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之雄霸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东一方
管亥眼中兴趣浓厚,兴奋的道:“主公,我立即调兵,和您一起去收拾王铭那老狐狸。”
黄忠老成持重,恶狠狠的瞪了管亥一眼,沉声道:“主公身为县令,如果随意调兵包围王家,有所不妥。末将认为得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才能调兵。”
对王家的姿态,黄忠也很不高兴。
一个小小的王家,为了一纸地契,竟然肆意妄为,着实胆大包天。
不过,黄忠却很冷静。
正所谓师出有名,军队出动,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诸葛亮插嘴道:“琅琊国东临大海,海贼无数。县令只需要以海贼逃入阳都县作为理由,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包围王家。军队把王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自然好办事。”
黄忠说道:“这一建议,倒也合适。”
王炎点头道:“既如此,那用这个理由。管亥,你去调集三百士兵,随我去王家。”
出动的士兵人数,王炎直接提高了三倍。王家在阳都县根深蒂固,势力强大,一旦反抗,一百士兵难以起到震慑的作用。三百精锐列阵,足以吓得王家不敢轻举妄动。
管亥离开营帐去调兵,不一会儿便回来了,兴奋的抱拳道:“主公,三百士兵已经集合完毕,请主公下令。”
王炎挥手道:“出发!”
旋即,王炎、诸葛亮和管亥离开军营,带着三百精锐开赴王家。
黄忠看着军队远去的背影,轻笑两声。
王家也真是自以为是,认为有临沂王家撑腰,就可以阳都县横着走。殊不知,王炎连管亥的一万黄巾兵都打败了,如今麾下更有四千精锐,别说阳都县的王家,就算临沂县的王家宗族,惹怒了王炎,也要被连根拔起。
三百军队在街道上出现,立即引起了轰动。
无数百姓,跟在后面看热闹。
好事的百姓一打听,便知道了王炎之前去王家吃了闭门羹。而现在,王炎带着军队前往,一下就有好戏看了。
王铭很快得到了消息,得知王炎率军前来,也是吓了一跳。一言不合,王炎直接动武,这太草率了吧。作为主政一县的县令,这样草率霸道,令人不服。
王家吓得人心惶惶,有人提出释放诸葛玄和诸葛瑾。
然而,王铭却一点不着急。
他眼神冷厉,扫过家里的儿孙,沉声道:“我王家百年基业,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王炎带兵过来,我看他怎么收场。来的时候容易,想回去就不容易了。敞开大门,随我迎接。”
王铭带着家人出了大厅,径直来到大门口等待。不多时,便看到王炎率领三百精锐,气势汹汹的朝着王家敢来。
“踏!踏!踏!!”
整齐的脚步声,在王家外面回荡着。
管亥背对着王铭,不断的下令。旋即,就见两百士兵分作四队,直接包围王家。剩下的一百士兵在大门外列阵,直接堵了王家大门。
王铭看到这一幕,嘴角抽搐,愤怒道:“王县令率军包围王家,意欲何为?”
王炎说道:“本官麾下的士兵许久没有出来透风,正好今天阳光明媚,带出来遛遛。王老先生,我影响到你了吗?”
王铭闻言,气得半死。
什么阳光明媚?
斜阳西下,都快傍晚了,有个屁的明媚。尤其是王炎的话听起来有礼有节的,可在这个特殊的场合,特殊的地点,举止行动堪称嚣张。王铭不想和王炎废话,道:“王家数百年清誉,不能因为县令带兵出来遛弯儿,就堵住大门。请王县令收敛行径,带兵离开。否则,别怪王家不客气。”
王炎顿时乐了,回答道:“王家要怎么不客气呢?莫非王家要造反不成。如果这样,我倒是很期待。嘿,我有兵,我任性,王家管得了吗?”
针锋相对的话,噎得王铭心中发堵。
王铭再看到周围凑热闹的百姓,更是怒火大炽,呵斥道:“这件事,王家一定会请国相荀威定夺。同时,我会告知临沂的宗族。哼,我王家在琅琊国,虽然不惹事,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欺负的。”
王炎笑了起来,这老狐狸,真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什么不惹事?
为了地皮扣押诸葛玄和诸葛瑾,还不算惹事。
王炎也是心中大怒,沉声道:“本官做事,一向公正。这一次带兵包围王家,是因为得到了王家勾结海贼的消息,来彻查的。事关阳都县安定,不得不出动军队。”
刷!
