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许鸣骄傲地说道:“才升到团长就喝一盅,要是升到师长岂不是要喝一坛。”
“要升到军长,咱们两个千里泡到酒缸里喝。”谢千里也打趣道。
几人边走边聊,谢千里道:“上次你来电后,我已经安排好了,把产业变卖了,在成都买了几处房产。只是那个棋社舍不得卖,先放着。”
许鸣发了好几封电报,建议谢千里将合肥的产业变卖,谢千里虽然看报纸上都是胜利的消息(比如国军从上海成功地“转进”到南京),但非常信任许鸣的他,还是听取了许鸣的建议。”
许鸣见谢千里这样说,知道他对战局是不懂的,就安慰道:“成都是个好地方,合肥比较离南京太近了。等战争胜利了,咱们再搬回来。”
谢千里点了点头,他根本没意识到,也许这个时空的所有人,包括日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将会进行得多么的漫长。
不一会,众人走到新七团的驻地。因为许鸣升了官,其他军官也官升一级,团里的气氛还算不错。
等邱林泉、谢千里和众位军官寒暄过后,许鸣点明了二人来的原因,许鸣对着邱林泉道:“小泉,你说下,船搞得这么样了。”
邱林泉在巢县船政局上班,这份工作还是许鸣三年前为他找的,他站了起来,说道:“按许团座的安排,200名船工已经到位,现在他们在安庆,随时听从您的调遣。”
要200名船工干什么?莫非还要船?果然如众军官们猜想,谢千里站起说道:“接到老弟你的电报后,我去找了民生公司的卢经理(卢作孚),他听说是你有军事上用途,非常配合,匀了两艘轮船给我们,船也在安庆,一艘能载800多人,一艘500多人。租金100元一天,无押金。”
卢作孚是民国著名的交通运输系统的企业家,他现在为中国、政府抢运上海和南京到武汉重庆的物资,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次能给许鸣两艘大火轮,许鸣对他充满了感激。
但接下来谢千里的话就让他和房屋内众人非常生气,谢千里紧接着说道:“和太古公司的英国佬没有谈拢,要我们500元一天,还只给两艘装不到300人的小船,并且还要先付50万押金。
因为日军进攻南京,长江沿岸的船运极为紧张,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借此大发横财,知道许鸣要轮船,便狠狠准备宰他一刀。
50万也许只是许鸣的一根毛,但许鸣的毛已经快被拔光了,赵忍彭聪去湖南,许鸣将身上的1200万全部交给他俩,毕竟招兵练兵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而且,英国佬乘火打劫,实在太可恨。
许鸣罕见地骂了句粗口,然后对着谢千里说:“谢哥,您不要生气,英国佬咱们以后再想办法,能搞到两艘大轮船已经很重要了。”说完,对着邱林枫道:小邱,你的成果呢。”
邱林枫得意地站起来说:“我搞到了5艘轮船,都是能装三四百人的小火轮,只送了两万块钱礼。”原来江阴大捷后,中国海军俘获了30多艘日本船只,将大部分老旧船只沉入江阴封锁线,其余的给交通部,果然,跟政府部门打交道,许鸣只付出了一点代价,就斩获甚多。
许鸣很满意,赞扬道:“小邱你干得好,谢哥有2艘,你有5艘,我的雨鸣公司还有4艘,加在一起有11艘了,每次能装4000多人应该差不多。
秦烈平越听越纳闷,“团长,要这么多轮船干什么,咱们的千把人要不了这么多,赵忍他们最少要3个月才能回来。再说,坐火车转运比轮船要好。”
许鸣见陈会之和上官敏也是一脸狐疑,其他人也都知其然也不知所其然。觉得是解开谜底的时候。
“这些轮船是留给南京的守军撤退用的。”话一说完,众人的脸色都十分精彩。
副团长陈会之说道:“听说南京守卫部队准备破釜沉舟,与日寇决一死战,许团长你是奉了上级的密令吗?”
