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投票推荐
这时牢房外面的走廊上突然响起了皮鞋响动的声音,还有看守身上的钥匙互相碰撞发出的叮当声,斯大林念完了一段祷词,睁开了微微闭着的眼睛,就看见一个蓝帽子带着头发花白,背也有些微驼,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留着花白的山羊胡的老者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是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门打开了,面无表情的托洛茨基走了进来,背着手在牢房里面转了一圈,然后挥了挥手,将门外那个蓝帽子打发走了——看来他根本不担心虔诚的东正教徒斯大林会在牢房里面袭击他这个昔日的死对头。
斯大林看着已经显出老迈的托洛茨基,突然叹了口气道:“世界革命是不是要失败了?”
托洛茨基定定地看着他,淡淡地道:“就要失败了,中国人和德国人的侵略军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城下……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可怕的炸弹,能够轻易毁灭一座城市!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看来你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的,如果没有这场该死的世界革命,我们就不会失败了!”
斯大林哈哈一笑:“列夫.达维多维奇同志,如果走一国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还是会失败的,不过失败的只是苏联而非俄罗斯民族……因为世界革命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拼战斗力,而一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生产力。你认为,我们能够在生产力方面远远超过资本主义么?我想1932年之前的十几年社会主义建设,已经给出了答案了。”
托洛茨基似乎淡笑了一下:“你说的对,在生产力的比赛中,我们也没有取得胜利……走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比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无论是重工业、轻工业还是农业,常瑞青在短短十几年内,就把他的国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同苏联不相上下的工业强国,同时他们的农业也足够支撑工业发展。虽然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英美德等帝国主义先进国家在技术和资金上面的援助,还因为俄国革命和日本革命,得到了数十万知识分子和上百万技术工人。但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吸收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某些长处之后,就会具有不亚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甚至还要比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更为强大。从这方面来说,布哈林是对的。”
斯大林摇了摇头:“现在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都是罪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很快就要去接受主的审判了,我想我们都会下地狱的,列宁也会在那里等着我们,而尼古拉二世则会在天堂之上。”
托洛茨基瞧了眼这个一脸虔诚的东正教徒斯大林,苦笑着摇头道:“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同志,马上要下地狱的是我,你还可以活下去,因为在过去十几年里,你都是一个受迫害的毛左分子……我想中国人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来统治黄俄罗斯!”
“黄……俄罗斯?是什么东西?”斯大林愣了一下。
托洛茨基长叹了一声,把中德英美所设想的对俄罗斯民族的处置方案告知了斯大林。斯大林听了以后,拧眉看着托洛茨基:“列夫.达维多维奇,你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还不死心吗?你都已经知道我们的路线是错误的……”
托洛茨基摆了摆手,打断斯大林道:“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人去守护两个黄俄罗斯!德国人给非洲的两个黑俄罗斯准备了两位女皇陛下,我想她们会当好守护着的角色,但是中国人控制的两个黄俄罗斯还没有主人……鉴于目前的局面,这两个国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同时这两个领导者又要具有极高的威信,还能让中国人接受,我想你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安排你离开莫斯科,去投靠中国人。”(未完待续。。)
铁血大民国 第 887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九
在斯大林和布哈林这两个苏联的“毛左分子”头目悄悄离开莫斯科围城,去投靠修正主义敌人的时候中国修正主义党的主席,大中华联邦的总统毛zd阁下所乘坐的火车,正在横贯美国的铁路上面穿行着,因为要考察美国的农业,所以他们并没有坐着运七飞机一路飞到华盛顿去,而坐着火车在美国辽阔的平原上面奔驰美国这个国家拥有的工业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从美国西海岸一路过来的路上,遍布的工厂烟囱电线和油井,给毛陈独秀周e来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毛zd,这还是他第一次踏上真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虽然之前他在国内就经常参观工厂,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同美国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实在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工业化也需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呢?
