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北斗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关
广修大惊:“什么?”
众道士互相看看,广修一挥手:“走,去看看!”
雨中,广修领着几个道士冲进雨中,快接近树林时放慢了速度。
清源胆怯地站在较远的雨中。
广修等人小心翼翼地接近冲玄和广益的尸体,发现没有雷电劈下,几人才大起胆子去抬人。
他弯下腰,看到雨水浇在冲玄和广益身上。
广益俯卧在地,冲玄是爬回他身边的,身后一道泥泞的痕迹,显然是冲玄刚刚爬过来时留下的痕迹。
而冲玄一只手搭在广益背上,身子也是趴着的。
广益把冲玄一翻,发现他另一只手藏在胸前,手指捏着一个奇怪的手诀……
……
“停!”广修说到这时,柳随风突然开口打断。
广修一滞,停止叙述,看向柳随风,眼中露出疑惑。
柳随风急问:“你说他捏了个奇怪的手诀?为什么要说是奇怪的手诀?”
广修犹豫一下道:“因为……那不是我们通常所用的手诀,我从未见过。”
柳随风:“你还能模仿出那个手诀吗?”
广修想了想,右手慢慢捏出一个的手诀给柳随风看,这个手诀很古怪,小指和无名指并立竖起,食指倦在掌中被拇指按住,而拇指又被中指按住。
柳随风认真看了看,伸手开始模仿着捏了个手诀,感觉非常别扭,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并立后很难竖起,坚持一会就使不上力了。“冲玄道长遭了雷击,生命垂危之际,为何还要竭力爬回来,还要把手搭在广益的背上。就算这是神智昏乱时本能的一种反应,想要逃离最危险的地方,但他捏出一个观中
道人都未见过的手诀,又是什么意思呢?”
柳随风看了看自己捏着手诀的手,一脸不解,喃喃自语。
这时另一边树下,瑶光已经勘察了一圈,抬头看看大树,突然一纵身跃了上去。
柳随风听到衣袂飘风声,抬头向她看去。
瑶光蹲在高高的树杈上,四处仔细看了半天,忽然眼神一凝,低头看去,发现枝杈上有脚印的痕迹。
脚印的痕迹很浅,但是因为当时下雨,脚下有泥,所以还是能隐约看出一些痕迹。
瑶光纵身跳下大树,兴奋地对柳随风道:“有发现了!”
柳随风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
……
邙山脚下,邙林村。
夜深人静的山野里,唯有虫鸣声不断,杂草欣荣处,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于草丛间飞舞,飘飘荡荡,景色梦幻。
皎白的月色透过窗户洒进柔白的光亮。
屋里,玄玄子正盘坐榻上打坐吐纳。
床榻内侧,太岁平躺着,两只眼睛轱辘辘乱转,显然并未入睡。
过了一会儿,他实在无聊,悄悄爬了起来,一点点向开着的窗子方向挪动。
当路过师傅时,太岁小心翼翼地看了眼,见师傅正在入定,没有察觉自己的动作,太岁嘴角一挑,悄悄向窗外爬去。
他先把脚探出去,再一点点往外挪,鬼鬼祟祟的像个小贼一样。
等他整个身子到了窗外,这才转过身向师父的背影扮个鬼脸,蹑手蹑脚地走入黑暗的夜色中。
太岁很小心,直到出了院子,这才放开脚步朝村口跑去,惊起阵阵村里犬吠。
他兴高采烈地奔跑在山野间,随着他趟动野草,萤火虫四处飞舞。
黑夜里,萤火虫成群结队,星星点点,闪烁着荧光,很快组成了一条荧光长河,宛如天上银河倒影,令人痴迷沉醉。
若换个才华横溢的才子在此,见了眼前美景,定会诗兴大发,没准儿就能做出一首流芳百世的绝世佳作。可太岁却根本没这种念头,看到萤火虫被自己赶得飞起,他只是开心的大笑,兴奋的追逐着,朝萤火虫扑去。但每逢以为自己捉住了,偷偷从指缝去看,发现对方已经溜
走,好在太岁也不恼,只是再次展臂继续捕捉。
好一阵过去,他一点收获都没有,太岁有些生气,站在原地思索片刻,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这次他没再毛毛躁躁的直接扑去,而是躲在一旁,守株待兔,等着对方自己上门。
太岁闭气凝息,伺机片刻,没多久,一只萤火虫朝他飞来。
太岁眼中一喜,迅速一伸手,双手捧成笼状,猛得把萤火虫合在掌中。
“哈哈……”太岁得意一笑,可当他通过拇指虎口间的缝隙偷偷往掌心里探看一眼后,却马上又丧气的垂下手。
太岁挠着后脑勺,纳闷道:“奇怪,我好像不喜欢萤火虫啊……可我为什么要跑出来捉萤火虫呢……”
太岁敲了敲脑袋,嘀咕道:“好像……我以前很喜欢萤火虫吗?”
