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官署遗址距前殿西北880米,有一管理全国工官的官署遗址。西距未央宫西宫墙105米,发掘总面积9600平方米。围有夯土墙,围墙内有外壁柱,对称分布。除东墙外,其余三墙均有廊。墙外均置斜坡散水。院内中部有一南北的排水渠将其分为东西并列的两座院子。东院东西宽57米、南北长米,有北、西两门,院内有两排共6座房屋。以南排西房面积最大。达平方米。西院东西米、南北米,有两排共7座房屋。东、西院内均有天井、地漏、回廊等遗迹。
前殿西北400米处,又发掘一处官署遗址,高出地面1米多,发现有成排的柱础,内有封泥,是西汉皇室的少府或其所属的官府遗址。是执掌皇室钱财物品收入开支的管理机构。
椒房殿遗址位于未央宫乡大刘寨村西180米处,是皇后居住的宫室。1981~1983年发掘探明,面积12392平方米,发掘回填仍作村民果园。遗址南部是大殿,北部是院落和小房子。发掘资料表明,有正殿、配殿、厢房及宫内暗道等建筑。
出土文物有汉代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另外还有汉代铜器、铁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品等。
麒麟阁遗址麒麟阁,汉未央宫阁名。《庙记》云:“麒麟阁。萧何造。”《资治通鉴》卷二十七胡三省注:“麒麟阁,在未央宫中。张晏曰:‘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像于阁,遂以为名。’”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思股肱之美”,图画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十一人像于麒麟阁,“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是以表而扬之”。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即自此开始。麒麟阁遗址在今未央宫乡小刘寨西北。
天禄阁遗址天禄阁,汉未央宫藏书阁名。西汉初由丞相萧何主持营建,位于未央宫北部。南距前殿730米。《三辅故事》载:“天禄、石渠并阁名,在未央宫北,以阁秘书”;汉武帝刘彻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图书、档案馆。汉成帝时,曾命著名学者刘向、扬雄等人在此阁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典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每一书成,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辩其讹谬,叙而奏之”,并著有《别录》,故刘向被后人誉为中国目录学之鼻祖。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秉承父业,总括群篇,撰成《七略》,为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为纪念刘向的功绩,后人在此阁原址上修建了刘向祠。天禄阁遗址在未央宫乡天禄阁小学内,今尚有高约10米、边长约20米、底部呈正方形的夯土台基可见。并立有文物保护石碑一座。
石渠阁遗址石渠阁,未央宫藏书阁名。西汉丞相萧何主持营建,位于未央宫的西北部,距天禄阁约520米。因阁下有石为渠导水,故名石渠阁。石渠阁是西汉时期国家最大的藏书阁。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后汉书翟酺传》载:“孝宣论六经于石渠,学者滋盛,弟子万数。”此阁为一座高台殿阁建筑,现仍有一南北65米、东西67米、高约8米的夯土台基可见。石渠阁遗址在未央宫乡小刘寨村西南、周家河湾村东。
柏梁台遗址柏梁台,汉未央宫台名。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春建。《三辅黄图》卷五载,柏梁台“在长安城中北阙内”。柏梁台铸铜为柱,是一座高达二十丈(合今约47米)的高台建筑,因此台建筑以香柏木为梁架,“香闻数十里”,故名柏梁台。又因台顶之上置有铜凤凰,故亦称为凤阙。
关羽来到这未央宫里,置身于这座皇家宫殿,亲身感受着这座宫殿的古老文化和深厚底蕴,此时的未央宫中尚保存着很多原始状态的文化,这些是西汉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是现代无法感受到的,此时的徜徉在未央宫深刻的感受着西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简直就是一个文化宝藏啊:一幅幅画卷是如此的美轮美奂,一处处的景观是如此的别致经典,一座座的建筑是如此的典雅美观这一切让关羽这个草根出身的布衣怎能不流连忘返?