许鸣摇摇头,“不是,我没有奉任何的命令,是我自己的打算。”
众人更难理解,陈会之道:“可江北有船,虽然都是木头船,但守军真要撤退,应该不需要我们。”
许鸣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坚定地回答:“他们会需要我的。”
江北有船,现在许鸣也知道,本来他一直以为历史上的中国军队撤退失败是因为没有船,但发现江北居然有不少木船,归运输司令周鳌山管辖。当时他很惊讶,因为正常情况下,一天一夜的时间撤退几万人,是没问题的,怎么会搞得许多士兵抱个床板就往长江里漂,至少几千人淹死,像第74军靠扎木筏渡江。
很多真相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许鸣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亲自去江北,才知道原因。
结论就是缺少管理和组织,本来这些船工就是临时拉来的,缺乏组织。而且在守军撤退前的很长时间里,因为南京卫戍处下达封江命令,禁止南京人员私下撤退。这道命令是正确的,但对于江北的留守人员来说,就意味着不需要准备船只,所以造成在中国军队临时决定要撤退时,江北没有任何准备,许多船工和船只已经逃离。这给撤退带来极坏的影响。
这是许鸣经过实地考证的推测,虽然未必中但不远矣。
所以他才让邱林枫的哥哥无论如何想办法找些船工,幸运的是,巢湖和安庆这方面人手还是非常充足。
许鸣见这些人还是将信将疑,也不打算说服他们,毕竟,在座的众人根本不知道未来南京守军要撤退,更不知道撤退的仓促和混乱程度。





抗战雄军 第四十三章 南京大撤退
第二天,许鸣赶到了安庆。
许鸣本来已经不打算租用太古轮船公司的船只,英国人太黑了,但听到谢千里的介绍,他改变了主意。
因为太古公司有一艘大船“安庆号”,跑上海到汉口线,排水量4000多吨,能装2000多人!如果把这艘船搞到手,他的运力几乎能增加一半。
毕竟,撤退时,不仅有士兵,还有很多逃难市民,那11艘轮船未必够用。
但到了谈判时候,许鸣才发现英国人有多么贪婪。开始还说得好好的,副总经理斯维尔拿起一副英国绅士的派头说道:“许董事长,我们太古公司和您的雨鸣集团一向合作愉快,今年的方便面运输合同我们合作的很好,为了充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可以考虑免费租赁给阁下一艘轮船‘朱亭’号。”
谢千里小声地解释:“这艘船是小火轮,只能装100多人。”
许鸣还是挺高兴的,觉得英国佬给了他面子,怎么说,蚊子再小也是肉。
斯维尔接下来说道:“许董事长,我们的业务非常繁忙,如您所知,宁波、杭州、汉口和重庆各处航线现在运力非常的紧张,考虑到两公司的合作前景,我们可以租赁给贵公司一个月,如果您同意的话,‘安庆’、‘大通’、‘芜湖’、‘黄埔’、‘吴淞’,一共五艘,加上免费供您使用的‘朱亭’号,排水量总额会达到18000吨。您可以用这些船把雨鸣公司搬到长江的任何一个角落。”说完后,斯维尔若无其事地端起咖啡,喝了起来。
许鸣小心翼翼地说道:“感谢贵公司的支持,请问,租金是多少?”
斯维尔喝完咖啡,顿了一下,他已打算狠狠宰雨鸣公司一刀,抖起了漂亮的八字胡,自以为充满风度地道:“10万元每天,押金500万。”
许鸣听到前面还是很高兴,10万不算多,但听完后,跳了起来。“十万每天,你们是杀人呀,你们干脆抢银行算了,我最多给你一万每天。”
斯维尔露出鄙夷的表情,心里暗道:“可悲的中国人”。嘴上对许鸣再不客气。
“许先生,你大概忘记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我想,雨鸣公司的资产远远要超过300万元。”
如果说钱的问题还可以商量,那接下来斯维尔的附加条件就令许鸣无法接受,他居然要求租赁的船只仍旧在英方的管辖下,并且不能进入战区。
这许鸣如何能接受,谈判自此破裂。
许鸣在回住处路上还余怒未消,不仅是英国人的条件无法接受,斯维尔的态度更是令他极度反感,这个时代的英国人仍然以为他们是日不落帝国,对中国人充满了优越感。一个大英帝国的“大”字必须是重重读出来,甚至说到“租界”,这个让许鸣极度感到耻辱的名词,也在前面加上个“大”字。
“奶奶的,德国人的‘大’轰炸机将来会给你们好好一顿‘大’炸弹。”许鸣充满恶意地想到。
几个人边走边抱怨,虽然不能让斯维尔掉一块肉,但毕竟能让自己心里畅快些。忽然许鸣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想起来了。
