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纸扇轻摇
白城山道:“我又不认识教书的先生,你们找我也没用。”
那几个人却是听不进白城山的话,匆匆忙忙就走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柳叔感慨:“请你帮忙居然连口饭都不请你吃一顿,白老哥,你这身价可真有点儿低啊!”
白城山笑道:“他们的饭我可吃不了,肚子太小,装不起啊。”
柳叔拿扇子点点下巴:“你说他们回头会商量出个什么结果来?”
“横竖不会是什么好结果了,咱们等着接招就是。”
……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白城山这话就应了验。
赵家老二道:“白兄弟啊,我们商量了一宿,觉得吧,这立夏立秋他们也是我们老赵家的孩子,既然请了先生,总要让他们也跟着学点儿东西不是?那方辰也是个机灵的,当然也要一起学,你看看能不能请个便宜点儿的先生啊。回头我们三家摊钱,也能多学两年不是?”
白城山挑眉问道:“三家摊钱?哪三家?”
赵家老二一脸理所当然道:“我们跟立夏还有方怡三家分摊啊。”
这算盘打得!可真是啪啪响啊,都绝了!这么无耻的话这人到底是怎么说出口的?白城山的眼底闪过怒火,他知道老赵家的这群人黑心,却没想到他们居然黑心到这种程度,居然无时无刻不打着从赵立夏身上割肉的盘算!这还不够,现如今居然还把注意动到了方怡的头上!
方怡听着这话,已经完全无力吐槽了,因为槽点实在是太多,不得不说,老赵家的这群人真是极品到了一定境界,是当之无愧的极品中的战斗品!
赵立夏的面色却很平静,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淡淡道:“二叔,我爹我娘孝期还没过,我们是不会请先生的,辰辰也不会,况且,我们也没钱!”
赵家老二面色一沉:“这种没出息的话你怎么说的出口!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好!不读书,光靠着几亩地你们能有什么出息!”
“先生我们是不会请的,你们要请,自己去请吧。”赵立夏说完这句,转身走到赵家老大夫妻的牌位面前,上了三炷香。自从那次的事件过后,赵家老大夫妻的牌位就一直供奉在堂屋了,这会儿赵立夏当着赵家老二的面给上香磕头,让赵家老二后头教训的话尽数憋进了肚子里。
方怡也从门外走来:“我倒是不知道原来赵二叔心里头这么记挂着我们家辰辰呢!不过不好意思,我们辰辰就算请先生,也绝对不会跟一个连三字经都背不全的人共请一个先生!”
赵家老二的脸色顿时就难看起来,狠狠地瞪着方怡。
柳叔奇道:“三字经都背不全?三牛多大了?”
方怡笑容甜美:“今年端午前才刚成亲呢!”
柳叔哦了一声,却什么话都没说,一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神色,看得赵家老二又是一阵气血翻滚,这群人到底是什么意思!看不起他儿子吗?三牛不过是启蒙晚了点儿而已!等他将来有出息了!看他不狠狠嘲笑这群没眼力劲儿的!
白城山不愿意跟他们再啰嗦,当即道:“我不认识城里的先生,帮不了你们,你们还是另找他人吧。立夏他们孝期未过,不能拜师,你们若真念他们是你的侄子,就别再做这些会让他们被人戳脊梁骨的事儿了,一旦传出去,对三牛的声誉也有影响。”
赵家老二好不容易才揽下这劝说的活儿,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却没想居然被拒绝了,这请先生的好事儿赵立夏和方怡居然不肯!白城山居然也不肯帮忙,反倒还把他说了一通,真是气煞人了!
等到赵家老二离开,白城山不由皱眉,他真是有些小看了老赵家的这群人的无耻程度,这事儿怕是还没完,得想个法子断了他们的念头才是。
柳叔道:“不如就带他们去一趟城里,让他们彻底认清赵三牛和赵大壮是什么德性也好。”
“这个可不太好办。刘老弟可是有什么好法子?”
