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书奇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楚白
“命……吗?”吴解沉吟着,陷入了沉思。
以杜若的天资、刻苦、人品和心性,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无论去哪个仙门应该都可以被收入门下,至少青羊观肯定乐于多这么一位好弟子。但她却因为缺乏经验,中了三山道人的圈套而被夺舍,现在只能成为寄居天书世界的一缕幽魂……
大概冥冥之中,真的有“命数”吧?
但命数显然不是绝对的,否则布衣神相的几位传人就根本没必要争夺李布衣的真传,大家算一算就知道谁能得到谁得不到,长春真人也没必要帮熊嚯去叛乱,还赔上了自己的老命。
吴解曾经请教过萧布衣,命运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而萧布衣的回答是,三分在命,七分在人。
只是……对于缺乏足够力量和正确知识的人来说,“七分在人”不过是空话罢了。
越是弱小者,在命运前面越是无力。头脑的强大、力量的强大、精神的强大……想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些都不可或缺!
他如此沉思着,不禁握紧了拳头。
回家的感觉的确很好,但他终究是一个修仙者,是一个追求超越尘世、超越生死、超越命运的人!
早点做完这边的事情,然后回山继续修炼吧!
怀着这样的想法,冬祭结束之后,他就急急忙忙返回了县城,指导徒弟继续修炼。
遍照星斗澄光妙法是一门非常简单和可靠的功法,吴解虽然自己没有修炼过它,但凭借他的境界和眼光,指点别人入门修炼是很容易的事情。
为了帮助乔布斯尽快入门,他还特地到天书世界里面,请茉莉施展无上神通演化了一些星光真气,然后传给徒弟去细细体会。
这些真气的量很少,但已经足够帮乔布斯走出“感应星光”的关键一步。没过几天,这个每天刻苦修炼的少年就成功地采撷到了星光之力,终于走上了修道之路。
完成了这个,就是推开了通往无上大道的门户,接下来吴解也已经帮不上太多的忙,必须要靠他自己苦修不辍,一点一点积累星光之力,直至有所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身体会被不断洗练强化,穴窍和经脉也会被不断温养加强,虽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胜在持续不断。只要他坚持修炼下去,就会不断地变强……
吴解希望,等自己下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能看到徒弟已经突破了先天境界。
“修炼大日光明诀的弟子一般半年到两年之内可以突破到先天境界,这个遍照星斗澄光妙法进境稍稍慢一点,估计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也就差不多了。”杜馨说,“或许还没等你见性通幽,他就已经入道成功了。”
“希望如此吧……”吴解乘着剑光在天空疾驰,笑着回答。
他没有去长宁城,而是直接来到了南屏郡和陶土会合。
陶家还有房子留着,但陶土并没有住进去,而是在家族的墓地旁用法术炼了一间小木屋,犹如守孝一般住在那里。
当吴解见到他的时候,他一身白衣,正在制作一尊陶像,而在小木屋的外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已经制作完成的陶像。
“这是我给亲人们塑的像。”陶土解释说,“我回到家乡,发现虽然才过了几年,可很多人都已经不怎么记得陶家了……虽然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所以你就塑了这些陶像?你打算把他们放在哪里呢?是墓地旁边,还是你家的大屋里面?”
陶土苦笑起来:“那些地方都不合适,吓到别人怎么办?事实上,我还没想出合适的处理办法。”
吴解想了想,说:“你们这里曾经因为制陶而兴旺过,对吧?”
“没错,可现在这里已经没多少制陶的人了。”
“那么我们来建造一个纪念馆,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的兴旺吧!”
这个别出心裁的主意让陶土顿时眼前一亮,翘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大师兄!好办法!”
