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主法兰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eroth
十六世纪中期,哈布斯堡家族通过一系列成功的联姻策略,相继得到了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岛、西班牙、尼德兰等土地,当这些土地和哈布斯堡原有的奥地利及匈牙利统一起来时,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查理五世,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家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统治者,同时也象征着哈布斯堡家族的鼎盛时期。那时,查理五世依靠着广袤的领地屡次与法兰西、奥斯曼帝国开战,他甚至攻占并焚烧了罗马,俘虏了教皇。然而,常年的战争拖垮了帝国的财政系统,加之查理五世在后期的反新教战争中不断失败,他也失去了麾下领地的民心。在他晚年,他不得不将西班牙及尼德兰的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和奥地利、匈牙利等哈布斯堡领地传给他的弟弟。至此之后一直到18世纪初,西班牙虽然都处于哈布斯堡统治之下,但哈布斯堡的两大支系再也没有合并过。
由于查理五世在位时期使得哈布斯堡家族丧失了在尼德兰的民心,而他的继任者又以西班牙为中心开创新的帝国,因此,饱受经济压迫和宗教压迫的尼德兰各个省份和自由市开始了独立运动,最终,在一系列流血和战役之后,北方新教诸省成为了独立的荷兰联省共和国,南方天主教诸省则继续在西班牙统治之下,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佛兰德斯。
荷兰联省共和国虽然号称共和国,但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制,甚至也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共和国名为共和,其领袖被称为“执政”,但一直以来,“执政”的位置都被独立时期的领袖奥兰治的威廉的后裔把持,如今的执政已经是威廉五世。而在长期的半世袭统治下,奥兰治家族虽未戴上王冠,却已经与国王无异,在其国内,甚至还出现了一批支持奥兰治家族的“王权派”人士。
与王权派相对应的还有共和派。
荷兰名为联省共和国,即是各个省的联合之意,因此,国内的每一个省都有极大的自治权力,在权力分散的情况下,民主制度的低效率缺点被完全放大。在荷兰,中央议会制定的每一道政令,都需要向下发往各个省、各个市进行批准,当这些省及市的议会通过政令后,再jiāo还由中央议会进行批准。这一来一往,即使毫无bo折、一切顺利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若其中某个环节横生枝节,那便又将推倒重来。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制度下,国内出现了一批为了自身利益而拥护此制度的所谓“共和派”。他们名义上是拥护共和制度,实际上他们只是因为只有在这个滞后的制度下才能保证自身的利益才会拥护。
共和派和王权派,两派不断在议会中争斗,从而越发降低了政fu的行政效率,更是使得国家的凝聚力降低,最终导致在与英格兰等外国的战争中不断失败,最终从“海上马车夫”沦为了二流海上国家。
路易出于对荷兰的了解,而不敢相信这个国家会真的对法兰西开战,但那封由间谍送回的信中写得煞有其事,令人又不敢不担忧。
信中写出了威廉五世和腓特烈二世约定的对法宣战的时间,是在初chun积雪消融后,那时普鲁士军队便可以越过此时正被积雪封印的中欧大地,由易北河畔驰援至莱茵河畔。同时,荷兰的海军将会突然袭击佛兰德斯沿岸及加莱、勒阿弗尔等法兰西北部港口,陆军也会南下入侵佛兰德斯。
这套战略的宗旨便是时间差。先是腓特烈二世向法兰西宣战,吸引法军东进,而后荷兰则乘虚入侵,在腓特烈二世于德意志击败了东进的法军之后,再跃过莱茵河,于荷兰陆军会师于佛兰德斯。
