计想办法逃亡。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苏联东方面军司令部。刚刚取代在去年年底病死的加米涅夫出任东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别洛夫元帅看着眼前的一叠报告,两条又细又长的眉毛越拧越紧。报告是东方面军政治部提交上来了,内容是关于东方面军日益低迷的士气的。政治部的干部们在报告中抱怨道:“……官兵当中弥漫着悲观的情绪,包括许多政工干部也不再相信世界革命必将胜利,政治鼓动往往流于形势,特别是对印度国际主义战士的政治动员几乎完全停止,只是用简单的打骂和督战队强迫他们作战。关于印度d已经面临全面失败的谣言充斥在印度国际主义战士们中间,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完全绝望,精神极度空虚,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秘密恢复了印度教信仰……”
啪的一声,别洛夫将报告往办公桌上面一丢,拿起钢笔在上面随便批示了一下:“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务必扭转部队士气低迷的局面。”不过对于这番批示的效果,他自己都没有任何信心,因为他自己的士气也高不到哪里去。在他看来,世界革命已经失败。苏联已经面临绝境了!由于印度、日本这两个盟友即将彻底失败,中国、德国很快就能集中全部力量从东、南、西三面向苏联压迫而来了,而苏联的战争潜力其实已经完全耗尽。即使没有那种“苏联人民不怕”的核裂变炸弹,苏联也抵挡不了多久。看来用不了太久,苏联gcd就要迎来自己的末日了,而整个俄罗斯民族看起来很有可能成为苏联gcd的陪葬品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也算是民族罪人吧?不过这些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这位刚刚晋升为元帅的苏军悍将。就拿起桌子上面的报告,站起身大步地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内的方面军作战室走去。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中国鬼子有什么不寻常的异动吗?”一走进作战室。别洛夫就板着脸问方面军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道。
华西列夫斯基正弯着腰在军用地图上面做着什么标记,听到别洛夫的声音忙直起身子回答道:“还是老样子,中国鬼子没有什么大动作,前线非常平静。看来中国没有足够的兵力进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至少在日本失败之前他们没有这样的力量。”
别洛夫对他的分析没有什么表示,实际上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红军的野战是打不过中国侵略者的,但他们还是能依托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给任何攻击者以重创。别洛夫估计,中国人如果想要攻占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话,至少需要投入150万攻击部队和数千门重炮,还需要投入300mm口径以上的列车炮用于轰击要塞核心堡垒。至于中国人强大的装甲部队在攻击要塞的作战中则是完全无用的。所以现在他向华西列夫斯基提出的问题,不过例行公事而已。他继续往下问:“防御超级炸弹的工作呢?一线部队是否按照要求加深加固了掩体?对于敌人步兵可能沿着超级炸弹炸开的通道发动的进攻,有没有做好反击的准备?”
听到“超级炸弹”。华西列夫斯基的神色比别洛夫要严肃许多,所谓的“超级炸弹”就是“核裂变炸弹”在苏联内部的叫法。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影响重工业生产,苏联当局对内封锁了“核裂变炸弹”的消息,就好象这种超级武器根本没有出现一样!不过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还是在第一时间给下面的部队和苏联各大中城市,下达了《防御超级炸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里面,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声称帝国主义正在制造一种巨型炸弹,可能重达几吨,威力也要远远超过普通的炸弹,因此要求各大中城市开展“深挖洞”运动,发动党政干部、普通工人、学生和职员参加挖掘防空洞的义务劳动,要求在1936年5月1日之前,在全苏境内的大中城市内修建500万个可供1000人躲藏的大型防空洞。同时还要求处于前线的红军千方百计加强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使之可以抵抗超级炸弹的攻击。
不过东方面军下属部队实际上没有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原因是部队的食品供应困难,广大战士的体力明显不足,无法承担太过繁重的劳动,而且敌人拥有“超级炸弹”的消息一定会严重打击本来已经十分低迷的士气,所以下面的部队在得到方面军司令部的相关命令后,基本上都采取了阳奉阴违的策略,稍微修整一下工事交差。
“司令员同志,”华西列夫斯基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防御超级炸弹的工作进行的不好,下面的部队大多敷衍了事,万一中国人真的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投放核裂变,呃,投放超级炸弹的话,只怕……”
“不用担心,要塞足够坚固!”别洛夫看了一眼作战室厚实的钢筋混凝土墙壁,苦苦一笑:“如果这样坚固的要塞都抵挡不住核裂变炸弹,那么野战防御工事即使修得在坚固又有什么用呢?”他摆了摆手,打断了想要争辩的华西列夫斯基:“现在方面军司令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提升部队的士气,所以任何可能打击士气的工作都要暂时延后。”说着他将手中刚刚签署好的文件交给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别列佐夫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同志,去想想办法吧。要充分发挥gcd在政治思想工作上的特长,一定要让战士们相信,世界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gc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属于无产者的!”
