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法兰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eroth
拉法耶特侯爵听此一说,不由得恢复了信心。一比十的兵力差距虽然骇人,可若只是延缓敌人的速度,那并非难事。早在北美时,他就曾率领一千余部下借着同样的森林地形阻挡过超过一万的不列颠正规军。虽然不列颠军队和普鲁士军队无法相比,可越是正规军便越是难以习惯森林战法。因为正规军的纪律,反过来也就是刻板。它能在开阔战场上帮助军队获胜,却也能在森林等异常战场上使其失去机动力和应变能力。
“你有信心吗?拉法耶特。”路易询问道。
拉法耶特侯爵深吸了一口气,神情仿若“准备好了”一般。他以硬朗地口气问道:“陛下,您需要几天?”
路易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说道:“从这里到荷兰海牙,需要五到六日时间。我只能给你五日。五日之后,你可以自行处置。”他这是下达了死令,其内在意思便是“五日之内无论死伤必须拦住,五日之后,投降或撤走随便”。
拉法耶特侯爵自信地微笑道:“放心吧陛下。我可以拖延十日。”
路易满意地一笑,接着点了点头,但他并不相信拉法耶特的话。
路易并不知道,拉法耶特侯爵在北美曾经以一千兵力,依靠森林地形成功阻击了超过一万人的不列颠正规军二十日时间,因此,他有足够的自信来口出豪言。然而,拉法耶特侯爵却也想漏了一点,当年他才北美可说是“主场”,不但后勤补给不用考虑,就连当地出身的向导都配有好几个,而现在,他是在真正的“异国他乡”,后勤有限,又无向导,情况比当时难上许多。
接着,路易和其他人回到了营地,而后,他便率领着莱茵军团和阿尔卑斯军团往西行军而去,只留下了拉法耶特侯爵和安德烈?马塞纳所统帅的五千轻步兵。
阿尔卑斯军团在前,莱茵军团在后。开拔之后,路易将贴身近卫队留在了阿尔卑斯军团阵列中,他自己则留在了莱茵军团阵列中。开拔半小时后,他亦回到了阿尔卑斯军团的近卫队中。
贝尔蒂埃此次作为国王的参谋长兼工兵队长随军,他非常不明白一向稳重的国王将后方jiāo给五千人的用意,于是等国王一回来便问道:“陛下,后方只有五千人,会不会太冒险了?”
“哼哼哼……”路易笑了笑,说道,“行军作战原本便是在冒险,最安全的方式是和平。战争中的冒险程度也并非单纯的按照风险值来计算,而是运用结果来计算。”
“结果?”
“是的。”路易点了点头,解疑道,“如果最终能够获得胜利,那再危险的方式都没有风险。如果最终无法获得胜利,那再保守的战法都风险极大。历史上,汉尼拔翻越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攻击罗马而造成轰动,斯巴达克斯却因在阿尔卑斯山脚止步而最终失败。冒险和保守,在这两人身上便可见一斑。”
贝尔蒂埃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这时,路易脸sè一变,原本自信的神情多了几分忧虑。他说道:“但是,只将背后jiāo给五千人并不保险。普鲁士有五万人,森林又那么大,他们完全有能力分兵绕道。”
“陛下,您有办法应对吗?”贝尔蒂埃宁愿等待着国王想出新的战术,也不愿意费力思考,因为事实无数次证明,那不过是白费功夫。
路易深吸了一口气,以命令的口wěn说道:“命令阿尔卑斯军团开始急行军,莱茵军团缓行军。”
急行军可以将五日的路程缩短至三日之内,缓行军则会将五日的路程延长至七日。
路易早先构思战略时便有分兵战略。以阿尔卑斯军团或莱茵军团阻挡普鲁士西路军,以他们中的其中一支军团攻击荷兰。如今,他不过是实践了这一战法而已。
贝尔蒂埃豁然大悟,感慨道:“荷兰陆军不足为虑,阿尔卑斯军团虽然只有四万人却也足够了。普鲁士军只有五万人,还要受到轻步兵的sāo扰,现在留下六万人的莱茵军团殿后,也足以保卫后方。”
“没错”路易神情凝重地在心中默念道,“这就是我的战略。”
战略虽然已经成功执行,然而,路易这是第一次进行大兵团调动,因此也难免信心不足。可是,无论是前方还是后方,他都难以找到令自己信心不足的地方,最终,他也只能将此事归属到稳重的xing格使然。
