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时镜
谢危终于收回目光,竟平平和和地笑了,仿佛那汹涌的戾气与情绪只是旁人错觉,径直从她身边走过,话音出口横无波澜,也不比前世多出半个字,只道:“好。”
坤宁 第167章 铤而走险
第167章 铤而走险
直到谢危人上了马车, 都去得远了, 姜雪宁还有点发蒙。
这人怎么回事?
她琢磨上一世燕临刚班师还朝的那一阵她心中不安, 也曾对谢危说过类似挟恩相报后大家便两不相欠的话, 可对方好像也没这么大反应啊?
这两回总觉谢危有些奇怪。
可到底是哪里奇怪, 姜雪宁又实在说不上来。
想想既然没有头绪, 索性把这一团乱麻都抛开。毕竟谢危本就是个喜怒难测不好伺候的主儿, 若花时间就能琢磨透他是怎么想的,在那风云起伏的朝堂上人家还怎么混?
要紧的是谢危答应了!
她虽然联系了郑保,外面又找了周寅之, 可以这一点力量若要成事,几乎称得上是赌命,还未必万无一失。可若谢危这样在朝中有举足轻重之能的人肯帮上几分, 成功的可能则大大增加。且即便事败, 也可避免牵连诸如郑保之类的无辜者。
成事在望!
姜雪宁想到这里差点一蹦三尺高,回了自己屋子, 更是风平浪静。经谢危那一番话的恫吓, 府里上上下下连半个来找她麻烦的人都没有了。
她只担心姓谢的那心不甘情不愿。
不过十分出乎意料, 对方答应了之后竟然异常信守诺言, 次日一大早便有剑书亲自过府来请,说是谢先生既受了姜大人托付, 自当对姜二姑娘多尽心力, 这一遭就请姜雪宁去谢府考校学问。
姜雪宁一开始还真信了。
到得谢府之后十分忐忑不安, 努力地回想着自己昨夜看的书,练的琴。没成想, 人进了斫琴堂,里头竟空空如也,并不见谢危身影。
剑书躬身道:“昨日回来后先生交代了我等先行搜集长公主殿下和亲的一应事宜,有些公文案牒也不敢交由他人四处传看,是以干脆请了宁二姑娘过来看。先生他,他去了幽篁馆,已留了话说,您有事便直接吩咐属下,必给您办妥。”
姜雪宁于是明白了。
谢危这摆明了是厌弃她,估摸着是知道她这一回要做的事情异常凶险,本不愿搅和进这一场浑水,却迫于她以恩相挟,不得不答应。干脆眼不见心为净,扔个得力的剑书来给她用,自己则避得远远的。
她也巴不得呢。
倘若姓谢的阎王爷似的往她跟前儿一坐,而她要一本正经地同他商量什么掉包、劫人的事情,真是人没愁死先给吓死了。
姜雪宁乐得轻松,顿时觉得斫琴堂里过于紧绷的空气都松弛下来,立刻原形毕露当成了自己家,还半点不见外地招呼剑书跟自己一起坐下,先研究那些和亲有关的案牍。
剑书哪儿敢坐?
他就立在一旁,姜雪宁要看东西,他给递折呈纸;姜雪宁要写东西,他给润笔研墨。从头到尾半点逾矩不敢有,也不因谢危不在而有半分放松。
谢危身边人总跟他一般严谨得过了头,姜雪宁只记得上一世偶尔几次单独同谢危手底下刀琴、剑书两人说话时也是这般,只道他二人本是如此性情,唤他两回不见他坐,便也罢了,专心看起手中的东西来。
公主和亲这样的大事,是由礼部操办。
推萧姝出来和亲这件事行不通,皇帝也没有半点改主意的意思。也就是说软的法子不行,必得硬来巧取。这时候摸透送公主去和亲前后的流程就变得十分紧要。
沈芷衣去鞑靼和亲的日子,经由钦天监算了又算,定在三月廿一,距离现在只剩下不到一个月。工部着人打造了坚固的大车,挑选了四匹骏马来拉。
前一天公主要与皇帝一道祭祀宗庙。
