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刘备及朝廷众人闻听着陈宫所做的工作汇报,边听边觉得振奋,对陈宫的新思路和好办法钦佩不已,大家都普遍认为陈宫是一个有能力有办法能担当的难得的人才,他的工作汇报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很有实效,大家都普遍感觉到关羽的慧眼识才,刘备闻后对陈宫的工作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刘备随后宣布了朝廷的任命决定,根据朝廷会议安排决定任命陈宫为司徒。杜畿为少府,如此任命也着实的让雍州的文武班子感到意外,陈宫和杜畿都是刚刚提拔不久的新人,没想到短短的时间内二人再次被委以重任,陈宫也着实感到意外,这新位置屁股还没做热乎呢。居然又要升迁,而且位列三公,陈宫也深深的感到了关羽对他的器重和栽培,看来真的是遇到明主了,从一个小小的中牟县令扶摇直上一下子位列三公之内。这是陈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之前任命他为雍州牧,这个职位让他倍感荣幸和责任,没想到短短的半年时间,他的权力和地位再次得到攀升,一下子就位极人臣了。
陈宫深知自己能被关羽委以重任足见关羽对他的倚重,更说明关羽对他的信任,也昭示着未来他也要入驻京师,奔赴朝廷了,在雍州不过是个过度而已,但即便是个过度,陈宫也不敢懈怠,他必须将雍州的事务打理好以谢关羽!跟陈宫一样赶到意外的还有雍州刺史杜畿,这个刚刚被提拔起来的年轻人,居然跟着陈宫一道被委以了重任,这也是杜畿始料未及的,虽然杜畿对于少府这个职位的概念不是很清晰,但既然是朝廷的职务自然是举足轻重的,仅仅的一次接触杜畿从一个县令就飞黄腾达了,而这一切也仅仅是半年的时间,看来自己真的是遇到伯乐了。
宣布完了任命事项之后,杨修又将朝廷改革的事项跟雍州的文武班子做了通报,并且将下达的资金也一并宣布,陈宫闻后深受鼓舞啊!关羽力推的这项改革无疑是给这个疲敝不已的朝廷来了一个大换血,不过短短的一年内要取得这样的成效着实让他有些震惊,陈宫不禁思虑:这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些?但既然朝廷通过了这项决议,作为地方的一把手他要做的就是极力配合,将治下的改革任务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这就是对关羽最大的帮助了,唯有如此方能报关羽的知遇之恩。
陈宫与群臣认真的研究了朝廷改革的各项任务,他通盘考虑了一下,逐一分析了其中的各个事项,仔细梳理了一下认定治下在改革中着力承担以下几项重要任务:完成长安、扶风两座城池的修复工作;完成六辅渠、成国渠、白渠三座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此外还要完成农业改革的重任;这三项可谓是雍州的重点工作,针对这三项工作陈宫携文武班子与刘备一干人等做了意见交流,并且商定对治下的工程做一番实地踏勘调研。
刘备主持协调了改革的事项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召集众人商量发放檄文事宜,到了雍州之后刘备分管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雍州毗邻益州和汉中,所以向两地发放檄文比较方便,按照实施方案中的规定,汉中张鲁需要缴纳50万两纹银。益州刘璋需要缴纳80万两纹银,刘备当即找到大鸿胪周奂、主薄杨修、议郎张范一起商议檄文起草事宜,大鸿胪周奂主管外交及民族事务多年,深谙这其中的外交艺术,尤其擅长通权达变的外交艺术,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使用不同的斗争艺术以获得最大的话语权。
周奂认真分析了刘璋和张鲁的特点。张鲁偏安一隅,势单力薄,没什么实力相对比较弱势,而刘璋虽然人多地广但为人暗弱,所以二人都属于弱者的行列,周奂对刘备建议对二人以恐吓为上,多用威势逼二人就范,刘备闻后略有迟疑,对于张鲁倒没什么。但刘璋这毕竟是汉室宗亲属于同族,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于心不忍,周奂见刘备迟疑遂劝道:“皇叔要是有所顾忌那咱们对刘璋还是采取温和的劝慰方式,针对他是汉室宗亲的特点小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缴纳!”
