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世纪西秦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烟酒走江湖
这不是说西秦族的利益要远高于盟友,毕竟,他们来参与这场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战争,让他们一点儿利益都不获得,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这么大公无私,哪怕是盟友,可兄弟之间,有些事情还要算个清楚,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名义上的盟军?
而且现实是,这场战争只有一块蛋糕,它只属于胜利者。柏舟和联军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夺取这块蛋糕,并且让这块蛋糕尽量做大,至于如何切分它,就肯定不是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
约翰公爵不是傻子,倾尽全国之兵不是为了旅游,也不是为了见证一场失败,他同样抱着必胜的心态。事实上,勃艮第一方的胜率也的确比联军方高些。
所以,现在联军方更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这无谓的“商议”中。有些决议,只需要有一种声音就可以了。其他人,如果还坚持己见,那柏舟宁愿自己带兵和勃艮第人死战到底。最起码,这样子做不可能有人掣肘。
民主有民主的好处,它能避免个人犯错,商议出来的决议不仅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但是,关键时刻,相互扯皮推诿,又是它的特征。
独|裁有独|裁的好处,它能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所有力量都集中用到一个地方,好处非常明显,这一个地方所能集中起来的力量,将会是无比巨大的。当然,这个前提是独|裁者的决议是正确的,如果他的决议的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那么,这无疑是迈入深渊的开端。
柏舟觉得,现在不是一个害怕犯错误的时候,因为,哪怕不犯错误,最后的结果,如无意外就是勃艮第人惨胜,而西秦人一败涂地。这个结果是柏舟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柏舟现在要把所有自己能掌控的力量用在自己的意志上,错了,结果不会更糟糕,可如果对了,说不定,西秦就有回生的力量。
“谢谢。”柏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但不忘对贞德说一声谢谢。
“不用,我只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贞德淡淡一笑,“我还希望你们的部队能给勃艮第人造成大麻烦呢,如果时间就这么浪费了,那我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看’下去了。”
“不管怎么样,谢谢。”点头示意,柏舟回身走进了走廊,他今晚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说不得还要把蒙山和尉夫叫过来,确实没有功夫再和贞德闲聊。
“再见。”贞德挥了挥手,转头又看向了天空。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一十三章 着手
是夜,柏舟与西秦众位将领彻夜未休,商讨着这次对阵勃艮第的方方面面。
“好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那大家第一阶段没有任务的就先去休息,有任务的就再忍忍。”柏舟拍了拍手,对着其他人说道。
整晚的沙盘推演,虽然最后每次得到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两军交锋的前期,西秦还是有些把握能把双方的兵力差距缩小的。
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因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通常的做法就是他放弃了继续努力。可这样子做,也就等于彻底放下了希望。