作为一个汉末**丝一介布衣,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如果不是奋斗,怎么可能登上这大雅之堂?不过能够做到这一切关羽已经充分的展现了一个传奇,只要付出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自己这么一个草根的人物现在不也是站到了皇家的宫殿了么,而且是以主人的身份入驻的,看来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还要靠自己去奋斗。
关羽在未央宫的前殿召开了第一次军事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其实还是瞒重要的,会议主要有三项重要的议题:一是关于一些将领的论功行赏奖惩之事,关于收编队伍的编制问题;二是对于此次战役的总结;三是对于未来计划的探讨问题;
未央宫前殿,蓬荜生辉,被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切都休整一新,关羽身披绿色罩袍头戴绿色方帽,端坐在前殿之上,煞是威风,阶下各路将领谋士全部列位:陈宫、张辽、李严、高顺、周仓、徐晃相继落座,虽然人数不多,但会议的规格还是很高的,这次会议说白了就是自己与手下亲信和心腹共同商讨一些事情,只不过商讨的地点升级为了未央宫的前殿。
前番说了这未央宫是过去皇上与众臣朝议的地方,是皇帝与众臣商议朝政的地方,关羽并非皇帝,却坐到了这个位置之上,同自己的手下开始商讨事情,这种意义非同寻常,虽然自己还只是个臣子,但自己却可以享用这种待遇,这就是说他关云长并非一般的臣子,这也是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他关羽迟早都要坐到该坐的地方。
同时关羽也在向众人表白他的雄心壮志,他号令天下一统江山的决心,他还要观察观察大家的态度,看看他们对于自己的这种称帝的“准行为”是什么态度,是反对呢?还是赞成呢?还是无动于衷呢?或是其他,当然这距离他称帝还是遥遥无期的,当然在外人看来这可能也没什么特别的,既然拿下了长安,长安城为自己占领,无论在哪里呆着都合情合理,也许别人不会想的太多,但作为混在官场多年的关羽摆出了这一步棋并非常举,如果明眼人会晓得他的用意,这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对政治的及其敏感
〖
重生关云长 第278章 夺取长安畅想
当然“主荣则臣贵”,关羽作为主子敢入驻这长安城的未央宫前殿,本身就说明关羽敢为天下先,在他眼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在秦代的陈胜吴广发出的呐喊,关羽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在他眼里更不存在什么阶级,谁压迫谁这种等级的观念,在他身上并不明显,皇帝在这个社会那就是万民主宰,那就是天子,一般人谁不得敬重呢?作为草民那更是得仰慕才行。
关羽是个现代人,“皇帝”他是人不是神,天下凭什么他姓“刘”的一个人说了算?他能做得了这天下,自己凭什么做的得?他如果真的有能力坐拥这天下的话那就拥戴他,如果他不能胜任,干脆就让他走人,他无德无才凭什么就坐拥这天下,他凭什么就可以统治万民,就凭他是姓“刘”的?这种体制绝对得改变,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崽子就要高高在上还得让万民敬仰,这种闹剧居然可以顺理成章,可见这个时代的百姓迂腐到了什么程度。
关羽作为一个汉末的**丝一个草根出身的人物,既不是官二代又不是富二代,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凭借的全是自己的实力,凭借的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凭借的是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凭借的是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的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凭借的是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和挑战,没有谁会为自己的前途买单,他也不需要别人给自己买单,事实证明他是有充分的能力走到这个位置的。
能走到现在可以说他是在血与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是踩在对手的头上才走到今天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他人和自己,并且成功的战胜他人和自己才有的结果,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事实上证明他是个优秀的人。是个不凡的人才,是个奇才,能够驾驭全局的战略型与战术型的双重人才,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坐拥这个位置乃至更高的位置。
作为关羽的部下能跟随主子入驻如此级别的宫殿实乃是三生有幸,大家都觉得跟着关羽混下去有奔头,关羽的所作所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的前景。如此这般的跟着关羽闯天下不愁日后没有前途,关羽深深的懂得:自己吃肉也得让将士们喝汤!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管理方面之道,身为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如何驾驭下属和手下人这是一个决定着这个团队能否充分发挥出他的潜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作为一个主帅尤其是要成为一个领袖,关羽不断的在进行人生的挑战和探索,从最初的单纯的军事主官再到后来的独当一面的军事主帅乃至到现在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领导。每当面对一个新的角色对于关羽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挑战,他需要摸索着适应角色的需要,渐渐的进入角色,然后将这个角色扮演好,这就好比在一个舞台上唱戏一样,角色不断上演就需要自身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然后方能融入到这个角色当中。
一个毛头小子虽然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不过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是个什么样子?即使是生逢乱世,这个年纪的人也许还在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也许还在屈居人下的过日子,或者是发展的好些独霸一方,但会有谁有如关羽这般的速度?会有谁向他这般的发展的这么的快?从一个草根一跃成为雄霸一方的实力派,一下子坐拥两座都城,治下大军将近20万,手下更是齐集了一批能臣武将。不但如此他还有一个最为独特的优势,什么优势呢?那就是“拿天子以令诸侯”,说个不恰当的比方他关羽治下的这叫中央军,是天子脚下的正规军,无论是级别还是影响力都非同其他地方军阀可比..................