我主法兰西 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莱海战
第五百二十四章加莱海战
荷兰执政威廉五世因妻子为普鲁士公主,同时为了通过战争树立威信、压倒议会中的共和派,而一手促成了荷兰对法开战飞速更新
3月初,法兰西大军跃过莱茵河之际,荷兰便正式对法宣战,当法兰西国王还在明斯特的森林中徘徊时,荷兰陆军的主力便跃过了佛兰德斯边境,率先进攻法兰西。与此同时,早先便在外海游弋的荷兰海军舰队开始对加莱、勒阿弗尔等港口进行袭击和封锁。
威廉五世梦想着通过这一次战争夺取佛兰德斯,实现他祖先未能实现的“尼德兰一统”之梦。另一方面,他也受够了这么一个被议会掣肘的“执政”头衔,他无比羡慕有着绝对权威的法兰西、瑞典、普鲁士等君主制国家的国王,因而也梦想着戴上“尼德兰王国”的王冠。
战争的初始阶段非常顺利。在海上,荷兰海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挠,轻易便封锁了加莱、勒阿弗尔等港口。在陆地上,陆军虽然只有三万人,可这支大半为德意志雇佣军的军队却“所向披靡”,不费吹灰之力地突破了边境,突入到了佛兰德斯境内。更令威廉五世兴奋的是法兰西国王所率领的法军主力直扑汉诺威而去,并无回转的迹象。
威廉五世虽然没有腓特烈二世的战略头脑,可也不蠢,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关键是法兰西那十几万大军的动向。若法军主力东进迎战普鲁士,那荷兰便无忧;若法军主力回援佛兰德斯,那荷兰便会遭受难以想象的劫难,而他自己也将权势受损。在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法兰西主力即将和普鲁士军队jiāo锋的情况下,他自然也非常高兴。
然而,他的高兴来得快,去得更快。
3月13日,荷兰外海突然出现了多艘法兰西海军战舰。先是海牙,后是鹿特丹,最后几乎各大沿海港口都能看到法兰西战舰的影子。同一日,封锁加莱、勒阿弗尔的战舰也被迫撤围,原因是法兰西战舰突然出现于后方。
3月15日,南线入侵佛兰德斯的荷兰陆军遭到了法军的阻击,而此时距离荷兰陆军跨过边境的时间不过三日。
威廉五世自此之后便难以安眠,军事上的变故是一点,但更重要的是议会地反弹。
议会中的共和派原本便不同意发动对法战争。清一sè为商人新贵族的共和派更乐意对不列颠开战,而非是对法兰西开战,他们之前不过是在执政和王权派的强压下才不得不妥协,如今战事不利,他们便开始展开轻微的反击。
直到此时,威廉五世也不过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共和派轻微的反击在他眼中不值一提,军事上的暂时遇挫亦属于正常,面对法兰西这样的国家,军事上太过顺利反倒怪异。不过,只是两日时间,他所有的推脱之词便宣告失效。
3月17日,法兰西海军开始全面反击。
法兰西海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加莱海峡东面、北海上的大西洋舰队。另一部分是加莱海峡西面、拉芒什海峡中的地中海舰队。大西洋舰队早先分出了十艘战舰驰援加莱海峡,以此封锁荷兰主力战舰的退路,出现在荷兰外海的是二十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因此,在17日同时发生的两场海战中,北海上的海战为大西洋舰队独立完成,加莱海峡西侧的海战为两支舰队互助进行。
荷兰海军的船只不少,然而能够称得上“战舰”的不过二十艘。战争开始后,这二十艘战舰中的十五艘执行港口封锁任务,本土只有五艘战舰防卫。虽然荷兰各港口内还有为数不少的巡航舰、护卫舰、武装商船,但是,无数战例证明了这些船舶在面对三极战舰及以上等级的战舰时,都显得不堪一击。
17日早晨6时,拉芒什海峡被一片雾气笼罩。在前一日夜里,荷兰的十五艘战舰已经来到了加莱海峡的西侧,在更西面则是一路尾随的法兰西地中海舰队的二十艘战舰,而在东面,则是在狭窄的加莱海峡一字排开的大西洋舰队分舰队的十艘战舰。
荷兰的十五艘战舰大多为64mén火炮级的三极战舰,只有旗舰是74mén火炮级。法兰西东西两大舰队的三十艘战舰中,除了地中海舰队的旗舰为拥有102mén火炮的一级战舰外,其余皆为74mén火炮级的三极战舰。
