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高月
“我知道,进来说吧!”杨元庆和杨师道走进了议事堂……
片刻,侍卫领着正使萧瑀和副使宇文士及走进了议事堂,治书侍御史韩寿重也匆匆赶来。
“萧相国,这些天休息得可好?”杨元庆笑着问道。
萧瑀冷冷道:“多谢楚王殿下关心,太原的客栈还算干净,就是太贵了一点。”
他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嘲讽,杨元庆却一笑了之,又给他介绍杨师道和韩寿重,其实不用介绍,萧瑀和杨师道早就认识,萧瑀是萧后之兄,是隋朝外戚,而杨师道是杨广之侄,是宗室,他们常有来往。
不过萧瑀却没有想到杨师道竟然出任纳言,这让他不由想到了其兄杨恭仁,在唐朝出任礼部尚书,这兄弟二人皆为隋唐两朝为高官,将来不知如何相对,萧瑀竟有一种荒诞的感觉。
其实他自己倒忘了,他是唐朝相国,但他妹妹萧太后却在隋朝。
见对方也有相国和御史来对应,萧瑀心中不满顿时荡然无存,生活和礼仪上差一点其实倒也无妨,关键是谈判的诚意,如果能把事情谈成,就算杨元庆把他赶出太原城,他也不在意了。
萧瑀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四人各自落座,杨元庆则坐在后面,不紧不慢地喝一杯茶。
该交代的话他已经告诉了杨师道,第二次谈判,他将一言不发。
杨师道微微笑道:“为了表示我们大隋对于谈判的诚意,我们将先释放史大奈,等会儿,会有人把他送到你们住的客栈,他随时可以离开太原。”
隋朝先释放的善意令萧瑀的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使他看到了希望,他就害怕杨元庆漫天要价,提出一些根本办不到的条件。
萧瑀也欠身道:“多谢贵国放人,我很希望今天能达成协议。”
“我们也很希望!”
杨师道笑了笑,把话题先引到了会宁郡,“关于会宁郡,我们提出承认隋军对会宁郡的控制,作为这次谈判的前提,不知萧相国有没有请示朝廷?”
萧瑀心中的火腾地燃烧起来,原以为隋朝释放史大奈是有谈判诚意,不料对方竟一点也没有让步,还是以会宁郡作为谈判前提。
他沉声道:“请恕我直言,会宁郡本是大唐的领土,有着丰富的矿产,却被隋军强行占领,我们可以接受隋军夺取矿产的现实,但你们也必须有所让步,否则,一场维护尊严的战争肯定是避免不了。”
杨元庆似乎没有听见萧瑀的强硬,他的目光落在宇文士及身上,宇文士及坐在萧瑀身后,一直低着头,显得心事忡忡。
杨元庆知道他的心事,这个可怜的男子,一心想求得妻子的原谅,可是杀父之仇,南阳公主能原谅他吗?
历史上,南阳公主宁愿窦建德杀了自己的儿子宇文禅师,就因为他是宇文士及的儿子,足见南阳公主对宇文家族痛恨之深。
这时,杨师道轻轻咳嗽一声,提醒杨元庆,萧瑀提出的要求,他有点难以回答。
杨元庆起身向外面走去,杨师道也跟了出去,很快,杨师道又走了回来,萧瑀心中有点紧张起来,他知道关键时候到了。
杨师道坐了下来,淡淡道:“楚王殿下说,我们可以让一步,如果唐朝肯把会宁郡完全让给大隋,我们可以把南阳郡和淅阳郡还给唐朝,和从前一样,作为缓冲郡,唐朝不得在这两郡驻兵。”
停一下杨师道又道:“还有所有的降兵和被俘官员,包括独孤怀恩和温大雅,我们可以他们全部放回,但释放条件是粮食五十万石。”
“五十万!”
萧瑀失声喊了出来,皇帝李渊给他的上限是粮食二十万石,这相差得也太远了……
会宁郡云天堡,裴行俨在杀死丘行恭后,便西移大营十里,在一座低缓的山岗上扎下大营,他没有撤离,而是从远处监视唐军。
唐军所驻扎的云天堡地势险要,难以攻打,仅凭一万隋军,是攻不下这座坚固的堡垒,裴行俨便改变了计划,进行围堡打援。
在挫败了唐军的夜袭后,裴行俨也知道了山顶主将竟然是驸马柴绍,这可是一条大鱼,他不想轻易放弃这条大鱼。
这时,凉川县的隋军也送来了几千石粮食和大量马料,足够裴行俨撑十天以上。
这天上午,裴行俨和平常一样正在大营前眺望云天堡动静,忽然,几名隋军斥候从远处疾奔而至。
“裴将军!”
