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弃妇的医路荣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小娼妇还敢胡说!信不信我随便找个人,就能把你男人的官职给抹了!”崔梅柔拍着床大骂,气的她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表姐果然病的厉害,还是安心养病吧,我就不打扰了!”王婉贞转身走了。
对于崔梅柔这样自私的人来说,根本没有道理可讲,现在的她就是一个怨妇,活在对他人的埋怨和仇恨当中,看着昔日的仇敌儿女双全,幸福美满,这就是对她最大的惩罚了。





弃妇的医路荣华 235.第235章 朝堂斗殴
四月底,秦隽任聊州太守,并统领山东的诏书下来了。未秋一家得在五月底之前赶到聊州,好在之前一直都在准备行装,又有祝氏和六月帮忙,未秋也没有感到手忙脚乱。
诏书下来后,作为一方准节度使的秦隽离京前每日都要去早朝上朝。这天未秋带着孩子们买了些路上吃的用的,看时间还早,便让虎头带着他们去宫门口,等秦隽下朝。
然而今天一直等到日上三竿,早过了下朝的时间,也不见宫门开启,一家人等的都有些心焦。
茜茜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她握住未秋的手,轻声问道:“娘,宫里会不会出什么事情了?”
未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再等等吧,不会有事的。”又小声说道:“便是真出了什么事,宫里是皇帝的地盘,皇上不会让你爹吃亏的。”
虎头在车头问道:“夫人,可要我去打探打探消息?”
未秋有些拿不定主意,想问问虎头找谁打探消息,关闭许久的高大的朱色宫门终于开启了,成群结队的官员鱼贯而出。
五岁的秦衡好奇的看着一堆堆出来的官员们,仰头问未秋,“娘,他们打架了吗?”
未秋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这些平日里最是讲究风度仪表的朝臣们一个个鼻青脸肿的,气势汹汹,官袍又脏又皱,帽子歪了,腰带散了……还有个白胡子老头更可笑,鼻子上挂了两管干涸掉的鼻血……
秦隽是最后一批出来的,看到自家的马车后,立刻朝这边走了过来,未秋连忙拉着他,上下看了一遍。
秦衡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秦隽,笑道:“娘不用担心,爹爹很厉害的,那些人肯定打不过爹爹!”
秦隽微笑着摸了摸秦衡的头,干净利索的跃上了马车,放下了车帘。
等车离开了宫门,驶入了街道,未秋才问道:“怎么回事?皇上打朝臣了?”
秦隽摇了摇头,苦笑道:“皇上最重名声,他不会做这样的事的。”迎着妻儿好奇的视线,他说道:“是朝臣们自己打起来的,因为给先帝修陵的事,早朝上皇上让大家说一下看法,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不知道混乱中谁先动的手,也有人趁机下重手,想把事情闹大了……总之,到最后,皇上叫了御前侍卫们进来,把这些朝臣给分开了。要不然,不知道还要打到什么时候。”
未秋就想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个挂着两管鼻血的老头,走路还雄赳赳气昂昂的,好似自己是刚从战场上下来,打了胜仗的大英雄……
“其实这是常有的事。”秦隽解释道,“大部分时间皇上都不管,由得那群人斗来斗去,但今天事态有点过了,若是皇上再不管,真让那群老臣出了什么好歹,麻烦就大了。”
“呃……”今天的见识算是颠覆了未秋的认知,她一直以为这些京官们都该像井昭一样风度翩翩,儒雅平和的,再不济也该像秦笙一样,是个斯文败类,谁想到这群被外人看来学富五车的人物,居然会像市井之徒一样捋起袖子打架!
