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炼成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文昌山河
一会儿的功夫,钦差大人驾到,下马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考生令狐博学精深,才高八斗,喜中头名状元。着即刻进京听封,钦此。”
圣旨宣毕,令灵全老两口当时就晕了过去。可以理解,反差实在太大,简直就像是一下子从十八层地狱,突然升入了金碧辉煌的天堂。
原来永兴皇帝对这三份试卷也看不懂,可是他也不想让这些才子们笑话自己知识浅薄。待看了考官们写满大加褒奖的评语的这三份特殊的满分试卷以后,他也觉得挺满意,臆断这试卷的主人肯定是个奇才,遂连殿试这一关也省却了,直接用朱笔钦点了头名。
一番打点吃喝完事以后,那就随钦差大人进京听封吧。“还得进京城做官,这么麻烦,这么罗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考呢!”令狐有点为难了。可为难有什么办法?官命难违,那就去吧。
哪知令狐当天在随钦差大人进京途中,傍晚路遇一片山林,就在他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时,令狐被突然从树林中窜出来的一只大老虎给扑倒了,一番人还没缓过神来的功夫,令狐的小命就这么着玩完了。不用问这一定是令狐的大师哥天虎干的好事,别人哪有这么大的本事?
出了这样的大事,谁还敢回京城去付差?树倒猢狲散,大家也只好暂且归隐山林,尔后再作长远打算了。
万炼成仙 第二百七十七章 轮回 第一节 失业
永旺五十年,这一年令狐倚仗老爹的关系,在一国有大公司谋得了一个不错的职位——秘书。秘书的工作,就是给领导写写稿子,开会的时候做做记录,显得十分轻松,稿子是现成的,千篇一律,只是到财务科扒出数字来套上就是了,只要是认真就行。
就这样,优哉游哉的,令狐从办事员级秘书开始,一直熬到科员秘书,然后是晋升秘书科副科长,直到秘书科科长,最后干到了行政副总经理。级别高了,净是些花架子,其实大家也没有拿着他当回事的,也没有拿着他当外人的,实际上他还是做写写记记这一套,你看他写出来的文章,除了领导在台上读一读以外,职工们听都懒得听,因为大家基本上都能背过了。
话说昨日下午大家嚷嚷着要吃鸡,这不令狐连夜雇人从老家的鸡窝里偷来了一只芦花鸡,今天一大早他就把这只鸡给带到班上来了,就是想让这只鸡和同志们见个面,话个别。一时大家围着这只鸡,心情跌落到了极点,透着几分伤心。
不愧是从天源山区走出来的大公鸡,虽然它的眼睛中噙着几多泪水,可是人家愣是没有掉下来,尔后它向同志们点了点头,就含笑赴汤蹈锅去了。
“闻见土鸡香,神仙也跳墙。”说好了是十一点半开宴,这不还不到十一点大家就翻墙入院进了饭店,几瓶高粱酒,举杯换盏,狼吞虎咽,一片狼藉。待令狐十一点半准时来到饭店时,盘子里却只剩下了一个光鲜照人的鸡屁股还在那里高高的矗立着呢,大家面面相觑,好不尴尬。
“这帮孙子们怎么这德性,人家吃水还不忘打井人呢!”令狐是暗暗地骂道。
“令总,您老请上座,快吃**,吃**!”嚷嚷声不绝于耳。
“好,我吃,我吃,我就吃个**吧!听说营养可全都在这里边呢。”令狐那讪讪的笑脸实在是难以言状。
闲言少叙,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令狐所在的国有大公司的弊端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人员臃肿,吃大锅饭,产品老化,成本高,销量低,一年比一年亏损严重,直到最后资不抵债,不得不破产。
几十年在国有公司里吃贯了大锅饭,突然再自己谋工作,令狐深感还真不容易,原先老爹的那些老关系,退休的退休,离职的离职,都帮不上忙了,他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找。没什么真才实学,他把自己当秘书的简历递上去,人家都一个劲地摇头。
光摇头不要紧呀,我得吃饭呀,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不信小羊羔不吃烟叶,我就不信自己找不到工作!