王铭瞪大眼,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污蔑!
这小贼纯属污蔑。
当着阳都县百姓的面,王炎直接说出来,此话一出,必定传遍整个阳都县。如此一来,王家的百年名誉,瞬间就毁了。
王铭老脸像是抹了一层寒霜,说道:“王县令,王家世代忠孝,不可能勾结海贼。”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103章 诸葛一家入彀(4更)
县衙,大厅。
诸葛玄一脸感激,答谢道:“这一次,多亏了县令帮助,如果没有县令,我恐怕要坐实王家的诬陷。一块地而已,没想到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王炎并不居功自傲,很随意的道:“诸葛先生客气了,我和诸葛瑾一见投缘,更喜欢小亮这聪明伶俐的孩子。”顿了顿,王炎又说道:“诸葛先生被污蔑的事情,我明天会让县衙的官员处理,证明先生的清白。”
“县令大恩,诸葛玄感激不尽。”
诸葛玄心中也是感到庆幸,幸好诸葛瑾认识王炎,否则这一次,恐怕不得不答应王铭。
有了第一次,王铭肯定会接连出手,不断吞没诸葛家的财产。到时候,诸葛家的祖业可能都会被王家吞没。想到那样的后果,诸葛玄背上惊出一声冷汗。
王炎目光扫过诸葛瑾和诸葛亮,心中琢磨着怎么留下这一家子。王炎熟知历史,知道诸葛瑾、诸葛亮,甚至诸葛亮弟弟诸葛均的本事。
这三兄弟,都是才华惊人。
如果能留下这三人,他未来的发展,必定潜力巨大。然而,根据历史记载,诸葛玄因为琅琊国的家业难以为继,不得不南下投奔刘表。
如今诸葛玄困顿,正是招揽的好机会。
一旦错过了,等诸葛玄真的离开了琅琊国,一切就晚了。
王炎说道:“诸葛先生经此一事,有什么打算?”
诸葛玄仔细的想了想,说道:“虽说诸葛家是阳都县的望族,但和琅琊王家相比,终究难以抵挡。我已经考虑好了,与其被逼得背井离乡,不如变卖家产,把诸葛家的家产卖掉,然后南下找一找出路。毕竟,在南方还认识一些好友。”
王炎问道:“诸葛先生打算投奔谁呢?”
诸葛玄一阵摇头,道:“暂时还没有考虑好。”
历史上,诸葛玄入荆州,是刘表担任荆州刺史之后。而刘表的荆州刺史,是董卓任命的。现在董卓没有入洛阳,诸葛玄一时间也没有找到投奔的对象。
王炎心中一喜,立即抛出橄榄枝,道:“先生暂时没有投奔的人,阳都县的令史一职暂时没有人担任。不如,先生暂时担任令史一职,可好?”
令史一职,管理文书档案。
这个官职通俗的说来,是掌管资料文件的。
说重要,也重要,因为负责资料文件,有很多的机会见到县令,容易得到权柄。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因为这一职务,不像县丞、县尉等具备执法的权利。
这样的官职,让诸葛玄一时也有些犹疑。
对他这样饱读诗书的人而言,担任一个小小的令史,有些屈才了。
王炎察言观色,知道诸葛玄犹豫的原因。
一方面,诸葛玄担任令史不甘心;另一方面,诸葛玄家境落魄,没有背景,需要一棵大树支撑。王炎在阳都县短短半年,解除了琅琊国的危险,更和国相荀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混得风生水起,是不错的靠山。
两种情况,让诸葛玄难以决定。
王炎知道这时候就欠一把火,说道:“诸葛先生担任令史一职,的确很屈才了。但在我看来,诸葛先生担任令史一职,却有三个好处。”
诸葛玄闻言,眼前一亮。三个好处是什么,他不知道,却很感兴趣。
诸葛亮年纪小,说话没顾忌,问道:“大哥哥,有哪三个好处?”