两位神仙出马,建个纪念馆自然不在话下。他们在镇上买了几间靠得比较近的房子,然后施展法力将它们推平,再建造出一座虽然外表朴素但却大得惊人的屋子。在屋子里面,陶土用一尊尊陶塑来介绍了昔年小镇的繁荣。
他的手艺精湛,又有吴解相助,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把纪念馆给建好了。
开馆的那天天气并不怎么好,稍稍有点雾气,但这并没有妨碍好奇的人们,几乎全镇的人都来看热闹。他们在纪念馆里面徜徉驻足,既惊叹于陶土和吴解的非凡神通,又为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而赞叹。
纪念馆里面的陶像都是缩小的,远远看去,就像是把一个城镇缩小了放在这里。而城镇内的行人和工坊,采取陶土和出售陶器的车子,城外的陶坑和土窑……一切都和当初一模一样。
走在纪念馆里面,就好像穿越了时间的河流,亲眼目睹小镇昔日繁华的景象。
不止一个人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雕塑而潸然泪下,更有很多老陶工们在纪念馆里面找到了自己的雕像,看着它们叹息和自豪。
“都过去啦……都过去啦……”一位曾经是陶工大师的老人叹道,“我老了,再也做不出精致的陶器了。而且咱们镇上也没有能够有本事做好这门生意的人了……现在就算做出陶器,也不一定卖得出去……”
“是啊……只能看着这些陶像,慢慢回忆了……”
“但是,真好啊!看到这些,就像是看到了当初的镇子一样!”
“是啊!看到这些,就觉得我这一辈子没白活了!”
人们议论纷纷之际,吴解和陶土已经驾着剑光,离开了小镇。
“大师兄,谢谢你!”
“有什么好谢的,不过是一间纪念馆而已。”
“它可不仅仅是纪念馆!”陶土回头看向在薄雾中远去的故乡,笑着说,“这座纪念馆一定会吸引很多人来参观,其中肯定会有人愿意出钱出力重新把陶器生意做起来。”
吴解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种可能。
“我想……过个十年八年之后再回来看,或许镇子就已经恢复到当初的模样了!”陶土笑得很开心,“在那之前,我就先加把劲,努力修炼到百炼境界吧!”
“为什么突然想到修炼了?”
“因为我觉得,到时候亲眼看到那一幕,或许会对我有所触动,没准就直接突破见性这一关了……对我们来说,修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嘛!”
“说得好!修炼成仙,飞升天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喂喂!大师兄你的目标太远大了,我可跟不上你!”
冬日的薄雾被剑光犹如波浪一般排开,二人说说笑笑,朝着仙山飞去。
故乡只是故乡,他们未来前进的方向不是凡尘的官场、武林或者商界,而是修仙的通天之路!





天书奇谭 第十章 百炼圆满,法身初成
小小竹楼的静室里面,吴解双目微闭,褪去衣衫,一动不动地静静站立。
金红色的炼魔神火在他身上流动,宛若无数快活的小精灵在跳跃追逐。而他的全身毛孔里面则不时地流出少许火焰,化为一朵朵小火苗,令周身的金焰渐渐浓重。
但在金色的火焰变得浓厚起来之前,他的身体突然猛地一震,然后体内发出了犹如鸟鸣一般的响声。
声音很小很密集,连成一片,犹如千百只鸟儿在他的身体里面鸣叫。
随着这些响声,吴解的身体猛烈地颤抖起来,脸色也因为剧痛而扭曲。
他实在没有想到,百炼圆满的这一步,竟然会伴随着如此痛苦!
自从上次探亲回来,他就一直在仙山潜修。一边锻炼法术、钻研剑术,一边依靠水磨工夫慢慢地提升修为。
从百炼大成到百炼圆满,足足花了他接近两年的时间!
直到今天,在继续运用真气淬炼身体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自己已经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淬炼的地方了。
这就像是一个在黑夜中登山的人,向上向下都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竭尽全力地往上爬啊爬啊,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前进,然后终于有一天,他翻过一块石头,惊讶地发现前面已经没有路,发现自己已经抵达了山顶。
这是完全意料之外的情况,成功来得毫无预兆——历代前辈们的笔记里面,可从来没提到过会这样啊!