斥候老远便兴奋地大喊:“发现了敌情。”
裴行俨精神大振,连忙问道:“可是唐军援军已到?”
“正是!在八十里外的平凉郡,一支约三千余人的骑兵正疾速向这边赶来,看样子,是一支很精锐的唐军骑兵,为首者是名女将。”
“女将?”
裴行俨一怔,这会是谁?难道是柴绍之妻李秀宁。(未完待续)
天下枭雄 第二十九章 回马一枪
柴绍也接到了斥候消息,他的妻子李秀宁率三千五百骑兵正赶来支援他,离云天堡已不足百里。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柴绍欢喜,相反,他变得紧张起来,同时也有那么一丝懊悔,他给圣上的信中夸大其辞,说他准备以死来报国。
不料圣上安抚他的旨意还没有到,倒是他妻子赶来了,无须怀疑,这肯定是妻子被自己的所谓决心吓坏了。
柴绍背着手在城头上焦急地来回踱步,他知道妻子带来了李世民的三千精锐,尽管三千玄甲军很善战,但隋军骑兵毕竟是一万人,也是极为厉害的精锐之军,妻子率领的军队不会是隋军对手。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远处大喊:“大将军快看!”
柴绍向山下远处望去,心顿时如坠冰窟,只见浩浩荡荡的隋军骑兵列队向东奔去,足有万余骑,这是隋军骑兵倾巢而出,他们竟放弃了大营。
“大将军,隋军会不会是去。。。。拦截夫人?”一名心腹家将紧张得声音都颤抖起来。
柴绍的嘴唇绷成一条直线,焦虑的目光紧紧盯着隋军骑兵,看着他们上了官道,风驰电掣般向东奔去,渐渐地从他的视野消失。
‘怎么办?是驻兵不动,还是有所作为?’
柴绍的额头上渗出汗珠,他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大将段德操快步走上前道:“大将军。卑职愿率五千人去接应公主,公主不能有闪失。”
柴绍摇了摇头,他自己的妻子怎么能让别人去营救,尽管他恨不得插翅飞下山,但他知道风险太大,搞不好他们会被隋军伏击。
“不要着急,再等等看……云天堡位于平凉郡和会宁郡的交界处。从云天堡向东,都是延绵不断的丘陵山地,森林茂密。
在丘陵山地之间。一条平坦笔直的驰道贯穿其中,这是隋帝杨广修建的驰道,他几次去西域视察。都是走这条路,驰道夯得十分结实,寸草不生,平坦且宽敞,可容六马并行。
由于隋唐之间因争夺会宁郡而发生战争,驰道上变得冷冷清清,看不见往来的行人。
不过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这条驰道,而是另一条和驰道平行的小路,相距驰道约一里,可以通往云天堡。
这条小路却弯弯曲曲。起伏不平,只有五尺宽,就像一条羊肠小路,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名唐军骑兵不停抽打战马,从东面沿着小路疾速奔来。
他奔过一段两边皆是灌木的小路,忽然地上一连出现三根绊马索,骑兵躲闪不及,战马长嘶一声,被绊倒横摔出去。
骑兵也重重滚翻落地。不等他爬起身,两边冲出十几名隋军,扑上去将士兵死死按住。
隋军斥候们动作迅速,从这名唐军身上搜出了一封信和一只碧玉手镯……时间一点点过去,已经一个多时辰了,柴绍心急如焚,他已得到斥候传来的消息,隋军已到五十里外了,这就意味着隋军应该和前来援救他的妻子相遇了,他们之间是否会有一场恶战?
柴绍的心悬了起来,他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妻子派有先锋探路,事先发现隋军骑兵踪迹,然后避开,不要和隋军交战。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他也不用去接应了,就在这时,山脚下,几名骑兵保护着一名报信兵飞奔而至,柴绍紧张地探身向下望去,隐隐可以看见报信兵浑身是血,这令柴绍大吃一惊。
不多时,斥候将这名报信兵背上了山岭,“大将军,是公主派来的报信兵。”
柴绍快步上前,只见报信兵身着玄甲,身上中了三箭,气息微弱,柴绍大急,一把揪住他的衣襟,“现在公主怎么样了?”