“那有人打你没?”未秋问道。
秦隽摇了摇头,“我看事态不对,就躲到角落里了。你当那些老油条是蠢的?他们只捡看起来体弱的打,像我和周刃,就没人敢过来。”
当时姜泽也在朝上,也没人不长眼的去找姜泽的麻烦,本来秦隽找了个角落躲着看热闹,没想到姜泽也过来了,结果两人一对眼,姜泽立刻扭头走了。
走的正好!当老子愿意看见你?!秦隽颇为不忿,在心中将姜泽过了七七四十九道酷刑,却没在脸上表现出来半分。
“先帝都驾崩小半年了,怎么现在提修陵的事了?”未秋问道。
一般帝王都会在活着的时候,早早的就开始给自己修陵,从选址,准备建材,到征调民夫,件件都是麻烦事,若是百姓们倒霉,摊上了个穷奢极欲的昏庸皇帝,给皇帝修个陵都能把百姓扒掉一层皮。
很不幸,先帝就是那穷奢极欲的昏君的个中翘楚。
但幸运的是,先帝生前忙着修仙,直到吃多了丹药猝死,未秋还没听说过修陵的事。她还以为现在的皇帝随便找了个地方把自己爹埋了,反正皇帝也不待见他爹。
“是井丞相挑的头。”秦隽皱眉道,“皇上最重孝名,他之前昭告天下,要为先帝守丧三年,不纳宫妃,食素,削减用度,井丞相他们就是抓住了这点,说先帝当年的陵寝已经规划好了,还未开建,皇上既然孝顺,怎么能让先帝草草下葬,应该按当初的规划,把先帝的陵寝建好,再将棺木移过去。”
一直默默听两人说话的秦衡突然叫道:“劳民伤财!”
秦隽笑着把秦衡抱到了怀里,点头叹道:“确实劳民伤财,先帝喜爱奢华,按照当初的规划修帝陵,三个国库都不够用的,更何况,现在国库空虚。”
“那井老贼到底想干什么?”未秋惊讶的问道,“他能不知道这事劳民伤财吗?国家要是乱了,他能得什么好处?”
秦隽冷笑了起来,“早在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井丞相和皇上就已经积怨深重了,井丞相习惯了先帝不理朝政,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了。现在井丞相老了,而皇上还年富力强,想要把权力收回来,他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只有这个朝廷,这个国家乱了,井丞相才能趁乱得好处。他在朝堂中多年积累下来的威望甚重,几大世家也不满皇上重用寒门子弟,和他遥相呼应,实在是……”
未秋听了后,叹了口气,握住了秦隽的手,说道:“这世道已经够乱了,但愿这个帝陵修建不成吧!”
这些弯弯绕绕的朝堂斗争离她太远,不是她和秦隽能够左右的,可任由这些坑爹的决策实施了,将来百姓受苦,他们也要承受这些苦难带来的恶果。
秦隽看着眼巴巴的看着他的娇妻幼子,笑道:“不必担心,定然是修不成的。”




弃妇的医路荣华 236.第236章 聊州秦氏
四月二十八这天,井小爷依旧雷打不动的去了秦家,看铁将军把门,他也不稀奇,马车把巷子堵的严严实实,他坐在车厢里的羊毛毯上,苦大仇深的盯着门上的那把铁锁。
秦家邻居大妈开门后就发现自己寸步难行,她早对井小爷这种“占道”行为见怪不怪了,叉腰对井麒叫道:“人家都走了,你还来干啥?”
“走就走了,我不信她不回来了!”井麒老神在在的叫道。
看他还没领会到自己的意思,邻居大妈又说道:“真走了,听说是去山东了,没个几年回不来!”
井麒愣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叫道:“不可能啊!她明明跟我说是月底三十那天才走的,这,这还有两天时间呢!”
“我骗你干什么!”大妈不高兴的叫道,“你赶紧让让,我还得出去打酱油呢!”
井麒看了眼天色,太阳已经快升到天空正当中了,若是他们一早出门,快马加鞭,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潼关,追也来不及了。
就是他去追,追上了,然后要对六月说些什么呢?六月肯跟他回来?
井麒咬着牙,用力的在车厢上捶了一拳,眼圈忍不住红了。不用他预感,他也知道,六月已经十九岁了,这次她一走,是绝不可能有嫁给他的机会了。
他自出生以来,日子过的顺风顺水,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捧着他,生平头一次,他在这里尝到了挫败的滋味。
小厮劝他道:“二少爷,咱们走吧!”
要是让二太太知道他又带着井二少爷来这里了,二太太还不扒了他的皮!
好半晌,车厢里才传来了井麒闷闷的声音,说道:“你说,她怎么就不愿意见我呢?”
“这个……”小厮咽了口吐沫,说道,“肯定是陈姑娘有自知之明,知道她配不上二少爷您!”
“才不是呢!”井麒笑了笑,落寞的躺在了车厢地板上,“是人家看不上我,不喜欢我……”
小厮听的心里发颤,说道:“少爷,可别这么说,全天下有谁敢看不上您的,假如您想尚公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算啦!别说了!”井麒挥手道,“走吧,天天来堵人家的门,人家早就不耐烦我了!”
