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五年把吐蕃划入大唐的版图,这是郑鹏给李隆基立的军令状,知道这件事的人少之又少,但这事绕不开黄洋和杨基,原因很简单,西门四军从建立到强大,离开二人的支持和配合。

    眼看五年限期快到,可西门四军迟迟没有动静,杨基和黄洋有些按捺不住,亲自跑到这里看个究竟。

    很明显,要是看到自己有希望完成军令状,二人会加强对自己的支持和联系,立了大功,他们也跟在后面分一杯羹,要是没什么希望,他们也会表示支持,不过尽可能做好本份,生怕自己完成不了,把责任推在他们身上,说什么不配合之类。

    郑鹏心明似镜,不过表面还是跟二人有说有笑,没露半点破绽。

    避凶趋吉,这是人的本能,换作是自己,自己也这样做。

    西门四军不在黄洋和杨基的管辖范围,郑鹏也不用汇报什么,带他们四周简单地转了一圈,然后把二人带回到中帐大营。

    进营房时,杨基暗暗摇了摇头,看看一旁的黄洋,明显感到黄洋的眼里也是满是失望。

    坐下后刚奉上热茶,三人还没开始细聊,这时有一名传令兵有事要禀报,趁郑鹏出去处理的功夫,看到营房没人,杨基小声地说:“黄总管,此事你怎么看”

    “够呛”黄洋有些失落地说:“区区八千人,虽说是精兵,可面对的可是吐蕃,吐蕃穷是穷些,可是将士悍不畏死,长年征战,战斗经验丰富,作战靠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论天时,吐蕃是在故地,熟悉天气变化,作战时就是运气好,天时也是五五开,郑将军占不到优势;论地利,更不用说,那是他们故土,闭着眼也能找到有利的地形,而郑将军最多也就是一张简单的地图,吐蕃在地利方面全面占优;论人和,西门四军只有区区八千人众,而吐蕃有百万控弦之士,现在是郑将军要去征服吐蕃,吐蕃的百姓肯定向着他们的赞普,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占优,现在离军令状到期不过一年多,吞并吐蕃无疑是痴人说梦。”

    觉得自己说得有点过分,黄洋补充道:“郑将军少年得志,再加在班公错受了气,难免心浮气燥,低估了需要面对的困




707 入军当随郑将军
    杨基心中一动,开口问道:“郑将军想如何赌”

    “简单,就赌我在军令状的五年限期内,能不能拿下吐蕃”

    黄洋接过话头,有些谨慎地说:“郑将军,拿下吐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有的占一小块地也能说能成拿下,不知你说的拿下吐蕃,到底是指如何拿下”

    人就这么一点,时间也有限,面对的还是如狼似虎、兵多将广的吐蕃,黄洋对郑鹏还真没多少信心,可郑鹏却信心满满,黄洋心里暗暗警惕,一定要问个清楚,免得被郑鹏钻了空子。

    “对,对,对”杨基马上说:“郑将军,凡事先说后不乱,这个必须说清楚,不然某可不跟你赌。”

    郑鹏的眼珠子转了转,很快意味深长地说:“黄总管说得在理,说拿下吐蕃,肯定要拿下象征性地方才能算,吐蕃最有名的城池是逻些城,逻些城也是吐蕃的京都,这样吧,就以限期内拿下逻些城为准,这样有诚意了吧”

    杨基拍着手说:“岂止有诚意,简直就是诚意满满,郑将军,你想赌些什么”

    “要是我输了,所有责任一力承担,绝不牵连二位,我名下的酒坊,也无偿转给二位。”

    黄洋有些惊讶地说:“郑将军的酒坊听说了,产出的白酒够醇够劲,在西域可是抢手货,就是价格昂贵,经常是一瓶难求,说日进斗金一点也不为过,这么好的买卖郑将军也舍得拿出来,看来所图不小,不过某跟杨御史都是吃俸禄的人,比不上郑将军这般财大气壮,拿不出对应的彩头。”

