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炼成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文昌山河
可是局里在年底对各个公司的业务考核中,令狐的公司却被考核出问题来了,那就是他们公司定购的井箅子是前一年度的两倍还要多,这可太不对劲了?难道说这马路上小偷的业绩也翻番了?
考核不过关,令狐他们的奖金就会受到影响,难道说这随丢随补、工作勤快一点也是毛病?要是丢了不随时给它补上,那肯定不会再丢了,只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就会成了问题,要是出了问题谁能担待得起?
就这样带着情绪,这天晚上令狐和他们分公司的几个副职在一起喝了点酒,这不喝着喝着就没完没了了,酒店里不尽兴,他们这不又来到路边的烧烤点上喝,待喝得差不多了,令狐就起身到旁边的背阴处小解。
你说解就解吧,这么长的时间了怎么还不回来?待大家等得不耐烦了,到背阴处去找时,也没有他的踪影,可是大家却发现这背阴处有一个敞着口的下水道口,这一定是晚上被小偷给偷去了的,难道。。。。。。?
大家赶快找来手电筒往下查看,可不得了了,令狐经理就趴在下边呢。待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拖上来的时候,他这时候已早已停止了呼吸了。
原来令狐经理掉下去的时候,这下水道里正有一条毒蛇在下边睡觉呢,你掉下去砸着人家的尾巴了不说,还吓了人家一大跳呢!这条毒蛇一怒之下照着令狐的手腕就是一口,紧接着就把令狐的脖子给盘起来了,令狐就是这样被给憋死了。
那你们知道这条毒蛇是谁吗?他原来就是令狐通天寺的三师哥天虫,他这样处心积虑、长期隐蔽其实就是为了来暗算令狐呢。
万炼成仙 第三百零六章 痴心不改 第一节 勇往直前
令骄是学市场营销的,星辉五十五年,这一年他大学毕业后,也没有找上合适的工作。恰巧这一年弟弟令狐也高中毕业了,没考上大学,就在家里闲着,其实他根本就考不上大学,就是在高中里瞎混了三年,混了个高中文凭,不是念书的那块料。
老父亲说了,你们两个大小伙子,在家里闲着,多难看?我这里还有十万元钱,本来是给你们留着娶媳妇、上学用的,先救救急,你们兄弟俩就先拿着做买卖用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他们认为搞油脂批发生意还是满赚钱的。说干就干,兄弟俩租上了场地,找人焊接上了大油罐,办好了营业手续,就开张了。
可是在经营中兄弟俩往往意见不一致,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还定不下来。令骄认为他是学市场营销的,在家里又是老大,他的经验多,就应该听他的。可是人家令狐可不这样认为,谁说的有道理听谁的呗!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二一添作五,每人分出一块资产去,自己干自己的。
令骄由于学得多,懂得知识多,因此他懂得什么是犯法,什么不犯法,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来,手续齐全,照章纳税,质量可靠,足斤足两,没有把握的买卖不做,赊账的买卖不做,可是这样还是经常被有关部门找他的茬。
相反人家令狐就不一样了,没有他做不了的买卖,没有他干不了的事,法律是什么?制度又算得了什么?他统统不懂,他也懒得去懂、懒得过问,只要能挣钱就行。
像什么店大欺客、囤积居奇呀,以次充好、套开发票、偷税漏税啦,他全会。至于请客送礼,拿钱行贿那可是家常便饭,不足挂齿。金钱开道,每次他都这么挺过来了。
就这样不出两年,令狐的资产已有一百万元之多了,相反令骄却还在那里惨淡经营,也只能说是勉强能挣点饭吃。
不过最近老二令狐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他摊上大案子了。据说是偷税漏税,坑蒙拐骗,以次充好,还涉嫌经销地沟油,现在他的油脂批发站点好像已经被查封了呢。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此路走不通,咱在走别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令狐这不又做开大豆生意了,据说又挣了不少钱,这不才几年的功夫,就在城里娶妻生子买上了楼房,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蒸蒸日上。
可是不知从哪一天起他却迷上了赌博这一行,这可不是一个好行当,你看很快就输了个倾家荡产,家徒四壁了。
女人三件宝,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招数都用上了,令狐就是改不了。看看实在无可救药了,老婆一狠心和他离了婚,硬是把他给赶出了家门。