“不管了!我非捉住你们不可!”太岁摇摇头,用手搓了搓脸,醒醒精神,又扑进草林中捕捉萤火虫,一时间倒是玩得不亦乐乎。
忽然,远方一道闪电划亮天际,吓得太岁下意识抱着头躲进草丛里。片刻,他探出头朝方才闪电的方向望去。
太岁撇着嘴,疑惑地自言自语:“该不是要下雨了吧?我得赶紧回去!要不师父又该揪我耳朵了。”
他刚要转身,却发现方才闪电处,突然有一道火柱冲霄而起,如通天之柱,照亮了一方天地。
“哇!太神奇了!”
太岁看得目瞪口呆,当下也不多想,抬腿就冲着火光冲起的方向跑去。
可就在这时,那通天似的火柱却熄灭了。
太岁愣了愣,停住脚步。
可旋即,又是一道闪电亮起,与此同时还伴有轰轰隆的雷鸣声。
换做常人,见到这种古怪的情形,此时定会心生疑虑,可太岁却根本不管那些,一见闪电亮起,马上欣喜往前快跑,抬头又见闪电雷鸣间,几道火光闪闪,甚是壮观。
可片刻后,所有光亮突兀消失,四处陷入一片黑暗,仿佛之前一切都是幻觉。
太岁犹豫了一下,跑了这么远,若被师傅知道,定会骂自己吧?
他转头看了看,发现自己早已经出了村,当下一咬牙,反正都出来了,不差这么一会儿了。
心里拿定主意,他再次动身,借着月色,凭记忆朝方才亮的方向赶去。
很快他到了附近,远远的有火亮从前方传出,太岁一顿步,想了想,把身体放低,又想了想,干脆趴在了地上,顺着草丛趴着向前。
等他到了近前,缓缓探出头去,马上看到不远处的野草有一处起了小火,火光中,旁边地上一个人脸朝下趴在地上,生死不知。
太岁吃了一惊,正要站起来,可就在这时,肩膀忽然被人按住了。他大惊失色,惊恐地睁大眼睛,扭头向后看去。





大宋北斗司 二百四十四章 掌门师伯
“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太岁瞪大双眼,就见一张鹤发童颜的脸从黑暗中浮现出来。
“师父!你怎么来了?”太岁松了口气,旋即讪然。
玄玄子斜了一眼太岁:“你又四处乱奔,还嫌惹得乱子不多?”
太岁果断转移话题,指着前方倒地的老道士说道:“师父,那儿有个人睡着了。”
玄玄子瞪了他一眼,警惕地向前走。
到了近前,他先是左右看看,见周围无人,这才蹲下身,将那俯卧着,背上一片烧焦的痕迹的老道翻过来。
刚看清他的模样,玄玄子就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谛灵子师兄?”
太岁几步蹦了过来:“师父啊,啥师兄?”
被唤作师兄的老道士虚弱的睁开眼,看到玄玄子,眼中一喜,虚弱地道:“玄玄子师弟。”
玄玄子:“师兄,你怎么了?”
谛灵子张口欲言,可一口气没上来,昏倒过去。
玄玄子微惊,伸手按在对方颈部,探了探脉搏,好一会儿才松了口气。
想了想,他决定先带他离开这里再说,可刚要抱起对方,就发现谛灵子手中紧紧握着一根顶端镶了宝石的手杖。
玄玄子伸手拉了拉,想将它取下来,但是手杖被谛灵子紧紧握着,就算在昏迷之中,仍然不肯放开。
无奈之下,玄玄子只好任由他抓着手杖,一弯腰,将谛灵扛在背后,转身朝回走。
太岁马上追在一旁,好奇地看昏趴在他背上的谛灵子,问道:“师父,他是谁呀?”
玄玄子睨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说道:“他啊……他是碧游宫代掌门谛灵子,也是为师的一位师兄。”
太岁挠挠头:“师父和他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弟子啊?他怎么受了伤?”
