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妃之帝医风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彩
赦免刘正卿在情理之中,处置刘氏族人也在情理之中,秦寂言当众丢出证据,自是不会放过犯错的刘氏子弟,只是……
公开审理,却是众人想也没有想到的事。
公开审理虽不是昭告天下,可凭刘正卿此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公开审理刘家子弟的案子,就等于是昭告天下。
一旦刘家子弟那些龌蹉事,被百姓知晓,刘正卿刚刚树立起来的好形象,就没了。
刘正卿冷汗淋漓,几次想要开口,请求皇上不要公开审理刘家的案子,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明白皇上的意思。皇上这是要交换,用公开审理一事,逼他在地动一事上退让。
可是,刘正卿不想退也不想让,这个机会极其难得。一旦错过,日后再想寻这样的机会,就不可能了。
刘正卿死死咬牙,一句话也没有说,秦寂言也不在意,绝口不再提刘家的案子,也不提天灾的原因。而是与朝臣商量起安置灾民的事。
秦寂言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灾民安置好,然后出海去寻顾千城。
一提起安置灾民的事,秦寂言就来了精神,也不管朝臣吃不吃得消,这一商量就从早朝说到下午。期间连杯茶水、连块糕点也没有给众们大臣准备,一众大臣又累又渴,嗓子都快冒烟了。
当然,秦寂言自己也和众位大臣一样,并没有进食,也没有喝水,所以,众位大巨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敢开口,他们总不能比皇上还金贵?
众大臣死死强撑,没有一个人敢开口,也没有一个人敢晕倒。就在他们认为已到极限,下一刻就会晕倒时,终于听到皇上宣布退朝。
众位大巨听到这话,差点激动的哭了。
他们还以为,今天会活活累死在这里!
傍晚时分,一众大臣拖着又累又疲的身子走出宫。一出宫,就让下人去买水、买馒头。一群位高权重的大人,一个个像饿死鬼一样,提水就往嘴里灌,抓起馒头就往嘴里塞。
吃饱喝足后,众位大臣的脑子才恢复正常,稍机敏一点的人,立刻明白他们这是受牵连了。
受刘正卿牵连!
“刘大人……你可真是好!”想明白的大臣,一个个咬牙切齿的瞪向刘正卿。如此一来,原本想不明白的人,这个时候也明白了。
皇上不是没像今天一样,留他们从上到晚的议事,可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不给他们准备吃食。
一想到自己今天遭的罪,与刘正卿有关,众位大臣就恨不得狠揍刘正卿一顿。
众怒难犯,饶是刘正卿面皮再厚,面对一干同僚杀人的眼神,还是灰溜溜的跑了。
宫门口发生的一切,秦寂言第一时间知晓了,“刘正卿,朕要看看,你能撑到几时?”
为他办事也好,与他争权也好,他的臣子只能听他的,刘正卿也不例外……r562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1无耻,这就是政治
刘正卿没有撑过三天!
秦寂言下令后,刑部十分高效的在两天内,拿下了所有的犯人,寻齐了所有的人证和物证,只待秦寂言一声令下,就可以开堂审案了。
刘正卿刚开始还坐得住,可眼见刑部准备好了一切,随时都能开堂审案,刘正卿终是坐不住了,在三日后的大朝会上,主动请求去蓟县安置灾民。
刘正卿这么做就等于离开了权利中心,不管钦天监说地动是什么原因,他都不会掺和。
至于去蓟县则是他的私心了。他因地动而得利,自然还想再凭地动的事,更上一层楼。
秦寂言确实是想再扶持出一个利益集团,刘正卿家大业大,族人又多,小辫子一抓一大把,秦寂言用他很放心。刘正卿主动请缨,秦寂言思索片刻就准了。
刘正卿离开朝堂后,以刘正卿为首的利益集团,自然不敢与秦寂言对着来。很快,天下人都知道地动发生是与伪帝星有关,而那颗伪帝星就在北方。
北方,荣王世子在北方。景炎也在北方,不过此刻众人只能看到荣王世子,而看不到景炎。
荣王世子收到消息,气得嘴得都歪了。他被流放漠北,为了吃饱每日都得辛苦劳作,支撑他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有一天可以杀回京城,登上大宝。
