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范疆也识趣,笑道:“末将身体有点不舒服,接下来的事就由张南师长负责吧。”
他可不傻,万一上去被哪个记恨他的打了黑枪不是完犊子了吗,首功已经到手,没必要再冒风险不是。
张南推辞不过只好随魏军上山负责投降事宜,折腾一夜直到天亮才忙完,还是老规矩,将兵分开,降兵全部送往后方统一安置,张南范疆张达等将领随军继续前进,霍峻因为受伤被安置在城中修养,伤好之后直接送往京城。
又折腾一天,安排完善后事宜高顺率领大军继续前进。
拿下巴郡轻松便可赶到成都,但高顺没打算去,不出意外的话成都已经被攻下,去了没意义,因此他准备横穿犍为郡直奔越巂郡,堵住南磐公路的入口。
路上黄忠说道:“都督,犍为越巂等郡地形复杂,树林中又多有瘴气,怕是不好打啊,而且战线拉的太长了,万一后勤补给跟不上……”
高顺苦笑道:“那也不能不打,任由诸葛亮将几郡夷民全部迁走,他们迁过去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变成攻打大魏的士兵。”
自黄帝开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先河之后,华夏的战争就没停过,刘备退入贵霜迟早有一天还会打回来,战争永远不可能停止,魏军要做的就是趁着占据优势的时候狂捞好处,不断的削弱对手,不给他威胁到自己的机会。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77章 郭嘉计划
第2177章 郭嘉计划
与西路军相比,中路军才是真的将星云集,李典乐进,庞德于禁李通及诸夏侯曹都在中路,原因无他,这群将军要么战功太高,要么资格太老,要么背景太深,除了中路都督曹仁,其他人未必指挥的动。
就拿曹彰来说吧,他可是如今国内唯一的亲王,又有战功加持,徐晃张辽高顺谁指挥得动他,真逼急了撂挑子都有可能,曹仁就不同了,曹彰敢在他面前耍横,曹仁绝对敢拿大耳刮子抽他。
除将领外,中路军的兵力也是最多的,足足二十五万精锐之师,洛阳还驻扎了二十万预备役,随时可以拉到前线。
汉军这边同样如是,在江陵一线屯了整整七万兵力,徐庶担任主帅,关羽马超,文聘张郃,关平寇忠,等人全在,中路战场才是真正的巅峰对决。
近几年来魏军与汉军反复争夺南郡,除襄阳江陵没受到攻击之外,其他小规模战斗就没停止过,伪汉靠着不断的小动作从南郡掳掠了不少人口,南征开始之后,曹仁率领二十五万主力一路推到了江陵城下。
魏军势大,汉军不得不收缩防线退回长江以南,准备固守江陵。
江陵城有多难打魏军上下全都清楚,硬啃肯定是不行的,曹仁接受郭嘉四面包抄的建议,对江陵围而不攻,却派水军在各处渡河,攻打赤壁,巴丘,公安等地,企图将江陵四面包围。
魏军也已今非昔比,拿下南郡,汉江便成了大魏的内江,这几年曹仁一直在命黄祖,蔡中蔡和兄弟训练水师,魏军将士分批下水,就连于禁李典等老将都被逼学会了游泳,其他人更别说了。
随着曹仁一声令下,魏军从夷陵夏口分别渡河,左右包抄向公安赶去,占领公安便能堵死江陵的后路。
这种打法太没技术含量,完全是用绝对的力量横推,徐庶一看不行留下五千人防守江陵,命其他大军出城化整为零,四面阻击骚扰魏军,他们仗着对地形的熟悉起初确实占了不少便宜,等魏军渐渐摸清地形,熟悉他们的打法之后便吃不住劲了。
双方在外围拉扯的同时,曹仁也没放弃对江陵的争夺,亲率五万大军猛攻,命人打造数千架热气球点燃自行飘进城中,任由汉军攻击,由此摸清汉军的防空火力配置之后才命飞天旅顺着火力薄弱点进城,在狙击手的配合下安全着陆,与城外大军配合,轻松便拿下了防守薄弱的江陵城。
城门打开,曹仁与郭嘉骑马走进城中,望着街道两旁熟悉的建筑笑道:“这是我军第二次进驻江陵了,这次本督说什么也不会再出去。”
郭嘉捋须笑道:“这是自然,不止江陵,整个荆州都是我们的,荆襄九郡地大物博,城池众多,每占一处就得分兵把守,继续分散下去咱们的兵力会略显不足,上报陛下将洛阳的预备役调过来吧,他们不参与进攻,守城总是没问题的。”
曹仁叹息道:“确实,回头我就上奏陛下,洛阳到江陵一千多里呢,真遇上事情哪赶的急,陛下……”
吐槽曹昂的话被他及时咽了回去,嘴上没说心里却多少有点怨言,跑洛阳坐镇什么前线,来襄阳成不成,实在不行待宛城也比待洛阳近呢。
老子英雄儿混蛋,比起曹昂,曹操就英勇了许多,在下邳不甘寂寞,直接跑合肥前线指挥做战去了,搞的张辽这个东路都督瞬间成了二把手,再看曹昂,待洛阳就没挪过窝。
