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弃妇的医路荣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还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东西!”井赫轻蔑的说道,“也罢,给他点甜头尝尝!”
第二天井昭接到了朋友的邀请,到潼关的子路书院一聚。很快就要过年了,若是此时不去,再要相聚便是明年开春,井昭使人到未秋家里一说,便带着下人出了京城。
第三天早朝的时候,除了几派人马对派谁赈灾,怎么赈灾的问题争论不休外,还有一个平日在朝堂上不怎么爱说话的官员上了折子,举荐秦笙接替枢密使的职位,算是爆了今天的冷门。
“秦笙是个办事牢靠的人。”井丞相说道。
在秦笙欣喜若狂的眼神中,井丞相又说道:“不过枢密使是个重要位置,人选问题务必要慎重,我看不如多选两个人,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井赫站在井丞相的身后,朝秦笙投去了意味深长的一瞥。
秦笙便明白了,井赫已经让他看到了诚意,下面该他拿出点诚意来了。
赈灾的事被短暂的打断后,又继续讨论了起来,一方说国库空虚,粮库也空虚,拿不出钱也拿不出粮食,另一方便指责这些人图谋不轨,意欲挑起民乱,祸害我大好河山,第三方就嚷那你推荐个人当钦差去赈灾好了,另一方不干了,要推也是推你们的人……
就在几派人争论的脸红脖子粗,几乎要捋袖子打架的时候,站在最末尾的秦笙出列了,努力的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
“臣举荐秦隽为此次赈灾的钦差。”他大声说道,声音清晰的回响在朝堂中,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弃妇的医路荣华 188.第188章 为何
托八十万两税银的福,现在朝堂上站着的人对秦隽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然而大部分人却不知道,秦隽是秦笙的亲生儿子。
井恪是知道他们的关系的,他难掩惊讶之情,谁都知道赈灾这活是个苦差事,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秦笙会举荐亲儿子跳火坑?
太子立刻皱眉,急忙说道:“秦隽不合适,赈灾不是小事,而秦隽资历尚浅,难以当此大任!”
他已经决意将秦隽作为心腹嫡系培养了,不能让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折损在这里。
井赫笑了起来,摸着胡子慢悠悠的说道:“殿下,微臣记得辽东税银案前,您还在这里夸秦隽是难得的忠良能臣,莫非是微臣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听错了?”
井恪原本想出列说些什么的,没想到父亲抢在他前面出了头,十分诧异的看了眼父亲,想了想,还是低着头退回到了井赫身后。
太子气的脸色铁青,沉着脸说道:“知政司已经给秦隽安排好了职位,不出十五就要上路赴任,时间上来不及。”
“殿下,和南方几万在水火中煎熬的百姓们相比,赈灾是何其重要的事!秦隽的职务耽误那么十天半个月,影响不大,您说是不是?”井赫又笑道,同时朝身后瞟了几眼。
立刻就有不少人出声附和井赫,井丞相这会儿上笑道:“知子莫如父,在国家有难的当头,秦大人能如此高风亮节,举荐自己的亲生儿子,实在难能可贵。老臣也觉得秦隽是个能力卓绝的后辈,自当给他多点展示能力的机会,老臣看这次赈灾的钦差,非秦隽莫属。”
朝堂上七嘴八舌的附和声在太子耳朵里化为了一阵嗡嗡,怒火几乎烧毁了他的理智,他看着井氏一派洋洋得意的脸孔,知道大势已去,秦隽这回是非去巴陵三府不可了。
国库没有钱,粮库倒是有些存粮,不过相对于巴陵等地的灾情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京中贪腐严重,等这些存粮出了京,经过层层盘剥,还能剩下几颗到秦隽手里?
没有粮食,御赐的钦差又能如何,他拿什么去抵挡那些已经铤而走险的饥民的怒火?就算秦隽能全须全尾的回京,一个个的罪名会接二连三的砸到他的头上,到那时,他还不如死在灾区,至少能博一个因公殉职的好名声。
太子握紧了拳头,怅然的叹了口气,他大概是没机会再见到秦隽了,实在是可惜了这个人。
也怪这个人运气不好,先是得罪了姜崔两家,又得罪了井家,连亲生父亲都帮着外人来害他,实在不知道叫人说什么好。
下了朝后,井恪去了井赫那里,犹豫了很久才问道:“父亲,你这是何意?”
井赫笑道:“怎么,阿恪不同意为父的做法?”