在外边瞎混了好几年,吃够了酸甜苦辣,自己也有所醒悟,令狐决心要改邪归正,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再也不赌博了,继续做他的粮食生意。人哪有不犯错误的,改了就是好同志嘛。
万炼成仙 第二节 抢钱
说干就干,不论是六月的三伏天,还是数九寒天,风里来雨里去,他从不间断的奔波在村庄里以及乡村小道上,收粮、卖粮、贩粮,就这样讨价还价,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辛勤的身影。
看到他确实正干了,以前的坏毛病都改掉了,是个值得托付的主。和他经常打交道、知根知底的顺通粮油公司的王老板,就把他的妹妹托人介绍给了令狐。
就这样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婚后小两口继续做粮油生意,买卖一派繁荣。不出几年,他们就买上了楼房,添上了一个千金,还买上了轿车,可以说小日子又过得红红火火。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力断金。”人们都说这小两口子那是绝对的黄金搭档。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话一点也不假,照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生意必定前途无量、那是绝对的招人艳羡的。
可是令大家不明白的是,不知怎么搞的,最近债主又找上门了,据说他们所住的楼房,令狐也早已经偷偷的抵押给高利贷公司了。
不用问,又是赌博惹得祸,看来这第二任老婆又到了该和令狐说拜拜的时候了。
令狐和刘伟那是高中的老同学,虽说令狐是半路上插班来的,在一起也没呆了几天,可那不还是同学吗?只是令狐由于学习成绩实在是不怎么样,根本就跟不上趟,没过几个月就被迫转学转走了,令人些许有些遗憾。
话说刘伟现在是在一家贸易公司干个财务科长,有一次,阔别多年的令狐老同学突然找上门来了,据他说是去外地出发采购货物的,给人家交了定金后,钱就不够了,回来后走到这里,就来看看老同学,顺便向老同学借点路费,回去后马上把钱汇过来。
人家令狐老同学可是说了,你要是不相信的话,他可以把随身携带的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押到这里呢。
这不是见外了吗,谁还没有点难事了么?既然老同学开口了,那岂有不借之理?谁还好意思押他的营业执照副本?由于刘伟自己身上没带那么多的现金,就临时先从公司里借了二千元给了他。依依惜别后,令狐可就泥牛入海,一去不复回了呢,刘伟从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令狐。
据说那次同样被他“借”过钱的可不只刘伟一个,凡是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的老同学,可几乎都被令狐给“借”了个遍。人要脸树要皮,没脸没皮还叫人吗?
后来听说令狐自从和他的第二任老婆离了婚后,他是彻底的破罐子破摔了,只要是挣点钱他就去赌博,他已经嗜赌成性了。再到后来他就债台高筑,已无力偿还了,他也不打算偿还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令狐就这样最后被高利贷公司的人给生抽活剥了,据说尸体就被扔在了城外的臭水沟里了,令人惨不忍睹。
万炼成仙 第三百零七章 大意失荆州
狐狸是很狡猾的,为了生存,它常常与人争利,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其实它只是偷鸡,摸狗它是绝对不敢的。
立华二十年,高家村。话说这高家村就坐落在大山脚下,这里交通很不方便,平时很少与外界来往,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在村里老百姓就是养些猪呀牛呀羊呀什么的,再就是养些鸡,鸡当然是散养的,一般都是让它们在村边的周围的麦田里找些虫子吃。
秋天狐狸偏偏就瞅准了这个机会,常常潜伏在麦田里,待那不长眼的鸡靠近了的时候,它就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咬住鸡的脖子,把鸡带走了。
那为什么说是带走了,而不说是叼走了呢?因为鸡是那样的听话,在狐狸的摇摆指挥下,让它往哪走它就往哪走?让它走多快它就走多快?惟命是从。就这样鸡是一路鸡不停爪,快速地飞奔。可是这样以来鸡离死亡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没有办法,谁让自己是人家的猎物呢?
