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玲珑秀
只不过顾佑则这位将军的行事明显要雷厉风行许多,他在大热天拉着官兵在水里泡着,时常有官兵中暑消息传出来,驻守的营地里几乎整个夏天里面,都飘着解暑汤药味道。
在秋天秋水冷的时候,顾佑则还是不管手下人的身体情况,他跟着一起经常泡在水里面,营地里面常飘着姜汁水的味道。
大家在这个时候对顾佑则有些佩服起来,毕竟他是身先士卒,冲在官兵的前面,大家觉得这位顾家出身的将军果然不是一般人。
现在文官们听到前线的消息时候,大家反而庆幸起来,顾佑则那时日日练兵,大约在这一时正好可以用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先前官员们都觉得顾佑则太过贪图功劳表现,现在大家心里面觉得顾佑则是一位好将军,他这样的强将手下无弱兵。
程可佳在听到前线打仗的时候,她派人送衣物去营地,她得到消息,顾佑则带队去执行任务。
程可佳当下脸色苍白起来,管事妇人很是神色紧张的瞧着程可佳,好半会后,程可佳缓了一口气。
她瞧着管事妇人面上的神情,她苦笑着说:“他在外面一定会平平安安,我们安生在家里过日子,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他瞧着家里面事事平顺,他也会跟着高兴。”
程可佳很快收敛住起伏的心情,她现在不同往日,她是顾家的主心骨,顾定扬兄弟还小,她一定要稳得住。
程可佳再瞧到街上多起来的巡逻官府的侍卫,她的心里面隐隐的明白过来,她跟管事妇人低声说:“我们把家中紧要的东西收拾起来。
无事,自然好,有事,我们人不分散,也不用担心什么。”
程可佳把顾定扬兄弟移到同她同居一室,两个孩子很是欢喜不已,顾定扬笑眯眯的跟程可佳说:“母亲,天气冷,我们在一处是不是就可以省一些炭火银子”
程可佳笑着点头说:“季哥儿好聪明,父亲不在家里面,季哥儿和磊哥儿一起保护母亲和小弟弟,好吗”
顾定扬一脸严肃神情轻点头说:“母亲,我能够保护你和弟弟们。”
顾定磊在一旁着急起来,抢着说:“哥哥,还有我,我也能够保护。”
晴天的早晚,顾定扬兄弟早起出门去跑步,程可佳跟在他们的身后,他们母子遇到巡逻的官府侍卫的时候,他们总会微微的避让一下。
官府侍卫们经过他们母子三人的身边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会放慢脚步声音,他们的心里面都猜想到一些事情,只是大家皆不说。
半个月后,前线还是战况不明,顾定扬兄弟有许久不曾见到顾佑则回来,他们兄弟便向程可佳寻问。
程可佳微微笑瞧着他们说:“季哥儿,磊哥儿,你们父亲去保护更加多的人去了,等到那些人平平安安了,你父亲很快便会回来。”
顾定扬经的事情多一些,他轻轻的点头说:“母亲,我明白的,父亲去执行任务了。”
顾定磊却不太明白,他稍稍的懂事后,顾佑则在家里的日子多,他不习惯这么长的日子见不到父亲。
程可佳瞧着小儿子的神情,她伸出手摸一摸顾定磊的头发,笑着说:“磊哥儿,你不是与母亲说,你要象哥哥一样能干懂事吗那现在可不能胡乱发脾气,明白吗”
顾定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母亲,我想父亲了。”
程可佳伸手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她好一会后笑着说:“你们父亲一定也想你们了,等到父亲能够写信的时候,他一定会给他们写信回来。”
程可佳在人前微笑着,她在人后也是一样微笑着,她的心里面是相信顾佑则的。
程可佳总算等到顾佑则报平安的书信,她虽然还是不知道顾佑则在哪里,可是她的心里却安稳了许多,在夜里,她也总算能够放肆默默的流一会泪。
第九百六十八章消息
海战初起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场战争会拉线长达两年时间,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最多也不过是三个月就能够平稳解决。
海盗那边也以为这一次的战争,他们会象从前那样大部分的人员还能够快速的退回去,然后躲藏起来休养生息一些日子,他们一定会再一次卷土重来。
战争就是这样断断续续展开着,从最初的官兵节节败退,到慢慢的越战越勇,然后海盗们越来越退缩,官兵们还执意寻找推毁他们的藏身之地。
朝堂上都力挺主战,大国容不得别人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随意挑衅。
而海城的人,也受够了海盗一次又一次无耻侵犯,大家都盼着官兵们能够一次清扫尽海盗,让他们从此可以安稳过日子。
