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很明显不想在此事上多谈,带着众人打道回城。
先驱者不止要付出辛劳,还得付出牺牲,其中心酸,没经历过的人不可能体会。
南曹洲虽大,鲁国开辟出的聚居区却很小,没几天就逛完了,现在回长安时间上也来不及,司马孚就安心在曲阜住下,等年后再做打算。
他想安心过日子鲁王殿下却不愿就此放过他,以特聘教师的名义将使团成员全部送去学校教导学生。
使团成员都是世家子弟,才学出众能文能武,好不容易逮住说什么也不能浪费不是。
除此之外曹丕还干了件大事,在司马孚等人的见证下册封曹蕤为鲁国太子。
曹蕤是除曹睿外最年长的孩子,立为太子无可厚非,原本曹蕤还有个哥哥曹协,三岁时生了场大病没挺过来,早夭。
有了太子鲁国上下都有了精气神,干劲更足。
司马孚一行却悲催的在学校免费打工,盼着快点过年然后出海回家。
……
长安城。
又是一年春节,今年春节与往年不同,因为天下统一了。
天下统一乃是大喜,自然要与民同乐,曹昂下令长安城彻底取消宵禁,以后若非特殊情况晚上不再禁止出行。
此言一出全城欢呼,唯有警署和锦衣卫不太高兴,这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得上夜班了,不知道又要抓多少醉鬼。
开皇四年天下归一,正月十六上班之后朝廷各项新政逐一铺开,中原世家正式开始了瓜分江南的盛宴,派族人赶往江南抢占地盘。
司马家的司马八达被全部拆分,去扬州去荆州去益州,甚至还有一脉去了交州。
其他世家也差不多,威逼不如利诱,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各大世家都将家族拆分成了好几块,分出去的族人从此自立门户,虽不至于与嫡脉彻底断绝关系但也不再受嫡脉管控,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几代之后也就谁都不认识谁了。
事实证明只要蛋糕足够大矛盾就激发不起来,曹昂用增加蛋糕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前汉数代皇帝做梦都想完成的事,世家经此一拆,对朝廷再造不成威胁,但这只是一小步,他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实现。
那便是全民富裕奔小康。
这天中午,曹昂批改完奏折回到宫中,刚进门就见陆欣和曹童母子在殿中谈笑,两人面前放着一个婴儿车,里面躺着的自然是曹昂的外孙女,旁边还站着小曹桢,小手抓着车沿不断往里边看,还时不时的吐泡泡。
曹昂上前抓住曹桢衣领将他提起扔到曹童身上骂道:“看就看呗,吐什么口水。”
曹童没好气的翻白眼道:“爹爹,你能不能别老摔孩子,小心摔傻了。”
她对这个娘家侄子非常疼爱,从未像对待曹旭曹轩两个弟弟那样粗暴。
曹昂坐沙发上骂道:“怎么又回娘家了,哪有嫁了人还天天往娘家跑的,不怕你家人说你啊。”
曹童顿时蔫了,嘟嘴许久才撒娇似的说道:“爹爹,你那还有好茶没?”
曹昂:“……”
还以为想你爹娘了呢,合着是回娘家打劫来了。
江南的丝绸瓷器没货可以暂时不用,茶叶却是跟食盐一样的消耗品,断顿的感觉相当难受,如今谁家都缺。
曹昂正要大骂,太监进来拜道:“陛下,周不疑周局长求见。”
“怎么把他给忘了。”曹昂一拍脑门起身离开,走到门边才回过头来警告道:“别打我茶叶的主意啊,你爹我也很穷。”
曹童朝他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很明显没听进去,不出意外娘家今天又要少点东西。
曹昂重新赶回御书房,刚到门口就见周不疑在门前等待,上去笑道:“黑了,也瘦了,看来这几年挺辛苦嘛。”
“微臣拜见陛下。”周不疑连忙行礼,跟着曹昂进入书房,坐定之后曹昂才问道:“并州铁路局的事处理好了?”
周不疑点头道:“陛下放心。已经交接清楚了。”
曹昂笑道:“那就腾出手来干电网吧,朕还是那句话,要将电线拉到每一位大魏百姓的家门前,让百姓都能用上电,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除人力财力之外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研发改进,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就将其当成百年大计吧,但有一点,你是电网的开拓者也是掌舵者,必须拿出详细的发展规划,让后人有方向可寻,懂吗?”