“没有。”井恪想了想,说道。凭良心说,他并不愿意看到秦隽去做这个赈灾的钦差,如果现在是两年前,辽东税银案刚发生不久,他丢了脸,跌了大跟头的时候,他巴不得秦隽倒霉,但现在不同了,他心境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倘若不是他先存了害人之心,哪会跌在税银上,而且陈未秋怎么说也是大伯的女儿,是他的堂妹,他希望秦隽能够带着陈未秋离开的远远的,但没有想过让这么一家子家破人亡。
但是,既然这是父亲的决定,他便不想多说什么。秦隽只是个小人物,是生是死,和他关系不大。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和父亲起争执,不值得。
“阿恪,你祖父和我教过你很多遍了。”井赫严肃的用手指敲着黄花梨木的桌子,“在这个官场上,尤其是处在我们这个位置,这个高度,一丁点的妇人之仁都可能置我们于死地。难道你忘了吗?”
井恪急忙低头,说道:“儿子不敢忘。”
“我今日所作所为,不过是报复罢了,两年前的税银案,让你丢了丑,跌了跟头。秦隽自诩聪明,做的天衣无缝,毫无把柄,可那又怎么样?”井赫脸色狰狞了起来,冷笑着说道,“我们井家人要谁死,还需要什么把柄不成?也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瞧瞧,和我们井家作对,是个什么下场!”
井恪是井家的嫡长孙,也是井家的希望,他身上寄存了井家的未来。
旁人都以为小儿子井麒是井家上下的宝贝疙瘩,其实不然,井恪这个长子才是井丞相和井赫的心头肉。
心头肉踏入仕途不久,想整个乡下太守,居然被这个不识抬举的乡下太守反将一军,险些酿成大事,井赫表面上没有当回事,可实际上早把秦隽拉入了黑名单,不动声色中等待着一口咬死秦隽的机会。
“大伯父那里……怕是不好说。”井恪垂眸说道,心中隐隐有着不忍。他不由自主的又想到了王婉贞,这下,婉贞更加痛恨他了。
井赫想起自己那个不着调的大哥就来气,摆手道:“这个你别管,你大伯那里有我顶着,他再心疼女儿,还能跟井家过不去?无非是吵闹几下罢了。”
井昭虽然名气大,但他所担的都是虚职,没有什么实权,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当然,虽然井昭翻不起风浪,但井赫也怕这个死脑筋的大哥坏事,提前把他支出京城了,现在正在潼关和友人们踏雪赏梅,等他回来,就临近过年,那时候秦隽应该都已经出了京城了,井昭就是再闹,也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未秋是在陈家听到这个消息的,马上临近过年了,她领着两个孩子回娘家,正在灶房里帮祝氏和谭氏准备饭菜的时候,陈泰急匆匆的进了灶房,拉着她喊道:“大妹,不好了,朝廷要派妹夫去巴陵三府赈灾!”
未秋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陈泰在说些什么,实在是受灾的巴陵三府离她太远,南方的雪灾只是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不,不会吧……”未秋结结巴巴的说道,心里一阵阵的慌张,“怎么会让他去呢?京城里那么多官员,哪能显得了他?再说,我们一点消息都没听说……”
陈泰跺了跺靴子上的雪,说道:“大街上都传遍了,说是妹夫的父亲在早朝的时候举荐的妹夫……大妹,妹夫去不得啊!”
“为何去不得?”未秋惊讶的问道,连忙抓住了陈泰的胳膊,急切的问道:“怎么?还有什么不好的事?”
她能想象的赈灾,就是电视新闻上播出的那样,一箱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往灾区运,领导人带头慰问,再上演个官兵泥水煮方便面等感人事迹……
看起来赈灾似乎没什么技术难度,不过就是一家人不能在一起过年了。
陈泰叹了口气,说道:“刚我从我丈人那里听到了消息,说朝廷批了四十万石粮食赈灾,但管粮库的官员说没有那么多存粮,只能给二十万石,粮食从粮库里出来的时候只有十万石,运到京城外的就只剩下三万石了!”
“什么意思?”未秋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会只剩下三万石?还有十七石粮食哪去了?”
陈泰急的不行,“我的傻妹子,这还用问?那些管粮库的,押运粮食的,碰上这么难得的好机会,谁不想从里头捞一笔啊!”
“那秦隽不能去!”未秋手脚都凉了,“不给够粮食,他拿什么赈灾!”三府百姓受灾,二十万石粮食都不够吃,何况区区三万石?还不够给百姓喝几天稀粥,秦隽去了就是一个死!