“不是一个师父,我们俩的师父是师兄弟。别说那么多了,先回去!”
见太岁一脸好奇,还想开口询问,玄玄子连忙打住,脚下加快了脚步,背着谛灵子朝村里走去。
夜色明媚,星河灿烂。
借着幽暗的夜色,玄玄子背着谛灵子,和太岁悄悄的回到了小屋里,连村子里的守夜犬都没有惊动。
回到房间里,玄玄子轻轻的将谛灵子侧放在榻上,小心不让他烧烂的后背直接靠在榻上。
太岁机灵的跑到一边点燃烛火。或许是伤势并不太严重,谛灵此时的脸色只是稍有些不健康的红晕,但为防万一,玄玄子还是从怀中掏出一枚拇指大的玉瓶,从中倒出一粒红彤彤的丹药,用手掐住他的
面颊,使其张嘴。
一边太岁见此忙递来一杯水,玄玄子接过,小心的喂谛灵子服下丹药。
昏黄的烛火下,谛灵子仍然昏睡不醒,尽管脸色并不太难看,但无论是他微弱的呼吸脉搏,还是从其紧皱的眉头间,都能看得出,此时的他非常虚弱且憔悴。
但就算这样,谛灵子手里仍然紧紧握着手杖,不肯放开。
玄玄子用力试了试,拔不下来,无奈之下,只好连着手杖把他的手放在胸前,轻轻给他盖上被子。
太岁瞅着谛灵子,疑惑道:“师父,我怎么又有了位师伯啊?”
玄玄子神色冷峻地切了切谛灵子的脉搏,松了口气,在榻边坐下,看向太岁。
“有些事,师父一直没有同你讲,现在也该说给你知道了。”
太岁赶紧拖过一条凳子坐下,眼巴巴地看着玄玄子,好奇不已。“师父是有师门的,咱们的师门叫碧游宫,位于邙山深处。我碧游宫有两大祖师,乃大唐时候赫赫有名的袁天罡和李淳风。仔细算起来,为师乃属李淳风祖师一脉,而你的
这位谛灵子师伯……”
玄玄子扭头看了看仍然昏迷不醒的谛灵子:“他师从袁天罡祖师一脉,他的师父也就是我的师伯,道号地藏,乃是我师父天机子的师兄。”
太岁恍然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咱们师门只有咱们师徒俩呢……”
太岁话没说完,谛灵子突然轻咳嗽出声。
“咳咳咳……”
他的咳嗽声一响起,玄玄子也顾不得再多说,赶紧转身朝他看去,惊喜道:|“师兄,你醒了!”
谛灵子虚弱地睁开眼睛,无力的道:“玄玄师弟。”
他注意到自己还握着手杖,便自然地把手杖放到了身体内侧。
玄玄子看到他的动作,也并未多想,而是焦急的问道:“师兄怎么下山了,这是为何人所伤?”“咳咳……”谛灵子又轻咳两声,才轻声道:“说来话长,我代理掌门,自然有诸多俗务,此番下山,处理一件事情。半途发现,有人跟踪,行迹鬼祟,为兄喝破他的行迹,
他就大打出手了……”
谛灵子呻吟一声,神色变得痛苦起来。
“师兄,你怎样了?”玄玄子一急,伸手探脉。
“我无事。”谛灵子摆摆手,接着说道:“那人……那人擅用火器,我背部被他火器炙伤,火毒攻心,十分难过……”
玄玄子焦急:“我方才已经喂你吃下本门丹药,调理内伤。可这火毒如何治疗,师弟却不擅长。”
谛灵子一笑:“火毒攻心,虽然难受,一时半晌,却不致要了我的性命。无妨,待我写下一个方子,回头……”
说到这里,谛灵子目光一转,看到正好奇地看着他的太岁。
谛灵子一怔:“此人是……”
玄玄子微微一惊,急忙解释:“哦!他……他叫太岁,是师弟刚刚收下的一个徒弟。”
太岁听说刚刚收下,有些不服气,想向师父解释:“师父啊,弟子……”
玄玄子向他瞪起眼睛:“你去西屋睡觉!为师与你师伯有话要说。”
太岁噎住,有些不甘:“呃,师父,我……”
“去不去?”玄玄子瞪眼,伸手欲揪他耳朵。
“睡睡睡!”太岁吓了一跳,忙护着耳朵朝外跑,一溜烟跑出房间。
回到自己屋里,太岁心里不喜,撇着嘴,翘着腿脚双手后枕,仰躺在床上,不停抖着二郎腿,一时间根本睡不着。
过了一阵,他无聊之极,又睡不着,想了想,伸手从褥子底下掏出一蓬野草,开始编蚱蜢。