官渡之战,没有人想过最后的胜利者会是曹操(郭嘉、荀彧之流除外),哪怕曹操本人也没有想到。可最后,这场事关中土北方王者之位的战争,以一个小人物——许攸的介入而彻底发生改变。如果那个时候曹操哪怕早一天坚持不下去了,那么不消说,中土的历史至此将转入另一条大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现在西秦一方沙盘推演的最终结果都是联军方惨败乃至溃退,毕竟,对手的兵力是己方的两倍,可如果现在都不坚持抗争一下,那么希望,至此也就断绝了。
所以,虽然现在柏舟神色轻松、语气轻松,但实际到底如何,也只有他本人清楚。
“公子,我觉得此事欠妥。”尉上揉了揉通红的双眼,开口说道:“我们昨日方才和他们讨论过,今日却又要直接绕过他们行动,这说不过去吧。”
“小尉子,”这个称呼,整个西秦众将领中有资格这么叫的只有尉夫、蒙山两人,尉夫为人正正经经,当然不会这么称呼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为老不尊的蒙山,才会如此:“你读书读傻了都,也不看看昨儿个一下午都说了些什么废话,要是等他们商量出来个一二三四,估计勃艮第人连伯尔尼都打下来了。”
尉夫斜着眼睛,瞪了蒙山一眼,接口说道:“我虽然同意这么做,但盟友那边,我们的确需要给他们提前通报一声,要不然,我们这个联军就真的形同虚设了。”
毕竟,三方联军的部队,如果真的不再统一步调,而是开始各打各的,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勃艮第人各个击破。
“这个交给我,你们就不用操这份心了。”柏舟看着其他人一脸不相信的神态,又补充说:“放心,我有把握说服他们。”
其实也难怪尉夫等人不相信,因为昨天的场面他们可是见过的,虽说从整体态势上来说,大家都还是相对温和,最起码没有恶言相向,但各自都十分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在这种情况下,西秦众人很难想象柏舟会用什么办法来说服沃尔夫冈和弗兰克、费恩。不过,正如公子所说的,这方面的事,不用他们操心。
三天后,贝尔福山区有一支勃艮第军队,规模很小,只有五六十人的样子,趁着夜色,躲开了西秦军布置的眼线,逃离了出去,并把贝尔福失陷的详细消息,告知了离此已然不算太远的约翰公爵。
原本约翰以为整个贝尔福地区已经再没有勃艮第的军队了,却没想到克洛德居然能坚守到这个地步,在约翰大公心中,克洛德本就是个人才,还是个忠心的、好用的人才,虽然这次在西秦面前连番吃了好几次亏,但想到连自己似乎也被瑞士公爵摆了一道,所以也就不太追究克洛德的责任了。
再者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约翰公爵也明白,更加知道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不败将军,所以,约翰命令五千骑兵——这也是公爵的所有骑兵,虽说勃艮第的地形还算利于养马,但毕竟战马是个昂贵物,勃艮第的经济实力随着连年的征战也损耗不少,除了中小贵族的私有武装外,这五千骑兵就是大公最昂贵的家当了——先行赶往贝尔福,伺机救出或者接应克洛德以及其余仍在坚守的勃艮第兵士。如果事情棘手,这些骑兵最起码要做的,是牵制住一部分西秦兵士,减缓克洛德所负担的压力。
而约翰公爵不知道的是,那一天,也就是这支小股部队逃离贝尔福的那天,几乎所有没有携带足够粮食的勃艮第部队,纷纷选择了“体面”的投降,也有少数部队选择突围,可除了那支人数最少的以外,其它各支部队在饥饿这么长时间后,兵士们几乎全部脚步漂浮,在遇到西秦军后,几乎没有怎么抵抗,也选择了投降。
至于这支幸运的部队,其实是西秦人发现自己对手已经孱弱到连象征性的进攻突围都做不到的地步了。他们看见西秦部队的防线——哪怕这个防线已经被西秦兵士故意弄的千疮百孔——也直接选择投降。所以,西秦军只能无奈地选择不出现,尽管这样子做,似乎放水的意图非常明显,可事已至此,总不能把这颗“独苗”也扼杀了。
不过,还有那么一两支勃艮第部队,选择继续坚守在山峰处,其中就包括克洛德及其亲卫部队。这倒不是说他们所携带的粮食就比别的部队多,而是像克洛德一样,为首之人做人比别人狠:克洛德让普通兵士做送死性突围,因为他是最高长官,加上还有亲卫护卫,所以普通兵士也只能抱着冲出去有肉吃的心态,纷纷阵亡。
节省下来的粮食,这些可谓沾惹着鲜血的粮食,在物质上支撑着克洛德继续守在这里。而同时,西秦一方从来不主动进攻,才是他们现在还能打着勃艮第军旗的最主要条件。
其实本来克洛德就打算坚守个两三天,然后体面投降的,结果恰恰就是西秦人的不主动进攻,让克洛德察觉到有一丝阴谋的味道。虽说西秦即便有阴谋,也不是现在的他可以去管的,但克洛德毕竟本身就是一个爱耍阴谋的家伙,现在既然察觉到了这个情况,就断然没有直接“冲入”战俘营,然后老老实实等赎回的道理。更何况,万一让他察觉到是什么阴谋,然后通传给约翰公爵,这可就是大功一件,足以抵消这次的失败。所以,他充分发挥自己本身的“聪明才智”,尽量能让他多留在山峰处几天,为此,他手下原本几百人的部队,现在只剩下了百余人,甚至为数不多的箭矢,也都被他用来打猎了。他是算准了,西秦要留着他们,不可能来主动进攻,或者说是,克洛德已经想好了,如果西秦主动进攻,那么他就利索投降。