在战舰的数量上、等级上,荷兰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不仅如此,荷兰战舰大多有些年数,几乎已经呈现出老旧之态,而法兰西战舰全为近十年新造,因而,在战舰的质量上荷兰也处在劣势。
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劣势,荷兰海军的指挥官决定趁着雾气弥漫,以及风向为西南风的有利机会突破加莱海峡。
其实,法兰西海军也已经决定了在这一日动手,不过,做出这一决定的只是地中海舰队的指挥官,他出于保险,并为了留出时间通知友军舰队,而决定将开战时间定在上午10时。
荷兰海军的指挥官在战略比拼上占得了先机,在雾气弥漫的情况下,荷兰战舰开始起锚升帆。方向虽然有利于荷兰战舰,可这西南风并不大,只是微风,因此,庞大的战舰仍然走得很慢。
早晨6时45分,荷兰战舰接近大西洋舰队分舰队,但是,封锁加莱海峡的分舰队仍然没有发现。
一刻钟后的7时,荷兰战舰终于被分舰队的瞭望员发现,而发现的原因居然是其中一艘荷兰战舰上亮着油灯。
分舰队十艘战舰为纵向一字排列,每艘战舰之间都留出了能容纳三艘战舰横向身位的距离,如此做是为了能在危急关头九十度旋转船身。
“右满舵,火炮准备。”
法兰西战舰彼此的距离都超过百米,加之漫天mi雾,因此,并非所有战舰都发现了荷兰人的身影。故而最初只有两艘战舰开始准备迎击。
二十分钟后,两艘战舰转身完毕,左舷的火炮全部已经对准了西面的荷兰战舰,与此同时,其他的战舰也相继发现了荷兰人。
“轰轰轰轰……”
无数的炮声轰鸣地响起,其中命中了多少无人得知,然而,这轮炮击的好处在于成功提醒了更远处地中海舰队,战争已经开始。随即,地中海舰队也开始起锚、升帆,以微速前进。
当法兰西人看不见荷兰人时,荷兰人也看不见法兰西人。因此,在法兰西战舰的火炮齐响前,率先企图利用mi雾来突破封锁的荷兰人反而被这mi雾mi糊住了双目。
荷兰舰队在法军的第一轮炮击后便hunluàn了。
法兰西战舰无法在mi雾中互通消息,荷兰战舰也是如此。在敌人开炮后,荷兰战舰也开始胡luàn行动,有的是在发现shè击点距离较远后继续前进,有的在炮弹略过后调转船身准备迎战,有的走得较慢的便干脆停下。最终,试图调转船身的战舰多少都剐蹭到了近在咫尺的友军,有些战舰因此被打掉了前桅风帆,有些战舰因此被迫停下,但更大的破坏是令大多战舰无法完成转向,以致无法用侧舷还击。
在没有地中海舰队加入的情况下,大西洋舰队的分舰队便已经掌控了形势,然而,拉芒什海峡上的mi雾还未散去,除了荷兰人自己外,无人知道他们的糟糕状况。
8时,地中海舰队靠近了荷兰战舰,接着,接舷战开始。
虽然海战中已经大量运用上了火炮,但火炮能对坚固的船体造成的伤害有限,它们更多时候起到的是威慑及破坏敌舰风帆的作用。因此,海战到了最后便回到了冷兵器时代,以接舷战来解决一切。
地中海舰队有二十艘战舰,且在单舰人数上比荷兰方面更多,因此,若进入接舷战,即使是在mi雾天气下亦能稳cào胜券。然而,这样的mi雾天气使得正不断开炮的大西洋分舰队无法知晓友军的行动。最后,地中海舰队的战舰也遭受到了轻微的打击。
上午9时,mi雾终于逐渐散去,大西洋分舰队也终于停止了shè击。此时,荷兰舰队已经有三艘沉没,五艘重创,而地中海舰队方面也有一艘沉没,若干艘风帆脱落、桅杆断裂。
大西洋分舰队的战斗已然停止,但地中海舰队的战斗仍在继续。
荷兰战舰投降的越来越多,到了上午9时30分,只剩下旗舰还在顽强抵挡。不过,又二十分钟后,旗舰也降下了荷兰旗帜。
这场发生在加莱海峡的海战最终以荷兰海军全军覆没终结。法军虽然没有任何战舰损伤,但他们在人数的伤亡上亦不在少数。此战,荷兰伤亡四千余人,法兰西伤亡亦在一千七八百左右。但是,在如此伤亡之下,荷兰的损失并非是只比法兰西多死伤几千那么简单。这意味着荷兰的海上势力彻底覆没。
同日下午,法兰西大西洋舰队在荷兰外海击败了寻求突围了荷兰留守舰队。大西洋舰队以沉没一艘三极战舰的代价击沉三艘荷兰战舰及巡航舰、护卫舰共八艘、俘虏一艘,荷兰留守舰队只能龟缩回港。
我主法兰西 第五百二十五章 马斯河战役
第五百二十五章马斯河战役
