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争龙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风拂剑
李霖判定大陈朝即将天下大乱,这简直让人有点无法接受,在很多人眼里,起码目前大陈朝看起来还算是比较稳定,表面上看来也没有出现大乱的迹象,李霖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于是余家长辈之中当即便有人拍案怒道:“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大陈朝时下正值鼎盛时期,哪儿可能会天下大乱?竖子简直是胡说八道!”
但是余通却脸上露出了惊诧之色,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于是余泽便问余通为何不说话,余通摇了摇头道:“恐怕李霖此子此言是有些道理的!诸位可能不知,时下我已经听闻,关中京师之中传出消息,说当今圣上身体不佳,近期已经无法亲自视事,将朝中事务交给了中常侍袁涉代行!
而关中有人暗中传言,袁涉此人野心勃勃,这段时间不断的将许多朝臣逐出朝廷,大有想要彻底把持朝政的意味!
目前各地分封的诸王,也在暗中收拢封地的权力,暗中整备兵马!虽然这些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但是据五弟余秋近半年来送回来的信件之中,便可看出,现在徐州的卢王,也正在暗中储备兵马粮草,这件事瞒不过五弟,因为他乃是徐州的司仓,掌管的便是徐州的仓储之事!
而且卢王眼下正对徐州各地的官员进行调整,此次兰县的县令便已经确定换上卢王的人了,为此徐州一带的豪门世家,很不满意,和卢王暗地里已经起了龌龊!
据五弟信中所言,现在诸王封地之中,似乎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我不知道李霖此子如何有如此见解,但是却可知道,此子断不是在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他对未来天下大势的分析,我倒是觉得很有道理!”
众人听罢之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切不说其他地方怎么样,大陈天下怎么样,单说徐州当地,卢王现在暗中招兵买马储备兵粮,仅此一条就让他们这些人嗅到了一种强烈不安的气味。
卢王获封徐州之后,前两年看上去并未有什么大的举动,但是自去年开始,便逐步的插手到了徐州地方官府的官员任免之中,开始逐步的安插他的亲信,将一些地方豪门大户的人员排挤出了官府,这一点他们是都有所耳闻的。
徐州是什么地方?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徐州当地世家大户众多,各个豪门世家之间利益交错,卢王收权,自然会动了这些豪门的利益,这些豪门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徐州当地影响力很大,各家各户都具有很大的潜实力。
卢王想要控制住整个徐州,其实并不容易,一旦要是双方闹僵的话,未来动刀子不见得是开玩笑,到时候真不敢想,安稳了这么长时间的地方,如果未来突然间动起了刀兵,这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此地的人们来说,冲击该有多大?
余家虽然也算是大户,但是在徐州来说,却根本算不得什么,面对着卢王还有那些世家豪门,他们一旦是反目动刀子的话,最先倒霉的恐怕就是他们这样的小的大户,到时候只要选错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对此余家这些人还是想得明白的,听了余通这番话之后,这些人不由得都心惊肉跳了起来。
“这么说李家让李霖此次南下置地,该是做未雨绸缪之事?暗中在为李家安排一条退路吗?”余泽皱着眉头对余烈问道。
“应该是!李霖此人做事极为大胆,而且善于谋定而后动,此行晚辈陪同他一起南下,这一路上也为他的气度所折服!所以如果李霖没有判断错的话,那么他们李家此举,将会有大收益!
且不说他们购下土地为李家准备了一条退路,单凭假如北方大乱的话,估计便会有大量的北方人渡江南下,前往吴地之中躲避兵祸,到时候不难想象,吴地的地价肯定会大涨!单是这块地,到时候李家就可以赚不少钱!”余烈对余泽答道。
余家的这些长辈们对视了一下之后,都有点坐不住了。





争龙道 第六十六章 余家的决断2
于是在年节之前,他们便开始关起门讨论起了这件事,余虎趁机把李霖送给他的那一袋珍珠拿了出来,给父母留了几颗,剩下的则交给了余通,提出这次过了年节之后,想要跟着李霖前去江南历练一番!
