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北斗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关
周怀政看了一眼太岁的腰牌,又上下看看太岁,有些不满:“你这身打扮,如何追随官家左右?”
“啊?”太岁愕然,上下打量自己,不知对方何意。
周怀政也不多说,左右看了看,见一个小太监与太岁身材相似,一挥手唤来:“去,把你的衣服拿一套来。”
没多久,小太监捧着一套衣服站在太岁和周怀政面前。
周怀政一脸不耐:“快换上,官家马上就上朝了。”
太岁指了指自己,茫然道:“啊?我扮太监?”
“周怀政!”这时室内传来赵恒的声音。
周怀政赶紧往室内赶,急急摞下一句话:“快着快着,赶紧换好衣服伴驾上朝!”
“快走吧,去那边换上衣服,等晚上周公公该发火了。”见太岁仍在磨蹭,小太监脸色惶急的催促,领着太岁往旁边一个厢房走去。
太岁为难地跟着小太监走去,边走边无奈地摇头:“换上这身衣服,我岂不成了有史以来最帅的太监?”小太监脚步一个踉跄,差点跌了个跟头,赶紧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大宋北斗司 一百六十四章 立后之议
紫宸殿,早朝。
雷允恭站在丹陛下,扫视殿上群臣,把拂尖一扬,拉着长音高呼:“官家临朝,百官叩拜……”
鼓乐齐奏,皇帝在四个小太监的簇拥下缓缓走上丹陛,太岁扮成了一个小太监,就在其中,其他三个小太监目不斜视,太岁却东张西望,一脸好奇。
众文武百官齐齐向皇帝长揖,山呼万岁。
赵恒在御案后坐定,四个小太监分站四角,太岁在一个前角站定,也做出一副严肃的样子。
雷允恭没有站在御阶上,而是降了一阶,在登上御台的台阶右侧站定:“众臣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寇准捧笏出班,向赵恒一躬身:“臣,有本启奏。”
赵恒沉声道:“寇爱卿请讲。”寇准直起身子,朗声说话:“陛下,臣听闻德妃娘娘忽患急症,有人进言说是厌胜之术所致,所以陛下授予某些人便宜行事的特权,任其在宫中搜查所谓的真凶,闹得后宫
不宁,乌烟瘴气。”
赵恒眉头一蹙,声音严肃起来:“北斗司和德妙法师,都认定德妃不是生病,而是有人加害。在朕的宫中,居然有人行凶害人,难道朕不该彻查其事么?”
寇准沉声道:“查是应该查的,却不该将如此大事托于不当之人,致使风波重重,许多无辜宫人受害!”
赵恒轻轻一拍御案,神色不悦:“所托非人?寇相公,你指的是雷允恭还是德妙法师啊?宫内之事,朕不交托给身边人,难道还要交给三法司?”
赵恒双眼一瞪,看向寇准:“难不成三法司还要干涉朕的家事?”寇准向皇帝长长一揖,态度不卑不亢:“陛下,宫内之事,不必交予三法司,却可以交给宗正寺。宗正寺本就管理皇族之事,此时出头份属应当。再不然,还可以让周怀政
公公去查,周公公掌管内侍省,由他出面,也名正言顺……”
赵恒脸色一沉,不悦地看向寇准,出声喝断:“够了!朕的家事,宰相不必多嘴!寇相公若无国事禀奏,可以退下了。”
寇准微微一笑,捧起笏来,眼观鼻,鼻观心:“陛下要听国事,那臣就奏国事。”
赵恒乜了他一眼。寇准:“陛下,德妃娘娘受人所害,宫中风波频起,如此种种,皆因先皇后病逝后六宫无主,妃嫔们难免会有人生起别样心思。若是皇后正位,主掌六宫,宫内自然风平浪
静,也免得陛下分神,为后宫之事操心。所以,臣促请陛下,早立皇后!”丁谓睨了寇准一眼,捧笏出班,向赵恒施礼:“启禀陛下,寇相公所言甚是,臣也以为,德妃遭此大劫,是因为后位空悬,六宫无主,众妃嫔各有心思,故生动荡。若想要
后宫稳定,还请立德妃为后!”
寇准大吃一惊,瞪向丁谓。
赵恒露出喜悦之色,抚须点头表示赞许:“寇爱卿和丁爱卿所言甚有道理,朕有意立德妃为后,众爱卿以为如何?”