纵观现在天下的各路诸侯:袁绍在河北崛起,曹操在雄踞东郡和兖州,袁术夺得淮南。刘表盘踞荆州,孙坚在江东发展...........这些都是目前比较大的军阀了,不过细细算来:此时的袁绍已经39岁了将近不惑之年了,曹操也已经37岁了。袁术35岁相比二人要年轻一些,刘表已经是年近5旬的人了,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孙坚也已经是35岁的年纪了,跟这些人比起来,此时的关羽不过32岁的年纪远比这些人要年轻,而且关羽现在的实力绝对要在这些人之上,这样推算开来,此时的关羽已经在群雄逐鹿的汉末乱世争雄中脱颖而出,并且渐渐占有优势。
尤其是这次夺得了长安之后,关羽的地盘从洛阳连到了长安,整个关中地区练成了一片,此时的关中地区乃是一富庶之地,北方作为整个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还未改变,所以关羽盘踞的两京地区乃是整个天下的发达地区尤其是表现在人口和经济方面,这样为日后争霸天下奠定了重要的资本,可以为其争霸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所以拿下长安意义非同小可。
坐在这长安城未央宫前殿的座椅之上,关羽俨然就是万物的主宰和守护神,阶下虽然伫立的人不多,但此时此景还是让他感叹这帝王的显贵,能在这帝王曾经呆过的地方开会,关羽的心里别提有多么兴奋了,前来的众人也都纷纷感慨这地方的不一般,不停的望来望去,关羽见众人来到遂道:“今日邀诸位前来,是有几件事情想要跟大家做一下通报,那么第一件事情呢?就是关于拿下长安城这件事情,长安乃是曾经的帝都,这座城池虽然已经废弃,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长安城仍是西部最大的城池,在天下也是颇有气势的大城,这种地位还是存在的,所以能拿下这么大的城池还是有赖诸位的努力,离不开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当然这次成功拿下长安我们付出的代价还是最低的,能以如此微小的代价拿下这么大的城池有几个人功不可没,哪几个人呢?那就是陈宫、段煨、徐晃、张辽、高顺这几个人,当然大家都付出了不少努力,这几个人表现尤为突出,我关某人赏罚分明,有功之人当予嘉奖,现在先就几个人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做一下说明,将他们的事迹说给大家,然后让大家定夺看看他们当不当授此嘉奖!”
关羽说完便拿过来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这是他亲自为几个人做的点评当即公布于众开来:“陈宫自从西征以来屡献奇计妙计,前番进攻冯翊之时,与吾共同谋划水攻之计,后又亲自督导挖掘事宜,最后负责水攻冯翊,担当北面攻城之主帅;后进攻长安又献出妙计引蛇出洞致使李傕蒙受重大的损失,挫动敌军锐气;居功至伟决定授予陈宫行军祭酒之职(军参谋长)正三品的之职。段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杀死李傕此乃大功一件,此举为成功拿下长安做了关键的一步,也使得吾之家眷和朋友得以保全,所以针对段煨此功劳决定加封段煨为平西将军,长安牧(正三品)。徐晃前番与吾伏击杨奉,力斩杨潍、杨琦二将,勇武可嘉决定加封虎威校尉;张辽、高顺二人担当攻打长安的主力先锋成功破城而入,最后直捣城上势如破竹,为大军发起全面进攻赢得了绝佳战机,特将二人荣升一级!”
