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嫂难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纸扇轻摇
方怡默默忧伤了一会儿就释然了,店铺的招牌不重要,重要的是热干面和凉面,若是这两个名字能传开了去也不错!
牌匾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好的,眼瞅着天色渐晚,赵立夏一行就先回家去了。刚进赵家村儿,就见里正的小孙子正守村门口,看到马车立刻又蹦又跳地挥起小手来,生怕赵立夏没看见他,直接冲了过去。
赵立夏一向稳妥,驱赶马车也跑的不快,很容易就停下了,把那小男孩儿抱到马车上,问道:“是爷爷让来这里等的?”
小男孩儿最喜欢坐马车了,当下扭了扭小身子,摸摸赵立夏手里的鞭子,笑嘻嘻地点头:“爷爷说有事找立夏哥。”说完,似乎想起什么,又补了一句,“是急事!”
“嗯,先回家,然后再去找爷爷,要不要跟一起?”
小男孩儿毫不犹豫大声道:“要!”一起的话,可以有马车坐哦!
赵立夏笑了笑,把小男孩儿交给身旁的赵立秋,让他看好,小男孩儿才四五岁,正是调皮好动的时候,万一不小心摔下马车,那可不得了!
等回到家里,赵立夏去屋里抓了一大把红薯条,这才带着兴高采烈的小男孩儿去了里正家,连饭都没顾得上吃。赶到里正家的时候,那头正要开饭,赵立夏就被留下吃饭了。
等吃过饭,里正把赵立夏叫道屋里头,这才道:“立夏,这几日跟族里的几位老都说过了,他们的意思,还是想听自己亲自说。也别嫌烦,知道白叔对好,但是他到底姓白,不姓赵,凡事都让他出面也不好。说呢?”
听明白里正的意思,赵立夏道:“怎么会嫌烦?这事是大事,们也都是为好才会想要问清楚,这阵子忙着给白叔帮忙,反倒总辛苦叔帮跑,实是不该。”
“能明白这个理儿就好,今晚要是屋里头没事儿,就跟去一趟那些老的屋里,把的想法和理由都说清楚了,他们才好做决定。”
赵立夏点点头,跟着里正出了门,一路上,里正又叮嘱了一番,为了让赵立夏顺利从老赵家里头脱离出来独立门户,他跟族里几位老说了他们城里跟着先生念书的事儿。族里的老不比里正,他们一向沉稳,最忌讳这种对整个族里都会产生不好影响的事。当初赵立夏的爹都没有提及此事,而赵立夏却要提出来,还是他爹娘孝期未过的情形下。光这一点,族里的老就有些不喜了,况且,他提出来的事儿又有些大逆不道,纵然有千万般的理由,说到底那也是他想要抛弃他的亲爷爷!这种事儿,就是整个赵家的族谱上,也是很少见的!没有哪个族长愿意自己的手头出这种事儿。
里正心里头也是明白的,所以才提到了这些孩子们跟着先生念书的事,还特别点出这些孩子才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就已经能背诵三字经,还能写出不少字来了,族里的老这才有了松动。族里头已经有好几十年没出过一个秀才了,若是能出几个出息了,那可真不错!当组长的面子上就更有光了。有了这一层,他们才算是认真对待这件事了。
这些过程里正都没有告诉赵立夏,但是赵立夏心里却是懂的,这其中也有白城山和柳叔的提点,此刻他听着里正絮絮叨叨地叮嘱,无一不是为了他好,心里暖意融融,只觉得自己想要继续留赵家村儿当赵家男儿是对的。这里有他的祖祖辈辈,也有这些真心对他好的,即便将来他们一家要去城里,要去更远的地方,这里也永远是他的根之所!