不知不觉间,他编好一只比翼蚱蜢,自得地欣赏了一下,放在窗台上。
太岁趴在榻上,双手托着下巴,向窗台上的比翼蚱蜢吹气,吹得它一动一动的。
这时从窗缝里传来了轻微声音,太岁耳朵一竖,好奇心起,身子忙往窗边凑了凑,小心的把窗户缝隙推大了些,闭目倾听。
“师弟……闲云野鹤,师兄……约束了你,可……受了伤,师弟……回山,助为兄主持大局……”太岁听得隐隐约约,心里跟猫挠了似的,想了想,一骨碌下了地,高抬腿轻落步,双手平端在胸前,像只大马猴似的悄悄靠到自己门口,微微扒开一道门缝,偷听对面屋
里的声音。
果然,在这个位置听得更清楚。
就听里面玄玄子道:“师门有难,玄玄子责无旁贷,只是师弟回山,太岁这小子却不好安置……”
谛灵子:“既是你的弟子,带回山去就是了。”
玄玄子苦笑:“不瞒师兄,我这徒弟心智缺失,性情如同顽童,师门规矩大,我怕……”
太岁贴着门口偷听,听到这里不高兴地做鬼脸。玄玄子沉吟片刻,似乎有了决定:“算了,且不说他。师兄背上伤处,衣服都与皮肤糜烂于一处了,我先帮师兄清理包扎一下,明日天明,再按师兄的方子抓药回来,等师
兄伤势稍愈,我再送师兄回山。”
谛灵子:“那你徒弟呢?”
玄玄子:“付些银钱,交由邻居帮忙照顾便是。”
谛灵子:“好!”听到那里,太岁眼珠咕碌碌一转,又端着双手,高抬腿轻迈步,翻身上床。




大宋北斗司 二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
次日一早,村里几个村民聚在村口的一棵榕树下,低声议论。
“昨夜里打那么大的雷,我还以为今儿会下雨结果天气晴朗的很。”
“你听见动静了?我也听见了!我当时还没睡,出门瞧了瞧,看到野林子里有一道火光冲天。”
“火光冲天?可林子里也没起了野火啊,别是有……有……”
众村民互相看看。
“别是有妖怪作祟吧?”
众村民惊慌起来。
“不会吧?你可别吓我,我常往林子里去砍柴的,真要有妖怪的话……”
这时,一个长脸浓眉的中年人沉着脸色,背着手走过来。
众村民看见他,忙迎上去:“村正。”
村正点点头,沉着脸问道:“嗯!都聊什么呢?”
村民们相互看了看,一个干瘦的汉子当先开口道:“村正,昨儿林子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凭空打起了旱天雷,还有一道火光冲天而起。”
村正斥责:“什么乱七八糟的,别胡说八道!”
见他不信,一个墩矮的汉子忙说道:“是真的,我亲眼看见的,可吓人了!”
村正不悦,声音大了起来:“闭嘴!该干嘛都干嘛去,谁再胡说,看我不收拾他!”
众村民见村正生气了,忙一轰而散。
可眼看着众人都走了,村正却指着一个长得跟瘦猴似的汉子叫道:“老七,你站住!”
老七一听,连忙止步,点头哈腰的走过来。四处看看,压低了声音:“三哥,啥事?”
村正背着手往前走,脸色阴沉,边走边说道:“昨儿晚上,林子里起了旱天雷,还有奇怪的火光冲天而起,我也看见了。”
老七大吃一惊:“什么?三哥,这……”
村正瞪他一眼:“噤声!”
老七连忙闭嘴。
村正左右看看,见四周无人,才压低声音道:“我刚才……去林子里瞧过了!”
老七一惊,忙紧张的问道:“怎么样?不是真有妖怪吧?”
村正又瞪了他一眼,这才说道:“林中有火烧过的痕迹,地上还有些血迹,我琢磨……”
他眯起眼睛:“只怕是有什么歹人,也没准……确实是啥妖怪出没。”
“啊?这……”
“这什么这!咱们一帮泥腿子,能查出个啥。”村正向他招招手,老七忙凑过去。
“你去县里走一遭,跟县大老爷说一声,就说是怀疑有歹人在咱们村子出没。”
老七疑惑地看着村正:“三哥,你是说……”
村正狡黠地一笑:“究竟怎么回事儿,让差官们来查个清楚好了!”
