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毛玠说道:“年前各地统计上来的数据,犯十恶不赦的只有六十八人,其他可以特赦的犯人四千余人,倒不是大魏百姓素质高,犯罪率降低了,而是其他犯人都被发配了,现存的犯人都是还没来得及发配的。”
他统计的数据都是关内的,不包括匈蒙辽凉新五州,这几州都是发配之地,犯人多的压根不敢统计,统计出来朝廷脸上不好看。
曹昂思忖许久才说道:“要不这样,你尽快将这群犯人发配到该发配的地方,送走之后朕再下旨大赦。”
毛玠:“……”
牢房里的犯人都送走了你才特赦,赦谁啊,难道将发配出去的都放回来吗?
陛下,占便宜也不是这么占的啊。
毛玠苦笑道:“要不送一批留一批,一个人也不赦说不过去啊。”
曹昂说道:“那你看着办吧,将十恶不赦的重犯和最近揪出来的密探发配了再说特赦的事。”
重犯不用说,绣衣卫密探特赦,谁能保证他们不联系上司重操旧业?
仔细想想发配也没什么坏处,在哪生活不是生活。
毛玠领命告退,曹昂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犯起了愁,这么多得批到什么时候去。
“拼了,我干。”曹昂咬牙发狠拿过奏折,翻开没看几眼火气就上来了。
这群王八蛋,写奏折之前也不考虑一下他们皇帝的文化水平,通篇文言引经据典,问题是曹昂哪知道哪个典故出自那本书籍,总不至于批改个奏折还抱着书籍查典故出处吧。
唉,也不知道老曹什么时候能痊愈。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所有人都想卖力表现,大朝会结束纷纷赶回署衙开会,商讨今年的工作计划,争取年底取个好成绩,压倒其他衙门。
这世上永远不缺特立独行的人,夏侯惇出宫第一件事不是赶回大都督府开会,而是派人冲到报社将陈琳给绑了。
各衙都有新政策,新政策的推行又离不开宣传,可以预见未来几天报纸头版肯定非常紧缺,狼多肉少不抢怎么行?
将陈琳绑到大都督府好吃好喝伺候,安置好后才召集属官开会。
伪汉未灭,大都督府的责任最重,既要招募新兵还要更新装备,不加快脚步怎么行?
战争年代,最重要的就是军队,军队不强经济搞的再好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夏侯惇曹洪高顺等大都督高层根据各郡县的人口总数及年龄分布,很快制定出一套募兵计划,让陈琳登报的同时调集教官分赴各地开始募兵,争取年底召够三十万新兵。
大都督府也有负责记录的文官,但论文采谁比得上陈琳啊,本着资源不用白不用的原则,夏侯惇不但让陈琳给他走后门,连新闻稿都一并帮他写了。
陈琳何时见过这种无赖,一边暗骂死丘八,一边含泪写稿,写完一篇夏侯惇否定一篇,连写十篇之后夏侯惇竟然决定使用第一篇,给出的理由是我不知道我想要哪篇,但你写出来了我就知道我不要哪篇。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陈琳恨不得拿枪将他另一只眼睛也给戳瞎,满腔悲愤的赶回报社,屁股还没坐稳又被王朗派来的人绑架去了户部。
王朗负责纸币的推行,同样需要借助报社这个宣传平台,离开皇宫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陈琳,谁知紧赶慢赶还是被夏侯惇抢了先。
听到绑架缘由,陈琳撞墙的心都有。
朝廷做事是有程序的,你们能不能按照程序来?
陈琳明显低估了自己受欢迎的程度,这边还没忙完又有人来了。
郑玄去世,新校长的任命,各学校的教育政策,工部新的工程计划,各行各业都需要报纸宣传,报纸一天却只能发行一次,登谁的?
倒不是刊印不出来,而是新闻不能一次发太多,总得给读者一个接受的过程不是?
