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燃烧的海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闪烁
当时,中国军队只能依靠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岸基航空兵。
事实上,必须承认中国军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攻打吉布提的时候,部署在沙特与阿联酋的中国空军就没有提供帮助。主要原因就是,这是由陆战队单独策划的进攻行动,与空军没有多大关系。
在检讨吉布提战役的时候,牧浩洋就明确提到,中国军队的内部矛盾,极大的削弱了作战能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空军提供一些支援,陆战队能在八月份攻占吉布提。
可惜的是,没有空军的支援,这场原本没有什么难度的战役,变成了一场持久战。到八月初,“东方盟军”还在北索马里的荒漠里蹒跚前进,离吉布提有一百多公里,而且已经为此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只是,美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从六月底开始,美国就集中战略空运力量,向吉布提运送兵力与物资,并且一直持续到八月初。一个多月内,美军向吉布提增派了两个师,大约三万名官兵,还运送了一百多万吨作战物资。
可以说,美军为了守住吉布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问题是,美军必须守住吉布提,不然就得输掉中东战争。
只是,最大的威胁不在非洲之角,而是在大陆战场上。
虽然直到弗伦奇回到华盛顿,大陆战场上也非常平静,中国陆军仍然努力打通远东与西伯利亚的jiāo通线,进驻中亚的中国军队没有动静,但是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中国陆军正在为一次决定xng的战略进攻做准备。别的不说,从五月到七月的三个月里,中国至少向哈萨克斯坦输送了数千万吨的作战物资,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由铁路运输,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为空运。
如果没有发动战略进攻的准备,中国陆军绝对不会动用如此多的空运力量。
根据cia提供的情报,当时中国部署在大陆战场上的运输机超过了两千架,而且几乎都是大型电动运输机。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按照马歇尔上将的判断,即便不做战前准备,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也足以支持十个集团军发动进攻。
当时,马歇尔上将还推断,中国陆军不会因为天气问题而放弃进攻,很有可能在冬季的时候发动进攻,且主要攻占由俄罗斯控制的乌拉尔河流域,把战线推进到伏尔加河,为来年开chun进军俄罗斯打下基础。
可以说,马歇尔上将的判断非常准确,几乎与戚凯威的战略计划完全一致。
事实上,当时中国陆军在哈萨克斯坦囤积作战物资,不是在为冬季的进攻做准备,而是在为明年chun天的进攻做准备。即便以空运为主,把物资从哈萨克斯坦运到前线,也要比从国内运到前线容易得多。
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陆军将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
马歇尔上将给出的答案是:十月份,最迟十月底。
理由很简单,到了十月底,戚凯威至少能在中亚投入八个全部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集团军。
这样一来,美军就得立即采取行动,在其他战场上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
显然,这个“其他战场”,只能是太平洋战场,因为在别的战场上,美军根本不可能在十月底之前发动进攻。
问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就能发动进攻吗?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错失良机
面对总统与参联会主席的提问,弗伦奇给出了极为肯定的答复,即在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之前,美军没有能力在太平洋上发动进攻,甚至得继续收缩防线,以避免过早与中国海军决战。
毫无疑问,这样的答复,肯定无法让卢卡斯与马歇尔满意。
只是,马歇尔没有否认弗伦奇提到的实际情况,并且极力稳住了总统,随后向弗伦奇抛出了一个建议:是否能够把中国军队引到所罗门群岛,利用该地的坚固防线,打一场对美军有利的战斗。[]
显然,弗伦奇觉得马歇尔的说法有点搞笑,因为打不打所罗门群岛是中国军队的事。
只是,弗伦奇很快就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马歇尔拿出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中国陆战队已经动员了不低于四个陆战师的兵力,而且至少有三支登陆舰队已经在扶桑待命,随时有可能开赴战场。
动用如此多的陆战队,显然不是为了攻占波纳佩岛。
此外,弗伦奇早就断定,中国海军不会冒险攻打夏威夷群岛,甚至不会去占领位于群岛最西端的中途岛。
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中国海军会不惜代价的攻打所罗门群岛。
这个判断,也正好符合中国在过去几个月内的政治行动,即向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盟国做出承诺,将尽快消除受到的安全威胁。
再从整体战略上看,这也说得过去。
原因就是,在中国陆军发动冬季攻势之前,中国海军也有必要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动一次有影响力的战略进攻,达到牵制美军的目的。要知道,如果中国陆军渡过了伏尔加河,美国出兵俄罗斯就将变成事实。为了降低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进攻难度,中国海军有足够的理由让美军把兵力派往别的战场。因为除了非洲之角,其他几个战场都以陆军为主,所以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发力的可能性最大。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大张旗鼓,就是为了攻打所罗门群岛。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出来了:美军能在所罗门群岛坚持多久?
