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雄霸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东一方
显然,王炎主政青州后,胡昭顺理成章就成为刺史府衙的班底之一。
贾诩说道:“在下认为,东莱郡的重要性,不亚于齐国,甚至比齐国更重要。主公在东莱郡期间,已经是把东莱郡构建成了我们的大后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下建议新任的东莱郡太守,必须是绝对忠于主公的。”
王炎直接问道:“人选呢?”
贾诩道:“羊家的人!”
王炎剑眉一挑,问道:“缘由?”
对于贾诩提及羊家的人,王炎感到非常的意外。
贾诩不急不缓的道:“首选,抛开了胡昭外,主公麾下唯有黄忠、臧霸等人,以及诸葛玄等人。诸葛玄现在担任齐国的国相,做的正好,并不适合调整。”
“黄忠是武将,随着主公的重心调整到了青州,那么主公就需要让黄忠也跟着前往东莱郡,所以,黄忠是不合适的。”
“再看臧霸,臧霸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85章 借刀杀人
王炎思考一会儿,道:“奉孝的建议可以,北海国就以藏霸为国相。北海国之后,便是平原郡等地,这些地方暂时都归顺了袁绍,而袁绍的军队还没有前往,这是有一定危险的。对此,你们二人有什么建议。”
涉及平原郡,乐安国和济南国,的更加的复杂,郭嘉和贾诩听了后,也变得神色凝重起来。
王炎说道:“既然复杂,我们仍是一个个分析,就先说济南国吧!”
郭嘉说道:“济南国的人选,我建议黄忠,由他前往比较合适。”
稍作停顿,郭嘉继续说道:“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济南国必须作为青州乃至于齐国的第一道防线,因为平原郡很可能已经真的落入袁绍的手中,济南国必须树立一道防线。再者,黄忠在济南国,进可攻平原郡,退可守济南国,正是最合适的。”
王炎点点头,道:“奉孝言之有理,但有一个问题,黄忠去了济南国,青州的军队谁来负责?”
对于黄忠,王炎是有安排的。
从南城县开始,再到阳都县,再到东莱郡,一路走来,黄忠早已展现出在练兵以及统兵打仗方面的能力。
除此外,黄忠更是沙场冲阵的猛将。
综合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黄忠在王炎麾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
故此,王炎接任青州后,打算让黄忠主持青州的军队。
一旦黄忠去了济南国,那么王炎的打算,就将落空。
郭嘉说道:“有黄忠主政青州的军队,对主公而言,却是会让主公轻松许多。但目前的青州而言,对主公来说,主公麾下的人才已经严重不足了。主公再想将麾下的所有人都凝聚在身边很难,因为全都凝聚在身边了,那么各郡各国便难以掌控。所以,必须将黄忠外放。至于没有主持军事的人,主公不就是吗?”
王炎听了后,轻叹道:“终究,还是人才不足啊!”
贾诩接过话道:“关于人才的事情,主公的确改提上日程了。青州虽然不大,但想要将青州治理好,更固若金汤,仅仅依靠主公目前的人才,远远不足。”
“如今,主公麾下真正的大将,也就黄忠一人,真正的谋士也就在下和奉孝。至于治楸内政的,也就胡昭和诸葛玄。沙场争锋的战将,也就典韦一人。其余人等,如史阿之流,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要独当一面,还是存在太大的难度。”
贾诩道:“人才是题外话,主公,现在要考虑的,还是怎么安排其余两地的问题。”
王炎说道:“济南相的人选,就安排为黄忠。接下来,便是乐安相的安排。”
贾诩轻笑道:“乐安相的人选,在下建议可以暂时由齐宣担任。”
“齐宣?”
王炎眉头皱起,问道:“奉孝,你说的齐宣,可是齐家的现任家主,杀死齐潭的人。”
贾诩点头道:“对,正是他。”
王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正色道:“齐宣此人,一开始是跟随齐潭一起密谋造反。后来经过拉拢,才转而背叛齐宣,更借机执掌齐家。此人两面三刀,更心狠手辣,适合吗?”
