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高月
眼角贼光却不时从县令娘子和两个女儿身上扫过,县令娘子抱着两个女儿在低声哭泣,而在墙角,王县令年迈的父母则神情呆滞地坐在地上,被一名士兵拿刀看押着。
县令王雄虽然不惧死,但父母妻女却是他致命要害,程咬金的目光每次从妻女身上扫过,他都会一阵心惊胆战,还有他年迈的父母,王县令已经完全服软了,他不住地哀求:“大王,你要钱要粮,我都可以给你,求你千万不要伤害我的父母妻女!”
半晌,程咬金才眯着眼问他,“虎牢关现在在谁的手上?”
王县令一下子愣住了,瓦岗乱匪居然问这句话,程咬金有些不耐烦等他,又恶狠狠道:“你再不说,老子就让你弟兄们把你娘子拖到后面去!”
王县令吓得一激灵。连忙说:“虎牢关原本有一万军镇守,由郑太子王玄应亲自率兵镇守,但在就十天前,郑军主力都撤回洛阳,现在守军只有千人,守将叫张志,原是王玄应的部将。现在已经被我们策反。”
说着这,王县令心中有些怀疑起来,这些人不太像瓦岗乱匪。按理,只要自己肯给钱粮,他们肯定会急不可耐地索要。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把钱粮放在心上,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县衙外,校尉王孝德心急如焚,他恨不得立刻冲进去,但他又不敢,他的祖父祖母,还有叔父一家的性命都在乱匪手中,他只得耐着性子耗时间,等这群瓦岗乱匪自行离开。
城外,罗士信率一千骑兵已经杀到了。城门关闭,吊桥高起,城上只有几名守军,其余士兵全部被调去围困县衙。
就在这时,五名程咬金的手下冲上城头。拔刀便冲杀上来,一阵乱刀劈砍,几名守军皆被杀死,他们随即放下吊桥,开启了城门,罗士信大喜。一声令下,率领一千骑兵杀进了城内……王孝德还在县衙大门前高声叫骂,三百民团士兵手执长矛,身着皮甲,也跟着校尉叫喊,他们已经僵持了近一个时辰,士兵们都有点疲惫不堪了。
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闷雷一般的声音,大地开始颤动起来,士兵们面面相觑,眼中露出疑惑和惊慌之色,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快跑啊!”
街头有人奔跑大喊,“有骑兵杀来了!”
不等士兵们反应过来,县衙两边的大街忽然冲出了两支骑兵,战马奔腾,俨如汹涌的狂潮,挥舞着战刀和长矛向他们猛扑而至,三百士兵顿时像炸了窝的蟑螂,惊恐大喊,丢下兵器四散狂奔逃命……罗士信没有想到程咬金做得这么漂亮,不到一个时辰,不伤一兵一卒,便将荥阳县拿下,这令他不得不佩服,程咬金确实有歪才,在诈城骗关上他不如程咬金。
片刻,县令王雄被几名士兵带进了房间,他这才知道,原来这帮家伙不是瓦岗乱匪,而是隋军,只要是官兵,他一颗心就落下了,至少官兵不像乱匪那样穷凶极恶,多少还讲一点规矩。
王雄走进房间,向罗士信深施一礼,“下官荥阳县令王雄,参见罗将军!”
罗士信微微一笑,“让县令受惊了,请坐!”
罗士信友好的态度使王雄大为宽慰,他坐下来叹息道:“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是隋军,如果早说是隋军,我一定会配合,而不会发生这么多误会,你们那个程将军实在是。。。哎!真的不像官兵。”
罗士信认可程咬金的方式,如果早说是隋军,恐怕这个王县令立刻派人去虎牢关报信了,程咬金虽然手段不光彩,但很管用,只有把他妻女父母扣为人质,他才会老老实实替隋军办事。
“程将军本来就是瓦岗寨出身,他若有无礼之处,我向县令道歉,这次我们是奉命夺取虎牢关,所有有些事情想请王县令协助,只王县令尽心为我们做事,我们就绝不会伤害到你的父母妻女。”
罗士信虽然言语客气,但他还是和程咬金一样,把王雄的父母妻女扣为了人质,王雄半晌才叹了口气,闹半天这个罗将军还是一样,他只得无可奈何道:“好吧!不知贵军需要我做什么……从荥阳县到虎牢关只有三十余里,地形都是丘陵山地,布满了茂密的森林,在起伏的丘陵中有一条河,叫做汜水,从荥阳通往虎牢关,官道就是沿着汜水而行,虽然一路也有低缓的丘陵起伏,但总的说来,地势还是比较平坦,适合车辆和马队潼关。
在离虎牢关数里外便是汜水镇,所以虎牢关又叫汜水关,年年战乱,汜水关早已成为一座空镇,残垣断壁,房屋荒芜,镇上一片凄凉破败的景象,下午时分,一支由千余辆马车和牛车组成的运粮队伍从汜水镇经过。
这是从荥阳而来的运粮队,车辆是从荥阳县乡征集而来,马车上除了一包包粮食外,还有一些捆好的猪羊,一共是两千石粮食。
赶车的车夫基本都是荥阳农民,队伍两边则骑马跟着三百名民团郡兵,他们却是由隋军改扮,队伍最前面则是大将罗士信,他不放心程咬金夺城,则让程咬金率七百骑兵远远跟在后面。
“王县令,汜水镇怎么变得如此破败?”