……………………………………………………………………………………………………………………………………………………………
ps:讨个票,收藏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释
克洛德想对了,也想错了。
对的是,柏舟确实有阴谋,当然,如果在联军的立场上来说,这就是足智多谋的表现;错的是柏舟之所以不主动进攻,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不必要的损失,而非要故意养着他们。毕竟,只要有勃艮第人逃出去,报告给勃艮第大公消息,那这些还“留守”在贝尔福地区的勃艮第军士的最大作用也就没有了。
柏舟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留下这几百号残兵败将在贝尔福,会不会给他们的后续计划造成什么变数。但思前想后,发现说不定后续还需要他们继续吸引约翰大公的注意力,所以,也就放任了他们。
再说到这三天内,菲奥拉和卡特兰诺带着总共三千兵士,其中大约有五百人是最早就跟着他们的原意大利兵士,来到了巴塞尔;伊利亚和卢卡,带着瑞士日耳曼人剩下的一万兵士,也来到了最前线,至此,联军方的所有部队以及有资格说得上话的将领,都云集在巴塞尔,这块并不算大的土地上。
“公爵大人,您是不是欠我们一个解释,就是关于贝尔福山脉,那数十名逃跑的勃艮第兵士的?”伊利亚面容严整,在宴会上,带着些质问的意味,向柏舟问道。
本来柏舟不想搞什么欢迎宴会的,毕竟,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情况可不是西秦人想要看到的。但尉夫认为这次宴会还是有必要弄的,因为真说起来,在这里有好多势力相互之间都是一点儿也不熟悉的,这要是和勃艮第人干起来,如何协同作战就是一个大问题,既然现在有机会,而且也是欧罗巴的一项惯例,那么,该组织的,也要组织到位。
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么一场聚会,几乎联军方的所有高层将领都被邀请来。刚开始时,一切气氛还算融洽,可慢慢的,大家的话题就不由自主的转到这场战争。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么多人,聚在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眼前的这场战争,大家在谈完风花雪月后,说说战争,既合情又合理。
这才有了伊利亚这句不算质问的质问。起因就是柏舟“私自”放归一支勃艮第的人马。
这支勃艮第部队,之所以能逃离贝尔福,可能在勃艮第人自己心中,觉得是西秦方麻痹大意,才有了疏漏。可联军的其他将领心里都明白,如果西秦人真的认真防守,那别说是小股部队,就连小股兔子都跑不出去——西秦现在允许兵士们在没有任务时,私自狩猎,而兔肉,绝对是大家的最爱。
现在出现了这么个情况,除了说西秦人故意放水,也就没有其他可能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约翰大公不知道西秦精锐的战斗力和战斗素养,而联军方,除了沃尔夫冈之外,其余人都是有切身的体会的。
这件事情,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清楚,特别是参与了第一次会议的弗兰克、费恩知道西秦人在打着什么主意。只不过他们都还算是老成持重之人,不想在这么件小事上跟西秦闹出什么不愉快,所以就没有当面向柏舟询问。
再者说,贝尔福完完全全就是西秦一力打下来的,人家现在哪怕撤离贝尔福,也是他们军队的权利,自己这些“外人”,确实也不好开口。几天前,西秦人询问他们时,他们虽然嘴上说的什么主意都有,可毕竟话说回来,地盘还在人家西秦手里面的,到底该怎么办,他们这些个外来户也做不得主儿,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可显然,伊利亚不这么想,或者说,一部分联军军官不这么想。他们这时的想法,和当初西秦人所顾虑的一样——就是既然现在大家都算是联军,自然军事行动要统一安排,如若不然,各自为战,其结果只能是被勃艮第人逐个歼灭。
现在西秦这么做,明显是绕过了联军方的其他势力,进行的私自行动。可以说是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如果此时柏舟不给其他人一个合理的解释,想必日后西秦人在联军其他将领的心目中的信誉地位,将会下降一个档次。
柏舟看向伊利亚,他当时虽然给西秦其他将领打了包票,但实际上,柏舟并没有及时给联军其他势力做出什么解释,而是放任事态的发展。这其中固然有时机不到,不方便解释的主观原因,但更多的,是柏舟想要看看,到底是谁会先提出这个事情,而又是谁会最极力附和!