对于齐宣,王炎也有一些抵触。
不管是哪一个人,都希望自己麾下的人忠贞不二,王炎也不例外。
旋即,王炎又问道:“文和先生推荐齐宣的理由是什么?”
贾诩沉声道:“其一,齐宣此人虽然狠辣,但足以看出他有一定的手腕能力。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用呢?以主公之能力,足以压制他。”
“其二,齐家作为青州第一世家,潜藏的势力强大。齐宣身为家主,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乐安相,他必定接近能力,调动所有的力量经营乐安国,更会全力驱除袁绍的力量。”
“第三,主公之前横扫齐国世家,连续灭掉几大世家,对青州而言,造成了许多的影响。这些青州不影响主公的大局,一旦不配合,或者使绊子,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既如此,主公何不释放一点信号,让他们看出这是主公对世家的放松,让他们看到世家在青州,也有希望。”
“有了世家配合,主公对青州的掌控,便会更上一层楼。于世家执政后带来的威胁,在下相信主公有足够的能力解决。”
贾诩一连分析了三个理由,道:“齐宣的任命,便是基于以上的理由。至于怎么安排,还需要看主公的决定。”
王炎说道:“好的建议,没有理由反驳。乐安国相一职,便由齐宣担任。”
话锋一转,王炎道:“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平原郡太守的人选。平原郡太守紧靠冀州,这一地虽然暂时没传出袁绍进驻的消息,但我相信,情况恐怕不乐观,甚至可能已经落入袁绍的掌控。平原太守的人选,你们有什么看法?”
贾诩摇头道:“这一人选,在下一时也找不到人选了。”
郭嘉道:“一方面,主公麾下人选有限,暂时的确是找不到人选前往平原郡任职;另一方面,平原郡情况不明,非常的危险,不是一般人,难以胜任。”
两人的答案,都一致如此,暂时找不到答案。
王炎说道:“既然这一人选你们想不到,那就有我来安排。”
贾诩神色好奇,问道:“主公选定的人选是谁呢?”
郭嘉也是想不到平原太守的人选,道:“遍观主公麾下,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请主公明示。”
王炎哈哈一笑,道:“我拟定由北海相,出任平原太守。”
“啊!”
贾诩和郭嘉,同时惊呼一声。
两人脸上的神色,都是倍感惊讶,一副不理解的神色。
片刻后,贾诩和郭嘉,却又是一副恍然大悟样子。贾诩郑重点头,赞叹道:“主公这一招借刀杀人,的确是一招妙棋。”
郭嘉说道:“正如主公所言,现在的平原郡,恐怕已经落入袁绍的掌控,要进驻平原郡,非常的不容易。那么,在这个时候派遣北海相去,以袁绍的性子,必杀北海相。”
“杀北海相,有三大坏处。”
“其一,北海相是降将,他曾经投降袁绍。虽然北海相后来又归降主公。但袁绍杀了北海相,后果却会造成青州的官员惊恐,谁还敢轻易归降袁绍呢?
“其二,北海相两面三刀,这样的人留着就是祸害自己,不如杀之。但北海相归降主公,却又不能杀之,便有了这一招借刀杀人。”
郭嘉说道:“至于最后一点,那边是利用北海相,试探一下袁绍在平原郡的力量。”
王炎哈哈大笑,夸赞道:“知我者,奉孝也!”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86章 王越教徒
一天后,王炎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将,宣布了新任命。黄忠从东莱郡调任济南相,臧霸从齐国调任北海相,齐家的齐宣出任乐安相,原北海相姜戒调任平原太守。
任命一出,在营中掀起了一阵风暴。
营帐中,当着王炎的面,众?面无表情,显得很平静。
会议结束,出了营帐后却是神态各异。
黄忠从东莱郡郡丞成为济南相,再一次升迁,但他表情平静,无悲无喜,又前往巡视士兵去了。臧霸从齐国都尉成为北海相,升迁后,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除了黄忠和臧霸,史阿、王越、管亥等人,没有调整。
北海相姜戒回到营帐,脸色凝重。
姜戒能担任北海相,有一定的能力,否则也不可能出任。在王炎说出要调整的时候,姜戒就知晓他的职位会被调整。出乎姜戒意料之外的是,姜戒被调往平原郡担任太守。看似是平调,可姜戒不傻,明白平原郡困难重重,去了后,说不定就被袁绍的人宰了。
姜戒心中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
把幕僚找来,姜戒说了情况后,问道:“先生,王炎让我前往平原郡,分明是让我去送死。就这么直接去了,必死无疑。我该怎么办呢?”