“嗯!这样最好!对于张鲁么不必客气!至于怎样说就交给德祖和张范了,你们二人按照我们的意思行文就是了!”刘备最后定夺道。
杨修和张范领命,二人当即起草征缴檄文开来
却说杨修和张范很快起草好了檄文,当即雍州安排快马即刻奔赴汉中和益州去讫,而刘备、朱儁一行人在陈宫的陪同下开始对雍州地界的城防工程及水利工程展开调研开来。
张鲁。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国丰(江苏丰县)人。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行其道。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益州牧刘焉家。他通过其母跟刘焉家的关系。得到信任。东汉初平二年(191)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刘焉死,其子刘璋代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尽杀鲁母家室。张鲁遂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史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
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社会动乱,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东汉末年,道教派别又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祖孙传布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张鲁在汉中二十多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很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张鲁以《道德经》为该教的主要经典,为便于向其徒宣讲《道德经》,乃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提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认为“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主张君臣民皆须“顺道意,知道真”,“行诫守道”。又认为,“生”是“道之别体”,道人“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只有“奉道诫”,将“积善成功”和“积精成神”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死成仙。主张“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在行道”,指出如此一来,“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寿矣”。还抨击儒家五经“半入邪”,“大伪不可用”;反对淫祀,认为“天之正法,不在祭餟祷祠”;对宣扬“圣人天所挺生。必有表”,“仙自有骨,非行所臻”的《河》《雒》纬书也予以否定,提出道徒“忠孝至诚感天”、通过修行自臻“仙寿”的观点。因此他尤其重视道徒的自身修养,倡导诚信,有病则忏悔己过。相传他又创涂炭斋等斋醮仪式。
当初汉顺帝时。他的祖父张陵客居蜀地,在鹤鸣山中学道,撰写符书来迷惑百姓。凡是接受他的道的就交纳五斗米,所以人们称他的道为“米贼”。张陵把道首的地位传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给张鲁,张鲁便自称是“师君”。那些来学道的人,最初称为“鬼卒”,以后称为“祭酒”。各个祭酒都率领部众,部众多的叫“理头”。对教徒都要考核他们的诚信。不允许欺哄蒙骗,有了问题只让他服罪罢了。各位祭酒都在路边造起义舍,与驿站相间,义舍内放着米肉供给来往客人。取食的人根据自己的饭量吃饱,吃得过多鬼就会使他生病。触犯法律的先多次宽宥,这以后才执行刑法。不设官长,由祭酒进行管理。民众和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他。朝廷无法征讨,于是任命张鲁为镇夷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允许他向朝廷进贡。
韩遂、马腾发动变乱的时候。关西民众因避乱而投奔张鲁的有好几万家。当时有人从地下挖出一块玉印,众人便想推举张鲁为汉宁王。张鲁的功曹阎圃进谏道:“汉川的民众,超出十万户,四面地形险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作为上策。我们如果辅佐天子,就会成就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次一等的策略,仿效窦融,也少不了享受富贵。现在接受诏命任太守之职,你的权势足以决定人的生死。处理一方事务;如果急着称王,那一定是大祸的开端。”张鲁采纳了他的建议。