新年到了,顾佑则平安信送了过来,但是他不曾回来。而且程可佳得到消息,顾佑屹已经在前往海城的路上。
程可佳接到家信的时候,她是非常的沉默,她把怀孕的好消息送回了都城,古娘子已经写了书信过来,她和古大嫂会在过年后来阳州城。
程恩赐书信给程可佳直言,男人家国为重,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守好自个的家。
程可佳瞧着程恩赐的信,她回信给程恩赐说,她是父亲教导长大的女儿,她自小到大学到最基本的事情,国大家大儿女大,最最后大约才轮到自个。
过年了,顾定扬兄弟也不跟程可佳再问顾佑则的消息,他们两人非常的懂事,程可佳瞧着他们心里微微的有些酸起来。
过年的时候,知府夫人亲自来顾家探望程可佳,她言语亲切的问程可佳:“顾夫人,你有任何的困难,你都可以派人跟我说一说,我一定会帮着处理。”
程可佳笑瞧着她轻轻的摇一摇头说:“夫人,我们事事皆好,邻居们为人都和善。”
程可佳在此时已经完全的确定下来,顾佑则一定在前线。
程可佳到此时反而有一种不恐不惧的感觉,她的心里面有一种只要安心的等待,那人总会带着一身的荣光回来。
年后,官府发起支援前线的活动,程可佳跟着夫人们捐赠了银子,夫人们当时瞧着程可佳有心阻止,然后她们想了想后,她们过后又再一次加了捐赠的银子。
春天里,顾佑则报平安的信送到,程可佳瞧得出来是匆忙而写的书信,他说了,他见到了顾佑屹,只是他们兄弟很快的分散开去。
春天里,阳州城里的气氛越发的紧张,汪大人家外家的女子娘家犯事,她娘家跟着人抬起粮价,此事一经查明,上面直接发落下去。
汪大人因此受到拖累,只是因为他一向表现得不错,在此事上面也公私分明,如今正事用人之际,上面对他的处置是官品降半级,然而罚三月的月俸。
汪大人有心和那个女子做一个决断,只是那个女子不甘心就此断了。
汪大人直接回到家里居住,那个女子为此寻到汪家门外来哭诉,大白天里面,正是人来人往的时辰,这是汪大人不愿意面见的事情,而汪夫人自然是不会出面处理。
汪大人接到消息赶了回来的时候,那女子已经把他们之间那如海一样深沉的情意,向众人说得明明白白。
郎有情女有意,只恨一人已经娶妻,而另一人不肯为难郎君,只能委屈着在一处过日子。
总而言之,两个有情人相爱的时机不对,两人都曾经顾虑过汪夫人,两人都曾经想过断了这一份情缘,只是互相都无法放手,只能无奈争取多一些相处的时间。
邻居们大多数都知道这些事情,大家对此只是远观,而程可佳也跟远观,那女子原本以为会有许多人来围观,结果只有那么一圈子的人,她的心里面越发的伤心。
她的娘家已经不行了,她跟汪大人好几年的时光,她也不可能再嫁得良人,现在汪家是她唯一的生路。
汪大人回来了,他瞧着那个女子哭泣的样子,他的心里面想着旧时光,他对这个女子付出过真情,哪怕就是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面还是舍不得这个女子。
他为她准备了银子,他这几年里面大部分的银子,其实都花在这个女子的身上,他如今护不了她,他已经给她指了一条生路,她却不肯放过他。
汪大人回头瞧见无数的熟面孔,他的心里面微微的发凉,她这是要绝了他仕途的路。她这是有心绝了他以后的路。
汪大人瞧着关闭着的院子门,他的心里面明白着,汪夫人一定在院子门边,外面发现的事情,她其实清楚,她却再也无心出面为他处置这样的事情。
汪大人苦笑瞧着那女子慢慢说:“我以为和你说得清楚明白,我们互相放过,你还年青,你还可以寻得良人生儿育女,而我已经向上面申请告老回故地,此生我们不再见面。”
门外,女子满脸惊讶神情望着汪大人,她都忘记还要纠结哭泣的事情。
汪大人要告老回家,那她还要继续跟着他吗
女子想一想那些将来的事情,她的心里便沉了又沉,汪大人始终比她大了那么多年岁,而汪夫人和她的儿孙们对她是无任何的好感。
门内,汪夫人听见汪大人的话,她惊讶过后,她是满脸的释然神情。
汪大人现在告老归家,他是年纪有些不够,可是他经了这样的事情,他能够平顺的退下来,汪夫人心里已经庆幸不已。
汪夫人愿意陪着汪大人回故家,这样一来,汪大人对他儿孙的影响便少了许多。
汪大人瞧着女子木然的神情,他的心里面渐渐的悲凉起来,其实早已经明白的事情,他的心里面总是不愿意去相信。
门外围观的人渐渐散开去了,汪大人都要告老归家了,这事情还有什么值得多去说一说的大家还不如给汪大人留一些情面,这样散开去,而远处的人,听了围观人的话,大家跟着散了去。
汪大人在那个女子面前停留了一会,那个女子一直在想着心事,汪大人转身离开的时候,那个女子抬起头,她最终不曾出声过。
她最后最后的消息,听说她娘家把她许给过路商人为妾。
第九百六十九章瞧