关羽读完,阶下一下子沸腾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关羽见状遂问众人道:“诸位认为有何不妥尽管提出来!我想这几个人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如果有欠妥的地方还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咱们就是要充分的发扬民主么!”
“没什么可说的,我们拥护这个决定!”“对!我们拥护!”“这几个人都是好样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我们都看见了!”大家纷纷表示拥护开来..................
关羽见大家纷纷表示拥护他的决定接着说道:“我们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这个队伍是充分发扬民主的,什么叫做民主?大家也许不太明白这其中的深刻内涵,所以我有必要跟大家做一下解释,所谓的民主就是让大家充分的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在大会上讨论,让每个人都有权力发言表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一些决定而不是搞一言堂一个人独裁说了算,这次我们就是充分的发扬民主让大家都有权利讨论,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大家的手上,当然这只是个先河和开端,日后我们还要将民主的范围扩大开来,让越来越多的事情都能按照民主表决的形式推进,在军中也要倡导这种形式,只要我们率先垂范,自上而下就会形成这样一种风气,这有利于一些问题的解决!”
〖
重生关云长 第279章 未央宫议事
关羽这一番如同讲师般的谆谆教导,如同一个学者在传授着经验和学问,众人就像是一个学生聆听着关羽的这般教诲,大家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大家深为关羽的思想所折服,作为头领的军事主帅关羽一直积极倡导官兵平等和民主,除了一些重要的决策是他自己亲自作出之外,其余的军事上还有军事生活上的事情他都充分发扬民主,这此他将这种民主扩大到了奖赏方面,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尤其是作为一个现代的职业军人出身,关羽的治军思想还是充满了很多现代的气味儿,民主味儿甚浓,这种思想具有其先进性,对于一个落后的时代运用这种先进的思想,众人就如同被洗脑了一样,不过大家对于关羽倡导的这种思想还是非常认可的,在他们看来关羽不仅军事过硬、谋略过人、武艺出众还很有思想很有智慧,这样的主子想不让人佩服都不行,之前好多人都把关羽奉做“战神”,现在的关羽不仅仅是战神而是一种高高再上的“神”,让人仰慕和崇拜
作为“一把手”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下属还要从思想上引导其激励其不断进步这才是一个英明的领导,关羽一直致力于当一个英明的领导,一直致力于当一个成功的主公,而且积极向这个方向努力着,积极的向这个方面转变。曾经的他以为武力便可以制胜所以不断在自身武力方面进行提升,他将现代的散打气功与此时的作战相结合。苦练技法和气力,最终将自己的武力提升到了足以和吕布相抗衡的境界,要知道那可是汉末第一勇士啊!武力制胜这是他少年时的想法,他以为凭借自己超人的武力便可以天下无敌,纵横四方,征服宇内,扫平群雄,不过到了后来尤其是经历了些许战事之后。他的这种想法渐渐的改变了。
融入到了军旅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战事之后,关羽清醒的认识到光有一个**裸的武力还不够,那样的话只不过是个人家挑战的工具而已,单挑虽然可以制胜但在有些时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表现在攻城掠地方面,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还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才能。基于这种认识关羽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军事上的战法和战术的研究上来,作为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不断的研究军事上的事情,不断摸索着军事上的战法和斗法,渐渐在军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军事上成为了行家里手之后,在攻城掠地方面更是成了专家,再配上之前的武力。关羽很快在众将中脱颖而出,经常担当重任,还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俨然一个副帅,但是伴随着自己权力的不断扩大。地位的节节攀升,尤其是要成为一个领袖的渴望。这让他的才能再次陷入“绝境”,一个全新的挑战摆在了他的面前,一种全新的角色需要他来重新扮演,尤其是自己在洛阳发动政变杀死董卓之后,关羽便成了绝对意义上的“一把手”,不再听命于别人,自己成了“老大”之后