张鲁盘踞汉中在这里割据,这汉中其实不过一个郡的规模有人口不过26万,张鲁控制汉中后设上庸郡、新城郡、西城郡三个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汉中地域狭窄,人口较少,兵力不过5万人,但地理位置险要,北接雍州,西临凉州,东临荆州,南邻益州,可以说是进可供退可守,因为地势险要地处西部,这汉中远离了战乱,简直就是一世外桃源,张鲁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权,他治下的百姓也多是忠实的信徒,而他张鲁自己不仅是首领还是教主在汉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治下那就是说一不二神一样的人物,当然张鲁对治下的臣民也十分的宽松,从不征收苛捐杂税,相反他还经常赈济灾民甚至免费供给治下百姓吃饭,他号召一些饭店免费供治下民众吃饭,这一点确实体现了他身为道教教主崇尚的精神。
张鲁本以为就这么的混了,游离于世外,远离战乱,过着世外桃源的逍遥日子,谈不上富庶但也能自给自足,他本人作为道家的修行之人也崇尚无为而治,根本没有大的抱负也不想有这样的抱负,本以为这样就能安居乐业,可偏偏在这时朝廷的一道檄文发来打破了张鲁的美梦
一纸檄文发到了汉中的南郑,张鲁着实感到惊诧,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千里之外的朝廷居然也伸手向他要钱了,他也曾闻听过关羽关云长的大名,但自己与关羽无怨无仇毫无瓜葛,他这次居然算计到自己头上来了,这让张鲁着实感到意外,张鲁不禁愤恨: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关羽小子这次可是你先亮的剑!张鲁急招手下谋士阎圃商议对策开来。
阎圃看了檄文也着实一惊,阎圃问张鲁道:“主公如何判定这个事情?”
却见张鲁捋了捋胡须道:“此事来的太快了,关云长这个人我是识的的,这小子在西凉呆过一段时间,之前跟着董卓混,有些武力智谋也很过人,他帮着董卓打下了不少根基,后来听说他把董卓干了,但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快就掌控了洛阳、长安两座帝都,而且自封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与他元日无怨近日无仇,他如何寻得我来了,莫非这小子下一步有蚕食我们的计划?”
阎圃寻思了一下道:“关羽如此做事无非就是想证明一下,他掌权了,这个朝廷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软弱涣散的朝廷了,他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威力!”(未完待续……)





重生关云长 第374章 推进改革
“那我们到底给还是不给呢?”张鲁问阎圃道。
阎圃问张鲁道:“就拿我们这个区区的弹丸之地拿出50万两纹银,主公觉得这件事真的那么轻松么?”
“我也为难啊!这么重的赋税加在头上无异于一座大山,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向治下的臣民征收过这么重的赋税啊!”张鲁边说着边站立起来在阶上不停的踱步开来,满面的愁容。
阎圃接着分析道:“关云长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兵精将广是我们所得罪不起的,自古道弱肉强食群雄逐鹿,现在关羽强大了,这是个有抱负的家伙,他不会像董卓那样不思进取,他志在四方,然众观天下,现在四方的诸侯仍然不少,像我们这般的弹丸之地我想不会很快引起他的兴趣!”
张鲁闻后问阎圃道:“如果我们拒绝缴纳这笔钱财,关羽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兴兵来犯呢?我们势单力薄如何是他的对手,曾经的十八路诸侯都奈何这小子不得何况我们乎?”
“主公不必担心此事大可不必担心,关云长若要兴兵来犯根本没有任何利益而言,试想我们这个弹丸之地即便是他拿下了会得到多少实惠?何况我们这个地方地势是如此的险要,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他关云长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所以他不可能轻易对我们动武,最起码不会这么快!”阎圃对张鲁分析道。
张鲁闻后紧锁的眉头稍稍苏展了许多,随即对阎圃说道:“听说关羽现在正忙着在治下搞什么改革,但为什么偏偏来这么一手,难道是改革急需用钱不成?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张鲁这么一说阎圃先是一惊随后掂量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改革确实要用钱这不假但向众诸侯伸手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看来他想得一笔外财为改革铺路啊!作为诸侯如果给了就算是给他赞助了。如若不给我想关羽这小子就会记着将来会利用这一点兴兵讨伐也就有了出师之名!”
张鲁一听这话再是一愣:“这么说来我们要是不给他关羽岂不是要给我们记上一笔?”