不过毛陈独秀周e来还有曾琦这一次访问美国的主要使命并不是考察美国的工业,恰恰相反,美国的农业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也是让他们真正感到震惊的如果说中国的工业同美国的差距是一百步的话,那么中国的农业同美国的差距大概就是一万步了!毕竟在现在的中国,已经有了那么一点工业现代化的苗头,在生产方式和技术上并不比美国落后,只是规模和研发实力比不上美国但是中国的农业落后美国就实在太多了看看列车车厢外面一望无际的麦田当中极少有冒着炊烟的村社就知道了,美国的农民真的很少,他们的农业生产效率也绝非中国的小农可以比拟的才知道了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跟着毛zd同行的除了几个中国gcd的头面人物,还有不少农业方面的专家,现在还加上了驻美国大使顾维钧,一些美国华侨代表,还有几位美国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公司的代表——他们都是来向中国政府代表团推销产品的一路上,几乎每经过一个大中城市,毛周e来等人都会短暂汪一下走访当地的农场和农家看到的,听到的,当然都是让他们耳目一新的东西首先就是美国农民呃,应该说是美国农场主的富有几乎家家都有宽敞整洁的洋房,这种房子在中国一般只有超级大地主大资本家才能拥有另外汽车也极为普及,大部分的农民家里都拥有至少一辆汽车!当毛zd得知美国这个国家在1935年生产了550万辆各种汽车的时候也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这个数字要比中国在1935年的汽车总产量多了10倍以上!在美国,汽车不过是普通的生活用品罢了
另外,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也让他和所有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们大开眼界,农业机械的大规模运用,公司化的生产组织和销售方式,让美国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差别正在模糊化美国似乎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只有经营农业公司的老板每一个农超其实都是一家小型或中型的农业公司!而更让毛zd等人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农村的土地,竟然还在不断集中!美国农业部的代表告诉毛zd,在过去的10年里面,美国有几十万家私人农场倒闭,而生存下来的农场的规模则变得更为庞大不过这还不是最让毛zd吃惊的事情,最让他乍舌的是美国居然有一个旨在降低农业产出的法律,根据这项法律,美国政府会向降低产出的农民提供补助,目的是要将美国农业的产出减少约30%以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不过已经有人向美国最高法院起诉这项明显是“破坏生产力”法律违宪了,估计会很快进行一些调整……
一片夜色之下,火车隆隆地向东而行,在双层钵的火车车厢里面,一片的安静,只有轻微晃动的感觉喜欢在夜里面办公的毛zd打开了自己座位上面对台灯埋头写着什么东西,还不时翻阅放在他案头的那一堆厚厚的资料他已经完全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中去了——后来对中国第二次土地改革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的初稿,就是在横穿美国大平原的火车上面写成的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毛zd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来的时候,就看见周e来正微笑着看着他:“总统,已经在写考察报告了?这篇大作一出来,想必会成为我们第二次土地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吧?”
他们这两个历史上中g的最佳拍档,在这个时空的关系并不算特别亲近,其实周e来能在党内和中国政坛上面的平步青云都要归功于常瑞青,当年更是在常瑞青的支持下取代毛zd执掌西北军政,算起来两人还稍有一些过节但是在这回二次土改的问题上,周e来却是和毛zd持相同意见的
毛zd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将桌子上的草稿推到周e来跟前,笑道:“翔宇,既然睡不着就一起研究一下吧还别说,现在中美两国的农业还是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在战后的耕地面积是世界第一多的,美国是第二多而且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都有搞大农业的条件,很容易仿效美国的经验现在我最的的已经不是没有人种地了,而是中亚西伯利亚的大农业会对内地的小农业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大型的农场往往经营良好,不断扩展规模,而小型的农场则纷纷破产,农民进入城市沦为无产阶级”
周e来笑道:“这就是城市化啊看来耻理这一次又站在了正确的一边……美国式的机械化大农业明显拥有比小农生产更高的效率,这种效率就体现在成本更低,产品更有竞争力如果我们在中亚西伯利亚搞大农业,那么那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必然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打垮内地的小农业也是必然的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我在西北的时候已经有一点端倪了,外疆的农业虽然不是大农业,但是比起南疆北疆还是更有规模优势,所以南疆北疆的粮食市场上都是外疆的小麦,要不是当年兰疆铁路没有开通,外疆的粮食多半会把甘肃陕西的粮价也打压下来!”