陈琳无奈,设法逃走,跑皇宫告状去了。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63章 曹昂损招
第2063章 曹昂损招
过年一时爽,年后泪断肠。
书房之中,曹昂对着一堆奏折抓耳挠腮,尚未理清头绪就接到陈琳求见的消息,大喜过望立刻选择接见。
陈琳进入书房躬身拜道:“臣叩见陛下。”
“爱卿来了就太好了。”曹昂招手说道:“快帮我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呃……
我是来告状的,不是来教书的。
陈琳心中浮现出一股不详预感,硬着头皮上前接过奏折为其解释,读懂意思曹昂拿起朱笔很快做出批示,又拿起下一本继续。
国家越大越不好管,除了长安还有各州郡县,涉及各个方面,奏折堆积如山,还不断有新的送来,短时间内根本批不完。
就这还是中书省筛选后的结果,看着眼前奏折,曹昂有种鸡啄米山,狗舔面山的感觉。
陈琳更心累,他是来告状的,怎么就被抓了壮丁呢,还有如此简单的奏折陛下竟然看不懂,他这么多年的书怎么读的?
忙碌半个多时辰,陈琳实在撑不住了咬牙说道:“陛下,您管管各部主官吧,臣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曹昂问明情况一拍额头说道:“对啊,你不提醒朕差点忘了,上次让你反怼大耳贼的事该提上日程了吧?”
陈琳:“……”
陛下,你不帮忙还拱火?
年初自己家的事都顾不过来,哪有时间找别人麻烦?
他无语的说道:“陛下,事要一件一件的办,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事咱们能不能先放放?”
曹昂看着桌上奏折灵光一闪计上心头,笑道:“募兵之事最为紧要不能怠慢,明早你先刊登大都督府的新闻,再通知百官,明早继续大朝会,朕有事宣布。”
明朝时朱元璋批改奏折,一名官员洋洋洒洒写了数万言全是废话,只有最后几句点名主题,朱元璋气的当场揍了那家伙一顿。
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非要罗嗦一大堆,写的人不费劲看的人也费劲呐,皇帝需要处理的事那么多,又不是只看你一人的奏折。
曹昂虽然不会像朱元璋一样当庭揍人,却有办法让他们有苦说不出,乖乖按照自己的意愿写。
“臣告退。”陈琳如蒙大赦,逃也似的离去,他终于发现自己进宫告状就是个错误,曹昂跟那群王八蛋压根就是一丘之貉,甚至犹有过之。
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啊。
想好整人办法曹昂再无批改奏折的心思,离开书房遛弯去了。
昨夜又下了场雪,不是很大,却成功将眼前世界染成了白色,偶尔微风吹过那叫一个清爽。
长安的冬天还是很冷的,但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只是不知辽东草原怎么样,有没有发生黑灾白灾。
所谓黑灾,就是草原冬季少雪或者无雪,使牲畜缺水,疫病流行,膘情下降,母畜流产,甚至造成大批牲畜死亡的灾情。
白灾很好理解,就是雪灾。
这是草原最常见的灾情,严重点甚至能将整个部落从草原上抹去,草原胡人应对灾情的办法很简单,南下劫掠汉人,所以草原的灾情也是汉人的灾难,现在情况好点,匈蒙二州都有存粮,也都修建了保暖的牲口圈,中原和辽东的小麦玉米等秸秆也都大量运往草原,不至于让牲口冻死饿死,但好端端的谁也不愿意承受不必要的灾难。
“唉,皇帝不好做啊,任何一个角落的事情都得考虑到。”曹昂望着屋顶积雪发出一声无奈叹息,他倒想做个秦二世那样的昏君,可惜良心不允许。
逛悠一会继续回去批奏折,艰难的将一天时间打发完。
第二天早晨百官再次齐聚宫外,交头接耳满脸疑惑,实在搞不懂曹昂召开大朝会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大朝会半月一开,大家碰个头点个卯就行,大朝会又不是商量正事的地方,但曹昂连续开两天什么意思,他不像那么勤快的人呐。
宫门按时打开,百官带着疑惑赶往大殿,没等多久曹昂就来了,身后跟着一群抬箱子的太监,将箱子放到龙椅前才退下。
百官更疑惑了,却明智的没有询问,行礼站定,静等曹昂发言。
“这帮老不死。”曹昂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爱卿为大魏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做事都是极认真的,说实话,有诸位爱卿辅助,朕对大魏的未来很放心,但诸位爱卿也知道,朕才疏学浅,你们写的锦绣文章许多都是看不懂的,所以今日将大家聚在未央宫特意请教,还望诸位爱卿不吝赐教。”
说完起身,上前打开箱子取出一本奏折念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祢衡,这是你写的奏折,辞藻华丽,一看就是好文章,但你也知道朕才识有限,看了半天也没明白你究竟想说什么,过来给朕解释一下。”