按照前辈们的说法,百炼阶段接近圆满的时候,会感觉到真气在体内运转渐渐变得困难,直到最后几乎无法运用,简直就像是没了功力一般。在这种像是没有功力的情况下,要以心志牵动那几乎不会动弹的真气,继续在体内完成循环。
就是这最后一次循环之后,原本凝滞的真气会像是决堤之水般汹涌澎湃,在淬炼完成的经脉之中激荡。这就意味着百炼境界终于圆满,只靠天资和刻苦就能完成的阶段到此为止,必须面对修道三难的第一关了。
可吴解的情况和前辈们截然不同,他的真气一直都运转得很流畅,半点都没有凝滞之意。但却在淬炼了一处极细微的地方之后突然发现在没有可以淬炼之处,与此同时,心底刹那间生出明悟,知道已经大功告成。
也就是说,他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百炼圆满的那一刻,身体会有特殊的征兆产生,百脉震动,千穴齐鸣。伴随着这个征兆的出现,会有极其短暂的剧痛,忍一忍就好。
如果是那些早有心理准备的人,的确是“忍一忍就好”,可吴解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啊!
当百脉震动、千穴鸣响的一刻,他还没有从“怎么突然就百炼圆满了?”的惊讶中恢复过来,结果突然间所有的经脉都抽痛起来,而所有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穴窍则犹如针刺一般,痛得他整个人剧烈地颤抖,几乎当场昏死过去。
好在这剧痛来得快去得更快,一转眼的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充斥全身的充实有力之感,就好像是功力陡然增加了好几倍。与此同时,他更觉得自己对于身体的控制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非但四肢百骸都能随意挥洒,甚至只要贯注真气,连头发都能像手指一样自由地控制。
这就是百炼完成之后得到的最大好处,力透百骸,气至毫芒。
身体里面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吴解突然觉得周围的东西似乎都小了一点点。
他疑惑地找到镜子,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体成长了不少。
自从药炼之后,他的身体成长速度就明显慢了下来,现在都已经快要二十六岁了,可看上去才十六七岁的模样。
年轻有为不是坏事,但年轻成这样,就让人有些不高兴了。
青羊观第二十七代弟子之中,无论是入门弟子还是外门弟子,道行没一个比他更高的,外表也没一个比他看起来更年轻的。
身为堂堂的大师兄,这样的容貌实在是威严不足啊!
而现在,他的身高增长了半尺有余,身材也壮实了许多,更重要的是相貌成长到了二十岁上下,看起来成熟多了!
虽然只是几岁的差距,但这就是“青年”和“少年”的分野。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再怎么少年老成,再怎么神通广大,终究显得稚嫩而缺乏威严。但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就显得沉稳厚重,站在那里自然有一股绝顶高手岳峙渊渟的气势,不怒自威。
这么一来,身为大师兄的威严感立刻就满满的了!
“百炼圆满之后还有这种好处?!”吴解一愣,仔细回忆前辈们的笔记,却发现这种身体突然成长到巅峰状态的情况,本该是炼就罡气之后才出现的无漏之身,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才刚刚百炼圆满就得到了这个效果。
青羊观历代主修灵霄火部正法的祖师总共就那么几位:辉夜祖师和红姑祖师没有留下笔记,只在功法序言里面略略提到了她们;太虚祖师入道之时出了意外,转化成了火灵之身,他的修炼经验对吴解没多少参考价值……剩下的,就只有一些只言片语。
唉!怪只怪这功法门槛太高,修炼的人太少,留下的笔记更是少得可怜,除非再去请叁云子师叔帮忙,在浩如烟海的藏书楼一层找上几天几夜,否则恐怕找不到可供参考的笔记了……
毕竟,最后一位修炼这门功法有成的太虚祖师,都已经是五六千年前的人了啊!