柳叔笑道:“怎么不好办?不是想请先生么?直接带到私塾里去,让先生评判一番不就是了?以他们的资质,不会有私塾肯收的。若是一个先生的话他们不信,回头多去几间私塾多问几个先生总能成的,若到最后还不信,直接让他去考童生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_^
d
长嫂难为 70好买卖
那赵家老二被白城山堵回去之后可安生了好一阵子,白城山和柳叔只当他们已经放弃了这异想天开,心下暗自叹息,白想了个折腾人的好法子。
这段日子,白城山之前跟人预定的酒坛子都已经做好了,被装在马车里头分批带过来,不显山不露水,方怡家地窖里那些葡萄酒也早就酿好了,就等着装坛拿去卖钱了。结果突然就出了老赵家的这档子事儿,把一众人的好心情都给弄坏掉了,方怡更是小心翼翼地,就怕一个不小心,让葡萄酒的香气儿给传了出去,被老赵家的那些人给闻到了。
为了避免意外状况,也为了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方怡每天都是等到半夜温度最低的时候才开坛取酒,用纱布过滤掉杂质,再装进特质的细长的酒坛子里,最后封口,看着这特制的酒坛子,方怡不由感慨,这柳叔当真是个聪明有见识的,这做出来的酒坛子可不就跟现代装葡萄酒的瓶子差不多么。
方怡负责过滤装坛,赵立夏和赵立秋则是负责封坛口,因为葡萄酒不能跟空气接触太久,否则口感会差,所以动作一定要快。方怡也是看过之后才知道酒坛子的封泥是这么来的,先用厚棉布铺在坛口上,再盖上瓷盖,盖紧之后,再用和好的黄泥封住瓷盖四周的缝隙,最后再用布把整个坛子口都包住,捆好。
三个人蹲在地窖里,四周放了一圈装了凉井水的木盆用以降温,旁边再点上一盏油灯,三个人就着微弱的灯光忙活着,额头渐渐起了细密的汗珠,却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只要一想到这些酒坛子很快就能换来银子,那嘴角就忍不住往上翘,少睡点儿觉又算得了什么呢?
装好了葡萄酒的坛子也没急着搬出去,要等到白城山和柳叔准备回城了,然后才搬到马车里去,四周照例要放上几桶凉井水,温度太高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的。一次也没搬太多,也就七八坛子的模样,按柳叔说的,这是稀罕物,得吊着人的胃口来卖,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那空出来的大酒缸又可以再酿新的葡萄酒,山里头的野葡萄已经被摘了好几拨了,得亏这赵家村儿的人不爱往山里跑,不然还真不够他们摘的。饶是如此,剩下的也不太多了,再往上就是深山密林,保不准儿会有黑熊大虫之类的猛兽,还是不要冒险了。白城山琢磨着从别处再买些来,不过听方怡说这葡萄要刚摘下来的新鲜的才好酿酒,放久了口感就不大好了。
听了这话,白城山问道:“最长能放多久?”
方怡道:“最好不要超过一天,若是成串摘下来,头天摘第二天入缸也勉强可以,若是超过两天那就真不好了。”
白城山道:“若是一天半的功夫,那就只能是我们自己去跟人收了就回来,等人送怕是不行了。”
赵立夏立刻道:“白叔,你认识卖葡萄的吗?我和立秋可以驾马车过去买。”
赵立秋也跟着连连点头:“我跟大哥去跑就成。”
白城山笑道:“如此也好,我这也是朋友介绍的,回头等我同他一道去看了再说,到时直接约好时间,让他们提前摘好了葡萄,咱们上门去取就是。”
解决了葡萄的问题,众人心里头一阵轻松,当晚,柳叔和白城山又找着了喝酒庆祝的理由,方怡哭笑不得地搬出一小坛子的葡萄酒,暗想这贪酒的人可不都跟孩童似的么!
第二天,柳叔和白城山就带着好几坛子的葡萄酒离开了,临走时还被方怡一人送了一小坛子,当即笑得是眉开眼笑,看得方怡满脸囧态。
这一回,他们离开的日子有些长了,直到七八天后才来,来的时候还是在傍晚时分,白城山直接就把马车驱到后院儿门口,招呼道:“立夏立秋立冬快出来,先把车里头的葡萄搬进去,今儿刚摘下来的,可水灵了,趁着天还亮着,早点儿洗干净了。”
王满仓兄弟两个在地里干活儿还没回来,刘三娘正在厨房里忙活,几个孩子都在屋里头练字,方怡刚帮赵苗苗洗了个澡,这会儿正在帮她擦头发,听到后头的动静连忙都跑了出去,一眼就瞧见了马车里那几筐葡萄。
几个人七手八脚把那些葡萄搬下来,方辰和赵立年负责把葡萄一个个摘下来,赵立冬则负责搬运,把摘下来的葡萄端给赵立秋和赵立夏去洗,洗干净后就由方怡检验顺带摊开在大竹筛子里头,之后再一起搬到隔壁的院子里凉着,那些个葡萄本来并不少,但是架不住人多啊,一忙活起来效率十分的可观。
白城山和柳叔看着一院子的半大孩子忙的热火朝天,画面十分的温馨和谐,脸上不由泛起浅浅的笑容,这些孩子,总能让帮了他们的人感觉到阵阵的暖意,他们身上那股子积极乐观的奋斗劲头也实在是讨喜的很,哪里看得出他们才经历过痛失双亲忍饥挨饿的大难?