待人们发现,就会带狗追赶,得当机立断采取措施了,你看狐狸立马就会把鸡咬死,快速地扒坑把鸡埋掉,然后逃掉。待狗快追上它的时候,它三个臭屁就会把狗熏回去,安全逃生。狗的弱点就在这里,就是闻不得狐狸的臭屁味,一闻见这个狐臭味它就恶心就想吐。当然人们要是找不着狐狸埋藏的鸡的话,那就成了狐狸的盘中餐了。
话说李友发就住在村边,他的鸡常年就在这附近的麦田里转悠,常常丢失,不用问全是喂了狐狸。就这样他实在是不忍心他的这些鸡就这么喂了狐狸,你偷个一只半只的吃了也就算了,我也就不追究了,谁能有不犯错误的时候,可是你这三天两头的来偷我的鸡,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为此李友发他常常生闷气,一生就生上大半天。他决心要给狐狸点教训了,这次他费了好长的时间观察了狐狸的行踪,发现有一只大狐狸每天下午老是像狗一样坐在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上观察动静,伺机行事,时间长了那块大石头都磨得光滑光滑的了。
好了,我有办法治你了。摸着规律后,这天下午,李友发早早的就在那块大石头上刷上了树脂胶,在上面伪装上了点树叶,就等着看热闹了。没想到大狐狸这家伙竟大意失荆州,真上当了,这不人模狗样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坐上去了。
不用问,一会儿的功夫它就感觉到了,可是感觉到了有啥用呢?在那里早已黏住屁股动弹不得了。你看急得它是东摇西晃,四蹄乱刨,这不屁股上的肉都快粘下来了,可是能有什么用呢?
就这样这次这只大狐狸算是倒了大霉了,动弹不得了。动弹不得了那还了得?这不李友发带着家狗就往山上跑。还没跑到哪里呢,就眼看着这只大狐狸被一只闻讯赶来的老狼给下了死口了,待李友发赶到的时候,那只老狼早已逃之夭夭了,这只可怜的大狐狸也早已开膛破肚上了西天了。其实这只大狐狸就是那可怜的令狐,他这一辈子也不知是怎么脱胎换骨变成了一只狐狸,那只凶狠歹毒对他开膛破肚的就是他通天寺的二师哥天狼,凶狠着呢。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令狐他就这么着死在了一只鸡的手里,实在令人惋惜。
万炼成仙 第三百零八章 走访
天海社区居委会管辖的人口可是不算少,有好几万人呢,虽说是这几年社区的失业工人不少,老弱病残更多,可这不是有社会救助嘛!
所谓的社会救助,就是让那些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按理说这个工作它并不难,挨门逐户统计起来就是了,矬子里边拔将军,拔着谁算谁!
可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指标是有数的指标,可是按照条条对照符合条件的人可就多了,那到底是把这社会低保的指标给谁呢,这里边可就有道道了,再说了这个低保指标它也不是固定的,今年给你,说不定明年你就不符合这个条件了呢,那就得给别人。县官不如现管,这个权利它可就在居委会了。
你别说这居委会主任的权利还挺大呢,这不刘良两口子就是这种情况,刘良从小得过小儿麻痹症,虽说以后治好了,腿这不还是落下了点残疾,靠在社区摆个小摊卖点青菜维持生活,妻子汪华呢常年还有哮喘病,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里静养着。
其实像刘良这种情况的还有好多呢!这不居委会照顾他,把上级低保的指标给了他的妻子汪华一个,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月月国家都会给她开钱的,生活算是有了保障了。其实不光开钱,逢年过节的国家还会送给你过年的物资呢。
这不就要快过年了,居委会令狐主任就给刘良家打电话来了,让刘良的妻子汪华到居委会签字去领东西。这是好事,那就赶快去签吧,这不在汪华的名下,那可是列着一袋五十斤的面粉,一袋五十斤的大米,还有十斤花生油呢。看到这些,着实让汪华高兴了一阵子,这下可就要过个好年了。不过现在不能领,令狐主任说过几天要亲自给他们送呢。
盼星星盼月亮,这天总算是把令狐主任给盼来了,他们这是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呢,其实暖不暖的俺不说,俺关心的可是俺那些物资呢。待汪华看到令狐主任他们给她提来的物资时,她可就愣住了,你看看这些物资吧,面粉一袋,10斤;大米一袋,10斤;花生油2斤。白纸黑字板上钉钉的事,它怎么说变小就变小了呢?