凭着自己的真诚,好歹感动了几个单位,人家给他出了个题目,让他当场给人家写一篇文章。这有何难的?咱就是干这一行的,这不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就出来了,速度还挺快的。你猜怎么了?结果写出来以后,弄得人家是啼笑皆非,都什么年月了,还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简直是老掉牙了。
万炼成仙 第二节 恶性循环
最后,一家私人单位飞黄达有限责任公司,被他的诚恳精神所感动,实在是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就留他在单位干个普通的秘书,人家还说要试用他几个月呢。
其实这家飞黄达有限责任公司是从外地刚迁来本地的,人家是看到他在当地工作时间长了,认为他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录用他的。就这样令狐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由当初的一个小秘书,逐步提拔为公司的副总经理,还没过上几天官瘾呢,单位就破产了,一夜之间又变成了一家私人公司的小秘书,而且这个小秘书还是自己千辛万苦求来的。
本以为私人公司的秘书没有国营公司的秘书好干了,得有真才实学,可是时间不长他就干得相当熟练了。老板告诉他,让他来干秘书,无非就是到有关部门领领表,办办工商年检,税务年检,写写产品质量合格申请报告,工作总结,思想汇报等等,除了公司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别写错了以外,其他的比着报纸上随便抄就是了,只要是把上边那些管着公司的婆婆们搞定了就什么都行了。
这些东西不会有人去看的,谁有工夫看这些扯淡的东西?以前公司在外地的时候,从当地找的那个秘书就是那么干的,而且还干得相当出色。
其实这家飞黄达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也没有多少文化,这样就好办多了,这正好对令狐的胃口。就这样,令狐一边在公司里忙活着从报纸上抄抄写写的,填各种表,写各种报告,一边利用当地熟的优势,带着老总到处拜门子,投路子。你别说收获还真不少,给公司疏通了好多关节,赢得了不少效益。
俗话说:“当地蝼蛄当地拱嘛!”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不老板一高兴,加升令狐为秘书科科长了。
就这样,老板的嘴,令狐的腿,不到一年的时间,令狐带着飞黄达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把当地的各种关系全部疏通了一遍,现在看来老板对当地的情况已经了若执掌了,秘书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可是令人称奇的是这家飞黄达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却突然加封令狐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了,这不工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这让令狐是受宠若惊,十分得感动。可感动是感动,这不没出三个月,令狐却突然被解聘了,你看这事弄得?没有办法,失业了,那就继续应聘找工作吧。
历史是那么惊人的相似,接下来令狐找来找去找的工作就没有离开过秘书这一行,工作都是由最初的不熟悉到熟悉,由不被领导重视到后来的相当得重视、升职加薪、加官进爵,直至最后辞退解聘,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克隆出来的似的。
就这样令狐是接连这么转了七八家,工作就像那陀螺一样是那么连轴转,辛苦极了。唉,辛苦就辛苦吧,不转能行吗,不转能吃上饭吗?确实是这么个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为工作服务那更是无限的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更要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
想法是相当的超前的,工作热情也是相当的高涨的,可是作为**凡身的人怎能搁得住这么个连轴转法?这不在最后一次点灯熬油为公司填写报表时,令狐就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了他的秘书岗位上,死时还不到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呢。
万炼成仙 第二百七十八章 该当如此 第一节 贯彻
建新十年,这一年普庆总公司新建宿舍楼一幢,打算以成本价卖给下面的三个分公司的职工,每个分公司二十套,让各分公司他们自己拿出分配方案来,总公司的意思是原则上要求按工龄分配,适当照顾技术人员,有突出贡献者,无住房者及两地分居人员。
通知一下,立即在三个分公司引起了震动。第一分公司是公司的骨干企业,盈利大户。王经理在公司里是老资格了,已工作三十多年了,一百多个平方的大房子早就分上了,而且也按房改政策买下了,没有自己的份了。可是自己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后又在自己的分公司就业了,还和自己住在一块,最近又处了个女朋友,得想办法给儿子弄一套。
按总公司下的通知哪一条也轮不到自己的儿子,思来想去,王经理觉得按工龄分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最后又加上了一条,如每个家庭有两人在本公司工作,且其中一人在本公司从事领导工作,另一人又是大学毕业生,现居住在一起者,可以打破规定再优先分一套。
第二分公司的李经理,才刚结婚两年,还住在其岳父家,工龄最短,在公司的领导层中就是他还没有住房,他的分配方案很简单,就是照顾有突出贡献者。对公司贡献最大的当然是公司领导,要首先解决领导班子成员没房子的问题,然后按工龄分配。其实领导班子成员里没房子的就是他自己。