百官终于搞懂今天举行大朝会的目的,原来是嫌奏折写的太深奥,找麻烦来了。
真要请教私底下叫过去就行,何必专门举行个大朝会。
奏折既是奏事也是展现自己文采的舞台,写的好了容易得到赏识,写的差了也很容易砸自己招牌,都是有文化的谁愿意低人一等,关键时候自然是要卖力表现的,至于皇帝看不看的懂,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皇帝也是普通人,肯定不愿表现的连臣子都不如,就算看不懂也得捏着鼻子装懂,谁知曹昂是个另类,直接认怂向你请教,大庭广众的让人怎么说嘛。
祢衡两年前调入京城,在吏部担任侍郎,写的奏折自然是关于人才选拔方面的,闻言苦笑出列,正要开口解释曹昂却抬手阻止道:“等一下,我做好笔记。”
说完朝身后太监瞄了一眼,太监转到屏风后面抬出桌椅,走下台阶放到大殿中央。
曹昂同样跑下台阶,坐在桌前翻开笔记本,蘸好毛笔才笑道:“一现在可以说了。”
祢衡的脸比便秘还难看,逐字逐句解释,尽量说的浅显易懂,曹昂听明白后又给他递来纸笔,说道:“将刚才翻译的话写一遍。”
皇帝下令了臣子能怎么办,写呗,写好交给曹昂,曹昂却看都不看就命人收起,又拿出一本奏折让作者出来解释,弄懂之后再与众人一起商议当场做出批示。
看完一本又一本再一本,如此他倒方便了,可效率太慢了,大伙手底下都一堆事呢,谁有心情陪你墨迹。
董昭躬身拜道:“陛下,人全集中在这也不是办法,要不留两个人帮助陛下,其他人回去工作,各衙都挺忙的。”
曹昂断然拒绝道:“没事,再忙也不急这一时,文章这东西一百个人能解读出一百个意思,本意只有作者最清楚,其他人理解偏差怎么办?”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64章 闯祸了吧
第2064章 闯祸了吧
看不懂奏折的事很好处理,像明朝那样成立内阁,给自己招几个秘书轻松就能解决。
但这不是奏折的事,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知道自己看不懂还这样写,明显是在欺负自己刚刚登基嘛,他曹子脩可不是吃了闷亏往肚里咽的主,今天说什么也得好好教育这群老家伙一番,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曹昂拒绝董昭的提议,拿着箱中奏折挨个请教,有些奏折是外地送来的,作者不在殿中,便让负责此事的主官代替讲解,讲解之后还得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存档,一张书桌不够用就再搬来几张,活人不可能让尿憋死。
他身体还好,几个小时不上厕所都没事,但其他人坚持不住啊,殿中七老八十,尿频尿急的好几个,憋的那叫一个难受。
在这点上曹昂表现的很开明,想上厕所打声招呼就行,准十分钟假,上完回来继续,如此坚持到下午三点,曹昂实在饿的受不了了才结束,走上台阶面向众人说道:“诸位爱卿,奏折是报告事情的地方,不是卖弄才学的舞台,理应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别跟水小说似的废话一大堆,你们只写一份,朕却要看上万份,看的过来吗,以后谁再写成千上万字的废话朕就让他在朝堂上当众解读翻译,你们不嫌费事朕也不嫌,都听懂了吗?”
“臣等遵旨。”百官再不敢反驳,老老实实答应下来。
“散朝吧。“曹昂目的达到不再理会他们甩袖就走,百官则逃也似的离开,各衙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被这破事一耽搁,今天的工作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想不堆到明天只能晚上加班。
钝刀子割肉最为磨人,经此一事,百官再不敢拿奏折卖弄学问,全都开始迎合他们皇帝的文化水平,尽量写的通俗易懂一些,生怕被曹昂提溜到朝堂上翻译。
百官在未央宫挨教训的同时,宫外也变的热闹起来,大都督府募兵的消息见报了,报纸一出全城沸腾。
春江水暖鸭先知,京城乃天子脚下,是最先察觉到朝廷动向的地方,募兵之事年前便开始宣传,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现在长安城及周边百姓都知道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参军的热情非常高,接到消息火速向城中各处征兵点赶去。
百姓热情了大都督府却矫情了,征兵门槛非常高,视力不好的不要,力气不够的不要,家中独子的不要,年龄身高体重,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不要,征兵条例制定的那叫一个严格。
说来也怪,条件越严格报名的人反而越多,城中十几处征兵点全都人满为患。
邓艾开着轿车,拉着曹冲文钦毌丘俭几个在街上慢行,不时的看向左右,说道:“哥几个,去哪个征兵点想好没有,好歹给个目标撒。”
曹冲说道:“你不废话嘛,当然是去离的最远的,没有熟人的那个,遇到熟人能让咱们入伍?”