那些族里的老的态度算不上好,几乎是冷言冷语,开口第一句必是训斥,等到训够了,才问上几句,随后便挥挥手让他离开,从始至终都没个好脸色。不过熟知他们性子的里正却劝赵立夏别担心,他们这模样,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同意了。
赵立夏知道里正从不说没根没据的话,知道独立门户的事有了希望,脸上难掩喜色,里正看得摇头失笑:“不早了,早些回去吧。”
……
与此同时,城里头柳叔的后院儿里,两个半醉的身子晃悠悠的。
喝的满面通红的柳叔举起酒盅,笑道:“先前瞧着对他们如此用心,还当是要让他们跟了姓白,原来不是,是老弟小之心了。这一杯,先干为敬!”
白城山摆摆手:“也不瞒老弟,起初的时候,确实是这么想的,可这日子久了,渐渐忘了当初的打算,只想看看这些孩子将来到底能走多远。以他们的性子,即便不姓白,心里头也必然是尊一声白叔的,又何必意那些!”
“白老哥当真是性情中!老弟佩服啊!”
白城山笑道:“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顺手帮一把而已,更何况,他们的爹也是的故交,还是小叔的救命恩,做的这些微不足道啊!倒是老弟对他们的悉心照顾,老哥要替他们好好的谢谢啊!”
柳叔干了手里的一杯酒,眯起眼也不知看向哪里,声音飘忽不定:“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急,不急。”
“白老哥,也并非无欲无求,那一张张宽阔的白纸任由书写,任横平竖直,任龙飞凤舞。传奇听多了,终归不如自己亲眼见证亲自创造来的有趣啊。”
回应他的却只有一声高过一声的鼾声。柳叔轻笑,抬手晃悠悠地又给自己满了一杯,一手端酒,一手捻筷,敲着碗边念念叨叨,似吟唱,似低喃……
两个书童远远看着,齐齐摇头,自从教导那几个孩子起,他们的少爷开心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这应该算是件好事吧?
作者有话要说:^_^
今天三八节,晚上要出去大采购·····
d





长嫂难为 97喜忧参半
两日后的清晨,“逸仙居”顺利开业,方怡和刘三娘站在放着案桌的大窗子那边,穿着一样的青色衣服,头上包了块蓝色的头巾,身上围着同色的围裙,袖口还带着袖笼,看起来干净又清爽。身旁的案桌上整齐地放着一排畚箕,上面分别摆放着热干面凉面薯粉丝还有普通的面条儿,畚箕的前面则是一排方形的小瓷碗,里面装着各种调料,另一边则放了几个瓦罐,里头飘着阵阵香气儿,这是方怡按照现代那些早餐店里想出来的,牛肉,三鲜,肥肠,还有酸汤,每样都来一点儿,相信讲究吃食的古人必然不会放弃一饱口福的机会。除了这些熟食,还有泡菜豆腐之类的凉菜,琳琅满目,看着就喜人。
这店铺还没正式开张呢,光是店门一拉,那香气就传出了老远,惹得路人口水连连,频频驻足张望,却只看到一家新开的店铺,香气儿似乎是从那一家传出来的,只是那大开的窗子上架着的案桌上被盖了一层红布,不知是什么缘故。
方怡和刘三娘是大厨,赵立夏他们兄弟四个连同方辰那就是店小二了,清一色的青色袄子,模样一个比一个讨喜,脸上笑意盈盈的,哟,还漏掉了个最小的呢!赵苗苗穿着火红的小袄子,梳着两个朝天辫,长得白白嫩嫩,唇红齿白的。
白城山摆好架势,同柳叔一道等着吉时来临,只听柳叔突然一声大叫:“开始!”白城山立刻点燃手里的鞭炮,噼里啪啦,红纸四溅,难怪案桌上铺了红布,这是防止炮渣落到上面去啊。
等到鞭炮声落,方怡和刘三娘一道掀开了红布,这店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这刚一开张,就陆陆续续有人进了门,有不少是这条街上的掌柜的,其中就有方怡的老合作伙伴,收绣样的那位掌柜的。这些人白城山可都熟着呢,当即热络地招呼起来。这也算是这条街上不成文的规矩,新店开张,邻里之间总要上个门,恭喜一番才是,更何况方怡这间铺子是卖的吃食,不存在抢他们的生意,所以各个儿脸上都挂着笑:“白掌柜的真是生意越做越大啊!”