“黄天越,你怎么在这里。”
黄天越拎着一个沉重的手提箱,突然见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吓了一大跳,赶忙小声地说:“许委员,不能乱说话。”
作为军统的一个特务,来这是有任务的,他一直在北方活动,没想到在安庆被人认出来。
许鸣可没有一点军统的保密意识。满嘴跑火车:“你这个小特务,跑到这是不是建立特务机关。”
黄天越真想拿根针把许鸣把许鸣的嘴缝上,他来安庆建立军统安庆站是绝密的工作,结果被许鸣在大街上抖露出来。
幸好,他迅速往周围一看,没别人注意。可就这一眨眼功夫,感觉手上一松,手提包已经被许鸣抢了过去。
许鸣哈哈大笑,说道:“咦,这么重,肯定是金条。”
许鸣又猜对了,他打开一看,一大箱金条闪闪发光。这时,终于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已经有不少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黄天越快崩溃了,今天是不是出门没烧香,遇到许鸣这个丧门星。他几乎要给许鸣磕头,无奈地道:“许委员,您就高抬贵手,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放过这个杀手兼特务,那是不可能的,许鸣拿着手提箱死活不放手,众目睽睽之下,黄天越也不敢动弹,只好跟着许鸣一起回到住处。
回去的第一句话就是“黄站长,我有一票大生意,你做不做!”
黄天越已经被许鸣彻底地打败了,说道:“许委员,您看上哪家的小寡妇了,你只要说声,晚上我替你偷出来。”事实上,军统还真有一个部门负责绑票,但对象是严格选定的,他真怕许鸣出一个大难题给他。
果然,许鸣出的还不是一般的难题,是个国际性难题。虽然他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完许鸣的话后,还是惊讶地合不拢嘴,“许老板,您搞的可是英国人!”
许鸣自然是要对付斯维尔,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不是不可以另找途径,但日军已经开始进攻南京外围,许鸣必须尽快将船只落实。
黄天越看着许鸣,又看了看许鸣紧握着的手提箱,那里有30万元的黄金,最后说道:“好吧,但这事要严格保密。”
太古轮船公司驻安庆的办事处,斯维尔正在和他的朋友菲利普斯聊着天。
“威廉(菲利普斯的昵称),听说日本人在嘉善和苏州大开杀戒,哦,这些可怜的中国人。”说到日本人的暴行,斯维尔并没有对中国人任何同情的成分,仿佛就像说起一个电影情节一样。
“我的朋友,作为一个中国人太悲哀了,如果是我们大英帝国,就绝对没有人敢惹我们,在中国,就算是土匪,也会对我们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充满仰慕!”
话语未落,只听房门一声巨响,门被人一脚踹开!
接着走进来一群人,一个个面无表情,为首的一个人,满脸胡须,眼戴墨镜,手上玩弄着一把飞刀。
斯维尔吃惊站了起来,勉强地说道:“先生们,你们要干什么,要知道,这是大英帝国的公司,我要提醒你们……”
话还没说完,那个墨镜男子刚听到斯维尔高调响亮的‘大’字,一把揪住他的领带,用刀他的身上一划。
这把许鸣花了50块买的瑞士军刀果然锋利异常,斯维尔只觉得下面一凉,西服和衬衣已被划开。
可斯维尔还不敢去看,因为他感觉到锋利的刀刃在他的肚皮慢慢向上移动,不一会,嘴唇上就感觉到一股冰冷。
又是一凉,他心爱的八字胡又飞走了一半,从八字变为一撇。
紧跟着他的眉毛又掉了一半在地上,好在墨镜男子没有给他剃阴阳头的爱好,将刀重新收到手中。
斯维尔彻底没了脾气,想办法挤出一丝笑脸,恭敬地说道,“各位勇士,有什么需要尽可明说,我这里有张五千英镑的支票。”本来斯维尔说话很有派头,但是眉毛胡子少了一半的他笑起来怎么就显得那么别扭。
墨镜男子差点忍不住,不过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见已经把斯维尔戏弄个够,走上前去把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菲利普斯拽了出来。用沙哑的嗓子说道:“我叫宋江,他们是晁盖、吴用、孙悟空,我们来是要给你表演梁山泊花果山刀术!”