阎圃接着劝道:“主公勿要担心其实关羽要收拾的诸侯多着呢我们根本不值得他马上兴兵的,主公要做的是在紧要隘口加强布放和兵力加强戒备,做好工防就行了防止关羽偷袭!”
张鲁闻后点了点头遂决定采取阎圃之言....................
却说檄文发到益州刘璋处,刘璋正在成都的宫中饮酒作乐闻听这个消息也是着实一惊,这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刘璋为刘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同时任命赵韪为征束中郎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
在此以前荆州牧刘表上书告发刘焉僭越身份,在乘车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拟,因此赵韪驻兵朐腮以防备刘表。当初南阳、三辅的几万家百姓流亡到益州。刘焉将他们全部收为部众,称为“东州兵”。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束州入侵凌横暴,成为百姓的灾难,刘璋没有能力制止。旧有的士人相当埋怨并且叛离。赵韪在巴中,很得百姓士兵的欢心,刘璋将大权交给他。赵韪见到民心不和,就暗中勾结州中的世家望族。
后来赵韪反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刘璋为人懦弱,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但多次被张鲁所破。
这益州治下人口542万人,其中巴郡 (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广汉 (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蜀郡 (治成都)35万,犍为 61万, 牂牁 26万;越巂 62万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永昌 189万,可以说是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口众多,号称天府之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本可以为资有一番大的作为,但作为益州的主子刘璋生性暗弱,又缺乏管理才能,不仅没有好的发展思路对手下的文臣武将也缺乏管理,致使益州的政府班子十分混乱,政府的管理效能十分低下,治下百姓对此多有怨言...........................
当下刘璋收到朝廷的征缴檄文,鉴于刘璋乃是汉室宗亲,刘备在檄文中的言辞比较委婉,刘璋得知是朝廷的征缴檄文不敢怠慢,自己本来就是汉室宗亲么,对于这个檄文他看了又看,心中悲叹:80万两纹银,朝廷困难念在我是汉室宗亲希望我能借给80万两纹银,但现在府库如何能拿得出这么多的银两呢?
刘璋思虑了再三决定奉召执行,他将80万两纹银的任务下放各个诸郡,每个郡平均下来有10万两的任务,很快这道旨令下放各个诸郡。刘璋治下毕竟地广人多对于这80万的任务也能应付得来,当即他决定将朝廷的这道檄文落实下去。
却说刘备一行人在雍州发布了檄文随后对治下的工程进行了实际踏勘之后,一干人等也很快将工程的设计做了出来,随后一行人交待完了雍州的事务之后,随即奔赴河内开来。
再说洛阳这边马腾的征税工作完成了对洛阳大户的登记确认工作,马不停蹄的筹划进行实质征缴工作。这些地主老财们彻底领教了马腾的厉害,更晓得马腾后台的能量,马腾上次在征缴之事上碰了钉子,这次他也学聪明了,为了避免上次情形再次出现也为了避免自己被动,鉴于这次行动的艰巨性,相比上次的复杂性,马腾这次亲率五千生力军前往洛阳令府,在文聘、马超的护卫下携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洛阳令府开进了。
这五千生力军的调动也是得到了关羽的亲自批准的。现在的朝廷对于兵力调动有了新规定,规定凡超过五千人规模的兵力调动必须得经过关羽亲自批准没有关羽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调动,就算是主管的军事主帅也不行,为了避免出现不测的兵变,也避免发生意外,关羽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除此之外关羽还对军队人事晋升有所掌控,规定军队中正四品以上将领的任命由主管提名最终批准由关羽说了算。这样一来关羽可以亲自确定提拔的将领。而且确定这个将领对自己绝对的效忠,使得所用将领政治全部合格。这样一来关羽彻底实现了对军队的掌控...............................................