“恭喜恭喜啊。”
白城山笑哈哈:“想吃点儿什么不?不是我吹,我这店里头的东西,保管有你们没吃过的!吃过还想吃!”
听到这话,众人自然是要尝尝鲜了。那头赵立夏赵立秋几个立刻就去方怡那边报数:“热干面要四碗,凉皮要三份,另外还要两碗凉面,豆浆和豆腐花各五碗。”
赵立冬脸皮薄,对着人总是张不开嘴,这会儿就在帮忙舀豆浆和豆腐花,舀好之后就放在面前的长桌子上,等着赵立夏和赵立秋端走。这也是方怡的主意,用一张长桌把厨房和客人坐的位置隔开,既避免了客人跑到厨房边上来,又让客人们觉得很干净清爽。
这店里头的生意都是人带起来的,特别是卖吃食的店铺,路过的人们眼瞅着那一家店坐满了人,心里头就会想,莫不是特别好吃,所以人才多?于是便也要进去尝一尝。
有了第一批捧场的掌柜们,原本还在犹豫的路人也都进了门,方怡和刘三娘都是干活儿麻利的,刘三娘到底是紧吧惯了的人,放起调料来没有方怡大方,方怡索性就让她负责下面,她自己来调料,横竖也都要不了多长时间,务必要让进门来吃的人惊讶一回!
这不同吃食用的碗也不一样,装热干面的,是大口的粗瓷碗,青色的碗衬得酱色的热干面更加的诱人,而凉皮则是用的陶碗,深色的碗里装着乳白色的凉皮儿,讨喜极了,至于那装凉面的,则更类似于盘子了,堆起满满一堆,瞅着就有食欲。
这些吃食一上桌,那些掌柜的立刻就笑了:“白掌柜的这回是下了本儿啊!连这碗都花上心思了。”
白城山笑道:“我粗人一个,哪里想的来这些东西,这些可都是刘老弟的主意。”
众人皆是一惊:“刘先生?”
一直坐在角落那张桌子闷头大吃的柳叔放下筷子,一抹嘴,转过身,慢悠悠道:“怎么?各位可有意见?”
“没没,这碗配这吃食当真是赏心悦目,不愧是刘先生啊。”
“是啊,这碗装着这面,真真是相得益彰。”
众人纷纷夸奖,心里头暗自抹了把汗,幸亏刚刚没有笑话这店铺的名字,想必也是刘先生的手笔!好好的一家卖吃食的店铺,居然叫“逸仙居”,实在是有些……
听到这些话,方怡默默鄙视了一把众人,敢不敢说真话?
闲话说了不少,终于是开吃了,方怡看着那些人的表情,提在半空的心终于是落下去了。
听着众人大呼好吃,刘三娘也抑制不住的高兴,凑到方怡面前低声道:“真好,他们都喜欢吃哎!”
方怡笑道:“可不是么!”
那些人吃过碗里的之后,有几个看看身旁的人面前的碗,忍不住又多叫了一份,白城山见状,笑道:“我这一份的分量可足着的,一碗就够饱啦,想吃别的,等饿了再来!别点了吃不完浪费!”
那几人笑道:“只听说不买的,你这还不卖呐!”