寇准急忙抢上一步,向赵恒捧笏施礼:“陛下,臣赞成立后,却不赞成立德妃为后。”
赵恒脸色一沉,不悦地看向寇准:“寇相公以为何人可以为后?”寇准毫不迟疑:“要做皇后,就得母仪天下!德妃出身贫贱,何以为后?老臣以为,沈才人入宫虽晚,但沈才人知书达礼,品德高洁,又是前宰相沈伦的孙女,出身高贵,
堪为天下之母!是以,臣举荐沈才人为后!”
众文武官员中涌出一半人,齐齐向皇帝行礼。
涌出的众文武齐声道:“臣附议!”
赵恒不由皱眉,看了看众臣,又看了眼寇准,不由无奈。
他心里清楚,这些大臣之所以赞成寇准,出身贫贱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德妃刘娥膝下无子,无子即无后,无后就不能继承大统……
而事实上,赵恒却知道,当年刘娥是生过一子的,只不过那时自己还未承袭大宝,宫中纷乱,以至于刘娥产子当日就流落民间,这么多年来,一直也没找回来。
这是刘娥的一块心病,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呢?丁谓捧着笏,看看这般架势,着急地上前一步,向赵恒施礼:“臣反对!陛下,德妃娘娘在陛下还未成为天子前,就已侍奉陛下,劳苦功高。自入宫以来,更是安份守己,
端庄自持,从无什么恃宠而娇的言行,举止品行,毫无挑剔,这才是最佳的皇后人选啊!”
赵恒连连点头。
寇准睨了丁谓一眼,一脸不屑,立即上前一步,大声道:“德妃娘娘出身贫贱,本是一江湖伶人,如此出身,如何称后?”丁谓不屑看着寇准,反驳道:“寇公此言差矣,沈才人入后宫时日尚短,未有尺寸之功,怎可轻言为后?倒是德妃娘娘在后宫多年,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实乃国母风范
,要立后无论是从时间,位份,功劳,还是德行,德妃娘娘都是当之无愧的人选。英雄不问出处,出身又算了什么?”
丁谓话音一落,王钦若、陈彭年等一群官员一涌而出,捧笏向皇帝行礼:“臣等附议!”
寇准一脸怒色,率领拥沈才人派的官员与丁谓等拥刘娥派的官员在大殿上激烈争吵起来,双方指手划脚,神情激动。太岁站在御阶上,眼角微微一瞟赵恒的表情,又看看激烈争吵的寇准、丁谓等人,心里暗忖:“丁谓这个老白脸还真有一套,处处都能说到皇帝心里去,难怪皇帝喜欢他。

殿前文武仍在争吵。
“丁相公所言才是道理,当立刘德妃!”
“德妃刘氏出身卑微,才低识浅,不足服众,立后当立沈才人。”
“如今后宫中德妃位份最高,立后当立刘德妃!”
“德妃刘氏如今生死难料,不宜立为皇后。万一要是刚立为后她便病逝了,那该如何是好?”
赵恒听到这里勃然大怒,猛地一拍御书案:“够了!立后之事改日再议,退朝!”
说罢,他也不理百官们的争执,气呼呼地起身,朝后宫走去。雷允恭意味深长地瞟了一眼乱纷纷的众大臣,忙跟上赵恒。太岁正看得津津有味,比其他三个小太监迟了一步,见皇帝走了,忙也赶紧追过去。




大宋北斗司 一百六十五章 相逢恰是少年时
散朝后,赵恒来到刘娥的寝宫,穿着宫女服装的瑶光与众宫娥行礼。
瑶光看到赵恒身后穿着太监服装的太岁,先是一愣,继而掩口偷笑。
太岁悻悻地白了她一眼,当着皇帝的面也不好说话,一脸晦气。
赵恒走到床边,忧心忡忡的查看刘娥的状况,随口问道:“德妃今天状况如何?”
瑶光马上回道:“官家,德妃娘娘与昨日一样,身体未见好转,却也并未恶化。”
赵恒轻轻叹了口气,挥手命众人退下:“朕陪娥娘说会儿话,你们退下吧。”
众太监宫娥施礼退下,太岁瑶光也出去。
宫女太监们三三两两的走出门,在廊下各自寻相好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
瑶光东张西望寻找太岁,发现太岁站在长廊较远处的拐角处向她招着手,抿嘴一笑,走过去。
看看太岁一副小太监打扮,瑶光忍俊不禁想笑:“你怎么这副打扮?”
太岁哭丧着脸,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我有什么办法,周公公说,扮成这样子,才好时时随侍在皇帝左右,我只好……”
瑶光掩口偷笑。
太岁眼睛转了转,低声问道:“刚刚躺在榻上那人,就是德妃娘娘啊?”
瑶光点点头:“是啊!”
