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雄霸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东一方
冀州在青州栽了这么大的跟头,他脸面丢尽,必须一雪前耻。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88章 羊衜抵达
阳春三月,青州一片生机勃勃,百姓都忙着春耕。
由于胡昭暂时还在东莱郡,王炎只得亲自处理羁押的政务,再加上黄忠去了济南国,王炎还得亲自训练军队,他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这一日,王炎难得遇到空闲时间,便在府上陪貂蝉和羊雅妃。
王炎看着貂蝉的肚子一天天变大,心中满怀期待。貂蝉是去年十二月怀孕的,到现在,已经有了四个月多的身孕,隆起的肚子日渐明显。
羊雅妃看在眼中,心中羡慕的同时,也暗叹自己的肚子不争气。貂蝉怀孕后,王炎大多数时候都夜宿在她的房间,可她就是怀不上。
这一点,羊雅妃只能轻叹。
关于怀孕的事儿,羊雅妃曾亲自询问了医师,为什么她老是怀不上孩子。医师诊断后,给出的结论是她没有任何问题,只需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怀孕。
偏偏,这个时机却是迟迟不来。
三人谈笑着,其乐融融。
“一鸣,前线的战事如何?”
王允面色红润,在侍从的搀扶下,拄着拐杖缓缓的走来。
当初,王允一场大病后双腿就无法站立了,大多数情况都坐轮椅。貂蝉怀孕后,王允心中有了寄托,心情很好,不断的锻炼下,慢慢的,竟然摆脱了轮椅,双手可以拄着拐杖缓缓移动,这对王炎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王炎神色自信,回答道:“父亲放心,前方情况一切安好。黄忠和齐宣赴任后,两人都很快就稳定了济南国和乐安国的局势。现在,两地已经彻底稳定。”
王允仍是面带忧色,问道:“平原郡呢?”
王炎道:“平原郡的情况不容乐观,之前曾派遣原北海相前往赴任。最终,他刚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于非命。由此观之,恐怕平原郡已经落入袁绍的掌控中。”
王允轻叹一声,问道:“袁绍的反应呢?”
王炎回答道:“根据前线传回的消息,袁绍正在调集大军,准备攻打青州。不过,袁绍现在也在筹备截断,暂时还没有开战。”
王允道:“局势危险,你一定要处处小心呐。”
王炎微笑道:“父亲放心,儿子明白!”
“报!”
院子外,侍从走进来道:“大人,府外来了一个名叫羊衜的人求见。”
“快请!我随后就到大厅中。”
王炎眼中一亮,神色兴奋,心说终于来了。
此前,王炎和郭嘉、贾诩一起议定了东莱郡太守一职,商量由羊家的人执掌。这一情况,王炎早已派人前往泰山郡通知羊续,请羊续定夺。因为胡昭一直还留在东莱郡,以至于东莱郡至今没有调整好。现在羊衜来了,显然羊续有了决定。
王炎话锋一转,道:“父亲,我便先去忙了。”
王允点头,道:“正事要紧!”
王炎又道:“妃儿,你随我去迎接二哥。”羊雅妃点点头,便欠身向王允告辞,和王炎一道往大厅行去。
两人来到大厅门口,就见羊衜在门口等待了。
羊衜一袭青衣,身材颀长,丰神俊朗,端的是儒雅不凡。
王炎脸上挂着笑容,拱手道:“二哥终于来了,弟弟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羊雅心中也是欢喜无比,妃欠身道:“二哥!”
羊衜和王炎打了招呼,目光就落在了羊雅妃身上。见羊雅妃一副乖乖女样子,微微颔首,打笑道:“嫁人后却是淑女多了,不再像原来那样野了,还不错。”
羊雅妃嗔道:“二哥就会取笑人家!”
王炎也是哈哈一笑,便道:“二哥,请!”