还是那句话,从零到一是最难的,电虽然研发出来多年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目前长安城只有三成左右的百姓家中有电,就这还三天两头的停,皇宫昨晚就停电了。
周不疑起身拜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幸不辱命,不瞒陛下,当年高奴一别之后臣便请了理化学院的毕业生当老师,学了不少电力方面的知识,有信心将大魏电网建立起来。”
曹昂满意的笑道:“你是神童,理工方面朕丝毫不担心,尽管放手去干,出了事朕给你担。”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225章 电网邮局
第2225章 电网邮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野心再大也得一步步来,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水到才能渠成。
身为皇帝,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做事,而是如何用人,将人用对了什么事都能办好。
电网建设事关重大,牵扯到了朝廷地方各个方面,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为,曹昂一早就选中了周不疑这个神童。
天妒英才,项橐(tuo)甘罗,自古神童不少能成长起来的却没几个,历史上的周不疑也是在曹冲死后就被曹操暗杀,白瞎了那颗聪明的脑袋瓜,现在周不疑成长起来,曹昂这个黑心老板岂能不好好压榨。
聪明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品格,周不疑虽出身世家却不纨绔,勤劳务实踏实肯干,经常奔走在铁路一线,这才是建设电网必备的品格,也是曹昂将电网放心交给他的原因。
离开皇宫周不疑先去吏部报道,领了任命文书又出门左拐去了工部,跟铁路一样,电网也归工部管辖。
刚进工部大门便被门卫热情的请进了尚书刘晔的办公室。
刘晔知道他要过来,一早便在办公室等待,周不疑进门行礼,刘晔热情招待。
两人来到沙发坐定寒暄片刻,周不疑拜道:“部堂大人,下官不才,被陛下委以重任诚惶诚恐,日后还望部堂大人多多指点。”
刘晔摆手笑道:“周侍郎,电网事关重大,陛下命你担任总经理就是信任你的能力,你切不可妄自菲薄,天工侯研究出电流多年,朝廷也一直没放弃过对电流的利用,但前几年战乱不止,无法精心投入,现在好了,陛下决定集中力量办大事,将电网归于工部是对你我的充分信任,咱俩切不可辜负了陛下的期望,你有什么想法说说吧。”
去年册封,马钧被改封为天工侯,位列一等郡侯。
周不疑这次自然是升官了,担任大魏电网总经理,挂工部侍郎衔,跟他以前的顶头上司陈群平级,闻言说道:“不瞒部堂,几年前陛下巡游天下,在高奴与下官见过一面,当时就提了电网之事,这几年下官也一直学习相关的知识,研究发现电最大的难点不是生产,而是传输和利用。”
“哦,详细说说。”刘晔来了兴趣,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斜靠在沙发上耐心听他讲解。
周不疑说道:“电说白了就是一种能量,跟火焰水流差不多,与水火不同之处在于无法直接形成,必须经过转化,热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不都是把原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吗,转化很简单,大魏目前的技术也相当成熟,难的是传输和利用,将发电站发出的电传到家里灯泡上,这个过程才是最难的。”
“朝廷建设电网的目的是为百姓提供照明及其他应用,总不能在每户人家的院里建个发电站吧,下官曾做过一次实验,拉条数里长的电线,两段各安一电表,从发电站发出的电有一千度,到了末端五百度都不到,电线越长末端的度数越小,敢问部堂,剩下的五百度电哪里去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
刘晔眨着眼睛问道:“哪去了?”
周不疑苦笑道:“下官起初也不知道,多次实验之后才发现流失掉了,也就是浪费了,短短数里浪费都如此严重,大魏国土南北纵横上万里呢,不解决浪费问题,再丰厚的家底也吃不消啊。”
刘晔没想到这小伙如此卖力,研究的如此踏实,一时竟接不上他的话茬,只好苦笑道:“你想怎么做?”
