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虽说这次的目标,并不是大唐领土,而是大唐的附属国拔汗那国。

    李隆基轻轻啜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姚爱卿有何高见?

    打!姚崇毫不犹豫地说。

    说说你的想法。

    姚崇毫不犹豫地说:陛下,河中地区土地贫瘠,荒漠千里,不值得劳师远征,多年以来任由他们相互内耗,大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也识时势,波斯和西突厥两大强敌都由于不同的原因遭到极大削弱,让它慢慢坐大,以前大食是掠而不占,现在已吞并河中十余小国,不能再坐视不理。

    这事大唐还没找它清算,想不到它竟敢公然挑衅大唐的权威,正好给我们一个痛击它的绝佳理由,借此机会,可重振西域秩序。

    李隆基点点头说:朕当日登上大宝,大食还送来贺礼,态度甚恭,可第二年贡而不跪,还说什么只跪天神,不跪天子,想必当日已有不臣之心,依姚爱卿之意,出兵?

    陛下姚崇拱拱手,嘴边露出一丝冷笑,然后面带笑容地说:不急。

    哦,何解?

    姚崇一脸睿智地说:拔汗那这些年承受皇恩,国力增长得很快,听说拔汗那王还勤练兵马,也该给它一个机会,最好等它求援再出兵,不然师出无名,有损大唐的声誉,老臣觉得,应先静观事态发展,必要时再出兵。

    顿了一下,姚崇继续补充道:出征最忌劳师远征,从大唐抽兵有点难,可以从西域臣国借兵,给将士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大唐只需派人统领即可。

    李隆基看了姚崇一眼,然后满意地点点头说:此计甚妙,姚爱卿,你觉得,此次动荡,何人能担此重任?

    姚崇胸有成竹地说:此人不仅要智勇双全,熟悉西域地势,还要和西域各方势力有了解有交情,老臣觉得,有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西域可无忧矣。

    李隆基想了想,点点头说:善,此二人的确是最佳选择,姚爱卿,此事就交给你处理,尽快与兵部商议,制定御敌之策和后备方案,免得到时忙中出乱。

    聪明人说话,一点就明,姚崇的话里的意思,是借吐蕃和大食的军事行动,削弱消耗拔汗那和西域各方势力的力量,有利于大唐在西域保持强大的影响力,到时西域诸国对大唐的依赖更强,可以说一石二鸟。

    遵旨。姚崇一边行礼一边大声领旨。

    姚崇退下后,李隆基拿起御案上的黑色密信看了看,突然叫道:力士。

    老奴在。高力士突然一个书架后走出,恭恭敬敬地向李隆基行礼。

    这个情报是火鸦送上来的,谁是火鸦?

    不良人组织非常严密,一旦入选,都是用代号不用真名,李隆基手中这封,就是代号为火鸦的不良人呈上。

    高力士的记忆力很好,事实上,这封密信是交到他手里,再转交到李隆基御案上,在上交之前,早就把相关的资料背熟,闻言马上应道:陛下,火鸦是不良帅举荐的新人,年前才入职,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火鸦就是清河崔氏的子弟,姓崔字希逸。

    崔希逸?嗯,这名字不错,给他记一大功。李隆开口道。

    老奴遵旨。

    拔汗那国风起云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可离大唐太远,影响不大,李隆基和姚崇合计后,那一丝波动很快消去,除了一个叫崔希逸的不良人受到嘉奖。

    郑鹏刚回到,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嘻笑声,隐隐还听到郡主真是聪慧等话语,一听到笑声,郑鹏就暗暗松了一口气。

    还不错,暴怒之下的兰朵,没放火烧了这里。

    阿寿,家里没什么事吧?郑鹏还没进门,主动问看门的阿寿。

    没什么事阿寿回忆道:就是郡主回来时,情绪好像不太好,摔了几个茶碗,还让春红扎草垛,说要拿草垛练箭,还没扎好,黄三就扛着一辆脚踏车回来,也不知黄三那小子跟郡主说了什么,郡主很快就高兴起来,也不练箭了,很高兴在前院练完了脚踏车,少爷,你没事吧?

    练箭随便找一个参照物就行,哪里需要扎什么草垛,要是没猜错,扎好后在上面写着郑鹏两个字,然后一边骂一边射吧。

    想想就有点心寒,幸好,好在有黄三提醒,把样车扛回来,当成礼物送给兰朵,这才让她消气。




219 兰朵的请求
    兰朵骑在踏脚车上,脚踏车的后面绑着一根大约二米长的棍子,阿福和春红一人一边托着,保持着踏踩车的平衡,一时托着,一时放松,测试兰朵的骑行能力。

    当郑鹏进来的时候,两人都放开了手,紧紧跟着脚踏车向前行,在有需要的时候扶一把,防止兰朵摔倒,不过在郑鹏看来,兰朵算是学会骑行。

    看似很难,其实掌握平衡的技巧,就变得相对简单。

    兰朵骑着踏脚车,越踩越顺,越练越熟练,转了二个圈都不扶了,心里有些暗暗得意,无意中看到郑鹏饶有兴趣在一旁看着,俏脸一红,不过很快像只孔雀一样微微抬起头,示威一样把脚踏车停在郑鹏面前。