余通拿到这些珍珠之后,顿时又吃了一惊,问余虎这些珍珠来自何处,余虎于是便将李霖在他们在海边无意间寻获了一批珠贝的事情说了出来,不过余虎并未老实交代,李霖此次寻获了多少珍珠,只是说他们找到了一批珠贝,得到了一些珍珠,具体数目不详。
即便如此,余通还是大吃一惊,拿着珍珠去见余泽,余泽看罢之后,立即叹息了一声道:“看来李霖此子不但眼界很宽,这运气也不是一般的好!余虎如果原因跟他去的话,只管放余虎去便是!此子未来恐怕真非池中之物,我们余家能有子弟跟随其左右,对于余家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余通于是便答应了余虎的请求,准予余虎离家,在年节之后随同李霖南下吴地,为李霖帮忙。
过了年节之后,余家的这些管事之人,也终于拿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同样也效仿李家,前往江南购置一块地产,如果可能的话,借助李霖和范家的关系,也在山海县境内择地最好,这样一来,余家以后还可以和李家绑在一起,即便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只要李家今后能在江南站稳脚跟,那么余家有余烈和余虎跟李霖交好,那么未来也可以受到李家的照应。
但是余家肯定没有李霖的魄力,一下拿出几千贯银钱,也去购置那么大一块地方,所以屠灭最终决定,拿出一千贯钱,令余烈年节之后再次跟随李霖,前往山海县那边购置一块地产,面积不要很大,只要靠近李家就行,这样也方便未来他们两家在山海县那边能有所照应。
这一次余通过来李家,其实就是和李霖商量这件事。
李霖听了余通的一番话之后,便知道余家这一次是下了大决心,要跟着李家一起去江南了,可见这一次余烈肯定将途中他所说的一些话,告知了余通等人,这才促成了余家下定了这样的决心。
于是李霖点头道:“既然余伯父如此信任小侄,那么小侄岂能推辞?余烈本是我的朋友,此行南下我自会加以照顾!
但是有件事余伯父必须要先拿一个主意,那就是山海县境内很多地方都是不毛之地,鬼类丛生,余兄此次带人南下,恐怕得不到族中祖灵的庇护,这件事不知余伯父如何处置?”
这话一说出来,余通顿时便头大了起来,他们只顾着算计该花多少钱买多少地了,却忘了合计这件事,他们派余烈去吴地购地立庄,可是却忘了那边无法得到余家祖灵的庇佑之事,如此一来,如果一个庄子没有祖灵充当正祀的话,那么就很可能会招致鬼类侵袭,一不小心就是灭顶之灾。
这一下余通顿时有些麻爪了,揪着下巴的胡子想了半晌,对李霖问道:“你这里可还有多余的驱鬼符咒吗?”
李霖顿时笑了起来:“余伯父说笑了!驱鬼符咒只能在野外给佩戴之人提供一些保护,却不能时间太长!否则的话灵力耗尽便没有了效果!更何况这符咒我这里也没有几张了,根本不够用的!伯父还是不要打这种符咒的主意,一个村子总少不了正祀来进行庇护!”
余通听了之后忽然问道:“那么你们李家此次南下,要在那边立庄,可又是如何打算?”
李霖装作难为的样子,沉吟不语,倒是余虎忽然说道:“这件事有何为难的?李兄这次南下,原来就带了几个信奉游神的家仆,在那边供奉了游神,而且招募了当地一些渔民,也令起信奉游神,自然也就会得到游神的庇护了!”
大不了咱们余家这次过去的时候,也带一些庄外的家仆,过去之后请游神做正祀,不就没有问题了吗?”
“休要胡说!李兄!果真如此吗?”余通听罢之后有些愠怒,于是对余虎呵斥道,转头对李敬问道。
李敬摸了摸鼻子有点尴尬的答道:“恐怕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此地和山海县相隔近两千里之多,那边肯定得不到祖灵庇护!而游神灵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这次霖儿南下的时候,便提出可以尝试一下!
目前看来还算是不错,我们李家所购置的那块地,早年乃是一块曾经遭过群鬼屠村的凶地,但是此次李霖他们去了之后,却并未遭到鬼类侵扰,看来游神即便是在那边也还是神验的!”