弗伦奇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不低于半年。
准确的说,不管打得如何,美军都得在所罗门群岛坚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为舰队反击争取时间。
按照弗伦奇的判断,只要拖到二零五四年之后,美国海军就有望在所罗门群岛扭转战场局势,在遏制住中国海军的进攻势头之后,以所罗门群岛为根据地发动反击,说不定还能夺回马里亚纳群岛。
当然,这只是最乐观的预测。
谈到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美军必须守住所罗门群岛,而且得为明年的反击打下基础。
卢卡斯当即就给弗伦奇授权,让他全权调动太平洋战区的部队,并且命令马歇尔上将全力支持。
离开白宫后,弗伦奇在前往机场的途中,与马歇尔商量了一番。
马歇尔没有给出明确建议,毕竟他是陆军上将,不大懂得海上作战,只是给了弗伦奇一个建议,即充分利用手里的所有资源,以空间换时间,而不是一开始就把全部希望放在所罗门群岛。
显然,马歇尔等于什么都没说。
弗伦奇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直接退守所罗门群岛,美军将失去战略转圜余地,而且会沉重打击士气。
事实上,当时美军的士气已经成问题了。
从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开始,到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大败,美军不但赔光了开战初期赢得的所有赌本,还倒贴了不少,甚至丢掉了迪戈加西亚与马里亚纳群岛,基本上退出了印度洋,在西太平洋上也退却了数千公里。虽然美国当局非常重视宣传,而且把每次战斗都宣扬成了伟大的胜利,甚至宣称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歼灭了中国海军,但是这种宣传,只能欺骗老百姓。对于战场上的军人来说,总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隐藏在迷雾后的真相,也就能够看清现实。
不战而退,显然不能提升士气。
就算战了再退,也不能提升士气。
弗伦奇要做的,首先就是提升士气,因此他就得在战场上采取行动,取得一次胜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胜利。
等他回到珍珠港,前线战况已经出现了变化。
中国陆战队在当地时间三十一日清晨,也就是弗伦奇回到珍珠港前大概四个小时,登上了波纳佩岛。
当时,岛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弗伦奇立即意识到,如果能够守住波纳佩岛,或者在波纳佩岛重创中国舰队,就能提升士气。
为此,弗伦奇立即着手准备。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电令尼克松,率领第三舰队机动到所罗门群岛东面,然后向瑙鲁航行。
紧接着,弗伦奇向波纳佩岛守军发了一封电报,要他们坚持到最后一人。
可惜的是,这份电报发出去的时候,波纳佩岛上的美军已经竖起了白旗。在伤亡一千二百多人之后,仅存的一名陆战队上尉向中国陆战队投降,随即美军的非战斗人员也乖乖放下了武器。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巧合。
当时,中国陆战队刚刚控制了美军陆战队指挥中心,弗伦奇的电报就发了过来,而被俘的美军通信军官非常合作,在中国陆战队指挥官面前翻译了电报,而这份电报立即就发送给了龚继飞、佟少云与司马文正。
只是,在此之前大约两分钟,美军发出了向中国军队投降的电报。
也就是说,弗伦奇是在发出电报之后,接到了波纳佩岛守军的报告,得知守军已经投降的消息。
当时,弗伦奇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他的作战意图已经暴露了。
要知道,如果美军不打算反击,就没有理由命令守军死战到最后一人,而且美军也没有这样的传统。事实上,在投降之前,波纳佩岛上的美军已经尽到了义务,近五百名陆战队官兵死亡超过四百人,连非战斗人员都参加了战斗,有近八百人伤亡,剩下的几乎都丧失了抵抗力。