第三分公司的令狐,是上边某个领导的亲戚,刚大学毕业一年,就被委任为第三分公司的经理,现在还在住职工宿舍,对象还没处,他的分房方案也很简单,政策首先要向刚走向社会、在公司最年轻有为的大学毕业生倾斜,特别是还没处对象的,好让他们安心工作,早日成家立业,这也是与国家的政策相吻合的,除此之外一律按工龄分配。
刚毕业一年,就当分公司经理了,在公司里谁还比得上他年轻有为?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职工有意见,可是上级的精神还是这样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了。
贯彻的结果是,第一分公司的王经理,如愿以偿的给他的儿子分上了一套住房,第二分公司的李经理,还有第三分公司的令狐,也都分上了房子,而且还是分上了最好的房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是某些领导的办事原则。他们对上级的政策既不照搬,也不照抄,而是灵活应对,仔细研究。凡对我有用的,就大加宣扬,充分利用,对自己不利的政策就束之高阁,不予理睬。
唯我独尊,唯我独大,凡事都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虑,对我有用的就做,对我不利的就坚决不做,根本不从大局考虑,从大处着眼。他们对上级的文件精神任意加以歪曲,对领导意图断章取义。到头来上级领导还蒙在鼓里,最后终究会祸国殃民,损害领导的形象,危害群众的利益,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
国家的有关政策,上级的文件精神,只有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不被层层截留,快速的得到上传下达,贯彻下去,让人民群众得到全面的深入细致的了解,最后付诸行动,这样国家才会有希望,经济才会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唉!“贯彻”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万炼成仙 第二节 克隆
普庆总公司王总经理刚刚调走,下属的第三分公司的令狐经理就被免职了,被打入冷宫靠边站了,因为他和王总经理七拐八拐沾亲带故有点亲戚关系呢。
第三分公司新来的孔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热情十分高涨,就想着要干一番事业,可是天不遂人愿,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懂业务,有业务能力才行。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得有人扶持你、帮扶你才成,没有人帮扶你你还不是光棍司令一条?这几条都不具备,自然业绩一落千丈也就不足为奇了。企业还得发展,大家也得吃饭,在职工的强烈抵触下,孔经理也只好缴枪了。
“没有办法,看来还得起用令狐。”这就是总公司领导紧急研究的结果。
真金不怕火炼嘛!找他谈话时令狐也表示要服从局领导的安排,把经营搞好,年底用业绩说话。
可是让令狐经理想不到的是,这回总公司是牢牢的给他配上了两名左膀右臂,就这样工作中他根本就没有自主权,往往一件事情要左研究右研究的,一切权利都被这两人给挟持了,自己根本就动弹不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自古兵书上早就讲过这个,你要想起用人家,你就不能对人家有这样那样的怀疑,就要对人家大胆的使用,否则你别让人家干好了。就这样令狐的这工作根本就没法干?没有办法,这回令狐是主动辞职了,他再也不想上套去拉这破犁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不令狐进棉纺厂了。时间飞逝,日月如梭,话说令狐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自从被招聘到市棉纺厂以来,这近十年来,他是从车间技术员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到车间管理员、生产副厂长、后勤副厂长、经营副厂长,最后终于被提拔为厂长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回他要做长远打算了。你看这下好了,自己说了算了,说干就干,他利用他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及当厂长的有利条件,另起炉灶又筹募资金私下建了一个小棉纺厂,起名叫顺发棉纺厂。当然这厂长得有别人来当了,要不然可就露馅了,只是比现在的市棉纺厂的规模小多了。
就这样什么时候市棉纺厂进货顺发棉纺厂也进货,厂里生产什么顺发棉纺厂它也生产什么,厂里卖什么货它也卖什么货,只是每次都比厂里多快了半拍。
你可别小瞧这半拍,人家是进货进得便宜,卖货卖得价格高,资金周转灵活回笼快,月月有盈利,而且还不薄。
相反,市棉纺厂,由于进货成本高,销售又不畅,再加上管理头绪多费用高,机器老化,折旧费多,几乎是保本经营,甚至是出现了亏损,到后来亏损越来越严重,现在已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
市场经济嘛就是要优胜劣汰,这么大的一个烂摊子,想要再起死回生,那可就难。看来是丈母娘死了儿了,没有救(舅)了。不再受这个洋罪了,发不出工资来还得挨职工骂,何苦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鞋底上抹油,溜!就这样递上辞职报告不久,令狐很快就光明正大的去当他的顺发棉纺厂的厂长去了。
什么叫吃里爬外?什么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现在这种人、这种事多的是呢!