王炎竖起右手食指,道:“第一,诸葛先生可进可退。”
诸葛亮摇头道:“不明白!”诸葛玄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疑惑,没明白王炎这个可进可退的意思。
王炎微微一笑,解释道:“诸葛先生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在我看来,以诸葛先生的能力,别说是一个县的县令,纵然是一个郡国的国相,或是一个郡的太守,那也担当得起。然而,朝廷局势动荡,想担任一县的县令,亦或是一郡的太守,没有大量的钱财贿赂朝中的宦官,根本不可能。”
“先生能力出众,如果留在家中,难以造福百姓,还浪费了满腹的韬略。但是担任阳都县的令史,官职不大,却足以让诸葛先生发挥才干,为民造福。”
“这半年来,诸葛先生应当看出了阳都县的情况,是努力在为民造福。”
“我想,阳都县的官职不大,却可以让诸葛先生发挥才干。”
王炎语气笃定,更诚恳的说道:“我更可以保证,如果诸葛先生遇到更好的地方,或者是有更好的前途,我绝不阻拦,任由先生前往。如此一来,不正是可进可退吗?进可以往高处走,退可以造福百姓。”
诸葛玄闻言,眼中出现了一丝波动。
诸葛瑾、诸葛亮眼前一亮,都赞同王炎的说法。
反倒是管亥,坐在厅中很无聊,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不知道想什么。他是一个粗人,能赤-裸-着膀子上阵杀敌,可王炎分析的大道理,弯弯绕绕的事儿,他分不清楚。
王炎竖起中指,继续道:“第二,诸葛先生担任令史,能照顾一家的老小。”
“诸葛先生膝下有子嗣,而且诸葛瑾、小亮等兄弟姐妹的父母早逝,诸葛先生还要担起照顾他们的重任,可谓是扛起了一家的重担。”
“先生担任阳都县的令史,不用四处漂泊,更不用让孩子受尽白眼。”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刻明白漂泊在外的苦楚。我父亲王允受宦官迫害,不得不流浪在外。但这样的日子,每天都提心吊胆,每天都心惊胆战,真的很苦。”
“诸葛先生是成年人,可以承担一切,可以忍受一切,但孩子呢?”
“他们都还小,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
“再者,他们需要入学读书,需要稳定的环境成长。如果整日为生计发愁,孩子的将来怎么办?诸葛家诗书传家,难道要在这里断掉。所以,这是为诸葛先生的一家老小考虑。”
王炎一番话,诸葛玄顿时意动了。
诸葛玄目光落在诸葛瑾和诸葛亮身上,眼中浮现出一抹怜爱。他兄长的几个孩子,虽然年幼,却极为懂事,而且极为好学。在他看来,这几个孩子将来都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因为漂泊流浪,导致孩子的前途受损,他肯定不愿意的。再者,他不愿意自己的妻儿受苦。
一时间,诸葛玄的心动摇了。
王炎知道火候差不多了,竖起第三根手指,道:“第三,诸葛先生遭到王家诬陷,蒙受不白之冤。难道,先生真的能咽下这口气吗?先生担任阳都县令史,是阳都县的官员,便有一雪前耻的机会。身为男儿,哪能****活得憋屈?没有一点血性,枉为男儿身。”
最后的一番话,带上了激将法。
诸葛玄握紧了拳头,也被撩起了仇恨。他向来是一个老好人,可这一次被王家带去,着实受了不少的委屈。诸葛玄还没有答应,诸葛亮插嘴道:“叔父,留下吧。为了您,也为了咱们诸葛家的名誉,不能让王家嚣张。”
诸葛瑾老成持重,呵斥道:“亮弟不要胡闹,这件事,全凭叔父做主。”
诸葛玄明白诸葛瑾不想让他难堪,但一想到遭受的屈辱,再想到诸葛亮的话,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站起身,拱手道:“在下领命!”
王炎闻言,脸上笑意灿烂。诸葛玄在他麾下任职,诸葛一家想跑掉便不可能了。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104章 王家密谋
王家,书房。
昏暗的房间中,油灯噼啪作响。
灯光摇曳,把书房中每个人的身影,映照得摇摆不定。王铭面色苍白,大腿上搭着一件裘衣,保证退不受凉。此时,他的精神,依然还有一丝的萎靡虚弱。他是上了年纪的人,怒火伤肝,连续两次昏厥过去,对身体伤害极大。
到现在,王家的人都无比紧张。
王铭年纪大,威望高,是王家的顶梁柱。一旦王铭出事,王家会陷入动荡。王铭目光落在两个儿子身上,说道:“今天的事情,你们怎么看?”