毛zd静静地思索了一下,慢慢地点点头:“外疆才多少地?不过是几千万亩而已,整个中亚和西伯利亚至少能开垦15亿亩!而且还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牧场……如果都按照美国农业的慕组织起来,用不了多少年,恐怕就能在内地掀起一波农民破产的浪潮了……这种工厂化的大农业的竞争力是内地的小农业根本没有办法比拟的,就好比是工厂和手工作坊之间的竞争,根本不是同一层面的我想,我们如果没有夺取中亚西伯利亚的广阔土地,或许可以用农业互助组或是集体化来帮助内地农民致富,但是中亚西伯利亚的土地却给了工厂化大农业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只要这种更加高效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大规模出现,落后的小农经济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崩溃……无论是互助组还是集体化都抵挡不了除非我们能避免中亚西伯利亚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个人或是法人手中,不让更加先进的工厂化农业在中国出现但是这样做不就和罗斯福的那个一样,是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么?而且没有大资本进入,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土地想要被开发利用恐怕也不大容易吧?当年我们为了动员移民去外疆,已经是绞尽脑汁了,现在要让更多的人去更加遥远的中亚西伯利亚,恐怕……”
毛zd在那里娓娓而谈,听他所讲的话,显然已经接受了常瑞青二次土改中的大部分观点——既然美国之行已经证明,少量农业劳动力加上机械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可以在竞争当中大败规模较小的农超拥有大片抛荒土地的大中华联邦,又有什么理由不采取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呢?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中国gcd又怎么能反对呢?
而周e来就专注地听着,不时的点头表示认可,直到毛zd说完,他才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电报纸,放在毛zd面前:“总统,这是耻理发来了密电,原先被托洛茨基长期监禁的苏联gcd领导人斯大林,刚刚被我们的军队从靠近莫斯科的一个集中营里面解救出来,他们两人都表示愿意为我们工作……总理想安排他们去领导阿萨姆——那加共和国或是帝汶共和国,为此想征求一下你我的意见”
〖
铁血大民国 第 888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十
1936年8月5日夜。已经陷入重围的苏联首都莫斯科,在这个夜晚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几乎要被战火给淹没了。反而是安静到了极点,从高处俯瞰,整个城市仿佛是睡着了一般,没有一丝灯光透出,也没有一丁点喧哗的声音。不过凡事在这个时期的莫斯科呆过几天的人都知道,每个漆黑的夜晚才是苏联首都莫斯科真正高效运转,发挥苏联首都和世界革命中心作用的时候。因为现在的德国空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天空,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在夜色的掩护下来莫斯科扔炸弹,那样实在是太浪费炸弹了,白天才是装满了炸弹的德国飞机铺天盖地遮蔽住整个莫斯科上空的时候,而莫斯科城内的市民还有gcd干部们,自然就只能在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防空洞——干部们一般会呆在又大又深设施完备的洞里面,而普通市民往往只有一个草草挖掘的小洞可以容身,所以这个时期,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莫斯科妇女们教育小孩子的话就是:“你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那样咱们家就能有个大大的防空洞了!”
呃,不是为了人类解放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学习工作,而是为了用于个人享受和安全的,一个又大又深的防空洞而努力奋斗,从这一一点来说,列宁、托洛茨基的事业已经失败了。
不过住在莫斯科,应该说是全世界最大、最豪华的防空洞——克里姆林宫地堡里面的世界革命伟大领袖本人。当然不知道苏联人民的思想已经被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想给腐蚀了,一心只想着要拥有一个又大又安全的洞。他这个时候正专心致志地在为将来的第二次世界革命谋划着,虽然他注定是看不到第二次世界革命爆发的那一天了。但是却丝毫不怀疑这场必将会解放全人类的伟大革命一定会到来。因为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总归是没有前途的,灭亡是一定的!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利用这次俄罗斯民族被集体流放和分散的机会,安排革命的火种传播到整个世界。这样当第二次世界革命的旗帜被印度gcd人高举起来的时候,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化做燎原之火了!不过这项工作可不大容易啊。
此时,一个人走进了托洛茨基的地下办公室。铺满长毛绒地毯的地面几乎没有脚步声发出,但还是把托洛茨基从沉思当中惊醒。抬头一看,就看见满脸都是凝重神色的瓦采季斯元帅站在面前。托洛茨基赶忙向他打着招呼:“约阿基姆。怎么样?斯大林已经到了中国人手中了么?”