柏舟想到过,应该是瑞士日耳曼人,毕竟,沃尔夫冈现在的来意虽然柏舟不明白,但可以肯定,即便西秦败了,勃艮第人统一了瑞士,对三王子而言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所以沃尔夫冈应该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件事情的人;而菲奥拉一方,由于她和柏舟之间的那种关系,所以更不会在明面上这么去质问,其实换一个角度,现在菲奥拉和西秦也是有共同的利益,哪怕她本人和柏舟没有什么关系。
可柏舟没有想到的是,来问的,居然是伊利亚,这个日耳曼部队的四个军事代表之一。而伊利亚的身份就决定了,他这么问话,已经不单单是话中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传达出了一种不太友好的信号。
当然,柏舟目前没有敏感到只是被人传达出这么一个不友好的信号,就要像当初和弗兰克所说的那样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况且,这件事上,西秦也确实欠其他人一个解释,既然现在是个机会,索性柏舟也就准备大大方方说出来。
“确实欠大家一个解释。”柏舟笑了笑,点头算是回应伊利亚的问话。
都到了这个份上,谁还有心思关注其他的,纷纷看向柏舟,想听听他到底怎么说。特别是沃尔夫冈手下的将领,看向柏舟的目光,显然比其他人多出些东西。
…………………………………………………………………………………………………………………………………………………………………
ps:求安慰书评,话说都连着被骂了好几天了。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手笔的补偿方案
毕竟,在场的所有势力中,只有三王子殿下的部队,抱着一种较为“超然”的心态来看待这场战争,正因为超然,所以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看看这位年轻的公爵大人,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
“首先,我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真的死守在贝尔福,到底能不能抵挡住勃艮第人的进攻?”柏舟微笑着,看向其他将领,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别人,就连柏舟自己都已经有了答案,“肯定是不行的,一是因为这块土地原本就是勃艮第人的,他们对地形的了解远比我们熟悉;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联军方的总体实力原本就比他们弱的多,弱到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正正经经地打一场防御战。”
“那么,公爵的意思就是放弃贝尔福了?”说话的是费恩,“好像这个事情我们前些日子已经讨论过了。放弃了贝尔福,就等于我们放弃了一处最利于防守的地区,难道公爵大人认为,我们能在巴塞尔抵挡住勃艮第的七万大军?”
伊利亚没有说话,因为柏舟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他倒要看看,柏舟兜了这么一大圈弯子,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
“同样不能,所以,我也没有打算要死守巴塞尔!”
柏舟这句话说完,全场皆惊,众人纷纷交头私语。虽说未战而先虑败是个好习惯,因为这样可以认识到己方所面临的最糟糕情况,从而做好补救措施。可现实是,如果西秦人并不打算守贝尔福山脉,也不打算守瑞士的北大门巴塞尔,那么,西秦人到底准备干什么,难道是要放弃这场战争了么?须知,虽说瑞士本地也是群山环绕,可一旦让勃艮第人拿下了巴塞尔,那似乎,联军方也只有瑞士首府伯尔尼一地,尚可以作为最后的堡垒了。
虽然大家相互之间互相私语,但谁都没有再主动询问柏舟,因为他们清楚,西秦人肯定还有话说,毕竟,现在还在燃烧着战火的土地,都是属于西秦人的,西秦人没有道理这么轻易的放弃。
其实原本,柏舟对死守贝尔福-巴塞尔一线的提议,还是有些意动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谁都想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放进来才打。毕竟,把敌人放进来的话,对当地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这对于刚刚在瑞士立足的西秦人而言,损害只会更大。