文钦坐在后排弱弱道说道:“马上就要开学了,现在去参军不太好吧,被家长逮住咋办,要不咱重新考虑考虑,等毕业再去。”
毌丘俭一巴掌呼在他后脑门上骂道:“你傻啊,陛下大肆征兵为了什么,自然是一战灭伪汉平天下,不出所料最多三年就会打起来,这次不灭伪汉肯定不会收兵,伪汉覆灭了以后可就没仗打了。”
天下太平对普通百姓是好事,对他们这些立志建功的有为青年却是坏事,没有敌人怎么沙场建功,展现自己的才能,怎么封侯拜相,名垂青史?
哥几个都是有理想的,岂能像曹回那货一样整天与铜臭为伍。
为防止这种悲催的事情到来,几人商议决定暂时休学,把最后一仗打完再上也不迟嘛。
今天街上的行人特多,堵的根本快不了,邓艾只能踩着离合和刹车慢慢往前磨。
没走多远毌丘俭说道:“谁带钱了,路边买个肉夹馍垫垫。”
曹冲从口袋里取出钱包,展开抽出两张百元大钞递给他说道:“硬币太沉,带着不舒服,只拿了这个不知能不能花出去?”
毌丘俭接过钞票与文钦打量半晌才说道:“殿下你逗我呢,我要钱不要画,再说你这画也太小了,当铺未必要啊。”
曹冲笑骂道:“你懂个屁,这是皇兄过年时给我们兄妹发的红包,说是即将推行的法定货币,以后朝廷将不再用金银流通,而是用这个,懂不?”
法定货币?
毌丘俭与文钦来了兴趣,拿着翻来覆去又看几遍突然想到一事,苦着脸说道:“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推行,那你给我有什么用,出去买货谁认呐。”
曹冲一把抢回,没好气的说道:“不要算了,谁让你们出门不带钱的,先去征兵吧,报完名拿到入营通知书再说。”
他们早已摸清楚了征兵的流程,先去征兵点报名,通过最初的筛选后征兵处会发一张准入证,自己拿着准入证去城外军营报道,进行第二轮筛选。
离最近的征兵处还有一段距离,邓艾小心翼翼的开着车,尽量不与别人发生摩擦,却架不住拉着一帮猪队友,正聚精会神的开车呢文钦突然来了一嗓子,说道:“快看快看,那妞身材不错啊。”
车内几人包括邓艾全都向窗外望了过去,没找到文钦说的美女不但没放弃,反而瞅的更加用心了。
今天募兵,男的急着报名,女的则跑出来看帅哥,因此街上妙龄女子特别多,几人很快就看花眼了。
人群中扫描半天还真被他们找到了文钦口中那个身材不错的小妞,穿着白色紧身毛衣套着棕色羽绒服,再配黑丝袜高筒靴,看起来将近一米七。
几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哪还挪的开眼睛,纷纷扭头查看,邓艾踩着油门的脚更是下意识的加了几分力气,然后汽车猛的一顿,一声凄厉的马鸣声将几人拉回现实,定睛一看,他们竟一头撞在了前面的马屁股上,马吃痛受惊当场发狂,嘶鸣着向前方冲了出去,马主人怎么都拉不住。
几人全部愕然当场,曹冲埋怨道:“你怎么开车的,不知道看着点啊,都快从路沿石上上去了。”
邓艾刚要反驳,周围的百姓却不约而同的围了过来,很快便将他们的车围的水泄不通,有人拍着车玻璃骂道:“下来,撞到人了知不知道,有辆破车了不起啊,这是街道,当你家后花园呢。”
他们撞了马,马又受惊撞了人,这个责任还真不好划分。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65章 无形广告
第2065章 无形广告
自古红颜多祸水,老祖宗的话是一点没错,若非被美女所惑哪能出这档子破事。
“赔钱吧。”曹冲无奈的拉开车门,走出车厢抬手喊道:“父老乡亲们,这事我们全责我们认罚,等警察来了说罚多少就罚多少,我们绝不抵赖行吧?”