瓦采季斯微微的朝托洛茨基点头致意,自己找了个扶手椅坐了下来,看着这位老战友有些烦恼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他已经到了中国人手中了。主席同志。你认为这个都快变成神甫的斯大林真的能负担起领导黄俄罗斯gcd同敌人作斗争的使命?我可不相信中国人会容许一个列宁式的gcd领导的黄俄罗斯出现在阿萨姆——那加地区或是帝汶岛上面。”
托洛茨基吐了一口长气,苦恼地道:“斯大林已经不再是一个gc主义者了,或许他从来就不是,而且也不会有什么黄俄罗斯gcd……顶多有一个黄俄罗斯东正教民主党罢了,只要斯大林能高举东正教和民主的旗帜,相信中国人会让他在阿萨姆——那加地区建立政府实行统治的。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比较有力的缓冲区,以阻止y斯兰教的东扩。”
“y斯兰教?”瓦采季斯怔了一下:“哈里发好像就是中国人自己扶植起来的吧?”
托洛茨基微微地笑了,他似乎对自己能一眼看穿常瑞青的种种图谋。感到非常得意,他缓慢地道:“可是。约阿基姆,这位东方世界的主宰,毕竟不是一个m斯林,否则他就自己去当哈里发了……事实上他扶植阿拉伯帝国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和德国之间制造一个缓冲带,要知道历史上m斯林和基督徒的矛盾是极深的,而且德国的势力范围又和阿拉伯帝国还有北非、中东、欧洲的m斯林聚居区重叠,阿拉伯帝国和欧洲的关系是绝对好不到那里去的。不过y斯兰教也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宗教,历史上他们不仅向欧洲扩张,同样也在向亚洲扩张,就是中国境内,也有不少m斯林!他们中国人想要同化m斯林可不大容易,毕竟那不是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和日本、朝鲜、越南是不一样的。因此常瑞青在扶植哈里发和阿拉伯帝国的同时,也将大中华联邦统治范围内的m斯林中的大部分,礼送去了中东和印度。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常瑞青对m斯林的忌惮要远远超过基督徒,好像他本人就是罗马公教的信徒吧?虽然不怎么虔诚……”
瓦采季斯点头道:“所以他才会把阿萨姆——那加地区作为俄罗斯民族的流放地之一,目的不仅是要将俄罗斯人分而治之,还有利用俄罗斯人和东正教阻断y斯兰教向东南亚传播的渠道?”
“没错,事情就是这样的。”托洛茨基苦笑道:“本来南洋地区的m斯林也有相当大的力量,可是南洋m斯林的主要聚居区却被日本红军占领了……不管是之前的安田康夫,还是后来的加藤健,还是现在的武田亨本人,都采取了血腥手段镇压东印度群岛的m斯林,而常瑞青最近又通过哈里发煽动东印度m斯林起义!”
说话间,他拿起办公桌上面一张电报纸递给瓦采季斯:“这是赫鲁晓夫同志从巴达维亚发来的电报,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上爆发了大规模的m斯林抗议,可能有上百万暴徒参加,中国人给他们空投了一些武器,哈里发还派出了圣战者,抗议活动已经演变成一场反革命暴乱了。不过这两个岛上面可有超过50万日本红军!常瑞青的心思瞒得过哈里发、瞒得过东印度的那些阿訇,但是瞒不过我!这个人和他的主义,从表面上看是都是泛大东亚的,可是骨子里面却是个大汉族主义的,他就是要把能够同化的大东亚其他民族同化成汉族,不能同化的,或是驱逐,或是消灭!哪怕曾经的盟友呢……只不过他不想沾染太多朋友的鲜血,免得伤了和气,所以才用借刀杀人的办法!约阿基姆,你说他是不是需要一个东正教的阿萨姆——那加共和国去当这个恶人呢?”