现在好了,伪帝星一出,他就算有能力杀回京城,也不一定能坐稳皇位。到时候有什么天灾人祸,百姓就往他头上推。
景炎人在北齐,收到的消息更晚一步。荣王世子自以为秦寂言是针对他,可景炎很清楚,秦寂言还不会把荣王世子放在眼里。
不是他自大,而是纵观三国,能威胁到秦寂言统治,能让秦寂言当作对手的人,只有他景炎。
要不是这样,秦寂言也不会弄出一个“伪帝星”来。
“你前脚给我写诏书,后脚就发生地动。秦寂言——连老天爷都帮你。”景炎拿出秦寂言写给他的诏书,展开……
没有意外,上面落了时间。
有时间就能对照,到时候他拿出秦寂言写的圣旨。秦寂言就可以咬定,他就是伪帝星,是引得老天爷降下地动的罪魁祸首。
他用长生门地图换来的诏书,似乎没有多少用途了。
景炎看着地图,无声一笑,随即将其丢入抽屉,完全没把它当回事。
“没有这纸诏书也好,我就不信我赢不了你。”景炎站起身往外走,刚走出营帐,就看到倪月急急冲冲的朝他跑来。
看到倪月,景炎脸上漾起一抹浅笑,停下脚步道:“不要急,慢慢走。”
“哥哥,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急。”倪月脚步不停,走到景炎面前,“哥哥,我听说大秦的皇帝发诏书,说大秦会发地动,是有伪帝星在北方作乱,他说的人是你吗?他说哥哥你是伪帝星,对你今后的计划有影响吗?”
那纸诏书,倪月看过,正因为看过才担心。
“没有意外他说的人就是我了。至于影响?肯定会有影响,不过不用担心,我不会吃亏。”景炎神色柔和的说道,微微耷拉下来的睫毛,遮住了眼中的精光,倪月没有看到。
“大秦皇帝太过分了,他明明用诏书换了地图,现在却反手给我们一刀,简直无耻。”这事景炎能忍,可倪月却不了。
当初的交易是秦寂言同意的,他们又没有逼秦寂言。
“倪月,你想左了。这是这政治,没有什么无不无耻,只有技高一筹。这件事是我们疏忽了,就只能认了。别担心,这件事我自会处理好,不会让秦寂言占便宜。”景炎轻声安抚着倪月,以免她失去理智,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
倪月并非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也不是什么良善的人,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真得不会让他占便宜吗?”倪月不确定的看着景炎。
在景炎的纵容与宠溺下,倪月渐渐流露出本性,虽然依旧清冷不爱人,可又多了一份娇蛮。
“我保证。”景炎笑着道。
倪月盯着他看了一会,确定他说得都是真的,这才轻轻点头:“我相信哥哥,哥哥你忙,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直接告诉我。”
倪月福了福身,转身去做自己的事。
景炎交了许多事给她做,她并不比景炎轻闲多少,而且除去正事,她也不知道要和景炎说什么。
景炎没有急着走,而是站在原地,一脸微笑的目送倪月离去。可一看不到倪月的影子,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一脸黑沉的问道:“小姐怎么知道京城的消息?”
北齐与京城相隔数千里,就算京中人人皆知的消息,要传到北齐来不容易。如果不是身边的人泄露了消息,倪月不可能这么快知晓此事。
“属下这就去查。”景炎身边的护卫,立刻出列,单膝跪地。
“记住,不得惊动任何人!”倪月,最近管太多了。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但他不喜欢。
他的妹妹,可以有能力但要有分寸,他不喜欢管太多的人。
“是。”护卫低着头,将脑袋埋得低低的,不敢让景炎看到他眼中的为难。
因景炎对倪月的纵容与信任,倪月在军中如鱼得水,没有敢得罪她,有事也不会瞒着她,真要查……也许会查出麻烦来。
可是,少主交待了他查,他又不能不查。他现在只能折中一下,寻一个既不会得罪倪月,又能在少主面前交待过去的办法了。
很快,护卫就查到原因了。
没有意外,是景炎身边的人将消秘透露给了倪月。不过他也不是有心的,只是倪月问起,大秦最近有什么动向,他就提了这事。
毕竟这是人人皆知的消息,景炎身边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重要消息。
景炎知道前因后果,并没有提处罚那人的事,而是问道:“倪月,最近经常关心我的动向吗?”