得到意外之喜的吴解胃口大开,吃饱喝足之后好好整理了一番仪容,迈着八字步走出了竹楼。
接下来的几天,他兴致勃勃地拜访了同辈的师兄弟们,又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和山门内的熟人们一一打了个招呼——其实就是以充满强者威严的姿态闪亮登场一回,让大家都开开眼界罢了。
针对他的这种奇怪情况,不少人都表示了纳闷和好奇,尤其是负责研究各种功法的探究院叶鹰师叔祖最为热情。在这位师叔祖的强力要求下,吴解配合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求找出他能够在百炼圆满之际成就无漏之身的原因。
可忙碌了大半个月,却是一无所获。
看着叶师叔祖越来越纳闷和焦躁的神情,吴解忍不住担心这位研究狂会不会把自己给解剖了……
好在这时候掌门真人终于发话了,他老人家说:“火部正法是直指飞升的无上妙法,有点特别之处也很正常,不用大惊小怪。现在研究不出名堂来就算了,等日后吴解修为高了,或许他自己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句话结束了看不到曙光的研究,吴解终于可以告别眼睛里面似乎随时准备冒出绿油油鬼火的叶师叔祖,专心投入到修炼之中。
百炼之后便是通幽,但通幽境界需要悟通生死之理才能突破,吴解一时间想不出该怎么悟通生死之理,所以干脆把它暂时放下,专心修炼法术。
百炼境界圆满之后,灵霄火部正法四大灵诀的第二招便可以着手修炼了。
这一招名曰“众妙毕备,真火法身”。
和不动火界不同,这一招是将各种强大的法术加持在自己身上,最终各种法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真火法身。
真火法身威力无比,不仅能够让他的力量大增,还能额外增加相当于一件法器的防御力,并且会让他的反应和速度也有所增长,令他的武力直线上升。
而且真火法身还不只是纯粹的战斗手段,它更有好几种特殊的效果:
比方说,在这种状态下他几乎百毒不侵,而且能够吞噬任何一种火焰来滋补元气或者加强自身,还能以火眼看破隐匿之术——如果功力足够高的话,火眼甚至可以看穿地面,看到地下的矿藏和地脉!
吴解猜想,天界的斗神们大概是用不动火界困住敌人,然后化为真火法身去投入战斗……这两个灵诀配合,威力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只是真火法身的修炼也并不容易,光是将那好几种法术一一练成,就花了他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又要把这些法术在极短的时间里面连续施展出来,一一加持在自己身上,这又花了差不多一个月。
而这个灵诀的最后一步,是反复练习“迅速施法加持”,让身体渐渐熟悉施法和被加持的感觉,最终运转独特的法决,使得诸法合一,将多个法术转化为一个,进而成为名列四大灵诀之一的真火法身。
这最后的一步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却很难。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怎么完成,而在于如何在施展了这些强有力的法术之后,还能保持着本身真气充沛法力充裕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运转那套独门灵诀,使得诸法合一。
吴解修炼了好几个月,始终都做不到这最后一点——没办法,他的修为还是有点低啊!
不过他在这期间回了一趟家乡,既是指点徒弟修炼,也是离开师门,借助天书世界的灵台来试着修炼真火法身。
事实证明,天书世界不愧是昔年无上神君倾力打造的无上至宝!有了两尊灵台提供充足的真气和法力,他一鼓作气就完成了真火法身!
当他化身为一个缭绕着无数火焰的神人之际,只觉得无尽的力量和斗志从心底涌出,一挥手就将一座小小的山头直接轰平。
以这份力量,如果再遇到当初的长春真人,正面硬拼也不在话下了!
吴解相信,以这对贯注了无穷火力的拳头打过去的话,寻常的炼罡修士只要跑得慢一点,就免不了被打个万朵桃花开!
和消耗心力太过惊人的天问一剑相比,真火法身或许威力略略差上那么一点点,却胜在对身体和精神的负担较小,用起来不必有太多顾忌。
相信在日后的斗法之中,真火法身必定会成为他最可靠最有力的手段!




天书奇谭 第十一章 云梦
和吴解相比,他徒弟乔峰的修炼速度就要慢上很多,用了两年时间还没有能够入道。
不过吴解并不着急,乔峰练功的确足够勤奋刻苦,他的修道天分也不错,虽然还没有踏入先天之境,但那只是因为根基比较差罢了。他相信只要徒弟保持目前的状态继续努力,快则一年,慢则两年,必定可以成为先天高手。
遍照星斗澄光妙法是一门内外兼修的功法,等乔峰踏入先天境界之后,身体也就打磨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再回过头去修炼武学,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仙家功法比凡间的上乘武功,其实在入门之初并不见得有什么优势,一个修道两三年的人多半打不过修炼上乘武功两三年的人。但仙家功法有脱胎换骨之妙,修炼到一定程度之后,反过来触类旁通,几个月甚至十来天就能抵得上凡间武者数十年的苦练。
比如说吴解的师兄弟们,因为李狗蛋师叔经常宣传“仙人也要懂武功”的道理,他们都学过一些武功。其中几位踏入百炼境界的,哪怕以前一点武功基础都没有,现在也都是堪比人间武学宗师的大高手了。
仙家和凡尘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乔峰很珍惜难得的机会,他深知师傅是神仙,以春夏秋冬为一日,逍遥世外。能够几年来指点自己一次,实在是了不得的缘分!所以他学习得很刻苦,努力把吴解的每一句话都刻进心里,然后慢慢理解和领悟。
这就像是冰火岛上的张无忌,不懂谢逊说的那些道理没关系,先背熟了再说!