    大唐各种各样的酒多如牛毛,叫得上名字的酒不下百种,但没一种酒能像白酒那样有名,也没一种酒像白酒那样畅销,特别是白酒还有清洗伤口、消炎的功能,在军队推广后,不少郎中纷纷采用,到后来老百姓就是不喝酒也买上二支放在家里备用,要是受伤什么的用酒擦一下,好得快。

    郑鹏舍得拿它作彩头,黄洋不心动才怪,不过他倒有自知之明,实在拿不出对应的彩头。

    就是卖了自己也不值这么多。

    “郑将军真会开玩笑,明知我们二人拿不出相应的彩头,还故意拿出我们开涮。”杨基苦笑着说。

    “不用二位拿什么彩头”郑鹏径直说:“战场上难免有损伤,死者已矣,但伤残者很难有一个好的归宿,只要二位同意安排好的伤残者,给他们安排一个合适的差事,例如捕快、门卫、市令这类差事,赌约即可成立。”

    大唐初期沿用“府兵制”,以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总称折冲府,这样做的好处是国家省下一大笔供养士兵的开销,可以“轻车上路”全力发展经济,国家轻了,意味着百姓的负担重了,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壮力的家庭,一些士兵在战场上受伤后,工作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家庭的负累。

    受伤即使有赏赐或斩获,绝大部分会在几年内花光,不是伤病所累就是没有节制地花钱,班公错一役后,郑鹏安抚战死、战残部下时发现这个问题,眼看战斗很快就要再次发生,有心想替部下先找一个好的归宿。

    天下那么大,将士那么多,郑鹏顾不了那么多,但作为自己的部下,得为他们考虑一下,这也是模仿后世的一种做法,士兵为国战死战伤,国家也会安排他们的余生。

    杨基的脸色变了,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郑鹏,半响才感叹道:“军中有句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入军当随郑将军,这话还真没错,郑将军不抢军功、不喝兵血,自掏腰包补贴将士,战伤者有抚,战亡者有恤,不惜工本送亡者魂归故里,战事还没开打,就想着为将士安排后路,连最看重的酒坊也肯拿出来,服,某这次真服了。”

    不等郑鹏开口,杨基一脸坚决地说:“不用郑将军拿酒坊出来做彩头,只要郑将军能拿下逻些城,此役的伤残者,只要愿意在西域呆下去,包在某身上。”

    说话的时候,杨基也留了一个心眼,说明是这次的伤残者才安排,要不然那么多伤残,也安排不过来。

    “杨御史敢为人先,某也不甘落后”黄洋也表态道:“某也在这里表态,若是郑将军能拿下逻些城,杨御史说的也就是某想说的。”

    真拿下吐蕃



708 窝里横
    “见过郡主。”黄洋和杨基连忙站起来行礼。

    兰朵是突骑施的郡主,虽说突骑施受到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突骑施还是有西域最有势力的部族,杨基和黄洋对兰朵表示足够的尊重。

    杨基虽说是监军御史,也有独断的大权,有张孝嵩的前车之鉴,现在做事相当低调,再说他还倚重突骑施追杀葛逻禄作孽呢。

    兰朵马上回礼:“杨监军请起,黄总管请起,不知两位到这里,有失远迎,还请二位多多包涵。”

    黄洋站起来后,面带笑容地说:“刚才听到郡主好像在找我们,不知有何吩咐”

    “不敢”兰朵径直说:“就是有一点小误会,我的店不知为什么让人封了,人也抓到大牢,还请黄大总管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换作其他人,肯定客气一番,套一轮交情,这才小心翼翼地提要求,兰朵可不同,一见面就提出要求。

    “封店抓人不知郡主说的是哪间店”黄洋有些好奇地说。

    “葛氏杂货店。”

    杨基忍不住问道:“黄总管,怎么回事,郡主可是自己人,不看僧面也看佛面,怎么把店封了呢”

    “这个店某有印象,想起来了,好像是涉嫌售卖私盐。”黄洋解释道。

    本来还想说什么的杨基一时语塞,不知说些什么好,回过神正想说会不会是误会一类的时候,兰朵指着郑鹏说:“东西是郑鹏的,你们问他。”

