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妃之帝医风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彩
封首辅是甘愿退下,之前就陆续与焦次辅交接了一事,最后尘埃落定,封首辅更是爽快的把自己手上的人全部给交给了焦次辅,中途没有使一点绊子,把焦次辅惊得不行。
他原本以为,封首辅会和之前一样,给他使点小绊子。他甚至都想好了,要出了两个丑,好让封首辅高兴高兴。
他一个胜利者,完全没有必要与封首辅这个失败者较真。可惜,封首辅不给他表现胜利者风度的机会。
大秦的政务顺利交接,新的内阁大臣全是秦寂言精挑细选的人,有他们坐镇,大秦就算十年没有皇帝,也能正常运转。
事情都安排好了,秦寂言也不再耽误,没隔两天就传来太上皇病危的消息。
太上皇现在就只是剩下一口气,他的个人意愿对秦寂言来说一点也不重要,秦寂言需要他“生病”,太医立刻就会报他病危。
太上皇病危,秦寂言不仅派太医前往,自己还每天亲自去探望,不辞辛苦的来回奔波,短短半个月人就瘦了一圈,可太上皇仍旧没有好转。
朝臣数次劝说,要秦寂言以江山为重,别把自己累倒了。真要孝顺太上皇,可以把太上皇接回皇宫。可是,他们才刚开口,就有高僧说太上皇不宜离开寺庙,一旦离开就会有生命危险。
此言一出,朝臣再不敢劝说。就怕背上一个,害死太上皇的罪名。可不把太上皇接回宫,秦寂言一直这么来回奔波也不是办法。
朝臣给出建议,要不让秦寂言去寺庙办公,他们这些臣子每天辛苦的跑一趟,可提议刚说出来,又传来太上皇病情加重,命在旦夕的消息。
“退朝!”秦寂言当即丢下大臣,匆匆赶到寺庙。大臣们相互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跟了过去,只是他们无法进入寺庙,只能在庙外等。
两个时辰后,太医出来,对众位大臣道:“太上皇病危,圣上要留下来,亲自照顾太上皇。圣上有旨,请众位大臣回去,不必再外面候着,明日正常上朝。”
“太上皇如何了?”大臣们知道皇上不会借机跑掉,心下稍安,开始关心起太上皇的病情。
太医重重叹了口气,“太上皇的情况很不好,孙御医正在为太上皇医治,具体情况下官也不知。”
太上皇的房间里,只有秦寂言与孙御医,除了这两人外,谁也不知太上皇的情况……r562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4后手,关键一点
和北齐的情况不同。大秦对西胡虽然开战更早,但将士们却没有厌战心态,而且随着一次次的胜利,将士们的气士更高了,大有不踏破西胡皇庭,誓不归来的架势。
大秦在西胡战场的将士,会始终如一的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识,没有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与带兵的人无关,而是他们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
而且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将士们完全没有时间,去想他们对西胡出战有什么不对?
确定西胡战场的将士无事,秦寂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手下的兵就该有这样的斗志,无论是防卫还是主动进攻,都要有高昂战意。
要知道,这还只是开始,以后还有得是出战的机会,要是适应不了,大秦如何强大起来?
知道景炎在前线的情况不乐观,秦寂言就断了从战事上,给景炎找麻烦的念头。景炎这个时候要输了,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
无法在战事上下手,秦寂言只得再把目光,放到倪月身上。
景炎很宝贝倪月,只要稍稍关注景炎动向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倪月的身份。倪月从长生门出来,没有多久就落到秦寂言手里,知道她的人还真不多。是以,就算北齐知道倪月的存在,也没有办法用倪月来要挟景炎,因为……
他们没有能力在景炎的层层保护下,抓到倪月。当然,秦寂言也不一定能在景炎的保护下,带走倪月,但是他不能,并不表示别人不能,比如:长生门!
倪月是长生门精心培养的圣女,知道长生门很多秘密,长生门怎么会允许倪月脱离掌控?
把倪月的消息透露给长生门,确实是不厚道。可景炎用长生门的地图威胁他,又何曾厚道过?