两人沿着街道直奔刺史府,没走多久迎面赶来一名三十多岁的将领,跑到他俩面前抱拳拜道:“末将见过都督,见过军师,禀都督,此役我军击毙两千敌军,俘虏两千五,其中三分之一都受了重伤。”
郭嘉蹙眉道:“五千守军战死两千,汉军的抵抗很顽强啊。”
“拿下就好,现在顾不上这些。”曹仁指着将领说道:“夏侯尚,带人把城中地道及暗河入口全给我堵上,本督决不允许江陵城被夺去第二次。”
当年赤壁战败,汉军就是靠这些地道暗河夺回了江陵城,曹仁对此可谓是记忆犹新。
夏侯尚抱拳拜道:“末将领命。”
说完打马便走,郭嘉望着他的背影笑道:“诸夏侯曹真是人才辈出啊,老辈虽然凋零,新人却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
夏侯尚乃夏侯渊的堂侄,与夏侯霸同为夏侯家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曹仁苦笑道:“可惜我家那几个不争气的东西没一个中用的,唉,为什么优秀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这话没法接,郭嘉明智的闭上了嘴。
一行人赶到刺史府进入大厅,幕僚将地图挂到书桌后面的墙上,曹仁看着地图说道:“江陵虽然拿下公安却还在汉军手里,必须尽快攻下才行。”
郭嘉却摇头道:“不可,公安一旦拿下,汉军就会退入长沙武陵等地与我们打游击,步步阻击步步后退,咱们不熟悉那边的地形,真遇上这样的局面将会深陷泥潭寸步难行,伪汉现在的目标是迁徙,拖的越久对他们越有利。”
“相反,留着公安汉军或许会抱有重夺江陵的心思,就算没有也会在公安继续拖延,为后方迁徙争取时间,我军则不然,若能将徐庶大军围在江陵,公安一线全歼,后面的长沙武陵等郡还不是手到擒来。”
曹仁面露喜色连忙问道:“计将安出?”
郭嘉说道:“大穿插大迂回大包围,都督请看,汉军目前主要分为四部,徐庶亲率主力坐镇公安,关羽的水军正在巴丘渡口阻拦于禁庞德二位将军,马超则在夷道,丹阳聚一线拦截李典将军,张郃则在作唐保护汉军后路,准备一有不对立刻撤往长沙,咱们便扩大包围圈,一路绕过丹阳聚直奔零阳,攻打武陵郡治临沅,一路过河攻打州陵,途径下隽,罗县,益阳,与另一路会师临沅,如此便可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将汉军七万大军困在公安临沅之间,合围之后咱们再层层推进缩小包围圈,将汉军一举全歼。”
曹仁手指伸向地图,沿着他说的路线划了一圈,兴奋的说道:“妙计啊奉孝,一战定乾坤,若能成功整个荆州都是我们的了,但有个问题,各路大军如何才能保证协调,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很容易被敌军逐个击破啊。”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78章 秘密行动
第2178章 秘密行动
郭嘉计策虽妙漏洞却不少,兵力分散的太厉害,汉军真铁了心集中攻打一路,这个所谓的包围圈可就成笑话了。
任他多路来,我自一路去,你能怎么办?
更重要的还是协调,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前方走到哪里做了什么后方很难第一时间知道,万一哪路出点什么变故从而影响整个大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郭嘉显然经过深思熟虑,闻言毫不慌乱的说道:“只要做到隐秘就行,这段时间咱们不妨多发起几次进攻,趁机吸引汉军的注意,必要时候可以输上几场让汉军占点便宜,给他们一种魏军不过如此的感觉,从而增加他们守住公安的信心,有信心了自然就不舍得撤退了。”
曹仁点头道:“确实,汉军主力现在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缠住他们还是有把握的,就算有一两支小股汉军逃出生天也影响不了大局,但穿插迂回这种事需要极有经验的将领才行,我这就将于禁和李典调回来。”
“绝对不行。”郭嘉连忙阻止道:“此事一个老将也不能用,必须用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才行,于禁李典几位将军哪个不是名传天下,名声越大受到汉军的关注就越多,他们长时间消失不见,汉军上下能不起疑吗,只有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才不会引人注意,包抄迂回最重要的就是隐秘。”
曹仁蹙眉道:“那你觉得用谁合适?”