本指望能够用这些东西过个年的,这怎么够?不够不要紧,你自己再买去,人家给你就不错了,你可不能有什么怨言,那就更不能有疑问了,不但不能有疑问,还要感恩戴德呢,要不然的话明年的低保户还不一定有你的份呢。
令狐他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上级对低保户的慰问物资给截留下了,据说居委会的人员每人还分了不少呢,够他们过一个好年的,当然作为主任的令狐多分上几分那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
按理说这份慰问低保户的物资你居委会是无权截留的,也不能分的,你作为居委会主任的令狐那就更不能中饱私囊了,这样克扣人家弱势群体的利益那是要遭受报应的。
果不其然这不连续这么干了几年以后,令狐就无缘无故的得了胃癌了,治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不就撒手人寰了。
其实仔细想想你令狐能不得胃癌吗?贪污的这些东西它吃下去能好受吗?国家是让你来为居民服务的,哪里是让你来扒皮消费的?
万炼成仙 第三百零九章 善举 第一节 拜师
紫川,座落在美丽的天峰脚下。这里丘陵起伏,群山环抱,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很适宜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在紫川的东南部,有一个村叫令家村,这里山清水秀,不但村名好听,而且人长得也漂亮。
话说新荣二十年,这村里有一户令姓人家,主人叫令狐,三十多岁,高挑个儿,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是典型的善良人家之后,妻子张氏更是娇媚俊俏,善良能干,他们可算是郎才女貌。同乡亲们一样,他们也是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已九岁了,小女刚满两岁,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天,其子小杏林腿上起了一个狼癍疮,有点化脓了,疼得直哭。令狐就带着小杏林,到离村有十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庄去看。据说那里有一个老中医,专门看这种病。在那里,老中医抬眼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礼物,略微问了一下病情,就叫手下把浓给挤了出来,随后把药给上上了,说是过几天再来。
回来后小杏林一点好转也没有,反而疼得越狠了,肿得也越厉害了。无奈,过几天带着礼物再去,老中医同样先看看礼物,再给下药,回来同样不管事。就这样来回折腾了五、六趟,直到老中医认为礼物够多了,他才真正给你下药治病呢。其实,这种病下一次药就够了,他非得让你跑上五、六趟,把钱全部花上,你说可恶不可恶。
这件事后,令狐越想越觉得老中医也太缺德了,他这是认为老百姓缺少医药知识,在有意识的糊弄老百姓,赚昧心钱。山区里一直缺医少药的,现在这十里八村的只有这么一个医生,得坑害多少老百姓啊。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外出学医,将来好给乡亲们解除痛苦。妻子张氏坚决支持丈夫想学医的想法,没过几天就送丈夫远去了。
令狐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最后在离家几百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安顿下来了。这里有一户行医人家,一家人心地善良,令狐在那里除了帮着干些杂活以外,就是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的跟着老师学习些中医知识。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他就基本上能够独立看病了。思乡心切,老先生又把家传的几个中医秘方传授给了他,把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办法一一教给了他,他就告别了老先生,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回来后他没有急着给人看病,他到山上采集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按照老先生教的,进行比对、熬制,熬好的中药自己先喝,有时妻子主动替他试喝,制出来的膏药自己先贴,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试帖,直到自己认为很放心了,才渐渐得给周围的乡亲们看病。
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的,从他这里包上点药,回去熬熬喝了就好了。身上长个疖子疮啊什么的,来他这里,他把浓给挤出来,用纸把药卷好捻起来,慢慢的续到疖子里边,把早已熬制好的膏药用火烤一烤,慢慢的揭开,趁热贴到疮口上,很快疖子就会慢慢的消肿。过几天,再把膏药揭下,把纸捻子抽出来,在疮口处再敷上点药,再重新贴上一贴膏药,疮口很快就会痊愈的。