    这个郑鹏,什么事都喜欢躲在后面,自己的人辛辛苦苦、冒着生命替他卖私盐,郑鹏跟西域官场的人交好,让他去打个招呼也不肯,兰朵本来就有气,把杀害自己表弟的那个女人抓来,好心送给郑鹏享用,没想到郑鹏连知会都没一声就把她放走,正好给他一点难堪。

    看郑鹏还怎么装好人。

    “咳咳...咳咳咳”正在喝茶的郑鹏被水呛了一下,连咳了好几声,看着兰朵,无言了。

    这妞分明是故意拆自己台的。

    有些事,心照不宜就行了,摆到明面就尴尬,特别是在场的都是朝廷官员,这可是知法犯法,说出来,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兰朵在西域贩卖私盐,还是大量贩卖私盐,杨基和黄洋没可能不知道,他们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个葛氏杂货店店被封,很有可能是隐藏得太好,连官府的人都不知是兰朵的,这才封店抓人,提个醒就能放人,没必要说得这么白,郑鹏都吓了一跳。

    “郑将军,你没事吧。”杨基连忙关切地问道。

    “没事,不小心呛着”郑鹏应了一下,苦笑着解释道:“黄总管,杨御史,赎卖盐,主要有二个目的,一是补贴西门四军的开销,二来利用盐收集情报,这事已向皇上报备,主要是为隐秘起见,没跟二位通报,见谅。”

    不该说的也说了,还得给二人一个台阶下。

    反正他们也不会傻到跑去找李隆基确认。

    杨基点点头:“西门四军负责把守大唐的西大门,任务很繁重,既然是为了大唐,黄总管,可不能为难那些为国出力的人,再说皇上也知道,郑将军肯定会处理好。”

    “原来事出有因,看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郑将军既然开口,某回去让他们马上放人。”黄洋当场表态。

    郑鹏连忙表示感谢,就是一旁的兰朵,一边表示感谢,一边笑得像个小狐狸。

    兰朵在杨基的邀请下,也笑着坐下。

    黄洋一脸好奇地说:“听说郡主训出灵鹰,还利用灵鹰立了一功,可喜可贺。”

    “算是有点进步,要成为灵鹰,还得多锻练。”

    杨基抚掌笑道:“期待郡主的灵鹰扬威,多立战功。”

    “这战功需要上战场才有”兰朵把目光转向郑鹏:“就看郑将军什么时候扬威,本郡主也好跟在后面分一羹。”

    杨基和黄洋对视一眼,彼此眼里都有疑惑:兰朵在西门营地混了这么久,郑鹏连私盐的事也没瞒她,本以为郡主一早就知郑鹏的事,现在看来郑鹏一直瞒着她。

    这二人,不早就勾搭在一起吗

    郑鹏感觉二人的眼光有些怪怪的,心中想了想,很快了然,正好又有人送新菜来了,连忙招呼道:“来,吃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有些事只会越描越黑,干脆装糊涂。

    好在杨基没有追问,兰朵也没有继续发难,郑鹏不断地劝酒劝菜,把众人都灌得酩酊大醉才罢休。

    杨基和黄洋终于走了,把人着实走后,郑鹏长长松了一口气。

    一顿饭解决一个后顾之忧,算是为将士们谋了一个



709 语出惊人
    不知不觉入了秋,小勃律位处高原,远处有终年不化的雪山,本来气温就偏低,入秋后的小勃律,气候更低,将士们都换上了厚厚的皮甲,寒冷的天气让大地变得越来越沉静,然而,西门四军的营地有些反常,变得越来越越热闹,不时有大批的车队进入。

    这种现象引起吐蕃大将军坌达延的注意,下令手下查个仔细,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动。

    很快,羊同万户兼西进将军、也就是坌达延的儿子多仁向坌达延回禀:“阿爸,查过了,只是正常的粮草补给,没什么异动。”