“白掌柜的这是在勾人呢!让我们时刻惦记着。”
等到付账的时候,听说那热干面要八文钱一碗,而凉面是六文钱一碗,啧了一声,却也没多说,吃了的人自然知道里头的用料十足,这几文钱花的不冤。倒是那些原本打算尝尝的人听到这个价格,当即就选择了相对较为便宜的凉面,薯粉丝之类的,味道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送走这一批掌柜的,接下来就都是真正的客人了,不过到了这会儿,大家已经不怎么担心了,只要东西够好吃,迟早会有人来的。
这开张第一天的生意总体来说算是不错,一整天都断断续续地有客人上门,有的吃过热干面和凉拌面之后会顺便再买些芝麻酱回去自己拌着吃,这样一来,收入就更高了。白城山一整天都在店里头帮忙,柳叔则是坐在角落里听着客人们的议论声,脸上带着些许得意的神色。想来听到的都是好话吧。
比起热干面,凉皮倒是卖得不错,许是因为最贵的那种不舍得,那便尝尝第二贵的那种,昨晚做好的那些全都卖光了,热干面倒是剩了不少,正好拿来当晚饭。
考虑到还要赶回村里,铺子早早就关了门,大家伙儿一起收拾屋子,不多时就拾掇干净了,方怡把装铜板的小木盒往马车里一般,一群人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等回到家里天还早着,王家兄弟去地里干活儿还没回,刘三娘一下车就忙着弄晚饭去了,方怡则是进屋数钱,这第一天的生意相当的好,营业额居然接近400文钱了,虽然有不少是这一条街的掌柜的来照顾生意,但是能有个开门红还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赵立夏他们几个看着方怡数钱,忍不住惊叹:“这才一天就有这么多了。”
方怡笑了笑:“这只是总收入,我们还要扣掉成本的。”
赵立夏道:“除了那些调料,其他的都是我们自家产的,成本应该不多吧。”
方怡一边往账本上记数,一边道:“是不多,芝麻酱和香油固然很贵,不过咱们自家磨要不了多少芝麻,所以咱们的成本主要就是面,但是这面也是咱们自家地里头种出来的,成本自然也就少了,所以这379文钱的收入,咱们纯利润应该能有250文的样子。”
“一天能赚250文,那不是3天就能有一两了?”赵立秋激动得脸都红了。
方辰也不住地点头:“一个月有二十八天呢,能赚九两多!”
方怡笑着摸摸方辰的脑袋:“算的真快,不错!”
这结果一算出来,大家伙儿高兴地饭都不想吃了,趴在桌上直盯着那账本儿瞧,好像那账本儿马上就能变出银子来!方怡瞧着好笑,一人脑袋上敲了一下:“快去吃饭,吃完饭要早点睡觉,不然明天可没精神早起。”
虽然多余的热干面都带了回来,但是并没有拿出来当晚饭,因为家里头除了他们还有自己,还有请来的那些短工呢,要是让他们瞧见了,那可不好。所幸家里头的几个小的都是懂事的,虽然爱嘴馋,但是也不会吵着闹着要吃的。
吃过饭,赵立夏和方怡两人又重新把账目算了一遍,按照今天的业绩来算,一个月能有9两的收入,着实是有不少了,但是还不够,且不说这套房子欠着巨额债务,光是为了开店投资进去的钱也有不少了,开店之后还会有各项开支,税收,打点关系,还有时不时的礼节钱,按照这种收入,至少一年才能回本,这不够,远远不够!
最初的兴奋早就已经退散了,赵立夏抿了抿唇角,神情有些严肃,他在账本上写下最终的金额,看了眼皱着眉的方怡,下意识劝道:“这才刚开始呢,别急,我们再慢慢想别的办法,总会好起来的。”
方怡点头:“嗯,办法总是越想越多的,钱也会越赚越多的!”