“父亲,儿子认为,必须让王炎知道王家的厉害。”王铭的长子王初年近四十,保养得极好,面色白皙,相貌柔和,他轻言细语说道:“王家不可轻辱,即使是琅琊国的人来阳都县,见到父亲也要礼敬三分。王炎一个刚上任的小娃娃,真的认为解除了琅琊国的危险,就可以武法无天了吗?必须让他记住教训。”
次子王绪三十出头,面容俊朗,却透着狠戾之气,沉声道:“我赞同大哥的意见,必须给王炎一个教训。王炎带兵包围王家,这消息如果传到了临沂县宗族的耳中,对父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虽说已经分了家,可到底是一家人。
两兄弟,一致认为应该教训王炎。
王铭轻捋胡须,追问道:“王初,你打算怎么教训王炎?”
王初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了一番,才回答道:“儿子认为应该动员阳都县所有的大族,让他们一起抵抗王炎。王炎认为自己很有能耐,但是阳都县的士族都抵抗他。我不信,王炎还能安稳的担任县令。”
顿了顿,王初又道:“诚然,阳都县的主要官员如县丞、县尉、功曹没有各大家族的人担任。但最下面的底层官员,和阳都县的各大家族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各大家族的人配合,王炎绝对是寸步难行。王炎知道了王家的厉害,自然会屈服,然后向父亲道歉。”
王铭微微颔首,脸上的表情古井不波,没有展露赞不赞同的意见,看向王绪,问道:“王绪,你认为该怎么教训王炎?”
王绪心中大喜,心思一下活泛开了。他心想,如果王初的回答让父亲满意,肯定不会再询问他的意见。现在询问他,肯定是不满意刚才的回答。
王绪眼珠转动,思考着晚上发生的事情。
联想到王铭两次昏厥,这仇恨恐怕不是简单教训王炎能解决的。
要教训王炎,必须狠狠的教训。
念及此处,王绪心中有了大致的思路,说道:“常言道打虎不死,反被虎伤。王炎行事果断,为人强硬,分明就是一头幼虎。如果只是教训一下王炎,他即使暂时俯首帖耳,一旦得势,肯定会强势反扑。既如此,干脆把王炎一-撸-到底,撤掉他的县令,再扶持一个听话的县令。荀威已经安排了一个县令过来。这一次,荀威不可能再一次一意孤行,随便安置一个人来吧。”
“唉……”
王铭听了后,却是摇头叹气。
对两个儿子的答案,王铭心中都不满意。
王绪问道:“父亲为何叹气?”
王初也问道:“父亲,莫不是认为儿子回答得不合适?”
王铭脸上神情渐渐严肃,正色道:“你们两人处理事情的手段都太嫩了,太仁慈了。不同的事情,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绪儿说对了一点,仅仅是教训一下王炎,肯定是打虎不死,反被虎伤,王炎这个人即使暂时俯首帖耳,后面一定会反扑的。”
“可是,即使-撸-掉了王炎的县令,但你们不知道王炎和荀威关系莫逆吗?有荀威在琅琊国一天,撸-掉王炎的官职就没有用。”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打虎不死,反被虎伤的结果。”
“尤其是从今天的情况来看,王炎达不到目的,就直接率军包围王家,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儿。这样的人,不彻底除掉,后患无穷。”
说到这里,王铭顿了顿,锵然说道:“这种情况下,必须下狠手,斩杀王炎。”
“啊!”
王初惊呼一声,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色,担忧道:“父亲,如果是杀死一个普通的县令,杀了就杀了,追查起来也没问题。但王炎和荀威关系非同一般,如果杀了王炎,荀威追查起来,咱们王家恐怕也难以脱身。”
王初心中,并不赞同这个提议。
只是,家里由王铭做主,他没有决策的全力。
王铭轻轻摇头,他的这个大儿子性格过于仁慈,不适合执掌家族。他看向王绪,问道:“绪儿,你是怎么打算的?”
王绪嘿嘿一笑,道:“儿子赞同父亲的意见,既然得罪了,那就彻底斩草除根,永除后患。杀,杀掉再说。即使荀威追查起来,人都死了,难道荀威还敢和王家撕破脸皮吗?”