在路易看来,这一战略的可行xing非常高。若是在没有这封间谍密信的情况下,他确实会在普鲁士对法宣战后派兵进入德意志腹地,以期与普鲁士决战于国土之外。那时,后方的佛兰德斯必然空虚,荷兰陆军虽然人数稀少,但在突袭之下,也足以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法兰西海军的大西洋舰队全在拉芒什海峡西面的布雷斯特和比斯开湾的拉罗谢尔等地,一时之间不可能调动至拉芒什海峡东面的加莱和中央的勒阿弗尔,如此一来,荷兰海军也极容易得逞。
这一战略jing妙又周密,是典型的德意志式思维结果。若没有这份附在信最后的作战计划,路易尚且会质疑荷兰与普鲁士联合一事,但有了这份计划,他完全确定了这件事是真的。因为,这份计划只可能是思维周密的德意志人,或者说只可能是腓特烈二世所能制定。若荷兰和普鲁士没有联合,若这封信的内容只是他国的欺诈术,那就不可能会附上一份如此周密的计划。
然而,战略即使再jing妙,若是在事前便被揭lu,一切神秘也将褪去。路易在知晓荷兰和普鲁士的计划后,也开始了秘密调动。
首先是海军方面。
1月20日,驻扎在地中海土伦港的地中海舰队二十条战舰分批出发。同一日,布雷斯特和拉罗谢尔的大西洋舰队三十条战舰亦离开了军港。
地中海舰队将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相继抵达布雷斯特,以代替离开后的大西洋舰队的空缺。大西洋舰队离港后将会往西北方向航行,由爱尔兰西侧绕道之后至不列颠岛北端,接着自那儿进入北海并南下,以绕开拉芒什海峡直接去到荷兰外海。
大西洋舰队的时间有一个半月,他们要在三月初到达荷兰外海,与此同时,待在布雷斯特的地中海舰队也将东进,于加莱或勒阿弗尔阻击荷兰舰队。然而,无论是大西洋舰队还是地中海舰队,如此频繁的调动都会引起不列颠王国的注意。
路易预料到新一番的外jiāo抗议不可避免,同时也确信不列颠王国不会在西班牙已经与其宣战的情况下招惹法兰西,于是便决定将计就计,不向不列颠解释实情,以与不列颠的矛盾升级为代价mihuo荷兰和普鲁士,以达成海军战略的突然。
当两个拥有海军的国家在领土亦有接壤时,纵然这两个国家的海军都异常强大,最终能决定胜负的还在于陆军。法兰西不仅拥有强大的海军,同时也拥有强大的陆军,而荷兰只拥有二流海军,以及不入流的陆军,情况比不列颠王国还要劣势。
路易对海军的希望只在战略封锁上,他真正的杀手锏还是陆军。
卢瓦尔军团已经开赴巴黎及诺曼底一带,以填补诺曼底军团离开后的空白,而东部及东北各省的民兵也已经全部就位,暂时亦不用担忧边境的威胁。
诺曼底军团四万人将会在佛兰德斯驻守,防备荷兰人的正面攻击。荷兰陆军无论在战力还是数量上都有限,路易对此并不为虑,他真正担忧的还是东线的普鲁士人。
欧洲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正面面对一支普鲁士军团,更何况是由腓特烈二世亲自统帅的普鲁士jing锐军团。
普鲁士此时的总兵力将近十八万,但路易猜测腓特烈二世只可能chou调八万或十万人开赴西线,他还需要留下大部分人守住东线的bo西米亚。为此,路易决定出卖茨魏布吕肯公爵和巴伐利亚。
2月中旬,路易派出的外jiāo官在维也纳秘密与从母亲玛丽娅?特蕾莎手中接过大权的约瑟夫二世商定,法兰西将承认奥地利对下巴伐利亚及正在普鲁士手中的半个bo西米亚的统治权,以此为条件重申两国的攻守同盟协议。
下巴伐利亚只有巴伐利亚选侯国的三分之一,虽然非常富裕,但此时已经在奥地利手中,未免接下来的战争无法得到奥地利的支持,路易也只能牺牲弱者的利益。
不过,这一旨在更好地连结奥地利的协议居然在普鲁士和荷兰人面前起到了另一作用。他们联系到法兰西海军的神秘消失,因而皆错误地认为法兰西即将于不列颠开战。因此,荷兰的舰队开始有恃无恐,时常在加莱、勒阿弗尔外海现形,但此举也正好令他们暴lu的位置。腓特烈二世甚至还派遣使者去了伦敦,他企图得到不列颠的金援,之前与奥地利的战斗已经使得普鲁士的国库紧张。
时间很快进入1779年三月,路易也开始了他的战略。





我主法兰西 第五百二十二章 进军汉诺威
第五百二十二章进军汉诺威
3月1日,和谈正式破裂。
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率领八万jing锐突袭奥地利拉西元帅所统领的十万大军的营地,当时,拉西元帅并未在军中,因此,这十万军队是在群龙无首的状况下迎战。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奥地利在留下了一万具尸体后惨败退去。
此役,普鲁士夺取了bo西米亚的首府布拉格,而奥地利也得到了战争爆发以来的首场大败。