3月17日,当加莱海峡和荷兰外海的海战结束后,近在咫尺的陆地上又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会战的双方分别是法兰西的诺曼底军团和荷兰陆军。
佛兰德斯原本是诺曼底军团的防御范围,诺曼底军团采用着分兵把守的战略而化整为零,但就在月前,随着从本土开来的民兵的来到,诺曼底军团也得以在布鲁塞尔集结,重新恢复编制。
佛兰德斯各个城镇、堡垒的防务虽然jiāo给了民兵,但这些民兵并非不堪一击的农民,他们的战力也许不如正规军,武器熟练度亦不如正规军,但在军事战技方面并不比正规军差。在据城防守的情况下,他们亦可以发挥一定的效用。
荷兰陆军利用突袭的方式在最初取得了一些胜利,边境的几座城镇被其占领,然而,随着他们深入内地,佛兰德斯遍地军事工事的特点得以展现。荷兰陆军三万人开始举步维艰,甚至干脆停滞了前进步伐。
3月15日,诺曼底军团来到荷兰陆军侧翼,荷兰陆军为防止被夹击而被迫撤离,由此,两军展开了一场追逐。
诺曼底军团的指挥官是贝克里伯爵,这位昔日曾率领十几名骑兵追赶远赴不列颠的法兰西王储的年轻军官,如今已经是一位以治军严谨闻名军界的将领,但是,他并未因此丧失年轻时的锐气。他见荷兰陆军不敢迎战、避走,便干脆挥军追赶了上去。
荷兰陆军先前“凯歌频奏”,无形间也丧失了锐气,更因连续几日行军而疲惫不堪。反过来,诺曼底军团刚经过了一小段时间的休整,其士气、锐气都在顶点。这一场追逐下来,两军虽未直接大战,但荷兰的溃势已显。
荷兰陆军大多由德意志雇佣兵组成,但这些雇佣军并非是jing锐的黑森-卡塞尔雇佣军,只不过是德意志亡命徒,因犯罪或生活所迫才投身军旅,其战斗力及纪律与黑森-卡塞尔雇佣军相差甚远,距离普鲁士、奥地利等国正规军的素质也差距很大。
荷兰陆军的另一组成部分便是荷兰本地出生的青年,然而,荷兰政治上的分裂自治及王权派、共和派之争也影响到了这些青年。荷兰的联省制度注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家概念薄弱,地域概念却强大,荷兰籍的士兵也因此缺乏“荷兰”概念,更多的是乡土情结。而最为致命的是,王权派的士兵认为这场有利于威廉五世扩大影响力,因此,他们乐意开战,与之相反的是共和派的士兵,却认为这场战争会摧毁荷兰共和的制度,因此,他们的士气低落,并不对战争兴奋。
在外有追兵、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荷兰将领的头脑非常清醒。荷兰陆军一直后退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其指挥官认为如今的军队不堪一击。然而,荷兰和佛兰德斯的土地有限,后退不可能一直进行。
荷兰人逃过了边境,法兰西人追了上去。荷兰人来到了横贯南部土地的马斯河畔,法兰西人也追到了马斯河畔。
马斯河发源于法兰西的香槟,先是向北流入佛兰德斯,在进入荷兰后又转道向西,在横穿过荷兰南部之后注入北海。这条河是构成莱茵河三角洲的重要水流之一,也是荷兰南北间最后的一条天然屏障。因此,荷兰陆军已经退无可退。
3月17日下午3时,疾走两昼夜的荷兰人终于停在了马斯河畔。然而,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无一人有战斗的意志。
将军费尽心力收拾了走散的军队,结果清点之下发现军士减员三分之一,三万军队已经凭空消失了一万人。这不见的一万人不少是德意志雇佣军,也有不少出生于北方省份的荷兰籍士兵。
人数的减员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武器的损失。
仅存的那两万人虽然人手一枪,但弹yào、刺刀等物件损失极多。至于最为重要的火炮也有三分之二被丢弃在了路上,而那剩下的三分之一火炮大多也只剩下了一mén火炮,留存的弹yào极少。
士兵和弹yào缺额巨大,荷兰的将军也无信心再战。虽然与法军还未大一仗,但战争的结果早已经分出了。
在此情况下,最明智的战略是撤过马斯河,炸毁河上的桥梁,以马斯河这一天然屏障挡住法兰西人的铁骑。然而,正当荷兰的将军打算这么做是,威廉五世的信件却到来了。