出发当日却要早早起来描摹妆容,凤冠霞帔,顶上盖头,拜别亲族皇帝后一路出宫。又按照历代和亲的规矩,配了羽林军里挑出的八百好儿郎护卫。出发时是暮春,向西北而去天气正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这里便大致有两种救人的方案:
其一,待公主离京之后,护卫松懈,劫人或者中途掉包都有机会。
只不过倘若劫人那很简单,要掉包的话,护卫们路上若已见过沈芷衣真面目,事情无论如何都会败露;
其二,是在公主离京之前便下手。拜别亲族后便会直接登上马车出宫,皇族之人只在城楼上观望远送,若胆子大些,找个体貌相仿、熟知宫中事宜且自愿的女子来替代,只要不被发现踏上和亲之路后,护卫们从未见过公主,便是见着替身也不会怀疑。
然而此计也有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太过危险。
皇宫戒备森严,行事只怕不易。
姜雪宁在谢危府里琢磨了几个上午之后,掂量掂量自己手中的力量,以及谢危提供帮助的限度,果断将第二种方案划掉。
最稳妥的是第一种方案。
她仔细翻了谢危府中的地图来,几经揣摩,在上头划出了一条线,圈出了好几个点。
然而中途劫人势必要一队精锐,方能成事,八百羽林军可不是儿戏。
她手里虽还有些余钱,可以做接应之事,也足以安排好沈芷衣接下来的生活。可若要从外面收买人来做劫和亲公主的事,有动辄掉头的风险,一则未必有这本事,二则未必有这胆气,三则一旦事败抖落出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周寅之固然能用,可姜雪宁对此人也有顾忌。
这便是求助于谢危最好的时候了。
姜雪宁向剑书说了自己的打算。
旁人不知,只道谢危是个寻常文臣,可她光看剑书、刀琴的本事便知道他背后不那么简单,更不用说上一世谢危做过的那些事情了。
他手中若无旁的依仗,那才怪了。
剑书记下来后说等谢危回来便转达,请姜雪宁明日再来。
这些天但凡她在府中,谢危肯定不在。
姜雪宁只道这人脾气越发古怪,但料想这事儿不特别难,他该会答应。
谁想到第二天来时,剑书竟道:“先生说,若寻常山匪劫了公主去,势必引得朝廷往内追查,长公主殿下逃得一时也未必能逃得一世。宁二姑娘既已决议用此险招,不妨双管齐下,掉包与劫人之计并用。羽林军的安排自有先生料理,接着只推个枉死鬼出来替了公主,说是死在劫亲之中,配以公主的信物,任谁也想不到真的长公主殿下已金蝉脱壳。如此,方能消除后患。”
姜雪宁听了却是心头一凛。
她岂能没想过这计划?
毕竟可以一了百了,绝了皇室寻找沈芷衣的心。
只不过劫人尚且好说,要推个无辜的枉死鬼出来替沈芷衣立刻死,一则难找人选,二则于心不忍。
而且,凭着她上一世对谢危停留于皮毛的了解……
姜雪宁抬起头来看着剑书,问了一句:“这话恐怕没有说完吧?和亲事关两国议和,若公主出了事,个中牵扯犹为复杂。先生既同意了劫人的计划,又岂会浪费这天大的好机会?届时劫人去‘杀’公主的,只怕不仅仅会假扮成山匪,还要留下点与鞑靼王室有关的蛛丝马迹,故布疑阵,挑起两国相互怀疑,甚至掀起战乱。”
剑书静默不言。
姜雪宁却觉心头发紧:“有战必会用兵,萧氏纸糊的老虎不堪一击,军情危急之下,纵然朝野非议、皇帝不愿,只怕也得千里加急,召回故将,重启忠勇。”
如此,勇毅侯府便将归来!
剑书实没料到姜雪宁竟会想到这一层来,几乎与自家先生昨日的打算一般无二!
姜雪宁道:“是也不是?”