    大长腿就是好,都不用下车,一踮脚就稳住了。

    郑鹏看到兰朵过来,主动示好:郡主真是聪慧,只是短短的半天时间就学会踩脚踏车,想当日,我可是练了好几天才学会。

    兰朵本想还找郑鹏算帐,听了郑鹏的话,随即高兴地说:这是郑公子的法子好,对了,还要谢谢郑公子的慷慨,赠送我这辆珍贵的脚踏车。

    被郑鹏占了便宜后,兰朵本来很生气,可是黄三告诉她,不知多少达官贵人想要脚踏车都没有,就是进献给皇帝的脚踏车还在赶工,需要很大的面子才能拿到那辆样车,感受到被尊重后,心情转好的兰朵,这才高兴地接受。

    早就想要一辆脚踏车,可不知怎么开口,因为跟郑鹏闹了那么多矛盾,想不到郑鹏主动送了一辆,正合兰朵的心意。

    一见面就一顶高帽,还是从很少说这种的郑鹏嘴里说出,心情大好的兰朵也就不跟郑鹏计较了。

    在三宝号的遭遇,回想一下,的确是一个误会,其中大部分的责任在自己身上,这一点兰朵还是知道的。

    郑鹏有些惊讶,这位突骑施的郡主还真是爱恨分明,换作其它的女子肯定要恨上那长一段时间,她倒好,一收到好处,转眼就不记仇。

    不用谢,郡主是我二哥的朋友,也就是我郑鹏的朋友,应该的,再说郡主骑了脚踏车,还有广告效应,有助于把脚踏车推广出去,就当是推广费用吧。

    郑公子的意思是,以后这脚踏车还要量产?

    没错,脚踏车的好处,想必郡主已经看到,轻便易存放,不用人照料,像养马,光是一个月的料钱都不是小数目,也不用弄得到处都是马粪,美化环境,简直就是一举两得。郑鹏分析道。

    兰朵有些不屑地看了郑鹏一眼:想赚钱就直说,还说那么多借口。

    郑鹏张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好吧,你赢了,马背上长大的女生就是率直,也精明,郑鹏的主要目的就是赚钱。

    兰朵突然下马,走到郑鹏面前,对郑鹏嫣然一笑道:郑公子。

    郡主,你有什么吩咐?郑鹏后退二步,有些戒备地说。

    这妞的脸说变就变,是一个很情绪化的美女,就是因为她率真,笑得勉强且带有目标性,郑鹏也得防着她一点,免得再一次吃亏。

    兰朵笑脸如花地说:郑公子,你看,小女子又是帮忙打理,还卖力推广,没功劳也有苦劳,对吧?

    这话有点道理。郑鹏点点头说。

    一开口,郑鹏就知道兰朵打什么主意,不用说,看到三宝号生意那么好,心动了,于是想分一杯羹,为了达到目的,不仅放低身段,还自称起小女子。

    听到郑鹏认同,兰朵心中一喜,连忙说:郑公子,你看我一个女子人家,平日得置身衣裳买盒胭脂什么的,出门就要钱,偏偏我阿爸也不在这里,对吧?

    嗯,没错,苏禄可汗回安西了。

    兰朵看到郑鹏这么好说话,马上说道:那三宝号能不能给我一些份子,到时分点钱,口袋也有点钱傍身,合理吧?

    张口就要份子,这不是给,听起来像抢。

    郑鹏点点头,开口说道:合理,这样吧,给郡主半成的份子,够意思了吧?

    有总比没有强吧,听说光是凉得快和风来仪一个月就一千多贯的利润,就是半成也有几十贯,要是加上脚踏车,利润更可观,兰朵心里一喜,不过还是故意嘟起小嘴说:才半成,真不像一个男人,最少也得给一成。

    这事你得问你的库罗阿合郑鹏笑呵呵地说:郡主替我二哥打理,从他那份扣点给你作辛苦费很应该,只要他同意,他的那份全给郡主,我也没意见。

    反正是慷他人之慨,郑鹏也不心痛。

    兰朵听了楞了一下,然后嘟起小嘴说:还真大方,原来是打我库罗阿哈的主意,郑公子怎么不从你那份分给我?

    从库罗的分红抽给自己,相当于把钱从左手交给右手,兰朵一听就没了意思。

    某的这份,是分给家人的,郡主想成为我的家人?郑鹏笑容满面地说。

    这话有调戏的成份,换着大唐的女子,郑鹏肯定不敢这样说,因为这种话达到公认非礼的标准,不过对兰朵来说,只是一句玩笑。

    郑公子长得不行,想得倒美。兰朵有些冷笑地说。

    郑鹏摸了摸鼻子,开口解释说:郡主误会了,我们这里有句古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前面小打小闹没事,要是把脚踏车大批出售,肯定还要找人合作,把份子分出去,半成已经很不错了,这样吧,要是做得好,某作主,到时外加一个大红包。

    一个五品小乐官外加二个没有功名的结拜兄弟,肯定保不住这份产业,找一个靠山很有必要。

    份子一分出去,郑鹏的份子也得削弱,别看半成不多,可一分摊下来,说不定库罗也没比兰朵多多少。

    兰朵闻言也没说什么,反正有比没有强。

    郑鹏看了兰朵一眼,然后小声地说:郡主,你在三宝号承诺我的事,没忘吧?