等到都忙完了,柳叔才不紧不慢地拿出一个精致的小荷包在众人面前晃了一晃,笑着问道:“猜猜看之前那几坛子葡萄酒卖了多少?”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眼睛顿时就亮起来了,呼啦啦就围到了柳叔的四周,眨巴着星星眼亮晶晶地瞅着他:“柳叔,卖了多少呀!”
柳叔卖了好一会儿关子,非要让人猜,结果那价钱就从一两涨到10两再涨到30两,却不想他还在摇头,方怡心里微动,想起曾经似乎有见过有诗词里说葡萄酒千金难买,当下试探般的问道:“难道是一两黄金?”
“不会吧!”柳叔还没出声呢,几个小的就已经瞪圆了眼,在他们看来,银子已经是最大的钱了,金子那可都是大家族里才会有的东西呢!
柳叔点点几个小家伙的脑袋,笑道:“亏得我教导这么些时日,你们还不如方怡呢!”
这下子,所有人是真的愣住了,连带方怡在内,她那一问只是随口问的,心里并不相信她酿的葡萄酒能卖那么多钱的,没想到居然真的能卖那么贵了!那可是黄金啊!那是大户人家才会有的东西呢!
柳叔被小家伙们的表情逗乐了,把荷包往方怡手里一放:“自己看看去。”
方怡连忙接过荷包,拉开口子,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手心,居然有两片拇指盖大小的金叶子,虽然很轻,但好歹是金子啊!另外还有三颗银豆子:“怎么这么多?”
柳叔笑道:“这可不光是那几坛子的价格,还预定了十坛,等半个月后再给他们送过去。我给你们算了下,一坛子酒也就二两出头的样子,再多恐怕有些难了。”
方怡哪里不知道这道理,她本觉得一坛子能卖上一两就顶天了,没想到柳叔居然能卖到二两的价格!当下诚恳道:“辛苦柳叔了!”
白城山笑道:“你们可要好好的谢谢柳叔,这几坛子酒他比他那些书还卖的上心呢。”
赵立夏道:“应该的,回头给柳叔再装几坛子葡萄酒带回去慢慢喝。”
“你拿着方怡的东西做人情倒是做的顺溜。”白城山笑着打趣。
眼见赵立夏又红了脸,方怡几乎下意识道:“白叔也辛苦了,也要多装几坛子回去才好。”
白城山哈哈大笑:“你这是在拿酒塞我的嘴呐!”
方怡的脸皮可比赵立夏厚多了,当即装作听不懂白城山在说什么,晃了晃手里的荷包道:“我先把这个收起来,白叔,咱们的帐回头一起算,我都记着了。”
“急什么,先记着吧。”
这天过后,方怡的劲头更足了,一坛子葡萄酒就是二两银子,一百坛就是两百两啊!这玩意儿的成本比开心糍可少多了!不说别的,光是人力资源就节省了很多!这要坚持两年多酿一些,就能攒够钱去城里买间小别院了,也更方便孩子们读书不是?
去城里的念头很早以前就在方怡的脑子里扎根了,要想出人头地,窝在这山野间可不行,要去城里见识更多的人和事才好,而且,也能摆脱老赵家的那群火星来客不是?
说到那老赵家的一群人,他们真的就放弃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他们也不敢再去烦白城山,虽然嘴里说的是想赖着他,可真对着白城山那张冷脸,他们又没了那个胆子。
一家人思前想后,最终还是转移了视线,除了白城山,这村里头还有谁对城里是比较熟悉的呢?那当然是里正大人了!于是,他们就拎着东西找上了里正。里正听完他们的来意,被噎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不说别的,就冲他们这样不懂得尊师重教,还想请先生专门来教他们那儿子?且不说他不认识什么城里的先生,就算他认识,他也不可能去搭这个桥!老赵家的这些人实在是太不知道好歹了!
虽然很想说你家三牛大壮这样的,请了先生也是白请,可里正到底是里正,怎么都不可能说这话,只得饶了圈儿地敷衍着:“城里头的人我认识的也就那么几个,还不都是为了咱们村里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才结交的吗?至于先生,我真是一个都不认识。”里正是个厚道的,并没有把白城山已经帮赵家小子请了先生的事儿说出来。
赵家二叔有些着急:“怎么会一个都不认识呢?白城山说不认识,你也说不认识,那我们该找谁去?”