普奥大战的次日,普鲁士的卡尔?威廉?斐迪南上将统帅五万军队离开bo西米亚,向西方前进,这一支西路军的目标即是莱茵河西岸。
五万军队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行军,期间不可能不暴lu,早已经有间谍将此事回报到了巴黎。
此时,普鲁士虽然还未宣战,但早就得知普荷密谋的路易并不敢冒险。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时,腓特烈二世便是通过这种手段,在最后通牒送到维也纳的前一日便派兵进入了西里西亚,打了奥地利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在战争之初便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世代所有的西里西亚。
七年战争时期,腓特烈二世也通过类似的手段,突袭bo西米亚而挑起战争,只是,那一次他甚至连宣战都省去了。
去年,战争刚爆发之初,腓特烈二世亦是突然分兵两路进攻bo西米亚,也是没有宣战。
三次战例提醒着路易,腓特烈二世善于不宣而战。
路易已然可以想象,当普鲁士的外jiāo官送来宣战书的时候,普鲁士的军队恐怕已经跃过了莱茵河,甚至,当普鲁士的军队跃过莱茵河时,宣战书可能都还没有写过一个字。为防止自己成为下一个奥地利,路易唯一能做的便是现学现卖,如腓特烈二世那样,反过来先对普鲁士宣战。
3月5日,法兰西以支援盟友奥地利的名义向普鲁士宣战,同日,路易离开了巴黎,前往前线与大军会和。
这一日,普鲁士的卡尔?威廉?斐迪南所统帅的军队距离莱茵河还非常遥远。
腓特烈二世的战略非常jing妙,可行xing也非常之高,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战略已经被敌人所知,也不知道敌人已经见招拆招,想出了应对之策。
路易原以为会是腓特烈二世作为西路军前来,却未想到统帅西路军的居然是卡尔?威廉?斐迪南。此人虽然也是久战成名的军人世家出身的将军,可是,他在七年战争时的表现更像是一位勇猛的将才,而非是一个统帅全局的帅才。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西路军只有五万人,这点兵力即使连阿尔卑斯军团也足以抵挡。
路易所不知的是,腓特烈二世虽然与荷兰定下了战略,可他本人并未将法兰西当做第一威胁。在他眼中,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冠的哈布斯堡家族才是威胁普鲁士的首要敌人,而莱茵河西岸的法兰西只是外来者。
腓特烈二世的战略因此而与一年之前大同小异,采用了分兵的方式。东线由他亲自统帅,来对战奥地利,西线则由他所信任的卡尔?威廉?斐迪南统帅,任务只是sāo扰法兰西边境,为荷兰的突袭提供条件。但与一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下定决心,打算在短时间内打赢这场大战。因此,他在东线布置了重兵,甚至还保留了预备队,还使用了为人诟病的突袭战术。相反,他在西线只部署了五万人。他的战略便是在迅速击败奥地利后,转过头驰援西线,与荷兰人一同挫败法兰西,夺回莱茵兰。
先奥地利,后法兰西,这是腓特烈二世的基本战略,他名义上是以卡尔?威廉?斐迪南的西路军吸引法兰西人,令佛兰德斯虚空,以令荷兰可以突袭,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以这种方式骗取荷兰出兵。
佛兰德斯位于荷兰和法兰西之间,路易十四时代又是西班牙位于法兰西北部的唯一领土,此地历来便是战火集中之地。因此,这里即使不是堡垒遍地,却也是工事坚固,几乎可说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平原。更何况佛兰德斯与法兰西本土直接接壤,两者间的道路也非常平坦,法兰西军队亦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入佛兰德斯。
腓特烈二世早就猜想到,荷兰那不入流的陆军若是突袭佛兰德斯,必然不能在第一时间取胜,而法兰西只要未在第一时间被击垮,他们便可以依靠由本土调来的援军在一瞬间占据数量上和形势上的优势。届时,西线的战事就不是荷兰主攻法兰西,而是法兰西反攻荷兰。盟友受难,这也许不是一件好事,但对腓特烈二世而言,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腓特烈二世并不惧怕奥地利或法兰西某一方的军队,他害怕的是两者联合起来,因此,如何能避免两者联合?如何能逐一击败?便成为了他最关注的问题。