万炼成仙 第三节 下水
闲言少叙,话说顺发棉纺厂每月的缴税是少之又少,很不正常,这早就引起了税务局的注意。这不税务专管员韩小凯带着几个人这天下午来顺发棉纺厂查账来了,厂子里事先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没有任何迹象,桌子上摆的可全是假账,其实真账都在铁皮厨子里锁着呢。
像这个场面,像这个热闹劲,厂子里的棉纺品销量不可能像假账上报的那么少,一定是手脚做大了,没有办法,那就查吧。
韩小凯让厂里的财务人员把铁皮厨子给打开,可是人家说钥匙找不着了,不给你开。
“你以为不给开我们就没有办法了?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吃干饭的了?不给开还跑了你了?”韩小凯叫上车就把铁皮厨子给拉到税务局里去了。
这下事情可算是闹大了,要是实实在在地把账一查,我们可就趴下了。情急之下厂里的令狐厂长使上浑身解数把能够和韩小凯盘上关系的人找了个遍,找来找去,最后把他们棉纺厂所在地的工商所的李副所长给请出来了。
不能光吃不拉是不?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今天有用着你李副所长的时候了,你也得给我到到场不是?
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看来不出面是不行了。就这样有李副所长出面,韩小凯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也得给个面子吧。就这样晚上令狐在本市有名的温泉度假村接待中心给安排上了。
三杯酒下肚,韩小凯就不再摆谱了,他开始和令狐套近乎了,也没有下午在厂里的那个呆板劲了,“大哥,八小时以外咱就是朋友了,有什么事情尽管和小弟说就是了。”
还能有什么事?秃子头上的虱子,这不是明摆着吗?大家心知肚明。简单的用膳以后,由令狐作陪,给二位大人每人送上了一个善解人意的花仙,完事后再外加一个红包,事情就这么搞定了。
其实想当年工商所的李副所长就是被令狐这么给搞定的,只要是你还食人间烟火,搞定你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俗话说:“苍蝇不叮那无缝的蛋。”,能够被苍蝇叮上的那一定不是什么好蛋。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这天早晨令狐突然发烧发得厉害,起不来床了,那就赶紧上医院吧。在医院里连打退烧针加吃药的,就是不退烧,经过浑身上下全方位的检查,好歹找着病因了,那就是令狐感染了什么毒,得上那种可怕的疾病了。
其实仔细想想能不得吗?当上个小老板挣上了俩钱,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成天就像公狗一样到处钻钻悠悠的浪摆浪摆的去找母狗,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令狐就命归西天了。说起来令狐这一生还真是没做多少好事,真是没积了多少德,你看这功炼的?这是修炼的一些啥?
万炼成仙 第二百七十九章 进城 第一节 请你上任
建新二百年,两平村。话说孙、刘两家在村里那是旗鼓相当,你说是选哪一家的后生干村长合适?其实是选哪一家的后生干村长都不合适。
你看选孙家的后生当村长,刘家不干;选刘家的后生当村长,孙家人又不干了。选来选去到现在也没选出个村长来,两家是谁家也不服输,这可咋办?