剑书没有回答,只是垂下了头道:“总之先生说,您既求助于他,他也的确襄助于您,您谋划您能谋划的,先生则谋划先生要谋划的,并不妨碍。”
“……”
良久后,姜雪宁终于是笑了一下。
比起谢危所谋的大局,她这一点实在是眼皮子浅还小家子气。若要与谢危闹翻,救沈芷衣之事便成了十成十的冒险,还不知姓谢的是不是背后使绊子。但答应下来,这件事的走向固然与她所料有些不同,可至少救长公主殿下是十拿九稳。
且侯府……
她想了想没有再多说什么。
末了只道:“先生思虑周全,自然按先生的法子走。”
一应事宜于是加紧准备起来。
临淄王沈玠选妃的事情着实热闹了一阵,同时选了正妃与侧妃也让京中好一番议论。三月里又是灯会庙会,游园踏青,百姓们为即将去和亲的长公主殿下祈福,还庆祝了好些天……
沸腾的表象下,一个大胆的计划正在展开。
筹备与等待的时间流逝飞快,眨眼便到了和亲前一日。
一切都进展得顺顺利利。
只不过在奉宸殿伴读结束后姜雪宁寻不到合适的理由进宫,也无法再得见沈芷衣一面。但她也不着急,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只等和亲前一日,与旁人一道入宫拜别公主,届时再将计划和盘托出,仍旧天衣无缝。
可姜雪宁万万没料到,就在这节骨眼上,竟出了一个让她毫无准备的变故——
“宫里才传回来的消息,说贤妃向圣上提议,将原定的羽林军全换成了禁卫军。”剑书全程跟进此次劫救公主之事,此刻面色都跟着沉了几分,续道,“原本羽林军中有不少乃是侯府旧部,已经由先生之手安插妥当,中途替换之事绝无差错。可贤妃却一力主张,将所有人换成了圣上的心腹,力保和亲之事无虞。如此一来,当着这许多人的面要使瞒天过海之计替换公主出来,只怕难如登天。除非……”
贤妃,萧姝!
隔着前世今生,姜雪宁想,自己终究还是和这人对上了。
她道:“除非舍弃中途替换之法。禁卫军不曾见过公主,需在公主拜别后、出宫前便完成掉包!”
“的确如此,只是此法太过行险,而且……”
剑书话到此时,顿了一顿。
姜雪宁看向他。
剑书才道:“且先生觉得,贤妃此举颇不寻常,倒好似对劫救公主之事有所察觉,又向圣上自请操持长公主和亲一事,隐隐竟像是与您针锋相对。”
姜雪宁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谢危的意思是,萧姝目的如此明确,好像知道前阵子推她替长公主和亲之议背后是谁,担心是不是她往日露出了什么破绽和马脚。
剑书问:“宫内换人不比宫外换人,行险至极,宁二姑娘是否——”
“不。”
姜雪宁心里燃着一团火,豁然起身,冷笑了一声。
“她敢自请操持和亲之事,也是有胆!趁此机会送她一份大礼,岂不正好?”
自请操持和亲之事,可倘若此事就在她眼皮底下出了纰漏,以沈琅这狗皇帝的脾气,保管叫她吃不了兜着走!
正如当初玉如意案被人陷害,她没有证据便敢断定背后就是萧姝一般,萧姝隐约觉出和亲之议背后有人推动,断定此事与她脱不了干系,也并不稀奇。
有本事、做得出来的,本来寥寥无几。
姜雪宁对萧姝的忌惮,萧姝对姜雪宁的敌意,彼此都一清二楚,纵然有遮掩,也不致使她们怀疑到无辜之人的头上!
想也知道萧姝这一回必然张开了一张大网,等她去投。
可姜雪宁还真想去闯一闯。
铤而走险尚有三分希望,就此罢手却是要眼睁睁看着沈芷衣魂丧他乡了!
坤宁 第168章 公主的改变
第168章 公主的改变
剑书看她这架势, 想说点什么, 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姜雪宁前脚离开谢府, 他后脚便去了幽篁馆。
谢危正同吕显下棋。
他是一副风轻云淡、举重若轻姿态, 对面的吕显却是一脸生无可恋, 恨不能伸手把头皮都磕掉, 抬眼看见剑书从外头进来, 简直跟看见救星般松了口气。
谢居安这阵也不知抽了哪根筋,天天来找他下棋!
头都要给他下秃了!
谢危看着眼前的棋盘,径直问:“她怎么说?”
剑书暗捏了一把冷汗, 道:“宁二姑娘决意冒险一试,看样子是非要把人救出来不可。而且,对宫里那位, 似乎有点旧仇, 没打算退不说,反而还想借此机会坑害对方一把。”
谢危落了一子, 终于抬起头来。
吕显偷摸打量着这主仆二人, 趁着谢危转头这功夫, 手指悄悄爬上棋盘, 飞快地把右边角落里两枚黑子捡了起来藏到棋桌下头。
谢危道:“像是她能做出来的事。”
剑书当然瞧见了吕显的动作,目光飘了一下, 回谢危道:“那计划照旧, 只是李代桃僵这一步提前?”
