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乌拉尔还有教廷,西域那边传回消息说玛丽莲娜那娘们退到安息境内后又搞事了,利用十字军大肆排除异己,改革变法,统一文字,搞的天怒人怨。
任何变法都是要经历阵痛的,度过这个阵痛期,教廷就会像涅盘的凤凰一般浴火重生,高速发展,届时退到贵霜的大耳贼未必会管,还得大魏来干。
任重而道远呐。
想到此曹昂不但没有失落,反而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战意。
天下局势已经很明朗,未来几十数百年内,魏汉两大阵营将会进行一场瓜分世界的盛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客气,能搂的全得搂进自己怀里。
抢劫不积极,大脑有问题。
想到大魏的美好前景,曹昂心情瞬间舒畅了许多,回到宫中哼着小曲直奔卞太后寝宫,找到曹操说道:“人送走了,一切顺利的话几年之后大魏又会多一个藩国。”
曹操没有单独的寝宫,都是轮流到各嫔妃的寝宫借宿的,病还没好利索卞太后不允许他胡来,最近一段时间都住在卞太后这,一找一个准。
听到毛八年离开,曹操脸上并未露出喜色,苦笑道:“你杜姨也是,儿子在的时候天天嚷嚷着要去出使,学张骞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儿子刚走他就后悔了,说北边路途遥远,天气寒冷,加上猛兽众多,怕儿子出意外让我把人追回来,唉……”
做母亲的都这样,既希望儿子建功立业,大鹏展翅,又想将儿子栓在身边远离一切危险,这不矛盾吗?
曹昂笑道:“那你怎么回的?”
“还能怎么回?”曹操冷哼道:“臭骂一顿赶走了,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76章 准备旅游
第2076章 准备旅游
黄巾暴乱诸侯争霸,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打了几十年,终于决出魏汉这两条鲨鱼,又经几场血战,伪汉已被逼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统一天下只剩一战而已。
曹昂在这种时候登基,定年号开皇,标志着天下将进入新的时代,汉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朝代逐渐离大家远去。
战争就像一座天秤,势均力敌的时候打的你死我活,一旦哪方露出颓势,天秤倾斜的速度就会无限加快。
伪汉君臣清楚这点,因此并未趁曹昂登基的时候捣乱,反而认命般的全力忙碌迁徙之事。
决战之前,曹昂也懒得做你来我往的小把戏,没去挑逗十分敏感的大耳贼,而是专心忙自己的事,朝廷各项工作在他的主持下有序推进,齐头并进。
时间一晃到了六月,高考结束了。
不出预料,太子殿下曹晟的成绩垫底,气的曹昂当场操了鞭子。
成绩垫底不是最气人的,最气人的是这小子抄都抄不及格。
为防止老师作弊,监考老师都是从其他学校调过来的,学生和老师都不熟悉,曹晟利用这点,考试期间谎称上厕所,转道进了其他教室,背着双手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走进教室公然查看其他学生的试卷,监考老师以为他是巡考老师,不但没有阻止还跟他友好的打招呼,如法炮制一连逛了好几个教室,最后被真正的巡考老师逮住,成绩作废。
曹昂得知心里那个气吆,若非他是太子还有许多事要做,自己非让这个逆子复读一年不可。
放暑假了,这个逆子不但不反思,反而天天往宫外跑,恨的曹昂那叫一个牙痒痒。
这天中午,曹昂批改完奏折赶往后宫看望曹操,远远便听见前方传来打斗之声,脸色微变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同时掏出腰间手枪。
宫中防备如此森严竟还有人行凶,他非常好奇是哪位英雄豪杰如此有胆,凑近一看蛋疼了,竟是曹操和曹晟在那对打。
曹操手持马槊舞的虎虎生风,曹晟则拿着把大刀不断迎击,祖孙俩刀来槊往,打的很是精彩。
曹昂顿时放下心来,叹息一声收起手枪,抱着双臂耐心观看。
汉人尚武,以沙场建功为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末宋初,赵家兄弟当政后才开始重文轻武,将汉人的血性逐渐阉割。
那都是几百年后的事了,现在汉人的尚武精神依然深深的烙印在血液之中,曹昂不但没打算阉割,反而准备继续发扬。
没有尚武精神如何开疆拓土?