罗士信打量这座没有一点人迹的镇子,眉头皱成一团,他记得两年前镇上还颇有人气,商业繁盛,客商往来不断,镇子大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现在居然变成了死镇。
王雄叹了口气,“年初时镇上还颇为热闹,王世充和李密为争夺虎牢关,两军打了近一个月,汜水镇屡遭兵灾,死的死,逃的逃,再没有一个人能留下来,镇子也就废了,惨啊!”
这时,罗士信忽然看见前方数十步外,一座废屋后有红影一闪而过,他心中一怔,不是没人了吗?怎么还有人影,他目光锐利,异于常人,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看到。
罗士信催马上前,这是一座被烧了大半的民宅,只剩一堵丈许高的残墙,刚才红影就在残墙后闪过,罗士信绕到残墙后,墙后长满了荒草,没有半个人影,民宅后面便是茂密的山林,林内黑黝黝一片,光线无法照入。
“罗将军,你看到了什么?”王雄催马上前问道。
“感觉刚才好像有个红影从这里跑过!”
王雄呵呵一笑,“那是山狐狸,皮毛是棕红色的,下山觅食,被我们惊动,又吓回去了,这一带有很多这种狐狸。”
罗士信觉得不像是狐狸,他看到的身影很高,倒像是个人,如果是鬼又不可能,他心中暗暗忖道:‘真是奇怪了,会是什么?’
“罗将军,走吧!”
王雄催促着,罗士信只得调转马头,继续前行,可就在密林深处,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注视着罗士信的身影,眼睛里充满了温柔……虎牢关依然雄姿巍然,矗立在两座陡峭的丘陵之间,扼断了西去的道路,几个月前,李密军和王世充军在虎牢关前爆发了一场惨烈的争夺战,双方阵亡数万人,白骨累积,冤魂会聚。
战争已经过去几个月,尸体早已深埋,除了被折断的树木,和荒草内不时出现的一把锈迹斑斑的战刀外,再也看不见那次大战的痕迹。
虎牢关的主将叫做张志,此时他依然是郑国太子王玄应的部将,他手下的一千守军依然是郑军,但实际上,张志已经暗中投降了唐朝,他是在替唐朝守这座中原雄关。
张志已经派手下去和秦王李世民联系,他希望能够早点明确自己的身份,能够立功受奖,得一个不错的前途。
下午,张志和往常一样在关隘上巡视,关隘前是一片占地数百亩的开阔地,当年三英战吕布便是在这片开阔地内进行,再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梁,一条从荥阳而来的官道,便从丘陵中延伸出来。
北方不远处是汜水河谷,但山涧陡峭,水流湍急,不能再从河边走人,只能走官道过来。
这时有士兵忽然指着远处大喊:“将军,官道上来了一支粮队!”
张志也看见了,一支运粮队从官道上蜿蜒而出,赶着马车、牛车,满载着粮食,有民团士兵打着黄色大旗,上面印着什么字。
张志有些愣住了,他怎么没有一点消息?这是哪里来的粮队,难道是从管城县而来,太守魏陆给他说过,最近有大量民夫会过关去洛阳。
“将军,是荥阳县的粮队!”
黄旗上的三个字张志也看清楚了,正是‘荥阳县……(未完待续)
天下枭雄 第十七章 大举东进
张志年约三十岁,身材魁梧,使一把七十斤重的三尖两刃刀,武艺高强,是郑国太子王玄应的心腹爱将,他不仅善战,也颇有几分头脑,所以王玄应才留他镇守虎牢关。
不过头脑多了,心思也就活了,张志意识到王世充已经日暮,他须为自己谋一个前程,他便在李孝基的拉拢下,暗中投降了唐朝。
此时张志心中有些奇怪,如果魏陆派人送粮来,事先应该写信来才对,他立刻喝令道:“让所有弟兄警惕起来!”