三人在厅中落座,王炎率先问道:“二哥,祖母和岳丈的身体可好?”虽说羊衜此番是来谈公事的,但毕竟是一家人,王炎作为晚辈,必须懂礼节。
羊衜道:“祖母和父亲身体安康,家中一切安好。”
顿了顿,羊衜又说道:“关于东莱郡太守一职的人选,父亲的意思让我来担任。一方面,因为大哥已经入仕为官,不可能直接抛弃原来的官职;另一方面,三弟年龄过小,阅历不足,还难以承担重任。我家中的老二,年龄不上不下,能力也马马虎虎,所以就让我来了。”
这个说辞,自然是有自谦的意思。
对于羊衜的能力,王炎自然是知晓的。
历史上,在曹魏时期,羊衜担任上党太守,牧守一方。以羊衜的能力,执掌东莱郡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王炎神色严肃,道:“岳丈为人刚正不阿,做事更是一丝不苟,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岳丈肯让二哥前来,就证明二哥绝对能胜任东莱郡太守一职,二哥便不用自谦了。”稍作停顿,王炎又道:“关于东莱郡赴任的时间,二哥有什么打算?”
羊衜想都不想,直接开口道:“自然是越快越好,我今日拜访了老大人后,便打算启程前往东莱郡。如今的青州,风雨欲来,早一日抵达东莱郡,能早一日为你分忧。”
当即,羊衜提出看望王允。
来了一遭,自然要拜会王允及其家眷。
毕竟,羊衜也是王家的晚辈。
王炎带着羊雅妃、羊衜一行往后院行去,羊衜见到王允,很恭敬的行礼,然后转达羊续以及家人的问候,又宽慰王允。一番探望后,羊衜中午在府衙中吃了午饭,下午就离开了临淄县,带着随从往东莱郡行去。
春去夏至,四月初,胡昭回到临淄县。
如此,王炎麾下的人便彻底齐全。
在王炎身边的人,有郭嘉、贾诩、胡昭、典韦、管亥、史阿、王越以及主政齐国的诸葛玄,。除此外再无其他人。
书房中,王炎召集了麾下所有人。
王炎看向麾下的人,缓缓道:“我履新青州刺史后,在座诸位的官职一直没有调整。譬如史阿,仍然是东莱郡督邮,譬如贾诩,依旧是东莱郡的主簿。”
顿了顿,王炎又道:“如今,你们都已经从东莱郡撤回来,应当有一个新的官职。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了新的官职,才能全力以赴的履行各自的职责。”
此话一出,众人知道要调整了。
不久前,王炎调整了各国各郡的负责人,现在则是王炎身边的人。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89章 王炎的班底
关于身边班底的人员职务,王炎根本就不做询问的打算,目光扫过众人后,直接从案桌上拿起一张任命书,道:“胡昭接令!”
“卑职接令!”
胡昭起身,神色谦卑。
自从和羊衜交接后,胡昭就知道他肯定?再一次升迁,必然是王炎身边的人。
此刻,胡昭的心中也有了一丝的激动。
一开始,胡昭本是山中隐士,没有入仕为官的打算。即使最初的时候帮助王炎的三个月,也仅仅是有了帮助王炎,并没有真心归顺。但在阳都县的三个月期满后,阳都县百姓万人相送,让他彻底留下来,跟随王炎一步步的前进。
时至今日,胡昭早已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心中更有雄心壮志。胡昭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造福百姓,更有辅佐王炎成就一番基业的心思。
学成文武艺,卖货帝王家。
任何一个满腹才华的人,自然有这样的心思。
此时的胡昭,便是如此。
王炎目光盯着胡昭,朗声道:“胡昭自阳都县一路走来,担任功曹、县令、郡主簿,每到一任,百姓钦服,治理之地安居乐业。可以说,没有胡昭梳理后方,便没有今日的青州。”
“今日,本官任命胡昭担任青州别驾。”
“胡别驾,接令!”
王炎递出手中的任命书,胡昭连忙上前两步,将任命书接到手中。
而后,胡昭恭敬的退到书房的中央,又双手作揖,长揖了一礼,拱手道:“主公厚恩,卑职自当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负主公知遇之恩。”
王炎微微颔首,有胡昭担任青州别驾,他才能放心。
别驾,亦称别驾从事。
一般情况下,通常简称为别驾。在汉代的官吏体制中,别驾便是仅次于刺史的官职,为州府中总理众务的官员,可以说是二把手。
王炎话锋一转,沉声道:“诸葛玄听令!”