既要名不见经传,还要有统帅大军的能力,这样的人还真不好找,打了几十年的仗,有能力的早就名传天下了。
至于曹冲那群小家伙他可不敢用,他不是汉武帝,曹冲等人也不是霍去病。
郭嘉说道:“西路就让夏侯尚去吧,他此前一直在都督府任职,没参加过南征之战,应该不会引起注意,东路王凌可以,他在西陵主持政务并未出现在战场,若能找个相似的人假冒,应该能瞒过汉军一段时间,两路大军全部赶往临沅,会师之后由王凌统一指挥,另外一旦实行大迂回咱们的兵力可就紧张了,立刻派信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洛阳,将二十万预备役调来。”
提起这事郭嘉也蛋疼了,督战的躲在千里之外算怎么回事?
曹仁说道:“那就行动吧,从各军中抽调五万人应该不难。”
商议完毕开始行动,信使开车出城直奔洛阳,这次他们接到的是死命令,就算把发动机跑报废也得第一时间赶到洛阳。
信使走的急曹仁跟郭嘉却一点也不急,吩咐夏侯尚做好准备之后便没了下文。
五万大军调动之事简单,但要不引起汉军注意却需费一番功夫,更重要的还是协调,大军出发之后想要掌控他们的情况就难了,因此走哪条路线,每天走多少里,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方,这些都得提前考虑清楚,而且要留出一定的反应时间,不能制定的太死,中途万一出现变故总得给前线留点处理的时间和空间不是。
庆幸的是沿途城池及公路两旁的百姓都被迁走,为他们隐蔽行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计划大多都是好的,很多问题不是出在计划本身,而是出在执行的过程中,因此郭嘉特别谨慎,对着地图来回反复推演,将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故全部考虑在内,务求不出一丝差错。
当天晚上,曹仁将于禁李典,乐进庞德等各路主将召回,命他们频繁发起对汉军的进攻,但要多放放水,别真的打过去,还要注意不能太放水,让对方把自己打崩了可就闹笑话了。
诸将听的那叫一个郁闷,关羽马超是什么人,还用的着放水,拼尽全力都未必干的过人家。
战略方向已经明确,接下来就看如何操作了,于禁李典等人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将,再不济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便是兵力调动,每军各抽调一批人赶到约定地点秘密集合,等王凌赶到便行动。
王凌夏侯尚两人行军路线不同,距离不同,却要在同一时间时间会师,出发时间就很有讲究了。
两日之后一辆汽车冲进西陵城直奔锦衣卫百户所而去,没多久百户便带着两名手下赶到郡守府求见王凌。
锦衣卫百户突然到来,王凌还以为自己犯什么事暴露了呢,第一时间赶往书房相见,双方会面行礼寒暄之后,锦衣卫百户跑到门边脑袋伸出门外看了看,确定周围没人才关上房门说道:“王郡守,曹都督有秘密任务给你。”
王凌诧异的问道:“什么任务?”