报信兵从怀中吃力地摸出一只带血的碧玉手镯,颤抖着递给柴绍,断断续续道:“大将军,公主。。。。被隋军重兵包围,难以。。。。突围,恳求将军救援。”
柴绍接过手镯,一眼认出,这时柴家的传家之物,他和公主成婚时,作为信物给了公主,公主曾经说过,若有紧急事情联系,以手镯为凭。
柴绍惊得头皮都要炸开了,他抓住士兵衣襟,大吼道:“公主还活着吗?”
“公主支持。。。。。不了多久了,将军速去救她。”
这时,柴绍心急如焚,他心中只有妻子的安危,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他立刻站起身对段德操道:“我率五千军队去救公主,你率军留守城堡,不可大意,顺便再派斥候去探查隋营,若是空营,就一把火烧了隋营。”
“卑职遵命!”
柴绍立刻点了外营的五千军队,他翻身上马,手提他的梅花亮银枪,率领五千唐军下了山,沿着驰道向东一路奔跑而去……在云天岭以东约三十里外的一片茂密森林内,裴行俨率领一万骑兵在驰道两边布下了天罗地网,静静地等待着猎物入网。
他手上有一封信,这是李秀宁写给丈夫的亲笔信,笔力刚劲,柔和中带着一种刚烈之气,这一笔好字令裴行俨赞叹。
但内容却是李秀宁嘱咐丈夫千万不要来接应,她已发现隋军骑兵主力,暂时向东撤离。
除了这封信外,还有一只碧玉手镯,李秀宁怎么也想不到,她派出的报信兵竟然被隋军斥候抓住了,她的碧玉手镯竟反而成了隋军的信物。
正是这只碧玉手镯改变了裴行俨的计划,他不再拦截公主,改为回马一枪,刺向柴绍,他相信凭这只手镯,柴绍就算再精明也会上当。
时间已经渐渐到下午,裴行俨依然在耐心地等待猎物,八月的阳光从树梢透入,不再那么灼人,带着一丝初秋的倦暖之意。
阳光照在裴行俨脸上,使他的眼睛眯了起来,锐利的目光却紧紧盯着西面的官道,一丝不敢大意,甚至还有一点紧张。
这一次总管是完全把会宁矿山的安危交给了他,命他全权负责,给他的任务只有一个,保住矿山,其余怎么打仗,怎么布兵全部由他裴行俨说了算。
这种全权交付的战役在大隋中很少见,连中原大战也是总管亲自指挥,而这次会宁郡之战,总管却完全放手了。
裴行俨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兴奋是他感受到了总管对他的信任,而紧张使他不想辜负这份信任,他不仅要守住矿山,还要抓住柴绍这条大鱼。
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拱手对裴行俨禀报道:“启禀将军,唐军五千人已出现在五里,绝大部份是步兵,为首大将正是唐朝驸马柴绍。”
“他可派出探哨?”
“他派出了几名探哨,但都被弟兄们干掉。”
“干得好!”
裴行俨一声赞叹,回头令道:“通知对面弟兄,准备战斗。”
一名士兵将铜镜迎着光线,铜镜熠熠闪光,射向对面森林,片刻,对面森林也传来了刺眼的铜镜反光。
裴行俨捏紧了长槊,身体绷成弓形,就像一只随时要扑上的猛兽……
驰道上,柴绍不时大声命令士兵加快速度,他心像火烧一样,大半个时辰过去了,他却只走了三十里路,不知妻子秀宁还能不能坚持住。
他的手不时伸进怀中,握住那只碧玉手镯,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恨自己为什么不及时出兵前去迎接妻子,足足浪费了一个多时辰,将妻子置于险地。
柴绍和妻子秀宁伉俪情深,夫唱妇随,感情极好,对柴绍而言,除了感情之外,妻子的公主身份还是他未来仕途的基石,是他一生富贵荣华的保证。
一旦妻子有三长两短,圣上和皇后都饶不过他,柴绍简直有点不敢想象,可是他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出现悲壮的一幕。
妻子手提绣罗刀,浑身浴血,四周喊杀声连天,数百隋军精骑将她团团包围,她身边尸横遍野,只剩下几名亲兵在和她最后拼杀。
想到这一幕,柴绍便忍不住回头大喊:“加快速度!”
唐军加快了速度,渐渐地,他们已经进入了隋军骑兵的包围圈。
森林深处,裴行俨目光紧紧盯住了驰道上的唐军骑兵,一共不足百人,中间有一名头戴金盔的男子,在阳光照射下,金盔闪闪发光。
这就是他要抓捕的猎物,其余五千唐军士兵都是小虾,他不感兴趣,裴行俨见时机已成熟,大喊一声,“杀啊!”