幕僚眼神凝重,道:“大人的情况的确不妙。但卑职认为别无选择,只能前往。”
姜戒道:“此话何解?”
幕僚回答道:“如果大人不去赴任,王炎会饶了大人吗?”
姜戒嘴角抽搐,眼中浮现出一抹恐惧。
他背叛王炎的事情是硬伤,这事儿让王炎记在心上。王炎这么做,分明是不愿意亲自动手,逼他前往,让他自生自灭。一旦他放弃前往,说不定王炎真的会动手。
姜戒说道:“先生,真的没有办法吗?”
幕僚回答道:“唯一的办法,只能去上任。不过到了平原郡后,大人再见机行事。暂时,在下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姜戒轻叹了声,道:“唯有如此了!”
在姜戒忧心忡忡的时候,王越和史阿所在的营帐中。
史阿脸上,神色失落。这一次青州内乱,英雄楼虽然没有在正面战场立功,但劝降了齐宣,又协助黄忠进入北海国,除此外更有其他的诸多功劳,付出了很多。
调整的安排出来后,史阿表面上没什么想法,心中却颇不是滋味儿。
王越看着史阿的神态,便明白了过来。作为史阿的老师,史阿心中有什么想法,他一眼便看穿了。王越眼神深邃,道:“调整没有你,心里不舒服吧。”
史阿低着头道:“弟子不敢!”
王越冷哼了声,呵斥道:“不是没有,是不敢,对吧。”
史阿抬头看向王越,语气有些埋怨的道:“英雄楼在这次平定青州的过程中,立下了多少功劳,您是最清楚的。弟子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连齐宣这样的人都担任乐安相了,却没有英雄楼呢?”
王越盯着史阿,眼眸眯起,一丝冷意骤生。
刹那间,史阿如坠深渊,仿佛感受到一股濒临死亡的感觉。片刻后,史阿才恢复过来,他昂着头,强自说道:“弟子只是说出实话而已,难道弟子说的,有半句虚言吗?”
王越点头道:“你的话是实话,可有的事情,不一定按照你的想法进行。”
史阿愈的觉得不公平,说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主公的一贯风格。为什么这一次,却不同呢?”
王越神色平静,反问道:“对啊,为什么不同呢?”
史阿道:“弟子想不明白!”
王越轻叹了声,道:“你啊,陷入名利中了。为师年轻的时候,也贪慕名利,处处想谋取一官半职,处处汲汲营营,最终反而落得个普普通通,什么都没得到。”
“读书人读书,是学问。做人,也是一门学问。”
“这做人,最重要的是清醒。”
“时刻都让你的脑袋保持清醒,清醒的知道你有多少本事,清醒的认识道你能做什么?更清醒的认识到你所处的环境。”
王越感慨道:“贪、嗔、痴,都是病,你如果保持清醒,那便不错了。”
一番话,史阿脸上的神色丝毫不变,没把王越的话听到耳中。
王越摇头道:“跟随主公之前,你做什么的?”
史阿回答道:“弟子是英雄楼的一个管事。”
王越再问道:“和以前相比,现在的处境有所差别吗?”
史阿眼中流露出一丝自豪,朗声道:“弟子以前在英雄楼做事,看人的脸色。现在,是别人看弟子的脸色。和曾经在英雄楼比较,早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眼前的这一切,都是付出了许多努力得来的。”
王越正色道:“你有能力,这是不错的。这世上,有能力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比你有能力的人,同样数之不尽。没有王刺史给你的平台,你就是一个游侠儿,你认可吗?”
史阿点头道:“老师言之有理!”