    跑到王昌明哪里拿好处,打着的是兰朵的名号,郑鹏可不想自己被人盯上,于是和兰朵达成一个协议,必要时让兰朵出手帮助。

    本来说得好好的,可兰朵一摔,场面双方都尴尬起来,也不知兰朵认不认帐。

    放心,本郡主说话,一向是言出这次一定言出必行,以天神的名义。兰朵看着郑鹏的目光,说着说着,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赖掉那千金的赌注没几天呢,于是郑重地保证。

    郑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少爷,郡主,新作的糕点,快来尝尝。这时林薰儿走过来,笑容满面地说。

    一听到有好吃的,兰朵马上高兴地说:太好了,练了一天,正好饿了,走,吃糕点去。

    郑鹏拉着林薰儿葱白的小手,小声地说:做了什么好吃的?

    少爷最喜欢的桂花糕,嗯,奴家还给少爷蒸了一个十全大补汤。林薰儿低着头,脸带红晕地说。

    看来昨晚没要够是不是郑鹏用手指在林薰儿的掌心轻轻划着,在她耳光小声地说:好,喝了大补汤,看本少爷今晚怎么收拾你。

    林薰儿的俏脸又是一红,有些妩媚地瞄了郑鹏一下,吹气如兰地说:奴家是少爷的人,全听少爷的。

    有一个女神般的美女对自己百依百顺,特别是那种欲迎还羞的神色,郑鹏一看就砰然心动,忍不住在林薰儿的香臀拍了一下,然后拉着有些慌乱的她往大厅走。

    就盼着夜幕快点来临。

    三日后,老胡向郑鹏禀报,那批特制用作进献给皇帝的脚踏车完工。



220 五王齐聚
    无情最是帝王家,历朝历代皇室围绕争权夺利的斗争不知造就多少悬案血案惨案,就是大唐也不例外,当年太宗李世民一声令下,玄武门的血流成河扭转了不利他的局势,也成就了他的帝业,然而,到了玄宗这一朝,却出现了难得和睦。

    武则天称帝后,对儿子百般提防,为了加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手上沾了不少血,包括李氏宗室的鲜血,自己亲生的儿女也不能幸免,一度想把帝位让给武家,武氏一族在朝中大权在握,以至她在世时,贵为皇族的李氏宗室过得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遭到毒手的对象就是自己。

    玄宗的生父睿宗李旦,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做皇帝,真做到了皇帝,他不是高兴,而是整天担心哪天被亲生母亲废掉或杀掉,在这种环境下,李隆基和几个兄弟相互依靠鼓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别人为了做皇帝不择手段,而做为大哥的李成器知道自己不适宜做皇帝,主动让给三弟李隆基,而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很看重兄弟间的情谊,成全了一段传承千古的佳话。

    皇宫的御花园内,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义岐王李隆业薛王李隆范在此欢聚一堂。

    有些时日子不见,皇兄的风采依旧。

    哪里,四皇弟的日子才叫好呢,听说又纳了一个年方十三的胡姬,艳福不浅呢。

    最洒脱的还是二皇兄,在幽州惩凶徒打恶霸,还是那般喜欢行侠仗义,幽州的老百姓都快把二皇兄当成活菩萨了。

    五皇弟,你在长安养尊处优,看看这身形,又发福了。

    四兄弟好像久别重逢一样,相互拥抱诉说着兄弟情,对于他们来说,难得四兄弟这么齐人相聚。

    李隆基登上帝位后,对兄弟情看得很重,经常赏赐一众兄弟,刚即位时,众兄弟仍然掌管禁军,但几个兄弟性情不够坚定,容易被人煽动和利用,而李隆基也担心兄弟一时被权欲蒙闭双眼,暗中跟大臣营私结党,于是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解除了诸王的兵权,使其离京出任各州刺史。

    这样一来,诸王虽为一方牧守,但并不掌握军政大权,从而减少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同时,为了减少京官与诸王接触的机会,唐玄宗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两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

    像申王李成义,出任幽州刺史,李成器出任岐州刺史。

    按照往日准则,通常是二个离京担任官职,二人在京担任闲职顺便陪同李隆基,没料到,到了交换的日子,李成器李成义刚回到京城,李隆基派人把他们接到御花园,还让人接了李隆业和李隆范,于是有了四兄弟齐聚的一幕。

    兄弟间的交情很好,简单的问候后,相互坐下。

    申王李成义的性格最豪爽,坐下后,扭头对李隆业问道:四皇弟,最近出了什么大事?

    几兄弟齐聚,有二个可能性,一是有什么大喜事,李隆基喜欢热闹,喜欢几兄弟一起饮酒作乐;二是大唐发生重大的事件,李隆基会把兄弟留在身边,有空或压力大时,一起喝喝酒听听曲踢踢马球什么的。
1...114115116117118...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