老七恍然大悟,翘起了拇指:“还是三哥精明!难怪你当了村正呢,嘿嘿!我这就去……”
……
顺着邙林村大路朝南不过十里处,有一个三岔路口,往左走是京城汴梁,往右则是南下之路,勉强也算是一处交通要道。
既然是要道,自然少不了南来北往的行人,不知何时,路口旁边就有人盖起了一栋三进的宅子,开起了客栈,专门接待那些错过了宿头的过客旅人。
客栈开了好些年,晚上接待住宿饮食,白天就在门外摆起了茶棚,也算多一份小小收入。
这一天中午,艳阳高照,茶棚下已经坐满了人。
这些茶客多数都是附近村民,到这里一是打发时间,再者也是凑到一起,做些私下的小买卖,交换些粮食盐糖之类。
时间一久,渐渐的把这儿发展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一者沟通贸易,再者也是交换些消息,散播些八卦。
此时老七身边已经围满了人,正一个个听着他口若悬河的说着什么。
不远处的一张桌子前,桌上两碗茶,包拯和展昭穿着便服,二人正在喝茶,一时倒没注意听老七说话。
老七也是个人多就来劲的主,身边人越多,就越是兴奋。
就听他眉飞色舞道:“嘿!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们邙林村的野树林子里啊,昨儿闹了妖怪!妖怪!知道嘛!”
有茶客催促:“究竟怎么回事嘛,别卖关子,快说啊!”老七喝了口茶,一抹嘴,兴冲冲地道:“有只狐狸精啊,快修成人形了,结果惊动了上天,派了雷神来拿它,嘿!昨儿晚上在林子里打得呀,一会儿一道火光冲天,一会儿
一道闪电惊雷,那只狐狸精被天神打得连连惨叫……”
包拯和展昭听到闪电惊雷四个字,顿时警觉起来,二人对视了一眼。
包拯向展昭呶了呶嘴儿,展昭会意,凑过去听了几句,很快摸清了老七性格,插口道:“这位大哥,你可别吹牛啊!说的跟真的似的,你看见天神捉拿妖怪了?”
老七一窒,嘴硬道:“你这废话嘛!雷神拿妖怪,能叫我看见?”
众茶客:“嘁!原来是吹牛啊!”
老七急了:“谁吹牛啦?昨儿夜里可是大晴天,大晴天的半夜打雷,你们听说过吗?啊?谁听说过?”老七横了众人一眼,见众人不说话,马上又来劲了,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天神和妖精我没看见。可那一道道从天而降的闪电,一道道冲天而起的火光,我可是都看见
了,你们说,这要不是天神拿妖精,还能是啥?”
众茶客面面相觑。
老七眼中露出得意,朝众人斜睨了一眼,端起茶碗一饮而尽。
“得嘞,不跟你们扯了,村正老爷打发我去县衙门报信儿呢,这得走了。”
说着,他朝桌上丢下一枚大钱,起身急匆匆上路。
老七一走,人群也散了,虽然一个个嘴上不停,可话里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展昭听了两句就转回包拯桌前。
之前老七说话声音虽然不大,可附近总共就这么点人,只要稍一注意就能听到,包拯自然也不例外。
展昭回来坐下,就见包拯若有所思,也没敢打扰。
好一会儿过去,包拯才沉吟着喃喃道:“邙林村!”
“大人?”展昭低声问道:“要不你在这坐着,我去打听一下?听他们说,这邙林村离这不到十里地,很快就能回来。”
包拯想了想,摇头:“咱们一起去邙林村看看。”
展昭疑惑:“那,今天不去空桑观了?”
包拯微微一笑:“空桑观没长脚,跑不了。再说,我们就算马上赶去,也没有现场可看了,还是邙林村这边,没准有点东西瞧瞧!”
说着,包拯站起身朝外走,展昭忙丢下茶钱跟了上去。俩人刚走了没多远,身后岔道上柳随风和瑶光也溜溜达达走来。ydfmzz96mt/6dw2w/sfom85tdt1budapbfarxcv52nfmgdheokandeabsukidmggyzdfex1vkkac61pgywifhg==
1...7576777879...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