老曹征战半生,武功虽不如哼哈二将等一流猛将,也是绝对能排进前一百的顶尖高手,曹晟这个逆子学习成绩不行,武功却是受过赵云许褚等好几位名将指点的,同样不赖,加上两人手中兵器优良,对战起来不分伯仲,打的那叫一个旗鼓相当。
曹操手中的马槊可不是普通兵器,而是冷兵器中的高富帅,槊杆由做弓用的柘木为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篾,用油反复浸泡一年以上,再在荫凉处风干数月,再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再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裂才算合格,制作程度之复杂,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曹晟握的则是合金钢打造的宝刀,锋利不下屠龙刀。
这爷俩的对战可以看成冷兵器巅峰与高科技产品的对决,谁胜谁负还挺让人期待,
两人过了三十回合依旧不分胜负,曹昂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劝阻一下,免得伤了哪方,结果两人来了记更狠的,手中兵器全力向对方砍去,槊刀互斫。
槊杆虽是木的槊锋却是铁的,加工过的柘木再堪比金铁杀伤力也有限,想造成最大杀伤必须安个铁枪头。
铁枪头的质量明显不怎么样,被曹晟的长刀一斫当场断成两半,呼啸着向曹昂飞了过来。
曹昂双眼猛的瞪大急忙弯腰低头,铁枪头擦着他的头皮飞过,砸到身后地面连续弹跳好几次才停下。
曹昂心虚的站起,偷瞥了一下躺在地上的枪尖埋怨道:“干什么不好非玩这个,伤着人咋办?”
曹操将槊杆扔到一边,主动迎上捋须笑道:“出身汗真是舒坦,晟儿武艺进步不错,看的出来平日里没有偷懒,晟儿……”
夸完才发现大孙子今天有点安静,扭头一看早跑没影了,苦笑道:“看你把孩子吓的,见了你跟老鼠见猫似的。”
曹昂牙痒痒的说道:“不揍他不错了,五门课加起来考六十分,其中一门直接清零,我现在上街都不好意思跟其他同学的家长打招呼,生怕人家问我你儿子考的怎么样?”
“哈哈……”曹操大笑道:“我觉得你折腾出的那个考试代表不了什么,至少代表不了全部,别老用成绩论英雄嘛,晟儿身为大魏储君,整天埋头读死书我才担心,我可不想培养出扶苏那么个迂腐的储君。”
得,你爷俩永远都有理。
曹昂懒的掰扯这个,转移话题道:“爹,你的伤彻底好了?”
“那当然。”曹操做了两个扩胸运动说道:“都半年了还能不好,老待在长安也没意思,我准备这几天便离开京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趁还走的动,好好看看我大魏的秀丽山川。”
曹昂眼皮狠狠一跳,蹙眉道:“你要出去旅游?”
曹操点头道:“当然,我又不是妇人,天天窝在宫里做甚,又没事做,一天天闲的都快捂出痱子了。”
闲着不好吗?
曹昂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扶着曹操在旁边坐下说道:“爹,旅游可不能盲目,得提前规划好时间地点,现在是夏天,太阳跟后娘似的那叫一个毒,顶着烈日旅游那是自找罪受,冬天也不行,冷的手都伸不出来,所以说旅游还是以春秋两季为宜,要不你再等等,天凉再出发,现在交通相对发达,长安到东海之滨也就几天路程,路上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曹操蹙眉思索片刻,又抬头看了看天空的大太阳说道:“也行,那就再过几天,等周淑妃临盆了我再去。”
曹昂:“……”
你不提我都忘了,算算时间小乔也该生了,小老婆也是老婆,老婆生孩子你都不在家,像话吗?
他可不敢顶撞,只好安抚道:“这才对嘛,还有就是你大孙子即将上大学,你就不想去看看?”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77章 皇帝跑了
第2077章 皇帝跑了
拜别曹操,曹昂火速赶回东宫,找到负责警卫的胡三说道:“去通知赵云和曹彰在火车站待命。”
胡三诧异的说道:“跑火车站干啥?”
曹昂斜着眼瞪了过去,胡三迅速反应过来低头说道:“臣多嘴,臣这就去。”
赶走胡三,曹昂直奔书房,找出纸张写了份圣旨,盖上玉玺嘿嘿笑道:“老爹,你一把年纪了不在家待着旅什么游,万一路上出个事可咋整,旅游这事孩儿替你办了,您就安心在家待着吧。”
随后召来黄门太监董皓,将手中圣旨递给他说道:“两小时后再送去中书省,一分钟也不能提前,懂吗?”