森林内鼓声大作,密集的隋军骑兵挥舞战刀和长矛从两边森林内冲杀而出,一万骑兵铺天盖地,霎时间冲上了驰道。
唐军士兵措不及发防,顿时一阵大乱,他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面对骁勇善战的骑兵,唐军在几番冲杀之下,彻底崩溃了,他们四散奔逃,各自保命。
柴绍也被森林中的鼓声惊得几乎坠马,但他看到铺天盖地的隋军骑兵杀来,他顿时明白自己中计,只是隋军怎么会得到妻子的手镯?
他想不通,但也无暇细想,猛抽一鞭战马,率领数十名亲卫向东疾奔而去,奔出不到一里,斜刺里冲出一支隋军骑兵,足有千余人,为首大将身材魁梧,手执长槊,正是紧盯柴绍的裴行俨。
他大笑一声:“柴驸马,下马投降免死!”
手一挥,千余骑兵将柴绍和他的数十名亲兵团团包围……(未完待续)
天下枭雄 第三十章 太子杀招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一万精锐骑兵对阵近五千步兵,狭窄的山道上摆不开阵型,步兵无法形成对付骑兵的枪阵。
加之唐军遭遇偷袭,军心已大乱,冲杀几次后,军队便迅速崩溃了,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四周逃跑之路都被堵死除了投降之外别无他途。
走投无路的唐军纷纷举手投降,地上跪满了求饶的唐军士兵,柴绍的包围战也迅速结束,亲卫或死或降,柴绍大腿中了一枪,翻身落马。
此时,柴绍坐在地上,脸色阴沉如水,一名隋军女护兵正迅速给他腿上伤口包扎止血,周围站着数十名手执横刀的隋军士兵。
一名郎将飞奔而至,拱手向裴行俨禀报:“启禀将军,唐军已悉数投降,共四千余人,我军死伤不足百人,其中战死者二十二人。”
裴行俨点点头“收拾阵亡弟兄尸首,带上战俘,立刻返回凉川县。”
抓住了柴绍这条大鱼,隋军开始向西撤军了,他们押送着四千余战俘,浩浩荡荡向西行军,柴绍被关在一辆马车内,数百骑兵左右看押着马车,混杂在队伍之中。
柴绍无力地靠在车壁上,呆呆地望着两边丘陵,他心中充满了一种难言的苦涩,他被隋军抓住,这就意味着他争取关内道之事没有了希望……”。”。”
一个时辰后,一队三千余人的骑兵从东面风驰电掣而至,赶到了隋军伏击之地,隋军撤军匆忙,很多战死者的尸体来不及掩埋,地上随处可见损坏的兵器和大片触目惊心的血迹。
李秀宁翻身下马,茫然无措地打量着四周的惨象,隋军早已撤离,她来晚了一步,李秀宁毕竟是女人。虽然她派人给丈夫送信不要来支援她,但她还是不放心,又派出几名骑兵报信,不料骑兵在半路上遇到了逃出战场的败兵,李秀宁这才知道丈夫遭遇了伏击。
这时,几名唐军从树林里找到一名败兵校尉,这名校尉侥幸逃上山,见隋军走远。他才悄悄下山。士兵们将此人带到李秀宁面前“公主殿下,此人知道一点情况。”
李秀宁快步走到他面前。见他似乎有点眼熟,好像是当初跟随自己的一名老兵,女人的最大特点是她能记住很多过去的事情。尤其是人名和细节方面,一般女人的记忆力要远远超过男人。
“你是。”。张顺儿?”李秀宁终于想起了他的名字。
校尉跪在她面前哭了起来“小人正是,公主殿下。”
李秀宁急问他道:“唐军是怎么败的?你们没有收到我的信吗?”
“驸马正是收到了公主的求救之信,才赶来救援啊!还有公主的手镯为凭。”
李秀宁呆住了,她只觉得一阵阵天旋地转,不用说她也明白了,一定是她派出的信使被隋军抓住,她的手镯反而被利用。半晌,她才强迫自己回过神,又问道:“那驸马呢?他有没有逃脱?”