“是,政委同志(别洛夫兼任方面军政治委员)。”
……
“从10000米的高空往下扔炸弹,精确度的确是个问题,”田宇晨翘着二郎腿坐在一张又破又脏的沙发里面,低着头边端详战略空军下面几个战略轰炸大队的训练情况报告边说道。他是从空军第三轰炸师师长的位子上调任战略空军副总司令的,这段时间。他每天都扑在战略空军司令部下几个轰炸大队的训练上面,不过训练的效果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是啊,上万米高空进行水平轰炸……误差在1000米内就算不容易了。200米内的精确度恐怕极难达成,正辉,你的要求是不是高了一点?”施剑飞靠在椅子上,双腿高高搁在办公桌上。他也是亲自玩了两把万米高空投弹的。结果那枚原子弹模型至少偏了有3000米!
“现在是训练,所以要求必须要高于实战!”田宇晨看了一眼施剑飞,摇摇头道:“实战中能发挥出训练五成水准已经是王牌飞行员了,如果再遇上敌人地面火炮的干扰,只怕三成水准也发挥不出来。所以200米内的要求并不高,毕竟核裂变炸弹不是普通高爆炸弹,要丢偏了可就损失惨重了!”他顿了顿道:“200米的误差我带领的机组在训练中就已经达到了,实在不行就由我亲自负责投弹吧!”
“这样的话投弹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不过投弹安全的问题还得好好合计一下,扔核裂变炸弹爆炸威力可不比普通炸弹啊。”施剑飞皱着眉头说道。
准备投放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是三枚威力和“小雷神”相当的钚弹。核爆威力相当于15000吨到20000吨tnt炸药,如此巨大的爆炸威力对空中的投放核裂变炸弹的飞机也会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核爆产生的辐射也会对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产生伤害。
而且现在用于投放核裂变炸弹的是轰七的一个子型号轰七h,为了保护驾驶员的免遭核辐射的伤害,这款飞机的机舱内加装总重量超过2吨的铅板,此外机身和机翼也被大幅加固,以便抵御核爆冲击波的波及,由此又让轰七h的空重增加了不少。另外,为了避免苏军地面炮火和战斗机的威胁,并且为飞机逃离投弹空域争取更多的时间,投放核裂变炸弹的高度被设定在了9500米到10000米的高空。而轰七h所装备的四台1800匹马力的空冷式发动机在这种高度上的出力会大幅下降,造成飞机的航速很难达到极限,顶多只能短暂维持在400公里/小时左右。
根据投弹计划,核裂变炸弹将在被投掷出机舱后的45秒到60秒内爆炸。也就是说,以400公里/小时的速度逃离的轰七h飞机顶多能飞出六公里多一点,很难保证绝对的安全。