万炼成仙 第二节 搅局
这样一来,李皓的名声越来越大,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到他这里来看看。他看病从来不收钱的,药是从山上采来的,膏药是自己熬制的,就是为给乡亲们图个方便。自己有地,种的粮食尽够吃的,根本不用再收钱。可是这样病人来的多了,地里的活也就真有点顾不大上了,乡亲们就偷偷的帮着他干,宁愿自己的晚种晚收几天,也先给他种上,先给他收了。为此,他甚是过意不去,他就更加钻研到他的中医研究中去了,就是为了更好的报答乡亲们。
有一天,从外边来了两个年轻人,怪里怪气的,声称自己有腿伤,说是自己在上山砍柴的时候砍的,令狐打开一看,已经有点腐烂了,就赶紧把他们的烂肉清除掉,里边用上药,外边再把膏药贴上,然后给他抓了点消肿的草药,两个人千恩万谢的走了。过了几天,这两个人又一瘸一拐的来了,腿上的疮口不但没好,而且肿得越来越厉害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常的下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李皓把他老师教给他的一个秘方给用上了。没过几天,这两个人又来了,而且疼得更加厉害。就这样一次次用药,一次比一次疼得更厉害,令狐把老师教的所有秘方以及处理疑难杂症的方法都用上了,就是不管事。
本来是一点小伤口,现在治成了这个样,这可怎么办?这两个人成天在这里不走,坐在院子里,妻子张氏还得好好伺候他们吃饭。一有来找令狐看病的,他俩就抹起大腿来让人家看,说是令狐是怎样把他俩的腿治成这个样子的,要是再治不好啊,就要到县里去告他什么的。
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样子,乡亲们也不太敢再找令狐来看病了。令狐自己也犯难了,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这还是头一次,做医生的,没有比治不好病人的病没有脸面的,他心想看来自己的医术还没学透。趁着这几天家里来的病人很少,他就让妻子把这两个病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心急如焚的去找他的老师去了。
听令狐这么一说,老师明白了。老师说当年他拜师学艺时,曾经有那么一位师弟,为人聪明,但心术不正,曾一时骗过了他心地善良的师父,差点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幸亏师傅发现及时,才没有酿成大错。那时候师父常常给他开小灶,讲一些药理知识,他以为在这里已没啥可学了,就在一天晚上偷拿了师父的许多秘方跑了,到处坑骗钱财。后来听说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回了他的老家,就在你们紫川县一带。没想到这小子又在你们那一带祸害开了。
原来老师的这个小师弟偷了师父的一些秘方,其中有一种方法叫“欲擒故纵”法,就是在治好某种病之前,使上药,使其它细菌与这种病菌完全的隔绝,只让这种病菌快速的繁殖,到一定程度后,迅速用上师父研制的一种特殊的药面,这种病菌的营养源即可就会被中断,这种病菌就会迅速死去,病情马上就会得到好转。
万炼成仙 第三节 邪不压正
没想到这小子把这种秘方用到了歪门邪道上,这一定是他听说你抢了他的买卖,找上人用这种方法来为难你的。老师说,会这种方法的,现在世上就只有老师和他师弟两人了,这种方法危害太大,他用上这种方法,病菌周围就像围上了铜墙铁壁一样,再好的药也渗透不进去,自然也就治不好了,看来这种方法不能再向下传了。说完,老师给了他几包药面,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令狐就迅速的带着药面回来了。
回到家,这两个病人还在,疼得呲牙咧嘴的,令狐迅速地把两人的脓水挤了出来,把这种白药面敷了上去,当天这两人的疼痛就减轻了,红肿消了一圈,第二天疼痛全无,已看不出肿大来了,令狐又给他俩敷上了些药,贴上了膏药,包上了点消肿的中药,并给了些银两,作为对他们的补偿,准备送他们上路。他告诉他们,如果感觉疼痛的话,可以随时再来找他。
这两个人不顾腿上有伤,扑通一声给他跪了下去。两个人说,这都是他们那缺德的师傅让他们来的,师傅那边这段时间病人越来越少,一打听才知道都到你这边来了,师傅才用了这个狠招,把我们俩的大腿割开,撒上药,让我们两个来找你治,师傅说我们两个这腿,只要撒上了他这药,就算封闭起来了,别的药甭想进入,只能是越治越厉害,是不会治好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他才能治好我们俩的腿。他让我们俩长期在您这里住着吃喝,再闹腾闹腾,目的就是搅你的生意。现在看来,你开药铺也不是为了挣钱,不像我们的师傅那样坑人钱财。您不但把我们俩的腿治好了,而且人品又好,师傅,您就收下我们吧,我们俩愿跟着您,给您做牛做马,好好学艺,好好学习做人的道理。说完后两个人长跪不起。令狐说,各人自走各人的路,你们的师傅做得太过分了,希望他以后还得把握好分寸,干我们这一行,治病救人才是根本。我自己还没学好,怎还敢收徒弟?还是快快请起吧,两个人只好又回到了他那个师傅那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