“恐怕这事由不得咱们……”陈泰叹道,“大妹,你赶紧去找找井大人,他是你亲生父亲,肯定得帮帮你。”
未秋赶忙解身上的围裙,慌乱之下,手指头都不听使唤了,把围裙的系带扯成了个死结,谭氏连忙过来帮她解开了围裙,劝道:“别慌,孩子先放我们这里,等事情过去了,你再接走。”
“我先回去,找秦隽商量商量……”未秋勉强在脸上扯出了个笑脸,也许事情不像陈泰说的那么严重,秦隽只是个不起眼的外地回京述职的太守,他这样的人,每年都能在京城一抓一大把。就算秦笙存了报复秦隽的心理,那些朝廷中的大人物也不至于把这么重要的事当儿戏吧!
“也好。”陈泰说道,“我赶车送你回去。”毕竟他岳父只是个做小买卖的,见的世面有限,消息以讹传讹到他耳朵里也是有可能的。
未秋回到家里的时候,院子里静悄悄的,门并没有关,推开门一看,院子里的雪地一片凌乱,布满了脚印。
未秋心里一紧,赶紧跑进了屋。
屋里也很安静,只有炭火盆燃烧时偶尔爆出的零星细碎的声音,空气中还飘着烤板栗,烤红薯的甜香味道。
坐在火盆前的秦隽听到了脚步声,抬起头,就看到了未秋,也看到了她脸上慌张不安的神色。
他用小火钳从火盆中扒拉出来一个红薯,笑道:“你回来的正好,赶快过来尝尝。”




弃妇的医路荣华 189.第189章 道别
未秋指着院子雪地上凌乱的脚印,问道:“刚才是不是有人来咱们家了?”
秦隽笑了笑,没有接话,起身拉过未秋挨着他坐下,剥起了红薯,烤的焦黑的外皮剥落后,一股浓郁的甜香味伴着热气散开在空气中。
“你还没吃过我烤的红薯吧?张嘴。”秦隽笑道,将靠近外皮的一块红薯喂给了未秋,说道:“以前在聊州的时候,冬天冷的能冻掉鼻子,我跟母亲就常烤红薯吃……”
红薯烤的香软,吃到肚里后,未秋冰凉凉的肚子好受多了,看秦隽还想往她嘴里塞一块,未秋连忙拦住了他的手,说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秦隽看她慌张害怕的眼圈都红了的模样,心里软成了一滩水,忍不住搂着她,碰了下她的唇,轻轻的亲了一口,柔声说道:“别怕。”
“别亲了!快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啊?”未秋急了,推开了秦隽。
“刚才宫里来人宣旨,封我为钦差,让我去赈灾了。”秦隽说道,抚摸着未秋的鬓角,笑着说道:“这可是我们老秦家的荣耀啊,上数到夏商周估计都没有人被封为钦差的。”
未秋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立刻起身,说道:“我去找井大人,让他帮忙,谁都能去赈灾,你不能!”
秦隽拦住了未秋,淡淡的说道:“圣旨都下了,岂有再收回去的道理?再说,井大人如今不在京城,便是在京城,找了他也没什么用。明日一早,我便要走了。”
“我听大哥说,朝廷实际发下来的赈灾粮食只有三万石,我们找人……找太子,至少让那些人把吃进去的灾粮吐出来!”未秋说道。
秦隽刚想摇头,看着未秋满是希冀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主意,笑着说道:“好,我去找太子试试。”
未秋稍微放下了心,忍不住埋怨道:“秦笙可真不是个东西!”事到如今,未秋连声三伯父也懒得称呼他了,但凡他稍微有点人性,就不会把儿子往火坑里推。
秦隽叹了口气,搂紧了未秋。
不多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等来人摘下厚重的皮帽子后,未秋才认了出来,来人是秦隽昔日的同僚——周刃。
周刃一来,就皱眉问秦隽,“你父亲……你三伯父收了井家什么好处?竟把你给卖了!”
未秋连忙问道:“这其中还有井家的事?”
周刃点点头,长叹了口气,“我看还是两年前税银的事惹恼了井家……秦兄弟,你给我交个底,那税银到底是不是你换的?我有个数,也好帮你周旋一二。”
秦隽摇了摇头,双手一摊,说道:“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东拼西凑才准备够了,结果……也不知道崔大郎怎么那么大的胆子,那么多眼睛盯着,都敢侵吞税银!”