“一个东正教的黄俄罗斯……或许正是常瑞青想要的吧,可是这对我们的事业有什么帮助?”瓦采季斯皱眉道。
“这可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了。”托洛茨基耸了耸肩,笑道:“我想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考虑一下这个东正教的黄俄罗斯应该由谁来统治?罗曼诺夫王朝?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还是原来的布尔什维克?”
瓦采季斯好一阵的沉默,最后才露出了恍然的表情:“罗曼诺夫王朝是不可能的,常瑞青绝不会希望两个黄俄罗斯和两个黑俄罗斯由一个王朝来统治,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也不可能,这些家伙都是护国主义者,一旦掌握了权力肯定会追求俄罗斯民族的重新统一和强大。只有原来的布尔什维克才是最好的合作对象,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容于整个西方世界,也不容于俄罗斯民族,只有牢牢抱紧中国人的大腿,才能苟延残喘下去!”
这个话说得正是有些透彻了,不过这间办公室里面也没有外人,在托洛茨基和瓦采季斯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摊开来说呢?而且他们俩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拉脱维亚人,对俄罗斯民族本来就没有多少好感……
托洛茨基点了点头,看着瓦采季斯道:“瓦采季斯同志,我想光有一个斯大林还不足以领导一个国家吧?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安排一些助手?世界革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在革命阵营当中出几个叛徒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吧?”说着他就朝瓦采季斯轻轻挥了下手。
瓦采季斯知道,托洛茨基是给自己下达了一道命令,他站起身给托洛茨基行了个军礼,转身就准备离开,可是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音就响了起来。
“这么晚了还有空袭?”托洛茨基皱了下眉,心里面突然涌出不祥的预感,刚想吩咐瓦采季斯打电话给莫斯科防空司令部询问情况,这间算不得宽敞的地下办公室忽然就剧烈晃动起来了!不管是站着的瓦采季斯,还是坐着的托洛茨基,都被震倒在地,办公室里面的灯光也同时熄灭,整个儿就是漆黑一片。紧接着,沉没的隆隆轰鸣声就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声响虽然算不上震耳欲聋,但这里可是十几米声的地下啊!通常的炸弹就算在上面的克里姆林宫里炸响,声音也很难传递进来,除非德国人投放了核裂变炸弹!(未完待续。。)
铁血大民国 第 889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十一
时间终于走到了一九三六年八月六日的凌晨。在这一刻,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上方,突然升起了一团比太阳还要耀眼1000倍的火球!而在苏联首都外围宽阔的前线上面,双方数百万武装到了牙齿的军人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蜷缩在各自的堑壕或是防弹工事里面,等待着攻击的开始。德国人和远道而来的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在核裂变炸弹的巨大威力下面作战,如果什么时候手里面没有了这件杀人利器,大概连普通的攻坚战都不会打了吧?苏联人则带着有史以来最绝望的心情,还有对中德这两个将要灭亡苏联还有俄罗斯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刻骨仇恨,紧张的等待着敌人的突击,或者……是核炸弹!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怕得要死,恨不得立即从堑壕里面逃亡而走,但是他们背后就是莫斯科!还是真正遭遇核炸弹攻击的莫斯科!从某种角度来讲,呆在莫斯科城内的风险甚至还要超过身处战争的最前沿。
随着核爆炸的火团渐渐暗淡下来,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面,无数的信号弹几乎同时升起。颜色五花八门,象征的意义却是大致一样的,就是向后方的中德两国的炮群下达开火射击的命令。之前一段时间,频繁的前哨交手战还有试探性攻击,已经探明了苏军一线防御工事的大致情况。这里有款达数百米的铁丝网和鹿砦,有密集的雷区。埋设着数以千万计的反坦克或反步兵地雷,还有至少十米宽,深达三米的反坦克壕沟。反坦克壕后面的战壕工事都又深又长。全部都有深入地下数米的防空洞,除非核炸弹直接在它们上空爆炸,否则不会给躲在这些防空洞里面的苏军官兵造成毁灭性杀伤。在第一道战壕后方,还有无数个被修成环形工事的反坦克火力据点。而某些唯有苏军防线上面的城镇,甚至被构筑成了坚强的要塞。为了撕开这种强固的防线,中德两国准备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炮兵火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