”是,几乎每天都会问少主您身边的人,你今天做了什么。不过他们说的都是寻常小事,并没有泄露任何机密。”他们不敢得罪倪月,可也不敢失职。
“嗯,做得很好。”景炎不轻不重的夸了一句,面无表情的脸,让人看不出他是真心在夸奖,还是不高兴了……r562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2嫉妒,没有永远不落...
秦寂言登基时间虽短,可在朝面前却很有威信,朝中几乎没有哪个大臣,敢触他的虎须。就算是刘正卿,也不敢事事与秦寂言硬扛。
一旦秦寂言决定做某件事,谁也阻拦不了。朝中大臣只有眼睁睁的看着秦寂言安排完朝政后,就是去操练水师。
至于救灾的一事?
秦寂言早就把具体的事情,分派到各部。
缺银缺粮找户部尚书;缺衣少被找兵部尚书;要发生打抢事件就找刑部尚书;需要给灾民做思想工作就找礼部尚书;倒塌的房屋重建则是工部尚书的事;要有官渎职那就找吏部尚书。
要是六部都办不了,就提交到内阁,由封首辅与焦次辅给出意见,呈送到秦寂言面前。
这个时候就要恭喜焦次辅一声了。秦寂言以焦次辅在江南有救灾经验为由,将他官复原职了,现在他又是次辅大人了。
焦次辅在江南有安置灾民,重建灾区的经验,秦寂言直接跃过封首辅,将灾民安置与灾区重建一事,交到了焦次辅手中。
封首辅对此没有意见,焦次辅同样没有意见。两位首辅大人同意,其他人肯定是不会吭声的。
有眼色的人都看得出来,皇上这是在提携焦次辅。封首辅一直有辞官的念头,一旦封首辅辞官,恐怕焦次辅就会升上去,成为新的内阁首辅。
至于次辅人选?
还有比刘正卿更合适的人吗?
显然,秦寂言已经把新的内阁大臣人选想好了,封首辅一辞官,就会由焦次辅接手,完全不需要担心交接时会出现断层。
封首辅自己也明白,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舍,还是十分配合秦寂言,默默地与焦次辅交接,顶多偶尔失个小绊子,给焦次辅添点小麻烦。
焦次辅一辈子都被封首辅压在第二,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赢封首辅一次,可是……
眼见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他却没有想像中的高兴。
“一辈子都想打败你,真能赢过你了,却发现自己没有高兴只有遗憾。”一日繁重的工作告一段落,焦次辅难得可以休息一下,正好碰到同样闲下来,朝院外休息的小亭走去的封首辅。
两人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封首辅看了焦次辅一眼,似笑非笑的道:“你不高兴只觉得遗憾,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赢我。”
很刻薄的一句话,焦次辅听到这话,脸色变了一下,可封首辅却不肯就此放过他,接着又补了一句,“这一辈子,你都不会有机会赢我。你的儿子……哪怕是有圣上的信任,也难登高位。”
焦向笛在江南做的事,旁人不知,封首辅与焦次辅却是知道的。
焦次辅的脸色更难看了,可很快又恢复了,沉着冷静的道:“我的儿子,不需要登高位,他只需要享受富贵就行。”
没有永远不落的太阳,也没有永远辉煌的家族。焦家在他手中已达到巅峰,到向笛手里必须往下走,不然帝王容不得。
“封首辅有空为我儿子操心,不如多替你儿子想想。你的儿子是能干,可毕竟还年轻,年轻人扛这么大的责任,你也不怕压垮他。”焦大人也是一个不客气的,当即就反讽了回去。
封首辅浑不在意的笑了笑,“似锦不需要我操心,我父亲已经替似锦规划好了未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封老爷子的存在是封首辅最大的优势,封首辅能有今天,真是封老爷子一步步为他谋算来的。
在这方面焦次辅就吃亏了,他父亲去得早,别说给他铺路,就是焦家的事都需要他决定,他根本没有可以依靠的人。
“这么大年纪了还要靠劳烦老父,你也不嫌丢人。”焦次辅有些酸溜溜的说道。
他承认,他是嫉妒了。他不嫉妒封首辅的官位,也不嫉妒封首辅有个好儿子,他就嫉妒封首辅有父亲照看。
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封首辅都有一个父亲可以靠。
可他呢?