里正心里一惊:“你去找过白城山了?”
赵家二叔点点头,把自己去找赵立夏遇到白城山的事儿都说了,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末了还要说几句赵立夏和方怡的不是,骂他们眼窝子浅,就只看到眼前的事儿。倒是里正一个不注意,又被实实在在的噎了一把,胸口堵得发慌,这到底是谁眼窝子浅哟!
憋气的不行的里正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摆摆手:“天色不早了,你也回去吧,这事儿我是帮不上你们的忙了。”
等人走了,里正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这样下去,立夏他们指不定都要改姓了!这老赵家的怎么就出了这么一窝子糟心肝的!”
作者有话要说:^_^
明天好朋友结婚,可能没时间更了,后天肯定更·
d
长嫂难为 71立夏病倒
方怡坐在桌前,认真地数着面前的几颗银裸子和一串串的铜板儿,关于银子的重量问题她至今还没弄明白,相比之下她更喜欢铜板儿,八百个铜板儿就是一两银子,拿绳子串起来放一边,算起来可方便了。方怡一面数着钱,一面微微翘起嘴角,这几个月来,他们着实攒了不少钱,虽然这剩下的就只有二十余两,但是买了3个下人,还改善了全家人的伙食,那些钱也都是这里头拿出去的,另外还有请短工的钱,能攒下这么多,方怡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普通农户一家人一年的开销也不过那么二三两而已,这二十余两银子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方怡把成串的铜钱银裸子连同那两片儿袖珍金叶子都仔细地数了一遍,然后把金叶子银豆子装进小荷包里,把那一串串的铜钱放进布袋子里,再放到一个小木箱里,拿出小账本儿,开始记录今天的进项和余额。想到地窖里那些葡萄酒很快就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方怡一面欣喜,一面又开始发愁,这古代可没有银行,更没有银行卡,银子什么的就只能藏在家里,你说拿去钱庄换银票?银票就那么轻飘飘的一张纸,还不如银子好收藏好么!况且,就他们这样半大的孩子,贸贸然揣着大把的银子去钱庄,谁知道会不会被盯上?这太冒险了!
到了这会儿,方怡总算是能理解为什么很多老房子里头都能拆出钱来,因为她此刻就想着在屋子里哪个地方挖个洞,把这小木箱给藏进去!藏哪儿好呢?方怡在屋里屋外转了好几圈儿,终于把目光落在了地窖的方向,与其在屋里头挖个洞,还不如去地窖里头挖个洞埋起来!然后再在上面压上一口大酒缸!这样就不怕会被人偷走了。
打定主意之后,方怡从小木箱子里又拿了两串铜钱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都放好了,然后把赵立夏和赵立秋找过来,钻进地窖里头,找了个不靠边儿也不靠中间的位置,挖了个半米的小土坑,把那小木箱子放了进去,然后盖上土,踩结实了,最后把才放进葡萄没多久的大酒缸搬了一缸过来,正正地压在上头。
赵立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笑道:“方怡姐,你这法子真好,藏这里,保管谁都想不到!以后咱们都这样藏!”
方怡笑了笑:“只要我们不说漏出去,一般人想不到的。不过,等以后再有了银子,咱们得换个地方藏,可不能全放在一起,这叫以防万一。”
小小的地窖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酒缸酒坛子,咋一看,还真不会有人能想到这下头还埋了银子的。赵立夏环顾四周,道:“这个地窖太小了,得再挖一个才好,今年秋收的粮食我想多存一些。”
方怡想了想,觉得再挖个地窖也不错,粮食什么的,能多存一些那是再好不过了:“既然要挖,那就索性再挖个大点儿。”
赵立夏点头道:“等会儿我跟王大哥王二哥商量一下,看他们会不会,趁着这几天功夫先给挖了,等过阵子就是农忙时候,那会儿可没时间做这个。”
被赵立夏这么一提,方怡这才猛然惊觉,眼下已经是七月底了,不知不觉间夏天就已经过了,夏天过去了,秋天还会远吗?秋天对于靠土地为生的人意味着什么,早已经不需要多说!
“再过一个月就要秋收了吧!”方怡脸上的笑容十分明媚,比得知葡萄酒能卖钱还要开心,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几个月,足够方怡重视起脚下的土地,秋收的粮食才是生存的根本啊!其他的都只是外快而已,外快随时都有的赚,但是粮食却只有土地才会给!在这古代,在天灾**面前,没有粮食储存,光凭手里的那点儿钱财,那是什么都买不着的!