皇帝身边岂能没有伺候的太监,曹昂登基后也从众多太监中选择了董皓,此人相貌不扬却做事谨慎,这样的人曹昂用着放心。
董皓接过圣旨没有询问,而是收进袖中继续站到了曹昂身后,宫里做事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董皓深明此理。
半小时后胡三成功返回,汇报完情况曹昂立马收拾出发,也没啥可收拾的,带了五万元现金和五十万元的存折外加一把手枪,换上便衣开车出城,直奔城外火车站。
赵云曹彰早已在大厅等候,看见曹昂急忙上前行礼。
现在的火车以运货为主,乘火车走亲戚或者办事的人不是很多,加上又是淡季,大厅里显的很是空旷,曹昂扫了一眼说道:“跟我来,咱们坐汽车。”
曹彰按耐不住,迫不及待的问道:“咱们干嘛去啊?”
曹昂解释道:“说来话长,咱爹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弦了,竟要出去旅游,他老人家那么大年纪,万一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你说我能让他去吗,所以这个游我代他旅了,正好趁此机会看看各地的发展情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赵曹二人终于知道曹昂喊他们过来的目的,原来是在京城待的烦了又打算出去瞎浪,浪没问题,可拿曹操做挡箭牌是不是有点不孝?
赵云蹙眉道:“陛下,您乃一国之君,贸然离开中枢是不是不好?”
曹昂笑道:“朝廷有我爹呢怕什么,给他老人家找点事做,省得整天瞎琢磨有的没的,再说了,宫里跟宫外是两个世界,皇帝又没千里眼,在宫里怎么可能看到百姓生活如何,如今各地都在改革,有些改革对民有利,有些却未必,有些看似对民有利,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操作失当,给百姓造成更大的伤害,皇帝也是人,待在宫里想当然可不行,还是得出去走走,接接地气,懂吗?”
赵云被说服了,闭嘴不再言语,四人出了车站,开着曹昂的防弹车向北赶去。
出行举行曹昂都计划好了,出潼关奔高奴,经太原过雁门,由草原绕到辽东,再经山海关返回,将大魏各地都视察一遍。
曹昂走了,长安乱套了。
黄门侍郎董皓坚决执行了曹昂的命令,拖了两个小时才将圣旨送去中书省,太傅董昭一看当场牙疼。
圣旨写的很没水平,就一句话,朕去外地视察,寻访期间若遇不决之事,可请太上皇决断。
董昭看到圣旨不敢怠慢,从董皓口中得知曹昂两小时前就已离去,顿时绝了将人找回的心思,喊上其他重臣赶往皇宫,见曹操去了。
宫中,曹操看到圣旨同样一脸懵逼。
这个逆子刚还劝我夏季不适合旅游,转头自己就跑了?
圣旨中也没说要去哪个地方,想拦都没法拦。
曹操郁闷半天无奈接受现实,问道:“朝廷最近可有什么大事?”
偌大的朝廷不可能真的放任不管,曹昂可以任性是因为他上面还有个爹,曹操却没人可以依靠,只能自己把担子担起来。
该死的逆子,你最好死在外面别再让我看见,否则……
董昭拜道:“禀陛下,三十万新兵早已募齐正在集训,各衙事务都在有序推进,只是刘尚书身体不行了,最近一直在住院,恐怕坚持到年底都难,程司空最近也有些精力不济,经常头痛犯病,找华佗也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没确定病情不敢贸然动刀。”
礼部尚书刘洪都快九十的人了,生病也在情理之中。
司空程昱同样年过七十,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曹操叹息道:“咱们这辈人开始凋零了,给刘洪加少师衔,最后的日子让他在家安心养病吧,命杨修接替刘洪担任礼部尚书。”
曹昂继位后在三公下面又设了三个职位,分别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没有实权,只代表名誉,刘洪算是大魏立国后的第一个少师。
礼部负责祭祀科举外交等事,是六部中仅次于吏部的实权衙门,眼下又是大学毕业季,诸事繁多,曹操自然不可能等刘洪病愈再处理,自然要派个能干的将担子担起来。
至于刘洪,就算病愈也快九十了,属于高龄中的高龄,也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众人领命曹操又道:“派锦衣卫寻找皇帝踪迹暗中保护。”
曹昂此次出行只带了三名护卫,虽说赵云曹彰都是世间一等一的高手,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万一有人起了歹心……
而且此事只能暗访不能明察,否则若被大耳贼知道,未必不会有其他心思。
这个逆子,真会给人出难题。
董昭等人退走,曹操又命董皓将曹昂书房的奏折搬到自己书房来,火速投入到工作中。
儿子不争气,只能老子多担待了。
拿到奏折他愣住了,现在的奏折写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再不像以前那样罗里吧嗦。
老曹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可是有目共睹的,朝中大臣的文学水平也不低,看他们的奏折相当于同行切磋,很有意思,现在的奏折却像小学生作文似的,让人提不起半点深入阅读的兴趣。
他扬了扬手中奏折,蹙眉问道:“这怎么回事?”