但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前提是法兰西能够出兵,从背后威胁到勃艮第人的腹地。这样,只要联军方能坚持些时日,自然可以等到勃艮第军队锐气尽失、又腹背受敌的境况。可经过这几天,法兰西一方却毫无动静。当初吉尔斯找到柏舟时,说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他们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换取西秦对贞德的救援,而且他即使代表不了法兰西王室的意见,却能代表那些和贞德交好,却又掌握实权的贵族。
本来柏舟对那个查理七世也不抱有多大希望,所以认为只要那些实权贵族能出兵也就足够了,哪怕兵力不足,但最起码肯定能牵制到为数不少的勃艮第武装。
但现在出现的情况是法兰西那边‘静悄悄的’,这都五六天过去了,如果法兰西那边有人专门注意贞德的情况,那么就不可能不知道现在贞德在谁手上。在柏舟心中,即便吉尔斯最后落入了勃艮第人的手里,但其他法兰西贵族也不可能到现在屁也不放。连联络一下西秦人都不去做。从善意的角度来推测,是这些贵族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收到消息,或者是收到了消息,使者还正往巴塞尔这边赶路;从恶意的角度来推测,那可就能令人无限遐想了。
不过,无论从什么角度,反正是不能依靠这些法兰西人守信用了。自然,所谓的御敌于国门之外,也只能成为一条无用的策略而已。
“不知道各位打过架没有。”柏舟说着,同时握紧了拳头,向其他人扬了扬,好似示威一般。
在场的多为武将,严格说起来还都不是什么菜鸟,有不少还是从死人堆儿里爬出来的,要说到如何打架,他们肯定非常熟悉,当然,说到如何杀人,他们也不会陌生。
“拳头想要发上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往后回缩,回缩的越狠,出拳的劲道才能越狠。”柏舟比划着,把拳头拉向胸前,然后迅猛击出了这一拳。虽说柏舟力道不大,但还是很明显地带起了一阵风响。
沃尔夫冈若有所思地看着柏舟,似乎开始明白点儿什么。
柏舟接着说道:“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一双拳头。现在的主动后撤,只是为了日后的反攻。况且,瑞士的地盘不小,勃艮第人进来后,如果敢分兵占领,我们就各个击破,如果他们不敢,我们就掐死他们的后勤线。”
这话说起来简单,听起来似乎也很有效,但其实真正懂军事的人都明白,这样做的难度不小,毕竟,这样做就意味着把己方从防守方转变为了进攻方,阵地战变为了运动战,当然,现在这个年代,有没有人懂什么叫运动战还是两说。而且,从本质上来说,这也只是一条战略而已,和严防死守贝尔福、巴塞尔一样,都只是战略。至于这条战略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其中无数具体战术能不能成功,虽然运动战听起来要比阵地防御战要厉害的多,但实际上,它也要求了更多的具体战术,说实话,柏舟对其他联军部队能不能严格按照他所制定的战略战术来行动,表示很大的怀疑,毕竟,战略越复杂,要求部队的战术素养就越高。
“当然,我们是人,不单纯是‘拳头’,所以,在我们后撤的时候,会尽可能给勃艮第人送点‘小礼物’,反正是不可能让他们舒舒服服接受我们遗留下来的地盘。”柏舟话说到一半,看向了伊利亚,“确实很抱歉,这次无论是最高战略,还是战术步骤,事先都没有和大家商议,因为勃艮第人的大部队离我们已经非常近了,可以说时间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宝贵的,所以,我,柏舟,瑞士公爵,这次联军的最高统帅,私自做出了这个决定。”
柏舟的语气越来越正式,脸庞上也看不见刚开始的那种笑容。菲奥拉痴痴地看着柏舟,感觉这个时候的他,似乎才像是一方公爵,而不再是那个傻傻的‘孩子’。
“当然,我比大家谁都清楚,这次行动,是我违反了之前我们几方之间的协定,所以,我们西秦自然会有所补偿。”柏舟顿了顿,似乎在衡量着什么:“这场战争结束后,无论胜负,我们西秦会补偿你们日耳曼人五座城市的土地和人口;三王子殿下,两座城市,当然,您也可以把这些换成您想要的筹码。”
其实,柏舟这话说的有问题,只是不知道其他人,特别是被柏舟大手笔砸晕了的瑞士日耳曼人看出来了没有。毕竟,这是五座城市,可不是五座村庄,要知道,西秦现在手里其实总共也就没有几座城市,而他许诺的,自然是大体与城市等量的人口与土地,那可至少是五万的人口。被砸晕了也很正常,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慷慨的东家,这西秦只是犯了个不算是错误的错误,就要赔偿这么多东西。至于其中的问题,至少他们目前没有听出来。
1...6162636465...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