余通听罢之后,沉吟不语了好长时候,最终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如果不请正祀坐镇江南那边他们新建的庄子的话,那么把儿子丢到那边去,他也着实不放心,万一要是在那边出了什么事的话,恐怕他会后悔莫及,更关键的是很可能造成他们把钱丢到了水里,买下地却无法立足,那可就赔大发了。
假如李家用的这个办法有效的话,请游神在那边充当村中正祀,那么起码可以保证那边不会招致群鬼屠村这样的惨事发生,当可以保住自家在那边的人的安全,这件事余通决定回去和余泽商议一下,如果可行的话,那么效仿李家这样的办法也不是不行。
接下来他们商定了南下的时间之后,余通便带着余烈、余虎回了余家庄开始做准备,这件事不提。
李霖在年节过后,也立即准备了起来,物资准备倒不是什么问题,此次南下李霖最关心的还是人员的问题,除了要带上此次准备跟他南下的那些族人之外,还要尽量多带一些家奴一起南下。
未来在江南建庄,将会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同样也需要准备一定的武力,以防遭到当地大户的欺负,亦或是抵御海贼的袭扰,这都离不开人手。
于是李敬从族中几百家奴之中,为李霖挑选出了五十个青壮之人,其中按照李霖的要求,有近半都是身负一些技艺的工匠。
其中有铁匠、木匠、烧炭烧砖的工匠,泥瓦匠等等,甚至还带了两个族中在酒坊之中的家仆,今后如果可能的话,李霖打算在那边也建起一座酒坊,就地酿酒,即便是酿不出神仙醉,起码也可以酿制出差不多的美酒,在当地也可以占据市场。
李敬对于这次李霖南下建庄可以说是倾尽全力支持了,李霖这次南下可谓是肩负着整个家族未来退路的大计,要独自带着一些族人还有家仆,为李家在江南打下一片天地,还要在那边站稳脚跟,更难的是家族在这边并不能为他提供太多的金钱方面的支持。
李家必定还没有决定弃掉这边举族南迁,这边还有这么一大家需要养活,不可能将所有赚来的钱财都投入到南方那边,每年虽然可以给李霖提供一些金钱上的帮助,但是想要建起一座不小于目前李家庄这样的大庄,这点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所以李霖在那边建庄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赚钱,李敬觉得这样实在是太过难为李霖了,就算是李霖说这一次他在那边弄了不少珍珠,可以回头在徐州发卖掉,换不少钱,李敬还是觉得怕李霖不够用。
所以对于李霖提出的要求,他这一次是尽心竭力的给予满足,有关家仆还有工匠的人员挑选上,都尽量挑选精干青壮之人,其中除了工匠之外,还给他挑选出了五个相当精干的家丁,作为李霖在那边手头上的基本武力,如果万一遇上什么不好的事情的话,这五个家丁可以护着李霖逃走,即便是家产不要,也不能让李霖丢了性命。
李敬就三个儿子,大儿子李青腿有残疾,不利于行,二子李成心性歹毒被逐出家门死于荒野,现在他就指望李霖这个曾经被他嫌弃的儿子了,李敬这一年多来,可以说把所有的父爱都倾注在了李霖的身上,如果李霖再出事的话,李敬不敢想象,他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次送李霖出行,李敬可谓是把家主的权力能用的都用上了,尽最大可能,为李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甚至于还私下将此次随李霖南下的族人,请到他的院子里,单独设宴款待了一番,席间谆谆嘱托这些族人,一定要在南边给李霖帮好忙。
甚至他私下里还说服三叔公,对这次南下的部分偏枝族人做出了一个承诺,一旦此次他们在南方跟着李霖把庄子立起来,而且干的不错的话,便可以今后把他们列入到直系族人之中。
这一下这些偏枝族人顿时就更觉得有奔头了,想要从偏枝列入直系,这对于他们这些偏枝子弟来说,是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把握住了的话,那么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在族中享受到直系子弟的待遇,这可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所以还没有走,这次跟着李霖南下的这些偏枝子弟,便已经各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
至于货物,李敬更是不惜拿出了不少存货,一共拿出了近半年来储存下来的七百坛神仙醉,一千斤精盐,外加三千五百斤精铁,这次李霖仅靠这些货物,就足矣支付剩下的土地余款了,而且这也是目前李家能拿出的所有的好货了,另外李敬又从族中公帑之中,取出三百贯交给了李霖,这也是目前李家公帑之中,他能动用的最多的钱了。




争龙道 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
看着李敬忙前忙后不遗余力的支持自己此次南行,李霖心中终还是暖暖的,从李敬身上,他终于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那种疼爱和关心,前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李霖这一世对这种感情却十分的沉醉,也并未拒绝李敬对他的好意。