太岁不以为然:“嗨!我还以为,德妃娘娘有倾国倾城之貌呢,原来已经是个半老徐娘。”
瑶光乜了太岁一眼,有些不高兴:“半老徐娘怎么了?”太岁没注意她的神色,眉飞色舞道:“你是不知道啊,今儿朝堂上百官议论立后,皇帝是多么维护德妃,寇相公反对立德妃为后,惹得皇帝大为不悦,直接拂袖而去呢。我
琢磨,这位德妃娘娘啊,一定貌比天仙,所以迷得皇帝神魂颠倒,谁知道方才一看,不过如此,而且年纪也不小了,怎么皇帝就这么迷恋她呢?”
瑶光不悦地白了太岁一眼,转过身去,望着宫门方向,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你们这些臭男人,有几个能像咱们皇帝一样,懂得什么叫白首夫妻,恩爱如初。”
太岁凑过去,涎着笑脸儿和瑶光说话:“你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太岁就是长情之人!你说皇帝和德妃是十分恩爱?皇帝都是三宫六院,美人无数的吧?”瑶光依旧看着宫门方向,轻轻点点头:“嗯!皇帝嘛,要多子多孙,才有兴旺气象。娶妃纳嫔,那是皇家制度。不过,咱们这位皇帝虽有佳丽三千,却独爱德妃一人。皇帝
和德妃少年相识,就此一见钟情,据说当时官家还是个少年……”
随着瑶光的讲述,时间回到二十年前。
那一年春色正好,柳絮儿漫漫飘散在汴梁街头,少年赵恒带着两个侍卫穿着便服,好奇地行走在热闹的汴梁街头。少女刘娥持拨浪鼓,着荷叶裙,在闹市街头边唱边跳。她的歌声清脆甜美如乳燕轻啼,令人听之忘忧;她的一双大眼如黑宝石般纯净无瑕,让人观之忘俗,整个人显得十
分灵动可爱。
旁边有个小小的银饰摊子,一个少年银匠一边打造银饰,时不时抬头看向刘娥,笑眯眯的。
四周围了不少百姓,不时鼓掌叫好。
刘娥跳唱了一曲,拿着铜锣脸红红地向围观百姓讨赏,百姓们将一些铜钱丢进去。
当刘娥走到赵恒身边,赵恒往怀里一摸,歉意地向刘娥一笑。
刘娥温柔一笑,没有为难他,而是走向下一个人。
赵恒尴尬不已,想了想,往腰间一摸,将玉佩摘了下来,追上刘娥,将玉佩放在她的铜锣上。
刘娥看到玉佩,惊讶地看向赵恒,有些不知所措。
赵恒含情脉脉地看着刘娥,微笑点头。
……
太岁和瑶光肩并肩的坐在台阶上,二人都托着下巴,望着前方,瑶光目光中充满向往。“德妃娘娘是太原人,家道中落后,跟着表哥龚美跑江湖卖艺。在汴梁街头,与那时尚未受封太子的襄王,也就是当今皇帝,一见钟情。那一年,德妃娘娘十五岁,襄王也
是十五岁。”
太岁托着下巴:“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藏。”
瑶光惊讶地看向太岁:“哟,你还会吟诗呐?”
太岁向她翻了个白眼儿:“你真当我不学无术呢?小时候,师父教我背过诗经的好吧?”瑶光笑了笑,又扭回头看着前方:“襄王和德妃娘娘的情路坎坷得很呢。二人在一起两年后,终于被太宗皇帝知道了,德妃娘娘出身贫贱,太宗皇帝很不高兴,就把德妃娘娘轰出了京城,并为襄王赐婚,娶了潘美大将军的八女儿。但襄王对德妃娘娘一往情深,又把她找了回来,藏在亲信家里,私相幽会,直到他做了皇帝,才把德妃娘娘接
进宫,这么多年来,二人始终恩爱如初。”
太岁恍然点头:“原来如此。”瑶光又道:“你说今日百官议论立后?其实,以前百官就为了立后争吵过不只一回了。皇帝一直想立德妃为后,但德妃不仅出身寒微,而且不能生育,为了立德妃为后,皇
帝把李才人所生的儿子假托是德妃娘娘所生呢,就是当今太子。”
太岁吃惊地看向瑶光:“当今太子不是德妃娘娘的亲生儿子?”瑶光向他点点头:“嗯!民间都以为当今太子是德妃娘娘所生,其实官员们大多都知道真相。当今太子的亲生母亲是李才人,只不过太子从小由德妃娘娘抚养长大。正因百
官知道真相,所以皇帝也不好凭此立德妃为后。”瑶光深深地叹了口气,一脸的赞赏:“陛下富有四海,美人三千,却对德妃娘娘如此专一,哪怕有比德妃更美貌、更聪慧的女子,他也只爱德妃娘娘一人,你说德妃娘娘多
幸福啊。哪像我爹,哼!”