“卑职在!”
诸葛玄起身,来到厅中躬身行礼。
此时的诸葛玄,身上还兼任齐国的国相一职。在诸葛玄看来,他此番调整的概率不大,毕竟已经担任了齐国相,再往上调整也不好调整。
王炎沉声道:“本官和你也是相识于阳都县,自阳都县开始,你协助胡昭处理政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阳都县,为青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玄闻言,神色却是愈发的谦卑。
王炎眼神肃然,继续说道:“本官任命你为簿曹从事,并兼任齐国相,望你能尽职尽责,不负厚望。上前来接令。”
簿曹从事,掌管钱粮簿书。
王炎将簿曹从事一职交给诸葛玄,可以说,已经将钱袋子和粮仓交给了诸葛玄。
虽说簿曹从事的权利比不上青州别驾,却又无比的重要。
诸葛玄上前两步,接过任命书后,又主动的后退两步,道:“主公放心,卑职必定不负主公厚望。”
王炎又道:“贾诩听令!”
“臣在!”
贾诩神色如常,起身来到书房中行礼。
对于官职,贾诩倒是看得很淡,他最看重的是王炎对他的重视程度。纵然王炎不给于他一丝一毫的官职,只要王炎信任他,这就足够了。
王炎道:“文和,本官和你相识于洛阳,一路走来,仰仗你献计献策,才让本官能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这一位置。你不冲锋陷阵,但却功在青州。”
一番评价,令贾诩心中感激。
贾诩道:“主公谬赞,臣愧不敢当。”
王炎轻轻一笑,道:“今日,本官任命你担任青州治中。上前来接令。”
“谢主公!”
贾诩心中也是激动不已,上前接过任命书,而后才退下。
治中一职,全称是治中从事史,也称作治中从事,是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位仅次于别驾。
贾诩担任治中一职,换句话说,可以说是青州的第三号人物。
王炎又道:“郭嘉听令!”
“卑职在!”
郭嘉脸上也没有丝毫随意之?,反而是申请严肃。
什么时候该嬉笑,什么时候该严肃,郭嘉能分清楚。
王炎微笑道:“你我相识,是戏剧性的认识。能有奉孝相助,是本官的荣幸。奉孝之谋,算无遗策。”
算无遗策,四个字,足以表现出王炎对郭嘉的欣赏。
郭嘉道:“主公谬赞,郭嘉惭愧。”
王炎眼神严肃,沉声道:“本官任命你为青州军师,此军师,乃是青州之军师。上前来接令。”
相对来说,郭嘉的职务变化不大,仍然是军师。
郭嘉微微一笑,上前接过了任命书,然后恭敬的行了一礼,便告谢退下。
此时,王炎麾下,便剩下典韦、史阿、王越和管亥三人。
王炎沉声道:“典韦听令!”
“末将在!”
典韦起身,抱拳行礼。
王炎沉声道:“典韦,本官和你相识于微末。因为你在,本官安全无虞。有你,本官能放心。自即日起,由你出任虎贲中郎将。上前来接令。”
相比于典韦原来的都尉一职,典韦官职再一次往上提拔。只是,做的事情依旧不变,仍然是以保护王炎为主。
典韦接过任命书后,抱拳道:“谢主公!”
答谢过后,典韦便躬身退下。
王炎沉声道:“王越、史阿听令!”
“卑职在!”
王越和史阿同时起身,两人都走到书房中央,恭敬的行礼。
王炎目光看着两人,说道:“一直以来,都是你们二人负责收集打探情报。这一事情,相当的不容易,辛苦你们了。”
王越和史阿闻言,连忙道不辛苦。
王炎继续道:“关于你们的安排,本官拟定,在英雄楼的基础上,重新设立情报部,由王越出任部长,史阿任副部长。你们二人,只属于本官。除此外,你们还有一个权力,监察青州官员。这一职责重大,希望你们能尽心尽力。接令吧!”
“谢主公!”
王越和史阿闻言,上前接过各自的任命书,而后便退下。
王炎的目光落在管亥身上,道:“管亥,本官任命你为猛虎将军,暂时协助本官训练士兵,搭理军营。接令!”