荷兰军队中的将领大多为王权派,他们支持奥兰治家族对荷兰的世袭统治,因此,共和派人士也抓住了军队败退的机会在议会中对威廉五世进行攻击,威廉五世为挽回政治上的败局而干预了军事,直接以执政的身份命令陆军在马斯河南岸迎战,重新攻入佛兰德斯。
马斯河并非界河,其南岸有荷兰四分之一的土地。威廉五世并不明白军事战略,只以为同在本土作战,过不过河都一样,因此便愚蠢地放弃了这条天然屏障。
最终,荷兰军队放弃了短暂的逃生时间,在河的南岸列开阵型迎战。
诺曼底军团一路北上未受阻击,但贝克里伯爵并不敢因此而大意。这一路上,诺曼底军团四万人都以整齐的军阵行进,途中虽也有士兵掉队的事情出现,却未发生重武器丢失事件。当诺曼底军团到达马斯河畔时,四万人枪几乎完整,一百六十mén大炮及弹yào更是无缺。
下午4时,诺曼底军团来到距离马斯河三公里处。由于河岸前的荷兰人已经列阵以待,贝克里伯爵只能命令军团一字排开,准备迎战。
四个步兵师被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师被安排在正中,徐步往荷兰人的阵地推进。第二师和第三师分属左右两翼,在战争开始后向荷兰人的两翼包抄。第四师则作为预备军留在后方待命。
与此同时,两个骑兵团被集中在一起,由贝克里伯爵亲自率领。一百六十mén火炮以炮兵连或营的编制分散在第一师的战列中,以用作火力压制。
下午4时30分,法军列阵完毕,贝克里伯爵下令进攻。
荷兰人虽然是一字排开,可他们并非是一字列阵,相反,他们以团、营为单位分别部署在跨河两岸的若干座桥前,只是因为横列过长,而显得似乎连在了一起。不过,这无法改变他们更像是随时准备过河逃走的败兵这一事实。
荷兰人如此排列也将战线的横面拖得很长,然而,这并未打luàn法军的部署。
进攻令下达后,法军左右两个师斜向行军,与中路的第一师形成了一个扇形向荷兰人bi近。贝克里伯爵此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歼灭敌人,而是为了迫使敌人退过河,从而一举消除荷兰人对佛兰德斯的威胁。
荷兰人不是普鲁士,荷兰的将军也非是腓特烈二世那样的将才。若此时在法兰西人面前的是腓特烈二世统帅的普鲁士军团,那法兰西如此战法便极可能受到jing锐的普鲁士军团的反冲击,并因此而在人数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败北。
扇形合围战术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使用并无差错,但其本身存在难以挽回的缺陷。法军的三个师排开横列向前推进,其结果便是横面太长而纵身不足,若是敌人以纵列突击,反而容易被突破。贝克里伯爵故意留下第四师作为预备队,便是为了防止这样的结果出现。
4时50分,第一师推进至荷兰人的面前五十米处,随即全线停下。
步枪的有效shè程在一百米内,最大杀伤距离是在三十米内,五十米并无法造成敌人的最大伤亡。贝克里伯爵并非是心慈手软之人,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就令他练就了一颗钢铁之心,他如此做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左右两翼流出必要的空间。
“轰轰轰……”
火炮轰鸣,实心弹从法军各个方阵间的空隙shè出,直击列阵于马斯河前的荷兰人。
“瞄准……开火……”
“乓乓乓乓……”
一连串枪声随即响起,白sè的硝烟亦同时弥漫在了战场上。
法军排列成三排,第一排shè击后蹲下,第二排shè击,完毕后蹲下,由第三排shè击。三轮shè击之后,五十米外的荷兰人死伤无数。
虽然步枪的命中不高,但在**情况下,又是shè向两万人的群体,最终所造成的震撼xing效果不可避免。这三轮shè击后,荷兰人的第一排几乎有一半以上倒地。
正面的攻击并非是贝克里伯爵战术的重点。荷兰人在狭窄的空间中派成了四排、五排,因而,他还是很害怕荷兰人的反突击。
两轮对shè后,荷兰和法兰西都有损伤,然而,贝克里伯爵最担忧的突击并未出现,相反,两翼的两个师的包抄却开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