马腾这次提兵获得关羽亲自批准,这也是给马腾的工作打足了气,马腾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对这项工作的信心倍增,他当即携五千精兵开进了洛阳令府,马腾大军开进了洛阳令府在河南尹梁习河南太尉韩浩的陪同下开始按照花名册上大户的名字逐一征缴赋税开来,洛阳令陈歆被马腾指派挨个大户敲门对大户进行通报。陈歆无奈但迫于马腾威势被迫挨个大户敲门,大户们得知马腾这次动真格的了,好多人都选择闭门不出将大门紧闭以拒马腾登门要税,马腾见状遂指挥大军将大门撞开,大军长驱直入径直冲了进去随即控制整个局面。地主老财们吓的魂儿都飞了,最后不得不按照花名册上的数目如实缴纳钱财开来。
马腾一改之前的作风开始实行霸气强征,地主老财们见局势逆转直下知道再抗拒下去也是徒劳了,无奈的只好将该缴纳的赋税上缴开来,到了后来这些地主老财们干脆不再做无用功的抵抗了而是将赋税乖乖奉上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这些人深感马腾的霸气,知道这个主得罪不起只好乖乖就范了!
倒是洛阳令陈歆着实感到了压力,现在的他是最紧张的了,比那些地主老财们还要紧张啊!却见他在征税过程中额头上不断冒汗,更是诚惶诚恐,等到赋税征缴工作一结束,陈歆着实的松了一口气,马腾按照之前的花名册进行征缴很快完成了赋税征收任务,300万两纹银征缴到手,整个赋税征缴工作完成了多半的目标,而此时仅仅刚到4月份,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马腾的赋税征缴工作开局良好。
马腾完成了此项工作满载着300万纹银回到了洛阳,随即向关羽做了汇报开来,关羽闻听了马腾的工作汇报着实大喜,对马腾的征税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马腾的工作进度非常满意,当即给予了表彰,夸马腾此事做得是大功一件,推动工作有力,对税赋征缴小组成员也给予赞赏,而且还赏赐了马腾一些物品,将收缴的那300万的纹银全部充实国库开来。关羽对马腾的工作表示满意,毕竟300万纹银的任务很快完成了,俗话说“财为庶政之母”没有钱任何工作也无法开展,有了这个心里就有底了,可以说马腾所做的工作为整个改革铺了道路,鉴于此关羽决定提拔马腾为正一品,以资鼓励...............................
马腾荣升了正一品一下子跻身到了朝廷重臣系列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马腾这次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跻身到这个行列,最主要的是马腾在这次大是大非的立场上站好了队,大刀阔斧的推进赋税征收,并且取得了实效,为改革夺得了第一功这一点就连关羽也非常认可,对于马腾的工作能力关羽非常认可。当然从这件事情上关羽也考验了马腾,通过这件事马腾也赢得了关羽的信任,这是最难得的。
马腾税赋征缴告一段落,刘备的走访调研也圆满收官回到了洛阳,刘备一干人等回到洛阳受到关羽的热情接见,这一天鸣锣开道边鼓齐鸣,再看关羽头戴方帽罩袍素带,绣八宝披挂整齐亲自在洛阳城外迎接刘备一干人等归来,刘备等人就像得胜的凯旋之师被关羽迎接到了丞相府。一路上关羽执着刘备的手边走边聊,径直走到丞相府中。
在洛阳的丞相府关羽亲自主持升堂听取了刘备、朱儁关于此番西行的工作汇报,此番西行刘备顺利完成了对张鲁、刘璋、韩遂、刘表的赋税檄文发布工作,顺利完成了对凉州、扶风、长安、河内四座城防的调研踏勘和初步设计,完成了对关中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并且按照关羽的安排部署听取了当地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将结果成功反馈给了关羽,关羽边听边感到振奋。对于刘备此行给予充分肯定,一切都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进行。这是既马腾之后又一个振奋的消息,随后刘备审阅了刘备反馈给他的情况汇报。
1...142143144145146...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