周不疑说道:“下官需要一个研发团队,最强大的团队。”
刘晔起身从桌上拿过一本文件夹,回到座位递给他笑道:“都替你准备好了,整整三百人全是各校理工专业毕业的高材生,还有三位是跟随天工侯多年的精英,天工侯的人可不好挖,为此老夫专门去了趟辽东港,差点被天工侯给怼死,他那脾气也就陛下能受得了。”
周不疑大喜,起身拜道:“谢部堂支持,下官定不负部堂厚望。”
刘晔抬手下压让他坐下,继续说道:“这只是名单看不出什么,上面的人估计你也不认识几个,回头老夫派人将他们的详细资料给你送去,你只管在前线冲锋陷阵,老夫在后方给你守着,看哪个不开眼的敢找电网的麻烦。”
周不疑大喜,连忙说道:“谢部堂。”
两人又交谈许久,将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敲定之后周不疑才离开,刘晔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看着墙上地图心思沉浮,他也是胸藏沟壑之辈,具有定国安邦之能,皇帝陛下却不需要他出谋划策,反而让他搞建设,铁路电网这些东西此前听都没听说过,活到中年才改行,这不难为人嘛。
转念想想也挺不错的,一条条铁路在他眼前铺设而过,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言语,现在又要建设电网,有生之年若能做出成绩,此生也足以自傲了。
他在地图前感慨的时候户部尚书王朗同样在招待一位年轻人,炮师师长郭淮。
办公室中,王朗亲自将茶杯递到郭淮手中,热情的笑道:“伯济贤侄,从文从武都是为朝廷效力,陛下让你改武习文,负责邮局建设也是对你的信任,你可千万别抱什么情绪啊。”
论功行赏,郭淮因功被封为阳亭侯,不出意外有生之年不可能再出征,爵位也不可能再升,年纪轻轻的总不能待军中养老吧,曹昂便将他调到户部负责邮局建设,也算人尽其才了。
郭淮双手接过茶杯连道不敢,坐定后才说道:“来之前陛下找下官谈过,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有情绪,只是邮局是什么玩意,陛下没有细说让我问您。”
王朗笑道:“那老夫就跟你详细说说,邮局有两个职能,一是银行吸收存储,这点你不需要操心,老夫亲自来办,另一个就是物流,替别人送货送信,将百姓通过我们寄出去的东西准时无误的送到该送的人手里,陛下的意思是将全国驿站逐渐改成邮局的网点,再增加其他网点,平时靠物流赚点邮费,战时这些网点则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变成驿站为大军服务,你能理解吧。”
郭淮皱着眉头思忖许久才说道:“不是太理解。”
王朗莞尔笑道:“老夫也不是太理解,慢慢琢磨吧,这事不急,等你去世那天干成就行。”
郭淮:“……”
死老头,你是不是以为自己很幽默。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226章 太子下乡
第2226章 太子下乡
又到一年开学季。
曹晟带着几个弟弟赶往书房向老爹辞行。
御书房中,曹昂勉励孩子几句便打发曹回几人离去,唯独将太子曹晟留了下来。
曹昂靠在椅子上,等曹回几人离去,房门关上之后才笑道:“为父跟国渊院长商量过了,你不必再去学校了,开心吧。”
曹晟懵住,愣了许久才眨着眼睛问道:“啥意思,我被学校开除了?”
最近没犯错啊,你们这是干啥?
曹昂被他懵逼的表情逗乐了,笑道:“那倒没有,只是提前实习而已,荆州刺史王凌上奏说武陵山区残存着不少蛮族百姓,这群人比较守旧不好迁出,我准备让你去武陵充县做个乡长,把山里的百姓迁出来安置在平原上,或者把山里发展起来,总之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年后朝廷正式下令,将县以下行政单位改成了乡亭村三级,乡长由当地郡守衙门直接任命,亭长和村长则由村民自己推荐,但推荐之人必须获得乡衙批准,皇权下乡延伸至每个角落。
曹晟更懵了,不悦的说道:“去充县当乡长,这官还没芝麻大吧,我不去,当个县令也比乡长强啊。”
曹昂抓起面前的纸揉成团朝他砸了过去,破口骂道:“没让你当村长不错了,你先把一个乡给我玩明白再说,我现在是通知你,不是征求你意见,容不得你挑肥拣瘦的。”
骂完又起身走到桌前,将他拉到沙发上坐定,语重心长的说道:“晟儿,你是大魏太子,没成年时就被你皇爷爷封为秦王,你皇爷爷对你可是寄予厚望的,乡长官是不大,责任却一点不小。”
“为父不求大魏江山千秋万代,能维持三四百年就不错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本质是什么,是民安,国泰民安反之亦然,民安才能国泰,民如何安,吃饱穿暖丰衣足食,充县是少数民族居住区,生活在那里的都是武陵蛮族和苗族,汉人很少,蛮苗二族对汉人的敌意不小,对咱们大魏敌意更重,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打消对大魏的敌意,从心底里接纳甚至融入大魏,懂吗?”