今天一早,秦隽一家带着六月踏上了东去的旅程,跟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皇上赐下来的一百个禁卫军,个个膀大腰圆,据说都是功夫好手。
“怎么派给咱们那么多人啊?”未秋悄悄问道。
秦隽说道:“皇上忌惮着井丞相,派给我们这么多人,一是为了当众施恩,显示皇恩浩荡,二是防着他半路朝我们下手。”
未秋听了吓了一跳,这也不是不可能,井丞相可恨死他们夫妻两个了,连忙问道:“真会朝我们下手?不如,不如我们分开走好了,不和孩子一起走?”
“不必担心。”秦隽握住了未秋的手,“这个时候若是我们出了什么事,不是他做的,天下人也会认为是他做的,他不会这么蠢的,便是要报复我们,也不必急于这一时。而且,我们还有皇上给的一百个侍卫,这么大的阵势下来,谁敢不长眼来招惹我们?”
未秋叹了口气,把头靠在了秦隽肩膀上,嘟囔道:“井清萱还有井恪他们对我挺客气的,我有时候觉得,我们和井家人也可以和睦相处的,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我们还是仇人,不知道哪天就翻脸了。”
秦隽亲了亲她的手背,柔声说道:“别想那么多了,倘若他们肯对我们友善,我们也投桃报李,但倘若他们有作恶之心,我们也不是任他们欺负的!”
到了渭南,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众人停下来找饭馆吃饭,六月大大松了口气,嘟囔道:“以后可算没人来纠缠我了!”
未秋闻言笑了起来,她可真是佩服井麒的毅力,不管刮风下雨,天天都要来一趟,就想见六月一面。
没准是真爱啊!未秋心中默默感叹,当井小爷的真爱容易,当井小爷一辈子的真爱就难了,去年腊月,他们南下的时候,井小爷的真爱还是花魁颜如玉呢!
倘若井恪尚未娶妻,同样喜欢六月,那她宁愿把六月嫁给井恪都不愿意把六月嫁给井麒,井恪虽然喜欢装x,走高冷风,但人家好歹有责任感,从来没有过拈花惹草的风流事。即便过个十年八年,他不喜欢六月了,也绝对会给六月足够的体面和尊重。
井麒是做不到这点的。
下午,秦隽跟未秋细细讲了聊州秦氏的事。
“我们这一系并不是秦氏的嫡枝,但和嫡枝离的也不算远,我高祖父和现在的秦家当家族长的祖父是亲兄弟。但从高祖父那辈起,就分家另过,重新排行序齿。平日里若无分家之类的大事,和嫡枝是基本没什么走动的。”秦隽说道,“家中当家的是祖父和祖母,我父亲有兄弟六人,除了他和二伯,四伯已经不在人世外,其余兄弟三人皆在。京城里秦誉的父亲是我三堂伯,秦誉的祖父和我祖父是兄弟,我祖父排行第四……”
未秋听秦隽说的有点蚊香眼,半天才搞明白这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古代人喜欢聚族而居,累世大族的庞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而且据说,秦氏算不得聊州的豪强巨族。
这样的秦氏已经够复杂的了,那些真正的世家该是多么的叫人望而生畏啊!
“不过你不用担心。”秦隽握着未秋的手说道,“我母亲卢氏是个和善之人,吃斋念佛,不爱理事,剩下的我祖父那些人……”秦隽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继续说道:“当成一般亲戚来往就可,倘若他们行事过分,你大可不必理会,或者跟我说,让我来处理。”
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秦隽年轻的时候和祖父他们关系相当的微妙。
未秋也能理解,秦隽是十岁才过继过去的,已经算是半大人了,当然知道谁才是他真正的亲人。从血缘上说,秦隽又不是秦筑的亲儿子,只是隔房的堂侄,祖父和祖母要是个小心眼的,当然和秦隽不亲。
“你放心。”未秋笑道,反手握住了秦隽的手,“今时不同往日,他们不敢欺负我的。”
秦隽是聊州太守,统领山东,是当地的父母官,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至少不敢在明面上太过为难她。
秦隽看着乐观的未秋,欲言又止,最后说道:“不管如何,你不用为了顾忌我而让自己受委屈,若是遇到了为难的事,就只管跟我说。”
“一定的!”未秋亲亲热热的说道,吧唧在秦隽下颌骨上亲了一口。虽然她嘴上答应的挺畅快,但看秦隽这么郑重其事的样子,未秋心里有点没底。
话说回来,倘若当年秦隽在聊州过的很好,祖父祖母疼爱,伯父伯母慈祥,是个深受宠爱的娇宝蛋儿,他干嘛巴巴的跑回京城去,去投奔那个把他抛弃掉的亲爹?