之前他辅佐董卓,好多事情都要向董卓请示汇报,好多决定还要董卓来做,自己只有建议权,虽然很多时候董卓也听他的,不过自己作为一个手下的身份没有改变,但是当发动政变之后,自己坐拥了整个洛阳的兵权之后,自己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真正统治者,献帝也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君主罢了,一切都听命于自己,尤其是战事方面。
虽然拥有了兵权不过宫内激烈的权力斗争还是让他深陷其中,自己是个实力派,便成为宫内很多势力极力拉拢的对象,尤其是那个白马寺的摩登法师,想借助自己的势力达到其个人目的,想利用自己登上权力的巅峰,想让自己充当他的棋子任由他摆布,这怎么可能,他岂不知道自己的“野心”远比他还要大,没有人能摆布自己,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宰,在掌握军权之后,关羽随即便开始了政权的角逐。
要想在政坛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排除异己,关羽将这个目标锁定在了“摩登”身上,经过自己一番巧妙的勾画,关羽很快拿出了具体的办法,他与朝中跟随自己的力量一道最终通过了铲除摩登的决议,随后将摩登绳之以法,通过这次整治,关羽一下子树立了在朝中的威信,朝中的反对力量一下子被打压了不少,而追随自己的力量正逐步强大起来,关羽又将刘备推出,自己的人脉空前高涨,从这时起关羽便成为了洛阳真正的当权派,这一切也让他成功的步入了政治家的行列。
关羽一步步走向成熟,他身上的压力也雨来愈大,不过对于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来说这种压力便是成功的动力,担当了军政的一把手之后,关羽需要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不仅要关心军事还要过问一些政事,思考一些政务方面的事情,而他的目标也在积极的转变之中,这一次他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成功的领袖和主公,在这方面他要努力赶超一个对手,谁呢?那就是曹操
曹操这个人固然奸诈有很多缺点,不过他能成功一统北方,手下能有一批能臣武将忠心的辅佐于他,这就很说明问题了,什么问题那就是曹操有其可取的地方,关羽在现代就琢磨了,曹操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面就是他能够慧眼识人,能够留的住人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这些这就是一个英明的主子,而拥有雄心壮志便促使其称霸北方,关羽就是要做这样一个英明的主子一个要胜过曹操的主子,因为自己有着曹操还没有的优势,什么优势:那就是自己的人品没有那么差,自己带着现代治军的思想,自己拥有伟人留给他如何团结带领一批人共同奋斗的战略所以自己绝对有信心做一个比曹操还要英明的主子。
第一项议题在关羽的倡导下成功通过了,关羽随即接着安排讨论下一个议题,关羽接着说道:“长安大局已定,现在整个大军进入休整阶段,在座的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队伍,现在我们的队伍又扩大了不少,成功的纳降了一批军士,这些军士按照均配原分拨到各位将领旗下,紧接着我们还要有一场战役要进行,什么战役呢?那就是攻打扶风的战役,俗话说“左冯翊,右扶风,这扶风乃是长安城西面的一道门户,地位不容小觑,前番李傕手下将领韩暹、李乐和胡才等人逃至扶风,这些人乃是黄巾贼必须铲除,所以攻打扶风迫在眉睫,还望各位赶紧休整人马,不日我们便起兵攻打扶风!”
阶下段煨闻后出列道:“主公此事何许劳师动众!扶风城守将伍习乃是吾的至交,吾只需修书一封予他,他定然会欣然来投!”
关羽闻后大悦道:“如此若伍习来降最好不过!事不宜迟当快快修书予他!”
“诺!”段煨当即领命。
段煨说完关羽忽然想起了书中曾提到伍习杀了郭汜一事,如果这样推来这扶风为伍习把守的话,那还真有希望劝伍习投降,如果这样自己又可以省却很多人力、物力,也就了却自己心头一块心病,想到这关羽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如果总是遇到这般情况那就好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夺得一座城池真是快哉啊!
关羽正在高兴之余,这时有士卒进来禀报称:“有士卒俘虏李傕手下谋士贾诩,绑来交主公处理!”
“贾诩?”这个名字让关羽眼前一亮,此人可是号称“毒士”啊!深有谋略的一个谋士,对曹操屡献奇计,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谋士,这也是他此次西征第二个要收纳的对象,这次居然真的为自己手下的士卒捕获,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关羽想到这遂下令道:“快快将贾诩带上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