他又命一名士兵出城去探查,城门开启一条缝,一名士兵骑马飞驰而出,向两里外的运粮队奔去。
片刻,王雄跟随士兵一起来到城下,王雄拱手笑道:“张将军,是本县前去洛阳送粮。”
士兵也高声道:“将军,确实是粮食,约两千石,都是荥阳县农夫赶车,还有百余口猪羊。”
“猪羊是犒劳虎牢关的弟兄们,张将军,可以开城否?”
张志认识王雄,又听士兵禀报,他没有什么怀疑,不过他还是问道:“王县令为何不事先送一封信来?”
王雄呵呵一笑,“邻居之间往来,还要先送信吗?”
这话也对,虎牢关和荥阳县也就相隔三十里,确实没有必要再送什么信了,张志便点点头,回头令道:“开城!”
城门缓缓开启,罗士信心中大喜,虽然管城县没有能成功。但虎牢关却成功了,这个计策几乎天衣无缝,唯一的漏洞就在太守魏陆会不会派人来通报虎牢关,为此他还安排士兵在必经的路上拦截,但并没有收获。
罗士信心中始终提着一份担忧,但现在看来,是上天眷顾他。管城县并没有派人报告虎牢关,极可能是魏陆把他们当成了李密的军队。
罗士信带领着三百‘民团士兵’护卫着粮车缓缓前行,他们每个人都内穿盔甲。外面套一件衙役的的黑红皂服,尽管炎热异常,但士兵们都挺了过来。连运粮的老农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是隋军。
队伍行至城门边,罗士信看了一眼这些老实厚道的送粮老农,立刻喝令道:“粮车缓一步,骑兵先进城!”
粮车纷纷停下,罗士信率领三百骑兵跃上吊桥,向城内奔去,城头上,张志一直在注视他们,对这三百护卫,他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知道这些是郡兵。
但张志便很快发现了蹊跷之处,这三百郡兵的战马都格外强健,明显是塞外突厥马,而作为县郡兵,就算拥有战马。也应该是中原的劣马,而决不可能拥有这么优良的战马。
这三百郡兵个个身躯矫健,马术娴熟,一般中原士兵哪有这种骑术和体格,这让张志心中顿生出疑心。
这时他的目光又注视到了罗士信身上,这应该是对方校尉。他记得荥阳县郡兵的校尉是王雄的侄子王孝德,比这个大将要矮得多,没有这么高大魁梧。
而且此人的兵器,竟然是一杆大铁枪,张志心中估计,这杆大铁枪至少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使他异常震惊,此人究竟是何人?
张志额头渗出冷汗,他开始意识到不对了,立刻奔到内墙头喝令:“拦住郡兵,不准他们进关!”
城门内站着数百士兵,人人手执长矛,就在张志命令下达的同时,三百隋军骑兵也冲进了关内,局势骤变,数百士兵手执长矛一拥而上,无数根长矛戳向一马当先的罗士信。
罗士信见已经被识破,他大喝一声,将数十根长矛劈打挡开,随即抖出朵朵枪花,长枪飞如神电,霎时间四五人被他长矛刺翻,守军士兵见神勇无比,皆吓得大喊一声,调头便跑。
罗士信调转马头,向上城甬道冲去,迎面数十支箭呼啸而至,他挥动铁枪拨打雕翎,一纵马冲上了甬道。
他大喝一声,一名守将躲闪不及,被他一枪刺穿了胸膛,尸体挑飞出去,随即大铁枪一抖,发力猛刺,枪尖竟刺穿了三名士兵的胸膛,三人同时爆发出惨厉的惨叫。
在天下十猛将中,罗士信排名第四,由于宇文成都已死,他实际上就是第三,他不仅枪法精奇,而且力大无穷,再加上他勇烈绝伦,除了败在师兄杨元庆手下外,他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上城甬道上挤满了百余士兵,人人手执长矛,惊恐地注视着冲上来的敌军大将,敌军大将的勇烈将他们吓得胆寒心战,双股一阵阵战栗。
罗士信俨如猛虎入狼群,越战越勇,在他大铁枪下伏尸累累,已经超过四十人死在他的枪下。
这时罗士信距离城头已不到两丈,一名身材魁梧的敌军校尉悄悄摸到到他头顶,手执一根短矛,离罗士信头顶还有一丈时,他猛地将短矛飞刺而出。。。。。
短矛俨如一条毒蛇,向罗士信的后颈处飞刺而来,眼看要刺中,就在这一刹那,罗士信一转身,短矛擦身而过,他的大铁枪闪电般向偷袭的敌将刺去。
‘噗!’大铁枪刺穿了敌将铠甲,从前胸刺入,枪尖从后背透出,敌将痛苦得厉声惨叫,罗士信手臂较力,竟将近两百斤重的敌将挑在空中,枪尖一甩,尸体向前方数十名士兵砸去,十几名士兵被砸翻,这一幕终于使甬道上剩下的六十余名敌军士兵崩溃了。
他们大喊一声,调头便逃,甬道上顿时逃得干干净净,罗士信冲上城头,迎面遇到了骑马奔来的主将张志。
“敌将休得猖狂,吃吾一刀!”