武陵郡大部分都是山区,生活在那里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也就是后世的土家族。
山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一部分五溪蛮随大耳贼迁去贵霜,大部分五溪蛮却留了下来,如何将这部分人变成大魏百姓是武陵郡目前的首要任务。
这事难度不小,但越难越能得到锻炼,所以曹昂想到了曹晟,他可不想这小子天天待学校打架,都当爹了该干点成年人干的事了。
见曹晟依然不情愿他继续劝道:“刘邦为什么受百姓拥戴,因为他出身底层,知道百姓所思所想,汉宣帝刘询为何能将大汉国力带到巅峰,同样因为在底层待过,深入接触过百姓,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躺在深宫里是当不好皇帝的。”
曹晟反驳道:“那秦始皇和汉武帝怎么就可以。”
曹昂翻白眼道:“所以他俩被人骂为暴君。”
曹晟:“……”
这什么逻辑。
曹昂难得的没有动手,继续劝道:“大魏初立百废待兴,百姓也尚未彻底归心,你要做汉文帝而不是汉武帝,明白吗?”
“你不是想证明自己吗,那就把这个乡给我治理好,让天下人看看大魏太子的能力,年轻人别磨磨唧唧,去不去给句准话。”
“去,当然去。”曹晟当机立断道:“孩儿明白你什么意思,就是想让我从底层干起,与百姓多接触嘛,只有接触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治理,咱不干外行领导内行的事。”
曹昂欣慰的笑道:“觉悟不错嘛,回去准备吧,邓艾桓范跟你一起去,出发时间你自己定,十日内离京就行,还有一事,到了地方不许暴露你太子身份,就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基层官员,若让我知道你在地方打着太子名义作威作福,你就死在武陵山里别回来了,懂吗?”
曹晟点头道:“放心吧爹,用身份压人多没意思,我才不干那种蠢事,但怎么只有邓艾和桓范,其他人呢?”
他的小伙伴那么多,一起出去才带劲呐。
曹昂骂道:“一个破乡长用的着带那么多人吗,其他几人跟你一样,分别前往益州和江东的山区实习,滚吧。”
送走儿子,曹昂望着房门陷入沉思,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要做的事太多太多。
思索的同时下意识的端起茶杯,刚呡一口便呸的吐了出去,珍藏的茶叶被闺女全部偷走,连茶叶渣都没给他剩,现在只能泡红枣和枸杞,这玩意不太喝的惯。
曹昂骂骂咧咧的起身,正要回到座位批改奏折,太监的声音自门外传了进来。
“陛下,崖州急报。”
“进来。”曹昂吩咐一声,房门推开,太监踩着小碎步上前将一份奏折递到手中,曹昂展开一看脸色微变,拿着奏折赶往后宫寻找曹操。
凯旋归来之后曹操也当起甩手掌柜,不再理事安心待在后宫养老,任曹昂如何劝说都只有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子都不当皇帝了干嘛要管皇帝的事,曹昂无奈只能亲自操持家业。
曹昂赶到时曹操正在湖边钓鱼,刘备送来的那头大龟趴在身边悠闲的晒太阳,这场景看的曹昂好一阵郁闷,上前递过奏折说道:“爹,你闺女回来了。”
曹操接过,看后诧异的说道:“伪汉派使团出使大魏,宪儿竟然也跟着?”
奏折是崖州刺史黄射送来的,说伪汉使者邓芝李恢即将访魏,随行的还有大魏公主,伪汉太子妃曹宪。
邓芝李恢过来不奇怪,曹宪跟着来就奇怪了,两家联姻虽非自愿,但毕竟成了事实。
曹操笑道:“伪汉给出的说法是回门,你信吗?”