肯定是在聊州过的连京城都不如嘛!
有了对比才知道差距,两边比较,居然是无耻阴险的秦笙对他好一些,人生还能更悲催一点吗?
那聊州的亲戚到底对他该有多差啊……不知道他们知道有朝一日,秦隽成了聊州的父母官,该是个什么心情。
路上无事的时候,秦隽就把茜茜和秦衡叫到他和未秋的马车里,拿了书教两个孩子认字。
未秋忍不住说道:“茜茜不是认过字了吗?”
在盛州的时候,秦隽就给茜茜请了两个夫子,一个男夫子教茜茜认字读书,一个女夫子教茜茜打拳练剑。
茜茜喜欢读史书,喜欢练剑,但对琴棋书画不感兴趣,未秋没强求过她学什么,反正女子琴棋书画学的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大凡有些才气的女子,性格多少都带点清高孤傲,难以合群。
秦隽便把书递给了未秋。
未秋一看就花了眼,这乱七八糟的鬼画符是个什么玩意!等等,这字体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是梅花篆。”秦隽笑道,“茜茜学不学不要紧,阿衡却是要学的。”
未秋想起来了,每经过一座城,城门上的字就是这梅花篆。在来古代之前,未秋觉得自己好歹算个高学历的人,不说学富五车了,也能傲视一大部分人,可到了古代之后才知道,自己会的那点真算不得什么。
就说这古代的读书人,光是字体,至少得会个三四种,还要学易经,学下棋,要是谁讲不出几个五行八卦,下不出几招妙棋,诌不出几句天象,那简直跟后世没上过大学一样,得不到国家承认学历,出门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读过书。
“真不容易啊!”未秋感叹道,也无怪乎普通人家难出一个读书人了,供养一个读书人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而即便是出了读书人,没有门路,没人举荐,也难以做官,做不了官,就收不回当初投资读书的成本。
就这样,在一百侍卫的护送下,秦隽一家子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浩浩荡荡,平平安安的到达了聊州城。




弃妇的医路荣华 237.第237章 到达聊州
历史悠久的聊州算的上是个繁华的城市,比未秋他们刚去盛州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从秦隽十八岁离开聊州到现在,都快十年了。
进城之前,秦隽就吩咐虎头,“先去府衙报到,等明日再去拜会亲戚。”
虎头应了一声,给守门的士兵看了文书,带着众人十分拉风的进了城,熟门熟路的往府衙赶去。
进城后,秦隽就撩开了帘子,兴致勃勃的跟未秋指点着,这里是个什么铺子,那里有个什么名胜……
十年的时光让秦隽由一个涉世未深的青涩少年长成了一个稳重内敛的青年,而这十年间,聊州城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时光像是停留在了秦隽当年离开聊州的时候。
众人到达府衙的时候,衙门的大小官员三十来号人已经得了消息,集体出动,站在府衙门口恭敬的迎接新来的太守大人。
这次秦隽没有搞什么微服私访了,他直接带着老婆孩子和小姨子入住了太守府。
太守府有四个院子,其中环境最好的是南院,在问过秦隽之后,未秋便把南院空了出来,预备留给卢氏住,而她和秦隽带着孩子住在了西院,六月住东院,剩下一个北院空着,以备不时之需。
“母亲是个安静的人。”秦隽是这么说的,“她不一定愿意来麻烦我们,但我们还是要请她来的。”
他是卢氏唯一的儿子,以前不在聊州就不说了,现在他回来了,没有道理让卢氏一个人独居。
未秋点点头,她和秦隽成亲六年了,还是头一次面对婆婆,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那么的忐忑,毕竟孩子都有两个了,她对秦隽又十分了解。
看卢炳的性子,就知道卢氏应该不是难相处的人,而且听秦隽的意思,她这个婆母很是和善。
未秋领着孩子和六月在后院收拾东西,召集了原先在太守府伺候的下人,一个姓吴的老头和他婆娘是负责扫地的,吴老头负责外院,吴婆子负责内院,还有一个叫赵二郎的中年汉子和他婆娘,平日里在厨房帮忙打下手。
这两户人家都是本地人,有根可查,上任太守买了来,离任的时候没有带着一起走,发了卖身契留了下来。
倘若下任太守愿意用他们,就继续用着,若是不愿意,那就撵他们走人。
未秋看吴老头夫妻年纪不小了,赵二郎夫妇还有三个孩子要养,便点头让他们留了下来,重新签了卖身契。
吴老头夫妇和赵二郎夫妇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欢欢喜喜的给未秋磕了头,认了主。虽然太守府任职工钱可能不是顶好,但工作体面,说出去是给太守当差的,走到哪都有面子,亲戚都能挺胸抬头做人了。
吴婆子和赵二郎媳妇殷勤的帮忙收拾东西,不敢动小件,只捡大件的重东西搬,很有几分眼色。
而秦隽在外面和众位下属见面,待将人认了一圈后,直接问主簿要近十年的案件卷宗。
主簿姓刘,四十来岁,面容白净,十分和善,闻言愣了愣,慢腾腾的回去,带着两个衙役,搬来了两摞一尺厚的卷宗,恭敬的说道:“大人,都在这里了。”
秦隽随手捡了一年的卷宗,很快翻完了,又抽了一卷,看完后,似笑非笑的看着主簿,“都在这里了?”