只略作思考,秦寂言就决定把倪月的消息,透给长生门。只要长生门把倪月带走,依景炎对墨家人的重视,一定会放下手中的一切,跑去寻倪月。
到时候,他不仅可以杜绝景炎攻打大秦,还能多一个助力。
要给长生门传消息并不难,凤于谦带着大批水军出海寻找长生门,长生门不可能不知晓。
只要稍稍透露一点口风,说他们手上有长生门的地图,地图是长生门圣女亲手绘制的,长生门自然会去查倪月的事。
让锦衣卫首领退下后,秦寂言立刻给凤于谦写信,让他好好操作此事。
信在第一时间发了出去,看着暗卫将信送走,秦寂言知道事情已不可回头。独自在书桌前坐了许久,然后摊开一张明黄的圣旨,提笔在上面写下传位诏书。
是的,传位诏书,或者可以说是遗诏。
他虽知晓长生门的具体位置,可却不知长生门的具体情况,此去长生门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秦的百姓可以等他三五个月,可却不能等他一辈子。如果半年内他没能回到大秦,大秦必须要有新皇帝,不然大秦必乱。
写诏书容易,可决定把皇位传给谁,却不是容易的事。皇室中有不少身份合适的人,但他们都没有那个能力。
相比皇室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大爷,和野心勃勃的荣王世子与周王,秦寂言更看好景炎。可他要拐景炎和他一起去长生门,他不可能把皇位留给一个,和他一样不一定能回来的人。
而且,景炎的身份也容易被人诟厚,真要传位给景炎,就是给他太祖父定罪了。秦寂言相信,景炎那人一定做得出挖他太祖父尸骨的事。
为了做个“孝子贤孙”,秦寂言果断把景炎排除在皇帝后选人中。
秦寂言的传位诏书,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顾千城腹中的孩子。秦寂言在诏书中言明,顾千城腹中的胎儿乃是他的血脉。
他要是一年内没有回来,顾千城活着回来了。她生的孩子若是男儿则为新帝,由身为太后的顾千城监国,焦次辅、刘正卿和风遥辅佐,封似锦加封帝师。
若是女儿则为封长公主,封地江南,亲兵一千。顾千城同样是太后,但却不居住在后宫,而是与长公主一同在封地生活。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而且是最小的一种可能。秦寂言回不来,顾千城也不可能独自回来,他们两个肯定是要么一起回到大秦,要么一起死在长生门。
这种可能秦寂言自然也是做了准备的,他写了两份诏书。另一份诏书要在他和顾千城,一年后没有回来再公布天下。
这份诏书中,秦寂言将皇位传给了五皇子,然后又任命焦次辅为首辅,封似锦为次辅,凤于谦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在诏书上写明,凤家与焦家非叛国不处以极刑。
两份诏书都落了印,待到墨迹干后,秦寂言将其封装起来。传位给顾千城腹中孩儿的诏书,秦寂言让暗卫送到风遥手里,并附上私信一封,在信里交待了何种情况下,可以打开这份诏书。
秦寂言把诏书给风遥保管也是有私心的,顾千城在朝堂上的力量太弱了,她腹中的孩子要顺利登基,她要顺利监国,必须要有重兵支持,风遥就是最好的人选。
传位给五皇子的那份诏书,秦寂言准备在离京前交给焦次辅,由焦次辅保管。五皇子正统出身,虽然为人不靠谱,但只要有文臣支持他,守住大秦江山还是可以的。
至于兵权?秦寂言会把兵符留下,但五皇子能不能收拢兵权,那就与他无关了。他又不是五皇子的亲爹,他管五皇子能不能收拢兵权。
安排好这些事后,秦寂言就为名正言顺的离京做准备。而要达成这个条件,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太上皇病危!
太上皇病危,作为天下人表率的皇帝自然要表现出他孝顺的一面,亲自出海去长生门为太上皇寻医问药。
自于大臣的劝谏?