“我看没有太大问题,6公里再加上9000多米的高度应该比较安全了,如果不放心的话还可以用俯冲加速。”田宇晨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面写写画画,还一边解释道:“轰七h的机身非常坚固,足以媲美ju.88,如果以30度角俯冲60秒应该可以加速到500公里以上,而且冲击波从爆炸点传导出来也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冲击波的危害基本上不用担心,真正的威胁就是核辐射而已……我想可以穿上特制的防辐射服驾驶飞机,应该没有问题的。”他顿了下道:“我现在担心的倒不是投放核裂变炸弹有危险,而是担心核裂变炸弹的威力不足以摧毁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如果能把核裂变炸弹做成一个穿甲炸弹,用俯冲轰炸机扔下去砸穿要塞顶部,让核裂变炸弹在要塞内部爆炸就好了。”
田宇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穿甲炸弹,又在旁边写了“he-177”,这是德国人生产的重型轰炸机,说实话性能真的不咋地,装了一款性能糟糕的bd606发动机,造成飞机结构超重,发动机还常常着火,还不如中国的轰七好用——这是中德两国的轰炸机部队指挥官们一致的评价(中国空军也有少量的he-177轰炸机)。为了应急,德国空军不得已只能向中国的中央第一飞机制造厂有限公司订购了120架轰七,还获得了在德国生产1200架轰七的生产许可。
不过这款he-177倒也不是没有一点长处……它是眼下世界上最大只的俯冲轰炸机!是一款可以进行60度角俯冲轰炸的重型轰炸机!而俯冲轰炸又是现在最可靠的精确轰炸方式。
田宇晨说着又画了一个象征要塞的图案,又画了一条60度角俯冲的直线,手里捏着粉笔在黑板上敲击:“一个3吨到4吨重的穿甲炸弹,加上he-177俯冲时候的惯性绝对可以砸穿10米甚至是更厚的钢筋混凝土板。到时候相当于20000吨tnt炸药的核弹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内部来个中心开花,不仅要塞内部所有的人都活不了,而且巨大的爆炸威力还会通过地表传导出去,要塞周围几公里范围内的地下防炮工事肯定都会被震塌!”
“妈的,这个田宇晨还真是个疯子!”施剑飞在心里暗骂,用俯冲轰炸的办法固然可以让核炸弹准确命中要塞核心地堡,但飞机被击落的危险也同样大大增加,毕竟这个he-177是重型轰炸机,个头太大,很容易被地面炮火击中!
“万一被击落怎么办?”施剑飞说出了心中的担忧。“核裂变炸弹会不会被敌人缴获?”
“不会的,可以开启延时爆炸装置后再俯冲……这样飞机就算被击落,也能确保核炸弹爆炸!”田宇晨想了想又道:“不过要玩俯冲轰炸的话,就不能搞单机突袭了。要不然所有的苏军地面炮火都招呼上来,这架he-177就死定了。”
“正辉,你的意思是……”
“多组织一些飞机去轰炸不就行了?其中要包括歼4e、强1这样对地攻击能力强大的中轻型战机,用他们来压制苏军的地面火力,掩护he-177投掷核炸弹。”
“什么?”施剑飞的脸色刷一下就黑下来了:“正辉,那么多飞机来得及在核爆前脱离吗?”
“没问题,把延时爆炸装置上的时间设置的长一点就行了,比如5分钟……就算是300公里的时速也能飞出25公里了,这样也不用使用特数改装的飞机投掷核弹了。”
“万一……万一投掷核弹的he-177在空中被打爆,核弹也被殉爆呢?”
“这种可能性不大,”田宇晨耸耸肩道:“因为核弹的外壳非常坚固,是用最好的合金钢做的,就算几百克的炸药在内部爆炸也不会破坏外壳,所以不用担心殉爆的问题。要真有什么万一,那也是咱们太不走运,打仗这种事情哪里有什么万全,施司令,你说是不是啊?”