太岁挠挠头:“皇帝比你爹好吗?我倒不觉得。皇帝信任丁谓那个大奸臣,还信任德妙那个神棍,对女人很专情又怎么样?我觉得他就是个睁眼瞎。”
瑶光生气的站起来,踢了太岁的小腿一脚:“你这种野蛮人,一点儿不懂感情,我不跟你说了,哼!”她生气地走开,太岁坐在原地,撇了撇嘴,心道柳大哥说得不错,女人果然都不讲道理。皇帝整天不干正事儿,分明就是昏君,可到了女人嘴里,却变成了好人?真是不可理喻!




大宋北斗司 一百六十六章 牛刀小试
御花园内,赵恒在太岁和几个太监的陪同下向前走。
赵恒微微蹙眉,心事重重。
太岁寸步不离的跟着赵恒,四处扫视,非常警惕。
赵恒扭头对身边一个近侍太监道:“德妃始终未醒,德妙和洞明也不知在忙些什么,一会儿,你去他们那里问问,可有什么……”
他还没说完,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毒蛇,张口噬向赵恒。
太监们惊呼,赵恒看见毒蛇大惊,想要躲避,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太岁手疾眼快,站得又近,一个箭步抢到赵恒前面,猛地一弯腰一把抓住毒蛇,猛然一抖,毒蛇被甩得骨节脱臼,软绵绵地搭拉下来。
太岁一乐:“哈!你这小东西也敢作怪!小爷我当初在山里,天天玩的就是你们!”
太岁提着蛇,得意洋洋地转身。
太监们护着皇帝赶紧退了两步。
太岁这才发现自己还提着蛇,赶紧往地上一丢,干笑摆手:“没事了没事了,陛下勿惊。”
说是勿惊,可赵恒又不是江湖人士,哪碰到过这种事儿,在太监们的拥簇下,很快回到了书房。
坐在案后,他举杯喝茶,依旧有些惊魂未定。
这时雷允恭匆匆赶来,向赵恒跪倒请罪,一脸惶恐道:“官家受惊了,都是老奴管教无方,才令陛下受此惊吓。”
赵恒到底是一朝天子,就算心里再后怕,也不好表现出来,当下摆手,故做轻松的示意雷允恭站起来:“只是个小意外,起来罢。”
雷允恭站了起来,扫了一眼旁边侍立的众太监,训斥起来:“你们怎么搞的,皇宫大内,御花园里,居然进了长虫,这要是伤了官家,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众太监低下头,唯唯请罪,不敢反驳。
雷允恭愤怒地一挥手:“在官家身边当差,就得时时小心,处处在意!你们这样子,不用干了!统统去净房洗马桶!”
赵恒挥挥手:“好了,不要大惊小怪的!”
雷允恭赶紧侧身转向赵恒,毕恭毕敬:“官家,奴婢们侍奉陛下不尽心,理应受到责惩……”
赵恒很不耐烦,加重了语气:“朕说够了!”
“是是是,老奴遵旨。”见他发火,雷允恭马上软了下来,但又转向众太监,低声训斥道:“官家仁慈,这一回便放过了你们……”
赵恒神色不悦插口打断:“下去!”
雷允恭一惊,赶紧又连声称是,点头哈腰地退下。
太岁看着赵恒,欲言又止。
赵恒发现太岁的反应,微微一笑:“你想说什么?”
太岁倒是不怕事儿,既然皇帝问了,马上就开口道:“陛下,御花园中出现毒蛇,确实有些可疑。说不定就是有人想害陛下呢,陛下为何不准人查下去?”
赵恒摇了摇头:“草木繁茂,里边有些虫蛇实属寻常。如果有人想害朕,丢条毒蛇在草丛里,怎么会知道就一定会被朕碰到呢?”
太岁挠了挠后脑勺,信服地点头:“对啊!”
赵恒笑了笑道:“所以,这只是一个意外罢了。若是小题大作,一路追究下去,不知要有多少人无辜受牵连,所以,还是算了吧!”
太岁默默点头,不再多说,心里却暗道,瑶光说的没错!这个皇帝啊,虽然有时是个糊涂蛋,可心地还是很善良的,不失为一个仁君。
夜色之中,福宁宫顶飞檐之上,有一只只石头做的脊兽静静地蹲在上边。
太岁像一只脊兽一样,蹲坐在一处飞檐上,正静静地看着月亮。
这时一个禁军侍卫静静地走向福宁宫。
太岁一看,立即振臂从飞檐上跃了下去,唰的一声拔出佩剑,挺剑抵住那人后背低喝道:“什么人?”