他此次利用的就是荷兰。
荷兰突袭法兰西,即使结果不会如人意,但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法兰西的恐慌,法兰西主力军队必然会调入佛兰德斯。佛兰德斯的战斗谁胜谁败都无所谓,因为如此一来,法兰西主力便不可能东来支援奥地利。
这段时间,腓特烈二世有足够的信心击败奥地利。
路易的间谍虽然回报了普鲁士和荷兰之间的密谋,但任凭他如何厉害,也不可能探知存留在腓特烈二世心中的战略,因此,路易只是知道荷兰的动向,并不知道腓特烈二世的逐一击破战略。所以,他也就如腓特烈二世所愿,将战略目标全放在了荷兰身上,忽略了东方的盟友奥地利。
一来,奥地利也是大国,不可能不堪一击。二来,路易认为荷兰的地理位置险要,从这里出兵南下莱茵兰,便可以轻松截断突入德意志的法军的后路。这两个原因促使了他制订了先解决荷兰的战略。
早在宣战之前,佛兰德斯便已经派驻了贝克里伯爵的诺曼底军团四万人。虽然只是一个军团,但这支军团的人数、战力都比荷兰的总陆军兵力要多、要强。不过,正如一根手指头和一个拳头的关系那样,若是将这四万人分散在佛兰德斯的各个险要堡垒中,必然会被荷兰人逐一击破。
为此,在宣战之后,路易秘密调动了边境的民兵进入佛兰德斯,接收原本由诺曼底军团守卫的要塞堡垒。诺曼底军团则全部聚集在列日,以在荷兰突袭时能立刻集中起所有力量进行防御。
诺曼底军团的功能全在防御上。
与佛兰德斯一样,荷兰南部也是堡垒遍地,这都是当年路易十四时代的遗迹。荷兰人当年为了阻挡路易十四大军的进攻,而在南方修建了许多堡垒。路易十四时代强大的法兰西陆军始终无法征服荷兰,也正是因为如此。
路易从以往的战例中看到了正面攻击荷兰的弊端,因而并未打算让诺曼底军团由南方进攻荷兰。诺曼底军团和大西洋海军舰队一样,都只是疑兵和威慑,目的是使荷兰人惊慌失措,而非是夺取荷兰人的土地和xing命。真正的杀人尖刀另有其他。
3月10日,路易率领莱茵军团、阿尔卑斯军团十万人离开位于莱茵兰的驻地,跃过莱茵河,大张旗鼓地往东北方向开去。他走的路线不是去bo西米亚或奥地利,而是直通汉诺威。
汉诺威选帝侯同时也是不列颠王国国王,因此,汉诺威现在便是在不列颠王国的保护下,不列颠王国也借着汉诺威来干预德意志事务。当然,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不列颠王国反而是被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拖入了战局,其原因是乔治二世爱汉诺威更甚于爱不列颠。
然而,纵然现在的不列颠国王是从未在汉诺威待过的乔治三世,但汉诺威作为不列颠的保护国身份仍在,若军队直接进入汉诺威,必然会ji怒不列颠,最终酿成大祸。
汉诺威的西面是明斯特主教区,再西面便是荷兰和莱茵河。汉诺威的东面就是普鲁士。这样的地理位置下,汉诺威在大战中的立场便至关重要。
腓特烈二世也知道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普鲁士的西部边境便犹如不设防一般,但是,他更相信“傲慢的高卢人”不会低下头去求死敌不列颠人,而同样傲慢的不列颠人也不可能同意死敌的请求。因此,他并不认为本土会出现危机。
腓特烈二世的猜测在正常情况下完全正确,法兰西人和不列颠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合作。然而,他错估了一个形势。现在的法兰西国王并不高傲,他乐于使用任何卑鄙的方式取得利益,更何况是向死敌借路。现在的不列颠人没法高傲,他们不得不讨好法兰西,以防止多一个敌人。
于是,在入chun之前,两国便就借路一事达成了共识。法兰西被允许穿越汉诺威。
不过,不列颠王国也并非是真的愿意。他们秘密泄lu了这份密约给普鲁士,只不过,这份密约签订的第二日便开战了,当腓特烈二世得知此事时,一切都已成定局了,他来不及调兵。
所幸,由于法兰西的“大张旗鼓”,使得普鲁士西路军卡尔?威廉?斐迪南准确猜到了敌人的行踪,因此,卡尔的五万普鲁士军队也调转方向,往西北开去,企图在明斯特主教区拦截法军。




我主法兰西 第五百二十三章 明斯特折返
第五百二十三章明斯特折返