至于李威,则暗地里偷偷的给李霖弄来了十柄铁场的铁匠们新打造的十柄钢刀,这十把钢刀,其中有两把便是按照李霖的办法,采用了夹钢法打造而成,并且初步实验性的使用了覆土淬火的工艺,钢刀的韧性和强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比之以往所铸的刀剑,质量上又上了一步,李霖试过之后,很是满意。
另外几把钢刀,也都是用精钢叠打而成,工艺上也算是相当精湛了,拿出去卖的话,也同样价值不菲,只是按照李霖的吩咐,这些钢刀上面全部没有镌刻李家的字号,这样即便是以后有事,遗失了这些钢刀,也不会追查到李家的头上。
另外多孔拉丝工艺,在这半年之中,被工匠们多次进行了实验性的改进,使得拉丝工艺逐步开始趋于成熟,质量上也开始逐步稳定,每天两台畜力绞盘,不停的操作,基本上可以出几十斤钢丝,淬火之后编织成软甲,很是结实耐用。
这半年来,李威亲自监督,一共制作出了九套钢丝软甲,这东西是不会拿去卖掉的,故此全部都给李霖留着,这一次也交给了李霖。
李霖拿到了这些东西之后,顿时气壮了许多,有了这些家伙,他目前就算是遇上十倍于他的强敌,也自信有实力与之对抗,而不担心会落于下风了。
一个家族是否强大,不单单只看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很多时候家族所拥有的武力,也是衡量一个家族强弱的重要因素。
以前李家虽然也有家丁,但是数量并不多,只有区区二三十个,在兰县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装备质量就不必说了,所持的武器都是普通货色,甲胄就不用说了,充其量也就是几件破皮甲罢了。
这样的武力,放在兰县看似还可以,但是充其量只能防个贼而已,震慑一下周边的刁民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遭遇大麻烦的话,这样的一点武力,实在是不够看的。
而李霖这一年多来,一直暗中在致力于提高李家暗中的武力,在家奴之中,挑选出一些精干的家生子,这部分家生子,是李家最值得信任的成员,李霖在家的时候,让以前族中的一个善武的偏枝族叔带领这些新编的家丁,每日对他们进行严苛的操练。
李霖给这个偏枝族叔编制了一套锻体术,这套锻体术乃是李霖结合前生还有周元带来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锻炼家丁体能,提高其力量、柔韧性、耐力以及爆发力,都有极强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在李桐和几个家丁身上得以验证。
另外李霖传给了这个偏枝族叔一套长短兵器的合击术,将弓箭手、长枪手、刀牌手统一编练,使之掌握一套相互配合的技击之术,这样训练出来的家丁,可能个人武技不会很突出,但是一旦几个家丁相互配合的话,便足以克制武极高手。
其实这乃是军中所习练之术,像这些技艺,现在基本上都被很多门阀或者武将世家把持着,绝不外传,即便是千金也难以换得这样的技艺,因为这些知识乃是这些门阀或者武将世家子子孙孙赖以谋生的技术,也是他们用来掌控军队的技术,故此一般世家大户,根本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技艺。
这个偏枝族叔得到了李霖传授的这些东西之后,惊得差点跪下,他作为好武之人,当然明白李霖交给他的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他不知道李霖为何懂得这些事情,但是他却知道,不管是谁拿到这样的东西,都会视作性命一般珍贵,断不会轻易外传。
而李霖却轻描淡写的便把如此珍贵的东西交给了他,让这个偏枝族叔感动的差点大哭一场,对李霖连连道谢。
李霖只是告知他,让他用这些东西,帮李家练就出一支精干悍勇的家丁,至于这些技艺,不要轻易外传就行,不一定什么时候,李家便会用得着他,这便是以后他在李家的立足之本。
这个族叔为此十分感激李霖,这一年来,不遗余力的采用这些技艺,不断的锤炼李家新编练的家丁,这次年节期间,李霖前去检验了一下这些家丁,发现成效不错,虽然还称不上是一支精锐,毕竟没见过血,但是只要如此锤炼下去,一旦见过血之后,这三十余名李家的家丁,立即便能成为一支极其精干凶悍的军队。
现在隐隐之间,这三十余名家丁已经在身上形成了一层淡淡的军气,可见这段时间,这位偏枝族叔,确确实实没少在这些家丁身上下工夫,看上去这些新家丁,各个精气神十足,只差阵前见血之后,便能迅速成长起来,拥有只有悍卒才能拥有的那种凛冽杀气。
这一次李敬抽调的五名家丁,便是从这新编练出来的三十余名家丁之中选拔出来的,原本李敬想给李霖抽调十名,可是李霖认为未来两年之中,徐州定有大变,李家现在必须要有更强的力量保护李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护送李家族人大批南逃,故此他只要了五名家丁。
这五个家丁全都是这三十余个家丁之中最强的之一,深得那位偏枝族叔的喜爱,而且对于李家也最为忠实,这方面挑选人手的时候,这位族叔没有吝啬,也算是报答李霖给予他的那些东西。
当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之后,李霖带着李桐等人,终于踏上了再次南下的道路,李霖在辞行的时候,第一次郑重其事的当着所有族人的面,给父亲李敬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抬头对李敬说道:“父亲!请您多多保重身体!霖儿去了!年底的时候,霖儿再回来看您!”