夜里,躺在炕上的方怡再度失眠了,生意当真是不好做,还要再想法子才行啊。
作者有话要说:^_^
d




长嫂难为 98口碑
等早上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慢悠悠来一套太极,方怡的心情又好了起来,犹记去年刚来的时候穷得一文钱都是好的,如今一天都能挣两百文了,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还更忧虑了?一口气吃不了大胖子,只要勤劳肯干,债总能还上的,何必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呢?要懂得知足,才能长乐。
心情好起来的方怡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干劲儿,这世上,再没有比为了一个家而努力地工作赚钱更令觉得愉快充实的事儿了。
方怡现住的是赵立夏的屋子,省去了叫方辰起床的步骤,打完太极,她直接去厨房里帮刘三娘捣鼓面条,热干面和凉皮是昨晚就做好了的,但是面条还是早上现做的好。看着正厨房里擀面的刘三娘,方怡觉得,她的小店能开起来,还真要多亏了刘三娘,不然依她这幅小身板儿,光是揉面擀面都吃不消!
不多时,另外屋子里的孩子们也都醒了,最先起来的是赵立冬,照例跑到后院儿打了几套拳脚,虎虎生风,似模似样。赵立夏和方怡两个的担忧并没有传染给家里其他,所以他们这会儿正斗志昂扬,爬起来洗了把脸也跟着赵立冬来了一套太极,小脑瓜子里却想着今天能再赚一个两百五十文!
被几个小的高昂的情绪所传染,赵立夏也不由得轻松起来,钱慢慢赚总会有的,最重要的是开心!
早饭吃的是热干面,因为还没来得及去杨婶儿家里拿豆浆,所以就冲了鸡蛋花儿,刘三娘把早饭端出来,转身又去厨房里忙活,那些短工晚点儿时候就要过来了,得先把他们的早饭做好了才行。
方怡看着大家吃得香甜,心里也觉得高兴,孩子嘛,就是要睡饱吃好,大口吃饭,呼呼睡觉,这样身体才棒棒的,个子也长得快!她记得刚来的时候,赵苗苗每顿连小碗一半儿的糊糊都喝不下,所以整个瘦瘦小小,蜡黄蜡黄的,到这会儿,她一顿能吃下那小碗一大半的面条外加半碗的豆浆或是鸡蛋花。虽然方怡看来还是太少了,但好歹那小脸儿是渐渐白润起来了,头发也不再那么枯黄,连带着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些。
“姐姐,吃饱了。”
听到怀里的小家伙喊饱,方怡摸摸她微微鼓起来的肚皮,满意地把她放到地上,这才继续吃起来。
吃过饭,方怡和刘三娘把热干面凉皮面条之类的都装好,众爬上马车,先去了趟杨婶儿屋里,把豆浆豆腐花豆腐之类地搬到车上,方怡又把昨日的账目结算了一下,数够了铜板给杨婶儿,这是双方一早就说好了的,是以杨婶儿也没推辞,只叮嘱他们路上小心。三妞儿站杨婶儿身后,看向方怡的目光带着显而易见的羡慕和渴望,可想到去年发生的事,她只得生生按捺住想要跟过去的冲动。
方怡看出三妞儿的挣扎,冲她笑着挥挥手,心道,再等等吧,等那捕快的孝期一过,他就会上门来提亲了,到时候,谁都不会再说什么了。
等赶到城里,天已经大亮了,铺子里,白城山和柳叔正里头忙着,之前赵立夏留了套钥匙给白城山,为的是以防万一,却没料到他们居然一早就过来帮忙了,连忙道:“白叔,柳叔,们怎么忙起来了,这怎么好。”
赵立秋几个也连忙下了车,纷纷接手了那两手里的活儿,其实也没多少活儿,店铺昨晚众离开之前就已经扫干净了,这会儿无非是把地面再过一遍,把堆一起的凳子都搬开,分到各个桌子四周,再把桌子擦一遍。几个孩子手脚麻利,很快就办妥了。
方怡和刘三娘则是忙着准备食材,那些小炉子重新点燃了,用小火继续炖着那些牛肉三鲜的汤料,面条都抖一抖,放洗干净了的畚箕里头,然后等赵立夏帮她们打开那个大窗户,再把案桌往上头一架,各种小吃就位。赵苗苗虽然小,却也能帮上忙,把各种泡菜分到一个个的小碗碟里,然后放长桌上,回头任顾客挑选。
这边还没彻底忙完呢,门口就有顾客上门了,方怡一瞧,可不就是昨晚来过的那些个掌柜的吗!