“谢主公!”
管亥心中,一阵激动。
虽然他的官职提升并不明显,但他协助王炎处理军务,那边相当于是近臣。能呆在王炎身边的人,到最后都是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管亥接过军令,便主动的退下。
王炎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众人都职务都已经安排妥当,便尽快熟悉各自职务,然后安排好一切。时间不等人,很快,青州便要面临一场硬仗了。”
众人应下,便各自退下。
自此,王炎麾下的班底便又重新搭建起来。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90章 招贤令
王炎麾下的人员任命后,他终于稍稍轻松了下来。
政务,有胡昭分担。
军务,有管亥协助。
虽然手中的事务依然很多,但至少不再像刚回到临淄县的时候那么忙,能有了休息的时间,也有时间思考接下来的安排和打算。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和袁绍一战已经不可避免。
然而,王炎的实力相比于袁绍,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论人才,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名望,招揽了沮授、田丰、审配、郭图等一大批谋臣,更有颜良、文丑、张颌等良将,可谓是人才济济,从不缺乏人才。
论钱粮,冀州地域辽阔,沃野千里,粮食无数。除此外,袁绍更有冀州首富甄家大力协助,可谓是钱粮丰足,不愁粮食和钱财。
论兵源,冀州人丁兴旺,兵强马壮。反观青州,由于连年的战乱,使得青州民生凋敝。即使王允上任后,不断改变青州困境,但青州的实力和冀州相比,仍旧相差一大截。
冀州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青州。
王炎想打赢这一战,不可能仅仅是嘴上说,要做大量的准备。
刺史府衙,书房。
王炎、贾诩、郭嘉、胡昭、诸葛玄分别落座。王炎目光扫过几人,朗声道:“现阶段,各方面的事宜都在进行中,但还有一项事务需要推进。”
诸葛玄心中不解,问道:“什么事情呢?”
王炎道:“人才!”
一句话,道出了青州眼下最大的问题。青州虽然贫困,但粮食、钱财、兵源都可以凑出来,可以想办法解决,唯独人才不是轻易能招揽到的。
王炎眼神肃然,道:“关于人才的缺乏,我拟定发布招贤令,广招人才,收为己用。”
胡昭接过话问道:“主公要招贤纳士,但标准是什么呢?招募的人群,是只针对士子呢?还是囊括寒门士子?或者,以德行为标准?”
关于这一点,王炎早已经考虑清楚。
王炎直接吩咐道:“招贤令的标准,不论出身、不论德行、不论相貌,以才取士。”
胡昭皱眉道:“如此,恐怕会引起非议。”
诸葛玄接着说道:“自古以来,招贤纳士,自然是招募德才兼备的人。德和才,以德为首,才能次之,才是正道。一旦招贤令以才取士,恐怕主公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攻讦。尤其是冀州袁绍,更要煽风点火。”
王炎说道:“无妨!”
贾诩开口道:“其实,孔明的担忧没有必要。乱世中,以武为尊。只要自身的实力足够强,便不惧其他的非议。而且,青州人才缺乏,必须要大量的人才填充。再者,官员的德行即使不够,但运用得当,也不会有问题。我赞同主公的建议,以才取士。”
胡昭道:“既如此,我马上拟定招贤令。”
郭嘉微微一笑,道:“主公发布招贤令,还是有准备,有可能招揽不到合适的人才。”
王炎道:“这一点,我早有准备。”
众人商议了招贤令的内容,又谈论了其余的各项事宜,便各自去执行。
一天后,临淄县公布了招贤令,在临淄县掀起了一股风波。王越、史阿负责的情报部,很快就把招贤令的内容通过信鸽传递的方式,传递到各郡各国。
短短几天时间,招贤令就在青州传开了。
整个青州,议论纷纷,无数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
这一股风潮,更是往周边各地蔓延。
天下各州,都知晓了青州招贤纳士的消息。
冀州,邺城。
州牧府,府衙。
袁绍在书房召见郭图,道:“王炎在青州发布招贤令,必然是为这一次交战做准备,你有什么办法阻止?”