这一路走来,他独自一人,跌跌撞撞,哪怕是摔得头破血流,也只能自己爬起来,而寻不到可以拉他一把的人。
在他还不够成熟稳重时,就被迫担起重任,不仅没有办法依靠父亲,还得成为家族的依靠。
焦次辅羡慕,很羡慕封首辅有父亲可以依靠。可他不会在封首辅面前表露出来,高傲的看了封首辅一眼,焦次辅也不去休息了,转身就回自己的办公区。
封首辅看了一眼,摇了摇头,面带笑意,完全不见之前的低沉,心情颇好的往回走。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看到焦次辅羡慕嫉妒,看不惯他却又奈何不了他的样子,封首辅就圆满了。
封首辅高兴,两人私下交接的工作就更顺利了。秦寂言见状,问了一句,得知前因后果,不由得一笑。
虽说朝堂之上充满勾心斗角,可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事,比如封首辅与焦次辅之间的“斗争”就挺有意思的。
只是,他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关注这些小事。他现在关注的事,只有凤于谦寻找长生门的进度,还有景炎那里。
诚如景炎所说的那样,放眼三国他也就把景炎当成对手,其他人都不值得他花心思。
秦寂言准备出海寻顾千城,朝堂政务有焦次辅在,秦寂言不担心。秦寂言只担心,景炎会趁他不在夺权。
景炎那人心思深沉,与封家关系又好。虽说封家一向忠君爱国,可难保封家不会被景炎说服,认为景炎才是合格的帝王,出手助景炎一臂之力。
对封家,秦寂言是信任,可这份信任建立在他在京城坐镇。一旦他离开京城,他也不敢确定,封家会不会倒向景炎。
要知道,封家之前也是帮过景炎的,是有前科的人。安全起见,秦寂言走之前就要把封家的势力清理一番,而封家也很配合。
只是,封家好处理,景炎那里却不是那么好办。只要景炎有心,没有封家也会有别的家族愿意帮他。
这年头,不怕死,想要从龙之功的人可不少……r562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09焦急,不安民心何以安天下
在秦寂言看来,这个时候查发生地动的原因,远不如安置灾民重要。
事有轻重缓急,地动发生的原因什么时候都能查,可灾民安置工作刻不容缓。数万的灾民不安置下去,必会大乱,而这不是秦寂言想看得到。
但是,朝臣并不这么想。不仅仅是刘正卿,就是封首辅等人,也认为查清地动的原因更重要。
只有查清了地动发生的原因,让百姓知道因何会发生地动,百姓才能安心,不然就算把灾民安置好了,一样会乱。
不安民心何以安天下?
不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不让他们安心,就算把房子重建起来,饱受地动惊吓的百姓也不敢住进去。
朝臣一致认为,要先查地动的原因,再来安置灾民。
秦寂言承认众位大臣说得有道理,可要先查原因,再安置百姓,不可避免需要更多的时间,而现在的他真得没有时间,只是……
朝臣不会如他的意,天下百姓也不会如他的意。哪怕就是灾民,他们也想知道地动的原因,而不是得到安置。
在天下大势面前,秦寂言不得不退让,与朝巨争论了许久,最后达成协议,边安置灾民,边让钦天监查地动的原因。
双方各退一步,朝臣们甚是满意。要知道,自从皇上登基后,他们还没有看到皇上退让。这是皇上第一次退让,虽然只有半步,可朝臣仍旧很兴奋。他们相信这是皇上第一次退让,但绝不会是皇上最后一次退让。
下了朝,有不少人都偷偷看向刘正卿那一伙人,眼中有羡慕也有嫉妒。
羡慕他们的胆色,敢与皇上叫板。嫉妒他们的好运,碰到地动好命的没死就算了,居然还立了功,一举成了百姓心中的英雄,以至于就是皇上也得让他们三分。
“命真好,要是没有地动,他们去城门口接皇上,肯定会惹得皇上不满。那时恐怕连官位都保不住,哪有现在的风光。”
“刘大人这次真是撞大运了,谁也没有想到,那天会发生地动。有这次的功劳,刘大人日后只要不犯大错,谁也动不了他。”
地动成就了刘正卿,让他们在民间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朝堂上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皇上需要树立爱民如子的形象,就得厚待与百姓共患难的刘正卿。
这就是政治,个人的喜好有时候并不重要。
“与命好无关,换作是你,你就是在地动中心,也不见得能立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刘正卿的胆色,遇到地动敢不跑,而是留在现场。
要知道,现在的官员把命看得比什么都金贵,遇到什么天灾,首先就是自己跑,根本不会管百姓的死活。
刘正卿虽然“命好”的遇到了地动,可他有今天并不全是因为“命好”。
他当时留在地动现场,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毕竟谁也不知,地动还有没有结束?谁也不知,站在那里,下一刻会不会被倒塌的房屋给埋了?