近半年来他一直在养病,除非曹昂主动询问,否则从不管朝中之事,现在上班了却发现事情跟以前不一样了,怎么说呢,极不适应。
董皓支支吾吾半天才讲明白缘由,曹操听罢哑然失笑,暗骂道:“这臭小子尽想歪招,对了,去把太子叫来,暑假期间让他跟着朕处理国事,别一天天就知道疯玩,他爹已经废了他可不能再整废喽。”
“喏。”董皓离开书房寻找太子,同时替太子曹晟默哀。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78章 丰收季节
第2078章 丰收季节
曹昂四人开车北上直奔潼关,没走多久曹昂便有些受不了了。
盛夏时节本来就热,今年老天爷不太给面,入夏以来就没好好下过一场雨,太阳毒的跟后娘的巴掌似的,就算不活动人也很容易出汗。
曹昂的汽车空间狭小又没空调,再加上发动机不断造热,坐在里面跟蒸笼似的,时间长了根本受不了。
打开窗户倒是能顶点事,问题是他们所在的地方是黄土高原,别的不多尘土不少,加上现在的百姓又不太讲究,什么车都往公路上开,脚下公路早被尘土盖的看不清本来颜色了,车轮碾过尘土掀起,再被风一吹直接冲进鼻孔,那叫一个酸爽。
关窗怕热,开窗又怕尘,曹昂顿时陷入两难,打道回府又拉不下那脸,只能开会窗关会窗,硬着头皮往前走。
天气太热,路上行人不多,胡三开车一路狂飙,不等太阳落山便赶到了潼关。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过现在北方统一,关中周边的敌人都被收拾掉,没有敌人,潼关的军事意义大为衰退,逐渐转向商业化。
关内原本有一个团的守军,南征时被抽调的只剩一个营,负责检查过往行人及违禁品。
曹昂出京前给几人都准备了假身份,身份虽是假的身份证却是真的,关中守军查不出异样只好放行。
顺利进城,吃顿便饭休息一夜,开车继续北上,三日后便来到了高奴县境内。
魏军曾与袁绍在高奴发生过一场苦战,赵云因此身受重伤,被曹昂和曹操联手抬出。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此地,几人都生出怀旧的心思,转道赶往当日的通斜谷战场,过去一看失望了。
现在的通斜谷已经被铁路占据,铁路两边的山峰也修了防止泥石流的护坡,找不到半点当年大战的影子。
四人对着铁路看了会,无奈上车赶往高奴县城。
高奴以丘陵为主,遍地都是梯田,放眼望去,无数百姓正顶着烈日挥着镰刀收割小麦,
梯田几乎都在半山腰上,这种地方别说大型器械,连架子车都很难上去,捆起来的小麦只能通过肩挑手扛的方式运回家中。
看着累的连腰都直不起来的百姓,曹昂悠悠说道:“子龙,你多久没种过地了?”
赵云苦笑道:“十几年了吧,别说种地,连府里的菜园子都是贱内在打理,平时我几乎不碰的。”
曹昂叹道:“今年关中干旱,高奴情况更为严重,看那些小麦长的跟营养不良似的,麦杆还没一尺高,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别进城了,去附近的村子看看。”
没多久前方便出现一条土路,胡三想都没想便拐了进去,沿着土路走了近十里才遇到一个村庄,村口有棵大槐树,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看这架势怎么着也有二百多年历史。
此刻三名耄耋老人正坐在树底下乘凉,聚在一起拉着闲话家常。
胡三将车停在不远处,四人来到大槐树下,曹昂向年纪最大的老者笑道:“老人家,晚辈路过此地可否讨口水喝?”