谢危道:“此次本是难逢的良机。前有宁二花了大把的银子在市井中掀起和亲之议, 我们也在背后推波助澜。虽则因萧姝封妃没能达成让她替代沈芷衣去和亲的计划,可却在百姓之中引起了对和亲的质疑。且教首那边也虎视眈眈, 虽则京城的事情他如今插不上手,可若和亲一事不成,他必不会袖手旁观。如此只需溅上一点火星,再推上一把,激起民愤,便可给朝廷造成内外交困的局面,届时沈琅即便不想召回燕氏,只怕也不得不就范。错过这一次,便不知何时了。”
吕显拿起了自己的白子,挑眉道:“也就是你也不想收手呗,还真是半点机会也不浪费。”
谢危转眸看他。
他没心虚,施施然将自己那一枚白子落在了棋盘上,续道:“明着是你的宁二姑娘在前面冲锋陷阵,背后还有你这般心黑的算计更深。啧,玉如意一案之后你在宫里的眼线都被清理了大半,人宁二姑娘倒好,比你可本事多了,连近身伺候皇帝的太监都能收买。要我说,别那么麻烦,越过姜雪宁跟这是什么郑保勾兑勾兑,直接叫他给皇帝投毒,岂不一了百了?”
宫里投毒哪儿那么容易?
但凡要进皇帝嘴里的东西都要用银器盛,再从太监嘴里过一遍,投毒这件事设计不好,只怕皇帝没毒死先把自己给毒死了。
吕显只不过是随口开玩笑。
但玉如意一案,的确是那枉死鬼公仪丞到了京城之后暗中操纵,未经谢危首肯,便动用了他在宫中的眼线暗桩,结果引起萧太后与皇帝的注意,在宫中进行了一场大清洗,以至于他在宫里没留下多少可用之人。
吕显是在用这来讽刺他。
谢危却不接这茬儿,平静道:“郑保若是个品行不端轻易便可收买的人,只怕便没那么容易为宁二拉拢,更不会答应暗中襄助宁二帮她在宫中大开方便之门了。”
吕显一通胡扯见他注意力已经不在棋盘上,暗中松了口气,自己落子之后便催促起来:“赶紧的该你下了,我还不信今天赢不了你。”
谢危回眸看棋盘,往上落了一子。
他没发现!
吕显暗喜,尾巴都翘了起来,假惺惺道:“你说你,都把我这儿当自己家了,茶水钱不给也就罢了,旁人要我作陪那可不便宜。人家娇滴滴小姑娘每天早上去你府里,你却避如蛇蝎不解风情。谢居安啊谢居安,你说你该不会跟人家吵架赌气吧?”
边上剑书眼皮一阵狂跳。
谢危慢慢抬了视线,神情岿然不动,道:“吕照隐,倘若再有下回,你藏起几枚棋子,便都给我吃进去几枚。”
吕显瞬间僵硬:“……”
你奶奶的你后脑勺是长了眼睛吗?!
*
次日早晨,鸣凤宫。
宫人们整肃静默,各捧着裙钗香粉。
苏尚仪亲自执了匣中的螺子黛,为沈芷衣描眉。
才画到一半,眼泪便止不住往下掉。
反倒沈芷衣自己跟个没事儿人似的,还替苏尚仪擦了泪,笑起来道:“苏尚仪看着芷衣长大,如今芷衣要嫁人了,该为芷衣高兴才是,怎么还哭起来?”
她不说还好,一说苏尚仪连画眉的黛都拿不稳。
她便从苏尚仪手中将那黛接了过来,凑到菱花镜前自己一笔一笔轻轻扫画起来,道:“姑娘家双十年华,总归是要嫁人的,只不过是有人嫁得近,有人嫁得远。无论如何,苏尚仪也不能跟芷衣一辈子,外头的天地总要我自己去看一看,外头的风雨总要我自己去扛一扛。到了这节骨眼上,哭起来只让人看低,何妨笑一笑,拿出点气魄来呢?”
两道眉画得细细长长似两弯柳叶,眼角下那一道浅浅的疤却还有些明显。
沈芷衣放下螺子黛,拿起了妆奁上的细笔,蘸上一点樱粉,慢慢地描了过去,依着旧日那伤痕的形状,勾勒成了一瓣落樱。
搁笔时瞧了瞧,却忍不住笑起来。
她是想起了姜雪宁,道:“这妆还得宁宁来,才画得炉火纯青,跟真的似的。不过我去和亲,远出雁门关,到了鞑靼可没有人再为我描这妆容,自己先描上几回,熟熟手也是好的。”
苏尚仪抹泪道:“殿下今日拜别圣上与太后娘娘后,宫中旧日的伴读也会入宫来拜别您,到时再请姜二姑娘给您画一画。”
沈芷衣笑:“她来怕不哭成个泪人儿,连笔都要拿不稳,哪儿能给我画?”