有人不忿的说道:“咋滴,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撞马那货你给我下来。”
人越围越多,又事实俱在无法抵赖,邓艾只好熄火下车,开口喊道:“乡亲们,晚辈有错在此向大家道歉,我保证甘心认罚绝不抵赖,除当事人之外大伙能不能先散开,堵在路上也不好啊,人来人往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又不是故意撞马的,出现这样的意外谁也不愿看到,加上认错态度良好,围观群众也不好再说什么,很快散开恢复畅通。
曹冲几人怕引起误会没敢上前查看伤者情况,乖乖坐在马路牙子上静等警察到来,相互对视时俱都垂头丧气满脸无语,发生这事,他们几个偷偷参军的希望恐怕是要落空了。
邓艾从口袋掏出烟盒,每人发一根点上,吞吐一口才说道:“没多大事,大不了咱们偷跑去外地参军,募兵的又不止长安城。”
“这主意好。”毌丘俭说道:“就去淮南,上次跟张都督没打下合肥挺遗憾的,这次说什么也得把合肥城给啃下来。”
“偷偷参军,经过咱爹同意了吗?”不等曹冲几人回复,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吓的几人同时一个激灵,回头一看竟是害他们撞马的罪魁祸首,那个穿着棕色羽绒服的小妞。
这谁啊,难道还是熟人?
曹冲几人疑惑之际,毌丘俭起身,臊眉耷眼的说道:“二妹,你怎么在这?”
邓艾两眼放光的说道:“毌丘,这是咱姐,怎么不早说啊,早知道刚才也不至于撞车不是。”
毌丘俭瞪着他说道:“这是我妹毌丘玉,一直跟家父在外地呢。”
又向毌丘玉介绍了曹冲等人才问道:“你不在家待着跑长安来做什么,到了京城怎么也不找我?”
毌丘玉俏皮的说道:“咱爹给我说了门亲,那男的长的比你还挫,我不同意就偷跑出来了。”
曹冲几人:“……”
这妞可以啊,小小年纪就敢离家出走,不亏是将门之后。
毌丘俭黑着脸说道:“给你个机会重新组织下语言,否则我把你押回去交给父亲处理。”
毌丘玉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挽住他的胳膊笑道:“哥,我可是专门来投奔你的,你不能不收留我。”
曹冲三人异口同声的答道:“收留,必须收留,二妹放心,以后有我们吃的绝对不会让你饿着。”
毌丘俭像护崽老母鸡似的恶狠狠瞪着这群打他妹妹主意的损友,不等开口警察到了。
两名警察将马主人和几个被马撞飞的苦主集中到一起问道:“怎么回事?”
曹冲很光棍的承认了自己所犯罪行,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赔偿。
这是意外赔钱就行,肇事者,苦主,警察三方都没意见,旁边不远处就有家药铺,找来坐堂大夫估算了下医药费,再适当罚点事情也就过去了。
本来都已商量好,交钱的时候却犯了难,文钦毌丘俭出来的急没有带钱,曹冲邓艾带的又都是尚未发行的纸币,人家不收。
曹冲正想着要不要将汽车押这,一名中年胖子从围观群众中挤出,来到他们面前搓手问道:“小兄弟,你的纸币能不能兑换给我?”
警察和苦主同时懵逼,好奇的问道:“你要这玩意干嘛?”
胖子从袖中取出一份报纸说道:“小兄弟拿的是朝廷即将推行的纸币,以后咱们买东西都不用金银,而用这个了,你们看看。”
警察自然是识字的,一眼就认出他拿的不是官方正规报纸,而是民间小报,接过一看,头条上写的果然是即将发行纸币的消息,文章上不但印着纸币的正反面,末尾还署着户部尚书王朗的大名和尚书大印。
报纸虽然不是官方的,署名和大印却是真的,警察有点迷茫了。
胖子笑道:“我有个亲戚在户部任职,我专门咨询过,说王尚书昨天下朝就将户部上下与银行官员召集起来商讨发行纸币的事,官方报纸的头条被大都督府抢了才用民间小报的,这事你们信不信我不管,反正我信,小兄弟,把你的纸币兑换给我吧,价钱你开。”
1...598599600601602...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