秦寂言要是会听大臣的劝谏,朝臣就不会这么怕他了……
!!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5病危,万事俱备
灾民安置工作刚告一段落,封首辅就病了一场。病稍好,就以身体不好需静养为由请辞。
作为一个人人称颂的“明君”,秦寂言自是不会同意,又是派太医,又是赐药,让封首辅安心养病,病好后再来为国效力。
封首辅感激涕零,然而身体实在撑不住,仍旧一再请辞,态度十分坚决。秦寂言仍旧不同意,甚至亲自去封家探病,劝说封首辅。
秦寂言此举,做到了一个帝王能做的最大限度,给了封首辅能给的最大荣宠。消息一出,天下哗然,清流举子皆在感慨圣上与封首辅君臣相宜,夸赞秦寂言仁厚贤明。
秦寂言一走出封府,赞美他的诗词就传遍京城大街小巷。封老爷子与封似锦坐在小荷塘旁垂钓,得知这个消息,封老爷子笑了笑,“皇上比太上皇强太多了。”
当初,他辞官请退时,太上皇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生怕多留两句他就会不请辞,急切的让人心寒。
“圣上是来看您的,可惜您不肯见他。”封似锦直直地坐在那里,神情淡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复之前的谦谦君子之风。
“见了又如何?封家荣宠三代,够了。以后,你只要做好自己本职的事就好,切不可深入朝堂。”封老爷子说这话,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他们爷孙三代,似锦的天赋最高,也最适合做官,可偏偏除了时机不对,就是再有天赋也得埋没。
“爷爷放心,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封似锦垂眸,掩去眼中的疲累。
封老爷子只看一眼,就明白他在想什么,轻轻地叹了口气,“似锦,你不是圣上,你没有任性的权利。”没有提顾千城的事,可这句话却足已表明,封老爷子在顾千城这件事上的态度。
他是不会同意封似锦出海寻人的,哪怕封似锦再三保证会安全回来也一样。
“爷爷,我知道。”封似锦苦涩的应道。
他知道,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不会任性,也不能任性。
“你在京城也是帮他。”封老爷子终是舍不得自家孙子难受,出声安慰道。
封似锦淡淡一笑,没有回答,眉眼间的轻愁却不见淡去。封老爷子还想说什么,可还没有开口,就看到封似锦在收钩。
鱼,上钩了!
谈话,中断了 !
秦寂言亲至封府探病的第二日,封首辅就写折子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惭愧。感动秦寂言以帝王之尊亲自来封府探病;为自己不争气的身子惭愧,深深愧疚自己辜负了圣上的期待。
换句话说,他还是要请辞。
三辞三留,秦寂言与封首辅这对君臣做足了姿态。最后,在封首辅的再三请辞下,秦寂言“忍痛”同意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说秦寂言卸磨杀驴,也不会有人说封首辅是被逼离开朝堂。没有意外,君臣二人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封首辅请辞后,就空出了首辅之位。虽说大家心里都明白,秦寂言看好的是焦次辅,可仍旧有人不甘心想要争一争,但是……
秦寂言没有给他们机会,给群臣三天的时间举荐,又让封首辅推举,最后综合朝臣与封首辅的意见,首辅之位如秦寂言所愿,落在焦次辅身上。至于次辅之位,秦寂言没有给众人讨论的机会,直接定了刘正卿。
这也算是众望所归了,至少朝堂上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刘正卿本以为,他之前因地动的事与皇上闹了一场后,皇上不会提拔他,没想到最后还真是他,圣旨下来的时候,刘正卿不由得感慨,圣上,真是不简单,他这步棋走得太对了!