实际上核弹被殉爆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核弹的爆炸原理和普通炸弹不同,核弹的装药钚-239根本不会被高温冲击波引爆,这是一个链式反应的过程,如果核弹外壳真的被炸碎了,里面的钚-239飞散的到处都是,当然没有办法产生链式反应了。
〖
铁血大民国 第 830 核炸弹吓不倒苏联人民 五
虽然身为中国国防军最高统帅的常瑞青是不怎么干涉前线将领的指挥,但是扔原子弹这种事情是个例外,“核按钮”这个东西必须由最高统帅亲自掌握的。所以施剑飞和田宇晨提出的用he-177“重型俯冲轰炸机”投掷原子弹的计划,在第一时间就摆在常瑞青总理办公室的案头了。
“我看可以,不用担心核裂变炸弹殉爆,也不用担心延时起爆的问题,这些都好解决。”没等常瑞青看完报告,新任的中华科学院院长李复几就第一个开口支持了:“将核裂变炸弹做成穿甲炸弹也没有太大问题,顶多再加重一点分量。”
常瑞青看着蒋百里,蒋百里沉默着点点头,多年的军备部长干下来,他已经成了半个军工专家,他思索了下说道:“用于攻击要塞和地下目标的‘钻地型核炸弹’早就在秘密研发了,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可以钻入地下100米的核炸弹,虽然离成功还早……不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可不在地下100米,根据情报,要塞核心堡垒的顶部不过是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板,用1000公斤重的穿甲炸弹就能砸穿,何况是几吨重的核炸弹?我想如果在核炸弹的头部安装一个锥型撞角就足以破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顶部了。”
“总理,上一次在天火基地的试验中,核裂变炸弹是在30米高的钢架上面被引爆的,如果爆炸发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内部。威力会不会有所减弱?”总参谋长赵振迟疑着说:“是不是再做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
“没有这个必要,而且也太浪费了。”蒋百里说。“15000吨到20000吨的爆炸当量总归在的,我就不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不被崩上天。不过我还是不赞成出动大批歼4e和强1参加投掷核弹的行动。”
“难道让he-177单独出击吗?这太危险了。”空军总司令杨仙逸摇摇头说。
“我想问题不大。”对此蒋百里胸有成竹:“我们不是准备用3枚核裂变炸弹摧毁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吗?不如先用一枚进行空爆,摧毁地表的高射炮火,然后再用he-177俯冲投掷穿甲型核弹,摧毁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核心。这样一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周围的几十万苏军应该会失去坚守下去的意志,极有可能投降或向西逃窜。”
“最好不要劝降,还是让他们向西逃跑吧。”常瑞青思索着说。
虽然现在中德两国手中的武器级钚-239和武器级铀-235足以装配出几十枚原子弹。但是这些原子弹并不足以杀死所有的苏联人,也不可能炸死所有的苏联红军,某种意义上说。托洛茨基的那篇雄文是有道理的,苏联很大,苏联人很多,中德的那点原子弹消灭不了苏联人民。所以原子弹真正的作用并不是消灭苏联人民。而是吓倒苏联人民。因此杀光或是俘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周围的几十万苏联红军并没有太大意义。也不会对这场战争的胜负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还不如让他们充当散布核恐怖的工具……只要更多的苏联人知道了原子弹的可怕,这场世界大战大概就可以结束了!
“就按百里先生的办法去做,先空爆一枚核炸弹,再打一枚‘穿甲型核炸弹’。另外,再给郭松龄去电,让他注意核辐射和核污染的危险性,不要让步兵攻击处于核污染区的苏军。可任由他们自行逃跑。”常瑞青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当天傍晚,这道命令就传到了下乌金斯克的中国西伯利亚方面军司令部和战略空军前敌指挥部。
“茂帅。如果使用核弹空中爆炸攻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的话,只要天气合适,战略空军随时可以出动。”施剑飞神情严肃,这次轰炸会炸死多少人,目前谁也不知道,但肯定是空前的,作为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将来肯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不知道会不会是臭名昭著了。
“这段时间西伯利亚的天气都很不错,就是白天时间还是有些短。”田宇晨是第一次核攻击的首席机长,如果要飞he-177的话他还没有什么把握,需要继续训练,如果用轰七在高空投放核炸弹则没有一点问题。
“可以在夜间行动,出动两架ju.88轰炸机投掷照明弹就是了。”西伯利亚方面军的参谋长刘斐建议道,刘斐虽然不是空军出身,但是对地空配合作战并不陌生,又在西伯利亚呆了三年,对这里冬季的长夜和夏季的白夜再熟悉不过了。现在虽然是初春,但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里的白天时间仍然很短,只有几个小时。而这几个小时又是苏军防空最严密的时段,不仅所有的高射火力都处于战斗状态,而且苏军基本不会在地面活动,都猫在战壕和防空洞里面不出头,核爆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不如等到天黑下来再行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