郭图道:“主公要阻止,其实很简单。”
“如何应对?”袁绍问道。
见郭图说很简单,袁绍的心中,便放松了许多。
郭图自信从容,缓缓道:“主公帐下陈琳文采斐然,只需让陈琳撰写一篇文章讨伐王炎,便可以消除王炎招贤令带来的影响。同时,主公帐下的钱粮基本就绪,在打青州之前,也需要一个攻打青州的理由。现在让陈琳撰写文章讨伐王炎,正好合适。”
袁绍欣喜道:“言之有理,此事,你立即处理。”
“诺!”
郭图点头应下,便马上去执行命令。
东莱郡,黄县!
在王炎执政期间,东莱郡境内的贼匪基本已经绝迹,早已没有了贼匪作乱。跟随太史慈落草的人也全部解散。
院子中,太史慈正在替老母亲劈柴。
春夏之交的时节,天气凉爽,太史慈穿了件单衣,手中斧子不断落下,一截截木头被劈成两半,散落在地上。劈完后,太史慈看向母亲,道:“娘亲,儿子再去挑些水回来。”
张氏摇头道:“水缸的水再吃两三天都没有问题,不用去挑水。”
太史慈又道:“那儿子去山中打猎,猎些野味儿回来。现在正值春夏之交,山中的野味儿都出来了,正好合适。”
张氏道:“昨天你才猎到一头野鹿,够吃十天半月的。”
太史慈想了想,道:“儿子再去看看其他的!”
张氏沉声道:“你坐下!”
太史慈见状,只得依言坐下。见张氏神色严肃,他心中惴惴不安,说道:“母亲,儿子是哪里做的不好,惹您生气了吗?”
张氏道:“你很好,没有让娘生气。”
太史慈道:“既如此,娘亲为何……?”
张氏说道:“你八尺男儿,学得一身武艺,却整日在家劈柴、挑水、洗衣、做饭,做女人做的事情。太史家的男儿,整日做这些事情,娘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太史慈道:“娘亲,儿子……”
张氏又道:“娘听村里的人说,王大人已经是青州刺史。现在,王大人在青州各国各郡发布了招贤令,难道你还不打算去吗?”
太史慈说道:“儿子还在考虑!”
“考虑,你要考虑到什么时候呢?”张氏勃然大怒,大声道:“上次你拒绝了王大人的招募,现在你打算考虑到什么时候呢?”
顿了顿,张氏直接道:“不用考虑了,直接去。这次前往,也不要拿着昔日王大人给你的印绶官服。哼,时隔这么长的时间,再拿也没用。”
太史慈挠挠头,却是有些不情愿。
张氏说道:“你再不去,就不要回来见我了。老身询问了城中的人,听说王大人要发兵和袁绍交战了,你现在去正好合适。”
太史慈没想到自家母亲为了他,打听得这么清楚,心中惭愧不已,道:“娘亲放心,儿子这就去临淄县。”
张氏脸上流露出笑容,道:“好,好,这就好。”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91章 锦帆贼甘宁
荆州,位于豫州之南,扬州之西,益州之东。自荆州出发,北可通豫州、兖州,西可进巴蜀,是纵横东西、横贯南北的要害之地。刘表赴任荆州后,凭借自身威望,以及荆州世家的辅佐,很快便荡平了荆州的宗贼。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文风鼎盛,百姓更是安居乐业。
相比于北方烽烟四起,荆州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襄阳城,州牧府。
刘表身穿锦衣华服,正襟危坐,正和蒯越、蔡瑁议事。
蔡瑁神色严肃,道:“主公,王炎发布招贤令,消息已经在荆州传开。在下认为,此事必须慎重处理。”
刘表问道:“你有什么建议?”
蔡瑁说道:“自王炎崛起以来,短短时间,便成为青州刺史。此人的能为,相当不简单,不可不防。卑职建议暗中派人传递消息,揭露王炎的不堪事项,破坏他的形象,让荆襄士子死心。如此一来。主公既不会得罪王炎,也不会影响主公的声望。”
蒯越一脸赞同神色,道:“在下赞同蔡军师的建议,唯有诋毁王炎,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荆州人才的损失。一旦荆州的人才去了青州,无形中便削弱了荆州的实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