随即,弗伦奇就给尼克松发了电报,让他留在所罗门群岛东部,暂时不要北上。
显然,弗伦奇有点犹豫,或者不知道中国舰队的活动情况,不敢贸然让承载着美军全部希望的第三舰队去冒险。
客观的讲,这个决定没有错。
要知道,当时弗伦奇根本没有掌握第一手情报,甚至不知道中国舰队在哪,而波纳佩岛守军在报告中已经提到,中国海军出动的战斗机并不多,大部分火力打击任务是由舰炮承担的。结合cia提供的情报,即中国海军至少获得了四艘护航航母,而且这些护航航母已经跟随登陆舰队出海了。
由此,弗伦奇可以推断出,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没有前往波纳佩岛。
如此一来,就不难想到,中国海军攻打波纳佩岛,就是要把美军舰队引诱过去,因此中国舰队肯定已经部署到位了。
事实上,弗伦奇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中国陆战队只用几个小时就攻占了波纳佩岛。
这也不能怪他,因为他并不清楚中国陆战队出动了多少兵力攻打波纳佩岛,也就无法根据战局的进展速度做出推断。
当时,攻打波纳佩岛的中国陆战队实际上只有两个营。
显然,兵力并不多。
结果就是,司马文正预计要用两天才能占领波纳佩岛,而且作战计划也是按照这个进度制订的。
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陆战队占领了波纳佩岛的时候,舰队没有部署到位!
准确的说,是第一舰队还没部署到位。
当时,第一舰队还在密克罗尼西亚,具体位置在加费鲁特岛与丘克群岛之间,离波纳佩岛大概有一千公里,离瑙鲁超过了两千公里,其主要任务是掩护登陆部队,警惕有可能从所罗门群岛里钻出来的美军舰队。
这个时候,第二舰队仍然在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北面活动。
在拿到了弗伦奇发给波纳佩岛守军的命令后,龚继飞与佟少云都认为,美军第三舰队将从所罗门群岛北上。结果就是,龚继飞与佟少云都认为,这是歼灭美军第三舰队的机会,而要做的,就是立即南下。
当天下午,第二舰队就从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南下前往所罗门群岛。
几乎同时,第一舰队也转向南下,开始缩短与第二舰队的距离。
由此可见,如果弗伦奇没有更改命令,让尼克松率领第三舰队开往瑙鲁,就能出现在中国舰队意想不到的方向上。即便尼克松的能力不怎么样,美军也有足够大的机会干掉单独突前的第二舰队。没有第二舰队提供的掩护,龚继飞指挥的第一舰队很难在所罗门群岛夺取制海权。
真要打成这样,牧浩洋肯定会放弃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想法。
当然,如果尼克松有超常发挥,甚至有可能首先攻击南下的第一舰队,再转过来收拾落单的第二舰队。
总而言之,当时龚继飞与佟少云都没有想到,美军舰队会前往瑙鲁。
可惜的是,弗伦奇修改了命令。更可惜的是,尼克松少将根本没有临机应变、把握战机的能力。除此之外,龚继飞与佟少云不可能一直被蒙在鼓里,很快就能根据新的战场信息改变判断。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三十七章 阴云密布
直到三十一日夜间,弗伦奇才意识到,他很有可能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当时,在对战局做了全面分析后,弗伦奇开始相信,中国舰队没有在攻打波纳佩岛的战斗中露面,除了在准备与美军舰队作战之外,还与保持威胁有关,因为一支没有出现的舰队才是最有威胁的舰队。在攻占了波纳佩岛之后,中国海军肯定会继续打下去,下一个目标就是所罗门群岛。
当天下午,国防部发来的一条情报,证明了弗伦奇的猜测。[]
在扶桑集结的三支登陆舰队已经离港,而且全部向南航行,随行的还有三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
事实上,这三支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的目的地不是所罗门群岛,而是关岛。