封首辅是甘愿退下,之前就陆续与焦次辅交接了一事,最后尘埃落定,封首辅更是爽快的把自己手上的人全部给交给了焦次辅,中途没有使一点绊子,把焦次辅惊得不行。
他原本以为,封首辅会和之前一样,给他使点小绊子。他甚至都想好了,要出了两个丑,好让封首辅高兴高兴。
他一个胜利者,完全没有必要与封首辅这个失败者较真。可惜,封首辅不给他表现胜利者风度的机会。
大秦的政务顺利交接,新的内阁大臣全是秦寂言精挑细选的人,有他们坐镇,大秦就算十年没有皇帝,也能正常运转。
事情都安排好了,秦寂言也不再耽误,没隔两天就传来太上皇病危的消息。
太上皇现在就只是剩下一口气,他的个人意愿对秦寂言来说一点也不重要,秦寂言需要他“生病”,太医立刻就会报他病危。
太上皇病危,秦寂言不仅派太医前往,自己还每天亲自去探望,不辞辛苦的来回奔波,短短半个月人就瘦了一圈,可太上皇仍旧没有好转。
朝臣数次劝说,要秦寂言以江山为重,别把自己累倒了。真要孝顺太上皇,可以把太上皇接回皇宫。可是,他们才刚开口,就有高僧说太上皇不宜离开寺庙,一旦离开就会有生命危险。
此言一出,朝臣再不敢劝说。就怕背上一个,害死太上皇的罪名。可不把太上皇接回宫,秦寂言一直这么来回奔波也不是办法。
朝臣给出建议,要不让秦寂言去寺庙办公,他们这些臣子每天辛苦的跑一趟,可提议刚说出来,又传来太上皇病情加重,命在旦夕的消息。
“退朝!”秦寂言当即丢下大臣,匆匆赶到寺庙。大臣们相互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跟了过去,只是他们无法进入寺庙,只能在庙外等。
两个时辰后,太医出来,对众位大臣道:“太上皇病危,圣上要留下来,亲自照顾太上皇。圣上有旨,请众位大臣回去,不必再外面候着,明日正常上朝。”
“太上皇如何了?”大臣们知道皇上不会借机跑掉,心下稍安,开始关心起太上皇的病情。
太医重重叹了口气,“太上皇的情况很不好,孙御医正在为太上皇医治,具体情况下官也不知。”
太上皇的房间里,只有秦寂言与孙御医,除了这两人外,谁也不知太上皇的情况……
!!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8早产,孩子想爹了
可惜,顾千城没有那么强的好奇心,她并没有回头去看那两位少女。只平静的看着前方,淡漠的道:“你说的那些,我都不想知道。”
能用眼睛看出来的事,何必问人?
问出来的东西,又有多少是真的?
“夫人不想知道这些,那夫人想知道什么?”少女再次问道,大有顾千城不说,她就不罢手的架势。
这般姿态,与其说是她想回答顾千城的问题,不如说她是在试探顾千城。
顾千城虽然睡了三个月,脑子有些钝,可并清示她睡傻了。面对少女咄咄逼人,不肯放手的姿态,顾千城勾唇一笑,问道:“我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放我走?”
简单直接,却明显又是她会关心的问题。
少女似乎早就猜到了,一点也不意外,笑了一声,道:“夫人,我们长生门不好吗?夫人这么急着离开?”
“长生门很好,只是我腹中的孩子想爹了。”顾千城摸了摸腹部,笑得温柔。
虽说这个孩子折磨了她许久,可她却生不起一点怪罪她的念头,她很期待她的出生。
“孩子想父亲再正常不过,不如我们姐妹二人在圣后面前,为夫人提一提,求圣后把夫人的夫君接来。”少女一脸天真的说着威胁的话,本以为顾千城会吓得不敢再开口,却不想顾千城轻快的应了一声“好。”
少女推轮椅的手顿了一下,“夫人,你这话可当真?”
“当真!”长生门有本事秦寂言接来,她铁定高兴。
“夫人可知我长生门的本事?真要接一个人过来,就算那人是帝王也逃不掉。”少女知道顾千城的身份,自然知道她的夫君就是大秦的皇帝,这么说不过是恐吓顾千城罢了。
“正巧,我的夫君就是大秦的皇帝,不如劳烦二位帮我求一求圣后,把他接来陪我。”顾千城也跟着装傻,不疾不徐的说道。
“姑娘,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日后可别后悔。”仍旧是威胁,顾千城仍旧装作听不懂,“圣后要能把我夫君接我,让他给我陪产,我只会高兴哪来的后悔。”
三个月,也不知秦寂言有没有找到长生门所在?找不到,凭她现在这副样子,根本无法安全离开长生门。
难不成,她真要长生门养孩子?