主簿脸上直冒汗,点头道:“都在这里了。”
“哦?”秦隽看着他,慢慢说道:“十年前,团练使樊立有个儿子叫樊波,那小子仗着跟樊立学了几手拳脚功夫,打架生事,欺男霸女,怎么这卷宗上一件他犯的事都没有?还有王家二房王魁喜好女色,最爱干强占良家妇女的勾当,怎么也没有他?莫非……本官离开聊州这几年,这些人都改邪归正了?”
主簿顿时脑子一懵,连忙说道:“可能,可能还有卷宗遗落……下官再去找找。”
“快去吧!”秦隽将手中的卷宗往桌上一扔,脸色沉沉,那神情明明白白的告诉着所有人——你们这些混账东西的底,老子都知道,别把老子当猴耍!
聊州太守府衙的官员们内心流着泪,预感到了今后的日子大概不会容易混了。本地人当太守什么的,实在太讨厌了!
到了傍晚时分,秦隽“虐”完了府衙的大小官员,浑身舒泰,心情甚好,回到了后院。
未秋和六月早准备好了饭菜,等着秦隽回来吃饭。
“这是什么?”秦隽指着饭桌上一样东西问道。
“姐夫没见过这个?”六月惊讶了,说道:“这可是山东名产,煎饼卷大葱!”
秦隽摇摇头,“大葱呢?”
“大姐说生吃大葱不好吃,就把大葱换成酱肉丝和炒鸡蛋了,不过肉丝和鸡蛋都是加了葱花炒的。”六月说道。
秦隽笑着看了未秋一眼,又问道:“那这煎饼呢?可不像是杂粮面煎出来的啊!”
“大姐说全是杂粮面的话硬邦邦的,吃着太费牙,就在高粱面里加了点白面。”六月又说道。
秦隽这回彻底无语了,看着饭桌上白生生的煎饼,其实未秋是往白面里头加了点高粱面吧。
未秋伸手给秦隽卷了一个煎饼,递了过去,看秦隽咬了一口,问道:“好不好吃?”
秦隽笑着点头,当然好吃了,白面饼子加肉丝鸡蛋,能不好吃吗?再说,这还是媳妇亲手做的。
来到聊州后的一顿饭,一家人吃的都很高兴,秦衡跟个小大人似的感慨,“咱们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秦隽摸了摸儿子粉嘟嘟的小脸蛋,决定还是不告诉他真正的煎饼卷大葱是个什么东西了。
晚上,等茜茜和秦衡睡了之后,未秋和秦隽开始收拾明日回秦家要准备的礼物。女眷是一人一对金耳环,小辈们是一包二两的银角子,长辈送人参。
“这几支参年头不算老,是不是换那几支好的?”未秋拿着装人参的盒子问道。
秦隽摇摇头,“送这个就足够了。”又顿了顿才说道:“把他们胃口养起来,日后再送东西,可就难满足了。”




弃妇的医路荣华 238.第238章 七大姑八大姨们
早在秦隽离京之前,就给聊州老家捎了信,到聊州之后,也早有人给秦家报信。
秦隽带着未秋和孩子坐车半个时辰,就到了秦氏聚居的地方。秦氏嫡枝住明湖巷,其余的住在明湖巷附近的巷子里,而越往明湖巷外去,离嫡枝的亲缘关系越远。
1...9394959697...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