    “正常的粮草补给”坌达延有些疑惑地说:“频率也太多了一些,三五天就一大批,驻守小勃律的西门四军不过区区八千人,用得上这么多粮草”

    多仁不以为然地说:“阿爸,这不奇怪,眼看就要入冬,那么多人马肯定要多储备一些粮草,要不大冬天他们怎么捱得过去,别看平日他们的补给频繁,其实都是替那个郑鹏运送私盐,这个郑鹏还真行,别人驻守他也驻守,别人熬白了头,他却富得流油。”

    “此人精明能干,可惜不能为吐蕃所用。”坌达延有些遗憾地说。

    “要不是他手里的好盐让我们也沾到好处,早就把那个黑市端了,看他怎么卖”多仁有些鄙视地说:“郑鹏是大唐皇帝很看重的一个人,突然跑到小勃律驻守,还从西域各军府挑选精兵,把我们吓得够呛,又是调兵又是遣将,都快把大勃律弄成兵营了,没想到郑鹏却偷偷挖起了私盐,难怪他肯来小勃律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十有**是他知道附近有盐矿,他就是特地来捞一笔横财的,阿爸,孩儿敢打赌,郑鹏挖空那座盐矿就得跑。”

    郑鹏好像成了吐蕃的克星,每次出现都对吐蕃造成很大的伤害,以至吐蕃赞普都点名对郑鹏严加防范。

    一说到盐矿,多仁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压低声音说:“阿爸,小勃律的那点人马不足为患,郑鹏的西门四军只有区区几千人,不如我们直接出兵,一口气把小勃律拿下,不仅可以把郑鹏捉到送给赞普,还能把盐矿拿到手中,有了盐矿,那就是有了金矿啊,要是有了金矿,我们这一族必大有作为。”

    多仁跟般杰达成合作,占了黑市大半份额,通过私盐买卖赚得盘满钵满,做买卖得要成本,利润明显是郑鹏拿大头自己拿小头,要是自己把盐矿拿下,那自己吃大头,岂不是肥得流油。

    坌达延闻言心中一动,内心挣扎了一会,终于还是摇摇头:“多仁,此事还是算了,一动不如一静。”

    “阿爸,为什么,这不仅仅有一大笔军功,还有一块大肥肉呢。”

    “大唐那么富饶,哪里不是肥肉,问题是能吃得下吗,吃得安吗,还抓郑鹏呢,上次班公错之役,多好的机会,为父亲自替你抗压,你手里也有几千人,多层包围,把郑鹏重重围住,最后怎样,几千人找到吐血还找不到,让他逃了,多仁,你这次真有把握抓住郑鹏”

    多仁张张嘴,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郑鹏身边只有几十人,自己也没能抓到他,现在郑鹏身边有八千精锐,还是大唐精锐,要说打败他还有点信心,活捉还真要好好想想。

    上次要不是阿爸向上面求情,又顺利拿到水泥的配方,这才逃过一劫。

    看到儿子不说话,坌达延叹了一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说:“多仁,大唐和吐蕃,就像两头隔山相望的老虎,两虎相斗无论死伤,对双方都不好,说不定让别人捡了便宜,最好的作法就是达成默契互不攻击,各自找一个方面扩大自己的地盘,说实话,论实力是大唐占优,我们是占了地利的便利。”

    深深吸了一口气,坌达延继续说:“吐蕃拿下小勃律不难,大唐要拿下大勃律也不费力,为什么让大小勃律还存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双方都不想撕破脸皮,构造一个缓冲区。”

    “明白了,阿爸,刚才孩儿只是随口说说,不会轻举妄动的。”多仁马上说。

    坌达延满意地点点头,很快谨慎地说:“小勃律驻着一支大唐精兵,统兵的人还是郑鹏,这件事不能轻视,这样,你再从羊同多抽三千精骑部署在大勃律附近,以防不备之需,还有,密切留意郑鹏的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禀告为父。”

    “孩子领命。”
1...375376377378379...470
猜你喜欢