百户看了看带来的两名属下,这两人正是曹仁的信使,其中一人递给王凌一封书信说道:“王郡守,查看一下吧。”
王凌接过书信反复查验好几遍,确认火漆没有被破坏过之后才拆开查看,看完瞬间大喜过望,魏军将领那么多,他做梦也没想到如此重要的任务会落到他这个文官头上,若能成功他可就一战成名了。
王凌毕竟是年近半百的人,自然不会像年轻人一样沉不住气,虽然欣喜脸上却没丝毫表露,依旧如常的说道:“我知道了,此事本官会着手处理,辛苦几位。”
信使只负责送信,不清楚信中的具体内容,闻言抱拳一拜,随百户离去。
他们走后王凌拿起火柴将书信焚烧在烟灰缸中,连纸灰都碾成粉末彻底破坏,再三确认后才离开书房赶往大厅,走到半路脚下一划直接惨叫倒地,附近的杂役听到惨叫声火速赶来,见王凌躺在地上哀嚎急忙扶他赶往卧室,并派人找大夫救治。
郡守生病,属官自然要来探望,王凌趁机交代完事情,再命自己的老仆躺在房中装病,带着几名亲信深夜出城过河赶往州陵。
值得一说的是大夫好心赶来帮他治病,他却为防消息泄露,将大夫都带在了身边,美其名曰征召,并派人通知大夫家人这段时间留在郡守府治病,要等郡守病愈才能回去。
老而不死是为贼,王凌这种老家伙都是贼精贼精的,做起事来滴水不漏,任何可能露出破绽的地方都会被他提前掐死。
这也是曹仁郭嘉重用他的原因,老年人多少比曹冲那样的年轻人靠谱一些。
开战以来魏军天女散花般的四处出击,州陵早就重新回到了魏军手里,随王凌迂回的大军也在州陵集合。
王凌连夜赶路,中午便渡江来到州陵城汇合了随他出征的将士。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79章 谁比谁快
第2179章 谁比谁快
对于州陵,王凌可一点不陌生,当年他组织战俘营暴动,刚逃出那会一无粮草二无弹药,若非州陵的邢道荣支援,未必能顺利逃过江去。
时隔数年再次回到州陵,心里还是挺感慨的。
赶到县衙见到手下将领,王凌笑不出来了,县衙大厅站的将领全是鲁畅文钦,桓范曹爽等京一大学生,年纪超过三十的只有两人,涿郡卢氏的族人卢照和自己的长子王广。
该死的曹仁,该死的郭嘉,还真是将“名不见经传”的口号发挥到了极致啊,给自己一群娃娃兵能干嘛,让自己替他们看孩子吗?
果然,天上掉的馅饼都是带毒的,好吃难消化。
王广卢照带着其他小将领上前拜道:“将军,保密起见我等无法出迎,还望将军莫怪。”
事已至此王凌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安心受完众人大礼,走到桌前坐定问道:“任务都清楚了吗?”
众将抱拳拜道:“清楚。”
王凌点头道:“那就好,此次行动最重要的就两字,隐秘,老夫决定昼伏夜出,都下去准备吧,晚上十点准时出发。”
“喏。”众将行礼退走,唯有王广卢照留了下来。
王凌将两人召到地图前说道:“咱们的目标是武陵郡治临沅城,目的是挡住汉军退路,所以沿途的城池皆不占,不管有没有汉军都不要理会,专盯汉军的必经要道下手,你俩找几个熟悉荆州地形的人,将州陵到临沅之间的道路桥梁全给老夫整理出来,晚上出发前就要,明白吗?”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夺取城池没有丝毫意义,只有占领公路桥梁才是王道,而且江南多山多水,不像中原那么四通八达怎么都能跑,公路都是固定的,一旦堵住,汉军短时间内根本开辟不出来第二条。
王广卢照抱拳领命,下去找人了,有黄祖和蔡家兄弟相助,军中不缺熟悉地形的地头蛇,此事易耳,只要将汉军可能撤退的道路整理出来,并画好设伏地点供王凌参考就行。
王凌则离开县衙赶往军营视察去了,行动前好歹跟手下将士打个照面不是,而且此次奔袭路途遥远,后方补给几乎指望不上,因此携带的东西就多了起来,粮草弹药必须保证足量供应才行。
为保证供应充足,大军除携带必要的粮草之外还带了不少炒面,这玩意虽然难吃但易储存易携带,万一哪天断顿好歹能支撑一下不是。
王凌来到军营放低姿态,和蔼的跟每一位将士交谈,询问他们的境况及对战事的看法,原本只想打着交流的幌子收买一下军心,几句下来王凌震惊了,这群小家伙思路敏锐谈吐清晰,对战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亏是各个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材生。
看来带孩子也不全是坏事,王凌心情大好,指挥大伙备齐东西,晚上十点准时出发,带着三万学生兵向临沅赶去,行军途中没点一个火把,更不许窃窃私语大声喧哗,就连脚步声都尽量压到最低,沿途每到一个路口或者渡口便留下一队士兵镇守,吩咐他们就地潜伏千万不能暴露,尤其不能拦截汉军的辎重队,让汉军物资顺利运到前线去。