周刃紧盯着秦隽,“真不是你动的手脚?”
“我哪有那胆子!”秦隽苦笑道,“再说,我要是有了八十万两银子,我还提心吊胆的做官干什么?回老家做个富足的田舍翁岂不自在?”
“唉,不管是不是你的错,这事儿让井家大公子丢了脸面,他们便迁怒到了你身上!“周刃脸上一片同情之色。
未秋心一下子凉的透透的,他们倒是有五十万两银子,可那些银子都在辽东,并没有带回来,就算现在回辽东带银子,天寒地冻的,去辽东报信,再将银子运到巴陵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来不及的。
如果是井家要报复他们,那即便井昭在京城,他还会帮他们吗?
秦隽看未秋脸色不对,对未秋笑道:“你去灶房里烧水,给周兄倒杯热茶喝。”
未秋连忙应下了,抬脚去了灶房,烧水的时候心慌意乱的,火石打了几次都没打着火。
等她端着热茶进屋的时候,周刃已经走了,屋里只有秦隽站在小桌前,摊开了纸笔,笔端沾满了墨汁,正准备落笔写些什么。窗外积雪反射着亮眼的白光,将桌前的白纸黑墨映照的分外触目惊心。
“你要写什么?”未秋放下了茶杯,走到他面前,问道。
秦隽深深的看了眼未秋,抚摸上了未秋的脸颊,慢慢的说道:“秋儿,我这一走,怕是回不来了。”
未秋眼泪立刻就涌了出来,哽咽道:“你别胡说八道!”
秦隽笑了起来,相比起早上接到圣旨后的不安和恐惧,现在的他反而能风轻云淡的看待这一切,他继续说道:“我走后,你就带着孩子们去辽东投奔阿炳吧。虽然我们这些年存下的银子不少,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和两个孩子是护不住这么多钱的,留下一万两银子,剩下的都给阿炳吧。将来孩子们长大了,把茜茜嫁个老实人家,阿衡……就让他永远当个富足的乡下小地主,不要他踏入官场,也别告诉他这些事,免得让他存了为我报仇的念头,害了自己。”
比起让儿子背负着血海深仇,卧薪尝胆几十年,为自己报仇雪恨,秦隽更希望秦衡能够平安顺遂的过一辈子,远离这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没什么比好好活下去更重要。
“你说这些干什么?”未秋扯着他的胳膊,不让他往纸上落笔,她预感,秦隽要写的不是和离书,便是遗书,这两样她都不想看到。
不管哪一样,都是秦隽放手不要她了。
虽然明知道这会儿上秦隽心里也不好受,她要是再哭就是给他增加压力了,可未秋就是忍不住,眼泪不停的往下掉,死死的抱着秦隽不撒手。
“你说这些我不听。”未秋摇头道,“你要是敢不回来,我立刻带着两个孩子改嫁,让别的男人花你攒的钱,睡你的女人,还打你的娃!”
秦隽扑哧笑出了声,亲了亲未秋的脸颊,搂紧了未秋,看着外面萧瑟的雪景,心中的难过像是潮水一般,将他淹没掉,喘不过气来。
未秋舍不得他,他又何尝舍得未秋,她那么傻,这些年又被他宠着,惯着,早成了他的心头肉。要他离开未秋和孩子,就相当于往他心头上扎刀子。他的心头肉胆子小,又善良,他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谁能护得住她?