这一道疤是她还在襁褓中时,遭逢平南王与天教叛乱时留下,刀剑擦破了她的脸,幸而乳娘临死前将她护在身下,才逃过一劫。对宫中那些曾经历过此事的人而言,这一道疤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皇室曾遭逢的劫难,所经历的耻辱。
年纪小时,她都不敢照镜子。
等年纪渐渐大了,周围人都告诉她: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不管长成什么样,她想要什么便能得到什么。因为她的身体里所流淌着的皇族血脉,不会因为这一道疤有任何的改变。
时间一长,她也信了。
因为这些人说得的确不错,天底下几乎没有她不能得到的东西。宫里面无聊了,便叫王公贵族的孩子们入宫玩耍,人人奉承着自己,人人陪伴着自己。可以坐在父皇的腿上瞎玩御案上的奏折,也可以躲到皇兄的背后拽他的头发,去勇毅侯府玩儿闯出祸来还有燕临背锅……
可现在她不愿去和亲。
曾经宠着她,纵着她,在意着她的人,一下都变了一副脸孔。他们变得为难,无情,冷酷,可憎,简直叫她都认不出来也不敢认了。
于是这时候才明白:正如这道永远也去不掉的疤痕所昭示的一般,即便她贵为公主,命运有时也不容自己掌控,且正因为她是公主,命运才变得越发难测,越发难以抵抗。
二十年前对准她的,是反贼的刀剑;
二十年后伤害她的,是血亲的抛弃。
整座鸣凤宫中已经挂成了一片华彩。
她盯着镜中那张格外平静的面容,只觉这些日好像又瘦了些,以至于有些不像是以前的自己了,但也并不如何留恋。
垂眸起身时,外面正好一声催促。
是一道华丽但冰冷的声线:“长公主殿下,您已耽搁了一刻有余,圣上与太后娘娘该等久了。”
沈芷衣走了出去。
宫门外远远看着竟有了两重守卫,严阵以待,比起以往的鸣凤宫不知森严了多少。宫人太监都埋着头立在朱红的宫墙下,才封了贤妃月余的萧姝则立在最前头。
昔日还是同窗伴读,好好的表姐妹,如今却成了她的皇嫂。
沈芷衣向周遭扫了一眼:“这一重一重的人守着,贤妃娘娘难道还担心我会逃走不成?”
萧姝的妆容艳色逼人,似笑非笑:“殿下未必会逃走,可保不齐有人想来救呢?”
“嗤。”
沈芷衣陡地笑出声来,目光悠悠地转回了萧姝的身上。
“其实母后从小对你颇为赏识,常叫我好生与你相处,本来你我乃是表姐妹,我自然也对你亲近。可你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我皇嫂,大换了模样,母后都被你气病了,你倒也真对得起她的栽培。最近本宫常有一句话藏在心里,很想对你讲。你知不知道——”
萧姝站在台阶下,抬眸看向她。
沈芷衣往下走了一步,立在比她高上一阶的位置,忽然毫无预兆地抬手,径直摔了她一个耳光!
“啪!”
萧姝始料未及,发髻上插着的金簪都撞到了地上,瞳孔也跟着一阵紧缩。
有那么几缕阴沉的怒意蕴蓄在她眼底。
可她竟没有发作,反而面无表情地回视着沈芷衣。
沈芷衣平淡地道:“你这样真的很下贱。”
坤宁 第169章 帝国公主
第169章 帝国公主
此时此刻可不是她二人独处, 而是在鸣凤宫门前, 众目睽睽之下, 沈芷衣这样响亮的一巴掌可以说是半点给萧姝留面子的打算都没有。
她应当感到难堪的。
便连萧姝自己都以为自己会感到难堪, 然而心里只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平静, 轻轻抬手扶了自己脸颊, 她的声音渺如烟霞:“倘若能不下贱, 谁不愿有尊严地活着呢?臣妾也有一句话早想对殿下讲了。”
沈芷衣几乎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她。
萧姝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耻的,放下手时摊开自己手掌看了一眼,眼底的怒意也消失了个干净, 道:“从很小的时候,我便想,这样娇纵任性的公主, 换我我也做得。您高高在上不知人间疾苦, 自然不知道为人臣、为人奴的难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