李敬看着已经超过他身高的李霖,不由得热泪盈眶,拉着李霖的手让他站起来,用力的拍了拍李霖的肩膀,用略带哽咽的声音说道:“去吧!去吧!你远在千里之外,为父不能再照顾你了!一切多加小心,如若事有不可为之处,你大可回来,这里终归还是你的家!”
李霖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去向三叔公、四叔公、李辩等人一一告别,众人一直将李霖一行人送出了庄子,并且将其送至了庄子以南十里之外,才挥手作别。
望着李霖远去的背影,李敬不由得有一种心被抽空的感觉,儿行千里母担忧,李霖早已没有了母亲,他这个父亲亏欠李霖这个儿子太多太多,现在刚刚父子二人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李霖便又要离家远行,李敬心中充满了万般不舍,但是他也知道,李霖不是他这个父亲能驾驭得了之人,只有将他放出去,才能真正让他振翅高飞,于是他强作笑容,一直站在那里,直到彻底看不到李霖一行人,这才偷偷擦了擦眼角,转身带着众人朝李家庄返去。
李霖在上次碰见余烈的地方,又一次和余烈等人汇合在了一起,这一次余烈也带了不少人手和车辆,装了不少的货物,两伙人汇合之后,居然成了一支人数超过百人的队伍,这么一来,他们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一路上第一次出远门的兰儿,坐在牛车上不停的朝外四处观望,一切似乎在她眼中都很新鲜,时不时的叽叽喳喳的对李霖提出一些问题,惹得众人很是高兴,这一次李霖终于践诺,把兰儿也从李家带了出来,也彻底让兰儿放下了心,所以一路行来,兰儿完全无视这时候的天寒地冻,一直都兴致勃勃,连带着让队伍中的这些人,也都心情变得愉快了许多。
一路无话,他们一行昼行夜宿,几天之后终于抵达了洪泽县境内,洪泽县就在洪泽西北角,李霖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前往了洪泽县在洪泽的码头,派人前去通知了那刘正一声。
李霖在回家第二天,便给刘正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洋洋洒洒说了很多没营养的话,但是却十分隐晦的告诉刘正,他手头掌握着刘正许多人证物证,但是他并不想和刘正因此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以后他李家和余家还会经常通过洪泽县境内,前往扬州,故此请刘正代为照顾他们。
刘正年节的时候,便收到了李霖的这封信,起初看了半天没看懂李霖说了写什么,于是便请手下的幕宾也就是类似师爷的人物,帮他看了一遍李霖的这封信,这个幕宾乃是读书之人,当然比刘正这样的武夫要强太多了。
所以看罢李霖的这封信之后,他对刘正解释了一番,刘正有些恼怒,认为李霖拿住了他的把柄,这是在威胁他。
但是这个幕宾却不这么认为,幕宾认为这个兰县的李公子,其实并不想和刘正反目成仇,把这件事给捅出去,这封信里面已经说明了,如果刘正愿意今后给他们李家提供方便的话,这件事也就就此打住。
所以这对刘正来说,是一件好事,起码只要李家或者余家今后南来北往途径洪泽的人,在洪泽境内受到了刘正的保护,那么这次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李家并不打算把这件事给闹大。
刘正想了一下之后,慑于自己有把柄落在李家和余家手中,也确实不敢得罪这两家,于是便给送信之人回复,让他告知李霖,今后但凡李家和余家之人,途径洪泽,他都会亲自派人护送他们前往扬州,确保李余二家族人的安全。
1...8283848586...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