汪大人进了院子门,汪夫人站在院子里面,低声说:“老爷,你既然决定要告老归家,你心里又欢喜她,你把她接进家里来吧。”
汪夫人非常有诚意的跟汪大人说话,她已经想明白过来,她的年纪大了,她已经不太耐烦面对汪大人,有那样一个人主动送上门来,而且还是汪大人心坎里的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汪大人的心里如同给人重力拍打了一样的闷痛,他看着汪夫人头上的白发,突然之间想起年青时候,汪夫人处处体贴他的神情。
汪大人微微的闭了闭眼,他睁开眼睛瞧着汪夫人说:“夫人,你是觉得这个家里还不够乱,你想这个家里面还能够更加的乱一些”
汪夫人瞧着汪大人的神情,她冷冷一笑,嘲讽道:“老爷,你只怕心里面是明白了,那个女人不会愿意陪伴你终老吧你与我说那些话,有什么用
你安心吧,我的儿子们前程,我是绝对不会拦着他们,而且将来谁要阻止我儿孙们的前程,我是谁都不会放过的。”
汪夫人直接给汪大人甩脸走人,汪大人都要告老归家了,汪夫人的胆子无形当中大了许多。
汪大人站在原地好一会后,他只觉得家里家外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而他还要面对家外的事情,他是申请告老的事情,只是现在各处人手紧张,他还是要留下来。
汪大人的心里面明白着,他现在选择走,是他最好的时候,等到前线完全清平下来,他要是还留恋着占着位置,他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汪大人告老的事情,很快一条街上的人们都知道,夫人们都舍不得汪夫人,这些年有汪夫人有心拉拢着,大家才会关系这般的亲近。
汪夫人已经动了心思想要回老家,只是老家的房子多年不曾居住,虽然说家里人帮衬着照看了,她到底是有些不太放心。
汪家从上到下都忙活了起来,汪夫人长子娶的是阳州城的女子,如今汪家要回故家,那儿媳妇的心里也慌乱起来。
汪大人告老归家的事情,原本上面没有这么快批下来,只是因为那女子在汪家门前闹了这么一场,阳州知府寻思着还是早些向上面申请要人。
春天里,阳州城里春雨绵绵的下,顾佑则给家里报了平安,可是程可佳的心里还是不能够安稳下来,毕竟海城那边一直不太平。
古娘子婆媳来的时候,程可佳是满脸欢喜神情欢迎了她们,古大嫂私下里跟程可佳说:“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战争,公公婆婆大约已经寻地方安静度日去了。”
程可佳听后很是惊讶的瞧着古大嫂说:“师傅与我说,她和师公这几年还不会歇下来的。”
古大嫂轻声叹息着说:“我们这一行风里来雨里去,对身子骨是不太好。
那些年,公公婆婆在程家有事,他们还是得到了安养,只是他们回家后,他们辈分高,有的事情,自个不招惹,别人也会主动寻上门来,公公婆婆拒都拒不了。
我们其实是赞成他们寻一处清静地方,好好过几年安生的日子。”
程可佳瞧着古大嫂轻声说:“大嫂,你和古大哥是改不了行,侄子们年纪还小,他们可以用心读书,他们可以不必走你们的道。”
古大嫂苦笑着瞧着程可佳说:“我们年纪小的时候,我们也不知事,如今这样的年纪知事了,许多的事情都已经晚了。”
程可佳明白古大嫂话里的意思,其实古大嫂曾经有机会不嫁给古大哥,她娘家为她寻了一门读书人家的亲事,两家都已经说得差不多,男方非常满意古大嫂。
只是古大嫂对古大哥无意当中有了情意,然后古大嫂不愿意,那亲事自然成不了,古家这边原本就满意古大嫂,只是觉得古大嫂有好的去处,古家这边也不愿意挡着。
古大嫂有意,古大嫂娘家人最终选择成全她的心意,古大嫂娘家也说过,她以后日子过得辛苦,她不要回娘家诉苦。
古大嫂嫁进古家后,古家的事情不少,但是一家相处得极好,古大哥这些年在外面经了不少的事情,可是从来不曾招惹过女人。
古大嫂娘家人渐渐的也能够接受女婿,而且他们听说那位读书人的确有出息,已经外放为官,那一家人当着古大嫂娘家人的面炫耀过。
只是两家人都听过对方家里的事情,古大嫂娘家人只觉得自家女子有眼光,那男人为官娶妻纳妾,他一样都不曾耽误过。
古大嫂娘家人不曾想过要靠女儿发达,在那男人家里招摇的时候,古大嫂娘家人越发觉得古家人为人行事厚道。
古娘子瞧着顾定扬兄弟的身法,顾定扬兄弟年纪虽然小,但是古师傅说了,他们兄弟基础一定要牢实起来。
顾定扬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懂事,兄弟两人都不用程可佳多言,他们自行早上依照古师傅的方法练习。
古娘子跟程可佳说了,顾定扬兄弟是男子,她精通的本事其实是不太适合教导他们兄弟两人,毕竟男孩子长大了要有男人气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