粮草辎重出了问题汉军岂会不做调查,一调查他们不就暴露了吗。
当然也不可能无休止的等下去,十天之后,也就是十月初三早晨八点统一行动,炸桥的炸桥,毁路的毁路。
十天时间足以让各路兵马赶到预订地点,一旦合围成功,汉军的末日就到了。
王凌夏侯尚在急行军,远在洛阳的曹昂同样不甘寂寞,觉得呆在洛阳实在帮不上多大忙,便决定将圣驾移到宛城。
大魏占领宛城多年,在那应该不会遇到多大危险。
曹昂亲率二十万预备役赶到宛城屁股还没坐稳就接到了曹仁的书信,看后果断率领大军赶往江陵,他虽然怕死,但有足够的利益支撑,还是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
如今江陵已经攻下,徐庶的七万大军全被赶到公安,作唐一线,自己还怕个锤子,他就不信自己坐拥数十万大军还能让马超那个混蛋杀到王旗面前来。
曹昂可不需要像王凌那样偷偷摸摸,一改往日拖沓的作风昼夜不停的急行军,日行二百余里,赶到襄阳才慢了下来。
他不能太快赶到江陵,过去太早容易将汉军吓住提前跑路,要跟王凌夏侯尚同步才行。
江陵这边也没闲着。
曹仁派兵四处出击,不断与汉军交战,事实证明水不是那么好放的,于禁在进攻关羽时稍微放了点水就被关羽抓住机会一通猛杀,若非庞德救援及时,于禁非被关羽一枪爆头不可。
尽管如此,于禁肩胛骨上依然挨了一枪被送往江陵修养,可怜的于禁成了南征以来第一个因伤下线的高级将领。
其他几路见此再不敢随便放水,进攻之后果断退回营地防守,汉军不甘失败,挨完打又主动进攻,双方你来我往陷入了反复的拉锯之中。
纠缠七天之后徐庶察觉到了不对,他们拖天天混日子,拖的越久越有利,魏军却反之,早一日打败他们便早一日占领荆州截住迁徙百姓,既然如此曹仁这么做什么意思,要知道魏军的兵力可是汉军的三倍还多,战力装备都优于汉军,没理由一直呆在原地不动不是。
事出反常必有妖。
徐庶找来文聘一商量,决定立刻撤退,退到长沙武陵的山里打游击,趁乱袭击魏军粮道,迟滞魏军南下速度。
汉军动向很快被魏军探知,曹仁果断下令全线出击,务必要缠住他们为王凌争取三天时间,公安距临沅可不近,只要像狗皮膏药一样死死贴住汉军,争取三天还是有希望做到的,面对追击的敌军,没有哪个将领敢放弃防御全速逃跑。
与此同时,曹仁派出数路信使,命王凌和夏侯尚放弃掩藏行迹加快速度,尽快赶到指定地点,至于信使能不能找到赶路的王凌夏侯尚二人,只能听天由命了。
同时也请身后的曹昂加快速度,正面之敌凭曹仁手上的兵力足以应付,预备役不必赶来江陵与他们相会,直接兵分两路,沿着王凌和夏侯尚先前走过的路径穿插包围,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各个路口支援王凌堵住汉军南逃的所有路径,尽最大可能发挥出魏军的兵力优势。
阴谋被戳破,一切都摆在了台面上,现在就看谁快了。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80章 全军追击
第2180章 全军追击
战场杀出来的将领都有一个优秀的本能,那就是对危险的感知非常的精准。
徐庶敏锐的嗅到了危险,与文聘商议过后快速做出应对,命各路大军放弃一切辎重火速向零阳方向突围,并命张郃先行出发,占领零阳及周围的道路桥梁,保证大军能够顺利通行。
魏军仗着兵多对他们实行了迂回包围,逼的汉军只能快速突围,想要脱困就必须在魏军的包围圈形成之前杀出去。
时隔多日,汉军也不知道魏军穿插到了何种地步,万一已将他们团团包围,就必须选择包围圈的薄弱点强行突破。
任他多路来我自一路去,汉军兵少,只能选择集中力量攻于一点,思来想去,徐庶选择了西南方向的零阳,理由很简单,东南方向是伪汉的江东腹地,魏军肯定会派重兵防守,西南则不同,高顺已经逆江而上夺了巴郡,大半个巴蜀都落入了魏军手中,按理来说逃往西南就是送死,汉军从那边突围的希望不大。
按常理来说确实如此,优秀将领却最擅长逆向思维,打破常理,徐庶选择零阳突围也在情理之中。
郁闷的是汉军主力并未集中在一起,反而分散在各处,汇聚起来同样需要时间,现在徐庶已经不敢奢求别的,只求张郃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并占领零阳,护住通往后方的交通要道,为大军争取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