两位洋大人哪敢说半个不字,尽管腿在打颤,但嘴里还是像小鸡啄小米一样的答应。
墨镜男一扬手,旁边一个白白瘦瘦叫晁盖的年轻人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放在菲利普斯的头上。
“瞧一瞧,看一看,梁山泊荡寇刀法,不准不要钱哩!”吴用在旁边喊道。
墨镜男没有立刻将手中的飞刀发射,而是先用一块白布将眼睛蒙上,然后把手缓缓举起。
菲利普斯的腿已经从打颤变成打鼓,终于忍不住,“嗷”的一声,转过身就想夺门而出。
墨镜男本来没有用刀射他的打算,见他想跑,手上的军刀不由地甩出,菲利普斯只觉屁股一疼,飞刀不偏不倚,正好插在他屁股上。
这刀力度并不大,菲利普斯肥厚的屁股完全能承受得住,但他就像被一柄靠山大砍刀砍到一样,扑到在地上。
“上帝呀,圣母玛利亚,我遇到了一群野蛮人,中国的土匪太野蛮…”
他用英语嚷起来,以为别人不知道,突然他看见对方冷峻的表情,登时不言语了。
墨镜男将脸上的白布揭开,重新戴上了墨镜,说道:“我表演的精彩不?”
“精彩,太精彩了,令人难忘,充满想象,无与伦比…”两个英国佬用蹩脚的汉语尽情地表达他们的仰慕。
“那么我收费是合理的了。”
“太合理了,太应当了,太有必要了,太应该了。”两个人争先恐后表达必要性。
“过些天就是圣诞,我梁山泊花果山优惠大酬宾,100万!英镑!”
100万英镑,把这两个家伙卖掉也没有,两人对望了一眼,斯维尔会意,点了点头,真的开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支票给他。
就这还想瞒过,墨镜男心里暗笑,向身边的吴用使了个眼色,吴用立刻上前,把支票接过。菲利普斯和斯维尔还没高兴三秒钟,支票已经贴在斯维尔的鼻梁上。他只觉鼻子又一凉,支票已经碎为整整齐齐的四块!
二人见计策被识破,只好想办法攒这100万。
“我在上海和武汉总共有5处房产。”
墨镜男摇了摇头。
“我有一个菲律宾女佣,还是个处女,非常的可口!”
墨镜男差点笑瘫,但还是摇摇头,示意不行。
“我有一辆豪华劳斯莱斯,完全手工打造,豪华典雅。”
墨镜男还是面无表情,予以拒绝。
……
两人乱七八糟说了一堆,见没有效果,斯维尔终于说到:“我有几艘轮船。”
斯维尔本来就没想墨镜男会答应,轮船可不像金银钞、票,那么大的东西在长江里也跑不掉,没想到对方居然点了点头,示意答应。
更令他惊讶的还在后头,“晁盖”走了过来,用熟练的英语说道:“请你开局一张委托书,一张临时转交证明面,三份租赁合同…”,
等斯维尔一一照办后,对面来了一人,将手提箱打开,登时,一箱金条摆在二人面前。
斯维尔要是再不知道面前是谁,他这辈子就算白混了。他恢复了‘大’英帝国子民的底气,愤怒地说道:“许鸣先生,你这样做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我国的外交部将会向你们国民政府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许鸣见他识破,将脸上的胡子扯掉,露出本来面目,说道:“抗议无所谓,船半个月后还你,有毁坏会按照当初你购买的价格赔你。”正说着,装扮成“晁盖”的邱林泉走了过来,拿起另外一个苹果,斯维尔立刻不再言语。
……
轮船在长江上疾驶,劈开一道白波,许鸣站在甲班上,意气风发。虽然他仅搞到“安庆”号和“大通”号,但这两艘船每个都能装2000多人,他的运力足足增加了一倍。
“英国人真的抗议怎么办?”邱林枫见惯了洋人的跋扈,见许鸣将两个老外一通折辱,心里颇为担心。
许鸣撇了撇嘴,把手一摊,“那就不是我的事了,这是外交部的事情。”




抗战雄军 第四十四章 南京大撤退 三
南京,激烈的保卫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日军开始对南京城墙发动猛烈进攻,并且一度突破到城内,国军开始溃退,形势一片混乱。
中山路,到处是准备撤退的士兵。人嘶马鸣,还夹杂着许多准备撤退的老百姓。
一群伤兵,目光呆滞地瘫在地上,无助地看着眼前拥挤的人群。
几个士兵脱下军装,枪也不知道扔到哪里,换上一身老百姓的服装。
“快跑吧,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当官的都跑光了,咱们留下来还干个****。”
“听说下关有船。”
“是啊,下关大码头有很多船,可以从那里跑。”
不知是谁的传言,南京城内流传下关码头有大量船只能够渡江,无数人流向下关涌去。
下关码头,36师的一个连长站在城门前,对城里想要冲出的人群声嘶力竭地喊道:“不许撤退!不准撤退,谁想跑,我们的枪子不是吃素的…”边说边拿着手枪对空鸣警。
对面的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声“%¥#@,冲”,跟着人流奋力向前涌去,那个连长猝不及防,一下被踩到在地。
“哒哒…”,守军的机枪想起,几个带头冲的被打倒,人群再次停滞。那个差点被踩死的连长挣扎地站了起来,满脸都是鲜血,对着人群喊道,“没有司令部的命令,谁也别想跑!谁也…”
宋希濂听见枪响,脸上痛苦地抖了一下,但确实他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他的36师在下关布防,就是为了防止士兵私自撤退。而中国南京司令部在仓促下达撤退命令时,居然忘记了通知36师!