吴解对徒弟的态度很满意,特意多花了一些时间来详细指导,等乔峰的确已经学得足够多,未来几年的课程都已经安排好了,他才返回仙门,开始制作一件很重要的法器。
他不能一直靠着天书世界的灵台提供额外的真气和法力,所以他需要能够在不泄露天书世界秘密的前提下,为自己补充真气法力的东西。
制作这样一件法器其实并不难,只要能够完成吸收、储存和反馈三个效果就行。差别在于效率的高低,名家制作的精品法器,或许能够将真气法力吸收反馈之间的损耗降低到三成以下,平时的损耗也很低,一次注满之后能够长期备用;而吴解这个业余炼器师制造出来的,就差远了!
接连报废了三批材料,他不禁摇摇头,确定自己的确不擅长这个,便去找陶土帮忙。
这一代弟子们之中,陶土是最擅长制造法器的。
“这种法器其实很简单,大师兄你的设计思路出了错。”陶土研究了一下吴解制作的三件废品,点点头,胸有成竹地说,“给我三天时间,我就能做出一件基本合用的来!”
“咦?这么快?”
“大师兄你的修为不断增长,而这件法器很快就会跟不上你的脚步。所以我不需要把它制造得太经久耐用,能用个十来年就好——把要求降低到这个地步,三天时间绰绰有余了。”
陶土说到做到,三天之后,他就带着一件特殊的法器来找吴解。
这是一支翠绿的手杖,用一根大概五尺长的树枝做成,就像是人们在登山时候临时制作的那种,样子颇为简陋。
但吴解刚一握住手杖,就感觉到它的内部有一股隐约的生机正在缓缓跳动,就像是陷入冬眠的野兽一般。
“它还活着?”
“没错,这是能够吸附云气的青霓木,我在内部嵌入了两套符咒,它们可以将注入其中的真气法力像生机那样好好地保存,还能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消耗这些真气法力来防御,这样可以提升法器的耐用程度。”
“青霓木本身就能够吸收和反馈真气,稍作调整便能同样吸收和反馈法力。我在杖头嵌入了几块刻入大量符箓的丹石作为吸收和筛选的工具,以使得流入流出的真气和法力更加纯净,虽然稍稍降低了吸收和放出的效率,却能够大大提升储存的时间。”
在陶土的建议下,吴解试着使用了一下这支被命名为“贮元杖”的法器,发现它可以吸收相当于自己五成的真气法力,然后反馈给自己的时候大概有四成。
虽然还差一点点,但再加上少许丹药辅助,便足够吴解在不动用天书世界的前提下施展真火法身了!
只要真火法身被施展出来,他就能够从到处点燃的火焰中迅速得到元气补充,可以说是越打越强,完全不用再担心真气法力枯竭——天界神功妙法,就是如此的厉害!
可惜这种法器在使用中限制颇多,一般只能使用一件,否则要是一口气带上几十支贮元杖,就等于拥有了源源不绝的真气法力……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借助这件法器和一些寻常丹药,吴解在仙山的演武场内成功地施展了好几次真火法身,既熟悉了法器和法术的使用,也让同门啧啧称奇。
“灵霄火部正法不愧是天界斗神的功法,以善战来说,的确远超太上九转丹经啊!”
“大师兄这个真火法身的威力实在了得!只要顺利施展出来,炼罡境界之下的修士就算十个八个围攻都不在话下!没准弱一点的炼罡修士都只能落荒而逃!”
1...5758596061...5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