德意志地域广阔,且多为平原,然而,这里却因常年战争而致人口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广袤土地的开垦。----手机小说站点因此,德意志的众多地区植被茂密,其中明斯特、汉诺威、黑森等中西部地区更是到处是森林。
3月15日,法兰西十万大军已经到达了明斯特和汉诺威的jiāo界处。
这是一个四岔路口,东面的道路直通汉诺威,南面的道路则通达黑森-卡塞尔。此时,法兰西大军正在路口西侧数里外的空地休整。
早上七点,距离拔营出发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路易带着拉法耶特侯爵、贝尔蒂埃、安德烈?马塞纳等一众参谋、副官及数十名骑兵护卫轻装来到了路口处。
路易策马停在西侧路口,举起马鞭指向对面的东侧道路,说道:“直走就是汉诺威,不用五日,我就可以率领大军进入普鲁士境内。”
他继而又横手一挥,将马鞭指向右边的南侧道路,说道:“从这里走就是黑森-卡塞尔。黑森佣兵闻名欧洲,但他们的jing锐已经远赴北美。我昨天收到情报,普鲁士的卡尔?威廉?斐迪南所率领的五万军队为了截住我们而调转了行军方向,现在已经进入了黑森-卡塞尔境内。相信不用三日,普鲁士人就会来到这里。”
“陛下,没什么可以担心的。”安德烈?马塞纳说道,“三天之后,我们是在汉诺威境内,汉诺威是不列颠国王的属地,普鲁士人若敢踏入,那便会开罪不列颠国王。他们是不会冒险的。”
“你说得对,我的将军。”路易微笑道,“我若按照原计划穿过汉诺威,确实能将普鲁士人挡在后面,但是,如果普鲁士人转过头去支援佛兰德斯的荷兰人的话,那时候法兰西就危险了。”
众人突然一怔,或是埋首苦思,或是jiāo头接耳。
路易继续说道:“普鲁士后方虽然空虚,可他们的主力军队并没有受到创伤,万一腓特烈二世迅速击败了奥地利人,然后又立刻调动十万以上的军队北上,远离后方进行作战的我们岂不是很危险?”
众人不由得点了点头。
正常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除了需要在行军中不断调整线列步兵队形以使军队中不出现掉队外,更重要的便是后勤。十万大军的物资消耗非常庞大,虽然法军每一支部队都有后勤兵运载食物,虽然每一名士兵身上都有数日的应急军粮,然而,在正常行军中,法军仍旧需要依靠来自本土的后勤补给。
路易其实还保留下了敌人的一个可能——卡尔?威廉?斐迪南切断后路。虽然这一点不太可能,但当敌人出现在自己与本土之间时,不可能之事也会在非刻意之下出现,后勤运输线会完全被普鲁士人切断。
“陛下,那么是不是流下来迎击卡尔?威廉?斐迪南,击败他后再进军?”拉法耶特侯爵一脸忧虑地询问道。
易断然否定,说道,“虽然我军有十万,普鲁士人只有五万,但是,这一带都是茂密的森林,这不利于大军展开,我军的数量优势无法体现。另一方面,我如果留下来迎战普鲁士人,即使打赢了,也失去了战机。也许在我停在此地之时,腓特烈二世已经解决了奥地利,回到了本土防守。”
“陛下,那么应该怎么办?”拉法耶特侯爵疑huo道,“难道撤回去吗?”他是慌luàn了,因为经国王的提醒,他突然发觉如今的形势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进与退之间,退走尚且可以保全。
路易紧接着拉法耶特侯爵的话说道:“你说的没有错,我要改变计划。”
一切都在路易的掌握之中。他的战略目标是荷兰,绕开佛兰德斯和荷兰南部,假道明斯特由东面攻入荷兰本土。他故意率军东进,只是以“突袭普鲁士”为障眼法,除了mihuo荷兰外,也是为了将西进的普鲁士西路军吸引过来。一支五万人的普鲁士军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放任不管便太过危险。
所有的战略由路易一人制定,在此之前也无人知晓。因此,当所有人听到战略要改变时都震惊了。
路易来不及多作解释,现在已经是争分夺秒的地步。他加快语速,对拉法耶特侯爵说道:“侯爵阁下,这一带是森林地形,正规军在此地难以展开发挥优势,而你的轻步兵却正好相反,完全可以发挥所长。”
“陛下是要我挡住普鲁士人?”拉法耶特侯爵愣了愣,信心不足地说道,“陛下,我只有五千人,普鲁士有五万人。”
“这点我知道。”路易不以为然地说道,“一比十的兵力差距,所以,我并不是要你正面阻挡普鲁士人,更不是要你击溃普鲁士军队,你只需要率领你的轻步兵在这片森林中延缓普鲁士人的行军速度便可以了。”
1...212213214215216...5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