王铭一听这话,也是忍不住摇头轻叹。
他的次子性格狠辣刚猛,可惜只有小聪明,缺少真正的智慧。
一个家族的掌权者,必须具备审时度势的智慧。
王铭眼眸微眯,手轻轻地摩挲着拐杖,一字一顿的说道:“要杀掉王炎,为什么一定要王家亲自出面?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的人动手?亦或者,是琅琊国东边儿海上的海贼动手。”
此话一出,王初、王绪同时惊讶。
王绪恍然大悟,兴奋到:“对啊,儿子怎么没有想到呢?父亲妙计。”
王初听了王铭的话,也一改初衷,赞同道:“父亲这一计谋,果然精妙。”能撇清王家的关系,王初也不再反对。
事实上,王初、王绪已经参与王家的大小事情,知道王家和海贼有所联系。一个大家族的崛起,不可能只有光鲜的一面,背地里不知道死了多少累累白骨。
王家的崛起,也不例外,是用累累白骨堆积起来的。
王铭见两个儿子明白了,就吩咐道:“你们两人,现在进行分工。初儿负责和王炎联系,你向王炎暂时服软,争取解除王家的包围,麻痹王炎,让他放松警惕。绪儿负责联络海贼,我会给你联系的方式和地点。联络上之后,和对方约定攻打阳都县的时间。到时候,我们才能提前做好准备,和他们里应外合,除掉王炎。”
王绪问道:“父亲,最迟什么时候攻打阳都县呢?”
王铭想了想,回答道:“你把握一个底线,最迟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一个月之内,他们必须有所行动。”
王绪说道:“儿子明白了!”
王初接着问道:“父亲,王炎如果不接受和解,怎么办?”
王铭说道:“我不管,我只要结果。具体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
王初苦笑道:“儿子明白了!”
“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各自行动。”王铭熬夜到现在,身体已经乏了。尤其是他连续昏厥两次,更使得身体倍感虚弱。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105章 初会典韦
四月初三,清晨。
王炎刚起床洗漱完,吃过了早饭,侍从就来禀报说王家求见。
对于王家,王炎很不满意,认为王家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但身为县令,王炎不可能一下把王家打入黑名单,否则太过霸道。如果王家服软,王炎也乐意缓和关系。
大厅中,宾主落座。
王初见到王炎,躬身行礼,道:“王初,拜见县令。”
王炎示意王初落座,问道:“阁下今日前来见本官,有何要事?”
王初回答道:“昨天的事情,父亲做得有些过了。晚上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开始反思,愿意和解,希望大人能够解除王家的包围。同时,大人要怎么样才答应,可以给出条件。如果我能够答应的,我可以直接允诺。如果不行的,我会禀报父亲,请父亲定夺。”
王炎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道:“本官没什么条件,只要王家登门道歉,承认诸葛玄偷盗玉器的事情是王家的下人污蔑。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王初一听,脸顿时黑了。
一旦登门道歉的消息传出,王家的脸还往哪里搁?往后王家怎么领袖群伦,怎么指挥阳都县的各大家族呢?
这不现实,更是刁难。
王炎看到王初迟疑的神态,心中一阵冷笑。
一个公开道歉而已,没让王家出钱,没让王家少块肉,王初却迟疑不定。
王家终究太傲,需要慢慢打磨。
面色一沉,王炎语气生硬的说道:“如果不能定夺,你回去告知王铭,请他考虑。他什么时候答应道歉,我什么时候撤掉军队。本官连王家对抗官府的事情都既往不咎,他还有什么考虑的。好了,回去吧。”
王初连忙起身道:“大人,站在我的立场,我愿意让王家登门道歉。只是,家中主事的是我父亲,兹事体大,必须由父亲决定。”
王炎点点头,不耐烦的说道:“好了,赶快回去。”
王初起身告辞,半个时辰后,王初又来拜访,见到了王炎,王初道:“王县令,家父同意登门道歉,请您撤掉包围王家的士兵。军队围着王家,着实不方便。”
顿了顿,王初又说道:“昨天夜里,父亲两次昏厥倒地,以至于身体虚弱,更是旧疾复发,现在都卧病在床,浑身乏力,难以动弹。父亲说,这两日无法去诸葛家道歉,要等身体稍稍恢复后再去。这件事,需要大人同意。”
1...3233343536...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