张志挥动三尖两刃刀,向罗士信头颈劈去,刀锋来势凶猛,罗士信此时已杀得性起,他也大吼一声:“来得好!”
身体向后一退,躲开这一刀,长枪一挺,喊声似霹雳,枪尖如奔雷,一枪刺穿了战马身躯,枪尖一挑,战马惨嘶,侧身翻去,巨大的奔跑惯性使张志连人带马翻滚下城头,一声长长的惨叫,张志摔死在虎牢关下。
他将铁枪重重向地上一戳,对城头的数百敌军厉声高喝:“我乃隋将罗士信,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城头士兵早被他勇猛如天神般的杀戮惊呆了,又听说他便是勇冠天下的猛将罗士信,数百士兵惊得惶恐万分,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我们愿向将军投降!”
这时,程咬金率七百余骑兵也赶到了,战马奔腾,矛尖闪烁,七百骑兵风驰电掣般冲进了虎牢关,这座中原第一关落入了隋军之手……
在颍川郡的最南面也是丘陵起伏之地,这一带的山势低缓,平原和丘陵相间,河网密布,分布着大片农田。
这里是颍川郡的叶县所在地,叶县位于五郡交界处,西南面是淯阳郡,南面是淮安郡,东南是汝南郡,西面是襄城郡,襄城郡北面便是洛阳。
颍川郡也是整个河南道的中心所在,也就是三国时的曹魏都城许昌,向东是梁郡,向北是荥阳郡,所以自古就有‘中原图天下,许昌图中原’的说法,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天傍晚,一支由十人组成隋军斥候小队从襄城郡进入了叶县,在茫茫的平原上奔驰,他们脚下原本是大片麦田,但现在大多荒芜了,只有少数靠水的肥沃土地种着麦子。
此时麦子已到收割季节,河边大片麦田里一片金黄,麦浪翻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麦田里到处可见收割麦子的农民,他们不时抬头,警惕地注视奔驰而过的隋军斥候。
“火长,今年的收成好像不错,不知咱们河东的收成怎么样?”一名隋军士兵大声问道。
火长年约二十四五岁,身材壮实,话不多,性格比较沉默寡言,斥候兵的等级要比一般普通士兵高一级,比如这名火长,在普通军队中,他可以担任队正,火长姓曹,是河东绛郡人,从军一年,在河北战役中立功,升为斥候火长,这次他奉命探查许昌郡西南部一带。
在整个河南道,像他们这样的斥候小队有数百队之多,每支小队都有自己巡查的地盘,手下很关心收成,但曹火长却在想别的事情,没有回答手下的问题。
昨天晚上他们遇到几名商人,商人告诉他一个情报,说在叶县也遇到一队和装束相仿的巡哨士兵,约百余人,这让曹火长顿时警惕起来,叶县是他的巡哨范围,怎么会有别的军队,而且还有百余人,他立刻便想到,很可能是魏军巡哨队。
一般这种百余人的巡哨队出现,后面都会跟随着大队人马,难道魏军主力已经来了颍川郡,他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便率领弟兄们前来查看情况。
他们又奔行了三里,奔上了一座低缓的丘陵,顺着山道向北奔驰,很快便到了尽头,前方是断崖,断崖下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可以从旁边小道冲下土坡,这一带树林浓密,人烟稀少。
忽然有人指着前方大喊:“火长,看前面!”
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断崖前方三里外,是一片占地巨大的军营,约数百亩之多,里面帐篷密集,一顶挨着一顶,至少有七八万人马。
在大营正中插着一根高约五丈的旗杆,帅旗飞扬,大旗赤白相间,这竟是唐朝的军旗。(未完待续)
天下枭雄 第十八章 调兵遣将
一只苍鹰从颍川郡飞翔而至,飞越了黄河,向河阳城飞去,它带去了隋军斥候在颍川郡极其重要的发现.