终于,人群开始再一次向前冲,宋希濂看了看几乎势同水火的挹江门,不远处的城墙上已经有不少士兵用布条绳索坠城而下。他默然地背过身,副官会意,命令士兵将栅栏搬开,立刻,人群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出。
但人们历经千辛万苦到了下关才发现,江面上只有稀稀朗朗几艘木船,有的木船一靠岸,人群中就一窝蜂扑过来,企图逃脱的士兵愤怒的叫喊,船上人员冰冷的拒绝。突然,小木船不堪重负,翻落在水里。
有些士兵不知在哪找到一块木板,不顾冬天冰冷的江水,趴在木板上企图渡江,三公里的江面还没漂100米,一个浪花打来,人员立刻杳无踪迹。
宋希濂无助地看着眼前一切,突然耳边一个声音说道:“荫国,不是说下关有船吗?船在哪?”
宋希濂一看,是教导总队桂永清,他没好气地说道:“我连撤退都不知道,谁事先安排船。现在这么多人,没船怎么撤!”
第74军军长俞济时也走了过来:“还是扎木筏吧,不要等船了。”
“木筏能渡江吗?来得及吗?”
“死马当活马医。”俞济时说完,正准备命令副官,安排人员砍伐树木扎木筏。突然听到人群中欢呼起来。
“有船了,大船!大轮船!”
轮船的呜鸣声,烟囱冒出的黑烟,一艘,两艘,三艘…。每出现一艘轮船,岸上的人群就发出一阵欢呼。
足足13艘轮船,宋希濂见几个将军看他都是一脸的疑问,摇摇头,说道:“不是我安排的。”
当然不是宋希濂安排的,许鸣一马当先站在船头上,见到岸边黑压压的人群,知道来得正是时候。
“千里,你的船哪里来的,是不是军委会安排的。”宋希濂一见许鸣上岸,就迫不及待地发问。
许鸣本来想否认,但想了一下,笑道:“我奉玉皇大帝谕旨,特来解救尔等。”
开完玩笑,许鸣对这宋希濂和众位军官行礼(谁叫他级别低呢),说道:“第28军62师新一团团长许鸣前来报到,请各位指示。”
众人都以为许鸣是奉命安排撤退事宜行事,要不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正好有这么多大船。资格最老的俞济时道:“既然船是千里你带来的,怎么撤退就听你的,你只管下命令。”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许鸣知道此时不是推辞的时候,就说道:“那好,我这个团长就对各位将军下命令了。”
“宋希濂将军,您的第78军(36师)出一部,负责江南岸的秩序整顿,保证上船和城门处撤退的秩序。”
“桂永清将军,请您的教导总队先上一部,到江北接待,并将上岸的部队整顿。”
“萧山令将军,请您派一批宪兵通知各处未来得及撤退的部队,安排他们尽快撤退。”
“俞济时将军,请您的部队转移伤兵。”
……
许鸣刚说完,突然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许委员,我的部队有什么任务?”
许鸣一看,是第66军长叶肇,许鸣笑道:“叶将军,您来迟了,现在没您什么事了,您的部队只能撤退了。”
1...1819202122...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