他想说你想改嫁就改嫁吧,但是话到嘴边,怎么都说不出口,他怎么舍得这么好的未秋呢?一想到她将来可能成为别人的妻子,那讨好又狡黠的笑成了别人的,他的心痛的就如刀绞一般。
“秋儿……”话一出口,秦隽的眼睛也模糊了,他悄悄的在未秋背后擦掉了眼泪,努力的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自然,“我走后,你就带着孩子们先住到岳父岳母家里,等开春后就上路去辽东吧。阿炳是个靠得住的,有他在,能护着孩子们平安长大。”
“我不去!我跟你一起去南边,要死一家死一起算了,黄泉路上还有个伴!”未秋抱着秦隽,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像个被抛弃的孩子,害怕茫然的情绪充斥着她的身体,她简直难以想象没了秦隽的日子她要怎么过。
以前未秋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里头演一个女人哭着喊着“你别走,我离不开你,离开了你我活不下去……”她还嘲笑过这情节太矫情,太假了。这年头,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可事到如今,她才是真明白了,离了秦隽,她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在她人生最失意,最不知所措的时候,是秦隽出现了,牵着她的手,小心的护着她走下去了,现在他突然松开手了,她连路都不会走了。
“别说傻话了。”秦隽拍着未秋的后背,给她顺气,笑着说道,“你想改嫁也成,我给你写封休书,你把孩子交给阿炳,你想嫁谁就嫁谁吧。”
他是舍不得未秋离开,可他都是泥菩萨过江的人了,管不了那么多。
未秋没想到自己伤心哭了半天,秦隽居然还信了她要带着孩子改嫁的话。
“你凭什么休了我?”未秋气的大哭,“我哪点对不住你了?”说罢,她就气鼓鼓的跺脚出门了,她要回陈家把孩子们接回来,就算秦隽回不来了,也得让孩子们见他最后一面。
她打定主意了,不管战斗机同意不同意,明天她都要跟着他一起去南方,是死是活,都在一起。
临出门时,未秋泄恨似的把门踹的来回咣当,秦隽微笑着看着未秋远去的背影,心头满是苦涩,他舍不得,真舍不得。
等未秋走后,虎头跑了进来,他早在外面听清楚了,天降大祸到了他们头上。
“公子,你真的要去南边啊?”虎头颤抖着声音问道,“那边乱了啊,我听说那些人饿的都造反了,杀了好多当官的……”
秦隽点点头。
虎头红了眼睛,带着哭腔说道:“公子,你跑吧,趁着城门还没关,你跑的越远越好!朝廷不给你钱也不给你粮食,你拿什么去赈灾啊!去了就是个死啊!”
“说什么傻话!”秦隽笑了,叹了口气,“我跑了,你们怎么办?”




弃妇的医路荣华 190.第190章 奔走求助
“夫人的亲生父亲不是井大人吗?”虎头连忙说道,“有他在,我们不会有事的。”
秦隽摇了摇头,他再舍不得妻小,他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因为怯死而像个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四处躲藏?一辈子活的见不得光,不能和妻儿团聚。
茜茜和秦衡长大了,知道他们有一个逃犯父亲,他有何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那样的日子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秦隽沉声说道:“虎头,你是个大人了,开春带着夫人和孩子们去辽东,找阿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千万别让我失望。”
虎头却说道:“公子,您找别人送夫人和孩子们去辽东吧,我跟着您去南边。”
“你去干什么?”秦隽不同意,“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他这个小书童年纪不大,整日的把娶媳妇生儿子挂在嘴边上,他还没给虎头娶媳妇呢,怎么能带虎头去南边?
虎头咧开嘴笑了,“公子,我是您的书童,您去哪里我怎么能不跟着去?您不带着我,路上谁伺候您?”就是到了黄泉路上,他还能伺候公子一起走呢!
说着,虎头的眼泪就掉下来了。他想自己这么笨,难得遇到了一个好主子不嫌弃他,有好处就想着他。要是人有下辈子,他还愿意当公子的书童!
未秋到了陈家后,怕两个孩子知道后害怕,连哭都没敢哭,只背着孩子把事情跟陈家人说了一遍。
祝氏知道后勃然大怒,搂着未秋哭了半晌,骂道:“秦笙那个老王八蛋,猪狗不如的东西!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卖,他还算个人吗!”她无比痛恨当年无知的自己,居然会看上秦笙那个衣冠禽兽,因为没做成他的姨娘而耿耿于怀了二十年,现在想来,真是瞎了眼!
愤怒之下,祝氏要去秦府讨个说法,未秋拦着她,说道:“现在找他算账有什么用?圣旨都下了,明日秦隽就要出发了。”
祝氏却说道:“井大人不在京城,当官的人里头,咱们就认得他一个,但凡有一线可能,咱都不能放过,他要有点良心,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儿子去送死!”
未秋想了下,祝氏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她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她离开京城这么多年,原来认识的朋友关系早就淡了,就算竺路白愿意帮她,可他只是个大夫,左右不了这些大人物的决定。
然而秦府大门紧闭,祝氏敲门后让门房通报,却再没了声响,显然是里面的主子故意躲着他们。
大雪天里,几个人在门口等了许久,都不见有人来开门,祝氏大怒之下,指着大门骂了起来,六月干脆买了一担柴火,堆到了秦府大门口,要是秦笙不出来,她就放火烧了秦府的大门。
1...7576777879...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