你说呢,哪有新媳妇成亲几年才回门的。
曹昂直接坐到龟背上说道:“伪汉此来有所图谋啊,不是要钱就是要地,否则也不会把宪儿派来,只是宪儿如果真的开口,咱们怎么拒绝啊。”
恶心就恶心在这,对于曹宪他们父子是有亏欠的,曹宪真提一些不太过分的要求,他也不好拒绝啊。
曹操苦笑道:“他们是从海路过来的,让沿途官府先探探口风吧,弄清楚他们的目的才好应对。”
曹昂点头正要回复,见曹操手中鱼竿抖了一下连忙说道:“上钩了上钩了,快拉快拉。”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227章 联合封杀
第2227章 联合封杀
鱼咬钩后挣脱抖动时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稍不注意就会被鱼连人带钩一起拽进河里,曹操费了很大劲才将鱼钩带离水面,解下钓起来的鱼又扔进湖里说道:“成功上钩,好兆头,孙吴的使者该回去了吧。”
曹昂叹息道:“可不嘛,那个叫严谨的使者也是个精明人,到建业之后啥也没说,直到大耳贼撤退才提要求,替吴太子孙登求娶了伪汉公主,大耳贼给出的嫁妆也相当丰厚,数百名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有了这群人,孙吴在罗马的发展能快好几倍。”
曹操笑道:“预料之中,汉武帝时期,西域对大汉来说太过遥远,投资远低于回报,你知道汉武帝为何还要不遗余力的开拓吗?”
曹昂莞尔道:“还能为什么,抢地盘呗。”
曹操摇头道:“非也,是为了将华夏文明彻底宣扬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汉的存在,武帝之前咱们根本不知道黄河以西的世界什么样,武帝之后各地互通直到现在,再说远点,商周时期,各部落之间虽有磨擦,更多时候却是合作状态,哪国有难其他国家都会全力支援,再说远点,当年晋国遭遇旱灾闹饥荒,秦穆公不但没有趁机攻打反而大方送粮,帮助晋国度过难关。”
不是说孙吴吗,怎么扯到秦晋上去了,曹昂有些跟不上曹操的思维,蹙眉问道:“能说明白点不?”
曹操笑道:“我的意思是伪汉这次过来提的要求咱们能满足就满足吧,他们已经撤去贵霜,再追着打就没意义了,就算拿下,那么大的地盘咱们也管不过来,不如和平共处,都是汉人一脉,有力还是要往一处使的,别忘了罗马教廷还在安息挣扎呢。”
“罗马教廷退到安息之后,趁着咱们与伪汉交战的机会逐渐稳定下来,而且吃了败仗的罗马也开始团结起来,紧紧围绕在女皇玛丽莲娜的治下,这个女人不可小看啊。”
“罗马族贪婪成性,举国东迁只为抢劫,这特么简直就是疯子,这种事桀纣都做不出来他们却做了,你不觉得瘆得慌吗,教廷绝不能发展起来,否则日后咱们会有数不尽的麻烦。”
曹昂笑道:“现在的教廷根本不成气候,父皇你多虑了。”
曹操想呼他一巴掌,距离太远够不着,又懒的动弹只好说道:“当年秦国世居西隅,谁能想到他会一统天下,当年匈奴也不过是个小部落,后来呢,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只有彻底消灭才能永世安稳。”
“曹孙刘三家毕竟同源,再怎么斗也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罗马人却不同,一旦得势绝对会屠城屠国,灭掉咱们整个种族,为子孙后代计,不妨趁这次机会联合刘孙,将罗马这个隐患永久解决掉。”
曹昂郑重的说道:“好,我马上去处理,不过此事急不来,现在发兵也不现实,就先签订盟约吧,要求刘孙双方在罗马问题上签署攻守同盟,任何人任何时期都不准与罗马合作,联手封杀罗马教廷。”
曹操又道:“冲儿年纪大了,毕业之后就去就藩吧,封地我看就放在安息,在安息插根钉子也好挤压罗马教廷的生存空间,大魏既然打败伪汉成了华夏正朔,就该担起应有的责任,另外宪儿回来的事跟你卞姨说声,我懒得动。”
曹昂翻白眼,跳下龟背无奈离去,跟刘孙合作的细节可得好好想想。
……
年轻人在家乡呆久了都想出去闯荡,尤其是曹晟这种读过书的,知道世界很大却只能窝在学校,心里那种急切和煎熬只有自己懂。
终于可以离开京城施展拳脚,曹晟简直比过年还开心,第一时间出宫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准备好好庆祝一番。
其他熊孩子们同样收到消息,会师之后自发联合起来,撺掇郑隐去国渊那要会员卡,郑隐架不住他们忽悠硬着头皮去了,不出所料被国渊一顿臭骂,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1...646647648649650...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