河阳城的隋军兵力已集结到九万人,大将谢映登和薛万彻又率领两万军队南下,刚刚抵达河内郡,这两万军队便是整编完成的幽州军精锐。
至此,隋军在黄河一线的部署已达十四万之众,除了河内郡的九万大军外,还有河东郡由裴行俨率领的两万军队,以及部署在黎阳城,由秦琼率领的三万军队。
另外,在河阳城黄河边,隋军还集结了二千多艘战船,这是一场势在必得的大战。
河阳城内最高处的鹰塔上,一只苍鹰盘旋而至,缓缓落在鹰塔上,一名鹰奴取下信筒,飞奔下楼大喊:“是红色信筒!”
这是紧急情报,等候在塔下的传令兵接过情报便翻身上马,催马向位于城外的隋军大营飞驰而去。
中军大帐内,杨元庆正在和李靖商议军情,随着洛阳战役的拉开,各种重要情报接二连三而至,唐军和郑军在洛阳城外展开大战,由李世民和王仁则对阵,王仁则连败两场,洛阳形势不利。
而在虎牢关,罗士信和程咬金已成功夺取关隘,布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在陈留县,一支由两百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沿着通济渠北上,这应该是李密派来正式签署合约的船队。
但杨元庆此时却在考虑对中原的夺取,他之所以不断增兵,就是为了应对战局的不断变化
更重要是,李密已经有放弃中原、南迁江淮的迹象,那么及时抢占因李密南撤而留下的势力空白,就是摆在杨元庆面前的重中之重。
“我觉得我们应首先占领东郡。向南再攻占济阴郡。其次是荥阳郡,这样便可以和洛阳相连接,将我们的势力在河南连成一片。”
李靖在劝说着杨元庆。“卑职估计李密一时不会轻易放弃梁郡,我也建议总管暂时不要攻打梁郡,留下他作为第三方。这样,东面将东郡作为攻打窦建德的后勤重地,而西面将洛阳建为应对唐军的后援重地,东西呼应,形成与河北的犄角之势。”
“可以这样也会成为腹背受敌之势,一旦李密南下计划受挫,他必然会卷土重来,那么和唐军勾结,两边同时进攻。我们就左右难支了,长史想过吗?”
李靖想了想,又道:“那索性就留下一个弱小的王世充。让他成为西面屏障。挡住李唐东进,我们集中精力取中原。这样就化解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这也是一个办法,可以让我集中精力谋攻中原
杨元庆背着手注视着沙盘,沉思片刻道:“从前我听祖父说过,在河南有两个郡极为重要,一个是梁郡,它联系江淮,一个是颍川郡,它联系南阳荆襄,我可以暂时不攻打梁郡,但颍川郡我还是考虑要拿下。”
李靖微微叹息一声,“就怕战线拉得太长,后方兵力空虚,被窦建德偷袭河北,就得不偿失了。”
杨元庆沉默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窦建德是一头受伤之狼,隐藏在青州,虽然受伤,却不能大意。
一旦秦琼的军队杀得太靠南,这就会给窦建德可趁之机,他毁掉渡船,截断秦琼后路,然后大举进攻河北,河北只有一些郡兵,根本无法抵挡窦建德反扑,如此,河北危矣!
杨元庆也叹了口气,“那还是按原计划吧!秦琼军队只取东郡。”
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总管,颍川郡斥候有紧急情报传来!”
杨元庆一怔,他刚刚说到颍川郡,颍川郡的情报就到了,“呈上来!”
士兵进帐,将一管红色信筒呈上,信筒上刻着‘颍川郡’三个字,杨元庆从信筒中抖出一卷细细的绢纸,上面只有一句话,‘颍川郡叶县发现八万唐军。’
这个消息顿时让杨元庆吃了一惊,非常意外,唐军除了十万主力攻打洛阳外,居然还出兵八万,进攻颍川郡。
“总管,出什么事了?”李靖见总管脸色有异,连忙问道
“你自己看看吧!”
杨元庆把情报递给了李靖,他快步走到沙盘前,很快便找到了叶县,位于五郡交界之处,这里居然有八万唐军,这只能是荆襄李孝恭率领的大军,李渊居然把荆襄军派出来了,他这下的是什么棋?
这时李靖走上前道:“很明显,唐军不仅想夺洛阳,他也想夺取中原各郡,看来李渊也是把李密看透了。”
“你是说,李渊也是发现李密有撤退东南的迹象?”
李靖点点头,“应该是这样!”
情况突变,杨元庆负手注视着沙盘,也陷入了久久地沉思之中,如果荆襄唐军大举北上,这显然就出现了荆襄兵力空虚的漏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