辛苦了大半年的土地眼看就要收获了,赵立夏也很开心:“是啊,我想今晚跟白叔和柳叔好好谈谈,从明儿起,我和立秋立冬也要去地里忙活了,这些田地是爹娘留给我的,我不能怠慢了。”
“应该的,一年那么长,除掉秋收的两个月,还有十个月的时间可以学习,不急于这一时。”
听到方怡这么说,赵立夏心里一暖,目光都水润沁透了起来,他本以为方怡会责怪他分不清轻重,居然为了秋收而停止学学问,没想到方怡居然这么支持他,这么通情达理!
方怡被赵立夏这么盯着,忍不住有些脸红,转身往地窖外头钻:“好了,我们先去吃饭吧。”
赵立秋笑嘻嘻地看着自家大哥跟方怡的相处,只觉得无比的开心,哪怕即将开始辛苦的劳作,他也一点儿都不厌烦,秋收呢,就算累死他也愿意啊!
白城山和柳叔在听了赵立夏的打算之后,没有半分不悦,反而夸赞了赵立夏几句,能分出轻重缓急是相当不错的。总而言之,秋收最重要!
因为秋天的来临,整个赵家村儿都明显忙碌了起来,连八卦都没人有心思去说了,就连老赵家的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了给赵三牛请先生的心思,整日地埋在地里。
秋收前是最忙碌的时候,各项工作都要准备好,时刻都要观望着,不只是看地看作物,还要看天!
赵立夏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忙秋收,去年这个时候,赵老大正在家里病着,赵立夏根本没心思也没功夫管地里的事儿,再加上天灾,基本上就是捡了点儿粮食而已,今年却不同了,今年的年岁到目前为止还算是不错的,地里的庄稼都长的很可喜,只要秋收顺利,肯定会是一个丰收年!
从那天商量好以后,白城山和柳叔过来的次数就明显的减少了,每次来也都是傍晚时分过来,天亮就走了,并没有给大家添麻烦。家里头的短工早早的就已经请好了,不仅有赵家村儿的,还有附近村落的,方怡又接手了烧饭的工作,因为刘三娘不顾劝阻,坚持跟大家一起下地,众人拿她没法子,也只得由着她去。
几个月的功夫,赵苗苗长高了不少,小脸儿也圆润水嫩了起来,前前后后地跟在方怡的身边,还会帮她喂鸡喂兔子,再拿小扫把把粪便扫到一起,乖巧懂事极了,至于方辰和赵立年,则是每天都要往地里跑两趟,给大家伙儿送茶水。
方怡在家里也没闲着,每天天不亮起来做早饭,白天还要给家里的牲口喂食,母牛的肚子一天天的鼓起来,方怡对它的照顾也越发的上心,基本上不再让它下地。之前最后那一批的葡萄酒已经差不多该酿好了,方怡抽了空就要去地窖里瞧瞧,尝尝看有没有酿坏掉的,至于过滤装坛,因为赵立夏和赵立秋没功夫,方怡一个人也做不来,只得等过阵子再说,横竖这玩意儿不会坏,之前也装了好几十坛子,足够柳叔慢慢卖了。还有后院儿的菜地,刘三娘下了地,这些菜地就都归方怡拾掇了,平日里还没觉得,这会儿亲自动手,方怡才发觉刘三娘当真是个勤快的,居然开了这么多的菜地,随便折腾一下半天的功夫就过了。
越是忙碌的日子过的就越快,当日历翻到八月的时候,天气突然就变坏了起来,连着下了好些天的秋雨,气温以可见的速度下降,所有人都有些惴惴不安,去年才经历过一场大天灾的人们实在是没有能力再迎接第二场天灾了。
赵立夏更是着急上火,嘴唇一圈儿都是水泡,眼窝子一天比一天深,整个人都消瘦了,今年不同往年,地里种了许多的棉花和芝麻,要再这么继续下下去,不说别的,光是这两样就该全泡汤了!家里头已经一丁点儿的存粮都没有了,如果今年再不能收些东西上来,明年就更难熬了!
前些日子还满是喜气的村子如今也变得沉重起来,在迷蒙的秋雨中愈发的萧索,人们依旧每天都去地里,披着厚重的雨篷,一遍遍地查看着自家地里庄稼的情形,心里默默地祈祷上天能早日收回这一场雨。
雨,依旧在下,赵立夏彻夜难眠,眉宇间的神色越来越憔悴,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方怡看在眼里,心里一阵阵地发疼,他不过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肩上却担着那么重的担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