别忘了,牧浩洋计划在十月份攻打所罗门群岛,在此之前,将集中力量扩大波纳佩岛上的军事基地。
更重要的是,要到十月份,牧浩洋才能集中起足够多的航母战斗群。
当时,美军已经把所罗门群岛变成了坚固的防线,特别是瓜达尔卡纳尔岛,几乎就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浇铸出来的要塞。更重要的是,美军在所罗门群岛部署了数百架战斗机与上百架巡逻机。不管牧浩洋对舰队有多大的信心,他也不可能让一支只有两艘航母的舰队去攻打所罗门群岛。
事实上,第二舰队一直没有炮击所罗门群岛,就与此有关。
在战役部署上,牧浩洋把希望寄托在了奇袭上,即通过攻打波纳佩岛,并且在岛上建立大型军事基地,让美军相信,中国海军将向东进军,目标是直奔美国本土的夏威夷,不会在西南太平洋上浪费兵力。
他的这个部署,在之前已经产生了作用。
到八月的最后一天,美军第三舰队仍然没有出现,更让牧浩洋相信,美军正在调整防御部署,也许已经让尼克松率领舰队返回珍珠港,增强在夏威夷群岛的防御部署。只是,牧浩洋没有因此向前线指挥官下达命令,只是让他们警惕来自东面的威胁,并且适当增强面向东面的搜索力度。
这个时候,弗伦奇确实下达了命令,而且确实是让尼克松率领舰队北上。
只是,美军第三舰队的目的地不是珍珠港,而是瑙鲁,即按照弗伦奇之前的部署,在到达瑙鲁后,轰炸波纳佩岛上的中国陆战队。与此同时,弗伦奇开始组建反击部队,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反攻波纳佩岛。
当然,弗伦奇对反攻波纳佩岛不抱多大希望。
主要就是,他并不相信尼克松能够完胜中国舰队,即便运气特别好,歼灭了中国舰队的主力战舰,第三舰队也会遭受惨重损失。如果没能干掉中国舰队里的所有大型战舰,美军就无法反攻波纳佩岛。
只是,弗伦奇必须有所准备,毕竟谁也说不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结果就是,夏威夷时间八月三十一日夜间,部署在瓦胡岛上的美军陆战队开始动员,登陆战舰也开始集结。
毫无疑问,如此大的动静,肯定做不到绝对保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弗伦奇的这一部署,才真正暴露了他的作战企图。
在此之前,那份电报只是让龚继飞与佟少云相信,美军舰队正在赶来,而没有想到美军会反攻波纳佩岛。
九月一日下午,牧浩洋收到了由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得知美国正在动员陆战队。
牧浩洋没有犯错,立即断定美军正在组织反攻波纳佩岛。原因很简单,除了反攻波纳佩岛,美军没有理由动用部署在夏威夷群岛的陆战队。要知道,在澳大利亚,美军有二十万地面部队可以调动。如果为了增强所罗门群岛的防御,就应该从澳大利亚派遣部队。至于增强其他岛屿上的防御部署,则显得有点为时过早了。更重要的是,没有海军掩护,美军不可能守住那些没有严密设防的岛屿。
既然美军要反攻波纳佩岛,就要夺回制海权,也就得让尼克松率领舰队北上。
显然,美军第三舰队不会穿过所罗门群岛。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在攻占了波纳佩岛之后,肯定会让舰队南下,盯住所罗门群岛,如果美军舰队从这里出来,将在进入开阔海域之前遭到迎头痛击。
要知道,当时在所罗门群岛北面活动的中国潜艇有十多艘,监视了所有水道。
也就是说,即便不出动侦察机,潜艇也能及时发现由此而来的美军舰队。
毫无疑问,美军指挥官不可能不知道,只要中国舰队还在所罗门群岛与密克罗尼西亚之间活动,就会严密监视所罗门群岛。
如此一来,美军舰队只有一条出路:从东面绕过所罗门群岛,前往图瓦卢群岛,然后再转向北上。也就是说,走一条更加长的航线,避开中国舰队的锋芒,然后从东面协助陆战队攻打波纳佩岛。
以美军第三舰队的航速,走完这条航线至少需要四天。
随即,牧浩洋就把这个判断发给了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所幸的是,牧浩洋已经高度信任龚继飞与佟少云,没有下达命令,而是让两位舰队指挥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决定战术行动。