活人可不能让尿给憋死吧,经过友好协商,两家决定把名额拱手让出来,那让给谁呢,其实在村里除了孙、刘两家,就是还有令家,那也只能让给令家了。
话说这令家在村里可是人单势薄,前几年刚从外地搬来的,根本就没什么根基,可是大家却铁了心,一致把令家的后生令狐选为了村长。
其实明眼人都明白,大家选令狐干这个村长,在村里就是要维持个平衡,保持个和谐,说白了那还不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你管他摆设不摆设干啥,反正这令狐他是当上村长了,这不一当就是几十年呢,没有人和他争的。
可谁也都有老的时候,这不令狐年龄大了,也不太适合再当村长了,据说村里又准备选举令狐的儿子令辉干村长呢。
夏天的天气怪闷热的,这天下午在地里收工后,令辉扛着镢头,哼着样板戏一路悠悠闲闲的往家走,很快就进了自己家的院门口。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令狐老汉正在院子里劈柴,听到小儿子这么恣在的哼唱着,戏瘾也上来了,就好奇的问道:“儿呀,你这是唱的哪一出戏啊?”
“爹,我唱的是《智取威虎山》。”儿子自豪的说道。
“奥,我怎么听着好像是阿庆嫂那一声。”令狐感觉儿子答得有些不对头,他似乎还有些迷惑。
其实令狐唱的应该是《红灯记》,刚才他哼唱的那可是该剧的主人公李玉和的唱腔,要说那阿庆嫂也应该是那个在《沙家浜》里卖大碗茶的才对。
话说令狐老汉今年七十七,身板硬朗骨结实。庄家活样样在行,干起活来赛小伙。
按说令老汉这个年纪也该享享清福了,儿女都已结婚成家,个个过得殷实富裕,不用老汉操心。特别是大儿子,在城里开了个大公司,资产也有几百万,儿子多次捎信来让他去,他就是不舍得离开自己这个老窝。其实就是惦记着他种的庄稼,庄稼就是他的命根子。
说起来这些庄稼也打不了几个,令狐自己根本就吃不着,说白了就是一种乐趣。看到自己种的庄稼结出了果实,他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房前屋后,地头堰边,沟沟坎坎的地方,他都要种上扁豆、豆角、南瓜什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秋天的时候,结得还真不少。
这一次城里的大儿子打电话非得要派车来接他和老伴,老两口没辙了,又怕给儿子浪费,就提前坐火车到城里去了。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火车终于到站了,城里和农村就是不一样,车站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还没缓过神来,一帮的哥就围了上来。“大爷、大娘,请上车,我送你们。”还没弄明白,他们俩就被一个的哥拉上了车,不懂城里的规矩,又不会开车门,令老汉老两口就只好老老实实地坐在了车里。
万炼成仙 第二节 回归
按照令狐老汉说的地址,的哥拉着他俩眨眼工夫就出了车站,钻到市里去了,在胡同里三拐两拐的,费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司机终于把他们送到了,按计程表收费,一百元。
不交钱别想下车,令老汉只好老老实实把仅有的一百元全部给了的哥,的哥这才让他俩下了车,出租车一溜烟跑了。其实令老汉的大儿子的公司就在车站附近,最多离车站有几百米,吃亏上当了不是?
好歹一百元人家也不是白要你的,人家不是把你送来了?儿子媳妇轮流伺候着,上顿鱼下顿肉的,好不快活。可是老汉没那个福气,在家里吃惯了粗粮的肠子,吃不惯大鱼大肉,没过几天就开始闹开肚子了,一会儿一趟厕所,还怪不好意思的,特别是城里这个厕所还这么别扭,用不惯。更让老汉不开心的是,成天就像关在个鸟笼子里,憋屈死了。
没过几天,老两口子就嚷着要回家,儿子、媳妇是坚决不同意。特别是大儿媳妇,对老公爹是特别有感情,因为她的娘家爹死得早,老公爹长得又很像她的娘家爹,就感到特别的亲切。想当年谈恋爱的时候,因为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吃了不少苦,就想找一个家在城里的人家。那时候老公就告诉她,他家中有三层楼房,你说是城市还是农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