想到这里,顾千城心中一堵,顿时失了与少女斗智半勇的心情,任凭少女怎么说,怎么试探,顾千城都没有再开口,闭着眼,靠在椅子上,一副累狠了的样子。
少女试了几次,也没法让顾千城开口,只得郁闷的放弃,快速将她推到主殿。
主殿有九十九步台阶,高约五米,墙外镶满了各式宝石,太阳一照,光芒四射,顾千城的眼睛差点被闪瞎了。
两人少女将轮椅抬入殿内,九十九台阶走下来,两人连脸都不曾红,气息平息,如履平地。
顾千城一抵达台阶,那两扇大门便缓缓打开,门轴轻转,沉闷的声音如同敲击在人心尖,让人的心不由得提紧。
随着大门的打开,里面的摆设也映入顾千城的眼帘。数米高的宫灯,悬挂在殿中央,灯壁不是用纸糊的,而是用一块块钻石镶嵌而成,轻轻一转,流光溢彩。
地面由整块整块的汉白玉铺成,上面用纯金描绘了许多花朵的图案的,一朵朵好似鲜活的一般。除此之外,大殿两侧各摆放了九个巨大的烛台。烛台用的材质顾千城不认识,只觉得那烛台即富贵又好看,半点不见俗。
正对着门的上方,有九步台阶,台阶正上方就是一把金灿灿的龙椅,十分夺目。
真的是金灿灿的,因为那把龙椅,完全是由纯金造。虽然隔得远,顾千城还是能认出她的材质的。
除此之外,大殿再无其他,好似很空旷,可真正走进来就会明白,哪怕这座大殿什么都不摆,也不会给人空旷的感觉。
它,太华丽!
“圣后驾到。”顾千城进殿没有多久,就听到女子洪亮的声音,紧接着就看到她身后两位少女跪在地上,态度虔诚。
不多时,就见一着凤袍的妇人,从左侧走了进来。
之所以说她是妇人,是因为她虽面容白皙、富有光泽,可周身的气势却十分骇人,尤其是那双人,深沉的不似人。
她一走进来,整个殿内的气氛都为之一变,殿中的光芒有七成落在她身上,整个宫殿瞬时暗了下来。随着她直近,周身的气势更加迫人,让人不敢直视。
当然,这个人不包括顾千城。
顾千城一脸坦然的看着对方,完全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
妇人目不斜视的走进来,神情高傲,如同凤凰,眼中没有任何人。转身坐下时,妇人正对着顾千城,深沉的眸子扫了她一眼,优雅入座。
“顾千城,武氏后人?”妇人开口,声音华丽高贵,不怒自威。
“是的,圣后娘娘。”顾千城暗暗吸了口气,平静的答道。
妇人气势太强,要说不受影响那绝对是骗人的。
“《夷国志》就是你交上来的?你可知那书有问题?”妇人完全不像那两名女子一般绕圈子,一开口就直指问题核心。
顾千城的心咯噔一跳,面上却是平静的道:“我不明白圣后娘娘在说什么?我手中的《夷国志》给了皇上,并没有给娘娘。”
“我喜欢跟聪明人说话,顾千城……看在你是武氏后人的份上,我饶你一命。一个月后,你替我把火焰果寻来。”妇人缓缓开口,明明很平静的语气,可却让人不敢拒绝。
顾千城悄悄捏了自己一把,以免自己失态,“圣后娘娘,别说我不知道火焰果在哪里。就算我知道,我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可能外出。”
顾千城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和双腿。
微隆的肚子,无声的告诉旁人,里面有一个小生命。
“一个月后,你就能外出了。”除了最开始的那一眼,圣后与顾千城说话时,就再也没有看过她。
顾千城心有不安,皱眉问道:“圣后娘娘,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要催产,让她提前把孩子生下来吧?
“我说过,我喜欢跟聪明人说话。顾千城,不要装傻。”圣后完全没有为顾千城解惑的意思,抬手道:“好了,送她出去。”
圣后,真得只是见顾千城一面。
!!r466
权妃之帝医风华 1316出城,逼立皇储
第二日早朝,秦寂言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隔得远,朝臣看不到他的脸,可光凭声音就能听出秦寂言昨晚必是一夜没睡。
众位大臣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暗暗担心。担心太上皇真有什么不好,更担心他们的皇帝又要出去,给太上皇寻医问药。
能在朝堂上立足的人,都不是什么笨蛋。太上皇这个时候病重,要说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谁也不相信,只是没有人敢说出来。
很快,朝臣们的担心就成真了。议完事后,秦寂言宣布,“太上皇病重,朕要出海寻长生门,为太上皇求药。”
“圣上,不可。”秦寂言一开口,立马引来朝臣的反对,但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