事实上,这是周渝生提出的建议。
按照周渝生的说法,他们在离战场一万多公里的地方,根本不清楚前线的情况,也就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只有充分信任舰队指挥官,赋予舰队指挥官足够的权力,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舰队的战术灵活性。
这份电报,产生的结果就是:龚继飞与佟少云都觉得这是干掉美军第三舰队的机会。
当天下午,第二舰队就率先向东运动。
到了当天晚上,第一舰队也转为向东航行,只是速度比第二舰队慢一些,距离始终保持在一千公里以上。
这表明,龚继飞仍然有所顾虑,即觉得美军第三舰队有可能从所罗门群岛杀出来。
虽然后来有人因此指责龚继飞,认为正是第一舰队拖后不前,导致第二舰队孤军深入到危险海域,但是龚继飞这么做,也产生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结果,即第一舰队始终呆在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搜索范围之外。
要知道,美军盯住的不是由大型综合战舰领队的第二舰队,而是以航母为核心的第一舰队。
事实上,当天晚上,第二舰队就暴露行踪了。
当时,一架从霍尼亚拉起飞的侦察机,从第二舰队东面大约五十公里处飞过。因为当晚云层非常浓密,高度不到一千米,所以侦察机没有及时发现第二舰队、第二舰队也没有及时发现侦察机。
直到一个小时后,这架侦察机沿原路返航的时候,才与第二舰队,而这次侦察机是从第二舰队西面大约三十公里处通过的。更重要的是,第二舰队到这个时候,都没有发现美军侦察机!
当时,就第二舰队没有发现美军侦察机,存在很多疑问。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第二舰队把这架侦察机当成了在附近活动的反潜巡逻机,因为当时第一舰队为第二舰队提供了反潜掩护,至少有六架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在第二舰队附近,并且均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更重要的是,受云层过低影响,战舰与反潜巡逻机之间的定向通信时断时续。
有趣的是,这架美军侦察机在返回霍尼亚拉之后,才向上级报告。
此时,已经是发现第二舰队之后一个半小时了。
更重要的是,美军侦察机飞行员报告发现的是一支拥有航母的大型舰队,而且这支舰队的航速在四十节以上。
显然,这足以断定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侦察机没有及时汇报情况,是电台出了故障。而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当时美军飞行员把附近的反潜巡逻机当成了防空战斗机,并且把伴随第二舰队活动的两艘排水量在五万吨以上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当成了航母,因为担心遭到战斗机拦截,所以没有立即发出电报。
这也可以理解,在能见度不好,而且浓密的云层影响了被动探测设备的时候,很容易把盘旋的反潜巡逻机当成战斗机。
总而言之,这份侦察报告,把尼克松吓了一大跳。
只是,这份情报来得太晚了,等到美军组织起岸基航空兵,中国舰队已经航行了几百公里。
也就是说,要想发起攻击,还得再次出动侦察机。
在九月二日凌晨之前,部署在瓜达尔卡纳尔的美军出动了三十多架巡逻机,专门去搜寻中国主力舰队。
与此同时,美军也开始为攻击做准备。
问题是,在这个时候,第二舰队已经转向西南。
大概是佟少云认为直接开往瑙鲁过于招摇,而且第二舰队有速度上的优势,如果向西南方向航行,则能追上正在前往图瓦卢群岛的美军第三舰队,然后在第一舰队提供防空掩护的情况下,干掉美军第三舰队。
为此,第二舰队不但转向西南,佟少云还安排了侦察机,即让倾斜旋转翼反潜巡逻机执行侦察任务。
结果就是,美军出动的第一批侦察机全部落空。
1...426427428429430...5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