这名老者可能有点耳背,眼珠咕噜噜转的半天也不回话,旁边的老者说道:“好说好说,这大热天的你们也不容易,进村歇息吧。”
老人牙齿掉的没剩几颗,说话有些漏风很难听清,却还是挣扎着起身,带着几人进了村子。
这个村子不是很大,却修的格外整齐,几乎家家都是砖瓦房,四合小院,院子用篱笆围着,投过篱笆清晰的看到院里堆的小麦和柴禾,除此之外,几乎家家都有牲口圈,圈中牛羊正百无聊赖的打着盹。
眼下也就三点多钟,青壮都在田里干活,村里只有老人和零星的孩子,许多孩子同样跟父母去了地里,留在村中的不多,孩子们听说他们是开汽车来的,纷纷跑出村外看汽车长什么模样。
曹昂四下观察一遍,笑道:“老人家,你们村房子不错啊,新修的吗?”
带路的老者笑道:“不错,这是当年铁路局修铁路时顺便帮我们修的,算做征地的赔偿。”
用房子做赔偿?
曹昂蹙眉道:“铁路局征地就没有其他方面的补贴吗,这破房子值几个钱?”
老者笑道:“话不能这么说,以前咱们村谁住过砖瓦房啊,都是茅草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风,那叫一个刺激,砖瓦房建成之后村里再没漏过雨,当然,老天也没下,高奴连续干旱好几年了都,要不是郡里见高奴遭灾,免了些许赋税,日子真不知道咋过了,至于铁路局,除了帮我们盖房子还额外给了些补贴,可那是一次性的,吃完就没了。”
曹昂心里这才好受些,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没了土地,让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那个耳聋的老者是村长,带着他们去了家里,热心的奉上了家里的食物。
村长虽然耳聋却是见过世面的,高奴境内的事情几乎全知道,话匣子一打开跟曹昂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
曹昂可没有走夜路的打算,让胡三将车开进村来,准备休息一夜再走。
天黑之后忙碌的青壮陆续返回,看稀有动物似的围着汽车看个不停,这不禁让曹昂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
在那个万元户披红花的年代,汽车同样是稀有物种,每次出现全村人都跑去观看,只是后来发展太快,短短一二十年私家车就遍地开花了。
村里麦子已经收的差不多,第二天村民没再出去,反而集中到一起开始碾麦,村后有个占地近二百平的水泥广场,麦子拉到广场上碾。
曹昂小时候也是这样,谁家碾麦全村人一起到场,用拖拉机拉着辘轴,也就是石磙碾一遍,再用铁叉翻一遍,再碾再翻,连续好几次才能将麦穗彻底碾下来,之后还要趁着有风的时候扬场,借助风力将麦皮清除掉,再晒干储存,麻烦的很。
这个村子可没有拖拉机,只能用牛拉石磙,耕牛也不太讲究,没工作多久就一泡拉进了麦堆里,看的曹昂那叫一个呲牙咧嘴。
村民可不在乎这个,过去铲起牛粪继续,小心翼翼的生怕牛粪把麦粒粘去。
曹昂蹙眉道:“你们干嘛不给牛屁股上套个袋子,拉屎拉到袋子里也好清理不是?”
村长的耳背也是一阵一阵的,这句话清楚的听了进去,埋怨道:“你为何不早说?”
曹昂:“……”
这么简单的事还用我教?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79章 天公不作美
第2079章 天公不作美
世间之事就是这么神奇,没做好准备便骤然发生,打你个措手不及,等你做好准备了它却不来了,给牛屁股后面套上袋子之后牛再没拉过屎,乖乖的拉着石磙一遍遍来回碾,碾平后赶到场外休息,村民拿着木叉进场,给麦子翻个个再碾。
曹昂四人也不好意思白吃人家的饭,同样拿叉进场,给麦子翻个身继续碾压,如此往复几次,麦穗彻底与麦秆脱离,将麦秆挑到一边单独留下麦穗,正准备借助风力吹一遍麦皮,天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抬头一看,一团巨大的乌云正朝这边飘来。
1...602603604605606...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