禁军侍卫咧嘴一笑:“不错!你小子,很警觉!”
一句话说完,他贴着剑尖滴溜溜一转,面向太岁时,已经换了一副模样。
“你说我是谁?”
太岁脱口而出:“隐光前辈?”
话一出口,他忽然又警查,冷笑地看那人:“天下之大,又不是只有隐光前辈才会易容术!”
禁军侍卫将右手缓缓举起,手中有一面腰牌,上面写着隐光星三个字。
太岁仔细看了看,收回剑,有些惊讶地看着那个禁军侍卫:“果然是隐光前辈。”
禁军侍卫笑嘻嘻地走近:“你能如此警觉,我就放心了。”
太岁和隐光一起往回走:“隐光前辈,你怎么来了?”
“如此大事,你以为洞明真放心就让你们几个小辈在此看护?我一直就在,只不过,时时变化身份,你没有发现罢了。怎么样,在宫中的感觉如何?”
太岁笑起来:“太有趣了,上朝的时候,我居然看到两个宰相领着满朝文武吵架,真是长见识。对了,今天皇帝在后花园遇到一条毒蛇,亏得我是蛇祖宗,手到擒来。”
隐光点头:“陛下遇蛇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做的很好。”“隐光前辈,进宫以前,我总觉得咱们这位皇帝是个大昏君。可是如今接触下来,感觉他也不是那么坏呢,其实皇帝心眼儿挺好的。而且,做皇帝也没那么舒坦。”太岁有
些感慨:“好像……不管他做什么,总有人不满意。想给自己定个正室妻子,也有人说三道四。”隐光点头:“是啊!很多时候,你听人说起的事情,未必就是真的,总要亲眼去看,亲自去发现。就拿祥瑞来说,陛下一定是因为昏庸才被人蒙蔽吗?未必,陛下精明的话
,一样需要被‘蒙蔽’。”
太岁迷惑不解:“精明的话,也需要被‘蒙蔽’?”隐光点头,左右看看,见四周无人,才低声道:“不错!太宗皇帝当年说过,他驾崩之后会把皇位传给侄儿八贤王,后来却食言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当今陛下总担心天下人
觉得他得位不正,他愿意被祥瑞蒙蔽,是想借此证明他是天命之子。咱们这位皇帝,其实很不错的,在他治下,百姓富足,人民安居,这就够了。”
太岁恍然点点头:“嗯!我们保护皇帝,就是保护了天下苍生!”
隐光赞许道:“没错,这就是我们北斗司存在的意义。保护皇帝,保护忠臣良将,让这天下太平,百姓们才有好日过。”
太岁郑重的点头:“我明白了。”
隐光四下看了看,四下静寂,有虫鸣声传来:“好了,你继续守夜吧,我再去别处转转!”说着,他朝太岁挥挥手,走进了夜色之中。




大宋北斗司 一百六十七章 谁说天家无情
福宁宫外。
太岁依旧蹲在飞檐上,仿佛一只脊兽似的一动不动。
忽然,太岁动了动耳朵,听到了很细微的声音。
他目光马上锐利起来,慢慢握紧了手中的剑。
这时细微的声音再度传来,太岁猛然举剑落地,向宫中一望,纵身跃入。
寝宫内,皇帝赵恒穿着睡觉时的小衣,在桌案上翻着东西。
太岁一跃而入,从他背后掠近,剑架了在赵恒的脖子上:“什么人?”
赵恒吓了一跳,扭头看他:“是你?”
“陛下?”太岁一惊,连忙收回剑。
赵恒赶紧把手指竖到唇下:“嘘,小声点儿。”
太岁连连点头,但仍有些疑惑的看着赵恒。
赵恒无奈,小声道:“走,出去说。”
太岁点头,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寝宫。
寝宫外,廊下的灯笼轻轻地摇晃着。
赵恒坐在石阶上,膝上放着一个食盒,他打开盒子,从中拿出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太岁捧着一只茶壶蹑手蹑脚地走过来,也在石阶上坐下,把茶壶递给赵恒:“陛下,我把水偷来了。”
赵恒接过茶壶,对着壶嘴儿喝了几口水,把茶壶放下,笑眯眯地看着太岁:“还是你们习武之人厉害啊,偷了壶水出来,居然没有惊动任何人。”
1...4950515253...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