王越再一次道:“既然明白,就不要太贪。有的时候,不是因为你的付出没有被人看到,而是你还欠缺时机,还欠缺能力。正如黄忠提及的,即使没有升官,先考虑的,你自己到底还有什么做得不好的。”
史阿闻言,陷入了沉默中。片刻后,史阿说道:“难道是因为平原郡等地反叛,英雄楼事先查出消息吗?”
“唉……你啊,终究看不透。”
王越轻叹,沧桑的面颊上,透出些许无奈。
史阿挠挠头,道:“老师,弟子不明白您的意思,您就不要卖关子了。”
王越说道:“主公对平原郡等地反叛的情况,的确不满。但这一次平定青州内乱,英雄戴罪立功,早已经功过相抵。以主公的心胸气度,不可能因为反叛的事情,追究责任的。你之所以没有升官,和之前的事儿没有太大的关联。”
稍作停顿,王越又说道:“你难道没有现一个问题吗?郭嘉、贾诩、胡昭的官职都没有变化,这三人是主公的心腹,却官职没有变动,这不奇怪吗?”
史阿眉头一挑,眼中精光闪烁,道:“好像真是这样。”
王越道:“主公成为青州刺史,郭嘉、贾诩等人的官职必然跟着变化。这一次没有调整,肯定是放在之后。英雄楼是主公的情报机构,主公的官职调整,也肯定将英雄楼带回青州,所以英雄楼的调整,至少得回了青州后。”
史阿顿时松了口气,顿时喜笑颜开,道:“弟子明白了!”
王越摇头道:“你不明白,……罢了,你还年轻,说多了你也不愿意听。你的路,自己去走。功名利禄,谁又不喜欢呢?只是,老师希望你,多反省自己,遇到问题多思考,多问自己为什么,不要遇到问题,就急吼吼的怒。”
史阿连连点头,低着头聆听王越的教诲。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87章 袁绍怒火
营帐中,黄忠和管亥相对而坐。
管亥脸上挂着一丝的笑容,道:“将军召唤末将前来,有什么事情吗?”
黄忠道:“找你来,是为了今天主公的安排。”
管亥一下便明白了过来,挥挥手,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朗声道:“将军担心末将想不开吗?末将又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这点事情,不至于影响到情绪。”
对于这一次的调整,管亥其实抱着一丝的希望,希望官职能有所提拔。
但公布的人员,只有各郡、各国的郡守、国相,没有涉及其他官职,管亥心中有一丝的失望。但这失望不是没有提拔为郡守、国相的失望,以管亥的资历,他在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提拔到执掌一方的地步。
之所以遗憾,是此番调整没有涉及到其他的职位。
黄忠微微颔首,道:“你在军中任劳任怨,非常踏实。这一次的调整虽然没有你,但我相信,你能一如既往的做事。之所以找你来,也不是专门说这件事,有其他的事情。”
管亥问道:“什么事情呢?”
黄忠道:“青州大调整之后,根据我的推测,还有小范围的调整。而你,有可能从东莱郡调回青州。职务上,不知道主公会不会调整。”
“之所以告诉你这个推测,是想告诉你,多做多听多看,不要在乎眼前的利益。我前往济南国,臧霸前往北海国,主公身边需要人。如果你真的调回齐国,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
言语中,有着谆谆教诲,更有着关怀。
管亥神色感激,眼中也浮现出一丝喜色,道:“将军,真的吗?”
黄忠道:“这只是我的猜测,但应该不会差。”
“多谢将军!”
管亥神色激动,心中的一丝遗憾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黄忠见状,心中长长的松了口气。对于管亥的职务如何安排,在王炎宣布了调整后,黄忠主动找了王炎,询问了关于管亥的安排。
管亥调回青州,是王炎的意思。
只是,黄忠没有明确说出来。
此番安定了管亥的心,黄忠才彻底放心了。
……
王炎在剧县逗留了三天,这三天时间,臧霸直接接管了北海国的政务和军政,更收编了一半的冀州兵,其余的一半交给了王炎处理。
与此同时,北海相更换的消息,也在短短时间传到了北海各县。
自此,北海国进入臧霸时代。
三天后,王炎率军离开。
王炎率领军队,带着黄忠、管亥、郭嘉、贾诩、史阿、姜戒等人返回。回到青州后,军队安顿好了后,黄忠则率军前往济南国,姜戒则立即前往平原郡。
王炎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刺史府召见齐宣。
大厅中,王炎和齐宣宾主落座。
齐宣早已经得到了担任乐安相的消息,他心中也是激动不已。此番面对王炎,齐宣极力的压制着心中的欢喜,脸上尽量显得平静淡然。
王炎道:“关于你担任乐安相的安排,你有什么想法?”