校尉悲伤地摇摇头“驸马被隋军包围,他最后被俘虏了,公主,五千多弟兄。大部分都成了战俘,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校尉被带下去了,李秀宁走了几步,走到丈夫被俘的地方,黄昏的山风将树林吹拂得哗哗作响。望着空空荡荡的驰道,泪水从李秀宁的眼中涌出。她慢慢坐在在地上,头埋在膝盖里,无声地饮泣起来,三千士兵默默地望着公主,没有人敢上前劝她。
哭泣片刻,李秀宁站起身,她抹去眼泪,翻身上马,催马到尉迟恭面前道:“尉迟将军,你率军去陇西找秦王殿下,我要立即回长安向父皇禀报。”
尉迟恭沉声道:“公主殿下,隋军带着战俘行军不快,我们能追上,而且云天堡还有数千唐军,或许还能一战。”
李秀宁摇了摇头“多谢尉迟将军仗义,但驸马在隋军手中,我们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还是想办法让父皇营救。”
尉迟恭见她不肯和隋军一战,只得放下这个念头,向李秀宁拱手道:“卑职这就去陇西郡,望公主殿下保重!”
“尉迟将军一路当心!”
李秀宁也像男人似的拱手施礼,她调转马头,对自己亲兵大喊:“跟我回长安!”
她猛抽一鞭战马,战马疾奔,李秀宁带着五百家兵向长安疾奔而去……”。”。
柴绍军遭遇伏击而被隋军俘虏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朝廷,尽管朝廷上下已对唐军之败习以为常,但柴绍被俘依然震惊朝野。
这是隋唐交战以来被隋军俘获的最高级别官员,柴绍被俘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远远超过独孤怀恩和屈突通。
柴绍的被俘使李渊特遭受沉重打击,柴绍和李建成一样,很早以前便是李渊的左膀右臂,在太原起兵时,李渊甚至把柴绍定位为仅次于建成和世民的第三统兵大将。
现在柴绍的被俘使李渊对未来几乎有点失去了信心,一个下午,李渊便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谁也不见,御书房门口站满了焦急的大臣,他们议论纷纷,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圣上。
这时,有侍卫大声喊道:“太子殿下驾到!”
大臣们纷纷向两边闪开,李建成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他也知道了柴绍被俘之事。
虽然这件事影响很大,但对唐朝的利益伤害,还比不上屈突通之死更比不上李叔良阵亡,所以只要把这件事看淡一点,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李建成走到书房门前,众人纷纷围住他,七嘴八舌道:“殿下,要劝陛下想开了一点,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伤了龙体。”
李建成拱拱手对众人道:“多谢大家关心,我会劝好父皇,请大家各回朝房,稳定住朝廷情绪,明天早朝正常举行。”
众人又说了几句,便各自散去了,李建成快步走到御书房门前,高声道:“父皇,建成求见!”
过了片刻,房间里传来李渊疲惫的声音“进来吧!”
李建成推门进了御书房,房间里没有宦官,只见父皇李渊负手站在窗前,仰头望着天空的白云蓝天发呆,李建成连忙上前施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半晌问道:“他们走了吗?”
“回禀父皇,他们都被儿臣劝回朝房了。”
李渊长长叹了口气“屡战屡败,奈之如何?”
“父皇,昔日刘邦十败于项羽,终于在垓下一战成功,建立四百年汉朝,这次柴绍被俘,其实不过是小败,未伤及唐军主力,父皇何必这么悲观?”
李建成柔声劝说着父亲,他明白父亲的心情,屡战屡败,他已经失去信心了,现在必须要让父亲重新建立信心。
李建成说的这些李渊都知道,可问题是他不是刘邦,杨元庆也不是有勇无谋项羽,唐军的战斗力要弱于隋军,这是不争的事情。
更重要是,杨元庆手下能征善战的大将极多,李靖、徐世绩、罗士信、秦琼、裴行俨、苏定方等等,可是他手下却没有这样的大将,全靠次子世民东征西战。
再加上隋朝文臣也很有能力,治国有方,现在隋朝只是因为河北和中原的拖累而暂时国力不济。
可一旦河北和中原开始走向复苏,隋朝就会变得强大,那时唐朝还能抵挡得住隋朝统一天下的脚步吗?
“建成,朕的危机感很强,也很愿意励精图治,可是朕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保住大唐社稷,朕连做梦也梦到了隋军杀入长安。”李渊捂住脸,他心中沮丧之极,几乎要老泪纵横。
李建成紧咬嘴唇道:“父皇,我们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因为杨元庆不给我们励精图治的时间,时不时来骚扰我们,儿臣有一个方案,或许能为我们挽回颓势。”
李渊心中升起一线希望,连忙道:“皇儿尽管说,是什么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