不过,刘正卿也确“命好”,命不好他就活不下来,他就不会有今天。要知道,这次地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了。
朝臣三三两两的聊着,羡慕有之,佩服也有之。
他们之前看不起到处嘣哒惹事的刘大人,认为他很快就会被皇上收拾掉,却不想形势发生大逆转,老天爷居然帮了他一把,真正是叫你唏嘘。
钦天监得了命令,即使再怎么不愿意,也要硬着头皮去查,如此折腾了三天,救灾物资准备好了,安置灾民的计划也做好了,钦天监就是再不愿意,也要把“原因”报上去,因为皇上不愿意等。
钦天监这几天,琢磨出好几个原因,几经讨论后,终于定下了一个他们认为还算靠谱的原因。不过,他们并不敢擅自公布出去,而是先给皇上上了一个折子。
折子送到秦寂言手里,可很快就被打回来了,并没有给理由。
钦天监收到折子,两眼一摸黑,犹豫再三还是拉住了送折子的太监,给他塞了一个红包,“还望公公,能帮我解解惑,圣上看到折子,可有不满?”
自古以来的习惯,地动必与皇家有关,皇上不肯承认自己失德,他们只得另找一个替死鬼,寻了许久,钦天监才寻到荣王世子。
荣王世子谋逆,自然是失德,老天会降下天灾,再正常不过。
可,皇上不满意!
皇上不满意,这事就没法定下来,他们还得琢磨。
太监收了好处,掂量了一下,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圣上看了折子,很是不高兴,说谋逆的皇室中人,并非荣王世子一人。”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钦天监寻的理由没有错,但却不应该针对某个人,而是要包含所有谋逆的皇室中人。
不知情的人不会明白秦寂言此举的用意,但只要知道内情的人,都能猜到秦寂言这是在针对景炎。
景炎的身份,在某些人眼中是公开的秘密,而他现在所做的事与谋逆无异,秦寂言让钦天监模糊谋逆的人,就是准备待到日后,拿此事攻击景炎。
要知道,他可是受景炎的要挟,写了一份证明景炎身份的折子。
钦天监虽是皇上手中得用之人,可并不知景炎的事,也猜不到秦寂言的用意,可这并不妨碍他们按秦寂言的意思办事。
很快,钦天监就把折子写好了。秦寂言看过后,再次把折子丢了回来,让他在大朝会上提。
第二天一早,钦天监就当朝提出,有伪帝星祸乱天下,引得上天不满,这才让老天降下天灾。
伪帝星三字一出,知晓景炎身份的人都愣住了,有几个更是惊得背后一片汗湿。
很明显,他们圣上要对景炎出手了。
如果这个理由成立,并昭告天下,伪帝星三个字就像是烙印,死死的烙在景炎身上。景炎日后想凭身份立足的可能,大大的减弱。
果然是帝王,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断人所有的后路,完全不给人反击的机会。
景炎,怕是难再前进一步了……
...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2嫉妒,没有永远不落的太阳
秦寂言登基时间虽短,可在朝面前却很有威信,朝中几乎没有哪个大臣,敢触他的虎须。就算是刘正卿,也不敢事事与秦寂言硬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