“外头可等了老半天儿了,瞅着们快弄好了才上门的,快给来一份,唔,想想,来一碗热干面吧,等等,还是凉皮好了!哎呀,这可真不好选!”
赵立秋笑道:“那掌柜的这会儿先吃热干面,等中午再来吃凉皮就好了,等下午们关门前还能再来一份牛肉面。”
“哟,这小子,是想一日三顿的都们家包上了是吧!那成!今儿就试一回!先来热干面!”
……
方怡本以为这第二天的生意会比第一天要差上一些,毕竟昨天有很多都是白城山的朋友来捧场,这可不能算是客户里头,却没想,那些个来捧场的掌柜的有不少今儿又来吃了。这条街上做生意的,那可都不是寒蝉的主儿,也不乎花个十文八文的吃顿饭。若是他们真的喜欢上了方怡的手艺,那可就要成为这家小店第一批忠实的顾客了!
随着天色大亮,街上的行也渐渐多起来,就别家店铺还冷冷清清的时候,方怡家的小店却热闹极了,远远就能听到里头声鼎沸,再瞅着那大窗子里头飘出来的一星半点儿的热气儿和那诱的香气,想不吸引都难!
赵立秋像一条滑溜的鱼儿,店里头穿梭,小跑到长桌前端吃食的时候,还不忘笑眯眯地跟方怡报备:“方怡姐,那边有好几位都是昨儿来吃过的呢!今儿又来了,还带了朋友过来!”
方怡笑着点点头,这就是卖特色小吃的好处了,一旦喜欢上了这种味道,那就不得不一趟趟地往店里跑了,因为别无二家啊!
负责收钱的是方辰和赵立年,别看他们个子小小的,粉嫩嫩的,算起账来可不含糊,那口齿伶俐的,不少客都忍不住想要逗他们两句。等收上铜板,两个小家伙立刻跑到赵立夏的跟前,把铜板塞进小木箱里头,再蹦蹦跳跳去别的桌子收钱。
没几天的功夫,方怡的这家小店就传了开去,口口相传才是最给力的广告宣传啊。
“那家店的热干面和凉面可真好吃!以前都没吃过这样的,听说是家里头祖传的法子!”
“是啊,可好吃的紧了,家那孩子就前些日子带去过一回,现每天都嚷嚷着要去那儿吃!”
“不愧是祖传的手艺,那味道真不错!”
“那家铺子还是一屋子半大的孩子给开的呢!大的也就十五六的光景,小的才三两岁,各个儿乖巧讨喜。啧啧!”
那没去过的就有些心动了:“可是听说里头的东西贵着呢!光是一碗面,又没个肉片啥的,居然就要八文钱一碗!会不会太黑了?”
“哎呀,去吃过就知道了!那哪是一碗面啊,那面上头还裹着香油呢!吃的时候还给拌了许多的芝麻酱,其他的调料也放得足!八文钱一碗值当了!”
“再说了,要觉得那热干面贵,也还有便宜的呢,其他的面条儿粉丝也都好吃的很,五六文钱一大碗,管饱!还有那豆浆也香得很呐。”
这说得,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是嘛!那可真要去尝尝了。”
“可不是,去吧去吧,不去吃上两回就太可惜了!”
“哎,等等,那家店叫什么名儿来着?”
刚刚还滔滔不绝的顿时卡了壳儿:“叫什么来着?哎哟,还真不记得,那招牌瞅着是挺大气的,就是名儿太不好记了。哎呀,也别管是什么名儿,等到了那条街,立刻就知道是哪一家了,那家铺子的香气儿啊,能把几条街外的都馋到流口水!”
1...4546474849...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