齐宣朗声道:“卑职遵从主公命令。”
言语上的称谓,齐宣已经进入了乐安相的绝色。
王炎眼神变得锐利无比,道:“乐安国曾因为许攸的煽动,导致乐安国背叛。现在的乐安相已经被诛杀,你这个新任的乐安相,有信心稳定乐安国吗?”
齐宣拱手道:“主公放心,在下必定稳定乐安国。”
王炎微微颔首,他相信在齐家以及青州世家的辅佐下,齐宣必定能完成。王炎说道:“有足够的信心是好事,本官在临淄县等候你的好消息。”
……
冀州,邺县。
州牧府,袁绍坐在主位上,审配、郭图、沮授、田丰等文臣武将坐在下方。
袁绍阴沉着脸,道:“前方传回消息,青州之战失利了。至于其余的消息,暂时还在打探中,但相信不会是好消息。”
对于青州战果,袁绍非常不满。
一番谋划,到现在竟然失利,太令人失望了。
“报!”
侍从走进来,躬身行礼。
袁绍问道:“何事?”
侍从回答道:“回禀大人,青州济南相在府外求见。随行的,还有一副棺椁。”
袁绍面色骤变,眼神变得锐利无比,喝道:“带进来!”
“诺!”
侍从当即便退下,很快,济南相进入大厅。
济南相扑通一声跪地,叩头道:“罪臣武弘,拜见州牧。”此刻的武弘,心中忐忑不安,他这一次带来的都是坏消息,生怕袁绍愤怒之下遭到迁怒。
袁绍道:“起身说话!”
“诺!”
武弘起身,却是大气不敢出。
袁绍沉声道:“本官听闻你此番来邺县,还带了一副棺椁,是怎么回事?”
武弘连忙作出悲伤状态,眼中更是挤出两滴泪水,哽咽道:“回禀州牧,外面的棺椁中,是高览将军的尸体。”
啊!
袁绍惊呼一声,如遭雷击。
高览是他麾下一员虎将,竟然死在了这一战。
袁绍好半响后,才恢复了镇定,沉声道:“此战的详细经过,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本官说清楚。”青州和冀州之间发生战事,双方都各自戒备,以至于青州的消息难以传出。袁绍不断派遣哨探打探消息,至今也只知道最终的战果,细节根本不知道。
武弘说道:“这一战,要从齐国临淄之战开始,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当即,武弘说了战事的详细经过。
武弘神色黯然,道:“王炎一步步设计,最终在剧县生擒了高览将军,俘虏所有士兵。”
“嘶!”
袁绍冷吸了口凉气,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其余官员,也是神色骇然。王炎的计谋太厉害了,纵然是袁绍和麾下官员听了后,也不得不佩服。
袁绍话锋一转,沉声道:“高览被王炎杀了,许攸呢?”
武弘思考一番后,如实回答道:“州牧,高览不是被王炎杀死的。”
袁绍道:“怎么回事?”
武弘心说,许先生您就不要怪罪我来。
当即,武弘说道:“高将军被俘后,因为宁死不降,王炎决定杀死高将军。但王炎为人歹毒无比,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胁迫许先生出手。一旦许先生不出手,许先生也要被杀。最终,许先生挥剑杀死了高将军。”
“混账!”
袁绍怒发冲冠,他瞪大双眼,握紧拳头,杀气腾腾。
一颗心,已被仇恨蒙蔽。
心中对许攸的一丝友情,也因为许攸杀死高览而彻底断裂。
袁绍怒气冲冲,吩咐道:“王炎欺人太甚,这一耻辱,本将定要讨回来。传令下去,立即调兵遣将,本官要亲征青州。”
袁绍已经是忍不住了,必须要出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